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刘叉
国 籍:中国
职 业:诗人
代表作品:《冰柱》,《雪车》,《偶书》
刘叉是什么人?唐代诗人刘叉生平简介
刘叉,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籍贯等均不详。活动于元和年代。他以“任气”著称,喜评论时人。韩愈接待天下士人,他慕名前往,赋《冰柱》、《雪车》二诗,名声在卢仝、孟郊二人之上。后因不满韩愈为人写墓志铭,取走韩愈写墓志铭所得的酬金而去,回归齐鲁,不知所终。
人物
闻韩愈接天下士,步归之,作《冰柱》、《雪车》二诗。后以争语不能下宾客,因持愈金数斤去,曰:“此谀墓中人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遂行,归齐鲁,不知所终。其诗诗风峻怪,才气纵横,辞多悲慨不平之声,如刀剑相击,铿锵作响。代表作有《偶书》、《代牛言》、《冰柱》、《雪车》、《勿执古寄韩潮州》、《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塞上逢卢仝》等。其中以《冰柱》、《雪车》和《偶书》三首为最善。
诗胆大于天
唐朝诗人不少,狂放孤傲者也屡见不鲜,但是豪迈如江湖好汉的却只有刘叉一人。刘叉,这名字就叫的不同凡俗,一般人都叫些典雅端丽,或者温正和平的字眼儿。可刘叉兄弟的名字却不是,单一“叉“字,江湖豪气就迎面而来,确实刘叉人如其名,性格也是如梁山好汉一般。据说刘叉少时就“任侠”,还因酒杀人,亡命而逃,倒是和鲁智深有些相仿。但刘叉没有去当杀人放火的“花和尚”,等到朝廷大赦,就改为发愤读书,后来竟也能写的好诗。他听说韩愈接纳天下的读书人,就去投奔,作《冰柱》、《雪车》二诗献给韩愈老师。刘叉的这两首诗,历来被评为险怪之中的代表作,用险韵(险韵是指韵脚比较少,字也比较生僻的韵部,像《冰柱》这首诗用的“麻韵”,其中的“柤”字和“舥”字等都极少有人能用的到)。全诗显得如奇山怪石,峥嵘嶙峋:
师干久不息,农为兵兮民重嗟。骚然县宇,土崩水溃。畹中无熟谷,垄上无桑麻。
王春判序,百卉茁甲含葩。有客避兵奔游僻,跋履险厄至三巴。貂裘蒙茸已敝缕,
鬓发蓬舥。雀惊鼠伏,宁遑安处。独卧旅舍无好梦,更堪走风沙。天人一夜剪瑛琭,诘旦都成六出花。
南亩未盈尺,纤片乱舞空纷拏。旋落旋逐朝暾化,檐间冰柱若削出交加。或低或昂,小大莹洁,随势无等 差。始疑玉龙下界来人世,齐向茅檐布爪牙。又疑汉高帝,西方未斩蛇。人不识,谁为当风杖莫邪。铿镗 冰有韵,的皪玉无瑕。不为四时雨,徒于道路成泥柤。不为九江浪,徒为汩没天之涯。不为双井水,满瓯 泛泛烹春茶。不为中山浆,清新馥鼻盈百车。不为池与沼,养鱼种芰成霪霪。不为醴泉与甘露,使名异瑞 世俗夸。特禀朝澈气,洁然自许靡间其迩遐。森然气结一千里,滴沥声沈十万家。明也虽小,暗之大不可 遮。勿被曲瓦,直下不能抑群邪。奈何时逼,不得时在我目中,倏然漂去无馀些。自是成毁任天理,天于 此物岂宜有忒赊。反令井蛙壁虫变容易,背人缩首竞呀呀。我愿天子回造化,藏之韫椟玩之生光华。
刘叉此诗是用冰柱来比喻自己的才华得不到施展,但比喻的怪,诗也写的怪,可韩愈老师是喜欢这样的怪僻诗风的,所以就收留了刘叉。但刘叉也不是那种习惯于低三下四地寄人篱下的人,韩愈老师又一付儒者的派头,所以刘叉不久就不耐烦了,据说刘叉临走时“持愈金数斤而去,曰:‘此谀墓中人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这里顺便说一下韩愈老师是当时有名的写墓志铭的专家,当时写墓志铭收费极高,尤其像韩愈老师这样的名人写墓志铭,更是一种身份象征,所以豪门望族都重金礼聘韩愈老师来写,同理负责写碑的书家如柳公权等也发了不少财,当时认为如果贵族中哪家子孙为父辈办丧事时,没有请上述两位来写文书丹,就是不孝。当然写这东西时,不免有些无谓的吹捧,人死为大吗,就是现在追悼会上的悼词一般也是只说好话嘛。刘叉对于韩愈老师这个做法却并不以为然,竟理直气壮地拿走了韩愈的钱,还说你这是吹捧死人得来的,还不如给我刘某人当生活费呐。大有“不义之财,取之何碍”的意思。不知道韩愈老师的鼻子有没有气歪。看这刘叉的脾气确实很像绿林豪客们的性格。
此后的刘叉,“归齐鲁,不知所终”。唉,古代的文献中记载的多半是帝王将相,一般人往往入不了史书,只见于笔记小说之类的,所以生卒年和事迹什么的都不完整,我们现在知道的刘叉的事迹,也就这点事儿。
唐朝牛人刘叉,名字牛,做的事更牛
《唐才子传》中记载,刘叉年轻的时候“任侠”,“一节士也”,还因酒杀人,亡命天涯,等到朝廷大赦才得以脱罪,就改为发愤读书,后来竟能写一手的好诗,完成了从“逃犯到诗人”的华丽转型。他的诗歌风格与当时与韩愈一派的卢仝、孟郊相近,连当时大名鼎鼎的散文家樊宗师都“见而独拜之”可见其在诗坛中的地位。
这位少时因爱打抱不平而闹过人命案的人物,虽改志从学,却没有应举参加进士考试,继续过着浪迹江湖的生活。晚唐时期的大诗人李商隐对刘叉也有描述:“不知其所来。在魏,与焦濛、闾冰、田滂善。任气重义,大躯。右声力。常出入井市,杀牛击犬豕罗网鸟雀。亦或时因酒杀人,变姓名遁去。会赦得出。后流齐鲁始读书,能为诗歌。然恃其故时所为,辄不能俯仰贵人。穿屐破衣,从寻常家人乞丐酒食为活。”从李商隐说的“在魏,与焦濛、闾冰、田滂善”看,“魏”在当时是魏州今河北省大名县一带,也许这就是其出生或者生活之地。其人品是“一节士也”。节士,有节操的人。唐朝诗人中有节操的人众多,但可称为节士的不多,可见世人对其评价是很高的。
刘叉是出身卑微,身高力大,杀牛宰猪、网络鸟雀、行酒仗义的市井侠士。他日常“趿拉个木屐,衣服打着补丁”,生活是极度贫困的,以乞讨为活。刘叉听说“韩愈接天下士”,就去投奔。他给韩愈献上两首诗《冰柱》和《雪车》,并请其鉴评。这两首诗是刘叉诗作的最高艺术成就,后人评价《冰柱》的才气不亚于李白的《蜀道难》、《雪车》的造诣堪比杜甫的《兵车行》,可见其诗歌水平之高 。这些诗因个性鲜明,诗情浓烈,通篇奇思联绵、有声有色、虚实相生、意象万千或咏物言志、或针砭时弊都酣畅淋漓,被历代诗家所称道。韩愈看后,非常喜欢诗风怪僻的刘叉,就收留了他。
刘叉不是习惯于低三下四地寄人篱下的人,“不能俯仰贵人”,不久就不耐烦了。他并不喜欢到处打“文起八代之衰”的韩老师牌子,也没有处处以韩门弟子自居。相反对韩老师并不盲从,甚至还写过诗句“请君勿执古,执古徒自隳”送给韩愈,劝老师小心复古把自己给毁了。难怪史载刘叉“能面道人短长”,真不是一般的“直”啊。韩俞老师看到这两句诗,据说还是保持了风度,不失老师的风范。不过,接下来的事就彻底就让韩老师无语了。 一天,刘叉不辞而别了,彻底离开了韩老师。据说,刘叉临走时“持愈金数斤而去”,说这是你韩愈写墓志铭吹捧死人得来的钱,还不如给我刘某人当生活费呢! 当时,写墓志铭收费极高,韩愈是当时有名的写墓志铭的专家,请这样的名人写墓志铭,更是一种身份象征,豪门望族都重金礼聘韩愈来写。刘叉对于韩愈这个生财之术颇为不齿,竟理直气壮地拿走了韩愈的钱。
刘叉这样做似乎让人觉得他是一个非常草莽的家伙。其实不然。他的诗歌是唐诗中的一株奇葩,读他的诗,那江湖风,绿林味扑面而来,真是佳思侠情一并来……
他在《偶书》中写道:“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这是一把什么样的刀,又为什么受到磨损呢?刘叉自幼形成的“尚义行侠”的秉性,没有因“从学”而有所改变。只是鉴于当年杀人亡命的教训,手中那把行侠仗义的有形之刀早已弃而不用。但是,正义感仍然珍藏在刘叉的内心,锋利着,犹如一把万古留传的宝刀,寒光闪闪。然而,路见不平却不能拔刀相助,满腔正义的怒火郁结在心,匡世济民的热忱只能埋藏心底而无法倾泻。刘叉胸中那把无形的刀,那把除奸佞、斩邪恶的正义的宝刀,只能任其销蚀,听其磨损……他以高昂响亮的调子慷慨悲歌,唱出了侠义刚烈、激愤痛苦的心声。
刘叉的刀,是一把正义的宝刀。他的剑,也是一把正义之剑,一把有着大爱大恨的宝剑。
刘叉行走江湖时,仅仅佩带一把小剑防身。在鲁地游历,他结识了一个姓姚的秀才,两人相见恨晚。那姚秀才也是个粗犷之士,十分喜爱刘叉的小剑。临行时,刘叉解剑相赠,提笔赠诗。——“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刘叉以水比剑,剑如秋水,剑芒闪耀,化钢为柔,给了剑以生命的灵动。刘叉又殷殷叮嘱姚秀才,“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仇。”不要为了私人的仇怨用这把剑,要建功立业,要除奸袪恶,匡扶正义。
后来,刘叉“归齐鲁,不知所终”。可是,他的佳思侠情越来越广为人知,宋代的苏轼说自己“老病自嗟诗力退”的时候,就吟诵刘叉的诗作。
刘叉【冰柱】原文赏析,诗尤其奇谲奔放
从唐德宗到唐宪宗时期(贞元末年到元和时期),以韩愈为首的一派诗人,一反大历以来圆熟浮丽的诗风,走上险怪幽僻一路。如韩愈的《陆浑山火》和卢仝的《月蚀诗》等都足以代表这种诗风。刘叉也是这一诗派的著名人物,以《冰柱》、《雪车》二诗为最有名,而《冰柱》诗尤其奇谲奔放,寄托遥深,为后世所称扬。
《冰柱》
师干久不息,农为兵兮民重嗟。
骚然县宇,土崩水溃,畹中无熟谷,垅上无桑麻。
王春判序,百卉茁甲含葩。
有客避兵奔游僻,跋履险阨至三巴。
貂裘蒙茸已敝缕,鬓发蓬舥,雀惊鼠伏,宁遑安处,独卧旅舍无好梦,更堪走风沙!
天人一夜剪瑛琭,诘旦都成六出花。
南亩未盈尺,纤片乱舞空纷拏。
旋落旋逐朝暾化,檐间冰柱若削出交加。
或低或昂,小大莹洁,随势无等差。
始疑玉龙下界来人世,齐向茅檐布爪牙。
又疑汉高帝,西方来斩蛇。
人不识,谁为当风杖莫邪。
铿锵冰有韵,的皪玉无瑕。
不为四时雨,徒于道路成泥柤。
不为九江浪,徒为汩没天之涯。
不为双井水,满瓯泛泛烹春茶。
不为中山浆,清新馥鼻盈百车。
不为池与沼,养鱼种芰成霪霪;不为醴泉与甘露,使名异瑞世俗夸。
特禀朝沏气,洁然自许靡间其迩遐。
森然气结一千里,滴沥声沉十万家。
明也虽小,暗之大不可遮。
勿被曲瓦,直下不能抑群邪。
奈何时逼,不得时在我梦中,倏然漂去无余。
自是成毁任天理,天于此物岂宜有忒赊。
反令井蛙壁虫变容易,背人缩首竞呀呀。
我愿天子回造化,藏之韫椟玩之生光华。
作品赏析
第一段
从首句到“更堪走风沙”为第一段。在这一段里,诗人首先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干戈不息,民不聊生。安史之乱后,接着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而吐蕃也多次出兵骚扰西南边疆,诗里所说的“骚然县宇,土崩水溃,畹中无熟谷,垅上无桑麻”,反映了当时因战祸连绵而造成的田园荒芜景象。诗人为了躲避兵灾,逃向四川,而四川也非乐土。旅途是艰辛的,漫长的,而在兵荒马乱中跋山涉川,不仅要忍受风霜劳顿之苦,还要时时提防恶人的侵害。“貂裘蒙茸已敝缕,鬓发蓬舥,雀惊鼠伏”,写出了旅途中的狼狈情景,为下文借写冰柱抒发感喟作了铺垫。
第二段
从“天人一夜剪瑛琭”到“直下不能抑群邪”为第二段。这一段是全诗的主要部分,描绘了冰柱的奇丽景色。在一夜大雪之后,房檐间的冰柱垂挂下来,大大小小,高高低低,一样的晶莹洁白,玉色琼辉。它不是冰柱,而是天上玉龙的爪牙;它不是冰柱,而是汉高帝的斩蛇宝剑。这两个奇特的比喻,不仅写出了冰柱的风神,还为下文写它的不为世用张势:它不能化为及时雨,使田禾滋壮;而只能化为泥浆,使道路艰难。它不能化为九江的波浪,奔向大海;而只能浸没于峡谷,沉沦于天涯。它不能化为双井名泉,煮茗煎茶;它不能化为中山美酝,芳香四溢。它不能蓄而为池,积而为沼,养鱼种芰;它不能为甘泉,不能为饴露,使这特异的祥瑞征兆为世俗赞夸。它只能凭着它的清沏之气,孤洁自赏,自凝自消。它的光彩虽不大,却无法掩遮;它负着曲瓦,不能施展神锋,铲除奸邪。这一大段的描绘,句句是在写冰柱,却句句关合到诗人自己。诗人的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刚傲不羁的性格,全面地显示了出来。
第三段
从“奈何时逼”到末句为第三段。这一段写冰柱消失以后的感慨。天晴冻解,冰柱从梦中消失,杳无踪迹。万物的成与毁是天决定的,它对于冰柱不会特加恩泽,却反而使那些井蛙壁虫,顺生易长,背着人,缩着头,聒噪不休。希望天子能回造化之力,把冰柱珍藏在柜子里,使它永远放出光辉。这一段比上一段更深一层,拿容易消失的冰柱和最易繁衍的蛙虫对比,揭示出当时政治上的小人横行、贤士在野的情况。最后诗人把理想寄托在皇帝身上,希望他能挽转形势,重用贤才。诗的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点出了诗的主题,就是说只要皇帝能重用贤士,排斥奸邪,就能消弭战祸,天下太平。
总评
这首诗在艺术上很有特色,以冰柱入诗,题材新奇。更奇的是对冰柱的形象描写,把冰柱拟人化,句句是写冰柱,也是句句在表露诗人自己的怀才不遇。他用玉龙的爪牙,刘邦的斩蛇宝剑来比喻冰柱,贴切而新鲜,为修辞手法创一特例。就诗体来说,这首诗是句子长短不一的杂言体,抒写较自由,适宜于表现较复杂的思想感情。用这种诗体,不可避免的是多议论,散文化。刘叉的这首诗是受《月蚀诗》的影响,而又加以发展,显得更为奇谲奔放。使这首诗显出它的最大特色的是在用韵方面。它用的是麻韵,麻韵字的音是响亮的,高亢的,但韵字却比较少,因有“险韵”之称。这首诗共二十七韵,全属麻韵,中间的“舥”字,“柤”字很少有人用过。“邪”字用了两次,前一个音“牙”,是剑名;后一个音“霞”,是奸邪之“邪”的另一读,音义不同,所以得同用。用麻韵写古体诗,一韵到底的很罕见。这首诗在抒写中一气贯下,纵横自如,在描绘冰柱一段,连用了六个“不为”排句,气势浩荡,郁结于胸中的不平之气,喷薄而出,“特禀朝沏气,洁然自许靡间其迩遐”两句,拗折多姿;“森然气结一千里,滴沥声沉十万家”两句,对仗整饬。这些句式的变化是和感情的起伏跌宕密切相连的,句子或长或短,或对仗,或散行,而最后都能很自然地落到韵脚上来,毫无生拼硬凑的毛病,用险韵而不觉其险,显示出诗人的才华,为唐代诗坛增添了光彩。宋代苏轼在《雪后书北台壁二首》中用“尖”“叉”二韵,第二首的末两句是:“老病自嗟诗力退,寒吟《冰柱》忆刘叉。”读者可以看出,他对于刘叉的《冰柱》诗是很赞赏的。
艺术特色
这首诗在艺术上很有特色,以冰柱入诗,题材新奇。更奇的是对冰柱的形象描写,把冰柱拟人化,句句是写冰柱,也是句句在表露自己的怀才不遇。他用玉龙的爪牙,刘邦的斩蛇宝剑来比喻冰柱,贴切而新鲜,为修辞手法创一特例。就诗体来说,这首诗是句子长短不一的杂言体,抒写较自由,适宜于表现较复杂的思想感情。用这种诗体,不可避免的是多议论,散文化。刘叉的这首诗显然是受《月蚀诗》的影响,而又加以发展,显得更为奇谲奔放。使这首诗显出它的最大特色的是在用韵方面。它用的是麻韵,麻韵字的音是响亮的,高亢的,但韵字却比较少,因有“险韵”之称。这首诗共二十七韵,全属麻韵,中间的“舥”字,“柤”字很少有人用过。“邪”字用了两次,前一个音“牙”,是剑名;后一个音“霞”,是奸邪之“邪”的另一读,音义不同,故得同用。用麻韵写古体诗,一韵到底的很罕见。本诗在抒写中一气贯下,纵横自如,在描绘冰柱一段,连用了六个“不为”排句,气势浩荡,郁结于胸中的不平之气,喷薄而出,“特禀朝沏气,洁然自许靡间其迩遐”两句,拗折多姿;“森然气结一千里,滴沥声沉十万家”两句,对仗整饬。这些句式的变化是和感情的起伏跌宕密切相连的,句子或长或短,或对仗,或散行,而最后都能很自然地落到韵脚上来,毫无生拼硬凑的毛病,用险韵而不觉其险,显示出诗人的才华,为唐代诗坛增添了光彩。宋代苏轼在《雪后书北台壁二首》中用“尖”“叉”二韵,第二首的末两句是:“老病自嗟诗力退,寒吟《冰柱》忆刘叉。”可以看出他对于刘叉的《冰柱》诗是很赞赏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