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宇文氏
别 名:千金公主、大义公主
国 籍:北周
民 族:鲜卑族
出生地:新疆
出生日期:公元563年
逝世日期:公元596年
职 业:北周宗室女,和亲公主,突厥王后
主要成就:和亲突厥沙钵略可汗
父 亲:赵王宇文招
叔 叔:北周武帝宇文邕
夫 君:沙钵略可汗,都蓝可汗
北周武帝宇文邕的侄女 赵王宇文招之女千金公主简介
千金公主宇文氏(563年―596年),北周武帝宇文邕的侄女,赵王宇文招之女。和亲突厥,封千金公主,隋朝时隋文帝杨坚改封其为大义公主(隋文帝希望她深明大义)。公元557年,宇文氏取代西魏建立北周政权,与北齐为争夺黄河流域的统治权展开激烈的交锋。千金公主就是在这样的国情下出生的。幼时的千金公主生活富贵安逸, 北周虽然是鲜卑人建立的国家,但生活习惯和文化思想都已相当汉化,千金公主的母亲就是一位汉族女子,她父亲也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精通诗书,尤其能作一手好画。因受家庭的熏陶,自幼爱好读书写字,对于经史、诗文、书画、政治、工艺,甚至建筑都有相当程度的造诣。
人物生平
579年,突厥佗钵可汗派使节求婚,宣帝是个花花公子,根本不懂带兵打仗,当然求之不得,选中堂妹千金公主下嫁。
千金公主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可君命难违,她只得接受。几个月后,一个好消息传来,佗钵可汗病死了,公主下嫁暂时被搁置起来,然而没等公主一家高兴多久,580年2月,新即位的沙钵略可汗派使节前来迎亲,这一次千金公主不能不走了,她含着热泪告别父母,踏上了北去之路。
沙钵略可汗很宠爱这位娇弱美丽的小妻子,在丈夫的帮助下,公主的心情平静下来并慢慢适应了新环境。然而命运是残酷的,就在千金公主下嫁的第2年,周宣帝病死,辅政大臣、国丈杨坚以“禅让”的形式废掉并毒死了年仅7岁的北周静帝,于581年2月建立隋朝,史称隋文帝。北周的宗室诸王被斩杀殆尽,千金公主的父亲赵王宇文招起兵反对杨坚,被诛灭九族。
噩耗传来,千金公主悲痛欲绝,她发誓要为父母报仇;正好杨坚因忙于内战,忽略了与突厥的往来,双方关系日益紧张,沙钵略可汗竟然对隋朝使节说:“我本是北周家的亲戚,如今杨坚灭了北周,自己当上皇帝,如果我袖手旁观,不是太无能了吗?让我以后有何脸面再见我的王后?”582年,突厥正式向隋朝宣战,40万大军势如破竹,先后攻下延安、天水等6城,长安震动。杨坚采取长孙晟的建议,以离间计挑动突厥各部落。隋朝的离间计取得了极大成功,沙钵略可汗的叔侄纷纷反叛,沙钵略腹背受敌,陷入困境。
千金公主此时不到20岁,然而过往的经历早已经使她认识到命运的残酷与无奈,她早早地成熟了。她明白杨坚最希望看到突厥内部自相残杀,万般无奈下,千金公主决定暂时将自己的国恨家仇放在一边,先帮助丈夫走出绝境。
她向杨坚写去亲笔信,表示自己虽是北周公主,却十分钦佩杨坚的圣明,请求做大隋皇帝之女。杨坚此时也没有足够精力打败突厥,于是顺水退舟,赐公主杨姓,收为养女,改封千金公主为大义公主,希望她深明大义,为隋和突厥安定做出贡献。此后,两国来往不断,取得暂时的安宁。
当然,这样的安宁只是暂时的,杨坚表面上对公主恩宠有加,心中却无法信任;公主忍辱负重,为两国的友好交往也确实做了一些事,但对杨坚灭其宗族的仇恨始终无法释怀,双方都只是利用对方,各藏心机,只要有机会必将对方一口咬死。
587年,沙钵略病死,其子即位。大义公主按照突厥的风俗,又嫁给沙钵略的儿子都蓝可汗。
589年,杨坚灭掉南朝陈国,为表示恩宠,将后主陈叔宝一面华贵的屏风赐给大义公主。公主久居塞外,许久没有见过如此华丽的东西了,睹物思人,国恨家仇一起涌上大义公主的心头,激动之余,她忘记了谨慎,挥笔在屏风上提诗一首:
盛衰等朝露,世道若浮萍。荣华实难守,池台终自平。
富贵今何在?空事写丹青。杯酒恒无乐,弦歌讵有声。
余本皇家子,漂流入虏廷。一朝睹成败,怀抱忽纵横。
古来共如此,非我独申名。惟有《明君曲》,偏伤远嫁情。
这首诗笔力不俗,所以流传了下来。诗中有一句“余本皇家子,漂流入虏廷”,不知道公主诗中的‘虏廷’指的是突厥还是隋朝,或者两个都指,但杨坚却是认为指的是隋朝。大义公主居然敢把隋朝形容的如此不堪,她的国恨家仇是如此强烈,杨坚大怒,暗想大义公主随时可能挑动都蓝可汗与隋朝宣战,他决定除掉这个隐患。
593年,有个流浪到突厥的汉人杨钦声言:自己是大义公主的姑母西河公主派来的心腹,西河公主与丈夫打算与突厥联合发兵,灭隋复国。报仇心切的大义公主信以为真,并说服都蓝可汗同意发兵。其实这杨钦很可能是隋朝派出的间谍,因为杨坚不久便得知此事,派长孙晟前往突厥捉拿杨钦,虽然都蓝可汗拒不承认,大义公主也怒骂隋使,但杨坚还是借机下诏废除了大义公主的公主封号。
失去了封号的大义公主犹如断了线的风筝陷如困境,然而更大的灾难还在等待着她。
几乎就在同时,统治突厥北方的突利可汗为争取隋朝的支持,偷偷向隋求婚。隋文帝派人告诉来使:“设计杀了大义公主。隋朝立即许婚’。
然而大义公主毕竟在突厥生活多年,即使没了公主的身份,却依然是都蓝可汗的王后。她既然有能力能挑动都蓝可汗与隋朝开战,说明她和都蓝可汗关系还是不差的,在突厥军国大事中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人物,要让都蓝可汗杀掉她,并非易事。
可是天下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只要用心,就不愁找不出错来。
大义公主在突厥虽然贵为王后又先后有2位丈夫,但都是利益关系,很难说有爱情与幸福,在极度的苦闷与寂寞中,她与一个叫安遂迦的小官慢慢好上了。
突利可汗买通大义公主的左右,得知此事,心中大喜。他派人四处散布大义公主与安遂迦私通的消息,国人得知大哗,因为突厥一向禁止通奸,公主所为,已成死罪。都蓝可汗得到安遂迦的供词,再加上突利可汗等人的挑唆和鼓噪,不由大怒,他冲入牙帐,一剑将公主刺死。此时是公元596年,公主年仅33岁。
千金公主到底做了什么 竟然会使得史官们分外不屑呢
在我们的印象里,唐王朝的强盛用她独特的华丽绚烂点亮了中国历史的一片天空,直至今日,“唐人街”的“唐”似乎依旧在向我们炫示着这个王朝所拥有的开放兼容并包的气魄与泱泱大国的风采。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炫目令人骄傲的王朝在建立之初的繁华初现背后也有着各式各样的腥风血雨,尽管这些风雨在这个富丽堂皇的王朝似乎只是昙花一现,但是,也有人因为这短促的昙花一现的波劫而彻底在人生打下了烙印。千金公主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她是一个公主,却是一生活在初唐皇家动荡中的公主,她的封号“千金”则更像是一个讽刺,她用自己的谨小慎微换取活下来的机会,后世文人所不屑的,却往往是这个不幸的女人最大的愿望。
千金公主在史书上的记载非常少,甚至连她的生卒年月都语焉不详,更不用说和她的几个侄女长乐公主李丽质和晋阳公主李明达一样名字也能被记载在史册上。她生平的一些事迹能够保存下来,她在史书上仅有的寥寥几笔记载很多都是在别人的列传里,仿佛这位可怜的公主只是作为别人的背景板才得以出现的。
史官们往往钦佩尊崇有气节的人,这样的人才是值得他们的笔大书特书的,节义上有所亏损的人往往都在他们运笔翰墨间被多番指摘,或者就像这位“千金公主”一样,干脆一笔草草带过。
那么千金公主到底是做了什么,使得史官们分外不屑呢?
千金公主和唐太宗李世民是兄妹,身份尊贵,在李世民成为皇帝之后,为了区别与李世民的公主女儿们,千金公主被尊奉为“千金长公主”,就是这样一位千金的,长公主,唐高宗李治要喊一声“姑姑”的公主,却在武则天企图“武周代唐”李氏宗族纷纷起兵反抗的同时,选择做低伏小,甚至主动提出认武则天为自己的“义母”,堂堂长公主怎么能认自己亲侄子的妻子做母亲呢?且不说作为李姓公主向武氏屈膝是多大的耻辱与背弃,辈分上就说不过去了。与千金公主同为唐太宗妹妹的常乐公主就以生命为代价捍卫了李家的尊严,最后在武则天的兵马铁蹄下和丈夫选择了杀身成仁。在这样的对比之下,气节为大的史学家们自然对千金公主十分冷淡了。
但是我们看任何问题都不能过分以一个偏狭的角度去看待,而是要全面的看待思考问题。这样我们在窥测千金公主的人生时或许会有一些新的发现。
千金公主是唐高祖皇帝李渊的女儿,李渊是唐王朝的开国皇帝,按理说这位“千金公主”应该是得到很好的待遇,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千金的。可是我们稍微审视一下千金公主未被史册记载的生卒年,虽然史书上没有她的具体出生日期,但是她作为李渊的女儿,却同时在武则天时代也有活动的记录,我们可以大体推测,她应该出生在李唐初定天下的时期。这是她的幸运,李唐王朝作为隋王朝灭亡后逐鹿天下的胜利者,她不必像父兄的手下败将的子女们一样离散;而这也是她的不幸,由于皇权的特殊性,她的兄长们在玄武门喋血一战后,她的父亲匆匆退居后宫为“太上皇”,由她的哥哥李世民登基为帝,这也成为了她不幸的开端。
由于父亲的退位“匆忙”和玄武门之变后的政治博弈,逐渐成长中的千金公主即使年龄尚幼也不得不在这种看似天家富贵的环境中步步小心谨慎,因为父亲是万事不管的“太上皇”,兄弟相争后即位的太宗皇帝对父亲,以及父亲的身边人也格外在意,千金公主虽然贵为金枝玉叶也需要学会“看人下菜”,这样的童年经历也为她长大后“嗅觉灵敏”,十分善于“见风使舵”有很大的关系。
千金公主长大后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在太宗一朝也有太子承乾与魏王李泰争夺王位导致太子谋反,最后太子与魏王双双被废,这样的政治风波。不仅如此,李治即位后,因为舅舅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托孤大臣,也是皇帝的亲舅舅,多年来权力在握,而渐渐羽翼丰满的皇帝李治不忿舅舅的专权,又开始了新的一轮政治战斗。
可以说千金公主的一生就生活在李唐王朝建立之初各项政策尚未完善的风雨飘摇时期,她一生的轨迹其实也是这一段波云诡谲的历史见证,史学家们往往都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来对个人进行批判,可是站在千金公主的角度,她出身在这样的皇宫风波中,自小就需要小心翼翼来维持自己表面光鲜的生活,长大后又亲眼见证了曾经的胜利者们进行新一轮的皇权博弈,而她或许只是像儿时一样想要活下去,至于给比自己辈分小得多的武则天当干女儿这样在史家看起来十分丧失尊严的事,不过是她从小就学会的技能,放弃尊严来换取更好的活下去的机会,孰是孰非呢?
恐怕只有千金公主自己才能评价了。
千金公主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她被称为史上最无耻公主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她的上位可谓是一部血腥杀伐的风云史。一开始武则天只是以秀女的身份进宫,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但在李世民掌政期间,武则天由于年纪还小,并没有获得李世民的专宠。直到一个偶然的契机,武则天跟太子李治相逢,二人迅速坠入爱河。等到李世民去世,李治登上皇位后,武则天如愿的当上了皇后,手中渐渐开始掌权,等到了李治去世,虽然有太子李显,但这时候武则天的权利已经不可撼动,在波诡云涌的朝廷中最终成为一代女皇。而就在武则天登上皇位的过程中,唐朝中的一位公主为活命竟然认武则天为“母亲”,堪称史上最无耻公主,她就是千金公主。
千金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第18个女儿,本名叫什么已经没有人知道了,先后嫁了温挺跟郑敬玄为妻,可惜二人命都不好,先后离世,所以千金公主成了寡妇。论起辈分,千金公主应该是武则天的姑姑,但就是这样一位姑姑,在高宗李治去世后,武则天大权独揽的情况下,为了自保,竟然认了武则天做“母亲”,并且极力的讨好武则天,甚至还为武则天献上男宠,而这个男宠就是薛怀义,也是武则天的第一个面首。
薛怀义是千金公主无意中在自己的府上碰见的,本来薛怀义只是洛阳城中一个卖狗皮膏药的,因为长了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加上身材魁梧,所以被千金公主府上的一个侍女撞见后,二人一来二往的就好上了,所以就经常偷偷幽会,这才会一不小心被千金公主撞见。而这时候的千金公主正在为如何讨好武则天发愁,所以在见到薛怀义后,本来想着严惩此人,但在见到薛怀义面冠如玉,身形壮实后,不禁改变了想法,打算把她献给武则天。
而武则天在见到薛怀义后也确实比较满意,为了掩饰身份,还让薛怀义当了白马寺的主持。千金公主如此的谄媚逢迎,很对武则天的胃口,所以武则天对千金公主自然比较满意,还进一步把千金公主引为了心腹,并且特意批准千金公主可以随时进宫,二人时不时的在一起长谈。
这也正是为什么在之后武则天称帝的过程中,虽然大力屠戮李唐宗室,他们不是被杀就是被流放,几乎无人幸免,唯独千金公主是个例外的原因,并且武则天还把千金公主的李姓改为武姓,封为大长公主,还下令把武承嗣的女儿嫁给了她的儿子。千金公主的做人无底线,终于有了回报。
大唐有千金公主这样谄媚无耻的公主,当然也有血性方刚,力保李氏荣誉的公主,她就是常乐公主。常乐公主的女儿是武则天的儿媳妇,高宗在世的时候,对常乐公主也是异常礼遇,所以就引起了武则天的不满,所以武则天就找了个由头把常乐公主的女儿处死了,这当然就激怒了常乐公主。
为了表示反抗,常乐公主加入了反对武则天夺权的越王李贞的阵营,并表示:“为我谢王,与其进,不与其退”。可惜李贞兵败被杀,全族被灭,常乐公主自然也躲不过去,不过对比千金公主,常乐公主的骨气比千金公主高了不知道几个层次。这也正是作为一个皇室公主应该有的做人尊严,而千金公主作为其中的一朵奇葩,只能说人各有志,勉强不得。
解密:为何和亲的千金公主因为一个屏风致死?
昭君和亲后六百年,另一位女子也奉命和亲,她的身份是公主,文学素养也高,在突厥十几年,先后侍奉沙钵略可汗与他的儿子都蓝可汗。其间她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剧痛,她伤感,也曾挣扎,最后为了民族团结献出了头颅,只有头颅回到她思念又不敢回去的故土。在她的身后,没有青冢,也没有笳声的哀怨。这位传奇而不幸的女性,是北周的千金公主。
公主是北周赵王宇文招的女儿,周武帝的侄女。在她出生的时候,鲜卑宇文氏建立的北周政权已经开国八年,周皇室贵族已经不像当年宇文黑獭那时只知道打仗,宗室诸王的汉文写作水平大为提高。从南朝来到北方的大诗人庾信是赵王家的常客,存世庾诗与赵王唱和的有十多首。从《和赵王观妓》《奉和赵王美人春日》等诗看,他似乎已经参与赵王的私人生活。虽然观妓未必带女孩子同去,我相信在公主少年时期,与这位大诗人有很多接触,也曾从他学诗。赵王有一诗存世。日本奈良正仓院藏相传圣武天皇书写的《杂集》里,有《周赵王集》,可以知道他虽是鲜卑贵族,汉诗文造诣很是了得。在这样的家庭,公主早年的教育和修养可以想见。当时封千金公主,是家族或皇族的贵女。但她十六岁时,周武帝去世,当时在位的静帝实在荒唐,国政落入国舅杨坚之手。公主十八岁被命和亲,嫁给突厥可汗沙钵略,成为政治交易的牺牲品。第二年,杨坚篡夺皇位,是为隋文帝。宇文招反抗谋泄被害,全家被杀。已经在漠北的公主幸逃家难,文帝也不想在政权未稳之际再添麻烦,干脆将公主认了干女儿,赐号大义公主,意思当然是在家、国之间,要公主以国家大义为重。如此相安无事,平安过了八九年。开皇七年(587),沙钵略亡故,公主按突厥风俗复事继位的都蓝可汗。
到开皇九年(589)隋文帝平陈,统一全国,达到一生事功的顶峰。估计是要所有人分享平陈统一的欣快,将陈后主宫中的屏风赐给远在漠北的公主。我不认为其中有任何羞辱的意思。那时文帝将后主的妹妹赐给贺若弼、杨素各一个,估计韩擒虎也有,自己还留了两个,其一就是后来有名的宣华夫人。在这种心情中想到公主,让她分享胜利而已。然而这却引起公主家国兴亡的无限感慨,心潮起伏,写下下面这首诗:“盛衰等朝暮,世道若浮萍。荣华实难守,池台终自平。富贵今何在?空事写丹青。杯酒恒无乐,弦歌讵有声。余本皇家子,飘流入虏庭。一朝睹成败,怀抱忽纵横。古来共如此,非我独申名。唯有明君曲,偏伤远嫁情。”
公主北嫁前,北周、北齐、陈三国鼎立,都很强大,但就十来年,三国或亡或换姓,一切都变化了。这一年已经是公主北行的第十年,她意外见到陈后主的屏风,工艺一定很精美,造型大约也很独特,但这些都引不起公主的兴趣,她只是睹物伤怀,因为陈之兴亡,想到自己的身世,想到家族的不幸,想到自己所属的宇文氏皇族的悲哀。她感怀日有朝暮,世有盛衰,繁华如同朝露般不能持久,寄寓人世的个人也如同浮萍般漂泊无定,难以掌控自己的命运。曾经的繁华,宫苑楼阁,池亭台榭,都会随着时间而经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她的思绪回到自己眼前的生活,虽然能写诗文,能绘丹青,还能延续有杯酒弦歌的生活,因为她毕竟还是突厥可汗的可贺敦,但这一切不能引起她的任何一些愉悦。富贵何在,是说以往家族的富贵,不是眼前的一切。由是引起身世之感。“余本皇家子,飘流入虏庭。”称北族为虏,是汉人的习惯。公主虽族属鲜卑,但已完全汉化,不自觉仍以汉族的立场来称呼北族,在此也可看到她北行十多年,在心理和文化上并没有融入突厥文化。“飘流”接续“浮萍”句,感慨自己无从把握命运。“一朝睹成败,怀抱忽纵横。”是全诗的中心,从屏风看到陈后主的繁盛与败亡,触动的是自己家国的无限感伤,心绪久久难以平复。最后几句自我宽解,自古兴亡如此,何必感伤命运。只是听到当年王昭君的乐曲,更增伤怀。杜甫“千岁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也就是这个意思。
公主因看到屏风而作诗,没有一句写屏风,有的只是感慨和议论,从世事盛衰感慨自己命运,心情纵横起伏,文辞典丽雅训,深得魏晋古诗骨气端详的遗则,可以看到她的才情与素养。可惜所存仅此一首而已,估计也是传入隋廷作为她心有腹诽的罪证而存留史册的。
隋文帝见诗后,很不高兴,自此削减了对公主的赏赐。据说公主也在突厥间联络声气,将有所作为。于是隋文帝利用各种色诱利引的手段。先有流人杨钦亡入突厥,说彭城公刘昶约公主一起反隋,遣其来联络。继而隋使长孙晟(就是唐太宗长孙皇后她爹)入突厥,说公主言辞不逊,与所私胡人挑拨突厥反隋。最后让裴矩出使,对都蓝可汗许诺只要除去大义公主,可以别议和亲,还有许多其他的好处。反复挑拨离间,终于在开皇十三年(593)借突厥之刀杀了公主。公主得年三十一岁。
史籍记载,许多内容都对公主不利,因为史籍本就是反对公主的人所写。无论是否真有过反抗,仅前引诗的情绪即足以令隋帝不安,有无付诸行动都无关系,既属异类,即应除之。读史至此,唯感叹公主作诗如此,此才此情,且自以王昭君比况,命运如此,所存仅此,可为感慨者再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