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托马斯·格雷
外文名称:Thomas Grey
国籍:英国
民族:英格兰
出生日期:1716
逝世日期:1771
职业:诗人
毕业院校:剑桥大学彼得学院
英国18世纪重要抒情诗人:托马斯·格雷的生平简介
托马斯·格雷(Thomas Gray)(1716-1771),英国18世纪重要抒情诗人。他出生在伦敦的一个经纪人家庭,毕业于剑桥大学 ,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剑桥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他的生活可谓中规中矩,捷足而又稳健。《墓畔挽歌》《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是其代表作。
托马斯·格雷(Thomas Gray, 1716-1771),是英国新古典主义后期的重要诗人,出生于伦敦一经纪人家庭。父亲生性粗暴,母亲长期受苦,他曾有11个兄弟姊妹,但全部夭折。母亲为供他读书长期经营女帽,他是一个孱弱、沉思而好学的孩子,1725年8岁入伊顿公学,在那里和喜爱古典文学而不喜欢运动的3人组成四人同盟,他们是首相的儿子霍勒斯·沃波尔、早熟诗人理查德·韦斯特和托马斯·艾什顿。1734年进入剑桥大学彼得豪斯学院,开始写拉丁文诗歌,1739年由首相罗伯特·沃波尔出钱,陪同学霍勒斯·沃波尔游大陆。开始一切顺利,但1741年两人发生争吵,后格雷返回英国,1742年起定居剑桥,从事创作,同年韦斯特去世,对他刺激很大。1745年霍勒斯提出双方和解,但直到晚年两人仅维持淡漠的友谊。
格雷一生只写过十几首诗。最早的《春天颂》(1742)描写春天的大自然,表现人生短暂,人不论贫富或地位高低都不免一死的思想。《伊顿远眺》(1742)在描写风景的同时,感叹学童未来将经受的不幸。《坎坷》(1742)同样以不论善恶,等待人们的都是厄运为主题。
格雷最著名的诗是《墓园挽歌》(1750),它的主题是"人不分高低贵贱,都要进入坟墓",虽然是老生常谈,但他提出不但哀悼村中粗野的祖先,而且哀悼包括自己在内所有的人,这就使诗具有普遍意义。全诗 128行,用 8年时间写成。诗中突出体现了对默默无闻的农民的同情,惋惜他们没有机会施展天赋,批评大人物的傲慢和奢侈。对暮色中大自然的描写,对下层人民的同情,感伤的情调,使这首诗成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先声,而在艺术技巧上又达到古典主义诗艺的完美境界。
1756年他被彼得豪斯学院学生的恶作剧所激怒,搬到彭布洛克学院,1757年被提名为桂冠诗人,但未接受。后来以古希腊诗人品达罗斯的颂歌体写了《诗歌的进程》(1759)和《歌手》(1757)。前者追溯诗歌从希腊到英国的发展变化,称颂莎士比亚、弥尔顿、德莱顿;后者写古代威尔士最后一个歌手对13世纪因吞并威尔士的英王爱德华一世的诅咒,因晦暗不明而受到批判,格雷因失望而实际停止写诗,1759至1761年去伦敦在新建的不列颠博物馆钻研冰岛及威尔士古代诗歌。1768年任剑桥大学历史和近代语教授。格雷除写诗外,学过法律,对考古和植物学、昆虫学都感兴趣。他的英国湖区《纪游》(1775)和《书信集》(1775)都以文字优美见称。格雷还他还翻译了一些北欧诗歌《命运女神姐妹》(1761)和《奥丁的降世》(1761),开了浪漫派对北欧文学感兴趣的风气。"1771年因闭门不出,忧郁病加重而去世,终年55岁 。
主要作品
格雷一生作诗不多,仅十余首传世,其中以《墓园挽歌》最为著名。此诗创作长达8年之久,最初是为了哀悼他在伊顿公学读书时的好友里查德 ·韦斯特,至少诗末所附的"墓志铭"是为他而作。但纵观全诗,其内容已经明显超越了对某个具体人物的哀思,而是通过对乡村一处墓地的描写,表达对下层默默无闻的人民的深切同情。对他们纯朴善良品质的赞扬,为他们没有机会施展天赋和才华而惋惜,同时也表现了对权贵、人间虚荣的蔑视和嘲讽,对大人物傲慢奢侈生活的谴责。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格雷的民主思想。由于贫困,农民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不能成为像弥尔顿那样的文学家,像克伦威尔那样的政治家。但是从另一方面说,在他们身上没有"野心","傲慢","骄""奢"和"谄媚"。他们虽然"贫瘠",没有知识,但却有"德性"和"天良",他们是自然本身。这样的思想和弥漫于全诗的感伤情调,使《墓园挽歌》成为18 世纪后期感伤主义诗歌的典范之作。
《墓园挽歌》之所以是历代注评家青睐的对象。是因为"第一,它凝聚了一个时期中的某种社会情绪;其次,它有比较完整的形式表达了这种情绪,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如何革新旧传统的问题,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杨周翰语)
从《墓园挽歌》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英国诗人从新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过渡。一方面,格雷的诗歌语言精雕细琢,符合新古典主义推崇的诗歌词藻要求,另一方面,他的诗歌表现了浪漫的对自然以及对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渴望。这两者的结合用以表达深一层的感伤,使古典主义者所追求的对永恒真理的描述,这一古往今来始终如此的叹惋被精美的诗歌形式架构起来,更有着动人心弦的力量。
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首相罗伯特·沃波尔的幼子:作家霍勒斯·沃波尔的生平
第四任奥福德伯爵(1717-1797年),英国作家。他的《奥特兰托城堡》(1764年)首创了集神秘、恐怖和超自然元素于一体的哥特式小说风尚,形成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运动的重要阶段。沃波尔写了大约4000封信,其中一些被认为是英语语言中最杰出的文字。
霍勒斯·沃波尔(Horace Walpole, 1717-1797)出身显赫,是1721至1742年的英国首相奥福德伯爵第一罗伯特·沃波尔的第四个,也即最小的儿子;1779年他哥哥的儿子奥福德伯爵第三去世后,他继承拥有了奥福德伯爵第四的爵位。
霍勒斯生于伦敦,童年是在父亲的议院度过的;八岁那年,在伦敦西南泰晤士河畔特威克纳姆的剑桥议院暑假时,据称曾遇到大诗人亚历山大·蒲柏。在大伦敦外围的贝克斯利自治市接受早期教育之后,沃波尔于1727年进了伊顿公学,与未来的诗人、以《墓园挽歌》而闻名的托马斯·格雷结为好友;1734年离伊顿后一年入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1739年从国王学院出来即与格雷一起漫游法国、意大利等大陆各地。待他于1741年9月回到英国时,竟发现他不在时,已经被选进议会。二十多年后,1767年5月,沃波尔从议会退隐[1] 。
沃波尔终身未娶,他毕生最大的兴趣是交游,尤其是在旧大陆的旅行中收集绘画,或在庞贝城和赫库兰尼姆这两个公元七九年同时被维苏威火山毁灭的意大利古城发掘古物。他的四卷集《英国绘画轶事》,《英国王族和贵族作家名录》、《对查理三世生活和统治的历史质疑》,还有由W.S.刘易斯为他编出的差不多三千封通信,让人看到他对中世纪生活的热情。
特威克纳姆有一所小屋,号称"草莓坡",它建于1698年,原先由剧作家、1730年的桂冠诗人科利·西伯(1671-1757)和达勒姆主教塔尔博特(1685-1737)居住;后来租给了伊丽莎白·切尼维克斯。切尼维克斯夫人是保罗·丹尼尔·切尼维克斯的妻子,伦敦一家最时髦的玩具店的所有者。1748年,沃波尔花了1339英镑10先令,在这里购置到一小片农场之后,切尼维克斯夫人把"草莓坡"转租了给他在此定居。
最初,沃波尔只是想在这里种点树木、花草,再养几只家禽和奶牛、羊什么的。后来又决定重建。沃波尔产生这样一个念头,部分是受当时英国收藏艺术品和修建博物馆这一流行风尚的影响,希望让这建成的别墅来存放他的收藏品;更主要的是他决意要让他心中的一座理想建筑物成为现实,那就是他1749年9月28日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说的,要按照"我自己的趣味"把小屋建成一座"哥特式的小城堡"。
沃波尔为确保修建的规划能够合乎他理想中的审美需求,请来他的朋友、鉴赏家约翰·丘特和艺术家兼制图员理查德·本特利,与他自己一起,组成一个"鉴赏委员会";另外还请有实际建筑经验的威廉·鲁宾逊作参谋。期间,本特利因与沃波尔发生过一次争吵,中途退出,由有建筑知识的邻居托马斯·皮特补替。尽管沃波尔是参照了哥特式的实地建筑和书本上的哥特式建筑图样,按自己的意想设计出详细图来建造"草莓坡",但既是修建,而不是新建,他理想的"小城堡"就不可能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而只能是一座假城堡,或是说是仿哥特式建筑,如他自己所美其名的,是"超越于仿造的幻想作品"。
沃波尔的"草莓坡"分三个阶段建成,第一阶段的工程于1753年告一段落,第二阶段在1758年结束,最后在七十年代全部完成。《剑桥艺术史》中由斯蒂芬·琼斯写的"十八世纪"一章里曾这样描述这座建筑:"这座房屋经多年时间一点一点地建造起来,设计是不可能的,而沃波尔竟将这不利条件转化为优势。最早的哥特风味无非是在古典别墅外套一层薄壳,可是哥特风格本身却是一种薄壳结构的建筑式样,柱子、穹顶和拱门等就代表其建筑特色。但沃波尔只将哥特式的细节用于装饰,这种不全面的手法不妨谑称为'哥忒式'(仿照18世纪人的拼写)。草莓山庄的东大门始终是对称的,尽管有尖尖的窗户和哥特式的细部,却从来不让人觉得可怕,也没有戏剧性的构造。后来沃波尔又加了个北大门,以一个圆堡为终点,圆堡隐现于树丛中,象征着传说中的古堡。这样就引起类似于克劳德画中的那种效果,在那些画里,小城堡浮现于林木之上。不过除此之外这个圆堡也还有一些英国传统城堡的因素……" 经过这样的修整,据记载,草莓坡竟一步步地从原来的五英亩扩大成一个四十六英亩之广的庄园,可以说是一座由树林环保的"草莓山庄"了;那所小屋也成了价值二万一千英镑的著名哥特式住宅。草莓山庄甚至被认为是哥特式建筑在全欧洲的样板,也是全欧洲这种建筑的源泉。
于是,斯蒂芬·琼斯接下去写道:"在沃波尔自己身上,古典气质多于浪漫气质,因此,他坐在书房里时,就情愿沉浸在联想的欢乐中,而不愿受一个真正的哥特式世界的恐惧威迫。"不过这一点斯蒂芬·琼斯说得不对。有一次,草莓山庄主人就受到一个梦魇的骚扰而惊醒了过来。
那是一七六四年六月初的一天夜里,沃波尔在黑暗中睡着之后,后来他在一封给他的信徒威廉·科尔牧师的信中这样说到此事:"六月初的一天清晨,我从梦中醒来,这梦我全都记得起来,(是一个非常逼真的梦,因为有一个像我的哥特式小说的开头)我觉得我是在一个古堡里,而且在那个大楼梯的最高一级,我看到一只穿盔甲的巨手。"这虽是一个恶梦,但赋予了沃波尔创作的灵感。于是"当天晚上,"沃波尔说,"我坐下来开始写起来"。最初他是"一点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写或要写些什么"。但是随着"作品一点点写出,我也渐渐爱上它了,加上我非常喜欢思考非政治的东西,简单说,我是那么的被我这不到两个月就写完的故事所吸引,以致一天夜里,我从大约六点钟喝茶时起,一直写到第二天凌晨半点,我的手和手指都累得无法握笔写完那段中的那一句……"沃波尔就这样完成了他的哥特式小说《奥特朗托堡》。
托马斯·格雷的经典巨著《墓畔挽歌》——英国诗作中的极品
此诗创作长达8年之久,最初是为了哀悼他在伊顿公学读书时的好友里查德·韦斯特,诗末所附的“墓志铭”即为他而作。内容却远远超越了对具体人物的哀思;诗通过对乡村墓地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由于贫困,农民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但他们身上没有“骄”、“奢”,虽然“贫瘠”,但有“德性”和“天良”,他们就是自然本身。诗赞扬了他们纯朴善良的品质,为他们没有机会施展天赋和才华而惋惜,同时也表现了对权贵骄奢糜烂生活的谴责、人间虚荣的嘲讽和蔑视。
《墓畔挽歌》可以说是英语诗作中的极品,这首诗一共224行,托马斯·格雷整整写了8年。格雷是英国十八世纪描写死亡与哀挽的墓畔派诗人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不慕功名,拒绝“桂冠诗人”的称号,但他却以这首长诗成为那个世纪最为著名的诗人,而此诗也是迄今人类依然存活在心中的诗篇。 死亡和生命虽然是沉重的话题,但《墓畔挽歌》写得非常安宁和从容。
长诗描绘了一幅幅英格兰乡村生活的图景:教堂的尖顶直刺灰蓝的天空,广袤的田野像一片巨大的草坪,农夫赶着马车走在乡间小道上,柔和、淡却的空气笼罩着小墓园和它褪色的记忆。正是精细捕捉住了一种脱俗而又罕见的美,格雷对于死亡才能看得那么透彻,他在诗中揭示了命运之现实,即人生除了死亡没有第二个结局;同时,也揭示了人生之真相,即功名利禄只是过眼云烟。事实上,如果此诗停留在这一层面上,还算不得伟大,它真正打动人并具有永恒价值是在于对平凡简单生活的褒扬,诗中所展露的浓重的哀伤和惋惜是献给普通民众的,表达了对默默无闻的下层百姓的深切同情。
格雷用真挚的笔触赞美底层人民纯朴善良的品质,为他们没有机会施展天赋和才华,死后葬身荒野,留下不忍卒读的墓志铭而叹惜,同时,也表现了对权贵、人间虚荣的蔑视和嘲讽,对大人物傲慢奢侈生活的谴责。这样的人文情怀感人至深,哀挽至绝。弥漫于全诗的民主思想和感时伤怀,使《墓畔挽歌》成为世界诗坛上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这次推出的《墓畔挽歌》系中文首译本,译者文爱艺在《跋》中写道:“诗中凝结的民主思想,是解决我们纷乱现实的钥匙,因为它所张扬的精神,正是我们现在所缺乏的,它所彰显的情感,恰恰是我们目前所缺失的!”该书刚刚荣获2012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精致的设计烘托出该诗本身所具有的恬静的气息,闪烁着太阳般温暖动人的光芒。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