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尚香孙权之妹,刘备夫人

中文名:孙氏(戏剧中为孙尚香)

别 名:枭姬,弓腰姬,孙安

国 籍:三国(吴)

民 族:汉

出生地: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

职 业:蜀汉国主夫人

主要成就:加强孙刘联盟

父:孙坚

兄: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朗

配 偶:刘备

母:三国志没提,三国演义为吴国太

孙尚香是谁? 孙尚香简介

  导读:孙尚香,孙夫人,乃孙权之妹,名字未载。刘备定荆州时,孙权对其十分畏惮,于是进妹予刘备为夫人,重固盟好。孙夫人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身边侍婢百余人,皆亲自执刀侍立,刘备每入,心内常觉凛然惊惧。诸葛亮曾说:“主公(刘备)在公安时,北畏曹公之强盛,东惮孙权之进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此之时,进退狼跋……”后刘备入益州,使赵云领留营司马,留守荆州。此时孙夫人自以孙权之妹的身份,骄妄豪强,常带着一群东吴吏兵,在荆州纵横不法。既尔孙权闻知刘备西征,于是大遣舟船以迎孙夫人,而夫人带着后主刘禅回吴,幸得诸葛亮及时派遣赵云与张飞勒兵截江,方重夺刘禅。

  其自幼便喜好武艺,手下侍女皆带刀具,常以与人击剑为乐。于是因她身带利器又容姿甚美,“弓腰姬”便是人们对她的爱称了。

  孙权趁刘备丧偶之机,将孙尚香许于刘备和亲。可是,那只不过是周瑜的“调虎离山”之计。

  刘备入吴之后,孙尚香得以见到被称为世之枭雄的刘备,而倍感欣慰。刘备娶孙尚香之后,便有择日逃离虎穴之心。

  在孙尚香的帮助下,刘备开始动身离开,更表现出孙尚香对感情的执着。刘备更对她的作为铭记于心。

  夫妻二人平安回到荆州之后恩爱倍至,更促进了孙、刘两家的和睦。但不久,孙尚香收到从吴国传来母亲重病的消息。

  孙尚香赶忙回国,之后,两国之间干戈四起。得知刘备死讯的孙尚香望西痛哭后投江自尽。

揭秘:孙尚香为什么没有给刘备生孩子

  周瑜施展“美人计”,成就了刘备与孙尚香的一段好姻缘。

  但一直很奇怪,一向琴瑟和鸣、感情甚笃的刘皇叔和孙夫人怎么就没有孩子呢!以至于后来孙夫人南归之时,竟然将刘备的儿子刘阿斗带在身边。幸亏赵云早有察觉,几经周旋,才与张飞一起将阿斗重新夺了回来。

  抛开最终的成败结局、情仇恩怨不讲,个中原因,或许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个体原因。说得直白一些,那就是生理上有问题。在这两人之中,至少有一人患不孕不育症。这一点,刘备可以排除,因为在这之前刘备就已经有了儿子刘禅。而在孙夫人南归之后,刘备又娶了吴夫人,并生下刘永、刘理两个儿子。可见,刘备的生理功完全不在话下。既如此,问题就应该出在孙尚香身上了。对此,书中没有明表,但我们可以想象的到,刘备和孙夫人对此事还是非常清楚的。从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刘备就更不用说了,既然知道孙夫人不能生育,心里肯定会有不少的遗憾,久之,对孙夫人失去兴趣也就在所难免了。后来的发展就是,刘备撇下孙夫人一人在家,独自领兵进取西川去了。

  而孙夫人,既然知道此生断无子嗣,从而也失去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因此当东吴派周善前来接自己回去的时候,孙夫人什么都没带,独独带上刘备七岁的儿子离开。按孙夫人最初的想法,孩子是连接自己与刘备的唯一纽带,只要孩子在身边,就不愁没有与丈夫相见的机会。更何况,即便是刘备辜负了自己,有一个孩子缠绕膝下,怎么说都是一种心理上的慰际。不幸的是,孙夫人这唯一的希望被赵云和张飞冲的一干二净。回去之后,一方面思念丈夫,一方面孤苦伶仃,长期处在这种愁苦的心境之下,让孙夫人不禁度日如年,很快便郁郁而终。

  二是政治因素。从一开始,刘备和孙夫人的婚姻就是一场政治阴谋。孙权为讨回荆州,才听从了周瑜的计策,以嫁妹为名将刘备赚到东吴,留为人质,实施软禁,为的就是在荆州问题上讨价还价,借机要挟。尽管后来在吴国太的庇护成全下,两人终成一段良缘佳话。而刘备与孙夫人,也是情投意合,无限缱绻。但孙刘两家的关系却没有因为这种变化而从根本上改变,尤其在荆州归属的核心问题上,孙权耿耿于怀,刘备毫不相让。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让孙刘两家的关系越发微妙起来。

  对此,刘备当然心知肚明。但刘备既得美人,还要得天下,不可能因为两家的联姻而改变一贯的政治路线。于是,刘备一方面安排诸葛亮镇守荆州,一方面紧锣密鼓地向西川进军。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刘备知道早晚有一天还是要与东吴撕破脸皮的,与其事到临头,还不如早作打算。因此,孙夫人生不生孩子也就被提到了事关刘氏集团长远发展的层面上。试想,如果孙尚香有了孩子,这个孩子不仅是刘备的骨血,而且也是孙权的外甥,无形之中就为刘备扫平天下设置了障碍。出于这样的考虑,刘备是断断不会让孙夫人有怀孕的机会的。到了此时,即便刘备再卖力,孙夫人再温柔,也只能是有花无果、有名无实了。

  有此两者,刘备和孙夫人没有孩子也就不显得奇怪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