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有性明朝医学家

中文名:吴有性

别 名:吴又可

国 籍:中国(明、清)

民 族:汉

出生地:江苏吴县东山

出生日期:1582年

逝世日期:1644年

职 业:医家

信 仰:道家医学思想

主要成就:认为瘟疫不同于一般的外感疾病

创立了瘟疫学说

代表作品:《瘟疫论》

代表方:达原饮

吴有性:字又可,汉族,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

吴有性(1582—1644),字又可,汉族,江苏吴县东山人。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1642年,大明崇祯15年,全国瘟疫横行,十户九死。南北直隶、山东、浙江等地大疫,五六月间益盛,“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医生们都用伤寒法治疗,毫无效果。吴又可亲历了每次疫情,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推究病源,潜心研究,依据治验所得,撰写成了全新的《温疫论》一书,开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他以毕生的治疫经验和体会,大胆提出“疠气”致病之学说,在世界医传染病学史上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因此赢得后人的广泛尊重。

在闯军侵袭、瘟疫横行的背景下,明朝举国陷入混乱恐慌之中,百姓民不聊生。吴氏生活时代正值明末战乱,饥荒流行,致使疫病流行。1644年清军入关,清廷为巩固统治,摄政王多尔衮颁布“剃发令”。吴又可因拒绝剃发而被处死,妻子携子投河殉情。

在明末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山东、河南、河北、浙江等地温疫流行,患者甚多,甚至延及全国。由于医家当时用一般治疗外感病的方法,或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治疗,或妄用峻攻祛邪之剂,往往无效,甚至导致病情迁延,进一步向危重阶段发展,致使枉死者不可胜数。

鉴于以上情况,吴有性潜心钻研,认真总结,提出了一套新的认识,强调这种病属温疫,非风非寒,非暑非湿,非六淫之邪外侵,而是由于天地间存在有一种异气感人而至,与伤寒病绝然不同。不论从病因、病机到诊断、治疗均有区别,使其与伤寒病分开另论,为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温疫论》。

吴有性在该书中所列瘟疫病种有发颐、大头瘟、虾膜瘟、瓜瓤瘟、疙瘩瘟,以及疟疾、痢疾等急性传染病,他明确指出这些病都不是六淫之邪所致,而是四时不正之气所为。其症状与伤寒相似而实际迥异,古书从未分别,吴氏一一加以分辨论述阐明,并论著制方。其中著名的剂方有达原饮、三消饮等,示人以疏利分消之法。在治疗上,他提出了一整套祛邪达原理论,临床治疗收到很好的效果。还有他的“疠气”之说,首先肯定它是一种物质,“物者气之化也,气者物之变也”,从而否定了疫病之由是“非其时而有其气”的旧观点。他还指出疠气是多种多样的,有特适性的,更有偏中性的。在当时医疗条件下,吴有性能有如此科学见解,实属难能可贵。

吴有性的理论对后世有着什么影响?为什么说他是明朝医学的曙光

人们熟悉的明代科学成果,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受过中等教育的中国人几乎都略知一二。但是还有两项重要的科学成果,即是专业人士中也少有人知道的。一是朱载堉算出了十二平均律;第二是吴有性发现了新的致病原因。遗憾的是,这两项成果到了清代,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扼杀。

一、明朝医学的新曙光

李时珍《本草纲目》,是传统本草学的延伸和完善,所以不仅现在受到重视,当时就受到许多赞扬。吴有性的《瘟疫论》,由于否定了传统的病因学说,在清代,则受到不少指责。

我国古代的医学理论,把致病的原因归结为所谓“七情六淫”。七情是喜怒哀乐爱恶欲,指内部的心理因素;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主要是外部的气候因素。明朝末年,瘟疫流行。吴有性在医疗实践中发现,瘟疫的病因,并不是气候因素,而是一种“杂气”。杂气致病,与气候的寒暖没有关系,而且致病更加严重,所以他把这种气称为“疠气”或“戾气”。这种气,“其来无时,其著无方”“各随其气而为诸病”(吴有性《瘟疫论》卷下《杂气论》)。也就是说,这种气,有许多种。所致的疾病,也有许多种。过去认为麻风、中风等等是风,其实不是风;过去认为疮痈、肿毒等,还有痘疹,都是火,其实不是火;过去认为霍乱、疟痢等是暑,其实不是暑。按照传统的风寒暑湿等办法医治,无一能够奏效,因为它们得病的原因不是气候因素,而是一种杂气。

为了说明是杂气致病,而不是所谓风寒暑湿等等致病,吴有性详细描述了杂气致病的特征:

1、 杂气不在“六淫”或五运六气之内;

2、 无论老少强弱,碰到它就得病;

3、 杂气致病不是先侵犯皮肤,然后由表及里,而是从口鼻进入;

4、 侵犯的部位,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

5、 杂气致病,有的中之则发,有的要等机会。比如“遇饥饱劳碌,忧思气怒,正气被伤”才发作;

6,、杂气所致之病不同于伤寒。伤寒发热而恶寒,此病只热而不恶寒。和疟相似,但疟不传胃;

7、 伤寒有感冒风寒的外因,杂气所致之病为“时疫”,无感冒风寒的外因;

8、 杂气所致之病会传染;

9、 杂气所致之病还能不治自愈,医生往往因此冒功;

10、 杂气虽说也是天地之气,实则是方土之气。它从地上升起;

11、 有某种杂气,就有某种疾病;

12、 动物病,如牛瘟、猪瘟,也是杂气所致。有时猪病而牛不病,可知它们感染的气也不同;

13、 传统的汗、下、吐三法治不好杂气所致之病。

吴有性所论杂气所致之病的特点,即使从今天的观点看来,也难有更多的挑剔。尤其是他指出杂气致病往往多于六气,杂气致病往往待饥饱劳碌、感冒风寒才发。这种情况说明,在六气之后,真正的致病原因,乃是杂气。如果能够分清杂气的种类,找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将是新医学的曙光。

然而《瘟疫论》著成两年以后,吴有性即遭亡国之痛。他本人的命运如何?不得而知。而新的王朝,有新的需要和新的学术风气。吴有性开辟的对瘟疫的新认识和治疗瘟疫的新方向,几乎遭到了中断。

二、明代医学新曙光在清朝的熄灭

清代编《四库全书》,收入了《瘟疫论》。然而编纂者基本上不知道什么是“杂气”。该书的提要,仍然认为吴“以四时不正之气发为瘟疫”。也就是说,仍然把吴有性发现的“杂气”说成是传统的“五运六气”等气候因素。然而吴有性的“杂气”,恰恰与气候因素无关,并且是四时皆可发病,因而只与地域有关。

《四库提要》没有介绍吴有性的“杂气”理论,只介绍了吴对发病过程及症状的描述。然后说道:

其谓数百瘟疫之中,乃偶有一伤寒;数百伤寒之中,乃偶有一阴证。未免矫妄过直。

从今天的观点看来,可说数百瘟疫之中,无一是伤寒。富于考证精神的乾嘉学者,几乎无一人愿意去考察吴有性的结论,所以《四库全书》的编者也不理解吴有性的结论。接着,《四库提要》就搬出了古人衡量是非的标准:

然古人以瘟疫为杂证,医书往往附见,不立专门。又或误解《素问》“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文,妄施治疗。

事不师古,又妄施治疗。对于一个医生,这可以说是最严厉的批评了。还有,吴有性的文章也写得不好:

其书不甚诠次,似随笔札录而成。

《四库提要》常常为许多科学著作辩护,认为对于专门家,不必论文采的优劣。然而对于吴有性,却是另一类对待。其对吴有性的反感,可见一斑。

一方面,《四库全书》的编者承认,《瘟疫论》的出现,使治瘟疫者“有绳墨之可守”,可谓“有功于世”。一面又尖锐批评《瘟疫论》不合古,甚至妄施治疗。这种矛盾心情,反映了当时医学界严重的复古尊经倾向。这种倾向,使吴有性的瘟疫理论逐渐淹没在传统的七情六淫之中。一百多年后,欧洲大陆因为巴斯德发现了细菌是致病的原因,使西方医学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改观。

吴有性的主要成就有哪些?有着怎样的著作理论

揭示瘟疫病原

根据其发病突然,具有流行性的特点,指出这是由于天地间存在着—种异气,又称作厉气、疫疠之气所致。他认为,虽然《伤寒论》中提出时行之气有传染之说,但据实际情况,有时行之气末必有疫,故而时行之说不可使人信服。人之是否得疫病,是由于厉气所致。厉气是杂气中之一,每年都存在。疫气的存在盛衰多少,与地区、四时与岁运有关。感受疫疠之气之后,可使老少俱病。这就从病因学方面将温疫与一般外感病区别开来,并与伤寒病加以区分。吴氏突破了六气致病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新的传染病病原观点。这些,已被现代医学、微生物学所证实,这是吴氏对温病学的一大贡献。

总结瘟疫侵犯

总结瘟疫侵犯途径、传染方式和流行特点,温疫邪气侵犯人体的途径不同,当是从口鼻而入,其侵犯部位既不在表,也不在里,而是由口鼻侵入,停留在半表半里之间,此处称为膜原。这里的膜原,是说明温疫之邪在人体之内,外可连于表,内可入于里的特点。指出温疫之病所以用治外感病的方法治疗不得痊愈,就是因为此病邪的部位不同于一般外感病的在表或在里,而是在于半表半里的膜原,这个部位是一般药物所不能到达的。由于其既连表又连里,邪气盛时则可出表或入里,这时才可根据邪气溃散的趋势,因势利导予以治疗。吴氏将温疫病的传变从表里两大方面进行总结,归纳出九种传变方式,称为“九传”。即但表不里、表而再表,但里不表、里而再里、表里分传、表里分传再分传、表胜于里、里胜于表、先表后里、先里后表等。

探寻治疗药物

创立了达原饮一方以治疗温疫。达到使邪气尽快从膜原溃散,以利于表里分消的目的。方中槟榔能消能磨,为疏利气机之品,可以除伏邪,又可治岭南瘴气;厚朴亦属疏利气机之品,可以破戾气之所结;草果辛烈气雄,可以辛散以除伏邪蟠踞。三味药物相合协力,以使气机疏利,直达巢穴,促使邪气溃散,速离膜原。方中又用知母以滋阴,盖温疫之邪性属温热,易伤津液之故。热伤营血,故加芍药以和血,再加黄芩以清燥热之余,用甘草以调和诸药。药虽七味,却能调畅气机,透达膜原,故为治疗温疫之邪的主方。由于温疫之邪从膜原既可入里,又可出表,故而经常兼见表里症状,吴氏又创立三消饮,以治疗温疫之邪出入表里,表证、里证、半表半里之证兼见者。三消饮即达原饮再加大黄、羌活、葛根、柴胡、生姜、大枣而成。

若温疫之邪已经散漫则又要根据邪气所在部位予以不同治疗。若见脉长而洪散,大汗大渴,周身发热,则说明邪气已离膜原,而里热散漫,其病机已与伤寒病阳明气分证一致,故仍可用白虎汤辛凉解散。若邪气透于胸膈,而见满闷心烦喜呕,欲吐不吐,虽吐而不得大吐,腹中不满,欲饮不能饮,欲食不能食,说明膜原之邪已外溃于胸膈,邪气在上,可选用瓜蒂散涌吐疫邪。若温疫之邪入于里,见有可下之证,就可以使用下法。吴氏十分重视下法的应用,并认为下法的应用范围很广。吴氏指出,若舌苔由白转黄、黑苔、或舌芒刺、舌裂、舌短、舌硬、舌卷、舌砂苔、唇燥裂、唇焦、唇口起皮、鼻孔如烟煤、口臭、口燥渴、目赤、咽干、呼吸气如喷火、小便红赤或涓滴作痛、大便极臭、扬手掷足、脉沉而数、潮热、善太息、心下满、心下高起如块等四十症,均属可下之证。由于温疫之邪由口鼻而入,先入其里。若里气结滞,使气机闭塞不通,则膜原之邪不能透达,表气亦不能解,故而攻里尤重于解表。

创立温疫学说

创立了温疫学说,领先西方世界200年。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温病辨证论治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学术见解,充实了祖国医学温热病学的内容。他的邪气侵犯途径对叶天士的温热学说有一定的启示。其学术思想使温疫学说独立成体系,对祖国医学的贡献是应当充分肯定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