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历史人物慎子

本 名:慎子

别 名:慎到

民族族群:赵国人

出生日期:约公元前390年(辛卯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315年

战国时期历史人物 先秦的法家代表人物慎子介绍

慎到(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5年),赵国人,《史记》说他专攻“黄老之术”。是从道家中出来的法家创始人物。齐宣王、齐泯王时游学稷下,在稷下学宫讲学多年,有不少学生,在当时享有盛名。在稷下时,与田骈、接子、环渊等有较多的交往。他们一起被齐王命为大夫,受到尊敬,齐王还特意为他们建起了高楼大厦,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道路。齐宣王时,他曾长期在稷下讲学,对于法家思想在齐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慎到学说

在先秦的法家代表人物中,慎到、申不害和商鞅分别重视“势”、“术”、“法”,但都是在提倡法治的基础上提出的不同观点。“势”主要指权势,慎到认为,君主如果要实行法治,就必须重视权势,这样才能令行禁止。

第一,慎到主张

,即百姓、百官听从于君主的政令,而君主在做事是必须完全依法行事。而且,立法权也要集中于君主之手,各级的官吏只能严格地遵守法律和执行法律,即“以死守法”。百姓则要接受法令的规定,按法做事,即“以力役法”。慎到认为这样才能实行法治,并取得功效。在君主具体执法的过程中,慎到提倡法治,做到公平执法,反对人治。主张立法要为公,反对立法为私。用他的话说,就是“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他认为法治比人治优越,甚至说不好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好。

第二,提倡

重“势”是为了重视法律,君主只有掌握了权势,才能保证法律的执行。慎到把君主和权势分别比喻为飞龙和云雾,飞龙有了云雾才能飞得高,如果云雾散去,飞龙就是地上的蚯蚓了。如果有了权势,即使像夏桀那样的昏庸残暴,命令也能执行,即“令则行,禁则止”。如果没有权势,即使像尧那样贤德,百姓也不听从命令。所以,慎到反对儒家主张的“德治”,认为那样不可能使法律贯彻执行,会产生很多弊端。在无为而治方面,慎到和申不害主张是相似的,只是论述的角度不同。他认为,如果国君什么事都自己亲自去做,不但会筋疲力尽,还会使大臣旁观,不积极做事,等一旦有了过失,大臣会把责任推到君主身上,君臣矛盾的激化甚至会导致谋反篡位的事出现。

他主张“抢法处势”;“法制礼籍,所以立公义也”;“法者,所以齐天下之动,至公大定之制也。故智者所以不得越法而肆谋,辩者不得越法而肆议,士不得背法而有名,臣不得背法而有功。我喜可抑,我忿可窒,我法不可离也;骨肉可刑,亲戚可灭,至法不可阙也”。把法看成了国家的根本,是维系社会秩序,伦理道德的可靠保证。慎到认为,有了法,就要真正以法治国,不能只是摆设。他说:“为人君者不多听,据法倚数以观得失。无法之言,不听于耳;无法之劳,不图于功;无劳之亲,不任于官。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慎子·君臣》)什么都要用法来实行、判断、裁定,不能有所遗漏。法有种种作用,所以,“法虽不善,犹愈于无法”(《慎子·威德》)然而,“治国无其法则乱,宗法而不变则衰,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以力役法者,百姓也;以死守法者,有司也;以道变法者,君长也。”(《艺文类聚》卷54引《慎子》)法必须不断变化以顺应时代,否则,法就会衰败,就会走向死亡,所以,作为国君的责任之一就是变法。

表面上看来,慎到主张因循自然、清静而治与以法治国是矛盾的,实际上,慎子的意思是在法治的基础上依照事物的本性,顺其自然,法也必须遵循自然本性。很明显,慎到的思想是老庄道学与法家的合流。

慎子:古代鲜有人知的法家代表人物

对先秦法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01引言

谈起先秦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或许我们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韩非子,而今天,笔者为大家介绍一位鲜有人知的法家代表人物——慎子。

慎子,名慎到,大约于公元前390年出生在赵国邯郸。他是法家的创始人之一,也有人说,他并不是法家中人,而是道法家人。

因为,慎子的思想不但有法家思想在其内,还有道家的思想在其中,甚至来说,道家思想是慎子的基础思想。

但是,在历史上,大部分学者普遍认为其诗法家之人,其原因便在于,慎子“援道入法”,简单来说,就是将道家的思想融入法家的思想当中,从而建立独具一格的法家理论体系。

因而,慎子的思想理论我们大致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以道为本,以法为治”。

接下来,我们就具体来讲一讲慎子的思想。

02以道为本

首先来说,将慎子归于道家的最早记载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在《史记》中,司马迁写道:

“申子之学 ,本于黄老 ,而主刑名 ”

那么,我们就来聊一聊慎子思想中的道家思想,

“天有明 ,不忧人之暗也 ;地有财 ,不忧人之贫也。”

这是记载于《慎子.威德》中的,相传慎子著十二论,四十二篇,而目前流传于世的只有7篇,《威德 》 、 《因循 》 、 《民杂 》 、 《知忠 》 、 《德立 》 、 《君人 》 、 《君臣 》 ,后世之人也主要是通过这七篇来了解慎子的思想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

言归正传,关于慎子的道家思想,其核心观点便是认为“天道”是客观存在的。

正如上文记载,“天道”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观点便是“因循自然”。

什么意思呢?

通俗来讲,就是要求人们在认识、熟悉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去充分的利用自然规律。

而这一点也主要见于他的法家思想当中,我们在后文在详谈。

那么,说完慎子思想中的道家思想了,慎子又是如何援道入法,以道为本的?

正如前文所说,慎子认为天道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天道的最大的特点便是在于“公”,在这里,我们可以粗浅的将“公”理解为公平公正,而天道只有做到“公”才能够包容万物。

那么,问题来了,天道可以做到“公”,那么,人道如何做到“公”呢?

慎子的方法是抛去主观认识,建立客观标准,而这个用来衡量一切事物的客观标准就是“法”。

所以说,慎子的援道入法,我们简单的理解为以“老子之道”来说明“法”存在的合理性。

03以法为治

通过对上文的叙述,我们所引出的便是慎子的“法”理论体系。

关于慎子的法理论体系,我们可以分为三点来进行阐释,分别是势、法、术,这三者相互制约却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慎子的法理论体系。

首先是势。

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前文小小的提了一下,就是“因循自然”。

所谓的“因循自然”其实就是自然之势,而慎子的势除了自然之势便是社会之势了。

自然之势我们很好理解,就是借助自然的力量,比如舟船借用浮力可以飘在水面上,飞龙可以借助云彩飞向天空,这都是《慎子》中所举的例子。

说完自然之势,我们来讲社会之势。

社会之势主要理解为尊君贵势,尊君,即将君主放在第一位,贵势,即君主的权势,简单来讲就是君主之势一定要保证权威性,只有保证了君主的权威才能够维稳社会秩序,可见,在慎子的法理思想中,肯定君主的统治地位是第一要义。

除此之外,在社会之势中还掺杂着其他的观点,比如,主张君主要顺势无为。

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臣尽智力以善其事,而君无与焉,仰成而已。故事无不治,治之正道然也。人君自任,而务为善以先下,则是代下负任蒙劳也,臣反逸矣。

这段话意思很简单,就是说臣子做好臣子该做的事情,而君王也做好君王该做的事情,这是一种秩序,一种规则,遵守了这种规则,才能治理好国家。

在后世,这一点也常常被人们当做管理学经验来研究。

而为了维持这种秩序,保护这种规则,就需要“法”的存在。“势”与“法”是不可分割的。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法。

首先,法从何处来?

“法非从天下 ,非从地出 ,发于人间 ,合乎人心而已。 ”

慎子的观点是,所谓的法律制度,不是天生地养的,而是因“人”而产生的。

因而,慎子的法理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自为”的基础上的。

慎子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自私自利的,而正因如此,人与人之间会为了物质利益而争斗,进而会引发社会动乱。

而为了避免动乱的产生,就需要一个约束的东西,即法。

而明确了“法”的重要性之后,便是立法。

在立法方面,慎子的主张较多,笔者挑选一个比较重要的来讲一讲。

那便是,慎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有“常法”,也有有“变法”。

所谓的“常法”就是指治国的法律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以及权威性,而所谓的变法就是指一个国家的法要根据国家社会的发展不断的进行改动和完善。即:

“故治国无其法则乱 ,守法而不变则衰。”

总的来说,慎子将“法”抬升到治国之根本手段上,他认为,如果统治者想维护社会稳定,那么,就一定要有法。

当然,统治者也不能随意制定法律。

“法者, 所以齐天下之动,至公大定之制也。”

文章的最后,我们就来讲一讲术。

在这里,术主要是为驭人之术,慎子的驭人之术有两点,我们简单概括一下,一是,君主要熟悉自己的手下官员,了解他们的长处,以此方便治理国家,二就是君王要量才而用,而不是通过简单的尽忠与否来判断能否任用。

04总结

总结一下,笔者在这篇文章中简单的的介绍了因循、尊君、贵势、尚法等慎子的思想理论。其实,慎子的思想理论还有很多,但是由于笔者能力不足,就暂时介绍这些。

有人说,慎子的思想“杂而有主”,而这主便是法家思想。所以说慎子的思想以法家思想为核心内容,不过,如果有读者想要了解慎子的思想的话,个人建议先从其道家思想入手。

最后,以上是本人对慎子思想的简单理解,如有不对,还望多多指正。

参考资料:《先秦学术概论》吕思勉

楚顷襄王是怎么坐稳楚国王位的?楚顷襄王与慎子的智慧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一起来看看楚顷襄王与慎子的故事吧。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诸侯纷争不断,各国势力纵横捭阖,共同演绎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在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里,每个国家都可能在不经意间遭遇破灭,这也刺激当时社会学术繁荣、百家争鸣的盛景,并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精彩故事。其中就有一则关于楚怀王之子芈横轶事,凸显出当时天下局势的复杂和古人的智慧。

自从秦孝公时期,秦国推行商鞅变法之后,逐渐崛起成并改变了天下格局。后又经历秦惠文王、秦武王和秦昭襄王的发展之后,一跃成为华夏最强诸侯。而曾经王霸一时的楚国,正是在此阶段遭到秦国连番攻击,于楚怀王时期走向衰落的。


当楚怀王为与秦国重修于好,和秦昭襄王会盟于武关,却遭扣押胁迫割地。当时楚国太子芈横正在齐国做人质,与楚国是联盟关系。只不过此时的中原格局早已从秦、楚、齐三强并立转化为了秦、齐并驾齐驱的态势了,因此在齐楚联盟中,齐国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原本按照道义来讲,齐国是应该将楚国太子放回去继承王位,可齐湣王却以此要挟楚国太子,想要割取楚国东边,靠近齐国的淮泗一带500里土地,这与秦国扣押楚怀王的性质没有什么两样。

当时的天下诸侯纷争不断,分分合合、敌友变换不断,因而齐国并不能保证楚国会一直成为自己的盟友,将安身立命的土地掌握在手中才是最实际的。但是土地对齐国重要,对楚国同样如此,太子芈横既不想背负割地的骂名,又需要着急回国继承王位,因此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面对如此难题,年轻的芈横显得束手无策,幸好他的身旁有一位老师,名字叫做慎子。慎子是赵国人,法家学派的重要人物,在齐宣王、齐湣王时期来到齐国稷下学宫讲学授教的,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智者。他就为芈横提供了一套说辞,“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意思是说土地是用于安身立命的,但也不能因此而废弃为父亲送葬(当时楚国人对齐国说楚怀王于秦国遭到不测,故而要迎回太子),那样就是不敬孝道。有了这套说辞之后,芈横也就卸了心理负担,颇为慷慨的答应了齐国的要求,顺利回到楚国继承了王位,是为楚顷襄王。

当楚顷襄王继位之后不久,齐国就派人前来要求接收事先承诺的500里地。虽然双方有所承诺,但是真到割地之时,楚王还是不舍得的。于是他又一次请教慎子,询问解决办法。慎子不愧为大才,他告诉楚王,作为君王不应该什么事情都自己拿主意,而要先行听取臣子的意见,察纳雅言,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于是在楚国廷议之时,朝臣们在楚王的要求下展开头脑风暴。上柱国子良认为大王的话一言九鼎,既然实现已经许诺给了强大的齐国,那么如若不予以履行的话,就会失去信誉,日后就无法取信于其他诸侯了,讲信用不是示弱,所以建议割地于齐。另一位楚国臣子昭常就不同于子良的观点,他认为土地是国家的基础,割地就会导致国力的衰退,楚国就再也不可能成为强国了,因此请愿楚王派自己去驻守东边。第三位发言的大臣景鲤是楚国宗室,他同样认为不应该割地于齐,但认为楚国早已衰落,根本难以独自抵御齐国,因此自荐去秦国寻求援兵。

楚国的这三位臣子的发言,简短精干,直冲要点。首先表述出自己的观点,其次解释自己观点的理由,最后给予解决问题的方案。思路清晰,效率高超,有理有据,敢于担当,这也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列国朝堂上普遍存在的风尚。只是建议已经摆出来了,道理也都表述得非常清楚,该如何抉择却依然需要楚顷襄王来决定。


楚王再次求助于慎子,毕竟三人的解决方案截然不同。但慎子给出的答复却令人咋舌,他告诉楚王,既然他们说的都很有道理,那就全都采纳,只是具体措施上需要进行一番算计。

在慎子谋划下,楚王首先将提议割地的子良派遣到齐国献地,以麻痹齐国。齐国果然没有做好战备,就直接派遣使者前去楚国接受土地了。然而另一方面,楚王早已任命坚决抵御的昭常为楚国大司马,奉命驻守楚国东境。当子良带着齐国使者前来接受之时,昭常却表示自己要与楚地共存亡,并已经动员了近乎30多万楚人守卫。这些楚国军队上至60岁的老人、下到未成年的孩童都有,也就是昭常准备要打一场全民防御战。齐王非常生气,就询问子良究竟是怎么回事。子良当时其实也蒙在鼓里,眼见齐国震怒,就说自己是奉楚王命令前来的,直言昭常必定是假传王命,应该予以讨伐。

到了这个时候,齐国才开始整军备战,准备起兵讨伐昭常,不料却后院起火。原来此时景鲤已经说服秦国,派遣大军朝齐国方向逼近。考虑到当时的形势,齐国不得不选择退兵,500里地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了。慎子的做法,既使得年轻的楚王看清楚了麾下臣子的能力,也让众臣集思广益,所建议的计谋都被采纳了一部分,从而完美地实施了一次决策。虽然因为此事让秦国获得介入楚国事务的把柄,却也解决了眼前割地的存亡危机。

这个故事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不过沧海之一粟。但却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迸发出了诸多智慧,直至今日也未曾过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