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名:孙桓
字 号:字叔武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吴郡富春
主要成就:从讨关羽;与陆逊在夷陵打败刘备
官 职:安东中郎将、建武将军
爵 位:丹徒侯
孙桓简介 三国东吴大将建武将军孙恒生平
孙桓,字叔武,吴郡富春人。孙河(孙河,字伯海。孙坚族子,本姓俞,后因孙策喜爱,赐姓孙)第三子。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参与由吕蒙指挥的袭击荆州行动。关羽兵败后招揽关羽余众,得五千人以及大量牛马器械。
黄武元年(222年),孙桓二十五岁,拜安东中郎将,跟随陆逊抗击进攻东吴的刘备。当时刘备率领众多兵众进攻,满山都是蜀军,孙桓奋战,与陆逊等协力击破蜀军。刘备兵败逃走,孙桓截击,差点就可生擒刘备。刘备更忿恨地感叹:“吾昔初至京城,桓尚小儿,而今迫孤至此也!”战后孙桓因功拜建武将军,封丹徒侯,督牛渚,修筑横江坞,期间逝世。
《吴书》载孙桓“仪容端正,器怀聪明,博学强记,能论议应对。”连孙权都称赞他为宗室中的颜渊。
东汉末年决定天下的三次大战,世人皆道一二却不知其三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林俊杰的一首《曹操》也让我们了解到三国纷争时动荡不安的时局,三国鼎立时期发生过很多场大大小小的战役,其中有三大战役可以说对于天下的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那就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今天我们来聊聊东汉末年的三大战役。
东汉末年三大战役:
一、官渡之战
建安元年,曹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许昌,形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建安二年春,袁术在寿春称帝。曹操即以“奉天子以令不臣”为名,进讨袁术并将其消灭。接着又消灭了吕布,利用张杨部内讧取得河内郡。从此曹操势力西达关中,东到兖、豫、徐州,控制了黄河以南,淮、汉以北大部地区,从而与袁绍形成沿黄河下游南北对峙的局面。袁绍的兵力在当时远远胜过曹操,自然不甘屈居于曹操之下,他决心同曹操一决雌雄。建安四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10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昌,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建安五年,曹操统军在官渡地区击败袁绍军队进攻的一次决战。东汉末年,豪强拥兵割据,逐鹿中原。时袁绍拥有冀、青、幽、并四州,自恃兵多粮足,图谋相机消灭仅据兖、豫二州的曹操。建安五年一月,袁绍率精兵10万南下。在此之前,曹操为避免腹背受敌,已先击溃与袁绍联合的刘备,并进驻易守难攻的官渡。四月,曹操以声东击西之计,于白马击斩袁将颜良,败袁军。
袁绍初战失利,锐气受挫,改分兵进击为结营紧逼。两军对垒于官渡,相持数月。其间曹操因兵疲粮缺,一度欲回守许昌。谋士荀彧认为,曹军以弱敌强,此时退兵必为所乘;反之,袁军轻敌,内部不和,相持既久必将有变,正可出奇制胜。曹操纳其言,派兵袭烧袁军粮车;又亲率精锐5000奔袭袁军乌巢粮屯,全歼袁军,烧毁全部囤粮。消息传来,袁绍所部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投降。曹操乘机全线出击,歼敌7万余,袁绍父子仅率800余骑北逃。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袁绍则从此一蹶不振。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有名战例。
官渡之战是袁曹双方力量转变、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此战曹军的胜利不是偶然的,袁曹间的兼并争,虽属于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争斗,但实现地区性的统一,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二、赤壁之战
曹操败袁绍、破乌桓,基本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自宛挥师南下,欲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九月,曹军进占新野,时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依附刘表屯兵樊城的刘备仓促率军民南撤。曹操收编刘表部众,号称八十万大军向长江推进。刘备在长被曹军大败后,于退军途中派诸葛亮赴柴桑会见孙权,说服孙权结盟抗曹。
孙权命周瑜为主将,程普为副,率三万精锐水军,联合屯驻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刘备军,共约五万人溯长江西进,迎击曹军。十一月,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于赤壁。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结为一体,以利演练水军,伺机攻战。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令其致书曹操诈降,曹操中计。黄盖择时率蒙冲斗舰乘风驶入曹军水寨纵火。曹军船阵被烧,火势延及岸上营寨,孙刘联军乘势出击,曹军死伤过半,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将军曹仁固守江陵。联军乘胜扩张战果,孙刘两军分占荆州要地。
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曹、刘、孙三家争夺荆州之战揭开序幕。此后,曹操退回北方,再没有机会以如此大规模进行南征,但仍旧占据着南阳、南郡二郡之后从南郡、南阳郡中分置襄阳郡、南乡郡,刘备则开始挥军向长江以南的零陵 、武陵、桂阳、长沙四郡发起进攻,孙权则命令周瑜围攻南郡治所江陵县。
三、夷陵之战
公元221年7月,刘备亲率蜀汉军队数万人,对吴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当时,两国的国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长江三峡成为两国之间的主要通道。刘备派遣将军吴班、冯习、张南率领约三万人为先头部队,夺取峡口,攻入吴境,在巫地击破吴军李异、刘阿部,占领秭归。为了防范曹魏乘机袭击,刘备派镇北将军黄权驻扎在长江北岸,又派侍中马良到武陵活动,争取当地部族首领沙摩柯起兵协同蜀汉大军作战。孙权在面临蜀军战略进攻的情况下,奋起应战。他任命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共五万人开赴前线,抵御蜀军;同时又遣使向曹丕称臣修好,以避免两线作战。
陆逊上任后,通过对双方兵力、士气以及地形诸条件的仔细分析,指出刘备兵势强大,居高守险,锐气正盛,求胜心切,吴军应暂时避开蜀军的锋芒,再伺机破敌,耐心说服了吴军诸将放弃立即决战的要求。果断地实施战略退却,一直后撤到夷道、猇亭一线。然后在那里停止退却,转入防御,遏制蜀军的继续进兵。并集中兵力,准备相机决战。这样,吴军完全退出了高山峻岭地带,把兵力难以展开的数百里长的山地留给了蜀军。
公元222年正月,蜀汉吴班、陈式的水军进入夷陵地区,屯兵长江两岸。二月,刘备亲率主力从秭归进抵猇亭,建立了大本营。这时,蜀军已深入吴境二三百公里,由于开始遭到吴军的扼阻抵御,其东进的势头停顿了下来。在吴军扼守要地、坚不出战的情况下,蜀军不得已乃在巫峡、建平至夷陵一线数百里地上设立了几十个营寨。为了调动陆逊出战,刘备遣前部督张南率部分兵力围攻驻守夷道的孙桓。孙桓是孙权的侄儿,所以吴军诸将纷纷要求出兵救援,但陆逊深知孙桓素得士众之心,夷道城坚粮足,坚决拒绝了分兵援助夷道的建议,避免了分散和过早地消耗兵力的行为。
从正月到六月,两军仍然相持不决。刘备为了迅速同吴军进行决战,曾频繁派人到阵前辱骂挑战,但是陆逊均沉住气不予理睬。后来刘备又派遣吴班率数千人在平地立营,另外又在山谷中埋伏了八千人马,企图引诱吴军出战,伺机加以聚歼。但是此计依然未能得逞。陆逊坚守不战,破坏了刘备倚恃优势兵力企求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蜀军将士逐渐斗志涣散松懈,失去了主动优势地位。六月的江南,正值酷暑时节,暑气逼人,蜀军将士不胜其苦。刘备无可奈何,只好将水军舍舟转移到陆地上,把军营设于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涧,屯兵休整,准备等待到秋后再发动进攻。由于蜀军是处于吴境二三百公里的崎岖山道上,远离后方,故后勤保障多有困难,且加上刘备百里连营,兵力分散,从而为陆逊实施战略反击提供了可乘之机。
陆逊在进行大规模反攻的前夕,先派遣小部队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这次进攻虽未能奏效,但却使陆逊从中寻找到了破敌之法—---火攻蜀军连营的作战方法。因为当时江南正是炎夏季节,气候闷热,而蜀军的营寨都是由木栅所筑成,其周围又全是树林、茅草,一旦起火,就会烧成一片。决战开始后,陆逊即命令吴军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袭蜀军营寨,顺风放火。顿时间火势猛烈,蜀军大乱。陆逊乘势发起反攻,迫使蜀军西退。吴将朱然率军五千首先突破蜀军前锋,猛插到蜀军的后部,与韩当所部进围蜀军于涿乡,切断了蜀军的退路。
潘璋所部猛攻蜀军冯习部,大破之。诸葛瑾、骆统、周胤诸部配合陆逊的主力在猇亭向蜀军发起攻击。守御夷道的孙桓部也主动出击、投入战斗。吴军进展顺利,很快就攻破蜀军营寨四十余座,并且用水军截断了蜀军长江两岸的联系。蜀军将领张南、冯习及土著部族首领沙摩柯等阵亡,杜路、刘宁等卸甲投降。刘备见全线崩溃,逃往夷陵西北马鞍山,命蜀军环山据险自卫。陆逊集中兵力,四面围攻,又歼灭蜀军近万之众。至此,蜀军溃不成军,大部死伤和逃散,车、船和其他军用物资丧失殆尽。
刘备乘夜突围逃遁,行至石门山,被吴将孙桓部追逼,几乎被擒,后卫将军傅彤等被杀。后依赖驿站人员焚烧溃兵所弃的装备堵塞山道,才得以摆脱追兵,逃入白帝城中。吴将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张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但此时刘备收拢散兵以及赵云的后军来援,永安驻军接近两万,陆逊已经失去攻克永安的机会。次年四月,刘备恼羞于夷陵惨败,一病不起,亡故于白帝城。夷陵之战就这样结束了。
揭秘三国孙桓是谁的儿子 孙桓是怎么死的
我们说到三国中的孙桓,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人物,因为他好像在历史中没有出现很长的时间,只是介绍他曾经参加过两次战役,孙桓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呢?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一点点的揭开孙桓的面纱。
孙恒剧照
孙桓是孙河之子,也就是孙河的第三个儿子,上有兄长孙助以及孙宜,下有弟弟孙俊。但是,让人可惜的时候,孙河的这几个儿子都是英年早逝,只有四儿子孙俊的寿命稍微长一些,孙桓二十几岁便去世,导致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个人物。
其实,孙桓是非常聪明以及勇猛之人,当时,刘备大举进攻,孙桓看着满山的蜀军并没有害怕,而是迎战蜀军,最终将蜀军打败,在刘备逃走之后,孙桓更是乘胜追击,险些将刘备活禽。这场战役更是让刘备非常的气愤,没想到自己竟然被一个小小年纪的孙桓胁迫。
对于孙桓的了解,历史书中也没有过多的解释,他曾经参加过两次战役,而这两次战役都大获全胜孙权大赞孙桓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关于孙权的死因,其实是因为在他修筑横江坞的时候去世的,至于去世的具体原因我们也不得而知,有的人说是因病去世。但是,不管如何,孙桓这个人物在三国中都是非常勇猛之人,也是不可多得的一个人才,可以将刘备逼的节节退后,从这个上面就可以看的出来,孙桓是非常有胆气的人。
孙桓是谁的儿子
孙恒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将军,在讨伐关羽的战争中也是很大的功劳的。因为击败过刘备之后得到了孙权的重用。那么孙恒和孙权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孙恒是谁的儿子呢?
孙河画像
其实孙恒的父亲是孙河,孙河和孙权都是孙坚的族子。算起辈分的话孙恒和孙权算是侄叔关系。孙恒是孙河的第三个儿子,长相是仪表堂堂的,之后在在读书方面也是比较用功的,身怀的武艺也是比较高强的。之后受到了孙权的重用担任为武卫都尉。
孙恒算是少年英雄,当时在华容道的时候能够击败关羽等人,之后在二十五岁的时候担任中郎将讨伐东吴,但是在那一站中孙恒是担任先锋的,之后受到敌人的进攻被困,孙恒能够在当时困难的局面中能够率领众人杀出重围,之后刘备是措手不及的,孙恒希望能够陈趁胜追击但是刘备根据险要的地势逃走了。
孙恒在战斗的时候是比较勇猛的,所以在打仗的时候担任先锋的是比较多的,并且为了孙权征讨天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孙恒的父亲孙河在少年的时候就成为了孙坚的心腹,当时跟在孙坚的身边出谋划策的,之后因为跟着孙策平定吴、会,但是在途中孙翎被杀,当时跟随在孙翎身边的随从生怕受到牵连,为了撇清自己的关系从而将孙河杀害了。
通过上面的讲述我们知道了孙桓是谁的儿子,并且父子两人都是有勇有谋的将领,同时能够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孙桓怎么死的
在建安二十四年的时候,孙桓参与攻击荆州的行动,当时这场战役的指挥官为吕蒙,在这场战役中,孙桓军队获胜,在战胜关羽之后,擒获了关羽的余众将近五千人、大量的机械以及牛马等。这场战役可以说是历史中对于孙桓非常重要的一次战役。那么,孙桓怎么死的?
孙桓画像
在孙桓二十五岁的时候,被任命为安东中郎将,黄武元年之时,孙桓跟随陆逊对抗进攻的刘备,当时刘备的军队是非常强大的,刘备率领众多精兵进军。而孙桓以及陆逊等人奋战杀敌,两人协力将刘备带领的精兵全部击退,刘备看到情况不妙,狼狈的想要逃走,而孙桓看到刘备想要逃走,于是,便前去拦截刘备逃跑之路,孙桓差一点就可以将刘备擒住。
其实,不仅仅刘备感叹自己差点被孙桓擒住,孙权更是非常喜欢他,曾经夸赞孙桓为聪明博学之人,称孙桓为宗室中的颜渊。有人感叹,如果不是孙桓早逝的话,在历史中,他将会是一个非常有成就的人物,以至于现在孙桓在历史中并没有留下任何的丰功伟绩。
对于孙桓的这种举动,刘备愤恨的感叹自己差点就要被一个小儿擒获。从刘备的话中也可以说明,孙桓是一个非常有实力之人。关于孙恒的死,有很多说法,在结束战役之后的孙桓,被派修筑横江坞,但是孙桓也正是在修建横江坞的时候,孙恒就在这个时候死了,根据后人记载,孙恒是在修建横江坞的时候病逝的。现在是不是你已经知道了孙桓怎么死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