本名:刘继元
所处时代:五代十国末期(北汉)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时间:不详
去世时间:991年
职业:北汉皇帝 年号天会、广运
官职:保康军节度使(宋)
爵位:彭城郡公→彭城公(宋)
追封:彭城郡王
追赠:中书令
谥号:英武皇帝
五代时期北汉末帝:刘继元的生平简介
刘继元(?―991年),本姓何,五代时期北汉君主,被辽朝册封为英武帝,世祖刘旻外孙,睿宗刘钧外甥、养子。少主刘继恩弟。其母刘氏为刘旻之女。
刘继元在刘继恩在位时任太原尹,北汉天会十二年(宋开宝元年,968年)刘继恩为侯霸荣刺杀后,刘继元被司空郭无为迎立为帝,继位后即缓和与辽朝间的紧张关系。刘继元为人残忍嗜杀,嫡母刘承钧之妻郭皇后及刘旻之子皆被其所杀;亦动辄将忤逆他的臣属灭族。天会十三年(宋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赵匡胤亲征北汉,宋军久攻不下退兵,北汉收取宋军所抛弃辎重,濒临枯竭的国力赖以恢复。北汉广运元年(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改年号广运。广运六年(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朝在将南汉并入版图之后,再度决意北伐,由宋太宗赵光义亲征,宋军攻势猛烈,辽援军亦被击退,五月初六日刘继元投降,北汉亡。
投降后被任命为右卫上将军,封彭城郡公。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进封为彭城公。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再被任命为保康军节度使。淳化二年十二月十八日(公元992年1月25日)去世,追赠为中书令,追封为彭城郡王。
刘继元本姓何,其母是北汉建立者刘崇的女儿,先嫁薛钊,生子继恩,后嫁何氏,生继元,二人都做了舅父刘承均(刘崇之子)的养子。天会十二年(公元968年)七月,北汉睿宗刘承均因宋军压境,国势日窘忧愤而死,刘继恩即位。
同年九月,刘继恩被侯霸荣杀死,刘继元当了北汉皇帝。当时,中原之外的十国多为大宋所灭,只有南汉、北汉、南唐、吴越四国尚存,其中南唐、吴越已奉行大宋年号,无力抗御宋兵进攻。只有北汉君臣坚持投靠契丹的屈辱方针,继续与赵宋抗衡。
天会十三年(公元969年)春,宋太祖亲自率兵下河东(今山西太原)攻取北汉,击退辽援兵,修筑长堤,引汾水灌晋阳城(今太原南郊古城营一带)。北汉坚守危城,至闰五月,晋阳南城被水冲坏,大水涌进城内。宰相郭无为妄图降宋,被刘继元处死。北汉军民终于设障堵住水口。当时天热多雨,宋军住在草地里,多患腹泻病,契丹又增兵来支援北汉,宋太祖只得下令退兵,丢弃粮饷茶绢无数,皆为北汉所获。
当时,北汉虽危在旦夕,但内部倾轧却有增无减。刘继元即位不久,就听信马峰谗言,杀死大将郑进,又宠信宦官卫德贵,解除吐浑军统帅卫俦的军职,调任辽州刺史。吐浑军数千人不服,请求收回成命,刘继元坚执不允。后来听说卫俦背地里发牢骚,怕他搞兵变,就派人将他杀掉。
大将李隐为卫俦抱不平,卫德贵便鼓动刘继元把李隐送到岚州管制,不久又把李隐杀死。吐浑军是北汉军队的主力,统帅被杀,军心瓦解,刘继元实际上是自毁长城。
广运六年(979年)正月,宋太宗消灭了泉州和吴越的割据势力之后,便集中兵力,御驾亲征北汉,分派潘美等率领数十万大军,分四路会攻太原。刘继元急忙派儿子刘让到契丹作人质,乞求援兵。三月十六日,宋将郭进在石岭关(今山西阳曲县东北)大破辽援军,辽将耶律敌烈败死,辽兵损失一万多人。从此辽军不敢南下,使北汉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四月,宋太宗自镇州(今河北正定县)进兵,攻破隆州(今祁县东观镇),亲自到太原城下督战。
在宋军猛烈围攻之下,五月一日,晋阳城西南的羊马城首先陷落,北汉宣徽使范超、马步军都指挥使郭万超,先后出降。四日,宋太宗亲自起草诏书,劝喻刘继元投降,承诺"当保富贵";已经致仕家居的马峰也进宫劝降。刘继元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派人把降表送给宋太宗。
六日的凌晨,宋太宗率领诸将领在太原城北连城台上举行受降仪式。刘继元率领官属身着白衣纱帽在台下俯伏请罪。宋太宗当即封刘继元为特进、检校太师、右卫上将军、彭城郡公,赐给京师甲第一区,每年都优加赏赐。于是,刘继元乐不思蜀,悠游岁月,于淳化二年(991年)寿终正寝。
评价
综观刘继元在位11年的所作所为,无非是对内信用奸小,排斥贤能,政事混乱;对外继续投靠契丹,做无耻的儿皇帝,妄图借重契丹的军事力量,抗拒宋军的进攻,以求苟延残喘,维持小朝廷的昏暗统治。
赵光义水淹太原,北汉最后一位皇帝刘继元投降
赵光义率领宋军北征北汉,围攻北汉最后的希望——它的都城太原城,本以为手到擒来,却没想到遭遇了重重阻碍。到了宋军围攻太原城的最后阶段,宋军的最高统治者赵光义发现,围攻了太原多天以来,竟然还不能在破城这方面取得什么好的效果,赵光义大为着急,寝不能安,夜不能寐。
赵光义相当着急,毕竟在他看来,太原城如今已经没有了援兵,虽说如今北汉几乎所有的精兵良将都缩在太原城里,但在大宋兵士面前却是什么都算不上,毕竟当今天下,宋朝的能征善战已经闻名于世已久了。最终他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挖开汾水,水淹太原城,困死城中的北汉人,这当然遭到了宋军中很多将领的反对,毕竟这是伤天害理的事情,百姓们都将因此家破人亡。但赵光义已经等不及要攻城了,才不会想这么多,他力排众议,命人在一天内就要引水入太原。
毕竟赵光义才是老大,尽管他手底下的人不乐意,但还是照大哥说的话去做了。水入城中,大水以轰隆隆的气势灌入了太原,远远望去,这大水的气魄就如同赵光义此刻对久攻不下太原而引发的愤怒和焦急一般,冲垮了太原城里的北汉士兵,当然白百姓也没有幸免于难,城里四处破烂不堪的样子。这样一来,城里的相当一部分的军民都没有了再抵抗下去的欲望了。
大概三天以后,赵光义等着洪水过去之后,亲跨战马,身披战甲,率军向前冲锋。他带领着数万宋军,亲自向前,指挥着攻城的具体情况。此时的北汉都城太原城,军民有着身体上的创伤,精神上更是被冲破开来,几乎全体北汉军民都丧失了抵抗的力气,彻底沦陷了。因此,就这赵光义攻城的这一天,北汉主刘继元请求投降。城门一开,宋朝的军队就如狼似虎般地闯进了太原城中,四处刺捅,仿佛在宣泄自己心中的怒火和战友们的死去。他们大规模地行动,迅速地占领了太原城中的各个要害之地,防止北汉军队的突然反扑。这时候的赵匡胤二儿子赵德昭也随着宋军进入了太原城,他正四处张望着,端详这座历经许久才拿下来的城市,在太原城南的地方突然碰到了宋军的哨兵来报告,说是前方不远处有一位北汉将领拒不投降,顽强抵抗,已经击伤了数十名宋军士兵了。赵德昭心下奇怪:北汉的国主刘继元已经投降了啊,这北汉大将怎么还拼死抵抗?到底是谁?这样想着却是手中不停,拍马赶往城南。
赶到这北汉将军地方以后,赵德昭只看见一个人身披白色战甲,挥舞着炎月大刀,熊腰虎背,虎目圆瞪,不可一世,正在宋军中来回刺杀。就在赵德昭观察的这一会儿,就有五六位宋朝军士被此人击倒在地上。赵德昭觉得此人实在勇猛,便问道:将军高姓大名?此人听到以后,并不答话,只顾着冲杀挥舞兵器。宋军都他给团团围住,但此人仍旧气势依然,大开大合,所到之处,宋军都被砍伤。赵德昭刚想再次发问,又心生好奇,想要拍马上前与之搏斗,忽然看见宋军大将潘美到来。潘美问道:勇将杨业否?
那勇将听到以后,刀指潘美,一拳打倒一个宋兵,大喝道:你竟然认得你杨爷爷?话刚说完,又大肆挥舞起来。潘美赶紧说道:杨将军且看此为何人?说着,将背后一人推出。杨业正挥舞着大刀朝他身旁的小兵砍去,同时斜眼瞥见了潘美身边那人,这小兵眼见杨业大刀就要看向自己脑袋,已然放弃了抵抗,但就在刀气地方小兵头顶上那一刻,他忽然听见刀敲击地面的声音。小兵张眼,发现原来杨业已经跪倒在地上,吃惊道:陛下!原来,潘美推出的那人正是北汉国主刘继元!刘继元对杨业说道:将军,快快放下兵器!杨业眼见情势已经如此,跪地痛哭起来,虽然百般不愿,但刘继元已经在他们手上,只得放下兵器,朝刘继元方向拜了三拜,虽然不再说话,赵德昭却知道,宋朝已经得到了这位英猛无比的战将!当然,历史也证明了,杨业确实在宋朝历史上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华彩篇章!
揭秘:历史上的刘继元有多残暴?
小编今天给大家讲一讲刘继元的残暴与宋太祖的宽容的故事。北汉始祖刘崇,系后汉高祖刘知远弟,受封太原。郭威篡汉,刘崇遂僭立称帝,号做北汉。刘崇传子刘钩。小编了解到刘崇有甥二人,一名薛继恩,一名何继元,都是刘崇女所生。小编了解到刘崇女尝两嫁,初嫁与薛钊,生薛继恩;再醮与何家生何继元。二子都幼孤,刘崇因刘无子,命俱收为养子,同改姓刘氏,刘殁后,刘继恩立。旋刘继恩被,刘继元因郭无为固拥,遂得入继。
刘继元妻段氏,常因小过,被刘的后郭氏所责,不久病死。刘继元疑是郭氏毒杀,至是便弑郭后。宫中嫔御,多遭冤死。小编了解到刘钧十个儿子中,刘镐、刘铙、刘锡三个最有贤行,刘继元便先幽杀三人。刘继元性情极是残忍,臣下少他的意旨,便诛戮这个臣子的全家。自太祖亲征北汉,或是遣将攻伐,刘继元因而杀伤自己的臣子,不可胜计。小编了解到大将如张崇训、郑进、卫俦枢密使如高仲曦;旧相如张昭敏等,都先后被他杀死。故当他穷跳归降,诸臣便请太宗将刘继元治罪,加以显戮。
幸而太宗道:“大凡亡国的君主,不是失之暗弱,就是失之残暴。不然他怎么会弄到亡国呢?似这等的人,只该怜恼,不可问罪。所以太祖皇帝从未杀一降君,即是这道理。朕今日处国,怎好便不依照先例呢?”遂不加罪刘继元。总计北汉自刘崇僭立起,至刘继元归降日止,共历四主,凡二十九年,始被宋朝灭亡。太宗既入城,命毁太原旧城改为平晋县,以榆次县为并州,遣使分徙太原的百姓往居。又命纵火焚烧太原庐舍。居民趋避不及,烧死的很多。这一役总算达到目的,幸获全功,共得十州、一军、四十一县土地。太宗因作“平晋”诗,命从臣质和。又授北汉宰相李挥以下官爵有差。
即遣康仁宝监送刘继元等往汴京。次日,太宗要转得胜之兵伐辽,想鼓余勇,夺回幽、蓟。潘美阻道:“我军苦攻太原,经四月有余,虽仗天威,得到最后胜利,平复北汉,实已兵疲饷匮,不堪再战。愿陛下且暂回师,蓄养兵力,取齐粮草,然后举而伐辽,这才是万全的计策。”其余诸将亦都赞附潘美的奏议。崔翰独抗众议道:“不然,兵家最难得到的,正是时与势,所以得势当乘,遇时便不可失。今转兵伐辽,正是乘势因时,臣可保必胜,愿陛下明断,勿失时势!”太宗遂决意伐辽,即日由太原起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