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綎晚明第一猛将

本 名:刘綎

别 称:刘大刀,龚綎,黑虎将军

字 号:字省吾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南昌

出生时间:1558(阴历5月27)

去世时间:1619年4月18日

主要作品:《各官大会永昌宴集赋诗》等

主要成就:抗击倭寇,用兵缅甸,领兵援助朝鲜

追 谥:忠壮

父 亲:刘显

明末第一猛将刘綎是怎么死的 刘綎生平事迹介绍

刘綎(1558年-1619年4月18日),字省吾,南昌人,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大将军都督刘显之子,万历年间武状元,有“晚明第一猛将”之称。刘綎先抗缅甸,后升任副总兵,因纵容兵甲导致兵变被剥职。随后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和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先后入朝抗日,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开始播州之役,随后平定杨应龙之乱。1618年(万历四十六年),刘綎在抗击后金军队时于萨尔浒之战中殉国。天启初,赠少保,世廕指挥佥事,崇祯元年(1628),将其衣冠与夫人兵部尚书张鏊之女合葬于新建县,又建“表忠祠”于南昌百花洲,今地亦称刘将军庙。清朝乾隆年间,追谥忠壮。

因为刘綎是大都督刘显的儿子,因此当了指挥使。万历初年,刘綎跟着父亲刘显讨伐九丝蛮。刘綎第一个登上城楼,抓获蛮人首领阿大。后因军功,提升为云南以东守备,改任南京小教场坐营。

抗击缅甸1582年(万历十年)冬天,缅甸军侵犯永昌、腾越,巡抚刘世曾请求增加兵力。第二年春天,提拔刘綎为游击将军,负责腾冲一带的防务。缅甸由莽瑞体统一后,数次侵扰明朝边境,而江西商人岳凤和莽瑞体狼狈为奸,祸乱大明边境。当时岳凤联合强盗罕虔等率领象兵数十万人在大明边烧杀抢掠,时黔国公沐昌祚等令邓子龙、赵睿等大明将领抗击,大小十多次战斗,斩首一千六百多,射杀莽猛别、刀落参。时岳凤攻打邓子龙镇守的姚关良久,正好刘綎赶到部队,军威大振。岳凤害怕了,于是命令妻子、儿子和部属来投降。刘綎要求他献出金牌印符以及蛮莫、孟密的地盘。于是以护送岳凤的妻儿回陇川为借口,派兵直奔沙木笼山,占据险要地形,而自己快马进入陇川境内。岳凤考虑到四面都是刘綎的部队,于是亲赴军营投降。刘綎又率部队进军缅甸,缅甸将领先逃走了,只留有少量部队驻守陇川。刘綎攻击他们,岳凤的儿子曩乌也投降了。刘綎于是带着岳凤父子前往攻打蛮莫,乘胜追击。敌人处境困难,绑着缅甸人和大象、马来献俘,蛮莫平定。于是招抚孟养的强盗,强盗将要骑着大象逃跑,追击俘虏了他们。又转移部队围攻孟琏,活捉了敌人的头目。

因罪卸职因平定云南之乱有功,刘綎提升为副总兵,允许世袭。明朝政府将孟密的安抚司改为宣抚,增设蛮莫、耿马二个安抚;长官司有二,即孟琏和孟养;千户所也有二个,一个驻守在姚关,一个驻守在猛淋。都称为“镇安”。于是刘綎以副总兵的身份代理临元参将,迁到蛮莫驻扎。蛮莫设置安抚使,因为土官思顺有功,特地把这个官职授予他。刘綎不仅要了思顺很多钱,还放纵部将谢世禄等人奸淫暴虐,于是思顺非常怨恨他。刘綎手下有很多其父的老部将,都是强健贤能之人,因此刘綎自认为很强大,出征缅甸战役,统兵金沙江畔,把将台修筑在王骥的旧址上,的确很有威名。然而他为人贪财,驾御部下又不得法。部队回到腾冲时,穿着铠甲大声喧哗,焚烧老百姓的房屋。刘綎在蛮莫听到这消息立即飞马赶到,用金钱犒赏士兵,这才安定下来。而土官思顺害怕祸及自己,叛变投靠了莽姓土匪头子。因此,万历皇帝下诏解除刘綎职务,以游击的身份听候调遣。

罗雄之乱不久,罗雄知州者继荣杀死生父者浚,在和尚王道、张道的怂恿下纠结了一帮党徒并用符术训练士兵。1585年(万历十三年),者继荣派他的党徒四处抢劫、作乱,巡抚刘世曾派遣刘綎和裨将刘绍桂、万鏊分路讨伐敌人,刘綎连克三城,成功平定罗雄之乱。刘綎平乱后,有人说他私藏财宝,不记他的功劳。刘世曾为他辩白,于是赏赐给他白金。不久起用担任广西参将,移居四川。

远征朝鲜1592年(万历二十年),刘綎被授职为五军三营参将,正巧碰上丰臣秀吉政府侵略朝鲜,于是刘綎请求让他率领五千名四川兵前去支援,万历皇帝下诏让其以副总兵身份出征。刘綎到达朝鲜时,倭寇已经放弃王京逃走了,刘綎直奔尚州乌岭。乌岭绵延七十里,悬崖峭壁只有一条路可通,倭寇凭借天险,负隅顽抗。别将查大受、祖承训等人插小路翻过槐山,出其不意地出现在乌岭背后,倭寇非常惊恐,于是移兵驻扎釜山浦。刘綎和祖承训等人进兵屯驻大丘、忠州,用全罗水军在釜山海口布防,朝鲜局势基本平定。不久,李如松令刘綎屯兵陕川,防范敌人进攻,取得一定胜利。日军于是将朝鲜王子送回,明神宗令明军大部队撤归,只留下刘綎和吴惟忠一共七千六百人,分别扼守各军事要地。后在总督顾养谦极力主张下,刘綎二人先后回国。

贿赂转官播州土著首领杨应龙叛乱后,明政府提拔刘綎为四川总兵官,但是刘綎企图让朝廷勘验功绩破格提拔,于是贿赂御史宋兴祖。宋兴祖把这事报告了上面,按法律应该革职。吏部讨论以为刘綎功劳较多,请求全部革除在云南时加封的官阶,以副总兵的职位镇守四川,刚好杨应龙又请和了,青海盗匪又猖獗起来,于是特地设置临洮总兵官,调刘綎担任。

复征朝鲜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五月,第二次朝鲜战争爆发。万历皇帝下诏刘綎担任防御倭寇的总兵官,提督汉人土著士兵前往讨伐。直到次年二月才抵达朝鲜,杨镐、李如梅已经失败了。经略邢阶于是将部队分为三部,中军董一元,东路麻贵,西路刘綎,而让陈璘专门负责水军。刘綎在水源扎营,倭寇也分兵三路,小西行长据守顺天,挖很深的沟壕,加固防守的栅栏。刘綎想引诱并捉住他,派使节请求跟他约定日期会见。使者三次返营,刘綎每次都一个人骑着马在路途中等候,行长侦察得知,于是信以为真。约定在八月初一日会见。到了约定日期,刘綎的部下泄露了这一计谋,行长大惊,逃走了。刘綎进攻失败,监军参政王士琦不高兴,想把他捆绑到中军。刘綎害怕,极力督战攻破敌营,敌人退走不敢迎战。各将分三路出击,刘綎挑战获胜,将匪徒赶入大城中。不久,匪徒听说丰臣秀吉死亡的消息,准备逃跑。刘綎在半夜攻取粟林、曳桥,取得很大的战果。石曼子带领水军营救,半道上被陈璘的水军在海上击败。小西行长于是放弃顺天,乘小船逃走了。

播州之役因朝鲜之战有功,朝廷提升刘綎为都督同知,世世代代荫封千户职。于是调集军队征伐杨应龙。正好四川总兵官万鏊罢官,立即让刘綎代替他。这时军队分为八路,四川占了四路。川东又分为二路,其中以綦江道最重要,命令刘綎把守。杨应龙熟悉刘綎的才干,很害怕,更加加强兵力防守要害之地。1600年(万历二十八年)正月,各将攻克丁山、铜鼓、严村,于是进军直捣楠木、山羊、简台三个山洞。山洞非常险要,敌将穆照等数万人连营扎寨,各将领都很害怕。刘綎调遣兵力从三面攻敌,在李汉坝打了一场大仗,活捉敌军头目,其余敌人逃入山洞。刘綎乘胜利余威连克三关,直捣洞前,放火烧洞,匪徒伤亡惨重。三个山洞全部攻克,活捉穆照和匪徒头目吴尚华。这一天,刘綎督战,左手拿赏钱,右手执宝剑,大声喊道:“卖命的有赏,不卖命的斩首!”战死四十人,才获得全面胜利。杨应龙于是派他的儿子杨朝栋、杨惟栋和他的党羽杨珠统帅精锐部队几万人,由松坎、鱼渡、罗古池分三路进攻。刘綎在罗古埋伏一万人,迎击松坎的来敌;在军营外埋伏一万人,迎击鱼渡的来敌;另外准备一路军作为策应。敌人果然到来,伏兵四起。刘綎率部转战出击,斩首数百人,追击逃敌五十里。匪徒聚集石虎关防守,刘綎也挖战壕守备。当初,刘綎听到任命他征伐播州,停留不肯上任。找了很多借口要挟朝廷。言官一起弹劾他,商议调他当南京右府佥书。刘綎听到这消息,立即辞职不干。总督李化龙以为平定播州非刘綎不可,坚持挽留他,极力向朝廷推荐,刘綎这才上任。翻过夜郎旧城,攻克匪徒把守的滴泪、三坡、瓦窑坪、石虎各关隘,直抵娄山关。娄山万峰竞立,直插云天,莽莽林草丛中,只有一条宽仅数尺的小道可通。匪徒设置木栅栏十四座,栅栏两旁都挖有深沟,异常险要。刘綎分左右两路奇兵,从小路直插关隘背后,自己统领大军从关前仰攻,夺取娄山关,追击敌人到永安庄,两路军也会合了。刘綎老成持重,担心敌军冲击突围,将各军营连在一起:一部据守娄山关作为大本营,一部据守白石口作为中间营,一部据守永安庄为前锋营。都指挥王芬,勇敢但缺少计谋。每次出战都请求充当前锋,打了几次胜仗就有了轻敌之心,独自在松门垭冲要之地扎营,距离大军营防有几里路远。匪徒刚在乌江打了胜仗,计划再夺回娄山关。正好穆照派使者报告了王芬孤军驻防的情形,匪徒于是袭击杀死了王芬,守备陈大刚、天全招讨杨愈也战死了,死亡逃跑的士兵有二千多人。刘綎得报,亲自率领步骑兵前去营救,部将马孔英、吴敦吉分兵两路夹攻,匪徒溃逃,追到养马城然后回师。这一天,杨应龙几乎做了俘虏,于是不敢窥探娄山关。刘綎总结前面失败的教训,在靠近关前设置栅栏,坚壁清野,并且请求增派部队支援。过了十多天,攻克后水囤,在冠军山安营扎寨。不久与马孔英、吴广各路军会合,进军直逼海龙囤下,跟各位将领共同平定叛乱,刘綎战功最多。

战死沙场1618年(万历四十六年),万历皇帝惦念辽阳情况紧急,征召刘綎为左府佥书,第二年二月,经略杨镐命令刘綎和杜松、李如柏、马林兵分四路出击。刘綎统兵四万,由宽佃副使康应乾监军,游击乔一琦另外监督朝鲜士兵一同前进。刘綎镇守四川时间较长,喜欢用四川兵。等了很长时间没有来后,于是出发了。刘綎这一路行军路线危险而遥远,重峦叠嶂,骑兵不能布成阵势。驻扎深河,连克牛毛、马家二座敌营。后金五百士兵防守董鄂路。听说刘綎部队到来,迎战。刘綎派兵重重包围后金军,后金军寡不敌众,损失二名副将,五十人受伤,其余的人突围溃逃。刘綎已孤军深入三百里,杜松全军覆没刘綎还不知道。又整顿军队向前进发,遭遇后金兵。刘綎率领军队登上阿布达里冈,准备布置战阵,后金军也登上山冈,位置还在刘綎军之上,而另外派一支军队直奔刘綎军的西边。山冈上的后金军自上而下冲击,奋勇攻击刘綎的军队,刘綎殊死苦战。刘綎西边的后金军又从旁边夹击,刘綎军队支持不住,后金军乘势追击,同刘綎后续部队二营军队遭遇。来不及布阵,就被后金军追杀,大败,刘綎也战死了。刘綎的养子刘招孙,最是骁勇。冲出敌围,徒手杀死几个敌人,也死了。士兵突围活命的没有多少人。事情上报,万历帝派中使祭奠阵亡将士,抚恤刘綎的家属。

明朝猛将刘綎单枪上阵 被削去半张脸仍杀敌无数

俗话说的好“老子英雄儿好汉”,作为一代名将之后,明朝的第一猛将刘綎在军事方面的才能特别突出,并且在这条路上走的还算顺利,年纪轻轻,他就考上了武状元,十几岁的时候,跟着老爸讨伐九丝蛮人叛乱,第一个登上城楼,生擒对方首领。

十六世纪,缅甸派了十万象兵向云南进发,刘綎带领川军南下,很快就平定了云南之乱,他因此被升为副总兵。然而,没过多久,他就因纵容部下在战区烧杀抢掠被解除职务,听候遣用。

网络配图

两年之后,广西又发生了不小的战争,当时的巡抚大人刘世曾忙的是焦头烂额,正好赶上刘綎路过,刘世曾大喜过望,让他和裨将分别进剿。刘綎率军直捣黄龙,只斩首五十多人,却招降了万余人,大获好评。可战后,因有人说刘綎私吞战利品,朝廷并不打算给他计功。刘世曾闻讯后连忙解释,朝廷方才赏赐。

那时候天下不太平,时不时就有战争发生,后来日本又来侵略朝鲜,朝鲜的国王就来向明朝求救。后来万历帝就派一代名将李如松率大明将士前去帮助朝鲜,刘綎闻讯,上书朝廷,请求率领五千川兵抗日援朝,朝廷批准。但由于交通问题,等刘綎到时仗都快打完了。

网络配图

这场战役结束之后,刘綎留在朝鲜搞了一段时间的军事训练,但是没多久就回到明朝,他还是希望能在自己家门口好好过,然后给朝廷写信,希望能看在自己以前的功劳上给点赏赐。为了好办事,他还给御史官塞了点钱,结果这个御史是个特别耿直的人,不仅把钱退了回来,还告发了刘綎。结果,刘綎得了一个降级处分。

小日子还没过安稳,就接到报告说日本又去侵略朝鲜,这会儿李如松已经战死沙场,于是朝廷就认命刘綎为御倭总兵官。他带着军队到达前线的时候,明朝刚输了一场,后来他就把部队分成了三个部分,由刘綎带领西路军。日本见状,也一分为三,针锋相对。

网络配图

原本想用计谋把日军首领杀了,但是没想到反被羞辱,刘綎知耻而后勇,之后大败日军,颇有斩获。恰逢日本国内局势大变,被迫撤军。有了这次胜利,刘綎升官晋爵自在情理之中。

刘綎因为打了胜仗,一天比一天骄傲,脾气也差得很,后来还因为动手打了朝廷命官被赶回家。

但是尽管如此,明朝有什么重要的战争还是会找来刘綎。在他年近花甲的时候,朝廷让他去攻打努尔哈赤的部队。因为去的是大东北,天降大雪道路状况艰难,加之主帅无能,明军伤亡惨重,刘綎身中数箭,甚至一半脸颊都被努尔哈赤削去,但他仍然忍痛砍杀十几人,力竭而死。

明末抗倭平缅的猛将刘綎是如何被努尔哈赤阴死的

刘綎,字省吾,江西南昌人,其父是明万历初年以膂力著称的广东总兵刘显,其本人勇敢有父风,自十五六岁起就跟随父亲在军队里摔打,每遇敌提刀陷阵,“所用镔铁刀百二十斤,马上轮转如飞,天下称刘大刀”,百战沙场,战必有斩获。在当时明军的所有将领中,刘綎的声名和战绩最为显赫,其“平缅寇,平罗雄,平朝鲜倭,平播酋,平倮,大小数百战,威名震海内”(《明史.刘綎传》),号称万历年间第一良将。

各种时人笔记对他的记载最多,传奇色彩也最为浓厚。关于他的盖世神力,计六奇在《明季北略》中提到这样一件事:无锡人秦灯能力举千斤,听说滁州武状元陈锡有盖世神力,不服气,登门挑战。他在柏木制成的八仙桌上罗列上十六样酒菜,单手抓住桌子一脚高高举起,希冀以此压倒陈锡。不料,陈锡不但同样能单手举起,还能举着走路。秦灯自愧不如。

然而,令秦灯吃惊的是,正在陈锡家作客的刘綎不但单手举起,还“绕庭三匝”,而桌面上“爵簋如故”,酒菜点滴不洒,堪称强中更有强中手。

关于刘綎的神射之技,钮琇在《觚剩》中记,有一次与客人谈论箭法,刘綎命家人取来一块大木板,“以墨笔错落乱点”,然后连发袖箭,箭箭皆中墨点。

关于刘綎的刀马功夫,《皇明经世文编》卷五百二中的《东征纪略》则记:“刘将军少年立功黔中,先叔参加廵金沧,见刘列骏马五十余,跳跃其间,来往轻于舞蝶。当征关酋时,于大营斩三大牯,头随刀落,刀三提而巳。”

关于刘綎的风流豪事,《情史类略》中则称:刘綎,乃神宗朝名将,其所用大刀重六十余斤,军中号为刘大刀。家有二十余名由燕赵之地购买的姬妾,“皆善走马弹械”。刘綎每出巡营,众姬妾则顶盔带甲,穿小皮靴,跨骏马,作为前导,四名大力士举刀紧随其后,“旁观者意气亦为之豪。”

……

这些史书上的记载是真是假,我们无从判断,但万历三大征刘綎全部参加,并在这三大征中立下赫赫战功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播州之役中,其巧设伏兵,大破杨应龙叛军,对战局的胜利起到了根本性作用,战后论功,功居全军之首;援朝之役中曾于阵前与日军小行西长以谈判为诱饵,差点活捉日军主将,战功仅列于总兵陈璘之后,而名列总兵麻贵之前。

还有,他在任青海临兆总兵官时,曾长袭鞑靼火落赤部于敕川脑,斩首数百级,获牲畜两万多头。

所谓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不过如此。

由于战功卓著,刘綎进左都督,世廕指挥使。该官衔在武职中当时仅次于名将李成梁。

客观地说,如果不是明朝只能由文官来担任主帅的军事体制限制,刘綎倒最适合担任征讨努尔哈赤的总指挥。

刘綎曾在在朝鲜战场上与杨镐结怨,现在,杨镐作为刘綎的领导,就憋足了劲给刘綎小鞋穿。

哼,你不是有本事吗?好,我叫你有本事,我叫你有本事!杨镐给刘綎的右翼南路军所安排的兵员全是些各地的募兵、客兵。武器也是最次的,“器械龃龉,又无大炮火器” (《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

要说明军的“器械龃龉”还不是一般的“龃龉”,出兵之日,在辽阳演武场杀牛祃祭,屠牛刀“三割而始断”,连割了三次才把牛颈割断。刘綎的义子刘招孙上马试槊,大槊迎风一摆,因为木柄蠹朽,槊头竟然堕地。

用这样的军器上阵,令人揪心。

而有些南兵手无兵刃,所用武器,只是削尖的毛竹。

从朝鲜邀合来的那一万人三千人也安排在刘綎军中,这些朝鲜兵的装备更差,“朝鲜兵皆披纸甲、柳条盔”(《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能有多大的作战能力?出发前,杨镐还嫌不够恶心,派两名亲信二人到刘綎军中督阵,恶狠狠地宣称,“刘若逗留,则当总领东路马军”,准备随时剥夺刘綎的兵权。

刘綎知道杨镐摆明了要整自己,却不争辩,他在四川任职多年,手下有数万骁勇生猛的川军悍旅,他向杨镐请求:“若得两三万川军,俺可以独挡奴酋!”想等自己的川军集结再行出兵,遭到了杨镐的断然拒绝。

所以,发兵时,年近花甲,两鬓斑白的刘綎不无遗憾地对朝鲜元帅姜弘立说:“杨爷与俺目前不相好,必要致死,俺亦受国恩,当以死相许!而二子时未食禄,故留置宽奠矣。”(《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语气中充满了伤感、悲壮和落寞,令人动容流涕。

话说回来,刘綎军的任务是配合杜松军佯攻,而努尔哈赤也判断出了主力是杜松军,因此只派了五百精骑来阻挠刘綎军。这样,刘綎军自宽甸出塞,过晾马佃,连克牛寨毛、马家寨,深入到榛子头,并没遇上后金一兵一卒,一直到了董鄂路,才与努尔哈赤发来的五百骑兵狭路相逢。刘綎一军装备虽然简陋,但要对付这样的五百人,不过是小菜一碟。一番厮杀下来,很快就料理了这支八旗骑兵。

三月二日午后,大雪初霁,天气放晴,但仍然十分寒冷,刘綎率领的明军为多步兵,主要来自川、湖、浙、福等省,不能适应辽东严酷的气候条件,加上孤军深入,粮草也渐渐不能及时供给,行军异常缓慢,好不容易渡过了浑河,前面就是努尔哈赤在深河沿线由牛禄额真托宝、厄里纳、厄黑乙布防的托宝大营。

刘綎误以为这是努尔哈赤的主力,挥军猛扑。川兵和浙兵极其凶悍,很快就将托宝防线冲垮,击溃后金兵将两千余人,厄里纳、厄黑乙二人战死,大贝勒代善的马腿被刘铤砍断,坠马逃脱。

首战,战果还算辉煌。然而,刘綎大感失望,因为,仅仅两千多人,就证明这不是后金的主力!

事实上,这个时候,后金的主力正与左翼北路马林明军发生酣战。当然,刘綎一无所知。他继续孤军深入。因为行动缓慢,所带的粮草已经用完,“三军不食,今已屡日”(《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

三月三日,刘綎军进至距赫图阿拉约70里的阿布达里冈(今辽宁省新宾县榆树乡嘎巴赛村南十里,与桓仁县交界处)。 这时,努尔哈赤已经从尚间崖撤回,在阿布达里冈布下伏击圈。

三月四日努尔哈赤为了让刘綎走入自己的伏击圈,又耍了一个阴招。他用降顺汉人装扮成杜松军卒,拿着杜松的令箭去诓刘綎。该令箭是杨镐授给杜松专门用“以驱策偏裨者”的,努尔哈赤并不知。

那人气喘吁吁跑来跟刘綎说:“杜大帅托将军的福,幸抵敌城,深入敌疆,担心进攻缺少后援,特地让我来请将军前往会师夹攻。”一看到这支令箭,刘綎便知其中有诈。他叱骂道:“我与你大帅同列,他怎么会传我令箭?!当我是你们军中的裨将吗?”

奸细吓出了一身汗,赶紧说:“令箭喝是用来调派裨将的,但现在事情实在太紧急了。”刘綎更加加深了怀疑,大声喝道:“出师时相约传炮为号,既然你师已抵城下,何不闻炮声?”这个……奸细情知诡计已被识破,慌乱中还在信口胡诌,说:“敌地没有烽火,从这儿到敌城有五十里,如果每三里传一炮,还不如派一名骑兵直接传令方便。”(以上对话详见《明季北略》)

这样的解释,似乎也说得通。一向精明的刘綎在关键时刻犹豫了。既然是杜松的求援,还有什么好迟疑的?!在营内杨镐所安置督军的催促下,刘綎不敢再有推托,令诸将拔营而东。本来,刘綎打仗很有一套的,每次行军,他都命军中的老弱病残每人手持鹿角,绕军两侧,一旦遇上敌军,就植鹿角于地,转睫成营,使敌骑不能冲突,我兵得以暇,然后从容应战,乘间出劲骑格斗,肆出肆入,力疲则还营歇息,原先休息者则出营接替,其用兵妙绝,生平正恃此横行沙场。

(台湾的威灵庙建于清康熙年间,刘綎抗倭平缅、力战清军,被视为民族英雄,被奉为主祀神祗。威灵庙系黄氏家族所建,世代奉刘綎为庇护神。)

然而,阿布达里冈一带,“道独险远,重冈叠岭,马不得成列”( 王鸿绪:《明史稿》,列传一一七,刘綎传)。

那边的努尔哈赤已经知道了明军以炮声为信号的约定,又以缴获的大炮追加“传报”。

刘綎听到炮声相催,不敢怠慢,抓紧前进。

刚进入后金伏击圈,后金军伏兵四起,刘綎军竟不能置鹿角结营,是以已入险地矣。

努尔哈赤还继续使阴招,他让后金士兵打着杜松军的旗帜奄至刘綎跟前,突然发力,操刀乱砍,刘綎军猝不及防,军心大乱。左臂中箭,又战,右臂受伤,仍鏖战不止。部众被分割得内外断绝,从巳时战至酉时。他面中一刀,被砍去半边脸颊,仍左右冲突,手歼数十人,身中多箭,最后力竭而死。( 翻译自《明史纪事本末补遗》)。

义子刘招孙前往救护,刘綎已经气绝,于是下马背着刘綎的尸体,右手持刀徒步冲杀,连杀数人,后背中箭而死。

被人淡忘的明末第一猛将刘綎 刘綎怎么死的?

  南昌西郊梅岭深处,有一胜地,名曰狮峰,此地湖光山色,林壑优美,游人如织,宛若世外桃源。登临狮峰,行至山腰处,突见一标语,上书“刘綎母墓”,在我的脑海里,关于刘綎的印象并不多,当初只是因为万历四十七年的那场辽东之战,我知道了有这么个人。却未曾想会在这个地方看到与他相关的遗迹。

  四处打听,山下的村民告诉我:万历年间,刘母仙逝,地仙为她在地势险要、龙脉在顶的狮峰顶上选择了一块有神有福之地,但是狮子峰异常险峻,一般人徒手攀登都上不去,地仙于是就给了将军一块宝巾,将军焚香拜过诸神后,将红巾扎在头上,顿时身轻力大。只见他一手扶灵柩在肩,一手攀爬峭壁,片刻功夫便登上了峰顶。原来刘綎本是天庭的一员大将,由于触犯天规被贬入凡间。当天值日的天神看到他头带红巾,身穿孝服,有违风俗,想禀报玉帝派雷神发雷惩治。这时观音菩萨赶到了,她对天神说:“姑念他一片孝心,饶了这一次吧!”接着又在刘铤葬母处抛下一朵莲花,落地后变成一朵石莲,向着天空开不败。

  听完这番话我呵呵一笑,这也太假了吧,纯属神话传说。但仔细一想,应该也不是空穴来风,老百姓不会无缘无故给某个人编造一个神话故事,这个人肯定是要有过人的能力的,否则,他怎么不给你我编故事呢?

  其实这刘綎是南昌人,他爸爸叫刘显,牛人啊,天生神力,为当世名将,早年在四川发展,曾经一个人杀死了五十多个敌人,勇冠三军。说完可能你对他还是没什么印象,但他的两个同事你肯定特别熟:戚继光和俞大猷。嘉靖年间他们哥仨就一起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杀鬼子,保一方平安。因为战功卓著,刘显官至总兵,相当于军区的司令员了。

  老爸这么厉害,儿子也不简单,刘爸爸把自己优良的基因遗传给了儿子。据记载,刘綎的兵器是一百二十斤重的镔铁大刀,平时打仗的时候,他骑在马上,转着大刀玩,竟然旋转如飞,敌人看的都瞠目结舌,这已经够逆天了吧,没想到后来他还嫌一百二斤太轻,不过瘾,又打了把200斤的……简直超神了!当然,光有天赋也是不够的,一个武将想要成功需要满足很多条件,比如有勇无谋是很难成功的,兵法韬略非常重要;还要有仗可打,如果一个将军从来没有指挥打过一场有分量的战役,凭什么说他是名将?就像现在是和平年代,中国没有和其他国家发生战争,那么有的将军可能有较强的实力,但发挥不出来,人们看不到。

  可这些问题在刘綎看来,都不是问题,天空飘来五个字……刘綎的老爸是帝国的高级军官,他自然而然就是官二代,有这个身份,就不用像当时的很多人一样,为吃顿饱饭而发愁,同时也有机会看那些军事书籍,增加理论水平。每次爸爸出征的时候,刘綎也会跟着去实习,出身将门的他十三岁便从了军,和父亲东征西讨,得到爸爸的指点,这样就不会成为纨绔子弟、京城阔少。从大环境看,万历年间,进入暮年的大明帝国正是多事之秋,少数民族人民的起义,蒙古、女真势力的威胁,国际环境的变化,都为刘綎提供了很多展现才华的机会,他一辈子打了一百多次仗,是名副其实的身经百战。

  刘綎年纪轻轻就考上了武状元,谁叫他天生神力呢,十几岁的时候,跟着爸爸讨伐九丝蛮,第一个登上城楼,生擒对方首领阿大。21岁时,刘綎的坚强后盾,父亲刘显去世,次年,随着张居正的逝世,万历皇帝掌握了实权,开始发泄心中压抑多年的怒火,对张老师进行清算。而在京城千里之外的云南,也起了火,这个火是战火。缅甸十万象兵浩浩荡荡往云南逼近。刘綎带领着川军南下,军威大振,很快就平定了云南之乱,因为战功,刘綎被升为副总兵。可他又有缺陷,军纪不严,还比较贪财,想到部下跟自己出生入死也不容易,便换位思考,放任部下烧杀抢掠,能捞就捞点嘛,给战区百姓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京城的言官自然不放过他,上疏弹劾,刘綎总兵的椅子还没坐热,就被解除职务了,处分后以游记身份听候遣用。

  2年后,广西发生战事,巡抚刘世曾忙的焦头烂额,正好刘綎路过,世曾大喜过望,就让刘綎和裨将分别进剿,刘綎没有辜负信任,率军直捣黄龙,高歌猛进,只斩首50多级,却招降了万余人,大家都说他有好生之德,不滥杀无辜。可事后还有些小插曲,朝廷并不打算给刘大刀计功,因为有人说他私吞战利品,又是钱惹的祸,刘世曾闻讯后连忙帮刘綎解释,不能亏待大功臣,朝廷方才赏赐。

  这时,在遥远的东瀛,倭国关白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但他似乎并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果,丰臣秀吉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越过对马海峡,出兵吞并朝鲜,并让大明臣服于自己。说干就干,他大手一挥,15万日军陆续登陆朝鲜半岛。朝鲜这个时候还是统一的国家,国王姓李,但这个政权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付自己人很有一套,打外国人靠耍嘴皮子,政治斗争无比激烈,什么处决方式都发明出来了,你方唱罢我登场,天天上演N国演义,可军队一碰到装备精良的日军,马上认怂了,屡战屡败,王京、平壤接连失守,国王拔腿就跑,已坐在鸭绿江边哭瞎,不得已向中国老大求助。类似的情景300多年后又演了一遍,让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经过考虑,万历皇帝决定出兵为小弟撑腰,一段时间后,一代名将李如松率领大明将士雄赳赳、气昂昂跨国鸭绿江,刘綎闻讯,上书朝廷请求率领5千川兵抗日援朝,朝廷准。但由于交通问题,刘綎到的时候仗都快打完了,王京已经收复,和日军交战各有胜负,最终日军撤走,这场战争刘綎只是打了个酱油,明军功劳最大的当属大boss李如松,战役结束后,刘綎留在朝鲜一段时间搞训练,不久归国。因为出了很多力,刘綎希御史宋兴祖在给朝廷写的考核报告中能把自己写的好点,这样可以获得更多赏赐,便给人家塞了点钱,不曾想宋御史是天朝罕见的正直官吏,不仅把钱退了回来,还告发了刘綎,这样一来又被处分了一次,本来是要双开的,因为功劳太大舍不得他走,就只是予以降级处分。这回又是和钱有关。

  万历二十五年,不甘心失败的丰臣秀吉再次出兵朝鲜,这回就没有李如松了,因为他已经阵亡了,刘綎被任命为御倭总兵官。这回他到前线时,明军刚吃败仗,经略刑玠把军队分成三部分,由刘綎带领西路军,日本见状,也一分为三,争锋相对。和刘綎对位的日军将领叫小西行长,小西也知道刘大刀的厉害,所以坚守不出,伺机而动。

  一日,小西接到了刘綎的书信,大意是邀请他去和谈,拥有多次被诈骗经验的小西异常谨慎,直接拒绝,私下里派手下去观察,发现刘綎真的一个人骑着马在等他。第二天,又派人送信,小西不理睬,第三天,使者又来了,小西终于相信,人家三顾茅庐,是真的有诚意,而且每次刘将军都是一个人等我等了很久,非常辛苦。那就去谈吧,眼看着刘綎的计策要成功,孰料明军出了汉奸,把刘綎的计策和盘托出,小西闻讯大惊,走到一半跑回去了,刘綎猛追没追上,还吃了败仗。

  监军王士琦大怒,当天把刘綎绑了起来,丢尽了脸,官大一级压死人。刘綎知耻而后勇,之后大败日军,颇有斩获。此时日本的国内发生了变化,丰臣秀吉去世。老大死了,中国又难以打败,日军对前途感到灰心,不久就下令撤军。胜利后,刘綎升官加爵,被调往国内讨伐播州作乱的杨应龙,恰好四川总兵被罢免,刘綎正好上位。经过商议,明军八路并进,发动总攻,其中四川方面负责其中四路,最难的那一路由刘大帅亲自带领,刘綎生擒敌首、巧用火攻,带动了整个战局,出力也最大,平定了播州之乱。

  万历皇帝晚年经常给被人炫耀自己的三大征,其中刘綎参加了两场,也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身为中央军委主席的万历多次表扬刘綎,小刘做得不错。可三征也使明朝的人力物力财力受到了巨大消耗,之后刘綎继续他的征途,可能是天天在战场上经历着生与死的考验,刘綎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加之功劳越打越多,又变得有些骄傲自满,于是便目中无人。多次被贬,多次复用,他从不吸取教训,依旧我行我素,一次竟然一发火把马湖知府暴揍了一顿,事情闹大了,言官自然不放过他,直接让他回家歇着了。

  时间飞逝,刘綎已经年近花甲了,他闲居南昌,也乐得清闲,突然,朝廷的使者到了,下诏让刘綎去辽东作战,对手是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临行前一天,南昌知府在滕王阁设宴饯行,有文人、士绅、官吏几十人赴会,席间,一人提出以“送刘都督出征”为题,赋诗一首,文人们都哼哼唧唧的吟起来了,刘綎很不爽,这些文人都只会纸上谈兵,哪里知道从军之难,知府大人见老将军脸色不对,叫他老人家先来,刘綎虽是武将,但也粗通文墨。即可提笔写诗:“幼习干戈未读书,滕王阁上逼留题。江南花月君同赏,塞北烽烟我独知。”众人看后皆说好,刘将军继续:“斩发接缰拴战马,拆袍抽线补旌旗,貔貅百万临城下,安用先生一首诗”,士绅们明明受了刘铤的讥讽,但还是红着脸一个劲地奉承......

  刘綎从温暖的江南赶到了冰天雪地的辽东,出发前,明军感到了这个世界深深的恶意,天降暴雪,道路不通;誓师时,战刀竟然连头牛都剁不死,这还打什么仗啊。这场战争的总指挥是杨镐,杨大人虽然打过仗,但打的都以败仗为主,这回让他来挂帅完全是因为上面有人,后台硬。明军的部署是:兵分四路。由杜松、马林、李如柏、刘綎各带一路,分头出击,完成对赫图阿拉的合围,兵力号称47万,但实际有没有12万都难说。除了明军,朝鲜也被要求派1万多军队和刘綎并肩作战。

  刘綎希望杨大帅能够拖延几日出征,毕竟雪太大,杨镐听后立马把尚方宝剑挂在了门口:再说斩首!就这样,四路军队便出征了,刘綎平日最喜欢用川兵,可川兵迟迟不到,没办法,走吧。努尔哈赤见明军分散,不由大喜,他制订了一个战术: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随即6万八旗铁骑出马,杜松、马林被各个击破、全军覆没。杨镐连忙下令李如柏、刘綎撤回,可刘綎已经孤军深入三百里了。

  一路上,刘綎部走得路都很险,山路又多,虽然有所斩获,但敌人也不多。来到阿布达里冈,正要登上,却发现山上都是后金军,刘綎连忙应战,山上的后金军在皇太极的率领下借助地形优势俯冲,阿敏带领军队将受困于地势的明军截成两段,代善则全力冲击,刘綎身中数箭,仍然奋力拼杀,打到后面,一半的脸颊都被削去,仍然忍痛砍杀十几人,直到力竭而死,他的养子刘招孙想要夺回父亲的尸体,连杀数人,也难逃阵亡的厄运。寡不敌众,将星陨落。在此之前,刘綎曾经预感到会失败,他从天时、地利、人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天降大雪,不利进军。林海雪原,道路不熟,杨镐无能,又对刘綎很不友好。没有一个有利的。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噩耗传来,万历像是泄了气的气球,对前途充满了悲观,他下令抚恤刘綎家属,并在南昌百花洲建祠庙祭奠。人们听说连刘綎都阵亡了,都感到复辽无望,最需要良将的时候却失去了他。就好比男篮困难时姚明退役了,跨栏需突破时刘翔离开了。

  刘綎死后一年,万历倒下了;死后25年,大明倒下了;42年,汉人倒下了;223年,中国倒在了英国的坚船利炮下......17世纪的中国本来就有落后于西方的趋势,在如此关键的时间点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国却是满清入关,一个落后的民族统治了中国,他们的统治者更加保守,内心更加狭隘,为中国的落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的书在写萨尔浒大战时,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把刘綎写的罪大恶极,把努尔哈赤说成正义之师,还黑刘綎是个完全靠父亲上位的无知军官,其实刘綎有勇有谋,就连清朝的统治者都赞刘綎,乾隆说刘綎“勋劳特著,胆略素优,奋勇争先,捐躯最烈”,不知抑明扬清的人何至于此?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