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王僧辩
别 名:君才
国 籍:南朝梁
民 族:汉族
逝世日期:555年10月26日
职 业:将领、军阀
主要成就:大败侯景
官 职:骠骑大将军、尚书令、大司马
封 爵:永宁郡公
号:雄信将军
祖 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
王僧辩简介 南北朝梁将领骠骑大将军王僧辩生平
王僧辩(?—555年10月26日),南朝梁将领。字君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王僧辩初为湘东王萧绎中兵参军,后任平南将军、左卫将军、骠骑大将军、尚书令等职。他智勇兼备,所经战阵,多获胜利。梁大宝二年(551),萧绎以他为大都督,领军讨伐兴兵作乱的原东魏大将侯景,获胜。王僧辩因功任征东将军、江州刺史。承圣元年(552),他与东扬州刺史陈霸先会师,水陆并进,攻破石头城(今南京城西),大败侯景。四年,在北齐的威逼利诱下,迎立北齐扶植的梁贞阳侯萧渊明为帝,遭陈霸先反对,被其缢杀。
梁武帝死后,其尚存的子弟,一个是侯景控制的皇帝萧纲,还有是在侯景起兵时,被任命为北讨大都督的萧纶,此外即占据上流重镇的湘东王萧绎。萧绎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欲争皇位,但必须除去已逃至郢州(治武昌)被推为中流盟主的六兄萧纶,因此他派王僧辩带军即日进逼郢州。当时,王僧辩因部下未全部集中,想等军队齐集后再发兵,引起湘东王的忌恨。王僧辩提出推迟发兵时,湘东王用刀砍伤王僧辩,并交付廷尉准备判刑。后来,当进攻萧纶的军队不能攻克长沙时,湘东王才将王僧辩从狱中放出,派去指挥大军。在王僧辩指挥下,湘东王的军队很快击溃了萧纶军队。
萧纶军被击溃不久,侯景带军沿江西进,攻取了江州、郢州,准备西上进攻萧绎。当时,侯景的水军“号二十万,联旗千里,江左以来,水军之盛未有也。”在与侯景交战中,王僧辩充分发挥了其指挥才能。他首先带军屯居巴陵城与侯景军对峙,以静对动。侯景不断派军轮番攻城,都被王僧辩指挥大军采用火阵、围长栅列舸舰等办法击退,大将任约也被擒。侯景见巴陵城久攻不下,大将又被擒,只得烧营夜遁。王僧辩在取得巴陵城守卫战胜利后,带军乘胜沿江东下进攻侯景,很快收复江州和郢州,并直指建康,在建康城外,王僧辩与陈霸先军队汇合联营进逼侯景。侯景带军出战,与王陈联军大战于建康城北。联军又兵分两路,派强弩2000张进攻石头城西,很快攻陷石头城,并入居台城。侯景战败东奔,与心腹数十人乘船逃往海上,其党徒有的投降,有的北奔,建康复归梁军。逃往海上的侯景被其部下杀死,给江南人民带来灾难的侯景之乱最终被平息。战后,萧绎即帝位,是为梁元帝。王僧辩因功被封为司徒、侍中、尚书令,永宁郡公,食邑5000户。
侯景之乱被平定不久,湘州境内又发生叛乱。陆纳等攻破衡州刺史丁道贵,尽收其军资,李洪雅等也率众响应陆纳,梁内乱又起。萧绎急派王僧辩、陈霸先分任东西都督,带军平叛。最初,王僧辩畏于叛军士卒骁猛,不敢轻进,只是联城进逼,后乘叛军无防备之机,指挥水陆两路军进攻,将叛军逼到长沙城内,湘州叛乱很快被平息。王僧辩带军回镇建康。
身为胡人却心系华夏:士人们重建汉魏君统的最后幻想——王僧辩
王僧辩是出身太原祁县的乌桓蛮族之后,他是行将灭亡的华夏第一帝国的最后保卫者,身上流淌者蛮族保卫者最好的品质:“诚朴忠信”。他早年随父王神念南渡投梁,受到了梁武帝无比慷慨的款待,使得新归化者的认同狂热程度自然也远远高于老会员。华夏第一帝国借江东膏脂完成拜占庭式的复活后,江北防线始终委任于北来南下流民与降将。北方的统一导致南下流民越发减少,江北流民兵团遂逐渐走向无以为继的窘态。梁代还能有王僧辩,贺拔胜等为数不多的胡人“脱北者”,萧衍自然更是对他们恩宠有加。归化蛮族雇佣兵的忠义与高战斗力一向是世界帝国君主热爱的对象,从汉武帝到残唐这段时间尽管出现了侯景与安禄山,但是也出现了王僧辩与李光弼。少数不忠义的蛮族能够利用自己的武力践踏京洛,更多忠诚淳朴的蛮族却能重新帮助失去半壁江山的帝王还于旧都。相比之下,汉魏晋宋齐梁的每一次朝代更替,都会削弱君统禅让制的威望与凝聚力,越来越少的怀抱着旧价值观的士大夫愿意用自己的生命与旧世界陪葬,更多的士人却习惯加入新君咸与维新的队伍。王僧辩以外来胡人的身份,承担了其无力肩负的世界帝国的重建者与保卫者的双重身份,谱写了华夏末世的一曲悲歌。
侯景之乱暴发,王僧辩作为湘东王的属下参与了勤王军的讨侯行动。侯景南下的核心不过八百胡骑与八千淮人,却做到了曹操和拓跋焘都无法做到的成就。尽管这一方面离不开侯景自身出色的军事才能,但另一方面侯景的行为却正好顺应了萧氏诸王的小算盘。萧家诸王盼望借侯景之力消灭萧衍的中央权威,从而借机扩张实力消灭异己,达到称雄全国的目的。
侯景饿杀梁武帝,立萧纲继位的方式是他对高欢的一种拙劣模仿,他既不可能得到士人的真心接纳,而且他从北方带来班底实在是过于脆弱,他解放数万为奴北人,完成攻克台城,挟天子以令诸侯等一系列不间断的胜利已经让侯景眼花缭乱,自然无法考虑更为长远的事物,对于城外已经放下武器的勤王军,他仅仅是扣留了勤王军总司令柳仲礼等人的家属做人质便全部予以遣回,王僧辩甚至未留亲属作人质便成功返回竟陵。恰恰说明了侯景缺乏自己政治精英团体,面对同样的情况,多尔衮就可以借入关之机打着为明复仇的旗号收编数十万宣大精兵。侯景叛变的原因不过是因为遭到萧衍出卖后的半路打劫,不料弄假成真,缺乏连续性战略眼光的他自然为以后的覆亡埋下了祸根。
江陵的萧绎位于长江中上游的十字口中央江陵,兵精粮足,拥兵十余万。侯景之乱暴发后,他并没有头脑不冷静地真心实意地东下抗侯,仅仅派遣王僧辩率领万人左右做表面文章。他最隐秘的内心期望就是希望萧衍这座雷峰塔倒下,然后他便可以如同哄抢砖石的费拉一样去下山摘桃子,夺取整个梁国的最后胜利。萧衍前脚才死,萧绎后脚就把屠刀对准了自己的侄子与兄弟。在他的眼中,这些分布在江陵周边的亲戚方镇是远比侯景更邪恶的存在,很多人对萧绎的谴责都是在谴责他的道德,却不得不承认其手段的马基雅维利性。萧绎并没有被一片同仇敌忾的讨侯声所迷惑,并没有冲到前线当抗侯英雄,而是首先把扩张目标准备了在长沙的侄子萧誉,萧绎让不喜欢的儿子萧方等扮演了类似后世征日元军和张国焘西路军的角色去讨伐长沙,萧方等很快在攻打长沙的过程中兵败而亡。于是萧绎重新派遣了王僧辩这样的嫡系出战,很快消灭了长沙方镇,擒杀萧誉。襄阳方镇的萧詧本来是下一个灭亡对象,但由于其地理位置靠北的幸运性,使得萧詧勾结的西魏国际友人挫败了萧绎染指襄阳的企图,西魏因此在这次干涉战争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汉水以东的土地。郢州的邵陵王萧纶错误地想向萧绎证明兄弟二人应当团结的道理,反而使得萧绎用很低的成本就把他赶走,导致萧纶被迫逃亡北方投靠北齐而后在与西魏冲突中被杀死。同时为了稳住成都的萧纪,萧绎不惜答应自己事成之后,双方“中分天下”。在对付兄弟子侄方面忙得不亦乐乎的萧绎还没准备好东下抗侯,扫荡了三吴的侯景却抢先一步向萧绎发动进攻。
侯景军一路势如破竹,一路连得寻阳,豫章,武昌,郢州,萧绎的爱子萧方诸也惨死在郢州之役中,慌神的萧绎只能继续依赖王僧辩,命令其驻扎巴陵,阻止侯景西扩。王僧辩没有辜负萧绎的重托,成功地把巴陵变成了侯景不可逾越的斯大林格勒,侯景从北方带来的猛将大部分在王僧辩手中非死即降。心灰意冷的侯景逃回建康,草草地“过了一把皇帝瘾”之后便迅速走向败亡。王僧辩军收复建康之后,又在建康宫城上演了一次梁代版本的“火烧圆明园”式的宫廷大火。
侯景之乱已平,然而南方尚未安定,成都的萧纪放弃了保境安民的合理政策,却企图在天下几定时倾国东出与萧绎争夺天下,为了对付顺江而下的萧纪军,萧绎不惜故意给西魏报信,怂恿西魏出兵巴蜀以断萧纪退路。这场成都与江陵的战争结局是以萧纪身死匹夫之手为天下笑,萧绎所处的江陵同时遭受了北方和西方的战略包围,西魏则成功得到巴蜀为结局。最终江陵被西魏轻易包围并攻破,萧绎企图东逃而不得的“文武之道,今日尽矣”的毁灭结局,恰恰是在萧绎自己手里布局而完成的。
江陵城破,元帝身死,以汉魏君统为代表的华夏第一帝国终于走到了尽头。王僧辩、陈霸先等在建康拥立梁元帝萧绎之子萧方智为帝,是为梁敬帝。萧绎在临死之前向王僧辩说出了:“我强忍痛苦,不肯去死,就是等你,你应该到来”的托孤之语,等于把重建世界帝国的重担交予王氏一人之肩。汉魏君统的最后直系传人萧方智是萧绎临终托付给他的孤儿,因此他毕生也摆脱不了这种白帝城情节。北齐高洋眼见宇文泰毁灭了江陵扶植傀儡萧詧的行径,因此也谋求通过让自己的代理人萧渊明入建康为帝的手段来与西魏进行竞争。王僧辩知道残破的建康政府已经不能再冒着和北齐打一场毁灭性战争的风险,因此愿意在北齐的强军威逼下做出退让,甘愿让梁政府对北齐表面称臣,并接纳萧渊明为帝,但作为交换底线,在王僧辩的坚持下,北齐和萧渊明答应了暂时罢黜萧方智,但仍封他为太子的和谈条件。在王僧辩看来,只要不重燃战火,保全江东心脏,因战乱北逃的士人当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重新南返,因为建康才是他们的家乡,正如在土耳其人吞并君士坦丁堡之前,东正教的信徒不应去追随蛮族冒名者治下的罗马。只要赢得足够的和平时间,梁朝当然还是有复兴的机会的。任何忠于华夏君统的士人,只要是不是坏人或者蠢人,都不会怀疑或反对他的动机和行为。唯一能找出牵强理由反对王僧辩的,只有陈霸先这种被侨人士族奴役近三百年的南人。
王僧辩并没有完全放弃对北齐的戒备,他把防守江北大门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亲家陈霸先。如果要仔细寻找陈霸先口头声称的背叛王僧辩的理由,你会发现每一条理由都会如此荒唐。如果陈霸先愤怒于王僧辩对北齐称臣,那么陈霸先在杀害王僧辩,接管建康幕府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北齐称臣。如果说陈霸先愤怒于萧方智被废,那么王僧辩至少还保住了萧方智的太子之位,而陈霸先在南方粗安之后变迅速篡位并杀害了萧方智。无论如何,陈霸先选择了监守自盗,他带领十余万大军抛弃了江北防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攻克了建康城俘虏了王僧辩父子,以致于陈霸先都对自己的成功感到惊讶:“你竟然没有防备?”悲愤的王僧辩只能回答到:“把北门托付给你,怎么能说是没防备?”随后王僧辩父子便惨遭杀害。
王僧辩之死彻底结束了士人们重建汉魏君统的幻想,三吴因而重新进入内战状态,王僧辩企图在侨姓士族政权的废墟上重建大厦,却在根基都未打牢的情况下出师未捷。三吴接下来的残酷内战是吴姓土豪,蛮夷首领对他们三百年压迫者忠犬的报复,吴儿们取得了对王僧辩残党的胜利并一举击溃了北齐干涉军。但这场惨痛的胜利是以战火烧至长江南岸的建康都城为代价的。历史文人如王夫之,吕思勉等并不关心谁是挑起江南内战,引发北齐入侵的元凶。他们只看到了陈霸先是最后的胜利者,于是民族英雄陈霸先与卖国贼王僧辩的神话被同时发明出来。他们把南人的英雄当作华夏帝国英雄,其荒谬程度犹如把满洲人的英雄金壁辉当作中华民族的英雄一般。
陈朝的立国基础是如此的脆弱与缺乏正统性,直接导致陈的历史有一大半时间都是陈霸先及其继承人手忙脚乱于消灭梁朝的孤臣孽子的残军,这种国家自然失去了与北方争夺正统性的可能。他的幸存不是因为自我的强大,而是北方尚未统一。失去了萧梁旧世界的文人们大多投奔向了进入文明早衰期的关东,尽管他们内心知道仿制与原版的差距,但比起南人解放后的江东以及阴山贵种盘踞的关西,关东只能他们唯一的选择。
每个文明都会死亡,这都无法避免。在文明将死未亡,大势不可逆转之局,不同局内人的人总会想出不同的应对方式。有的人选择执着于用尽浑身解数来拯救病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后在无力拯救病人的情况下先于病人死亡,这种人往往容易背负最多的骂名,他们的谱系从王僧辩延伸到汪精卫。有的人出于本心的善意想要拯救病人,却因为缺乏起码的医疗知识导致盲动而提前害死了病人,这种人往往得到的后世评价是褒贬不一,他们的谱系从王莽衍生到蒋中正。有的人则巴不得早年让病人入土,通过贩卖病人器官获取的金钱来让自我获得一定时间的风光,这种人在秦以后的历史层出不穷,却往往是史后之人山呼万岁的对象。总而言之,文明终结历史循环不会间断,局内人的表演循环也不会间断。
解析陈霸先与王僧辩王颁陈叔宝的关系
王僧辩 陈霸先
公元548年,南朝梁爆发了侯景之乱。至此,南朝梁的江山已经开始渐渐的走下坡路。在平定侯景之乱后,南朝梁涌现出了两个杰出的政治人物,一个就是王僧辩,另一个是东扬州刺史陈霸先。
陈霸先画像
王僧辩和陈霸先一起消灭了侯景,两人的感情很好。王僧辩欲为自己儿子迎娶陈霸先的女儿,正逢上王僧辩的母亲去世,没能成婚。王僧辩居住在石头城,陈霸先在京口,王僧辩对待他十分信任。在梁元帝萧绎去世后,王僧辩和陈霸先二人还共同扶持萧绎第九子萧方智登上皇位。但当时大权其实掌握在王僧辩的手里。
公元555年,王僧辩迫于北齐人的压力,拥立已经投降于北齐的贞阳侯萧渊明为帝。陈霸先曾多次派使者来劝告王僧辩,来来回回好几趟,但王僧辩都不予理会。陈霸先私下感叹时曾对他的亲信说过:曾经与王僧辩一同受梁元帝萧绎所托,要扶持他的儿子,但想不明白为何王僧辩要依附戎狄,拥立萧渊明。但与此同时,陈霸先已经开始为起兵做准备。
公元555年8月,北齐大举进犯。王僧辩派使臣前往京口通知陈霸先,让他做好防范。谁知使臣一到京口,就被陈霸先扣押了起来。原来,陈霸先是准备起兵攻打王僧辩。九月二十五日,陈霸先召集部将等人密谋,定下计策。当天夜里,率领各军出发。二十七日,王僧辩父子被陈霸先缢杀。
陈霸先 王颁
陈霸先,他是中国古代最为混乱的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陈朝的开国君王。他有两个表字,常用的是兴国,另外一个是法生。他开创的陈朝是在萧氏梁朝之后,他逼位当时的皇帝萧方智,最后取而代之。王颁,他是南北朝著名人物王僧辩的儿子,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很少,他虽是隋朝的功臣,但是史书上对他的描述也是只言片语。
陈霸先像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局势非常混乱,王朝的建立灭亡、皇室的更替、军队的混战几乎成看那个时代的代表。自古乱世出英雄,不出英雄也会出枭雄,如果说陈霸先算不得英雄的话,那他也该算是枭雄。陈霸先出身卑微,家境贫寒,他从平民做到了帝王之位,实在不易。早年他一直与王僧辩,王颁的父亲一起南征北战,为萧氏梁朝的稳定和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这时的陈霸先与王僧辩的关系非常的好。后来两人因为在支持皇位继承者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最终酿成惨祸,王僧辩被陈霸先杀害,王颁为此悲恨交加。身为王僧辩儿子的王颁从此与陈霸先结下了深仇。三十年后,杨坚灭陈,王颁助力很多,他甚至集结王僧辩当年的部下,和他们以前倒了陈霸先的陵寝。
也许王颁完全是出自对父亲的爱,所以对陈朝恨之入骨,也正是因为他的私心,帮助了杨坚在对陈朝的战争连连大胜。他不会知道,正是因为他的私心,加速了当时中国的统一,影响了历史发展的进程。
陈霸先 陈叔宝
南北朝时期中国南北地区划分出了六个小的国家,这里面就有陈霸先一手建立的陈朝。
陈霸先图片
陈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今南方浙江人,南陈的开国皇帝,谥号武皇帝,后人又称其为陈光武,出生于梁武帝年间。
如同很多历史中的名人一般,陈霸先家境十分贫寒,生活一直是困苦不堪,小小年纪就要出门干活。虽然生活他的生活如此困窘,但是他并不自暴自弃,而是非常的努力,经常在干活的时候勤练拳脚,熟读兵书,受到他当时任职差事的上司的赏识,新喻候萧映就是第一个看出他前程不可限量之人。果不其然,后来陈霸先在侯景之乱后控制了梁国的政权,随后又推翻梁国自立为王,建立陈国。然而他一手打下的江山仅仅只存在了33年便被推翻了。陈朝三十三年的历史中换过五位皇帝,等到皇位传到陈叔宝手中南陈就逐渐的没落了,这个皇帝同他的太祖简直天差地别的两个人,陈朝在他的手中可算是离亡国不远了。
陈叔宝这个人极尽奢华,在位期间不仅劳民伤财的大修宫殿,更是不理朝政,沉迷于酒色,著名的美女张丽华就被他收于后宫,后主异常的宠爱于她,此女生的貌美如花,灿若朝霞,又心思玲珑,聪慧非常,极德陈后主的欢心,经常在处理朝政的时候将张丽华抱于膝盖之上,一同商议国家大事。
陈后主在位期间陈朝国力日渐衰弱,后隋文帝兵临城下,陈后主投降,最后病死在洛阳。
王僧辩陈霸先之争:陈霸先为何会杀死王僧辩
梁元帝萧绎的死讯传出,整个南方群龙无首、风雨飘摇,就像一条千疮百孔的破船,眼前是如山的浪头不停地扑打过来,国家何去何从?两个掌舵的人王僧辩、陈霸先,曾经关系最铁的革命战友,面临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终反目成仇。
分歧的焦点是:要不要向强大的敌人卑躬屈膝?
王僧辩向北齐屈服
当年萧绎把第9个儿子萧方智外放,任江州刺史。最后留在江陵的儿子统统被杀,13岁的萧方智幸运地躲过一劫。
555年二月,就是萧绎被杀的两个多月后,王僧辩、陈霸先把这个“独种”接到建康,即梁王位。王僧辩任中书监、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陈霸先任征西大将军,镇守京口。
此时北方也是风云变幻,本来是东魏、西魏并列,东魏的丞相高欢死后,长子高澄被刺杀,次子高洋即位。550年他逼迫东魏皇帝禅让,自己登基,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
高洋是个战争狂人,横扫整个漠北,不可一世。哪知道回头一看,宇文泰在南方闷声大发财,轻轻松松把益州、荆州收入囊中。
高洋愤愤不平,梁朝原来是块大肥肉啊,千万不能落后,他派兵趁火打劫,也抢了淮河和长江之间的大片地盘。
但高洋还是很不平衡,因为比起宇文泰抢的,自己的成果只相当于别墅里的一个卫生间。既然宇文泰在荆州养了一个“干儿子”,我在建康也可以照葫芦画瓢啊,手上不是还有一个萧渊明吗?赶紧废物利用,不要浪费了。
高洋先派殿中尚书邢子才来到建康,送给王僧辩一封信,说:萧方智太小,不堪担当重任。不论从年龄还是名望上,萧渊明更合适,我封他为梁王,你应当迎接新主。
王僧辩大怒,这简直是扯淡。萧方智是萧衍的亲孙子,萧渊明是萧衍的侄子,谁更亲不是明摆着的吗?
他回了一封信冷冷地拒绝了。双方也知道舌头再灵活也没有用,拳头才有用。
高洋派大将高涣率兵护送萧渊明南下。萧方智才到建康一个月,北齐大军就挺进到江北的东关(今安徽含山县西南),杀死防守将领南朝散骑常侍裴之横,俘虏了几千人。
这一拳把王僧辩打得摇摇晃晃,掂出了分量,他率军进驻姑熟(今安徽当涂县),腿开始发软,肯定打不过啊,识时务者为俊者。
在随后一个月里,双方经过多次谈判,王僧辩签下了“和平协议”,把自己的儿子、侄子送到北齐作为人质,迎接萧渊明进建康,立为皇帝。
王僧辩不想输得一无所有,实在太丢人,经讨价还价,立萧方智为皇太子。
陈霸先和王僧辩决裂
王僧辩居然也做了傀儡,这让在京口的陈霸先气愤、震怒。
陈霸先原本是个穷光蛋,赤脚打天下,从最底层爬上来,越过刀山火海,天天纵马在悬崖边上。不怕死、不屈服、不给自己留退路,拼命到最后一分钟。人生信条是:不想成与败,放手搏一回。
王僧辩不一样,他是名将后代,一直跟着萧绎,起点很高,是典型的官二代、高富帅。做事凭着智慧和谋略,处处考虑周全,万无一失才会出手。人生信条是:如果风险大,暂时退一步。
就像两个人的名字一样,陈霸先天生有一股霸气、狠劲;王僧辩像僧人一样宽容;像文人那样争辩。
两个人本来八杆子打不着,只是在革命的道路上走到了一起,临时结成了盟军,同舟共济。
王僧辩曾答应让第三个儿子娶陈霸先的女儿,不巧的是,碰上王僧辩的母亲去世,婚事耽搁下来。
此时,陈霸先的部队已从当初的3万人扩充到了10万人,心里有底气,他派人去找王僧辩,反复劝说,全被拒绝。
友谊的小船“扑通”就翻了,陈霸先暗中对心腹说:我和王大人绝不会妥协。
凑巧的是,江北有人向王僧辩报告,齐军在寿阳聚集了大批军队。
王僧辩派遣记室参军江旰去京口,通知陈霸先,做好战斗准备。
北齐高洋和王僧辩不是成一家人吗?主子怎么教训起奴才了?后人推测:这可能是陈霸先散布的谣言。
陈霸先召集部将侯安都、周文育、徐度和杜稜四人商议。随后,他命令侄子陈昙朗镇守京口,徐度、侯安都率领水军直奔石头城,他率领骑兵、步兵向江乘县出发,约定在石头城下会师。
沿途守兵看陈霸先雄纠纠、气昂昂,以为打侵略者去了,送战友似地目送他们踏上征程。
陈霸先杀死王僧辩
侯安都的军队到达石头城下后,弃船登岸。城的北面是丘陵地带,不算太陡峭。侯安都让士兵们围成了圈,抬起他向上抛去,轻飘飘地落到了城墙上。一个接着一个士兵扔了上来,依次跳进城内。与此同时,陈霸先的军队也从东边冲进了石头城。
王僧辩正在石头城内办公,突然听到外面的喊杀声,搞不清楚什么情况,带着10多个亲信,急匆匆往外逃,迎面碰上了陈霸先。一看形势异常,知道大事不好,转身就跑,登上了南门城楼,大声问陈霸先:你这是想干什么?
陈霸先喊:你如果不下来,我就放火烧楼。
王僧辩看周围全是陈霸先的人,只好从楼上下来,束手就擒。
陈霸先问:我有什么罪过,你竟然和北齐军队一起讨伐我?
陈霸先不等他回答,又问:为什么你没有防备?
王僧辩答:北边都交给你了,怎么说没有防备?
陈霸先问得莫名其妙,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说给下面人听的,意思是:我是个可怜的受害者,被逼无奈才反抗的啊。
王僧辩也被问得一头雾水,“北边”指京口,意思是:我守建康,你守京口,各负其责。没什么问题啊,谁知道你背叛了呢?
陈霸先不和他废话,反正一山难容二虎,迟早要说声再见,这次就一了百了吧,当天晚上派人勒死王僧辩父子。
第二天,陈霸先向各地发布新闻通稿,列举王僧辩的种种罪行,最后加了一句:只杀王僧辩父子兄弟,其余人概不追究。
即位四个月的萧渊明很知趣,宣布“下野”,萧方智再次登基,史称梁敬帝,陈霸先被加封为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扬、南徐二州刺史等,任命萧渊明为司徒,封建安公。
陈霸先和北齐和好
从表面看,陈霸先已取代王僧辩,成为南方的“老大”,实际上,他控制的地盘少得可怜,只有建康和京口。王僧辩在高层太久,早就把故吏亲戚安插在江南,环绕京口。他们都是出身高贵的人,谁会听“吊丝”陈霸先的。
长江中游太远,陈霸先顾不上,他先出兵,平定了吴郡(今江苏苏州),勉强有了个稳定的后方。
陈霸先又派出使者北齐,说:王僧辩想害死萧渊明,和齐国决裂,我已经替你们杀了他。现在南方的小朝廷继续向您称臣,永不背叛。
可是这种话漏洞百出,北齐又不是傻子,你都把萧渊明废了,还贼喊抓贼,睁着眼说瞎话。高洋派大军南下,直扑建康。
陈霸先忙得来不及喝口水,真正的保家卫国开始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