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太子丹战国末期燕国太子

本 名: 燕丹

别 称:太子丹

所处时代: 战国末期

民族族群: 华夏族

去世时间: 公元前226年

主要成就: 组织刺秦

身 份: 燕国太子

荆珂刺秦王的疑问:太子丹送别荆轲难免节外生枝

  荆珂刺秦王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没几个人不知道。然则看到一本书,当中写古人重义轻死,并以荆珂为例,咱却突然觉得哪里不对。

  于是翻看《史记》。

  《刺客列传》,记曹沫、记专诸、记豫让、记聂政、记荆珂,其中以荆珂着墨着重,差不多占了篇幅的一半。足见司马迁对荆珂的重视。当然,亦有可能,是荆珂之事,距汉武时甚近,因而有很多资料可供参考,因而能写出更多细节。

  但,这却是个有漏洞的故事。

  不消说刺秦王乃是极机密之事,亦可从太子丹与田光的对话中看得出来。当田光告知自己已不复当年之勇,无法完成那等重任时,太子丹“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原先生勿泄也’”。所谓戒曰,就是特别叮嘱,国之大事,不要泄露。田光也是个直人,既不可泄,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肉体消失。加之又欲激将荆珂,于是自刎,如此一来,就无泄密可能了。

  之后,荆珂几句话使得樊于期甘愿奉上首级;再之后,“求天下之利匕首”——这动作很大,派出去的人肯定不少,有没有派人到秦国去求呢?会不会传到秦王耳朵里呢?完全有可能。要利匕首何用?肯定不是为了佩戴好看啊,明眼人都知道是为了杀人啊——刺杀这件十分机密的事,不就出了些风声吗?

  最后,他们送行之时,虽然只是太子丹以及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去了,但穿白衣戴白帽。咱不知道他们平时穿什么,但此种装扮,肯定特别。高渐离击筑,荆珂和歌,唱得是慷慨激昂。还唱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哪是正常的出使,明明就没打算回来吗——难道,秦国没有间谍在燕国吗?难道太子丹没被他们盯着吗?易水送别,他们的本意都唱出来了,秦国间谍们会不会知道?会不会快马加鞭,早将消息送回去了?

  当然,从后面刺秦王的过程中,我们看不到这种猜测的证据,但我终究觉得,司马迁还是没将这个故事编圆。

荆轲刺秦王因何失败:关键时刻草包太子丹拖后腿

  导读:受到秦国大军逼近国境易水的威胁,燕国太子丹费尽心思寻觅勇敢的刺客,终于通过燕国隐士田光结识了荆轲,田光称他是“神勇”之士,可托大事。

  刺秦计划秘密地进行,除了一张敬献大片肥沃土地的地图,还需要一份更能讨秦王欢心的“礼物”,否则,无法近距离接近他。荆轲想到了秦王悬赏千金捉拿的秦国叛将樊于期,他正在燕国避难。荆轲亲自上门游说,请求他舍弃自己的生命,成就刺秦大业。被秦王害得家破人亡的樊将军为了复仇,也慷慨激昂地拔剑自刎,献出了宝贵的头颅。于是,樊将军的头颅盛放在密封的匣子里,剧毒匕首巧妙地藏在地图中。荆轲只等一位协助他刺秦的挚友来临,便携手启程。

  然而,太子丹毕竟是贵族集团的代言人,他只是将荆轲当成自己利用的牺牲品,他怀疑荆轲的赤胆忠心,催促他赶紧动身,还说如果他再犹豫不决的话,就将派遣13岁就杀过人的鲁莽小子秦舞阳先行上路。太子丹的一席话,不啻是对侠义之士的莫大侮辱!沉稳刚毅的荆轲再也难以冷静,他先是气愤地呵斥了太子丹,接着怒气冲冲地仓促出发了。

  此行的结果大家都已清楚:荆轲大义凛然,壮烈牺牲;秦王惊慌失措,侥幸逃命。对于刺秦的失败,多少人扼腕叹息。有人曾认定,荆轲的“剑术不精”,连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都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我也曾经对此说法深信不疑。

  最近,重读《史记·刺客列传》和一些名家的有关文章,终于弄明白了荆轲失败的原因:一是仓促出阵,未能等到荆轲得力的助手抵达燕国,在太子丹的紧逼下,让有勇无谋的市井屠夫秦舞阳充当帮手,关键时刻表现畏缩,乱了阵脚;二是燕太子丹制定的刺秦方案有问题,他想仿效当年鲁国勇士曹沫,用一把尖刀威慑齐桓公的做法,让荆轲最好是挟持和胁迫秦王,勒令他答应退还各国诸侯的土地,如果不答应,再刺杀了事。正是这挟持和刺杀的抉择,那千钧一发之际的片刻犹豫,丧失了行刺的时机,留下了千古遗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