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掞清朝官员

本 名:王掞

字 号:字藻儒

所处时代:清

出生时间:1645

去世时间:1728

明代首辅王锡爵曾孙 清朝官员王掞简介

王掞shàn(1645~1728)清朝官员。字藻儒,一作藻如,号颛庵、西田主人,江南太仓(今属江苏)人,明代首辅王锡爵曾孙。康熙九年进士,授编修,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六十年,请重立胤礽为太子忤旨,应谪戍,以年老由子代行,寻致仕。有《西田集》。

人物简介

王掞,康熙九年(1670)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迁赞善,提学浙江,累升内阁学士,转户部侍郎,三十七年(1698年)调吏部,四十三年(1704)升刑部尚书,后又调工部、兵部、礼部,总持纲纪,务存大体,及为大学士处事更恪谨,为属僚所折服。六十年(1721)因疏请立储事受责,应谪戍以年老免行,由子代戍西陲,至雍正即位(1723)因病告辞,六年(1728)病故,年八十四岁。世宗感其恩,赐葬于祖茔檀树坟之南。工诗,偶作画,秀逸不群。有画箑为王翚赠行。

清史文载

王掞,康熙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为掌院学士熊赐履所器。迁左赞善,充日讲起居注官。以病告八年,起右赞善。提督浙江学政,严剔积弊,所拔多宿学寒畯。龙泉知县茅国玺以印揭荐武童,掞疏劾,国玺坐谴,别疏陈剔除积弊,报闻。累迁侍读学士。三十年,超擢内阁学士。三十三年,迁户部侍郎,直经筵。三十八年,调吏部,禁革临选驳查、临掣买签诸弊,铨政以肃。偕尚书范承勋、王鸿绪督修高家堰河工。

四十三年,擢刑部尚书。刑部奏谳无汉字供状,掞言:“本朝官制,兼设满、汉,欲其彼此参详。今狱词不录汉语,是非曲直,汉司官何由知之?若随声画诺,几成虚设。嗣后定谳,当满、汉稿并具。”诏报可,著为令。累历工、兵、礼诸部,务总纪纲,持大体。五十一年,授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直经筵如故。

五十二年,典会试。其冬,以疾疏辞阁务,温旨慰留。越年春,疾愈,仍入直。孝惠章皇后祔太庙,议者欲祔於孝康章皇后之次,掞曰:“孝康章皇后虽母以子贵,然孝惠章皇后,章皇帝嫡配也,上圣孝格天。曩者太皇太后祔庙时,不以跻孝端文皇后之上,今肯以孝康章皇后跻孝惠章皇后上乎?”礼部不从,上果以为非,令改正。时上春秋高,皇太子允礽既废,储位未定。掞年七十馀,自念受恩深,又以其祖锡爵在明神宗朝,以建储事受恶名,欲干其蛊。五十六年,密奏请建储,疏入,留中。是年冬,御史陈嘉猷等八人复以为言,上不悦,遂并发掞疏,命内阁议处。忌掞者欲置重典,掞止宫门外不敢入。上顾左右,问:“王掞何在?”李光地奏掞待罪宫门。上曰:“王掞言甚是,但不宜令御史同奏,蹈明季恶习。汝等票拟处分太重,可速召其来。”掞闻命趋入,免冠谢。上招掞跪御榻前,语良久,秘,人不能知。

六十年春,群臣请贺万寿,上勿许。掞复疏前事,请释二阿哥,语加激切。既而御史陶彝等十二人连名入奏,上疑出掞意,大怒,召诸王大臣,降旨责掞植党希荣,且谓:“锡爵在明神宗时,力奏建储,泰昌在位,未及数月,天启庸懦,天下大乱,至愍帝而不能守。明之亡,锡爵不能辞其罪。掞以朕为神宗乎?朕初无诛大臣之意,大臣自取其死,朕亦无如何。”令王大臣传旨诘掞,令回奏。时举朝失色,无敢与笔砚者。掞就宫门阶石上裂纸,以唾濡墨,奏言:“臣伏见宋仁宗为一代贤君,而晚年立储犹豫,其时名臣如范镇、包拯等,皆交章切谏,须发为白。臣愚,信书太笃,妄思效法古人,实未尝妄嗾台臣共为此奏。”奏上,越五日,诏缓议罪,与诸御史俱赴西陲军前效力。因掞年老,责其子奕清代往,为父赎罪。先是,掞尝密奏请减苏、松浮粮,言至剀切,疏久留中。至是忤旨,乃与建储奏疏一并掷还。是年冬,上自热河还京师。掞迎驾石槽,上望见,遣内侍慰问。六十一年元旦,诸大臣表贺,未列掞名,上发表命列名以进。翌日,赐宴太和殿,再召见西暖阁,赐坐,慰谕有加。寻起原官,视事如故。

雍正元年,以老乞休,世宗降旨褒嘉,以原官致仕,仍留京师备顾问。三年,上谕阁臣云:“王掞向人言,曾在圣祖前奏免苏、松浮粮,未蒙允行。朕查阅宫中并无此奏。”因责掞藉事沽名,并涉其子奕清、奕鸿谄附年羹尧,目为奸巧,乃遣奕鸿与奕清同在军前效力。六年,掞卒,年八十四。乾隆二年,奕清始请恤於朝,赐祭葬如制。

诗作选摘

【泛舟尚湖】

晴湖似镜平,泼眼绿波明。 鱼队行堪数,凫雏近不惊。

棹移菱叶乱,风静布帆轻。 更喜山光好,周遭最有情。

【望岱】

山色周遭信马蹄,岱宗高峙绝攀跻。巃嵸未许儿孙并,崱屴浑疑星汉齐。

风定天门悬日月,雨收石角挂虹霓。他年定拟穷游屐,秦观峰头倚醉题。

历史上王掞做事有“沽名”的嫌疑 竟然在康熙大寿上奏请释放二阿哥胤礽

在康熙六十大寿的“千叟宴”上,王掞在西华门外等候康熙,就是为了向康熙询问他一个月前上奏的折子的事。康熙把折子留中了,所以也没有直接回答王掞奏请的“天下第一事”(立太子的事,可能还是支持胤礽作太子),而是问他“朕赐你得药用了吗”,还提醒他,要理解“朕的”深意。

康熙还说,这个药需要火候,火候不到,药不见效,让他耐心等着。王掞想起来,康熙赐的药叫“续断”,此药能"续折接骨"。

王掞恍然大悟,康熙是在暗示他要把断了的再接上!难道就是还要让废太子胤礽重新复位?难道康熙已经秘密立胤礽为储君?

哎!其实,康熙在忽悠他。王掞这种太冥顽不灵的人,康熙实在不想再和他纠缠。

太子二次被废都好几年了,他还敢趁着朝廷选大将军王,给胤礽谋大将军王的职位!气的康熙破口大骂:好啊,静极思动了,还想跃马疆场!将来好又来带兵逼宫,又来篡逆!气的康熙都想把胤礽关进了上驷院,跟马关在一起。王掞也被太监搀了出去。

还有,原著中,只是说奏折里面是“天下第一事”。并没有提及,王掞的奏折就是向康熙推荐老四胤禛。“续断”这件事以后,王掞才对胤禛表明支持他即位的态度。

康熙六十大寿上,康熙本身身体抱恙,最后被一只死鹰气晕。王掞觉得康熙命不久矣,才到胤禛府上,表明自己支持胤禛的态度。他认为,皇子们一大半人都是在养尊处优,剩下的不是在看景,拆台;就是心藏险诈,要做篡位的杨广。只有四爷心里装着大清的江山和大清的百姓。所以,他盼着四爷能继承大统。并直言,让四爷赶紧处理掉跟胤礽通奸的郑春华!郑春华的事,八爷他们都知道了,早晚会被揭发!

王掞看胤禛没有同意弄死郑春华,后来自己私自见了郑春华,隔着门把她骂死了。王掞自己也回到家中喝毒酒死了。

历史上,王掞做事有“沽名”的嫌疑。他竟然在康熙六十大寿上,奏请释放二阿哥胤礽!这不是打康熙爷的脸吗。我也没有找到王掞支持雍正登基的史料。

郑春华为什么一死胤禛就知道王掞出事了 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其实就在康熙大寿过后,整个夺嫡的过程中,实际上这个时候已经进入到了高潮的阶段,康熙自知命不久矣,于是开始为自己的后事略作铺排。

就在这个时候,曾经的太子师傅王掞却意外来找胤禛,本来胤禛对于这位太子师傅是怀有戒心的,因为他本身就是太子的死党,但是两人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胤禛终于确认了这个老师傅是在对太子已经失望以后,选择了自己。

并且王掞还劝告胤禛要及早除掉郑春华,免除将来后患,但是胤禛犹豫不决,于是王掞决定亲自出手,将郑春华除掉,免除胤禛最后的顾虑,其后王掞举荐胤禛,但是最终却被康熙撵回家中,这其实也是王掞的计划,目的就是借助康熙的举动来保护胤禛,使得在这个最后关头,不要处于众矢之的。

王掞被赶回家以后,就剩下了一个目的,那就是帮助胤禛去掉最后一个麻烦,郑春华,同时达到自己报仇的目的,当然胤禛在一听说郑春华死了以后,马上就赶到了王掞的府上。正好赶上了王掞喝下毒酒自尽。只是胤禛如何就能料到王掞自尽了呢?

其实这从剧中也能体现出来,因为当时的情况已经是到了最后的关头,康熙已经重病不起,很有可能就要一命呜呼了,而王掞本身就是太子党的死忠分子,将来新皇登基以后,无论如何都会清算太子一党,到时候必定王掞一家都会遭受到打击。

于是就在最后的关头,王掞选择了胤禛,并且帮助胤禛转移大家的视线,是的他能够更好的准备,实际上就是把自己家族的未来都托付到胤禛的身上,就算胤禛将来继位以后,必然也会看在自己的这些善意的举动上,善待自己的家人。

而且,更为关键的就是,王掞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太子,要知道虽然自己这个师傅不算是十分尽职尽责,但是王掞还是想在最后的关头,能够多为太子尽一份心里,以王掞老辣的程度,必然也会察觉到,胤禩本人表面上是个谦谦君子,但是内心的狠辣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就从他悄悄更换十四阿哥死鹰的这件事情就能看出来。

所以为了保全自己家族,保全太子,王掞只有选择胤禛,因为只有他才能有这样的额能力,保护好这一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