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李渊
别名:李叔德
国籍:唐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长安
出生日期:公元566年十二月初六(1月13日)
逝世日期:公元635年
职业:唐朝皇帝
主要成就:建立唐朝
年号:武德
在位: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
陵墓:献陵
唐高祖禅位 唐高宗李渊是怎么当上当上太上皇的
唐高祖禅位: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哥哥李建成,逼迫父亲李渊退位。从此,李世民当上了皇帝,而李渊也当期了太上皇。可是,太上皇,也是皇上,这个时期的李渊,手中还有什么权利?李世民当上了皇帝之后,是否担心身为太上皇的父亲李渊,会不会重新称帝?为此,李世民又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李渊的日子,是否又从此开始受到局限,他是选择了安逸度日,还是重新再来?
太上皇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为他的父亲庄襄王追尊的称号,所谓太上就是无上,也就是比皇帝还要尊贵的意思。历史上有不到20岁就做了太上皇的,像北魏献文帝;也有85岁做太上皇的,像清朝的乾隆皇帝。李渊退位时已经61岁,他做太上皇既不是高龄者,也不是年轻者。做太上皇倒也无妨,如果不把南宋的高宗看为开国者,以开国之君又做了太上皇的,历史上李渊是第一人,也是惟一的一位。李渊自然也是大唐的第一任太上皇,在他的后世子孙中,做太上皇者还有不少。这似乎也是唐朝皇帝不同于历史上其他王朝皇帝的一大特点。
李渊是在贞观九年(635)五月70岁(《新唐书·高祖纪》记载为“七十一”)的时候死去的。从他退位到死,李渊又度过了9年的太上皇生涯。与历史上的太上皇的境遇不同,他做太上皇的9年当中,不仅个人生活平安无事,而且大唐王朝在他的继承者手里也迅速发展、蒸蒸日上。应该说,李渊做太上皇,尽管有不得已的因素,不是主动的行动,但是他能够在面临突发事变时认清形势,能够审时度势、因势利导,避免了在中央中枢政治当中引起更大的政治危机,即使他的后继者没有创造出一个贞观之治那样的辉煌盛世,也足以给他一个应有的正确评价。
李渊做太上皇以后,开始的几年是在太极宫生活的。一直到贞观三年(629)四月,他才从太极宫迁出,搬到了大安宫。
在大安宫生活期间,李渊除了参加太宗举行的一些酒会外,几乎不曾离开过这里。太宗经常到九成宫(即隋朝的仁寿宫,位于今陕西麟游)避暑,李渊也不愿意出行。李渊做为太上皇,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李世民自然不会亏待他,毕竟他是他的父亲。可是,虽然如此,李渊为了自己能够安稳终生,于是尽量少的结交大臣,免得李世民猜忌自己,毕竟,这江山,还是自己李家的。
贞观八年(634)十月,太宗决定在宫城的东北方向营建大明宫,作为太上皇的“清暑之所”。由于第二年五月李渊因病死于大安宫内的垂拱殿,大明宫没有建成,一直到高宗之世,大明宫才渐成规模。唐朝后期,这里取代太极宫成为唐朝新的政治中枢所在。
李渊死后,群臣为他上谥号“大武皇帝”,庙号“高祖”。贞观九年十月,安葬于献陵(今陕西三原县内),其妻窦氏也加号太穆皇后祔葬。
李渊临终前,要求后事“务从俭约”,太宗李世民表示要按照汉高祖刘邦长陵的制度为他营建陵园。由于事起仓促,工期紧张,在房玄龄的建议下,改为按照汉光武帝原陵的制度,也就是把九丈的封土改为六丈。献陵堆土而成,与后来关中的唐帝陵因山而建在形制上明显不同。不过,献陵陵园中那朴实的华表,巨大的石犀、石虎等至今仍在,现在考古工作者也已经对李寿(李神通)和李凤两座献陵陪葬墓进行了发掘,揭开了千余年前尘封于地下的历史记录的一页。通过这些,我们今天仍可依稀想像高祖李渊身后那被永远定格了的一幕,仍可摹绘这位大唐近300年帝业开创者生前身后的历史图卷。
李渊简介 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战略家李渊生平
唐高祖李渊(566年1月13日—635年),字叔德,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唐朝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李渊祖先为陇西狄道人,凉武昭王皓七世孙,祖父李虎随北周建立者宇文泰入关中,西魏时为左仆射,封陇西郡公,赐姓大野氏,与宇文泰、李弼等八人同受佐命,皆为柱国,号“八柱国家”。北周闵帝受禅后,李虎已经去世,故追封唐国公。父亲李昞,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袭封唐国公。李渊七岁,父亲去世,李渊世袭为唐国公。
大业十一年(615年)李渊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大业十二年升为右骁卫将军任太原道安抚大使,大业十三年正月迁太原留守,7月正式开始起兵,于12月攻克长安。他拥代王杨侑做傀儡皇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受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大丞相,进封唐王,不久进位相国,加九锡。义宁二年(公元618年6月18日),隋炀帝在四月被叛军所弑后,李渊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隋朝灭亡。李渊在他的儿子李世民的征讨下,先后消灭薛仁杲、薛举、李轨、宋金刚、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萧铣、杜伏威和梁师都等割据势力。玄武门之变后,李渊被迫将帝位内禅给李世民,自己退位为太上皇。
贞观九年(635年),李渊去世,享年七十岁。死后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改上尊号为神尧皇帝。唐玄宗天宝十三载二月,上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唐高祖李渊是如何太原起兵当上皇帝的?
隋朝末年,农民起义不断,隋炀帝对国家的渐渐失去了控制。各路英雄豪杰纷纷举起了旗帜,表示与隋朝决裂。李渊本来是隋王朝的贵族,靠继承祖上的爵位,当上了唐国公。在农民起义之时,李渊被隋炀帝派去镇压农民起义。可是,为什么李渊镇压着起义,结果,却自己当皇帝了?这其中,就有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太原起兵。
公元617年,隋炀帝派他到太原去当留守(官名),镇压农民起义,开始他也打过几个胜仗,后来看到起义军越打越强,越打越多,他也感到紧张起来了。
李渊有四个儿子。第二个儿子李世民那时候刚十八岁,是个很有胆识的青年,平时喜欢结交有才能的人。人们也觉得他慷慨好客,喜欢跟他打交道。他看准隋朝的统治长不了,心里早有了自己的打算。
晋阳(今山西太原)县令刘文静,十分看重李世民。李世民也把他看作知心朋友。刘文静跟李密有亲戚关系。李密参加起义军以后,隋炀帝下令捉拿李密亲友。刘文静受到株连,被革了职,关在晋阳的牢监里。
李世民听到刘文静坐了牢,十分着急,赶到牢监里去探望。李世民拉着刘文静的手说:“刘大哥,我来探望,不但是为了叙叙友情,主要是想请您帮我出个主意。”
刘文静早就知道李世民的心思。他说:“现在皇上远在江都,李密逼近东都,到处都有人造反。这倒是打天下的好时机哩。我可以帮您收集十万人马,您父亲手下还有几万人。如果用这支力量起兵,打进长安,号令天下,不出半年,可以取得天下。”
李世民高兴地说:“您真说到我心里去了。”李世民回到家里,想想刘文静的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但是要说服他父亲,倒是个难题。正好在这个时候,太原北面的突厥(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可汗进攻马邑。李渊派兵抵抗,连接打败仗。李渊怕这件事给隋炀帝知道了,要追究他的责任,急得不知道该怎么办。
李世民抓住这个机会,就找李渊劝他起兵反隋。李渊一听,吓得要命,说:“你怎么说出这种没上没下的话来。要是我去报官,准会把你抓起来。”
李世民并不害怕,说:“父亲要告就去告吧,儿才不怕死呢。”李渊当然不会真的去告发,只是叮嘱他以后别说这样的话。
第二天,李世民又找李渊说:“父亲受皇上的委派,到这里讨伐反叛的人。可是眼看造反的人越来越多,您能讨伐得了?再说,皇上猜忌心很重,就算您立了功,您的处境更加危险。只有照我昨天说的办,才是唯一的出路。”
李渊犹豫了许多时候,才长叹一口气说:“昨天夜里,我想想你说的话,也有道理。我也拿不定主意。从现在起,是家破人亡,还是能化家为国,就凭你啦!”
李渊把刘文静从晋阳牢监里放了出来。刘文静帮助李世民,分头招兵买马。李渊又派人把正在河东打仗的另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召了回来。
太原的两个副留守看到李渊父子的举动反常,想出来阻挠。李渊借口他们勾结突厥,把他们抓起来杀了。
-
李渊又听从刘文静的计策,派人备了一份厚礼,到突厥可汗那里讲和,约他一起反隋。突厥可汗觉得这样做对他们有好处,就答应帮助李渊。
李渊稳住突厥这一头,就正式起兵反隋。李渊自称大将军,派李建成和李世民分别做左右领军大都督、刘文静做司马,又把兵士都称为“义士”。他们带领三万人马离开晋阳,向长安进军。一路上继续招募人马,并且学农民起义军的做法,打开官仓发粮给贫民。这样一来,应募的百姓就越来越多了。
唐军到了霍邑(今山西霍县),遭到隋朝将军宋老生的拦击。霍邑一带道路狭隘,又正赶上接连几天大雨,唐军的军粮运输中断了。兵士中还纷纷传说突厥兵正准备偷袭晋阳。李渊动摇起来,想撤兵回晋阳去。
李世民对李渊说:“现在正是秋收季节,田野里有的是粮食,哪怕缺粮!宋老生也没有什么可怕。我们用义兵的名义号召天下,如果还没打仗就后撤,岂不叫人失望。回到晋阳,是断断没有生路的。”
李建成也支持他弟弟的主张。李渊这才改变了主意,取消了撤兵的打算。
八月的一天,久雨刚刚放晴。唐军一早沿着山边小路,急行军来到霍邑城边。李渊先派建成率领几十个骑兵在城下挑战。宋老生一看唐军人少,亲自带了三万人马出城。李世民带兵居高临下从南面山头冲杀下来,把宋老生的人马冲得七零八落。宋老生急忙回头想逃回城去。李渊的兵士已经占了城池,把城门关得紧腾腾的。宋老生走投无路,被唐军杀了。
唐军攻下霍邑以后,继续向西进军,在关中的农民军的配合下,渡过黄河。留在长安的李渊的女儿也招募了一万多人马,号称“娘子军”,响应唐军进关。
李渊集中了二十多万大军攻打长安。守在长安的隋军,要想抵抗也没用了。李渊攻下长安以后,为了争取民心,宣布约法十二条,把隋王朝的苛刻法令一概废除,并且暂时让隋炀帝的孙子杨侑(音yòu)做个挂名的皇帝。
第二年(公元618年)夏天,从江都传来了隋炀帝被杀的消息,李渊才把杨侑废了,自己即位称帝,改国号为唐。这就是唐高祖。
开唐皇帝唐高祖李渊有几个妃子?
嫡出的只有4个,就是我们熟知的建成,世民,玄霸(这个早夭),元吉。
庶出的比较著名的有一个叫智云(万氏所生,也就是后来的万贵妃),后来起兵的时候李建成不带着他走(理由是他比较小,但是他只比元吉小一岁),所以被阴世师所杀,仅14岁。
李渊晚年多宠,所以小儿子很多。“上晚年多宠,小王且二十人”(《资治通鉴》)能够考知名字的有17人。
荆王元景,莫嫔所出,李渊第六子。
汉王元昌,孙嫔所出,李渊第七子。ms在贞观年间还兴风作浪,帮着不懂事的太子大侄儿,造皇帝二哥的反来着。所以儿子多了真麻烦。。。。。。
酆(feng一声)王元亨,尹德妃所出,李渊第八子。
周王元方,张氏所出,李渊第九子。孩子他妈ms连个名分都没有。李渊色老头。
徐王元礼,郭婕妤所出,李渊第十子。
韩王元嘉,宇文昭仪所出,李渊第十一子。
鲁王元则,王才人所出,李渊第十二子。
郑王元懿,张宝林所出,李渊第十三子。
霍王元轨,张美人所出,李渊第十四子。
虢王元凤,杨美人所出,李渊第十五子。
道王元庆,刘婕妤所出,李渊第十六子。
舒王元名,小杨嫔所出,李渊第十七子。
鲁王灵夔,宇文昭仪所出,李渊第十九子。
江王元祥,杨嫔所出,李渊第二十子。
密王元晓,鲁才人所出,李渊第二十一子。
滕王元婴,柳宝林所出,李渊第二十二子。这个应该不陌生,滕王阁,就是他在贞观十三年建的,三十多年后,王勃的《腾王阁序》横空出世~
其实李世民的这些小弟弟们对政治的影响都不是很大,也就是嫡出的一兄一弟掀起很大风浪。大多人不是早夭就是在外做官。
但十七人当中,好几位都是被阿武杀死或者因她而死。比如,韩王元嘉(因为母亲宇文昭仪所以很受宠爱,个人修养又很高,跟越王李贞一起伐武,事败被杀),霍王元轨(贞观时受到魏征的赏识,所以皇帝二哥干脆让他娶了魏征的女儿,参与越王伐武,事败被贬,死于途中),舒王元名(原本为官清廉,门庭整肃,游乐山林,但是后来被武则天的酷吏诬陷而死),鲁王灵夔(参与越王李贞伐武,事败被贬,自缢了)。
包括李智云这一支,李渊后来过继了李世民的儿子李宽给他,李宽死后,李世民又命济南公李世都之子李灵龟为其子嗣。李灵龟的孙子李承况参与中宗第三子李重俊(节愍太子)讨伐武三思、韦后及安乐公主,事败被杀。从此这一支系便断绝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