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努尔丁·马哈茂德
外文名:Nur al—Din Mahmud
出生日期:1118
逝世日期:1174
职 业:军事家
性 别:男
赞吉王朝第二代统治者努尔丁·马哈茂德简介 努哈丁的绰号是怎么来的
努尔丁·马哈茂德(Nur al—Din Mahmud,1118~1174) 赞吉王朝第二代统治者,军事家。
克·努尔丁·阿布·阿卡辛·马哈茂德·伊本·伊马德丁·赞吉(al-Malik al-Adil Nur ad-Din Abu al-QasimMahmud Ibn 'Imad ad-Din Zangi, 1118-1174),一般被称为「努尔丁」,其意为「宗教之光」,是加诸在努哈丁的绰号,也是西方史书对他的称呼。但其本人终身未采用的这一个称号,而是使用他的本名:努尔丁·马哈茂德。
他是统治摩苏尔、阿勒坡与大马士革的阿塔贝格 - 伊马德丁·赞吉(Imad ad-Din Zengi)的次子,在1146年赞吉遇刺身亡后,他与其兄赛福丁·加齐一世(Saif ad-Din Ghazi I)分别继承了其父的领土,努哈丁因此成为了阿勒颇的阿塔贝格(即太傅),领有叙利亚地区,而其兄赛福丁·加齐则成为了摩苏尔的阿塔贝格,领有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人物简介
利克·努尔丁·阿布·阿卡辛·马哈茂德·伊本·伊马德丁·赞吉(al-Malik al-Adil Nur ad-Din Abu al-QasimMahmud Ibn 'Imad ad-Din Zangi, 1118-1174),一般被称为「努尔丁」,其意为「宗教之光」,是加诸在努哈丁的绰号,也是西方史书对他的称呼。但其本人终身未采用的这一个称号,而是使用他的本名:努尔丁·马哈茂德。
他是统治摩苏尔、阿勒坡与大马士革的阿塔贝格 - 伊马德丁·赞吉(Imad ad-Din Zengi)的次子,在1146年赞吉遇刺身亡后,他与其兄赛福丁·加齐一世(Saif ad-Din Ghazi I)分别继承了其父的领土,努哈丁因此成为了阿勒颇的阿塔贝格(即太傅),领有叙利亚地区,而其兄赛福丁·加齐则成为了摩苏尔的阿塔贝格,领有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赞吉王朝第二代统治者:努尔丁·马哈茂德的生平
努尔丁·马哈茂德(Nur al-Din Mahmud,1118~1174) 赞吉王朝第二代统治者,军事家。
克·努尔丁·阿布·阿卡辛·马哈茂德·伊本·伊马德丁·赞吉(al-Malik al-Adil Nur ad-Din Abu al-QasimMahmud Ibn 'Imad ad-Din Zangi, 1118-1174),一般被称为「努尔丁」,其意为「宗教之光」,是加诸在努哈丁的绰号,也是西方史书对他的称呼。但其本人终身未采用的这一个称号,而是使用他的本名:努尔丁·马哈茂德。
他是统治摩苏尔、阿勒坡与大马士革的阿塔贝格 - 伊马德丁·赞吉(Imad ad-Din Zengi)的次子,在1146年赞吉遇刺身亡后,他与其兄赛福丁·加齐一世(Saif ad-Din Ghazi I)分别继承了其父的领土,努哈丁因此成为了阿勒颇的阿塔贝格(即太傅),领有叙利亚地区,而其兄赛福丁·加齐则成为了摩苏尔的阿塔贝格,领有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努尔丁一继位,马上就投身于伊斯兰世界的圣战。他迅速地对安条克公国发动战争,并占领了北叙利亚的几座城堡,1149 年他也击退了埃德萨伯爵乔斯林二世的攻击(早在1144年赞吉已攻下埃德萨,乔斯林二世此次的进犯便是为了收复失土而来)。使十字军诸国十分震惊。1151年占领军事要地安塔基亚后,又攻入安提俄克公国一部分,占领首都,生俘波希蒙德三世。1154年从塞尔柱王朝将领穆因丁·阿纳尔手中接管了大马士革,打开了通向耶路撒冷的障碍。
由于赞吉与努哈丁父子的一连串军事胜利,引起了西方人不小的震撼,因此迅速地组织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企图打退努哈丁的进攻,并且收复「失土」(埃德萨伯国与部分的安提阿公国领土)。然而,此次十字军却遭到的惨烈的失败,几乎整个叙利亚都落入了努哈丁的赞吉王朝之手。但,幸运的是,拜占庭帝国也趁机将领土收复到与叙利亚一带,从而使的一时之间,叙利亚的局势犹如恐怖平衡一般,三者(伊斯兰方面的努哈丁、十字军的耶路撒冷王国与拜占庭帝国)彼此牵制,谁也无法\不敢轻启战端。
努尔丁很快地认识到对十字军的战争将是一场漫长的战事,因此他运用了宗教的力量来号召各地的伊斯兰头人响应这场圣战,努哈丁因此成为伊斯兰世界首位能统合各地头人的军事领袖。他虽然是逊尼派的忠实信徒,但他认识到圣战如要取胜,必须争取所有穆斯林的支持,因此当1163年什叶派的埃及法蒂玛王朝哈里发遭到十字军侵袭时,他毫不犹豫地派出他的心腹大将希尔库前往支援(此时年轻的萨拉丁也随同前往)。当希尔库成功地将十字军驱逐出埃及后,希尔库被任命为赞吉王朝的首相并成为了埃及实际的统治者,但不久便病故,其位便由其侄萨拉丁出任。萨拉丁继任之后,虽然名义上仍是努哈丁的属臣,但其独立的倾向却越来越强烈。努哈丁几次征召萨拉丁前来,萨拉丁都托辞拒绝了;努哈丁几次要求萨拉丁将什叶派哈里发阿迪德废黜,但萨拉丁基于自身的地位与和阿迪德的友谊,而藉故推拖,直到面临到努哈丁的军事威胁时,他才趁阿迪德病重将亡之际,将之废黜。
1174年,努哈丁终于对于萨拉丁的不听调遣,感到不耐,于是决定兴兵征伐萨拉丁。然而,努哈丁却因严重的咽喉炎,导致不断出血,最后在药石罔救之下病逝。葬于大马士革伊斯兰大学院中。
历史贡献
努尔丁除征战外,将战利品和国库大部分收入用于发展生产,休养生息,赈济人民疾苦。他还大力发展伊斯兰文化和社会福利事业,修建了大量清真寺、苏菲道堂、宗教学校、医院和商队客栈。他在阿勒颇、霍姆斯(霍尔木兹)、哈马和巴勒贝克等城兴建清真寺及宗教大学,培养法官和教职人员,以扩大逊尼派教义的传播地区,推行沙斐仪学派教法。他在大马士革创建了最早的圣训学校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努尔丁医院,后发展成一所高等医学院。
大马士革的领导者努尔丁与十字军东征战役
努尔丁简介介绍到,努尔丁是大马士革的领导者,他的领土占据了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大部分地方,努尔丁和他的兄弟继承了他父亲的领土,因此成为了阿勒颇王朝最大的一个诸侯王,他这一生中非常传奇,他背后的史学家称为宗教之光,西方史书中称努尔丁是一位伟大的征服者。努尔丁青年时期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一继位就马上投身于伊斯兰世界的圣战,他在32岁那年发动了对安条克公国的战争,并通过这场战争成功占据了叙利亚的几座城堡,公元149年,他又打下了爱德萨,收复了十字军东征之战中失去的领土,让十字军的几个领导者十分震惊,公元1751年,他又占领了安提俄克公国的首都,俘虏了那里的国王。
努尔丁接连打击了几次十字军东征的行动,打开了通往耶路撒冷的障碍,因为他一连串的军事胜利引起了西方人不小的震撼,所以导致了西方的罗马帝国皇帝对他起了忌惮之心,他们迅速组织起了一支2万人的军队企图把努尔丁俘虏,并且收复失地,然而这次的征战却遭到惨烈失败,努尔丁借此机会趁机收复了整个叙利亚,拜占庭帝国的一部分也成为努尔丁的领土。努尔丁简介中曾经提及到,努尔丁很快认识到十字军东征将是漫长的战争,所以他运用宗教的力量来号召各地的伊斯兰人来响应这场圣战,努尔丁凭借着这个说法成为了伊斯兰教的军事首领。
努尔丁的成就非常大,他青年时期出生于阿拉伯贵族,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是响当当的诸侯王,他的父亲死后努尔丁继承了父亲的公爵成为了叙利亚地区的实际统治者。很多人说努尔丁是一个伟大而光荣的侵略者,还说他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后来历史学家在整理努尔丁的成就时,认为他最主要的成就就是那3次十字军东征战役。公元1143年前后,欧洲的英国和神圣罗马帝国以及德意志帝国,3个国家联手举行了十字军东征战役,想收复中东地区,把中东地区当成自己的领土,但是努尔丁一继位就投身于伊斯兰世界的圣战,他不仅打败了这几场侵略战争,而且使得那些欧洲的首领对他心悦诚服。
努尔丁的成就还包括他成为了伊斯兰教的军事首领,因为聪明的努尔丁在打败了欧洲人的进攻之后突然发现十字军东征将是一场漫长的战役,仅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所以他号召了全世界的伊斯兰人来共同反对欧洲,努尔丁也凭借着这场战争成为了伊斯兰教的精神统治者,很多伊斯兰教徒都为努尔丁所用。后代历史学家称努尔丁是一位仁慈的君主,认为他除了征战之外,把战利品和得来的土地大部分都用于发展生产和休养生息,在努尔丁的统治下,伊斯兰教人民得到了很大的帮助,他还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在努尔丁统治时期伊斯兰世界得到了很好的休养生息和发展。
后代历史学家普遍对努尔丁的历史评价非常高,曾经有伊斯兰教的历史学家称他是一位仁慈的君主,因为努尔丁除了打仗之外,他还把他得来的战利品和土地大部分用于发展生产和休养生息,努尔丁由于连年征战被伊斯兰教世界的人民带来了很多困扰,他就把这些战利品分享给了人民,还大力发展了社会福利事业,修建了一些医院和教堂还有宗教学校,努尔丁在大马士革创建的医院现在还保留着,发展成了一所高等医学院。
欧洲人对努尔丁的历史评价也非常高,认为他是难得一见的军事天才,因为努尔丁仅仅凭着一己之力就打退了欧洲联盟3次进攻,赢得了十字军东征这场战役的胜利,公元1143年到公元1148年,欧洲的3个王国联合起来去攻打中东地区,努尔丁顺利打退了他们的侵略,保障了伊斯兰教世界的完整。伊斯兰教徒对努尔丁的历史评价也非常好,努尔丁在十字军东征这场战役中,成功地凭借战争把自己推上了伊斯兰教精神领袖的宝座,他成为伊斯兰教的实际统治者,号召全世界的伊斯兰教来对抗十字军东征,很多虔诚的伊斯兰教教徒认为努尔丁是一位爱国者,评价他说是伊斯兰教的守护神。后代历史学家认为努尔丁这个人是伊斯兰教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天才,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评价他说是一位传奇人物,努尔丁一连串的军事胜利在世界上引起了震撼。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