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名:刘琏
字 号:孟藻
所处时代:元朝、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浙江青田
出生时间公元:1348年
去世时间:公元1379年
主要成就:1377年为考功监丞,兼试监察御史。
刘琏是谁?刘琏是怎么死的?
父辈关系好,不代表子辈关系好。没办法,父辈是两个人的事,到了子辈,枝叶较多,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在这个问题上,刘伯温的次子刘璟就是例子。
刘氏,在历史上是大族,不仅出了刘邦、刘彻、刘秀、刘备等诸多能君,也有不少名垂青史的能臣,最让世人佩服的就是刘伯温。在历史上,刘伯温的名气不次于诸葛亮。他的军事战略,他的政治眼光,他的文学造诣,他的丰功伟绩,他的急流勇退,都让人刮目相看,自叹不如。
刘伯温“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治军打仗、治国理政都是拿手好戏。没有他的“时务十八策”,朱元璋成不了大气候;没有他的“天命所在”论,朱元璋萌生不了帝王心;没有他的“陈氏灭,张氏势孤”,朱元璋平定不了江南;没有他的“劾无所避”,朱元璋的骄兵悍将早就无法无天了。如此大的功勋,没能封公封侯,只被封为诚意伯,应该是刘伯温“固辞不受”的结果。
功成名就,急流勇退,是刘伯温的选择,也是其性格使然。刘伯温“颖异”,是个极其聪明的人,怎奈他“性刚嫉恶,与物多忤”,且过于“廉直”,很难与同僚打成一片。再者,他追随朱元璋多年,对这位“志意廓然,人莫能测”,翻脸无情,磨刀霍霍的主子还是比较了解的。见好就收,及早抽身,离开官场是非地,避开皇帝猜忌,免得“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是刘伯温的明智之举。
刘伯温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刘琏,次子刘璟。知子莫若父,对两个儿子的将来,刘伯温是早有打算和考虑的,这一点从其遗嘱可窥探一二。
洪武八年(1375年),刘伯温临终时,将平生所学《天文书》交给刘琏,嘱咐他“亟上之,毋令后人习也”,赶紧呈报皇帝,刘家后人不能学,不能看,免得受到朝廷猜忌。此外,别无多话。刘琏除了“有文行”,别无长处,且性格过于柔弱。刘伯温死后,刘琏可以长子身份袭爵,衣食无忧,守成而已。
对于次子刘璟,刘伯温很不放心。刘璟“弱冠通诸经”“喜谈兵”,个性刚直,这一点很随刘伯温。关键一点,刘璟跟皇家走得很近。刘伯温归老于乡后,朱元璋“每岁召璟……入见便殿,燕语如家人”。朱元璋特别喜欢刘璟,刘璟迟早是要在官场上混的。为此,刘伯温嘱咐刘璟,“夫为政,宽猛如循环。当今之务在修德省刑,祈天永命。刘伯温是个“慷慨有大节”之人,凡事“不耐繁剧”,说话注重骨架,不谈细节。他这话,从大略上,说的是如何治国、理政;从细微处,则说的是如何修身、处事。
刘伯温死后,因为胡惟庸从中作梗,刘琏不但没能袭爵,反落了不是,惹了官司,后被朱元璋赦免。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以基(伯温)旧勋”,授刘琏考功监丞,试监察御史,后放了外差,出任江西参政。后来,刘琏“为惟庸党所胁,堕井死”,以跳井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大概也是性格使然。
再说刘璟。刘伯温死后,刘璟漂在京师南京,生活没问题,但无官职。这段时间,刘璟与几个年龄相仿的皇子都有过接触。刘璟棋艺高超,曾跟燕王朱棣较量过,把朱棣杀得丢盔卸甲。朱棣说,你不能让让我?刘璟把脸一沉回答,“可让处则让,不可让者不敢让也”。朱棣个性强悍,哪受过这等窝囊气,于是“默然”,不欢而散。由此,刘璟得罪了朱棣。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去了北京。
洪武十四年(1381年),浙东山贼叶丁香作乱,朱元璋派延安侯唐胜宗带兵前去镇压,考虑到刘璟是浙东人,又“喜谈兵”,故命刘璟随行,平叛行动“决策于璟”。朱元璋很高兴,夸赞刘璟“真伯温儿”,很厉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准备让刘璟袭诚意伯之爵,刘璟说有兄长刘琏虽死,但他的儿子刘廌在世,爵位还是让给侄子吧。朱元璋没办法,封刘璟为閤门使。次年,朱元璋的庶十九子朱橞封谷王,刘璟被擢升为谷王左长史,随朱橞前往河北宣化一代。
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刘璟随朱橞回到南京,并向建文帝朱允炆“献十六策”,但没被采纳。后来,刘璟成为草包将军李景隆的帐下参事,随李景隆一起跟朱棣对杀。李景隆兵败后,刘璟回到浙江青田老家。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破南京称帝后,突然想起了之前在棋局、战场上屡屡跟自己作对的刘璟,“召璟,称疾不至。逮入京,犹称殿下”。
刘伯温死之前,让刘琏交给皇帝的是什么?
刘伯温61岁的时候写了一封辞职信,朱元璋明白他去意已决,于是便风风光光的让他告老还乡了。乡下生活也算惬意,但毕竟是肉体凡胎终究抵不过生老病死的宿命,几年之后,年过半百的刘伯温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这时他给朱元璋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的内容比较简短,主要是一些关于治国之道的建议,末尾还写了自己时日不多,不能为国分忧了。朱元璋得知刘伯温生病了之后,立即派人前去探望,并且嘱咐使者,如果刘伯温身体无碍就请他帮忙算一下明朝的国运。
使者快马加鞭来到刘伯温的家中,看到刘伯温尚能行走,于是松了一口气。随后他表达了朱元璋对刘伯温的担忧之情以及临走时交代的事情,虽然刘伯温此时身体已经很虚弱了,但是皇帝都发话了,他哪能抗旨不尊呢?
刘伯温回到房间,关上房门,利用自己平生所学开始推演明朝的国运。一个时辰之后,刘伯温踉踉跄跄打开房门,告诉使者他只能算出明朝200多年的国运,之后的事情便无能为力了,还给了他一个锦囊,让他带给朱元璋。使者回去之后,上交锦囊并把刘伯温说的话一字不差地转述了一遍,朱元璋明白明朝可以延续两百多年还是比较高兴。
打开锦囊后,里面却只有四个字“遇顺则止”,朱元璋百思不得其解,很多天过去了,这件事一直困扰着他。一日上朝时,朱元璋把这件事告诉了文武百官,希望有人能破解,但最终并没有如愿。本来朱元璋还想请教刘伯温的,但却得到了刘伯温病逝的消息。
200多年后,李自成建立了大顺政权,带军攻破京城。没过多久,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打败了李自成,从此开始了满清统治,爱新觉罗·福临成为了大清的开国皇帝,年号顺治。这时候人们才恍然大悟,刘伯温临终前给朱元璋留下的锦囊,遇顺则止原来是这个意思。
如果朱元璋能早日知晓这四字预言的含义,是不是能够让明朝再延续几十年呢?但无论如何,明朝的灭亡是无法避免的,况且能延续上百年的朝代已经很不错了,像秦朝和隋朝都只有数十年的历史。
刘琏见到了朱棣说了什么?朱棣确大怒道:拖出去斩首示众!
我们的历史上唐和明,这两朝代的开初有点雷同。这两个王朝的开创者都是造反户,赶走了上一代的统治者,建立起新政府以后,当初跟自己闯天涯走四方的那群兄弟们,都是恐惧多于信任,然后狠下杀手。而在第一任皇帝老了,选下一任继承者的时候,又都出现了亲兄弟干起来的局面。李世民干掉了哥哥李建成,朱棣逼死了自己的外甥朱允炆。
不同的是,唐朝的李建成拥护者们在他死了之后,纷纷归顺李世民,而在朱允炆手下却有铁骨铮铮的臣子,宁死不降。其中有一个就是著名的“神算子”刘伯温的儿子。历史上记载刘伯温一共有两个儿子,但不知道是不是一个娘生的,这点咱就不追究了。大儿子叫刘琏,二儿子叫做刘璟。咱们今天说的这位忠臣就是老二。正所谓长得太美的女人一般活不长,而太有才华的男人也是活不久。
这就话在历史上得到印证的太多太多。刘伯温一家也是如此,刘伯温本人不知道怎么学的,能推测天文,也能通晓地理。父亲这样,只要不是太放养,这样的家庭一般培养出来的儿子也不会太差。所以刘琏和刘璟也是很有才华的人,也都在朝廷里面担任重要的职位,不过俩人下场都不好。哥哥刘琏死于朝廷的政治斗争中,弟弟呢,说实话死法对小编来说有点不可思议。
老大和胡惟庸一向不和,心理素质又不太好,承受能力太差,居然最后被逼的自杀。弟弟刘璟也是自杀,但死法和哥哥不一样,这要是朱允炆在和朱棣的争夺中取的胜利了,那肯定会大肆祭奠一下刘璟,因为他在朱棣已经在战争中取的胜利以后,宁死不降,朱棣因为俩人曾经有过一段友情岁月,所以就想好好劝劝他,没想到他见到朱棣就说了一个字“篡”!
这可把朱棣给气坏了,本来这皇位来路就不正,想招降他的目的就是让刘璟在天下人面前给自己说点好话,没想到这厮这么倔,一怒之下就把他给逼死在狱中!其实吧,这点小编真的不明白,你说刘伯温是怎么教育儿子的,老爹本来就是跟着老朱造反起家的,朝代换了个名,皇帝也换了个姓。但朱棣和朱允炆都是一家人,都姓“朱”,刘老爹都能跟着造反,作为造反派的儿子怎么就顽固如斯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