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司马谈
国 籍:西汉
民 族:汉
出生地:不详
出生日期:约公元前165年(约汉文帝十五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元封元年)
职 业:官员、史学家
籍 贯: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
官 职:五大夫、太史令、太史公
司马迁之父 汉初五大夫司马谈简介
司马谈(约前165-前110) ,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为汉初五大夫,建元、元封年间任太史令、太史公。有广博的学问修养,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又曾为文“论六家之要旨”,批评了儒、墨、名、法和阴阳五家,因为深受当时流行的黄老思想的影响,所以完全肯定地赞扬了道家。父司马喜,子司马迁。
人物生平
司马谈(约前165-前110年),西汉时史学家,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芝川镇华池村)人,司马迁之父。他博学多识,曾随当时著名天文学家唐都学习天文历法知识,从哲学家杨何学习《易》,并对黄老之学进行过深入钻研。
汉武帝建元至元封年间,司马谈任太史令期间,曾对先秦的思想发展史作过广泛的涉猎和研究,认为当时流行的各派学说,即阴阳、儒、墨、名、法各家思想互有短长,唯道家思想最能综合各派之长,“立俗施事,无所不宜”。他将研究成果整理撰成《论六家要旨》,对先秦各学派的思想特点作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是一篇总结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发展史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至今仍是史学界研究先秦思想史、哲学史的珍贵文献。在这篇论文里他第一次分析出自春秋战国以来重要的学术流派。也反映出汉武时代以儒家思想为主,兼用阴阳家、法家和道家“黄老”的学说,即所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而并不“纯任德教”(《汉书·元帝纪》)的思想。从而反映了汉武时代社会和统治思想复杂化的现实情况。其六家之说,不仅为后来司马迁给先秦诸子作传以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也为西汉末期名儒刘向、刘歆父子给先秦诸子分类奠定基础。
司马谈早年立志撰写一部通史,他在任太史令时,接触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广泛地涉猎了各种资料。武帝元封元年(前110),他随同汉武帝赴泰山封禅,途中身染重病,留在洛阳,不久即卒。在弥留之际,对赶来探望的儿子司马迁谆谆嘱咐:一定要继承遗志,写好一部史书。司马谈虽然未能动手撰写通史,但为《史记》的撰写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确立了部分论点。司马迁写成的《史记》中的《刺客列传》、《郦生陆贾列传》、《樊郦滕灌列传》、《张释之冯唐列传》诸篇之赞语,即为司马谈之原作。
司马谈的思想是什么样的 他是在哪一年死的
司马谈(约前165-前110年),西汉时史学家,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芝川镇华池村)人,司马迁之父。他博学多识,曾随当时著名天文学家唐都学习天文历法知识,从哲学家杨何学习《易》,并对黄老之学进行过深入钻研。
思想
司马谈生长受教育于汉王朝的文、景时代,据司马迁说,司马谈的学问有三个方面,其一是“学天官于唐都”。唐都是汉代著名的观测星象的专家,所谓学天官,就是学观测日月星辰的天文之学。其二是“受《易》于杨河”。杨河是汉初有名传《易》者之一。《易》是讲阴阳吉凶的,这和天文星象都有关系。其三是“习道论干黄子”。黄子便是黄生,他擅长黄老之术,曾和辕固在景帝面前辩论汤伐桀、武王伐纣这两件事的性质。黄生的议论正是代表当时统治阶级的思想。司马谈学习这些,为他以后作太史令打下基础。太史令,通称太史公,是武帝新设的官职,掌管天时星历。“近乎卜祝之间”,还职掌记录,搜集并保存典籍文献,这也是吏官历来的传统。由于责任心的驱使,在他临死的时候,拉着司马迁的手,边哭边嘱咐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他希望在死后,司马迁能继承他的事业,更不要忘记撰写史书。他以为一个人事亲、事君的最后目的在于扬名后世,以显父母,这乃是最大的孝道。他看到自孔子死后,至今四百多年,诸侯兼并,史记断绝。当今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等的事迹,作为一名太史而不能尽到写作的职责,所以内心十分惶惧不安,热切地希望司马迁完成这未竟的大业。司马谈流传“下来的文章是《论六家要旨》一文。在这篇论文里他概括出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并加以论述。他第一次分析出自春秋战国以来重要的学术流派。
无为不为
司马谈认为黄老之学是“无为是君无为,而臣有为”。在《黄帝四经》看来,君主在根据道的要求制定了法之后,君主可以无为,但各大臣还是必须左执规、右执矩,以使法令得以实施的。对于这种君无为而臣有为的思想,《淮南鸿烈》曾作过详细发挥,而以黄老学者黄生为师的司马谈又进一步从学术的角度作出了总结。司马谈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又说: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群臣并至,使各自明也.这就是说,君主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无为,故君主也应无为.但这种无为却是以因循为用的,因者君之纲也.所谓因,就是凭借、利用的意思,就是指君主不要事事皆由自己操劳,而是要善于利用与依靠臣下去处理各种政事。在臣下奋发有为的基础上君主便可以无为——坐享其成了。这样一来,君主神不劳,形不敝,而天下便已被治理得井井有条了。相反,如果象儒家所要求的那样,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而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神形尚不能先定,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总之,只有以道家黄老的无为之术——君无为而臣有为治国,才能养精保神、事少功多.再次,司马谈认为黄老之学的无为是一种君主驾驭臣下的统治之术。司马谈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又说:道家无为……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天下主。司马谈的这些话,实际上是对《黄帝四经》所谓的君主驾驭臣下的王术所作的总结。
国家藏书
西汉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官员。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他曾对自己的祖先做过“太史”官,十分敬慕,立志与典籍为伴,专心治史。汉武帝建元年间(前140~前135),他任太史令。太史令通称太史公,为掌管国家图书典籍、天文历算并兼管文书和记载大事的官员。他居此得以观西汉国家藏书。临逝前,希望其子司马迁继其遗职,继续进行史学研究。他总结先秦各家学说,认为阴阳、儒、墨、法各家学说均有长短,唯有道家兼各家所长。著有《论六家之要指》。又根据《国语》、《战国策》、《楚汉春秋》等书,收集资料,撰写史籍,未成而卒。由司马迁继其事,遂成《史记》一书。
去世
前110年,司马谈因病去世,死前遗言给子司马迁:“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接替我做太史令……能写出一部通史是我毕生的心愿,你一定要替我完成这个愿望!”后司马迁继任太史令,依父亲遗愿,著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影视形象
1997年电视剧《司马迁》:李唐饰演司马谈
2001年电视剧《大汉天子》:周正饰演司马谈(该剧初版改为司马迁祖父)
“封禅”是一件大事 为什么司马谈没有参加呢
司马迁跟随孔安国学古文,跟随董仲舒学《春秋》。在西汉一代,以学问和品德来说,都很难找出比这两位更加杰出的人物。这是司马谈为儿子的教育所做的努力,从后来司马迁的学术成就来看,这样的教育是极为成功的。
司马迁当官就把中国西南走一回
“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
巡游天下回来之后,汉武帝便任命司马迁为郎中。郎中是皇帝身边的近卫,负责宿卫宫廷,但汉代往往会安排大臣或豪门之子,以及各种奇才异能之士来担任郎官。因为他们有机会见到皇帝,所以常为皇帝所重用。
司马迁担任郎中后,武帝就派他到外面去出使。去了哪些地方呢?“巴、蜀以南”是今天四川的南方,“邛、笮、昆明”则在四川峨嵋山和云南一带,等于再到整个中国西南地区走了一趟。
“还报命,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
既是奉命出使西南,回来就必须向天子呈报出使的结果,这叫做“还报命”。“是岁”,这一年是元封元年,既然叫“元封”,就知道和封禅有关系。这一年,汉武帝要去泰山封禅。
“封禅”是什么?总经理向董事长报告业务
什么是“封禅”?说“封禅”是国家或天下大事,都不足以形容其重要性。“封禅”,是中国历史的大事。
用最简单的比喻,古人认为“天子”并不是这个天地真正的主人,只是代“天”来管理这个天下。如果用现代公司组织来说,天子只是总经理,“天”才是董事长。这就是为何当年康熙皇帝的祭天文告,要自称“总理河山臣爱新觉罗玄晔”的原因了。
总经理的业绩如果很好,上天就会对你有所福报;总经理的业绩如果不好,上天就会降下灾祸。再不改过,总经理可能就会被免职。
而封禅典礼,就是天子要向天地报告,他已经把天下治理得很好。此时应该举行一个典礼来感谢天地,让上天知道天下现在有多好,我们对祂的感激之心有多么强烈,这就叫“为民报德”。
因此历代君王一旦实行封禅,就等于向天下宣告“太平盛世”的来临。所以历史上的封禅次数并不多。
以西汉为例,从东周天下分崩离析开始,春秋战国一直处于战乱之中,当然没有实施封禅的条件。后来秦始皇虽然统一了天下,也去泰山封禅,但下山时遇到狂风暴雨,秦朝也在短短十四年内灭亡,所以西汉人并不觉得那一次是真正的封禅。
西汉初年,陆续有楚汉之争、诸吕之乱、七国之乱,文景两代省吃俭用,百姓休养生息,因此也没有去封禅。到汉武帝时,他打算进行封禅大典,而此时距离上一位传说去封禅的西周成王,已经将近千年之久。
因此能够参加封禅大典,是几百年都未必能够碰到一次的机会。如今司马谈身为太史令,掌管天官,他绝对有资格参加。这是多少先贤苦苦等待却未曾遇到的机会,而他居然有幸参与此事,这是何等的荣耀!
于是司马谈跟着武帝封禅的队伍往泰山出发,但他发现事情愈来愈不对劲,因为武帝打算实行的封禅,根本就不是原来那么一回事。
千年一遇封禅大典,司马谈多嘴没得参加
从《史记.封禅书》的记载来看,武帝之所以要去封禅,是因为神仙方士们告诉他,想求长生就必须封禅,这样才能得到上天的福报。因此武帝根本是依照方士的意见,来设计封禅典礼。司马谈深深反对这种不是为民报德,而是为了自己求仙得长生的封禅。
倘若你是司马谈,请问这样的封禅典礼,你还要参加吗?
这样千年一遇的大典,如果不参加,岂不是遗憾终生?但如此荒腔走板的典礼,如果参加了却什么都不说,又怎么对得起自己身为太史的责任?
最后司马谈决定,他要劝谏汉武帝,让封禅典礼回归正途!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汉武帝决定把这个讨人厌的囉嗦老头留在半路,不带他去参加封禅大典!
“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
于是司马谈就被留在周南,也就是洛阳附近,被禁止参加封禅大典。他因而悲愤病倒,眼看就要死掉了。
过去有些学者认为,司马谈是因为刚好生病,所以才留在半路,无法参加封禅大典。但从本文来看,这样的解释恐怕有问题。因为这句话中的“故”字,是“因为……,所以……”的意思,明显是因为“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所以才“发愤且卒”;而不是因为“发愤且卒”,所以才“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文章里的脉络清清楚楚,除非你要告诉我,司马迁连他父亲怎么死的都记错了,否则我们只能够根据本文脉络来分析。
“而子迁适使反,见父于河、洛之闲。”
就在司马谈快要死掉的时候,司马迁刚好从西南出使回来,要经由洛阳到山东去见汉武帝“还报命”,没想到却在黄河与洛水之间的周南,意外地见到了父亲的最后一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