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沈贵妃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
出生地:开封
出生时间:994
去世时间:1076
主要成就:才人-美人-婕妤-充媛-德妃-贵妃
祖父:沈伦
父亲:沈继宗
性格:淑德 俭朴 不奢华
夫君宋:真宗赵恒
宋真宗赵恒的妃嫔:沈贵妃的简介
沈贵妃(994年-1076年),沈氏,谥号昭静,宋真宗赵恒的妃嫔,宰相沈伦之孙女,父亲沈继宗为光禄少卿。
大中祥符年间沈氏入宫为才人。后晋美人、婕妤、充媛,至德妃。沈妃淑俭不华,真宗甚为敬重。嘉佑末,宋仁宗晋尊庶母沈氏为贵妃。熙宁九年沈贵妃薨逝,享年八十三岁。许出殡其家,车驾临奠,辍视朝三日,谥曰昭静贵妃。
其父沈伦
沈伦,字顺仪,北宋开封府太康县人。原在嵩县、洛阳-带讲学,后汉乾佑年间(948~949年)跟随白文珂镇守陕西,后经朋友宣徽使昝居润推荐给宋太祖,被聘为州级幕府,继任滑、许、宋三镇从事,掌管财物。大祖登基后,知其廉洁耿直,任为户部郎中。建隆三年(962年)升给事中,四年任陕西转运使。太祖出兵讨伐四川,改为随军水陆转运使。成都攻破后,沈伦独居庙院,洁身粗食,坚决拒收贿赂。东归时,只带图书数卷,别无它物。太祖得知,深为钦佩。即提升他为户部侍郎,枢密副使。开宝六年(973年)任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管荆南、剑南水陆发运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976年)加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后来太宗率真赴太原,令沈伦留守兼理开封府一切事宜。回朝后论功行赏。又加沈伦左仆射。五年监修《太祖实录》完成,六年加开府仪同三司。七年,因为他的同僚卢多逊犯罪,没有及时察觉上报,降为丁部尚书。不久,沈伦年老辞职,终年79岁,赠侍中。谥号"恭惠"。
其夫赵恒
赵恒(968-1022)宋太宗第三子。以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帝亦淫于封禅之事,朝政因而不举,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辽国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宋战胜辽国,但因真宗惧于辽的声势,不顾寇准的反对,以每年进贡辽大量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历史上称为澶渊之盟。在位二十五年崩。为守成之主,使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
沈伦:北宋初年官员,沈贵妃的爷爷
沈义伦(909-987),因避太宗光义名讳而单名伦,字顺宜,开封太康(今属河南)人。北宋的开国功臣之一,在太祖和太宗两朝执掌财政大权,后任宰相。沈义伦少习《三礼》,以讲学授徒为生。沈义伦是赵匡胤霸府幕僚中继赵普之后第二个升任宰相。曾经因得罪卢多逊被罢相。
后汉乾佑元年(948),白文珂以"使相"任永兴军(陕州,今三门峡市西)节度使,沈义伦投白文珂幕下,开始了节府幕僚生涯。后周显德三年(956),赵匡胤初领匡国军(同州,今陕西大荔)节度使,经宣徽使昝居润推荐,几乎与赵普同时投入赵匡胤幕府,沈义伦任从事,掌管财政。
宋朝建立,沈义伦在以"佐命功"升迁的赵匡胤霸府幕僚中,名列第四。自归德军(宋州,今商丘南)观察推官升为户部郎中。沈义伦较关心民间疾苦,次年出使吴越时,途中见到淮南扬州、泗州(今盱眙西北)发生饥荒,饥民饿死不少,在他归朝后的力请下,宋太祖下诏淮南地方进行赈济。建隆三年十一月,升给事中。乾德元年(963)改任陕西转运使。乾德二年十一月,宋军进攻后蜀,沈义伦改任随军转运使。次年正月,宋灭后蜀,宋军将帅恃功贪暴,只有都监曹彬、转运使沈义伦清廉,曹彬归朝后,"唯荐义伦可任"。乾德五年八月,沈义伦升为户部侍郎、枢密副使。开宝二年(969)二月,宋太祖亲征北汉,以皇弟赵光义为东京留守,沈义伦为大内都部署、判留司三司事,负责皇宫安全和处理朝廷日常财政事务。
沈义伦言行谨小慎微,当新贵们纷纷营造宏丽的新居,他的住房虽卑陋但不进行修缮。开宝六年五月,宋太祖派官督工按设计图为他营造新居时,他还是要求建造较狭小的房屋。同年八月,连任十年宰相的赵普,因跋扈擅权被罢相出为节度使。九月,枢密副使沈义伦与参知政事薛居正、/">薛居正同日升为宰相,沈义伦是赵匡胤霸府幕僚中继赵普之后第二个升任宰相。
开宝九年(976)十月,赵光义(太宗)夺位后,沈义伦避宋太宗名讳,改名沈伦。仍任次相。太平兴国四年二月,宋太宗亲征北汉及随后攻辽,百官从征,次相沈伦任东京留守兼判开封府事,全权负责留守事务。
太平兴国六年六月,首相薛居正死,沈伦升为首相。
史籍记载
《宋史·列传第二十三》论曰:沈伦使吴越还,请以扬、泗军储百万余斛贷饥民,朝论难之。伦曰:"国家以廪粟济民,自当召和气,致丰稔,岂复有水旱?"得请乃已。
伦清介醇谨,车驾每出,多令居守。好释氏,信因果。尝盛夏坐室中,恣蚊蚋噆其肤,童子秉箑至,辄叱之,冀以徼福。在相位日,值岁饥,乡人假粟者皆与之,殆至千斛,岁余尽焚其券。
沈贵妃:出身清贵的宰相孙女,一生历经五朝
宋真宗的后妃出身有高有低,有出自将门元后潘氏和继后郭氏、戴贵人,有出身微贱的刘皇后、杨淑妃、李宸妃,还有出身清贵的沈贵妃。
在真宗的后宫中,沈贵妃是唯一的清贵出身,宰相沈伦的孙女,因此,皇帝待沈氏与众妃不同,“故待之异众”。
沈伦【909-987】,字顺宜,原名沈义伦,因为避讳宋太宗的名讳改为单名沈伦。沈义伦是开封太康人,出身寒微,最初以讲学授徒为生,就是说,当初沈宰相没发迹前是做私塾先生的,“以讲学自给”。
后汉乾祐元年【948】,沈义伦投奔永兴军节度使白文珂门下去做幕府先生,开始走出改换门庭的第一步。
到了后周显德三年【956】,经昝居润的推荐,沈义伦和赵普同时投靠匡国军节度使赵匡胤门下做幕府,开启了沈家的腾达之路。
不用剧透大家也都知道赵匡胤是最后摘桃子的人,建立了北宋,沈义伦以佐命功在幕府中排名第四,主管财政,从此也可见沈义伦的特长是理财,因此后来做了三司使。
开宝六年【973】八月,跋扈的赵普罢相,九月,沈义伦就和薛居正同日升为宰相,也是赵匡胤幕府中继赵普之后第二个任职宰相的。
开宝九年【976】十月,赵光义夺位后,沈义伦改名沈伦,依旧做次相,在太平兴国六年【981】六月,首相薛居正薨,沈伦升为首相。不过随即在九月份,因为赵普编造金匮之盟的功劳又被宋太宗任命为首相,沈伦再次沦为次相。
沈伦多少还有些文人的清高,史书评价他“清介醇谨”,和赵普那样没下限的人还是有不同的,他能够感觉到即将发生的政治风暴,不愿意助纣为虐参与迫害秦王赵廷美,又没有能力阻止,因此告病,随即上表请求致仕。
太平兴国七年【982】四月,宋太宗以沈伦没能察觉秦王党羽次相卢多逊的罪行而罢相,沈伦再次请求致仕,七月,以左仆射致仕,雍熙四年【987】薨,年79岁,赠侍中,赐谥恭惠。
沈宰相家里的八卦
沈伦原配妻子阎氏,夫妻俩渡过了年轻时代的微贱生活,阎氏一直没有生儿子,为了传宗接代,沈伦在发达后纳妾田氏,生子沈继宗。
沈伦的官越做越大了,儿子的名头有些不好看,阎氏就把朝廷赏赐的封邑坚决的让给田氏,她在老家,就像是变相的离婚不离家一样。
沈伦就在老家太康修建住宅给发妻居住,田氏在京城做宰相夫人,儿子沈继宗就有嫡子的名份。
沈继宗遗传他爹的理财本领,很善于经营,还讲究养生,不饮酒,不喜欢音律,不过就喜欢呼朋唤友开趴体,乐此不疲。宰相之子,又善于经营,自然不差钱,沈家真是又有钱又清贵。
沈继宗的儿子沈惟清娶了宋太宗的孙女宜都县主为妻,宜都县主是密王赵元偓的女儿,宋真宗的侄女,沈贵妃就是沈继宗的闺女,也就是说,沈继宗和宋太宗平辈,闺女嫁给宋太宗的儿子宋真宗,儿子娶了宋太宗的孙女宜都县主,这,这有点差辈啊!
哎哟,反正皇室联姻不看辈分。
沈贵妃【994-1076】,是宋真宗赵恒的妃子,宰相沈伦的孙女,光禄少卿沈继宗的女儿。大中祥符二年【1009】四月,沈姑娘入宫,因为其祖父做过宰相,直接就封了正五品才人,差不多和她一起入宫的帅哥戴兴之女才封了贵人【无视品中最高级,才人之下】。
史书中记载说沈氏“为人淑俭不华”,那就是贤良淑德不好奢华了,有一个善于赚钱爱开趴体的爹沈姑娘居然不奢侈,也挺难得的,这是她值得夸耀的优点。
史书只夸这么一条,大概沈姑娘在相貌上稍微有点欠缺,能进宫最少也是清秀之姿,但在后宫佳丽中就不起眼了。真宗对沈姑娘好是源自她的出身,是相门子,对她本人,大概不会有太多喜爱之情。
这么说的证据是什么呢?大中祥符六年【1013】正月,进宫四年的沈才人晋了一级,成为正四品的美人,但是初入宫才封贵人的戴氏在今年直接跳到正二品的修媛【正二品中的第十四级】,反而把沈美人甩在后面,成为后宫老三。
可见沈美人不得宠啊!徒有相门子的身份,只能在后宫熬着了。所幸沈氏性恬静,宋朝后宫待遇又好,沈氏不争不抢安然度日。
天禧二年【1018】九月,后宫大晋封,沈美人才升级升级位正三品的婕妤,在真宗朝,沈氏最高的位份也就是婕妤了。
宋史说真宗有意立沈氏为皇后,其实是谬论,真宗喜欢刘娥喜欢的死去活来,怎么可能去立沈才人,只不过,因为刘娥出身的问题被大臣诟病,很有可能是大臣推出沈才人和刘娥打擂台的。
高寿的沈贵妃
乾兴元年【1022】三月,赵恒驾崩,太子赵祯继位,四月,晋封先帝后宫,沈婕妤晋封充媛。
明道二年【1033】十一月,沈充媛晋封昭容;宝元元年【1038】十一月,晋封昭仪;庆历元年【1041】十二月晋封婉容;庆历四年【1044】九月晋封贤妃,随即又晋封德妃;嘉祐七年【1062】十二月,晋封贵妃。
话说仁宗对待沈氏真是不错的了,一直晋封到仅次于皇后的贵妃,相比较那位帅哥戴兴的闺女小戴戴,仁宗有点厚沈薄戴,仅仅给小戴戴晋封过一次。
嘉祐八年【1063】四月仁宗驾崩,嗣子英宗赵曙继位,对于沈贵妃来说,英宗就是她的孙子辈了。
治平四年【1067】正月,英宗驾崩,太子赵顼继位,是为神宗,沈贵妃是皇帝的曾祖母级别。
一直活到神宗熙宁九年【1076】十一月,沈贵妃薨,年83岁,历经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五朝,蛮高寿的。
神宗特别允许从沈家出殡,并亲自驾临祭奠,还辍朝三日以示哀悼,赐谥“昭静”,可以称呼她为昭静贵妃沈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