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雷纳托·古图索
外文名:Renato Guttuso
国 籍:意大利
职 业:画家
代表作品:《父亲像》
雷纳托·古图索是谁?意大利画家雷纳托·古图索生平简介
雷纳托·古图索(Renato Guttuso)是意大利画家。他1911出生于巴勒莫,20岁来到罗马,很快成为浪漫主义的罗马学派的成员,还参加“米兰潮流运动”和战后的“新艺术阵线”。古图索十分关心社会现实并反映在自己的作品中。他早期的画风是表现主义的,并受到毕加索的影响;后期的作品是写实的,这是一种艺术的回归传统,但不是原来意义的传统,而是充满现代气息的写实。
意大利是一个美术大国,具有悠久的美术传统。从古罗马到文艺复兴时期,这块土地上涌现了无数美术杰作和大批美术名家。到了20世纪,它仍然给我们提供了不少卓成就的美术家。被大鉴赏家兼美术史家贝伦森誉为“继承意大利美术伟大传统的最后一位画家”的古图索,就是其中的一员。古图索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绘制出许多风格鲜明、雅俗共赏的油画,很值得我们品味。
雷纳托·古图索(Renato Guttuso)1911年12月26日诞生在西西里地区的巴盖利亚,这是位于该地首府巴勒莫附近的一个小镇。古图索的父亲从事土地测量工作,以业余时间画水彩画,正是父亲的爱好,使古图索很早就接触到绘画,并进入到当地画家的画室。古图索回忆往事时,说过如下的话,“在我六七岁和十来岁时,我的道路就确定了……”
13岁起,古图索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上签名签日期,或许他已经把自己当作画家来看待了。这时,古图索临摹了不少19世纪西西里地区的风景画。这一类经验,进一步加深了他对西西里地区生活的认识,为他的艺术埋下了种子。1928年,古图索一边在巴勒莫读书,一边跟未来主义画家里佐学画,这样的学习自然会促使他了解当代的艺术潮流,同样有助于他的艺术。1930年,19岁的古图索进入巴勒莫大学攻读法律从西方许多著名美术家的经历推断,他的这种选择,很可能受到家庭或社会风气的影响。幸好,没多久古图索就醒悟来了。随着自己的两幅画1931年在全国美术四年展上展出,古图索意识到应当告别法律,全身心投入绘画。1932年,古图索与五名西西里地区的美术家在米兰一家画廊举办联展,就这样,年轻的古图索一步步深入到绘画世界中去了。
雷纳托·古图索:具有政治立场的艺术家
二十世纪画坛中的流派多如繁星,让人目不暇接,在这些纷繁复杂的流派中,雷纳托古图索却始终以一种不跟风、不追随潮流的态度,保持着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此而略显保守。而真正让这位意大利画家的名声享誉画坛的,是他画作中的现实关怀和浓厚的斗争精神。他以画笔为刀剑,始终贯彻着一个左翼社会活动家的理想。
意大利这片热土是古图索的一生挚爱,在这里他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童年,经历了最残酷的时光,他为意大利拿起了枪,为她而执笔,创作出一幅幅伟大的画作。
古图索1911年出生在美丽的西西里地区的巴盖利亚,那是一座在巴勒莫附近的小镇。他的父亲是一位土地测量师,喜欢画水彩画,所以古图索受他父亲的影响,很早就开始学习绘画。十几岁的时候他就像一个画家的样子,在自己的习作上签上时间和名字。他画了许多西西里的风景画,西西里的生活像是他作灵感的源头,艺术的种子就在这里生根发芽,就像他自己说的:“在我六七岁和十来岁,我的道路就确定了。”1928年他在巴勒莫读书,并跟随里佐这位未来主义画家学习绘画,了解当时的艺术潮流。1930年他进入巴勒莫大学学习,1931年他便放弃了法律,专心绘画创作,因为全国美术四年展上展出了他的两幅绘画,那一年他刚刚20岁,第二年他又和五名西西里的画家在米兰举行了画展。
西西里的温暖阳光,小镇上的淳朴民风让古图索对生活永远抱有热情,对未来永远抱着希望。他的静物画和市井画总是带着烟火气,带着望不尽的深情和说不尽的故事。生命的气息晕染在阳台上,在摇头晃脑的植物上,在每一次西西里的朝阳与日暮中。生命不需要章法、技巧、规则,生命就这样绽放着,生命是温暖而跳动的,生命是欢愉的。
如果说,意大利最辉煌的年代是文艺复兴时期,那么1922到1943年无疑是意大利最黑暗的时期,以墨索里尼为核心的意大利国家法西斯政党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用无数工人和共产党人的鲜血染红了这个国家最引以为傲的人文主义精神。1931年古图索参加了罗马和米兰的两个反法西斯美术家团体,并在1940年加入了正处在低谷时期的意大利共产党,从此开始了他的左翼社会活动家生涯。1945年古图索被选为意共中央委员,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1943年加入游击队,作为一名联络员,负责阿勒佐游击队与意大利中部解放运动司令部之间的联络工作。意大利法西斯的残酷血腥,纷飞的战火都没有阻碍古图索的创作,反而激起他的斗志,把画笔用作利刃,坚定不移的刺向敌人。这个时期正是古图索创作的巅峰时期,战火带给了敏感的艺术家强烈的刺激:暴力、杀戮把一切都打碎了,打碎了古典主义的宁静安详,打碎了人间的幻境。古图索带着悲痛的激情,描绘着悲伤的隐喻。
《逃离埃特纳火山》里的所有形象都像是火山爆发时喷射出来的,画家的情感也是一样:带着强烈感染力的痛感汹涌而出,让人窒息,想要逃离。如果说古图索之前的作品中情感如涟漪缓缓流散而出,那么从这幅作品开始,画家的情感则变成了滔天巨浪,夹杂着席卷万物的气势喷薄而出。他在一幅幅激动人心的画面中颂扬工人和农民伟大的革命意志。《阿米拉里奥大桥之战》中加里波第战士的英姿和雄壮的战场,让人看了热血沸腾,画家表现出对人民斗争事业的无与伦比的激情,又带着对牺牲战士和残酷战争的心痛;《一个工人之死》中表现了一个关于生命的悲剧,然而相对明亮的色调却隐约透露画家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乐观精神和希望,这是古图索生命中西西里的明亮色调的映射。
二战结束后,五六十年代古图索逐渐恢复了宁静,开始了市井画的创作。意大利拥挤的小巷和咖啡馆,带着人间烟火的气息在画家的笔下像一首流动的诗。而这时的古图索,二战的血腥气息像是融入进了骨血中,虽然噩梦般的日子已经过去,而这些血淋淋影像仍时不时地在古图索的画面中闪现。
《乌奇里亚的市场》是古图索这个时期的代表作,画面的色彩明亮而欢快,几盏温暖的灯光照亮了这个人世间,画面的中央一条狭长的市场,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他说:“我心中的这条通道是通往天堂,而不是走向地狱。”我不禁想问,谁会看到这幅明快的画面会想到地狱呢?画面的右侧高高悬挂着跟人一样的大小的、被宰杀好的牲畜,这样的形象似乎与这幅画面格格不入,却是画家有意为之的。这或许是对战争创伤的一种隐晦的宣泄,却也是对于战后生活的深沉的反思:这里的人们是否已经忘记,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残酷的杀戮?这里的人们是否还像从前那样,像牲畜一样经受着资本家的剥削,经受着物质的奴役,只是他们已不自知?时代虽已变迁,而古图索无产阶级战士的灵魂却从未改变,他对生活永远有这一种深刻的反思,将思想凝聚于笔端,将画笔化作刀剑。
雷纳托·古图索作品有着怎样的特点?他的艺术风格是怎样的
《父亲像》(1930年)、《水手的女人》(1932年)、《海难》(1932年)等油画展示出古图索已经是一位不错的画家了。观注现实生活,观注人的命运,这样的特点在上述作品中体现得颇为明,它也将成为此后古图索创作的主线。就作画方式而言,利用有力的笔法和沉着的色调,塑造出雕塑般的实人物,营造出浑厚的画面气势,是古图索着力的重点,这形成了一种表现性的写实绘画。有别于上述油画,水粉画《情人》放弃了借助明暗变化塑造立体形象的方式,以奔放的色彩笔触涂抹出一对平面性的简略男女形象,整个画面乎受到一股内在激情和活力的左右。画风的不一致,表明年轻的画家仍在努力探索,寻求自己更满意的语言。从古图索后一阶段的创作判断,强调形体与强调色彩的做法有融会的趋势,但色彩的表现力似乎更受画家重视。
作于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的油画,如《浪子》(1935年)、《有围巾和雨伞的自画像》(1936年)、《嘲弄基督》(1938年)、《乡间行刑》(1938年)、《画室里的百姓》(1938年)、《逃离埃特纳》(1938—1939年),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古图索作为一个人和艺术家的基本面目。关注现实,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反抗暴政,反对法西斯势力,这样的一些态度贯穿在上述作品中。《嘲弄基督》创造性地沿用了历史悠久的教美术题材,对当代社会现实进行讽喻。《画室里的百姓》以平实的手法描绘出令人信服的普通人形象,从中可以感受到画家的柔情。《乡间行刑》和《逃离埃特纳》更直接有力地表达了古图索的政治立场前一幅画以特写式构图突出了残酷的枪杀场面。穿白衣的受难者,那不屈服的英雄形象,不由让人想起戈雅一百多年前创作的《1808年5月3日的屠杀》中的年轻主角。难怪有论者说“那白衬衫就像黑暗场所的一声呐喊”。
像戈雅一样,古图索也是有感而发,1936年,西班牙法西斯分子秘密处死了加西亚·洛尔加,此画就是为纪念这位西班牙大诗人创作的。后一幅画与《乡间行刑》不同,是一幅场面大人多的油画。创作这幅画时,古图索受到毕加索不久前完成的反法西斯大作《格尔尼卡》的启示,但在形式语言上,他并没模仿毕加索,而是运用了写实意味浓重的画法,让刻画生动的立体性人物、动物和物品与带有空间深度感的场景融为一个富于动态和激情的和谐画面,这表明古图索在追现代性时并没放弃传统因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