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哲学家

中文名:苏格拉底

外文名:Σωκράτης

别 名:古希腊三贤

国 籍:古希腊

出生地:雅典

出生日期:公元前469年(癸卯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399年

职 业:哲学家、教育家

信 仰: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古希腊三贤之一

主要成就: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

代表作品:《苏格拉底传》《我与苏格拉底相处的日子》《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苏格拉底之死》……

英译名:Socrates

著名思想:苏格拉底教学法、苏格拉底反诘法

主要领域:科学哲学、伦理学

师 承: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

主 张: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简介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生平介绍

  苏格拉底(Σωκρ(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儿时

  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 苏格拉底生就有着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矮小的身体。他容貌平凡,语言朴实,却具有神圣的思想。他出生在希波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时刻,成长在伯里克利的盛世,当时正值智者从全希腊各地云集雅典,给民主制度雅典带来了许多新知和自由论辩的新风尚的时期。当然,苏格拉底也属于智者派的代表。年轻的苏格拉底曾向著名的智者普罗泰格拉和普罗第柯等人求教,讨论各种重要的社会人事和哲学的问题。又曾从女智者狄俄蒂玛受业。自称有“灵迹”伴随,预示以何事不当为,终身信奉。亦受奥尔斐秘教及毕达哥拉斯派的影响。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生平事例,成就思想,均由其弟子记录。

  青年

  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雕刻手艺。后来他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苏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任务就是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自己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

  贯穿这些讨论的主题就是引导人们认识:在这些对于人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其实人是非常无知的,因此人们需要通过批判的研讨去寻求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达到改造灵魂和拯救城邦的目的。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他还把自己比作一只牛虻,是神赐给雅典的礼物。神把他赐给雅典的目的,是要用这只牛虻来刺激这个国家,因为雅典好像一匹骏马,但由于肥大懒惰变得迟钝昏睡了,所以很需要有一只牛虻紧紧地叮着它,随时随地责备它、劝说它,使它能从昏睡中惊醒而焕发出精神。苏格拉底把批评雅典看作神给他的神圣使命,这种使命感和由此而来的思考探索,便成为他生活与哲学实践的宗旨。他知道自己这样做会使许多人十分恼怒,要踩死这只牛虻,但神给自己的使命不可违,故冒死不辞。在此意义上,他自称是针砭时弊的神圣牛虻。

  中年

  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

  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把哲学定义为“爱智慧”,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自己知道自己无知。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向他请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他结论说:“只有神才是智慧的,他的答复是要指明人的智慧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或者全无价值的,神并不是在说苏格拉底,他仅仅是用我的名字作为说明,像是在说,人们啊,惟有像苏格拉底那样知道自己的智慧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他以自己的无知而自豪,并认为人人都应承认自己的无知。

  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当过重装步兵,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并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

  流放

  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自杀而死,终年70岁。

  苏格拉底确实主张了一个新神,他是道德善、智慧真的源泉:宇宙理性的神。这个宇宙理性神是苏格拉底的哲学追求—-真正的善—-的终极根据,人能有知识,是因为人得到了神的特别关爱,被赋予了神性的一部分,因而有了灵魂,有了爱智的心灵和理智。但是人应当明白,你所具有的那点灵魂同神的智慧是无法比拟的。所以这个新的理性神的观念和关于人当“自知无知”的教导,就成了激发和推动人追求真知与批判不真不善、伪真伪善的强大力量。

  苏格拉底热爱雅典城邦,他更不容许最神圣的信仰有丝毫的被亵渎,因此,他毅然选择死亡。他并非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他更注重自己的灵魂,他相信神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万事万物都是神有意识有目的的巧妙的安排。他没有背叛神,既然如此,死亡也就是神对他的召唤,他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也许人们笑他,笑他天真,笑他顽固,执迷不悟,但是惟有那些真正洞察了他内心世界的人,才会为他的智慧与忠诚所折服:智慧使他看到并一直紧紧关注着的众人未曾察觉的美德,忠诚的是于他自己热爱的城邦,于他一生遵从的法律,于他永恒不变的理想追求。

  在苏格拉底一案中,一方是追求真理、舍身取义的伟大哲人,另一方则是以民主自由为标榜、被视为民主政治源头的雅典城邦。孰是孰非,谁善谁恶,不那么泾渭分明,感情上的取舍则成为一种痛苦的折磨,因而其悲剧色彩愈加彰显。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关于苏格拉底的生平和学说,由于从古代以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记载和说法,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

  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他以一种对哲学的崭新理解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纪元,更以其灵魂转世与净化的基本思想,给柏拉图以极其深刻巨大的影响,并通过他们一直影响到希腊化罗马时代乃至后世的西方哲学。

苏格拉底故事:哲学的先驱

  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

  要不回头地走

  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

  但只可以摘一次

  柏拉图觉得很容易

  充满信心地出去

  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

  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

  "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

  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

  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那就是爱情"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

  苏格拉底叫他到彬树林走一次

  要不回头地走

  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适合用来当圣诞树用的树材

  但只可以取一次

  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

  充满信心地出去

  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

  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

  柏拉图回答老师:

  "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

  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那就是婚姻"

  柏拉图又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外遇

  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

  可以来回走

  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

  柏拉图又充满信心地出去

  两个小时之后,他精神抖擞地带回了一支颜色艳丽但稍稍焉掉的花,

  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花吗?"

  柏拉图回答老师:

  "我找了两小时,发觉这是最盛开最美丽的花,但我采下带回来的路上,

  它就逐渐枯萎下来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那就是外遇"

  又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生活

  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

  可以来回走

  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

  柏拉图有了以前的教训

  又充满信心地出去

  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

  苏格拉底只好走进树林里去找他,最后发现柏拉图已在树林里安营扎寨。

  苏格拉底问他:"你找着最好看的花么?"

  柏拉图指着边上的一朵花说:"这就是最好看的花。"

  苏格拉底问:"为什么不把它带出去呢?"

  柏拉图回答老师:

  "我如果把它摘下来,它马上就枯萎。即使我不摘它,它也迟早会枯。所以

  我就在它还盛开的时候,住在它边上。等它凋谢的时候,再找下一朵。这已

  经是我找着的第二朵最好看的花。"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你已经懂得生活的真谛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