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奴隶出身的皇帝

本名:石勒
别称:石㔨
字号:世龙
小字:匐勒
所处时代:十六国·后赵
民族族群:羯族
出生地: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
出生时间:274年
去世时间:333年8月17日
主要成就:建立后赵,称霸北方
庙号:高祖
谥号:明皇帝
年号:太和、建平
在位时间:319年—333年
身份:变易奴隶→将领→赵王→皇帝
陵墓:高平陵

奴隶皇帝后赵石勒:自知之明使得他纵横天下

石勒(274年―333年8月17日),字世龙,初名石〈勹背〉,小字匐勒,羯族,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人。部落小帅石周曷朱之子,十六国时期后赵建立者,史称后赵明帝。也是世界历史上的唯一一个奴隶皇帝。

石勒发轫于第一次反东海王起义时,追随牧帅汲桑投靠公师籓。石勒这个姓名是汲桑替他取的。后投靠汉赵(前赵)刘渊。石勒在汉人张宾辅助之下以襄国为根据地,先后灭了王浚、邵续与段匹磾等西晋在北方的势力,又吞并曹嶷。前赵平阳政变后正式与刘曜决裂,319年十一月称赵王,都襄国。329年吞并关中取上邽灭前赵。北征代国,令后赵成为当时北方最强的国家。石勒实行多项措施,推动文教和经济发展。

石勒乃是羯人,极有谋略。尽管自己读书不多,或者说根本不认识字,但是做事往往与古人暗合。其实这不是神话,石勒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很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汉族人张宾他一直向师傅一样的供奉。

石勒做皇帝之后,很朴实的作风并没有多大改变。除了继续劝课农桑以外,更加重视文化教育。勒在称王的第六年,亲到襄国的大、小学,考试诸生的经义,对成绩最优者,赏帛有差。不仅如此,石勒求贤纳谏的作风也是很出名的。石勒曾准备到襄国的近郊打猎,主簿程琅劝谏他不要去,并说:“刘、马刺客,离布如林,变起仓卒,帝王亦一夫之敌耳。孙策之祸可不虑乎!且枯木朽株尽能为害,驰骋之弊,今古戒之。”石勒勃然大怒道:“吾干力自可,足能裁量。但知卿文书事,不须白此辈也”。及至猎时,所骑马触木而毙,石勒自己也几乎丧命,因而懊悔道:“不用忠臣言,吾之过也”。乃赐琅朝服锦绢,爵关内侯。由此,“朝臣谒见,忠言竞进”。建平二年三月,石勒将营建邺宫,准备迁都于此,而廷尉续咸上书切谏,石勒大怒,并说:“不斩此老臣。朕宫不得成也!”中书令徐光劝道:“陛下天资聪睿,超迈唐虞,而更不欲闻忠臣之言,岂夏癸、商辛之君邪?其言可用用之,不可用故当容之,奈何一旦以直言而斩列卿乎!”石勒叹息说:“为人君不得自专如是!岂不识此言之忠乎?向戏之尔。人家有百匹资,尚欲市别宅,况有天下之富,万乘之尊乎!终当缮之耳。且敕停作,成吾直臣之气也”。虽然石勒停建邺宫是暂时的,但他还是赐予续咸绢百匹、稻百斛,以为奖赏。并且借此机会下令与公卿百寮,每岁推荐贤良方正、直言秀异、至孝廉等各一人,所考试的答策为上第者拜官为议郎,中第者为中郎,下第者为郎中。并令“其举人得递相荐引,广招贤之路”。就在石勒死的那一年,他还选拔了太学生五人,担任佐著作郎。

石勒是个明白人,自己不认识字,总是让别人给自己读古书,自己在那儿很安静。有时还发出自己的见解。有一次听《汉书》,说郦食其劝刘邦立六国后人时,石勒大惊,说这样何以能统一天下。当听到张良劝阻,才连忙说“赖有此耳”。

对待别人的拍马溜须,石勒总是一笑。有一次,石勒朝见群臣,赐臣子盛宴。酒至半酣,便问自己能和那个古人相比。有人说他神武谋略,超过刘邦。雄才卓越,越过曹操。自古以来,没有一个人能和陛下相比。只有古代的轩辕黄帝可以相比。石勒笑道:人应该有自知之明,汉高祖刘邦崛起于泗水亭长,三年亡秦,五年灭楚。英雄盖世,项羽不是对手。我若遇见汉高祖,当北面臣事,和韩信彭越等比肩,为之横扫天下;若遇汉光武帝刘秀,当并驱中原,不知鹿死谁手。至于曹操司马懿之辈,欺负孤儿寡母,窃取天下,不是英雄的壮举,我看不起他们。说到轩辕黄帝,那是上古的圣人,我怎敢相比。

江湖笑曰:自古成就天下者,一要爱民,二要重视知识分子,三要不断克服自己的不足,四要重视教育,五要不能满目崇拜自己,要有自知之明。石勒虽然只是个草莽英雄,可是观他做事,实在不是一个平庸之辈,所以羯人实力虽小,也能在两晋时期横行一时。

黄瓜以前叫胡瓜:奴隶出身的皇帝石勒避讳改名

黄瓜是一种普通的蔬菜。你知道吗,黄瓜得名,与一位石姓人有关。这个人名叫石勒,他被称为“从奴隶到皇帝的第一人”。

  他生活在什么年代?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石勒是中国历史上从奴隶到皇帝第一人

《晋书》记载,石勒为羯族人,他本不姓石,幼时名匐勒,后得字世龙,起兵后,更姓为石,才开始叫做石勒。

晋惠帝太安元年,并州饥乱,并州刺史司马腾大量缚卖少数民族的族人到河北、山东等地。石勒20余岁时被卖到山东做耕奴,后又被乱军掳走。

为求生路,石勒召集众人为盗,号称“十八骑”。当时晋室内乱,成都王司马颖部将刘渊和公师藩相继起兵,石勒先后投靠了公师藩、刘渊。

后来,刘渊建立汉国(后改国号为赵,史称“汉赵”或“前赵”),石勒驰骋疆场,在乱世中扩大了自己的地盘和影响力。

公元319年11月,石勒称赵王,改元称赵王元年,以襄国为都城,史称后赵。公元330年9月,石勒正式即皇帝位。

“石勒由奴隶成为皇帝,并非一蹴而就。”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郭善兵认为,石勒的经历在中国历史上,尤其对今天来说,具有启迪意义。血统、出身并不是成功的唯一凭借,出身微贱的人只要有雄心壮志,辅以坚忍意志,深思熟虑,就有成功的可能。

  宣教崇儒 继承先秦礼制,重视儒家学说

郭善兵说,石勒称王之前“增置宣文、宣教、崇儒、崇训十余小学于襄国四门,简将佐豪右子弟百余人以教之”。这一做法,是对先秦礼制的继承。

据史料记载,尽管小学在商周时就已存在,但大学在西汉时才得到完善,小学也在石勒兴建教育时正式确立。

石勒还在每个郡设立学官,负责当地的教育工作,并设立地方学校,每郡招收150人,学生经过三次考试才能毕业,作为国家的后备干部来培养。

《礼记·王制》记载:“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尚书传》:“年十五始入小学,十八入大学。”郭善兵说,从这些小学的名称不难看出,其立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弘扬儒家文化,教授的主要内容自然是儒家学说。

郭善兵还透露,在小学就读的学生,是后赵统治集团成员的子弟。其用意可谓昭然若揭,就是用儒家伦理思想学说,对后赵统治集团未来的组成力量加以教化,保障帝国及石氏家族统治的稳定。

正是这种政策的推行,使后赵在石虎的暴政下,依然雄踞中原约20年。

  苦县屠杀 在今河南鹿邑,他屠杀了十多万人

后人在评价石勒时,绕不开他的一个残暴举动。《晋书》记载,“于是数十万众,勒以骑围而射之,相践如山。王公士庶死者十余万。”

据记载,当时的东海王司马越成为西晋的实际当权者。晋军主力二十余万人行至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境内)时,遭到石勒截击。晋军战败,王衍及大量晋军军民被俘,石勒将被俘的十余万人全部杀害。

郭善兵认为,石勒的这一行为违背人性,但就当时历史环境来看,这或许是基于一些考虑而采取的过激举措。

首先,当时民族矛盾尖锐,石勒当过奴隶,血腥屠杀汉族军民,能获得报复的满足感;其次,被俘者多为西晋统治集团精英,消灭他们能有力地摧毁西晋统治集团的基础;再次,战乱时期物资匮乏,石勒无力向战俘提供物资保障;最后,石勒军以机动作战为主,带着大量战俘影响行军。

然而,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这一暴行始终抹之不去。

  黄瓜趣闻 “黄瓜”的得名也与石勒有关

人们的餐桌上有一种常见的蔬菜,这就是黄瓜。黄瓜原名胡瓜,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胡瓜更名为黄瓜,始于后赵。

据记载,身为羯族人的石勒登基为帝,对人们将羯族人称为胡人大为恼火。他规定,无论说话还是写文章,一律严禁出现“胡”字。

有一次,石勒召见地方官员,襄国郡守樊坦也来了。召见之后,是例行的“御赐午膳”。石勒指着一盘胡瓜问樊坦:“卿知此物何名?”

樊坦知道这是石勒在故意问他,便恭恭敬敬答道:“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石勒听后,满意地笑了。

自此以后,胡瓜就被称为“黄瓜”,在朝野之中传开了。到了唐朝时,黄瓜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常见的蔬菜。

后赵血腥的皇室内乱:石虎残忍诛杀叔父石勒的儿子

石勒的太子石弘已是弱冠(二十岁)之年了,就在东宫帮着父亲处理一些军国大事,凡是尚书请奏,大多数由太子决定。石勒之子、骠骑大将军、大单于、秦王石宏也可以干预政事。石虎在邺城守卫多年了,看到石宏被封为大单于,心里很不平衡,常常发牢骚。仆射程遐和徐光进言石勒:必须早日除了石虎,不然必是养虎为患。但是石勒不肯听,两人只有告退。

程遐和徐光一碰头就聊起进谏的情形,徐光说:“中山王对我们两人恨之入骨,不但国家有害,而且就怕我们的身家也不保呀!我们应该设法保国安家,怎么可以坐以待毙呢?”程遐也皱眉,问有何良策。徐光想了很久才说,还是只能再三进谏,感悟主心,才能转祸为福。程遐摇头说未必能成呀!徐光又进去再次进谏。过了几天,徐光见石勒面有愁容,一问原来是怕司马家还在,后世的人就难分谁才是真天子。徐光应和说:“陛下忧的是四肢而不是心腹。司马家不足为患,只是四肢有微患。现在虽然中山王托陛下的威望所向无敌,但是他残暴奸邪,见利忘义,而且他们父子又权倾朝野还不满足,想要密谋造反。在东宫傲慢不恭,轻视太子,这才是心腹大患呀!”石勒还是不说话,徐光只有回去了。

此时又出现不少怪事,像蛇鼠相斗,结果蛇死;又有马头上长角;长安城中又传鸡有怪声。石勒没有在意,偶感风寒,竟然生了大病,病势加重。他便召太子石弘、中常侍严震与中山王石虎入宫服侍。石虎入宫后就假传诏命不让太子和严震入内,王公大臣问及石勒病情时也不回答;不过又假传圣旨令石宏、石堪等各藩王返京待命。石勒的病势有增无减,一天回光返照般起床散步,正巧遇到石宏来请安,就问石虎:“我叫各个王到藩镇驻守,就是为今日预备,是谁把他们召回来的,还是自己来的?若是有人假传圣旨,立即处斩。”石虎慌忙说是秦王想念陛下,暂时回来看您,今天就回去。石宏听了才知道是石虎假传圣意,但怕石虎势力,就不得不隐忍而归。各藩王待了几天,还没有遣回的消息,就在京城住下了。不久,石勒病势更加严重,起床都难了。他留下遗嘱,叫三日后下葬,一概从俭;又嘱咐侄子石虎务必要全力辅佐新主,否则必然重蹈司马家的覆辙,这样的话他死也不会瞑目。

他说完就去世了,刚好六十岁,在位十五年。石虎主持丧礼,乘夜将棺椁埋在山谷,又在城外设衣冠冢,尊为高祖明皇帝。接着石虎逼迫太子下诏收捕程遐和徐光,并召齐王石邃前来监视太子。文武百官都害怕地散去,石弘也害怕,情愿让位。石虎冷笑说世子当立,天经地义,臣怎么敢越礼法?于是逼石弘登位,改元延熙。文武百官都进了一位。石虎封自己为丞相、魏王、大单于等;妻子郑氏为魏王后;长子石邃为王太子;各个儿子都位居要职。凡是宫中侍女,有点姿色的和珍宝服饰等都被送入丞相府,还令镇军将军夔安为左仆射,尚书郭殷为右仆射,简直就和皇帝没有两样。

石勒的皇后刘氏秘密召见彭城王石堪,请他除掉石虎,保全先帝血脉。石堪让太后下诏,号召诸镇牧守起义,讨伐逆贼。但是太后说怕日久生变,叫他立即行事。于是石堪微服前往偷袭兖州,谁料石虎早有准备,他们不过才百余人马,根本没法抗衡,只有南奔谯城。石虎派部将追击,将石堪活捉。石虎见了石堪,叫人拿出鼎镬将他烹煮致死,又带兵入宫逼刘氏自杀。

关中镇将石生,洛阳镇将石朗听说石虎杀了太后很是不平,就联合起兵讨伐石虎。石虎带兵七万人前去进攻金墉城。石朗没有防备,于是城被攻破,石朗被杀。然后石虎转攻长安,将军石挺为前锋引兵疾进。那边石生部将郭权带领鲜卑部落两万人作为前驱,自己统率大军压后。开始时,鲜卑兵骁勇异常,横冲直撞,将石挺杀死。石虎便暗中收买鲜卑,让他们反攻石生。鲜卑见利忘义,返回袭击石生。石生立即奔回长安,又逃到鸡头山。长安守将蒋英抵抗了十几日后被石虎破城杀害。好在退守上邽的郭权还有三千多人,他听闻变故,便向晋朝称臣,被晋封为镇西将军,仍驻守上邽,领秦州刺史。

石虎因为乱党都平息了,就打算篡权了。秦王石宏有抱怨,石虎就将他幽禁起来。石弘更加害怕,亲自去把玉玺交给石虎。石虎不受玉玺,摇头说:“帝王大业,应当由天下人公论,你怎么总是来烦我?”石弘只有哭着回宫,告诉程太后说:“先帝不会有后裔了。让位求生都没有办法啦!”不久,尚书省向石虎上书,请他依照唐虞禅让的故事继位。石虎大怒说石弘无能,可以直接废去,何必禅让呢?于是令右仆射郭殷持节入宫,废石弘为海阳王,强迫他迁走。石虎下书说:“王室多难,海阳王自己放弃统治四海的重任,我才勉强服从大家的推戴。但朕听说道合乾坤、德协人神,才可以称皇帝,所以我暂时称为赵天王,以归众望。”

晋咸康元年(公元335年),石虎自号居摄赵天王,升殿上朝,改元建武,立儿子石邃为太子。当下就下毒手把石弘、太后、秦王石宏、南阳王石恢全部杀害。石弘死时才二十二岁。

后赵石勒的谋士张宾:因为石勒的恶行而被低估

张宾(?—322年),字孟孙,十六国时期后赵赵郡南和(今邢台南和)张相人(乾隆十四年《南和县志》),一说邢台内丘人。十六国时期后赵大臣、著名谋士和政治家。

张宾胸怀大志,谋略过人,辅助石勒建立后赵,并订立各种国家制度,被石勒任命为大执法,专总朝政,位冠僚首。张宾为官清廉,谦虚谨慎,任人唯贤,礼贤下士。深受石勒和群臣的尊重。

他死后,后赵追封为“散骑常侍,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配享丞相同等待遇。史载其“算无遗策、机无虚发”,为五胡十六国第一流的谋士。

  早年经历

张宾的父亲张瑶是中山太守。张宾从小好学,阅读了很多经史。年轻时就雄心大志,对兄弟说:“我自认为智谋不逊色于张良,只是没遇到汉高祖而已。”后来他担任中丘王帐下都督,不得志,因病免官。

  投奔石勒

永嘉之乱后,中原大乱。当时的石勒是汉国主刘渊手下的一员将领。张宾慧眼识人,对他的亲属说:“我见到的将领很多,只有胡将军(注:石勒是胡人,故张宾称其为胡将军)可以跟他一起成就大事。”随后,他投奔石勒帐下做谋士,石勒一开始并没有重用他。

永嘉四年(310年),石勒进军江、汉,并打算长期据守。张宾不同意,希望石勒北还。石勒没接受张宾的意见,结果,石勒军中缺粮,又被王导所率领的晋军攻击,损失惨重。石勒只得采纳张宾的建议北还。

永嘉五年(311年)正月,石勒率军北上渡过沔水。随后攻占新蔡,又进攻许昌,给晋军很大打击。自此之后,石勒对张宾言听计从,张宾遂成为石勒手下头号谋士。

  计除王弥

当时,石勒希望在扩张自己的势力,他面对着汉国另一位大将王弥的挑战。当石勒活捉了晋雍州刺史苟晞后,王弥写信给石勒,说:“明公擒获苟晞却赦免他,真是太神奇了!让苟晞和我在明公左右效力,天下不足为虑。”石勒看出王弥的用意是麻痹自己,向张宾问策。张宾劝石勒必须迅速铲除王弥,可以先引诱他,然后再加以消灭。石勒接受了他的建议。

王弥军与晋军刘瑞相持,形势危急。当时,石勒正在进攻陈午,但还没有攻下。王弥请求石勒增援,石勒不想答应。张宾说:“明公常担心没有机会算计王弥,今天是机会把他交给我们了。陈午这小贼,有什么威胁?王弥是人杰,一定会成为我们的祸害!”石勒听从张宾的建议,亲自率军支援,击败晋军,斩刘瑞。王弥很高兴,认为石勒是可靠的盟友,不再怀疑他。

后来,石勒请王弥赴宴,王弥不顾部属劝阻,贸然前往。席间,石勒发伏兵杀王弥,又兼并其部众。石勒表奏汉国皇帝刘聪,称王弥系因叛逆被杀。刘聪虽然生气,但也无可奈何,只得又加封其为镇东大将军,督并、幽二州诸军事,领并州刺史。石勒自此实力日增。

  临危献计

永嘉六年(312年)二月,石勒军准备南攻建业。镇守建业的司马睿会集江南兵力于寿春,派扬威将军纪瞻都督诸军以防御石勒。当时江淮地区连降大雨,汉国军因饥饿和疾病,死伤惨重,军情十分紧急。

石勒召集部下商议对策,右长史刁膺主张投降后待晋军南撤伺机而动,石勒当然不答应。夔安、孔苌、支雄等人都向石勒提出建议,石勒都不满意。最后,石勒问张宾:“你看应该怎么办呢?”张宾说:“将军攻陷帝都,囚执天子,杀害王侯,妻略妃主,擢将军之发不足以数将军之罪,奈何复还相臣奉乎!去年诛王弥之后,不宜于此营建。天降霖雨方数百里中,示将军不应留也。邺有三台(即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之固,西接平阳,四塞山河,有喉衿之势,宜北徙据之。伐叛怀服,河朔既定,莫有处将军之右者。晋之保寿春,惧将军之往击尔,今卒闻回军,必欣于敌去,未遑奇兵掎击也。辎重迳从北道,大军向寿春,辎重既过,大军徐回,何惧进退无地乎。”

张宾的这个划策看似简单,实际对石勒军的战略决策非常重要。张宾首先驳斥了投降的可能性,指出石勒是西晋灭亡的罪魁祸首,投降绝对不会受到原谅。其次,张宾指出石勒的应该把发展重点放在华北,特别是重镇邺城。另外,张宾认为晋军只求自保,不会追击,所以可以安全撤退。石勒接受了张宾的计划,率军北还,并把重点放在经营北方。从此,之前专打游击战的石勒开始有一块稳定的根据地,开始平稳发展。

后来,石勒责备主张投降的刁膺,并将刁膺降为将军,迁张宾为右长史,加中垒将军,号曰“右侯”。

  攻灭王浚

石勒实力扩张后,他面对又一个强敌,就是晋幽州刺史王浚。王浚派了段氏鲜卑军团段匹磾、段文鸯、段末柸等人共5万人进攻石勒的根据地襄国。段氏军团非常强悍,石勒陷入被动。石勒对部下提出强行突围的建议,却被部下否决,石勒的部下都主张固守疲敌。无奈,石勒向张宾问计,张宾不同意固守疲敌。张宾指出,敌军看到我军不出战,一定会懈怠,敌军的战斗力主要依靠段末柸。如果挖暗门20余道,趁敌军攻城时偷袭段末柸,将其俘虏,剩下的敌人就不足为惧了。石勒依计行事,结果俘虏段末柸,敌军士气崩溃,兵败如山倒,石勒军取得大胜。石勒放还段末坯,并且与段氏结盟。从此,王浚势力日衰。

当时王浚十分骄傲,奢纵淫虐,石勒想吞并他。石勒便向张宾问策,张宾指出,王浚表面上是晋朝将领,实际有篡逆之心,他非常想得到石勒的支持。不如先向他称臣,让他失去戒备,再趁机偷袭。石勒接受了张宾的计谋,向王浚献厚礼,表示拥戴其称帝。永嘉二年314年,石勒打算开始行动,于是先隐藏自己的精锐兵力,然后假称自己将于三月中旬亲自去幽州劝王浚称帝。于是,王浚更加骄傲,不再戒备石勒。

二月,石勒开始偷袭幽州的计划。军队到柏人时,怕刘琨及鲜卑、乌桓举兵相攻,驻兵不进。张宾说:“偷袭敌国,应该出其不意。这几天军队没有行动,难道是害怕三方的威胁吗?”石勒说:“对啊,可该怎么办呢?”张宾说:“王浚占据幽州,只是仰仗三部,现在都背叛成了仇敌,他没有外援来抵抗我们。幽州饥荒,人只能吃素,众叛亲离,部队非常弱小,这是里面没有强兵来防御我们。如果我们大军在城外,敌军必然土崩瓦解。现在虽然三方有威胁,将军还是可以悬军千里征讨幽州。用轻骑兵往返,不会超过两旬的时间。就算三方有动作,我们也很快可以回来。现在应该立即出击不必迟延。况且刘琨、王浚虽然都是晋朝将领,实际上是仇敌。如果写信给于刘琨,送人质请和,刘琨必然很高兴得到我们的支持,乐于看到王浚的灭亡,肯定不会救援王浚来偷袭我们的。”石勒说:“我不能了断的,右侯已经替我了断了,还有什么可疑惑的呢?”于是石勒派使者送信与刘琨,刘琨果然不但不帮助王浚,且给予石勒以进军的便利。

三月,石勒军至易水,王浚仍毫无戒备,石勒军到达蓟城。石勒先趋牛羊数千头入城,塞住街巷,声言献礼,使幽州兵不能出战,旋即率众入城,杀幽州兵万余人,俘王浚,将其斩首。此战,石勒用极小代价一举夺取幽州,张宾功不可没。自此石勒势不可挡。

  功勋卓著

太兴二年(319年),张宾与石虎等人见时机已成熟,便一起请石勒正式称帝。十一月,石勒接受了这个建议,即位称赵王,建立后赵。张宾被加封为大执法,掌管朝政。石勒称其为右侯,从不直呼其名,足可见石勒对张宾信用之深。

永昌元年(322年),张宾去世,石勒追赠张宾为散骑常侍、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曰景。下葬时,石勒流着泪对左右说:“是老天不让我的大事成功吗?为什么要让右侯这么快离开我啊?”

张宾死后,石勒与其他谋臣如徐光、程遐议事时有所不合,石勒叹道:“右侯舍我而去,让我和这些人共谋大事,这不是太残酷了吗?”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