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洪先明代学者

中文名:罗洪先

别 名:罗达夫,罗念庵

国 籍:中国(明朝)

民 族:汉

出生地:江西吉水

职 业:廷官

信 仰:儒家

主要成就:绘成《广舆图》

代表作品:《念庵集》、《冬游记》

明代学者罗洪先简介,堪称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人物生平

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迁左春房赞善。被罢归后,终日著书讲学。卒后赠光禄少卿,谥文庄。著有《念庵集》二十二卷,《冬游记》一卷。嘉靖二十四年(1545),微服访黄门祝咏于衡阳,携门人王托等游南岳,登祝融峰,游青玉坛,宿上封寺,交友高台寺。现存高台寺的状元松,志载为他与名僧楚石共植,至今传为佳话。于方广寺逗留七日,瞻仰二贤寺,缅怀朱张。在南岳写诗二十来首,文数篇。

罗洪先是官员家庭出身,自幼端重,不为嬉戏,从小立志要当学者。嘉靖五年(1526),罗洪先参加乡试中举人,嘉靖八年(1529)己丑科会试,殿试第一中状元,授修撰。当时明世宗迷信道教,求长生,政治极为腐败。罗洪先看不贯朝廷的腐败,即请告归。嘉靖十八年(1539),他出任廷官,因联名上《东宫朝贺疏》冒犯世宗皇帝而被撤职。从此罗洪先离开官场,开始了学者的生活。

他自归家务农之后,隐居山间,更加专心致志地考究王阳明心学,闭门谢客,默坐一榻,三年不出户。他甘于淡泊,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骑马练弓、考图观史,上至天文、礼乐、典章、阴阳、术数,下至地理、水利、边塞、战阵、攻守,无不精心探究。

罗洪先一生的主要成就在理学和地图学方面,在文学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尤以地图学贡献卓著。他精心绘制的两卷《广舆图》,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分省地图集。罗洪先在绘制地图方面的建树,不但为我国地图的绘制和地理科学作出了贡献,而且为国际的同行所瞩目,在世界地图绘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罗洪先花了十年完成《广舆图》,中国最早的分省地图集

状元郎官场失意,回归乡间地头,花十年修成中国最早的分省地图集。

大明嘉靖年间,江南草长莺飞,柳丝正长,桃花正妍。通往江西的官道上,一名青衫束袍的青年男子斜背一卷地图,无心欣赏美景,勉强掩住眉宇间的喜悦,形色匆匆地赶路。

背上这卷长约七尺的地图,正是前朝道士地理学家朱思本精心绘制的《舆地图》。青年找了三年,终于在回乡省亲途中从某书商处求得。那种兴奋劲,超过当年金銮殿上被皇上钦点为新科状元的感觉。

对大多数人而言,金榜题名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但对青年而言,这喜事比不上残存的朱氏《舆地图》。

青年名叫罗洪先,时年26岁。

世家公子 醉心舆地

罗洪先生于江西吉水县,祖上世代为官,父亲罗循官至兵部武选郎中。他自幼受好良好教育,加之刻苦好学,博闻强识,青少年时对天文、地舆、典章、算术、阴阳等都有深入研究,闻名四方。

1528年,24岁的罗洪先奉父命上京赶考。路上,他遇见了大儒王阳明的两位弟子黄洛村与何善山。一番交流下来,罗洪先对王阳明崇拜得五体投地,功名利禄之心骤减。

可是,当他写信给老家的父亲,表达想要拜王阳明为师的想法后,罗循连回两封信,要儿子用心考科举,其它事放一边,否则不要回家门!

罗洪先像(网络图)

罗洪先带着父亲的心愿参加会试。金銮殿上,他发挥出色,深受明世宗嘉靖帝喜欢,被钦点为当科状元,官授翰林院修撰,编写史书。罗洪先初入官场,自然全心扑在修史上。不想这一修居然引出中国地图史的一段佳话。

原来,在“考图观史”的过程中,罗洪先发现先朝的许多地图(当时称“舆图”)或自说自言,或以讹传讹,让人莫衷一是。“如此舆图,如何能作军事参考,如何能流传后世?”想到这里,他决定收集比较准确的作品,重新编纂全国性的舆图。

当时的舆图资料大都散落民间,要找到合适的,真心不易。好在功夫不付有心人,在回乡途中偶得朱氏《舆地图》。

仔细研究,罗洪先发现与其它舆图相比,朱氏《舆地图》有两个明显优点:一是它坚持用“计里画方”的制图法,精确度很高;二是系统使用了图例符号,更直观更形象。同时,他也发现了此图有两个明显缺点:一是它“长之广尺,不便卷舒”,很难印刷,流传不广;二是图中州县部分比较粗疏,不便于地方上使用。

传统绘图所用的计里画方法。(网络图)

“我何不以朱氏《舆地图》为蓝本,沿用计里画方的形式,制成书本式的分幅图册,印刷后大量发行呢?”罗洪先这样想。他眼前仿佛出现一部厚厚的舆图册,封面写着“《舆地图》修订本,罗洪先修撰”字样……

想到这里,他加快了回家的步伐。

被贬返乡 用心绘图

想法虽美好,实现却不易。身在官场,身不由己。即位十多年的嘉靖帝对朝政渐生厌烦,常常以生病为由不上早朝,并时不时让朝臣们去后宫奏事,瞎折腾。如此环境,罗洪先想安心研究舆图不大可能,外出调研也不尽如人意。

转眼到了1538年,罗洪先升为春坊左赞善(相当于谏官)。在其位谋其政,次年冬他和同僚唐顺之、赵时春联名上疏,言皇上多病,请太子元旦节上殿接受朝贺。嘉靖帝以为罗洪先三人阴结太子,有不臣之心,遂将他们革职除名,遣回乡里。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无官一身轻的罗洪先坦然回到家中,隐居石莲洞,一边寻求王阳明的学问,一边研究舆图资料,稍有空闲就外出考察。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勘测祖国的山山水水,遍访海内名胜,每闻人谈名胜,辄生羡心……”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集中编撰,罗洪先终于于1541年完成了一部以朱氏《舆地图》为蓝本的地图集——《广舆图》。从最初寻找舆图到完成图集,前后整整花了十年。

《广舆图》的温州部分。(网络图)

多项创新 广为流传

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分省地图集,《广舆图》所载除明代全国行政疆域总图外,共43幅:两京、十三个布政使司(相当于省)共15幅,北方边疆10幅,黄河图3幅,海运图2幅,安南、朝鲜、西域图3幅等。这种以省区为单位分划制图的创新方式为后世所借鉴。分省绘图的背面附有相应的沿革、风俗、所辖范围和计征田赋数字等。据载,罗洪先在编印过程中还使用了先进的技术,省区方位精确度高,山脉、海岸、居民点等要素的相对位置都接近现代地图。

此外,罗洪先首创了24种新式的图例,开创了系统使用图例的制图方法,从而使《广舆图》看起来一目了然,易懂好查。图集醒目地标出长城、陵墓、桥梁等古迹,可谓早期的旅游地图集。

国家图书馆藏初刻本《广舆图》。 (网络图)

事实证明,罗洪先改编朱氏《舆地图》的思路完全正确。一方面,由于他在发扬朱氏《舆地图》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所以直到今天还能看到朱氏《舆地图》的某些原貌。另一方面,作为明代影响最大的地图作品之一,《广舆图》在明清两朝六次被公开刊印,广为流传。第一次刊印在1555年,此版图集影印本现存于拿大阿瑟港图书馆。1799 年,嘉庆举人章学濂组织第六次刊印《广舆图》。目前,第六版《广舆图》主要珍藏于前苏联列宁格勒图书馆、美国华盛顿图书馆、日本东京图书馆等地。

《广舆图》问世后,受到明清地理学家重视,《皇明职方地图》(清代陈祖绶绘)、《读史方舆纪要》(清代顾祖禹绘)等作品的绘制都以其为蓝本完成的。清朝初期虽然引入了西方新式地图,但影响主要是宫廷,民间绘图还是多以《广舆图》体系为主。

后记

话说罗洪先完成《广舆图》后,一直隐居家乡的石莲洞,过着异常艰难而简陋的生活,睡的是石床,喝的是稀粥。他收到官复原职的同僚唐顺之、赵时春等来信后,一一拒绝复出任职。罗洪先淡泊明志,研究王阳明心学的同时不忘修订《广舆图》,直到1564年逝世。

罗洪先隐居的石莲洞。(网络图)

与罗洪先晚年默默无闻境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舆图》在中国乃至世界地理学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图不但指引了明清两代制图学的发展,为后人探讨中国地理学提供宝贵的历史文献,还为世界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从这方面讲,官场失意的状元郎罗洪先辛苦十年绘成一部中国最早的分省地图集,是非常值得的。

罗洪先曾撰有《醒世诗》劝导世人,诗歌原文

罗状元(1504-1564),名洪先,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水人。生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卒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明嘉靖八年(1529)己丑科状元,《明史》卷二八三有传。南岳高台寺住持楚石和尚是其方外好友,他二人共同植下一棵黄山松,至今仍矗立在碧萝峰右侧的山坡上。其曾撰有《醒世诗》劝导世人。

  歌词内容

欲无烦恼须念佛 知有姻缘不羡人

诸事随时若流水 此怀无日不春风

一片白云横谷口 几多归鸟尽迷巢

浮生若梦谁非寄 到处能安便是家

举世尽从忙里过 谁人肯向死前修

没有一番寒彻骨 那得梅花扑鼻香

心至虚时能受益 事非经过不知难

静坐常思自己过 闲谈莫论他人非

有时静念千声佛 无事闲看数卷经

理念深处尘念少 世情淡处道情浓

佛心本是凡心转 世味何如道味长

知事少时烦恼少 识人多处是非多

富贵百年难保守 轮回六道易循环

劝君早办修行路 一失人生万劫难

世间最大唯生死 白玉黄金尽枉然

宽性宽怀过几年 人生人死在眼前

家富家贫休叹息 自无自有总由天

平生衣食随缘过 才能清闲便是仙

世事纷纷如电闪 轮回滚滚似云飞

今日不知明日事 那有功夫理是非

算起万般混是梦 不如及早念弥陀

荣辱纷纷满眼前 不如安分且随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