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屈突通
国籍:隋朝→唐朝
民族:鲜卑族(先世为库莫奚种人)
出生地:长安(今陕西西安)
出生时间:557年
逝世时间:628年
职业:将领
主要成就:从平杨玄感、平定王世充、功居第一
官职:工部尚书,洛州都督
谥号:忠
封爵:蒋国公
追赠:尚书左仆射,司空
地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屈突通竭力镇压农民起义,投降后为何李渊封其为尚书?
01:鲜卑血统,尚武好勇
屈突通的家族原本是鲜卑族,依附于鲜卑慕容氏。屈突家族从北魏时期开始崛起,屈突通的父亲屈突长卿在北周时期任邛州刺史。可见屈突通也是个官二代。因是少数民族血统,受到家族尚武传统的影响,少年时期的屈突通便显现出好武功、喜欢骑射的兴趣。隋朝代替北周后,年轻勇武的屈突通被选任为虎牙郎将,后来不断升迁,到了开皇中期,屈突通已被提拔为亲卫大都督。这是隋朝创立的官职,专门管理皇宫侍卫。屈突通当上了这么紧要的官职,可见当时皇帝杨坚对他和他们家族的信任。
后来,屈突通被派往到陇西(今甘肃陇西)一带去视察马匹的养殖管理情况。马匹是当时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战争需要大量的马匹,国家对马匹的管理也很严格。在检查过程中,屈突通发现当时有人隐匿马匹。他秉公执法,顺藤摸瓜,一共查出两万多匹被藏匿的战马。这在当时可是大案,屈突通据实上报。
隋文帝听完案情后,非常震惊,他下令将掌“舆马和马政”的太仆卿慕容悉达和涉事的一千五百名官员全部抓起来,并以死罪论处。
屈突通认为处罚不合理,他不惧怕触怒皇帝,大胆上谏,他说:“人命至重,死不再生,陛下至仁至圣,子育群下,怎么能因为隐匿畜生而在一天之内斩杀一千五百人呢?我冒死恳求陛下收回成命,赦免他们的死罪。”
隋文帝鼓起眼睛大骂屈突通。
而屈突通则据理力争,他跪在地上,说道:“如果陛下一定要杀人,请陛下杀我一个人以免千余人之死。”
隋文帝思考再三,采纳了屈突通的意见,对慕容悉达等人从轻处理,赦免了他们的死罪。他还对屈突通说:“感卿此言,良用恻然。今从所请,以旌谏诤。”
经过这次清查马匹事件和大胆进谏,隋文帝对这位年轻的武将更加另眼相看。“渐见委任”,不久之后就被擢升为右武侯车骑将军,地位日益隆厚。
为了报答隋文帝的知遇之恩,屈突通把全部精力都扑在了工作上,以奉公正直闻名的他,从来不阿谀、不私亲,虽然是亲戚犯法,也从来不袒护。当时他的弟弟屈突盖任长安令,也以执法严格为世人熟知。在当时的官场上流传着这样的话:“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天;宁服三斗葱,不见屈突通。”可见当时人们对这兄弟二人的忌惮程度。
02:镇压农民起义,保护隋朝江山
隋朝大业年间,天下不宁,流民四起,摆在隋炀帝面前的难题,是如何镇压这些反叛者。
屈突通对隋朝忠心耿耿,此时的他竭尽全力保护隋朝的江山。因功被封为左骁卫大将军。安定人刘迦论刘迦伦聚集农民,起兵反隋,势力发展很快,聚众十余万。刘迦伦本人还自称皇王,年号大世,安置百官。这相当于是另立朝廷了。隋炀帝派屈突通前往镇压。
镇压刘迦伦起义,是屈突通为隋朝办的最后一件成功的大事,也算是为隋朝尽了最后一份力。他统领关中的隋军,前往讨伐。兵临安定城,屈突通故意不和刘迦伦军接触,坚守不出。刘军以为屈突通怯战,于是放松了警惕,并分兵他处。屈突通瞅准时机,挑选精兵强将,夜袭刘迦伦。刘迦伦此时正安卧大帐。面对突如其来的隋军,刘迦伦的起义军不知所措,刘迦伦本人也拿不定注意。慌忙之间,刘迦伦已经被隋军斩首。此战,屈突通杀敌近万人,俘虏数万人。
03:隋朝忠臣,宁死不降
李渊起兵之后,屈突通镇守河东。在和李渊大军正面交锋的过程中,屈突通没有占到便宜,几次大战下来,都以失败告终。隋朝的永丰仓被唐军攻占之后,屈突通更是惊骇不已,亲率大军前往长安救援。但是唐将刘文静给拖住,相持数月,毫无结果。
此时,唐朝的说降工作正在紧密进行。
李渊的说客不露痕迹地劝说屈突通投降唐朝。
不料屈突通十分汉子,忠臣的本性一露无余,他说:“我蒙受国家重用,朝廷带我恩重如山;我历仕两位皇帝,受人厚禄,怎么能临危逃难呢?今天受困,唯有一死而已。”
说客听了,知道其心忠贞,便不再多说。
在艰难时刻,屈突通用手作刀状,抹向脖子,说道:“要当为国家受人一万刀。”在场的将士无不感动。
李渊仍旧不死心,他派人买通屈突通的家童,让家童前去劝降。结果,家童方才说明来意,就被屈突通以叛变通敌、扰乱军心的罪名给杀了。
尽管屈突通宁死不降,但是隋朝的土崩瓦解已经是无法挽回的局面。当听到隋朝首都被唐军攻破的消息后,屈突通作出了战略调整,他命令桑显和镇守潼关,自己则率军东下,朝洛阳前进。
但是,屈突通的大军刚走不久,桑显和就投降了唐将刘文静。刘文静派遣段志玄、窦琮、桑显和等将领率兵追击屈突通。屈突通得知消息后,就地扎营,坚守阵地。
两军对垒,窦琮拉出屈突通的儿子,让他劝降父亲。
屈突通见状,高呼:“昔日和你是父子,现在和你是仇敌”。说完,令人朝儿子放箭。旧将桑显和冲出阵前,对屈突通的军队喊道:“现在京师陷落,你们都是关西人,想到何处去安家?”此话一出,军中竟有大半放下兵器。
屈突通见此情形,心知再无回天之力。他下马受降,并长跪于地,嚎啕大哭:“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天地神祇,实所鉴察。”
唐军将屈突通押送到长安面前李渊。李渊见了屈突通,十分体贴,却又一语双关地说:“我们俩今天的见面,时间上迟了一些。”
屈突通据实而答:“我不能尽人臣之节,力屈而至。”
李渊感叹说:“隋朝忠臣也。”
封他为蒋国公,授兵部尚书,任李世民行军元帅长史。
04:安享晚年
在唐朝,屈突通跟随李世民征讨四方,发挥了一个老臣的应有作用。他清正廉洁,在征讨薛举的过程中,面对珍奇宝物,很多将领都纷纷争夺,唯独他他分毫不取。李渊夸奖他“清正奉国”,并赏给黄金六百两。
在跟随李世民平定洛阳的过程中,他的两个儿子身陷贼地,他毫不徇私。平定王世充后,论功行赏,屈突通功为第一。
李世民即位后,赐封屈突通为左光禄大夫,实封六百户。贞观二年(628年)病逝,享年七十二岁。贞观十七年“诏图形于凌烟阁”。
如何评价隋唐著名武将屈突通一生的功绩
通过记载屈突通生平事迹相关书籍中得知,屈突通生于公元557年,卒于公元628年,享年71岁。屈突通是隋唐时期著名的武将,同时屈突通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通过了解屈突通生平事迹得知,屈突通是北周屈突长卿的儿子。屈突通自幼擅长骑射,并且对兵法武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屈突通年轻时,曾在隋朝廷担任虎牙郎将一职,不久之后又担任亲卫大都督一职。公元597年3月,在隋文帝杨坚的派遣下,屈突通前往甘肃陇西一带调查属于朝廷的牧群。期间,屈突通刚正不阿,秉公执法,一共查出当地隐藏了两万多匹马。隋文帝得知此事后,下令将相关官员全部处死。屈突通听完隋文帝的判令之后,于心不忍,便向隋文帝求情,希望隋文帝能宽容处理罪臣。事后,隋文帝认为屈突通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才,便日渐重要屈突通。
在隋文帝的提拔下,屈突通成为了右武侯车骑将军。隋文帝去世后,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杨广继位不久之后,杨素之子杨玄率兵反抗,在屈突通的镇压之下,杨玄起义以失败而告终。杨广即位后,全国各地百姓不堪赋税沉重,便纷纷揭竿而起。屈突通为了保全隋朝政权,依然率兵镇压。等到李渊率兵讨伐隋朝时,屈突通还率兵抵抗李渊的起义。后来,屈突通被李世民的雄途伟业所折服,决定跟随李渊李世民父子,为唐朝廷效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屈突通属于那个时代的功臣,虽然在后世看来没有扬名立万,也没有留下很有威望的名声,但不可否定的是他在属于他的那个时代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后人对于屈突通评价也以好评为主。所以由此可见,屈突通在历史上的功劳不可磨灭,为人也被后人多值得称颂。
屈突通能让后人对他好评如潮,这与他自己本身的能力和性格密不可分。屈突通作为一名大将,虽然是从武,但是他不愚昧,不莽撞,做事,打仗有谋略,有计划,不随意行事。随意这也是他在战场上能够打胜仗的原因。另外,屈突通作为一名武将不仅关心国家的战争事宜,除了打仗之外,他对于国家的大事和皇帝的做法也能做到随时关注并且从善如流,敢于直谏。在隋文帝下错命令时能够及时的劝谏;在执行隋炀帝吩咐的任务时能够秉公执法,不徇私枉法,体现了他性格中正直的一面。而这也是后来他能够得到皇帝信任并喜爱的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屈突通不仅仅在面对任务时能够铁面无私,而他在面对国家破败,濒临灭亡时忠于自己的国家。在李渊攻占长安时,知道自己面临兵败,他依然坚守并且鼓励自己的将士一同坚守。再后来派自己的儿子来说服自己的时候,他决意同儿子恩断义绝。这无一不体现出屈突通的爱国情怀和对于国家的尽忠。虽然最后他迫于种种原因投降,但这不能磨灭他性格中尽忠职守的一部分。所以后来在《旧唐书》中评到:“或问屈突通尽忠于隋而功立于唐,事两国而名愈彰者,何也?答云,若立纯诚,遇明主,一心可事百君,宁限于两国尔!被稠桑之擒,临难无苟免;破仁杲之众,临财无苟得,君子哉!”赞曰:“屈突守节,求仁得仁。”这就是屈突通,不管为哪个朝代服务都求无愧于心,尽忠职守。所以单反熟识屈突通的人对于屈突通的评价都是好的。《新唐书》:“屈突通尽节于隋,而为唐忠臣,何哉?惟其一心,故事两君而无嫌也。”《新唐书》的评价也说明了为什么屈突通尽管服侍过多个朝代,但是却没有人说他是背叛者的原因。
屈突通的一生不算辉煌,也称不上是有轰轰烈烈,但是他的性格和为人处事以及他的尽忠职守使得他获得了无数后人对于他的良好评价。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屈突通做过什么突出贡献
通过记载屈突通生平事迹相关书籍中得知,屈突通生于公元557年,卒于公元628年,享年71岁。屈突通是隋唐时期著名的武将,同时屈突通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通过了解屈突通生平事迹得知,屈突通是北周屈突长卿的儿子。屈突通自幼擅长骑射,并且对兵法武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屈突通年轻时,曾在隋朝廷担任虎牙郎将一职,不久之后又担任亲卫大都督一职。公元597年3月,在隋文帝杨坚的派遣下,屈突通前往甘肃陇西一带调查属于朝廷的牧群。期间,屈突通刚正不阿,秉公执法,一共查出当地隐藏了两万多匹马。隋文帝得知此事后,下令将相关官员全部处死。屈突通听完隋文帝的判令之后,于心不忍,便向隋文帝求情,希望隋文帝能宽容处理罪臣。事后,隋文帝认为屈突通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才,便日渐重要屈突通。
在隋文帝的提拔下,屈突通成为了右武侯车骑将军。隋文帝去世后,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杨广继位不久之后,杨素之子杨玄率兵反抗,在屈突通的镇压之下,杨玄起义以失败而告终。杨广即位后,全国各地百姓不堪赋税沉重,便纷纷揭竿而起。屈突通为了保全隋朝政权,依然率兵镇压。等到李渊率兵讨伐隋朝时,屈突通还率兵抵抗李渊的起义。后来,屈突通被李世民的雄途伟业所折服,决定跟随李渊李世民父子,为唐朝廷效力。
屈突通评价
屈突通属于那个时代的功臣,虽然在后世看来没有扬名立万,也没有留下很有威望的名声,但不可否定的是他在属于他的那个时代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后人对于屈突通评价也以好评为主。所以由此可见,屈突通在历史上的功劳不可磨灭,为人也被后人多值得称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屈突通能让后人对他好评如潮,这与他自己本身的能力和性格密不可分。屈突通作为一名大将,虽然是从武,但是他不愚昧,不莽撞,做事,打仗有谋略,有计划,不随意行事。随意这也是他在战场上能够打胜仗的原因。另外,屈突通作为一名武将不仅关心国家的战争事宜,除了打仗之外,他对于国家的大事和皇帝的做法也能做到随时关注并且从善如流,敢于直谏。在隋文帝下错命令时能够及时的劝谏;在执行隋炀帝吩咐的任务时能够秉公执法,不徇私枉法,体现了他性格中正直的一面。而这也是后来他能够得到皇帝信任并喜爱的原因。
屈突通不仅仅在面对任务时能够铁面无私,而他在面对国家破败,濒临灭亡时忠于自己的国家。在李渊攻占长安时,知道自己面临兵败,他依然坚守并且鼓励自己的将士一同坚守。再后来派自己的儿子来说服自己的时候,他决意同儿子恩断义绝。这无一不体现出屈突通的爱国情怀和对于国家的尽忠。虽然最后他迫于种种原因投降,但这不能磨灭他性格中尽忠职守的一部分。所以后来在《旧唐书》中评到:“或问屈突通尽忠于隋而功立于唐,事两国而名愈彰者,何也?答云,若立纯诚,遇明主,一心可事百君,宁限于两国尔!被稠桑之擒,临难无苟免;破仁杲之众,临财无苟得,君子哉!”赞曰:“屈突守节,求仁得仁。”这就是屈突通,不管为哪个朝代服务都求无愧于心,尽忠职守。所以单反熟识屈突通的人对于屈突通的评价都是好的。《新唐书》:“屈突通尽节于隋,而为唐忠臣,何哉?惟其一心,故事两君而无嫌也。”《新唐书》的评价也说明了为什么屈突通尽管服侍过多个朝代,但是却没有人说他是背叛者的原因。
屈突通的一生不算辉煌,也称不上是有轰轰烈烈,但是他的性格和为人处事以及他的尽忠职守使得他获得了无数后人对于他的良好评价。
屈突通简介
屈突通,这个名字对于大家而言可能很陌生,关于屈突通的介绍也比较少,虽然介绍比较少,但是对于那个时代而言他确是不可缺少的大将。屈突通是长安人,隋唐时代的名将,其父亲是北周邛州刺史屈突长卿的长子。屈突通还有个弟弟叫屈突盖,他自己还有两个儿子。从其父亲就可以看出屈突通也是出生于名门世家,家族背景并不普通。而屈突通在后来的发展中也果然像其父亲一样逐渐晋升并且得到皇帝的信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屈突通(557—628年)在担任将军期间,多次立下战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位列第十二位。从这里也足以看出其功劳之大。屈突通自幼好武,性格耿直,也是因为这样的性格使得他能够敢于在很多时候向皇帝直接谏言,劝谏皇帝,也使得皇帝避免了很多大的失误的发生,所以屈突通页一步一步的开始与皇帝变得亲密。后来还跟随李世民平定王世充,论功行赏排第一,也足以看出其行军打仗的智慧和勇猛,这也是他能得到皇帝信任的原因,除了耿直的性格便是他有真本事。
屈突通后来被迫降唐。但在此后,对待唐朝皇帝也依然尽心尽力,没有半分懈怠。并且还深的李世民的信任。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屈突通也参与其中,充分可以看出李世民对他的信任。因为这么机密的事情,只有他自己的心腹才会参与其中,才能让他放心。所以在李世民登基之后,论功欣赏,屈突通也因此得到了嘉奖。
对于屈突通的介绍即使再少也不能抹杀屈突通过一生的功绩。屈突通一生征战于沙场,尽忠职守。于贞观二年,屈突通病逝,享年七十二岁。在他去世后,他的长子屈突寿承袭了他的爵位。屈突通的功劳被皇帝所铭记,在他死后,皇帝也多次想起他,并为其追封谥号。
解析隋唐名将屈突通是如何一步步得到皇帝信任
屈突通,这个名字对于大家而言可能很陌生,关于屈突通的介绍也比较少,虽然介绍比较少,但是对于那个时代而言他确是不可缺少的大将。屈突通是长安人,隋唐时代的名将,其父亲是北周邛州刺史屈突长卿的长子。屈突通还有个弟弟叫屈突盖,他自己还有两个儿子。从其父亲就可以看出屈突通也是出生于名门世家,家族背景并不普通。而屈突通在后来的发展中也果然像其父亲一样逐渐晋升并且得到皇帝的信任。
屈突通画像
屈突通(557—628年)在担任将军期间,多次立下战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位列第十二位。从这里也足以看出其功劳之大。屈突通自幼好武,性格耿直,也是因为这样的性格使得他能够敢于在很多时候向皇帝直接谏言,劝谏皇帝,也使得皇帝避免了很多大的失误的发生,所以屈突通页一步一步的开始与皇帝变得亲密。后来还跟随李世民平定王世充,论功行赏排第一,也足以看出其行军打仗的智慧和勇猛,这也是他能得到皇帝信任的原因,除了耿直的性格便是他有真本事。
屈突通后来被迫降唐。但在此后,对待唐朝皇帝也依然尽心尽力,没有半分懈怠。并且还深的李世民的信任。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屈突通也参与其中,充分可以看出李世民对他的信任。因为这么机密的事情,只有他自己的心腹才会参与其中,才能让他放心。所以在李世民登基之后,论功欣赏,屈突通也因此得到了嘉奖。
对于屈突通的介绍即使再少也不能抹杀屈突通过一生的功绩。屈突通一生征战于沙场,尽忠职守。于贞观二年,屈突通病逝,享年七十二岁。在他去世后,他的长子屈突寿承袭了他的爵位。屈突通的功劳被皇帝所铭记,在他死后,皇帝也多次想起他,并为其追封谥号。
屈突通评价
屈突通属于那个时代的功臣,虽然在后世看来没有扬名立万,也没有留下很有威望的名声,但不可否定的是他在属于他的那个时代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后人对于屈突通评价也以好评为主。所以由此可见,屈突通在历史上的功劳不可磨灭,为人也被后人多值得称颂。
屈突通剧照
屈突通能让后人对他好评如潮,这与他自己本身的能力和性格密不可分。屈突通作为一名大将,虽然是从武,但是他不愚昧,不莽撞,做事,打仗有谋略,有计划,不随意行事。随意这也是他在战场上能够打胜仗的原因。另外,屈突通作为一名武将不仅关心国家的战争事宜,除了打仗之外,他对于国家的大事和皇帝的做法也能做到随时关注并且从善如流,敢于直谏。在隋文帝下错命令时能够及时的劝谏;在执行隋炀帝吩咐的任务时能够秉公执法,不徇私枉法,体现了他性格中正直的一面。而这也是后来他能够得到皇帝信任并喜爱的原因。
屈突通不仅仅在面对任务时能够铁面无私,而他在面对国家破败,濒临灭亡时忠于自己的国家。在李渊攻占长安时,知道自己面临兵败,他依然坚守并且鼓励自己的将士一同坚守。再后来派自己的儿子来说服自己的时候,他决意同儿子恩断义绝。这无一不体现出屈突通的爱国情怀和对于国家的尽忠。虽然最后他迫于种种原因投降,但这不能磨灭他性格中尽忠职守的一部分。所以后来在《旧唐书》中评到:“或问屈突通尽忠于隋而功立于唐,事两国而名愈彰者,何也?答云,若立纯诚,遇明主,一心可事百君,宁限于两国尔!被稠桑之擒,临难无苟免;破仁杲之众,临财无苟得,君子哉!”赞曰:“屈突守节,求仁得仁。”这就是屈突通,不管为哪个朝代服务都求无愧于心,尽忠职守。所以单反熟识屈突通的人对于屈突通的评价都是好的。《新唐书》:“屈突通尽节于隋,而为唐忠臣,何哉?惟其一心,故事两君而无嫌也。”《新唐书》的评价也说明了为什么屈突通尽管服侍过多个朝代,但是却没有人说他是背叛者的原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