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籍:北宋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
逝世日期:1004年
职 业:宋太宗赵光义皇后
谥 号:明德皇后
夫 君:宋太宗赵光义
坟 墓:永熙陵
姓:李
宋太宗赵光义明德皇后李氏简介 赵光义李皇后生平
明德皇后李氏(960——1004)年,宋太宗赵光义的皇后,父亲李处耘是为开国元勋。雍熙元年被立为皇后。李皇后,性格谨慎,宽厚仁慈。太宗至道三年去世,当是宫廷内部很复杂,李皇后之兄李继隆,当时为殿前都指挥使,与宦官王继恩参与此次政变,也许与李皇后的态度有关,最后,宰相吕端将王继恩软禁起来了。在吕端的劝说下,李皇后同意真宗继位。继位后,真宗,改李继隆为镇安军节度使,过一个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归本镇。因为李继隆是李后的亲哥哥,处分比较轻些。真宗对李太后很孝敬,专为她建造了万安宫。景德元年,李太后病逝,时年46岁。
李氏(960——1004),太宗赵光义皇后。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人,其父李处耘是宋朝的开国元勋。公元984年被立为皇后。谥号“明德”。李氏端庄知礼,仁慈宽厚。李氏曾生过一个儿子,但不幸夭折。真宗即位后,尊李氏为皇太后,居住在西宫嘉庆殿。真宗对李氏十分孝敬,专为她建造了一座万安宫。李氏生病,真宗亲手调剂药饵,朝堂上露出忧伤的神情。李氏病重,真宗连说话都带哭腔,屡次下诏悬赏民间名医,景德元年(1004)三月十五日,李氏死于万安宫。终年45岁。先是殡于沙台,三年后葬于永熙陵。
宋太宗即位为何大肆宣扬兄终弟及制度?
宋太宗苦心策划的兄终弟及继承制度有何明显漏洞呢?尧舜禹的禅让,历史真相究竟如何呢?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十七年,公元976年驾崩,时年五十。
关于赵匡胤的死,历来说法不一。在《宋史》之中只是简单的写道“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没有任何有关死亡原因的介绍。是病死呢,是被害呢,没有任何铺垫,任何人看了也会倍觉突兀。而在《太祖本纪》最末尾,对于传位则又有一笔,“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灸。每对近臣言:“太宗龙行虎步,生时有异,他日必为太平天子,福德吾所不及云”。明显是为太宗即位说明缘由。
可是,还是很奇怪。
在中国,从建立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中国流行的传位制度,就是父子承袭制。当然,在历史上也曾经有过禅让制,或者兄弟传承制度。比如尧舜禹时期,就是实行禅让制。关于禅让制,一般我们看成是帝王美德的象征,仿佛前代帝王完全是为了天下考虑而将地位传承。比如尧帝,有子朱丹,但是朱丹不肖,于是传位于舜帝。于禅让不同,历史上同样流传着另一种版本。舜帝取得尧帝二女之后,参与政事,启用“八元”、“八恺”等贤臣,培植自己的势力。之后拘禁尧帝,其子朱丹起兵,但被镇压,为了掩盖真相,舜帝称自己为尧帝禅让。
尧舜历史久远,难以考证,不过我们可以结合三国历史,看看所谓的“禅让”的真相。三国之初,汉献帝禅位于魏文帝曹丕,汉献帝是真心禅让吗?不是,是为形势所逼,不得已而为之。而几十年之后,司马氏掌权,魏元帝曹奂将帝位禅让给司马炎,其实不过是历史的重演,在政治上,没有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会拱手让出权力,汉献帝如此,曹奂也如此。而赵匡胤和赵光义呢?
至于兄弟传承制,也早就被历史所抛弃。在历史上的夏朝、春秋时期的鲁国和宋国,后世的宋朝和元朝,都曾经出现过“兄终弟及”的继承现象。但“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故兄弟之间常不免有争位之事”,兄长有子,自然亲近自己儿子,对于弟弟渐渐冷淡。而一旦弟弟继承王位,兄长之子必然成为自己王权的最大敌人,于是必定杀之而后快。而兄长之子也必然时刻想着王位本属于自己,而被叔叔强夺过去,于是一场厮杀在所难免。而历史上的兄终弟及,大多不是出于君主本义,基本上都是儿子年幼,而弟弟年长,或者为权势所迫,或者强行夺取。那么赵匡胤和赵光义呢?
在正史上对太宗的即位正统性主要是强调杜太后旨意。在《太祖实录》中有记载,赵匡胤与弟弟赵光义的生母杜太后病危前,把赵匡胤和丞相赵普叫到床前,留下一份赵匡胤死后由赵光义(庙号宋太宗)继承皇位,赵光义死后由赵廷美继承皇位的“遗嘱”,并将文件珍藏在黄金宝柜里,这就是“金匮预盟”。据说是杜太后以为后周的灭亡,就是因为皇帝年幼不能处理朝政,为了不让历史重演,因此希望有一位“长君”做接班人。但这个理由疑点多多,明显不能让人信服。
一个是在第一次编修《太祖实录》之时,并没有这一条记载。而宋太宗赵光义在即位之后,曾经三次亲自主持修订《太祖实录》,对其中内容多有删改。
第二点,杜太后去世的时间,是961年,当时赵匡胤登基第二年,只有35岁,而长子赵德昭11岁,赵德芳3岁,赵光义22岁。35岁的赵匡胤身体强健,完全有可能再活上二三十年,杜太后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呢?
揭秘:宋太宗即位后是怎样杀掉自己弟弟和侄子的
976年,38岁的赵光义登基称帝,史称宋太宗。而太平兴国的年号,可谓太宗一生的追求,而太宗即位之后的种种行为,却给这四个字蒙上了一层阴影。
宋太宗一生挥之不去的就是夺位之后的疑虑,他致力于开创自己的天下,即位之后等不到第二年,立刻改元,就是极端不自信,努力造成既成事实。又把自己的名字赵光义改为赵炅,炅,和光同义,明亮的意思,可是没有了原来的排行意义,看或许太宗心中不想让世人把自己仅仅看成是赵匡胤的弟弟,而希望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君王。可惜后人还是称其为赵光义,真是徒劳呢。
夺位的事情就不赘述了,在夺位之后,如何缓和矛盾,坐稳龙椅,是赵光义考虑的第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赵光义解决的很不错,太宗继位后,大封群臣,尤其对赵匡胤的儿女和赵廷美特别优待,安抚自己的敌对派。毕竟秦王赵廷美手握重权,而宋皇后和赵德昭等人也有一大批自己的人马。太宗还罢黜了一批元老宿将如赵普、向拱、高怀德、冯继业和张美等,将他们调到京师附近做官,以防和赵德昭等人勾结。而当时的宰相卢多逊等人,和太宗关系密切,早在藩邸,太宗就刻意结交,卢多逊也成为太宗朝的第一位宰相,风光了好几年。太宗又把自己的心腹如程羽、贾琰、陈从信、张平等人都陆续进入朝廷担任要职,慢慢替换太祖朝的大臣。
而赵普因为权力过大,在太祖晚年已经罢相,赵普和太宗关系不和,据传是太祖问起皇位继承问题时,赵普说了太宗的一些坏话。在两人和好之后,赵普当然说一切都是谣传,自己怎么会说太宗坏话,肯定是政敌卢多逊造谣。而太宗也不再深究。事实呢,我想,在当初赵普追随宋太祖的时候,自然一切围绕太祖考虑,而赵光义正是太祖晚年最大的政治对手,也是威胁到太祖皇子赵德昭继承皇位的最大障碍,说一些“坏话”完全合理。
不过,安抚只是第一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斩草除根,让赵廷美、赵德昭兄弟从眼前彻底消失。而恰在太宗苦无良策的时候,赵普上书,表示自己曾经在杜太后临终之时参与“金匮预盟”,是现在唯一的最好的证人。于是太宗把赵普调回京师,两人密谋,一拍即合,以往的种种分歧,风流云散。赵普一生追求权力,在权力边缘的日子是危险的也是他不能容忍的。而赵普的加盟,也让太宗对太祖的众多旧臣有了最有号召力的旗帜,而且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自己得位不正的尴尬局面。
于是两人合谋出台了“金匮预盟”,说杜太后临终之时,考虑到五代尤其是后周失去王位世因为国无长君,因此遗命赵匡胤百年之后传位其弟赵光义,赵光义传赵廷美,赵廷美再传赵德昭、赵德芳。金匮预盟使太宗朝初年蠢蠢欲动的反对派暂时的平静下来,给了他们一个美好的希望。
几年之后,太宗权势稳固,就深感“金匮预盟”是自己百年之后最大的祸患,群臣以为太宗皇帝百年之后会传位给赵廷美、赵德昭等,两位的势力不但没有削弱,反而更加强大,成为威胁到太宗统治的主要力量。“金匮预盟”只是权宜之计,而且兄终弟及的弊端,太宗比谁都清楚,而发生在赵德昭身上的一件事情更加深了太宗的忧虑。
太宗征辽时,赵德昭从征幽州。高梁河之战,宋军惨败,太宗只身逃脱,不知所踪。这时有人商议立德昭为帝。后来,太宗生还,此事便作罢。班师回京后,太宗以此次北伐不利,对之前平定北汉的功臣也不进行封赏,将士们不免议论纷纷。德昭便为将士们请赏,认为即使与辽作战失败了,还是应该赏赐平北汉有功的将领。太宗听后很不高兴,就说:“待你做了皇帝再赏赐也不迟。”此言一出,赵德昭惶恐万分,低头垂泪,默然而出。
众将拥立赵德昭称帝,成为太宗皇帝心头无法忍受的刺痛,而太宗的话语也撕裂了两人表面的和睦。在不久之后,赵德昭莫名死亡,是自杀?是他杀?无论赵德昭具体如何死的,太宗都难辞其咎。而在两年之后,赵德芳又莫名死去。
毕竟赵德昭和赵德芳仅仅是少年皇子,和一些手握重兵的将军,手握大权的宰辅没有密切的联系,除去不会有太大的波动,而赵廷美就不同了。赵廷美多年为官,身居高位,而且在太宗即位之后担任开封府尹要职,身边有一大群中枢要员。
而赵普的加入让太宗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赵普和卢多逊素来不和,刚好查到卢多逊和赵廷美的来往信函,宰相和王爷之间的信件来往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但私下往来有违朝廷制度。于是赵普状告卢多逊沟通赵廷美,意图不轨,并且卢多逊在信中说希望太宗皇帝早日晏驾,赵廷美尽早登基,而赵廷美虽然表面斥责,却赠送弓箭以示赏赐。太宗闻言大怒。而太宗的一些心腹也纷纷举报赵廷美意图谋反,一时之间,朝廷上下风声鹤唳。
太宗当然是个明白人,抓住大好时机大做文章,虽然赵廷美谋反最终也没找到切实的证据,但是在朝廷上下已经有了非常不好的影响,而且和宰辅私下往来确实有违制度,于是罢黜赵廷美开封府尹,迁居西京、房州。赵廷美虽有不满,但自己与大义有亏,只能忍气吞声。而太宗步步紧逼,授意当地官员,加紧监管,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向太宗密奏。984年,赵廷美忧愤成疾,最终病逝。
至此,太宗最终解决了自己的即位问题。
揭秘:宋太宗一生大力编书修史是想掩盖什么?
宋太宗是武将出身,文化水平一般,不过却很喜欢看书,我们熟知的“开卷有益”,就源自宋太宗。太宗朝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编辑整理上做出了许多成就,尤其是三部类书(《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的编订,文事之盛,可谓空前。那宋太宗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力气去编修古书呢?
宋太宗曾经说:“朕性喜读书,颇得其趣,开卷有益,岂徒然也。”我天性就喜欢读书,也很能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只要打开书总会有些好处,看书是绝不会白费力气的啊。宋太宗的这句名言,让千百年来的读书人感动不已。作为一个政治家,一个帝王,当然不会像一个文人一样喜欢看书,单纯的享受文字的乐趣。帝王们的一言一行,更多的代表了他们为政的倾向。其实,宋太宗的内心是否真的喜欢看书,谁又能知道呢?
宋太宗对于文化事业的大力提倡,首先是继承了宋太祖重文抑武的国策,而宋太宗更加发扬光大。
当初宋太祖陈桥兵变,由后周禁军大将摇身一变,成为大宋开国皇帝。而宋太宗又何尝不是因为自己掌控禁军多年,又一直担任开封府尹的重要职务,才能够成功在宋太祖晚年时期夺位?虽然在宋太宗即位之后,再没有一个将军能够真正威胁到宋太宗的地位,可是,宋太宗心里阴影很重,一生都在努力摆脱武将夺位的阴影,于是,比起兄长来,更加卖力的提倡文事。
在宋人笔记《挥麈后录》记载:太平兴国时,诸降王俱死。其旧臣或有怨言,太宗尽收用之,寘之馆阁,使修书,如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太平广记之类,广其卷帙,厚其廪禄赡给,以役其心,多卒老于文字之间。
这段文字是一个很好的注脚。虽然在宋太宗即位之后,各路诸侯逐一消灭,归降的南唐国主,吴越国主或者被毒杀,或者被迫自尽,都已经死了,那些归降的臣子们心中难免有怨言。一些受到新皇宠信得居高位的还罢了,一些沉沦下僚的,就未免会回想昔日的荣光和旧主的恩义了。对于这样一些不安份的大臣,宋太宗当然不会手软,可是一来,太平日久,不好新大狱,二来多数人不过是发发牢骚,并没有切实的谋反证据。于是,宋太宗就在考虑,怎样可以让那些人有事情做,不至于没事就聚在一起发牢骚呢?想来想去,最好的方法,就是编书了。
于是,宋太宗把那些有怨言的臣子们,全部都召集起来,让他们一起去编书,编书的范围越广越好,编书的时间越久越好,最好是让他们一辈子都埋在故纸堆中。宋太宗给他们提高待遇,给丰厚的工资,给他们崇高的荣誉,当然,实权是没有的。于是,无数才子大儒皓首穷经,老于文字之间。
很奇怪的是,一些文人明明知道宋太宗对自己不过就是羁縻政策,却依然迷恋热爱编书事业,到后来甚至以此为荣。为什么呢?
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三立”,立德,立功,立言。诸位才子的德行当然是好的,可是立功的机会却再也没有了,于是就只好埋头立言,希望借此来扬名后世,争取一份虚无的光荣了。
后代君王比如朱棣,编订《永乐大典》,康熙帝编订《古今图书集成》,乾隆皇帝编订《四库全书》,编书事业五一不是作为皇帝约束那些文人的紧箍咒。朱棣夺建文帝皇位,康熙乾隆大兴文字狱,正是需要稳定人心,控制舆论的时候。
而宋太宗一生编订图书中,最为用心的是《太祖实录》,曾经亲自主持,并亲自审定,表面上看是对先帝事业的关心照顾,其实是刻意删除对自己即位不正的相关史料,以确保自己的帝位。毕竟在太宗朝,还有着宋太祖的许多儿子,还有着宋太宗的弟弟。干了亏心事,总要尽量的抹干净血迹。不过太宗的种种掩饰,最终不过是欲盖弥彰,徒让后人笑话。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