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名:滕胤
字 号:字承嗣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民族族群:汉人
主要成就:匡弼朝政,治理地方
籍 贯: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昌乐县)
官 职:大司马
爵 位:都亭侯→高密侯
特 征:美容仪、为人白晳、威仪可观
滕胤三国时期吴国重臣生平简介?滕胤最后是怎么死的?
滕胤的伯父滕耽以及父亲滕胄南渡江南后,依附家族世交、扬州刺史刘繇。二人后来入仕孙权,滕耽官至右司马,滕胄也因善于文笔,受孙权敬待,但可惜两人都是早年亡故。滕胤年十二,便已痛失父伯,孤单一身,但他始终能坚持治身厉行。
黄初二年(221年),孙权称吴王后,因为他们二人的恩情,而封滕胤为都亭侯。滕胤为人白晳,仪表不凡,相貌堂堂。滕胤每逢正朔之日入宫朝贺觐见,朝堂上的大臣见到后,无不对其大加赞赏,受到当时很多人赏识。
孙权曾问诸葛恪:“你比滕胤如何?”诸葛恪便开玩笑答道:“在朝堂之上,举止得当,礼节周全,受人赞赏,臣的确不如滕胤;但要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滕胤就比不上臣了。”
匡弼朝政
滕胤成年后,迎娶了公主,孙权十分看重滕胤,甚至因此而增加对公主赏赐,几次看望公主夫妇。三十岁时,滕胤担任丹杨太守,后又担任过吴郡和会稽太守。滕胤经常上表陈述自己的施政主张,反映民间的风气优劣,对国家政策多有匡弼。但滕胤没有因此志得意满,他得到的恩宠越多,担任职位越高,越发谨慎小心,谦卑待下。滕胤每次主持诉讼及断罪时都对与讼者观言察色,务求判决合符情理。 [4] 所以人民每有冤情都会向他申诉,每到一处都享有声望。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登基称帝,滕胤受命与张昭、孙绍、郑礼等,仿效周、汉旧制,撰定吴国的朝仪制度。孙和被立为太子后,鲁王孙霸意图争夺太子之位,于是朝臣乃至于地方官僚逐渐分裂为支持太子或者鲁王两派。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支持太子孙和,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等依附鲁王孙霸,两派势同水火,争夺不止,使得吴国几乎陷入政治危机。
受诏辅政
太元元年(251年),吴大帝病重,召滕胤到建业留任太常。太元二年(252年),孙权驾崩,滕胤与太子太傅诸葛恪、少傅孙弘、荡魏将军吕据、侍中孙峻等人一同受遗诏辅政。太子孙亮即位后加滕胤为卫将军。同年,曹魏进攻东兴,诸葛恪等领军成功地击退曹魏的入侵,诸葛恪此后便有轻敌之心,开始打算攻打曹魏。
建兴二年(253年),诸葛恪贸然违众出兵,大发州郡二十万众北伐曹魏,百姓骚动,人心不安,滕胤劝谏他说:“您在先帝去世新君继位时,接受了伊尹、霍光一样的重托,入则安定本国朝政,出则摧毁强大外敌,名声传扬全国,天下无不震动,百姓的心愿,期望得以依赖您而安宁。如今在大兴劳役之后,兴师出征,百姓疲惫、国力亏虚,远方国家的君主有所防备,如果攻城而不能克,野战而无所获,这就会丧失以前的功绩而招致以后的责备。不如按兵息师,伺机而行。况且出兵作战是重大事情,此事要靠大众才能成功,众人如果不高兴,您岂得独自安心?”诸葛恪说:“大家说不可出兵,是他们都无计虑,心怀苟且偷安的思想,而您也认为他们是对的,我还有什么指望?因为曹芳昏聩无能,而他的政权被控制在臣下手中,他的臣民本就怀有离心。如今我利用国家的力量,凭借战胜的威势,则所向之处哪能不获胜?”
由于滕胤与诸葛恪是儿女亲家(滕胤之女嫁与诸葛恪之子诸葛竦为妻),因此诸葛恪出征后又命滕胤为都下督,负责掌管国内一切事务。滕胤遂日夜勤劳工作,甚至整晚都不睡觉,所有表奏书疏,他都亲自批阅处理,从不随意交给属下代办。后来诸葛恪北伐失利,声望大跌。同年冬,吴主孙亮与武卫将军孙峻商议准备在诸葛恪入宫觐见时趁机杀之。散骑常侍张约、朱恩等密书给诸葛恪,劝其注意提防。诸葛恪犹豫不定,在宫门前遇见滕胤。滕胤因不知孙峻阴计,劝其入宫朝见。诸葛恪将密书给滕胤看后,滕胤于是马上劝其暂且回府。诸葛恪认为孙峻最多只能在酒食中下毒而已,因此自带酒水进入,后果然被杀。
共事如前
诸葛恪被杀后,孙峻开始专政,群臣上奏推举孙峻为太尉,滕胤为司徒,但有意图讨好孙峻的官员以“大统宜在公族,若滕胤为亚公,声名素重,众心所附”,将使朝政分化为由而反对,最终孙峻升任丞相,却没有让滕胤担任御史大夫,一众士人皆感到失望。滕胤也以自己是诸葛恪的姻亲为由请求辞职,但被孙峻挽留,更为滕胤进爵高密侯。虽然二人事实上关系并不融洽,但始终表现得互相包容,继续共事。后来孙峻想要在边境广陵地界城防,朝臣都认为那里难以建城,但因畏惧孙峻而不敢劝谏。只有滕胤一人表示反对,但孙峻不听从,最终城池果然没有建成。
五凤三年(256年),孙峻在北伐曹魏途中亡故,其从弟、年仅26岁的偏将军孙綝把持了朝政。原本吴国众臣就对孙峻以宗室身份独揽大权以及作恶多端而不满,因此不希望再看到同为皇亲宗室的孙綝继续垄断朝廷大权。滕胤的连襟骠骑将军吕据联络北伐前线诸将上书推荐滕胤为丞相,希望以此分割孙綝的权力,防止他擅权专政。但孙綝则任命滕胤为大司马,代替不久前逝世的吕岱镇守武昌。吕据于是率军返回,派人通知滕胤,密谋推翻孙綝。孙綝知道后,一方面派兵攻击吕据,另外派遗侍中左将军华融,中书丞丁晏要滕胤立刻出发捉拿吕据。滕胤见状,立刻拥兵自卫,并向典军杨崇及羽林督孙咨说是孙綝作乱,逼华融等人作书驳斥孙綝。孙綝则上表说滕胤造反,派将军刘丞派兵围困滕胤。滕胤于是逼迫华融、孙咨等人矫诏发兵协助自己,华融等因不从而被杀。
惨遭灭族
滕胤以为吕据会依期与他会合,于是继续等待,其间面色不变,谈笑如常。当时有部下劝说滕胤引兵进攻皇宫的苍龙门,驻守皇宫的禁军将士见到滕胤后,必然离开孙綝而听从滕胤的调遣,滕胤便可入据皇宫,以皇帝的名义下诏诛杀孙綝。但滕胤不敢轻易举兵包围皇宫,又仗着与吕据会依约前来支援,于是命令部下继续坚守。不久后吕据兵败自尽,孙綝集结军队向滕胤进攻。滕胤及其他将士等数十人战败被杀,其后孙綝下令诛灭了滕胤、吕据的三族。其妻兄镇军将军孙壹当时假节驻守夏口,因畏惧受牵连治罪而率部曲千余口逃奔曹魏。直到孙休即位诛杀孙綝后,下诏说:“诸葛恪、滕胤与吕据原来是无罪,而是受到孙峻与孙綝兄弟所残害,我为此感到痛心,希望都能为他们改葬,并加以祭祀。因为他们而牵连被流放者,都可以回来。”滕胤家族才得到平反。
孙权任命的5个顾命大臣为什么全都死于非命?
孙峻是被自己梦境吓死的,真是做了亏心事,半夜鬼敲门。像他这样杀人不眨眼的,居然紧张到崩溃的边缘,说明他也知道冤死的太多,化成厉鬼也不会放过他。
孙峻做梦被人刺杀,死后弟弟继任
公元256年,执政才3年,孙峻派兵伐魏,他和滕胤来到石头城为军队送行。孙峻看到吕据率领的军队部伍整齐,心里突然有种说不出的厌恶,借口心口疼痛回家了。就在这天深夜,孙峻从梦中突然醒了过来,惊恐大喊:诸葛恪的冤魂来杀我了,我被他的剑刺中了。
随后胡言乱语,精神失常,怎么治都无力回天。
类似美国电影《盗梦空间》里的情节,一人在梦中被对方击毙,现实中也惊惧而死。
临死前,他把后事托付给他的堂弟孙綝。活了38岁。孙綝和孙峻为同一祖父的从兄弟,只有26岁,东吴朝廷任命孙綝为侍中兼武卫将军,领中外诸军事,他就接替孙峻,掌握了东吴最高的权力。
结果引来又一轮的相互残杀。
吕据和腾胤联手,一起反对孙綝
孙权死后,有五个顾命大臣,孙弘、诸葛恪、孙峻三人已死,还剩滕胤和吕据。两人听到孙綝做一把手大怒:哪里冒出来的小兔崽子,我们打天下的时候,你还在穿开裆裤,现在骑到我们头上了。
吕据是名将吕范的儿子,多次征讨山越,基本上属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型。曾有一次狂风大作,长江水涨泛滥,渐渐淹到城门。孙权也亲临抗涝一线,看到大伙都在忙着救灾,只有吕据在派人备置大船,防备魏国突然进犯。孙权一看,这个人警惕性高,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啊,立即任命他为荡魏将军。
孙綝继位时,吕据正在领兵北伐魏国,还没有到达淮河,一听消息,立即带兵返回。他和前线的各个将领联名上书,推荐滕胤为丞相,防止孙綝大权独揽。
孙綝自然不可能答应,但他究竟属于晚辈,对这两个元老还是要尊重的,上表改任滕胤为大司马。但是要他远离朝廷,镇守武昌,代替病逝不久的吕岱。
吕岱是东吴的名将,战功显赫。他最辉煌的代表作是消灭了交州(今两广等一带)的地方势力,因为整个南方已基本平定,孙权把他调到长沙,后来转镇武昌,升任大将军。他死时已96岁,是东吴最长寿的大将。
因为武昌位置极为险要,所以孙綝以此为借口想支走滕胤。滕胤也不傻,拒绝离开建业。吕据听到消息后,派人通知滕胤,两人决定联手推翻孙綝。
滕胤关键时刻软了下来,浪费了进攻机会
孙綝做了硬软两手准备,一面派兵攻打吕据,一面拉拢滕胤。
他派手下华融等人去找滕胤,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他认清形势,站在朝廷一边,和吕据划清界限。滕胤立场坚定,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他想到了谍中谍的计策,磨破了嘴皮劝说华融等人反水。但华融拒绝做卧底,双方只有化玉帛为干戈。
华融带的人太少,滕胤把他们全部杀了。孙綝上书说滕胤谋反,双方大战一触即发。
然而就在激情沸腾、全力冲刺的最后时刻,滕胤又一次软了下去。他终究是温柔的男神,只能做个安静的美男子,缺少不顾一切的粗暴和狂野。
他的部下劝他:我们应当长驱直入,攻进宫中,控制关键点,抓住孙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滕胤说:你们不要急躁,慢慢来,还要再等等。
士兵问:千钧一发了,还等什么?
滕胤答:吕据就要带兵回建业,我们合兵一处,十拿九稳。
士兵反复劝说:我们如果现在攻打皇宫的苍龙门,驻守的禁军将士一定背叛孙綝。我们就可以控制皇宫,以皇帝的名义下诏诛杀孙綝。
滕胤答:大臣攻打皇宫不太合适吧,这不是讨逆,是谋反。吕据的大军兵强马壮,你们放心,只要坚守,胜利就在前方。
滕胤侃侃而谈,面色不变。手下的人也被他的从容自如镇住了,他一定胸有百万兵,胜券在握啊,否则怎么会这样淡定呢?于是大家都放松了神经,坚定地团结在滕胤的周围,愿意拼死保护他。
滕胤、吕据战败,被夷三族
时光一点点地流逝,始终没有吕据大军的消息。滕胤渐渐变得焦躁不安,却依然毫无举动。手下人也慌乱起来,每个人都在问,我们到底还在等什么,等到春夏秋冬都过了难道还不够。
终于等得花儿都谢了,等来了从前线逃回的吕据士兵。带来了沮丧的消息,孙綝派出的军队因为捧着皇帝的诏书,道义上占了上风,吕据无力抵抗,很快溃不成军。吕据的士兵劝他投降魏国,吕据说:我耻为叛臣。随即自杀。
滕胤崩溃了,六神无主,不知所措。手下的人终于醒悟,他的挥洒自如中看不中用,全部四散逃跑。孙綝很快包围了滕胤,下令诛灭滕胤、吕据的三族。
至此,孙权的五名顾命大臣全都不在了。
此后又有东吴的豪强起兵反孙綝,都被他镇压。按理说,他的处境要比他哥哥好多了,因为再没有抗衡的政治对手。然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他有了新烦恼,而且是他意想不到的。
那就是孙亮长大了,再不是10岁的娃娃了。
257年,孙亮亲政,已14岁。这是一个叛逆的年龄,他自己认为已是成人,而别人总说他是小孩。
孙权大女儿和堂侄孙峻私通 利用情人杀死妹弟
导读:滕胤的父亲和伯父跟着孙权打天下,是东吴的老革命,但他们死得早。滕胤属于烈士后代,孙权封他为都亭侯。滕胤长得帅,举止优雅,风度翩翩,是标准的男神,同性看到他都注目凝望。
孙峻诛杀诸葛恪后,如尝以愿地升为丞相、大将军,都督国内外军事。代替诸葛恪做了一把手后,最尴尬的是滕胤。
滕胤幸好保住了性命
滕胤的父亲和伯父跟着孙权打天下,是东吴的老革命,但他们死得早。滕胤属于烈士后代,孙权封他为都亭侯。滕胤长得帅,举止优雅,风度翩翩,是标准的男神,同性看到他都注目凝望。
孙权曾经问诸葛恪:你和滕胤相比怎么样啊?
诸葛恪答:在朝堂之上,举止得当,礼节周全,我不如滕胤;要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滕胤就不如我了。
一句话概括:他是偶像派,我是绝对的实力派。
滕胤成年后迎娶了公主(孙权叔父孙静的孙女),先后担任过吴郡和会稽太守等。孙权死的时候,他也是五位顾命大臣之一,任太常,是掌宗庙礼仪的官,在古代地位相当高。
他和诸葛恪有一层特殊的关系,那就是儿女亲家,滕胤的女儿嫁给诸葛恪的儿子诸葛竦为妻。诸葛恪出征前线时,滕胤是后方的大管家。诸葛恪被杀,滕胤的一句话至关重要,把亲家送进了地狱。
真是里外不是人,进退失据。
幸好大臣们成了他的坚强后盾,因为大家也被独裁吓怕了,不愿意孙峻变成诸葛恪第二。群臣上奏推举孙峻为太尉(军事负责人),滕胤为司徒(政府负责人),希望权力分散。但滕胤在这关键的时候不能坚挺,自忖不是孙峻对手,向朝廷打了一份辞职报告。
孙峻一看,这是个软蛋啊,既然可以随便揉捏,就不用担心了。况且也不必把事做绝,树敌太多,孙峻装作大公无私的样子,一再挽留,还加封他为高密侯,实际没有实权。后来的日子,虽然二人勾心斗角,但面子过得去,滕胤算是安全着陆。
孙峻杀掉了废太子孙和
但其他的人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孙峻在任期间杀了两个名人,也是他的亲戚。杀这两个人都与一个女人有关,就是孙权的长女孙鲁班。
孙鲁班其实比孙峻高一辈,是孙峻的堂姑妈,孙峻是她的堂侄。孙峻也是仪表堂堂,有种说法是孙权病重时,他进宫勾搭了许多侍妾,瞒着孙权一人,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孙鲁班的第二任丈夫全综此时也死了,40多岁的她风韵犹存,孙峻30多岁,风华正茂,是风月场上的老手。见姑妈寂寞难耐,倍加关切,郎情妾意,一同坠入爱河。既然已是情人,孙峻对她当然要肝脑涂地。
第一个杀死的是废太子孙和。孙鲁班曾全力反对孙和当太子,孙和虽然被废,但只要活着,孙鲁班就夜夜失眠,噩梦连连。孙峻大权在握,自然要跟情人清除这个隐患。
还有一个深层的原因:孙和与诸葛恪关系不寻常。诸葛恪是孙和妃子张氏的舅舅。孙和被封南阳王居住长沙,诸葛恪掌权时,有一次,张妃派手下人陈迁到建业问候诸葛恪,诸葛恪对他说:你替我转告张妃,到时我一定让她超过别人。
这句话不知道怎么就传了出去,谁不喜欢看八卦呢?所有人传起流言都不亦乐乎,而且还要添加自己的注解,于是越传越奇,最后演变成:诸葛恪准备迁都,派人修整武昌的宫殿,要迎立孙和做皇帝,让张妃做皇后。
等到诸葛恪被诛杀,孙峻觉得孙和说不定哪天会复辟,不如斩草除根,于是派使者赐他自尽。孙和临死之前,含泪和妃子张氏诀别。张氏决然说:无论吉凶我都跟着你。
孙和自尽,她随后自杀。左右无不悲泣,东吴举国上下为他们哀痛。
孙权的小女儿也被杀
另一个杀死的是孙鲁育,也就是孙权的小女儿,孙鲁班的亲妹妹。她们有同一个母亲步夫人。
孙鲁育是大将朱据的妻子,朱据死后她又改嫁。孙鲁育的为人像步夫人,做事情规规矩矩,远没有姐姐狡诈阴毒。但别人越是夸奖孙鲁育的美德,孙鲁班就越是嫉恨。
当年孙鲁班谋划废除太子孙和,孙鲁班也希望妹妹站在她这一边。孙鲁育不仅不同意,还劝姐姐不要去牵涉政治,那不是女人该管的事。孙鲁班对她是旧恨未平,又添新恨。
孙峻当政后,反对者此起彼伏,其中有一派是故太子孙登的儿子孙英、以及孙峻的叔父孙仪,都不满意孙峻的荒淫残暴。他们试图宫廷政变,但告失败,全判死刑。
这件事和孙鲁育一毛关系都没有,孙鲁班却抓住了机会,缠着孙峻,说孙鲁育也是他们一伙的。谋反这种事总是说不清楚的,证据大多是莫须有,孙峻顶不住情人枕边的狂风,毫不留情地杀死孙鲁育。妹妹就这样死于亲姐姐之手。
孙峻作恶多端,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很快就死了,他的死特别离奇,出乎所有人想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