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刘细君
别 名:右夫人、细君公主
国 籍:西汉→乌孙国
民 族:汉族
逝世日期:公元前101年
职 业:公主
主要成就:乐器琵琶的首创者
代表作品:《悲愁歌》
江都王刘建之女 西汉宗室乌孙公主简介
乌孙公主刘细君(?―前101年),西汉宗室,汉武帝刘彻侄子罪臣江都王刘建之女。元封六年(前105年),汉武帝为抗击匈奴,派使者出使乌孙国,乌孙王猎骄靡愿与大汉通婚。汉武帝钦命刘细君为公主,和亲乌孙,为猎骄靡的右夫人,地位在匈奴公主左夫人之下,并令人为之做一乐器,以解遥途思念之情,此乐器便是“阮”,亦称 “秦琵琶”。
猎骄靡死后,刘细君随从乌孙国风俗,嫁于猎骄靡之孙军须靡,为右夫人,生一女,名叫少夫。太初四年(前101年),刘细君去世。
人物生平
幸免于难
刘细君的曾祖父是汉景帝刘启,祖父是汉武帝刘彻之兄江都易王刘非,父亲是江都王刘建,史称其为“江都公主”。刘建是个荒淫无道的诸侯王,元狩二年(前121年),企图谋反未成后自杀,刘细君的母亲们都被弃市。当时,刘细君因年幼而幸免于难,成为罪臣之女。
和亲乌孙
当时乌孙国分为三部分,都归乌孙国王猎骄靡节制。张骞将汉朝赐给猎骄靡的礼物送交后,对猎骄靡说:“乌孙如能东归故地,汉朝就遣送公主作为昆莫的夫人,两国结为兄弟之国,一同抗拒匈奴,匈奴一定能打败。”但是乌孙远离汉朝,不知汉朝大小,乌孙自己靠近匈奴,服从匈奴已日久,大臣们都不愿东迁。猎骄靡年老,国家分裂,权力不能集中。元封三年(前108年),猎骄靡派使者送张骞回长安(今陕西西安),同时献马数十匹作为报谢。使者见汉朝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归国后,乌孙越来越尊重汉朝。
匈奴听说乌孙与汉朝往来,很是生气,要进攻乌孙。汉朝使者经乌孙之南到大宛、月氏的,不绝于路。乌孙很惶恐,就派使者献马给汉朝,并愿娶汉朝公主,两国结为兄弟。汉武帝问群臣的意见,朝议同意。决定必须先纳聘礼,然后遣送公主。乌孙以一千匹马作为聘礼。元封六年(前105年),汉武帝派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作为和亲公主嫁给猎骄靡,汉武帝赐给车马和皇室用的器物,还为她配备官吏、宦官、宫女、役者数百人,赠送礼品极为丰盛。猎骄靡以刘细君为右夫人。匈奴也派女子嫁给猎骄靡,猎骄靡以匈奴女为左夫人。
悲伤作歌
刘细君到乌孙后,自己建造宫室居住,在一年中几次与猎骄靡聚会,喝酒吃饭,还用财物、丝织品等赏给猎骄靡左右的贵人。猎骄靡年老,语言不通,刘细君很是悲伤,自己作歌说:“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王延。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汉武帝听说后很怜悯她,每隔一年就派使者送去帷帐、锦绣等物。
再嫁去世
猎骄靡年老,想使孙子军须靡娶刘细君。刘细君不同意,上书给汉武帝说明此事,汉武帝回信说:“随从乌孙国风俗,汉朝想要与乌孙联合消灭匈奴。”军须靡就娶了刘细君。猎骄靡去世,军须靡代立为王。刘细君与军须靡生有一女,名叫少夫。太初四年(前101年),只在乌孙生活五年的刘细君去世。刘细君死后,汉朝又派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为公主嫁给军须靡。
个人作品
刘细君在乌孙语言不通,生活难以习惯,思念故乡,于是作《悲愁歌》(亦称《细君公主歌》、《黄鹄歌》),以表达在塞外生活的艰难与悲愁。
《悲愁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人物评价
刘细君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其不卑不亢的性格赢得乌孙国上下的敬重。刘细君作为和亲公主嫁到乌孙国,她的付出换来汉朝边疆数十年的稳定和安宁,同时也给当地的游牧民族带来先进的中原文化。(华夏经纬网评价)
史籍记载
《汉书·卷九十六下·西域传第六十六下》
家族成员
父祖
曾祖父:汉景帝刘启。
祖父:江都易王刘非。
父亲:江都王刘建。
丈夫
第一任:猎骄靡。
第二任:军须靡,猎骄靡之孙。
女儿
少夫,与军须靡所生。
墓葬
刘细君墓,坐落在新疆伊犁州昭苏县的乌孙山夏特大峡谷谷口。墓地距夏特古城约8公里,西接哈萨克斯坦,北扼奔腾不息的夏特河,南依巍峨挺拔的汗腾格里峰,东临乌孙山。墓高近10米,底部长近40米,是乌孙草原中规模最大的古墓之一。距墓约五六百米处塑有刘细君的立像。
影视形象
电视剧《大汉天子3》周颖饰刘细君
电视剧《解忧公主》丁雅丽饰细君
乌孙公主:第一位真正记载有名字的和亲公主
和亲这件事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之中屡见不鲜,作为和亲的主角,这些女子被统治者当做棋子任意摆布,她们无法拒绝和抗拒,独留青冢是她们最后的归宿。一部中华历史不仅有英雄血,更有美人的眼泪。
据《汉书》记载,光是在刘邦执政期间就先后有九位宗室女被封为公主和亲匈奴,却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一丝痕迹。
刘细君是第一位真正记载有名字的和亲公主,她从罪臣之女一跃升为尊贵的大汉公主,再从大汉公主到成为乌孙王祖孙两代的妻子,是什么造成了这个传奇女子的经历呢?
一、生不逢世
汉初以来就遭受匈奴的不断侵扰,匈奴政权对刚刚建立起来的西汉王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直到汉武帝时,情况发生了逆转。
汉武帝开始大规模讨伐匈奴,虽经漠南、河西、漠北三次大战,匈奴元气大伤,形成了“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的局面。
匈奴的元气虽伤但对汉朝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汉武帝清楚的认识到要想解除匈奴之患,必须与西域各国形成联盟,而“去长安八千九百里”的乌孙城成为了汉武帝心中最佳的选项。
这个国家“户十二万,口六十三万,胜兵十八万八千八百”,强盛的国力是形成军事联盟的重要条件,而巧的是此时的乌孙国也饱受匈奴欺辱,西汉政府如果能与乌孙结盟, 既可对匈奴形成夹击之势, 又可作为联系西域各国的纽带。
为了拉拢这个小伙伴,汉武帝采取了张骞“汉遣公主为夫人,结昆弟”的建议,所以汉王朝急需一个和亲的公主,可以说在这个大环境下生长的女子都是一个备选体,刘细君就在这个时候被推上了历史的前台。那为什么又偏偏是她呢?这就要从她的身世说起。
二、长不逢时
刘细君从一个备选体成为必选体,她的成长经历占有很重要的分量,细君的祖父是汉武帝的亲兄长,算起来她是武帝的侄孙女,具有纯正的皇室血统,照理说本可以做一个衣食无忧的汉朝公主,可是偏偏摊上了一个不靠谱的爹。
她的父亲刘建昏庸无能、残害百姓又好女色,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他甚至强迫女仆和猪、狗等牲畜进行交配。史书称“所行无道,虽桀纣恶不至于此。”
这个人胡闹也就罢了,关键智商还低,汉武帝初期淮南王、衡山王曾举兵叛乱,细君的父亲听说后也意图谋反,但在未行动前就被朝廷察觉并关押。元狩二年刘建畏罪自杀,他的妻子也被朝廷捕杀,一家人杀的杀捕的捕。这个时候的细君仅仅十一岁。
细君被寄养在其叔父家中,一直到二十五岁都深居简出,刘细君在父亲谋反的骂名中渐渐长大,可以说她是生活在痛苦和无助中。她渴望救赎也渴望摆脱。
一个人的命运和经历往往和时代的大环境和个人成长的小环境密切相关,柔弱的刘细君遇到了一个需要女子献身为国的大环境,也偏偏长在一个没落的贵族中,这就注定她不能做一个金枝玉叶,身向大漠是她唯一的选择。
三、一去连朔漠
公元105年刘细君踏上了远嫁乌孙的路程,汉武帝赐给细君大量的嫁妆并配备了属官、 宦官和侍者数百人。但是由于乌孙王仍不敢得罪匈奴, 所以在迎娶细君为右夫人的同时, 也娶了匈奴公主为左夫人。
匈奴以左为大,过了八千九百里的长途跋涉,刘细君来到乌孙,却只做了一个小妾。面对比自己大几十岁的夫君,语言的不适应,生活习惯的不同让刘细君再一次陷入了困境。
面对这种情况再一次体现了这个女子的坚韧,她利用与乌苏王仅有的几次见面机会增强其影响力,据《外戚传》记载:“置酒饮食,以币帛赐王左右贵人。”刘细君,与人为善,并且善用财物收买人心。在她的努力下,乌孙王逐渐向汉朝靠拢。
但是好景不长,命运的不幸再一次降临在这个女子的身上,由于她的夫君昆莫因已年过七旬,身体日渐衰竭,他打算传位给自己的孙子岑陬军须靡。
然而西域的国家,新即位的国王要继收上一代国王的妻子为夫人,称之为 “转房婚 ”,这就意味着细君要按照乌孙传统,再嫁自己的孙子。
对自小接受儒家文化熏陶的细君来说,这是有悖伦常的。不得已, 细君上书汉武帝请求支援,得到的答复却是 “从其国俗 , 欲与乌孙共灭胡。”
细君忍辱嫁给了岑陬, 并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儿。遗憾的是, 产后不久细君公主在极度不适和烦闷中就溘然长逝了。
细君虽然玉陨,但对于她的国家所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乌孙国“东与匈奴、 西北与康居、 西与大宛、南与城郭诸国相接”,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汉武帝时着意与乌孙建立联盟, 除了打击匈奴的政治目的外,彻底打通丝绸之路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而刘细君的出嫁无疑促进了汉武帝这两个目的的实现。
斯人已去千年,留下一首《黄鹄歌》让众生咏叹。“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下嫁匈奴的乌孙公主和解忧公主中 后者的后裔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汉朝与匈奴百年恩怨中,汉朝与西域诸国交流逐渐加深,使汉朝认识到在遥远的西方还有一片未知的世界。这要归功于汉武帝使节的功劳。但汉武帝不是西方眼中爱发现新大陆,他派使节的主要目的还是联合西域打击匈奴,也是汉朝经营西域的开始。
汉武帝在实现打击匈奴的战略中,他曾经有一个很厉害的“断臂战略”,就是断掉匈奴的“右臂”,所谓的“右臂”是匈奴的汉朝西北部。但要实现这个战略,就必须联合西域的小国。汉武帝最初从匈奴的俘虏中得知月氏国对匈奴有仇恨,但当汉武帝派张骞去找时,月氏国已经西迁葱岭以南地区。也无意再与汉朝联合打击匈奴。
于是汉武帝选择了乌孙,但乌孙是匈奴的属国。最早乌孙被月氏国灭掉后,乌孙的国王猎骄靡被冒顿单于收养,猎骄靡长大后在匈奴的帮助下复国成功,把大月氏人赶跑。虽然猎骄靡与匈奴有深厚的感情,但猎骄靡又不愿受制于匈奴,他想结交汉朝,使乌孙有更大自主权,而且猎骄靡还想与汉朝和亲,当张骞与常惠把这些情况报告汉武帝后,汉武帝当即实施了和亲计划。
两位公主和亲
当汉武帝定下和亲后,第一次和亲的公主是刘建的女儿刘细君,刘建被杀后,刘细君作为罪臣的女儿由于年龄小没被杀。从小受尽了别人白眼,生活的很艰辛。汉武帝选定刘细君嫁给猎骄靡。刘细君虽然有内心不愿,但在汉朝她的罪臣之女的身份无法洗白,对于汉武帝决定的事,刘细君也无法拒绝。
刘细君可是汉朝正宗的皇室,她爷爷是刘非,与汉武帝是同父异母的哥哥,父亲刘建由于谋反封国被除,家族被灭,只保留了刘细君。
刘细君嫁给猎骄靡时,此时乌孙王猎骄靡已经年老,刘细君未给猎骄靡生下一儿半女。按照乌孙收继婚习惯,猎骄靡死后,他的孙子军须靡继位,刘细君就要再嫁军须靡,但刘细君不愿意,写信给汉武帝想回长安,汉武帝当即回信让她服从乌孙的制度。因此刘细君又成了孙子军须靡的右夫人,为军须靡生下一女,第一次留下汉室的骨血。
但公元前101年,刘细君不幸病逝。为了巩固汉朝与乌孙的联盟,尽快实现汉武帝的战略,汉武帝又嫁了一位公主,这位公主就是刘解忧,她也是汉朝刘室宗亲,也是罪臣之女,祖父曾参与“七国之乱”,封国被除。史料称为解忧公主。
解忧公主嫁给军须靡后,继承了刘细君右夫人位置。但解忧公主与刘细君不同。刘细君经常多愁善感,解忧公主就是个乐观派。她在乌孙能够积极参与政事,并能体察民情,很快融入乌孙的生活,受到乌孙的人爱戴。
但解忧公主与军须靡没有后代,军须靡死后把王位让堂弟翁归靡继位,按照收继婚制,解忧公主下嫁翁归靡。但嫁给翁归靡后,解忧公主接连生了三子二女,分别是王子元贵靡、万年、大乐和公主弟史和素光。不久翁归靡立王子无贵靡为继承人,母以子贵,解忧公主也成了乌孙人的国母。
解忧公主嫁给翁归靡之后,还联合汉朝与匈奴打了一仗,这一仗使匈奴损失惨重,伤亡占了匈奴十分之三的兵力,很多附属匈奴的小国都倒戈归附了汉朝。终于实现了汉武帝的“断臂战略”。可以说解忧公主的贡献很大。
延续汉室血液
前文我们说解忧公主为翁归靡生了三子两女,其中元贵靡是继承人,但翁归靡死后,情况出现了变化。因为军须靡当初让堂弟翁归靡继承王位,是因为匈奴公主所生的泥靡年龄小,翁归靡实际上是代管王权。翁归靡死后,解忧公主本以为儿子元贵靡能继位,但乌孙的贵族却不愿意了,于是匈奴公主所生的泥靡成为乌孙王。
汉朝本想再嫁公主刘相夫给元贵靡,听说外甥元贵靡没能当王,立即下令让刘相夫返回长安。此时乌孙与汉朝关系出现变化。这个泥靡史料称他为“狂王”,因为暴虐无度,十分残忍。乌孙民众对这位新王也很痛恨。
此时已经嫁给泥靡的解忧公主虽然给泥靡生了儿子鸱靡,但解忧公主想借助民众的呼声除掉狂王。而翁归靡与匈奴公主的儿子乌就屠对狂王也不满,解忧公主就利用这两人矛盾,设了一个“鸿门宴”,准备杀死狂王。但在酒宴中,乌就屠的人没能刺中泥靡,使这场政变失败。
乌孙国在狂王死后立即分成了两派,一个是亲狂王派,一个是亲乌就屠派,两人都有匈奴给其撑腰。汉朝本想派使节调节,但没能成功。后来乌就屠杀了狂王,在解忧公主的侍女冯嫽的说和下,乌就屠才答应只要汉朝支持他,他可以不当王。
汉朝授予冯嫽为使节再次调节乌孙内部矛盾,这才使乌孙国内矛盾没激化。元贵靡当国王,乌就屠当小国王。但两年后,解忧公主的两个儿子元贵靡与鸱靡病死,乌孙的权力都集中在了乌就屠手里。
乌就屠病死后,他的儿子拊离被日贰所杀。其后附离之子安日继位,不久也被杀,安日死后,小昆弥就不知所向了。
解忧公主的儿子元贵靡作为大昆弥世袭也成谜,元贵靡死后,他的儿子星靡继位,星靡继位后,他的儿子雌栗靡继位,雌栗靡病逝后,是伊秩靡继位,他是解忧公主的孙子,公元前11年左右不知所踪。至此大汉皇室血统在乌孙国与乌孙国一样消失成为千古之谜。
公主后裔之谜
后人对乌孙消失一直没有找到答案,同样,大汉皇室血统是不是在乌孙断了,还是融合到其他民族中也一直没有定论。
不过通过乌孙消失的轨迹看,乌孙后来西迁到葱岭山中被蠕蠕所灭,乌孙人可能会融入蠕蠕国内。这里蠕蠕就是后来发展到南北朝时期的柔然,柔然曾与北魏经常打斗,但据史料记载,柔然已经被同化为中原汉族之中。
其实解忧公主还有一个女儿叫弟史,曾嫁给龟兹国王为妻,而龟兹国灭亡后,龟兹人大部分融入中原。即使解忧公主女儿弟史在龟兹国有后裔,也已经到了中原一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