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名:温彦博
字 号:字大临
所处时代:隋唐时期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太原祁县
主要作品:《温彦博集》
官 职:尚书右仆射
爵 位:虞国公
温彦博简介 初唐时期大臣一代名相温彦博生平
温彦博,字大临,生于北周建德二年,初仕隋,后被罗艺招纳,唐兴,随罗艺投唐,为一代名相。卒于唐贞观十一年。谥曰恭,陪葬昭陵。有文集二十卷,《两唐书志》传于世。
温彦博出生于书香之家。父亲温君悠曾任北齐文林馆学士、隋泗州司马。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温彦博不仅有学识渊博的父亲。还有和他一样自幼就博览群书、聪颖异人的哥哥温大雅和弟弟温大有。还在他们青少年时代,父亲的朋友薛道衡、李刚就断言三兄弟“皆卿相才。”隋朝开皇末年,“通书记,警悟而辨”的温彦博通过对策及第,被授为文林郎,直内史省。
温彦博隋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群雄竞起。大业十二年(616年),隋虎贲郎将罗艺起兵攻占柳城、怀远等地,自称幽州总管,温彦博被引为司马。唐武德元年(618年),李渊在关中建立唐朝政权,罗艺看到李氏已定关中,人望归之,认为其王业必成,于是于次年归附了唐王朝。温彦博因预谋此事有功,被任命为幽州总管府长史,封西河郡公,不久被唐高祖召入朝廷,拜为中书舍人,又擢为中书侍郎。当时高句丽国派遣使者贡献地方特产,唐高祖欲让而不臣,温彦博引证历史,认为如此不妥,他劝唐高祖说:“辽东本周箕子国,汉立菟郡,不使北面,则四夷何所瞻仰?”唐高祖认为言之有理,于是采纳了他的建议,接受了高丽国称臣纳贡的要求。[
武德八年(625年),突厥骑兵10余万大掠朔州之后进犯太原。唐高祖任命温彦博为行军长史,协助右卫大将军、并州行军总管张瑾反击突厥。八月十一日(9月17日),唐军与突厥在太谷(今山西太谷)大战,唐全军覆没,温彦博被俘。突厥贵族因温彦博为皇帝近臣,逼问他唐朝兵粮虚实,温彦博坚贞不屈,拒不回答。突厥大怒,将他流放到阴山苦寒之地。
武德九年(626年),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温彦博返归唐朝,被任命为雍中治中,不久改检校吏部侍郎。他兢兢业业,恪守职责,“意有沙汰,多所抑损”,被提拔为中书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贞观二年迁御史大夫,仍检校中郎事,四年被任命为负责草拟皇帝诏诰及有关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中书今,成为贞观初年与王珪、房玄龄、李靖、戴胄、魏征等名臣共同辅政的宰相之一。
温彦博是哪个朝代的人?温彦博惭而与官的原因
温彦博,字大临,是唐朝时期的宰相。他出生于574年,卒于637年。可以说,温彦博所处的时代正是隋唐时期,他见证了隋朝的灭亡,也看到了唐朝的建立,这两个朝代他都经历过,因此也没有办法为他到底是隋朝人还是唐朝人进行精准的定义,只能说他是隋末唐初的人吧。
网络配图
温彦博的家族是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温君悠学识渊博,哥哥和弟弟也都喜爱读书,聪颖过人。因此,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温彦博自幼博览群书,加上他性情聪慧、能言善辩,很是受到隋朝时期一些大臣的赏识。后来,他被举荐担任文林郎一职。到了616年,他又开始任职司马。
618年,李渊在长安建立唐朝,罗艺归顺唐王朝,被封为幽州总管,温彦博也因有功而得到升迁。没多久,他又被召入朝廷,陆续担任中书舍人、中书侍郎。
武德八年,突厥大军来犯,温彦博随张瑾出兵抗敌。然而,唐军战败,温彦博被俘。突厥人知道他是唐高祖身边的近臣,遂开始逼问他唐朝的兵力和粮草。但是温彦博不屈不挠,宁死也不肯说出半句,于是就被流放到了阴山的苦寒之地。
一直到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后,温彦博才得以返回唐朝,担任雍州治中,后又成为检校吏部侍郎。温彦博为官兢兢业业,坚守自己的职责,这也使得他很快就能得到升迁。
网络配图
贞观十一年,温彦博因病离世,享年六十四岁。
温彦博惭而与官的原因
温彦博是太原祁县人士,也是唐朝时期的宰相。他早年为隋朝的官员,在罗艺降唐后,他也凭借着自己的功劳开始了在唐王朝的仕途之路。此后,他在官场上的升迁还是较为平稳的。
《裴略自赞》原文
现今,一直有流传着关于温彦博“惭而与官”的一则典故。从字面上来看,这个词说的好像是温彦博因惭愧而给予官职的意思。那么,实际上是这个意思吗?这又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故事呢?
网络配图
说起这则典故,就不得不提到故事中的另一个主人公裴略了。在唐太宗时期,裴略是宫廷侍卫,他参加了兵部的武官考试,但不幸没有考中。不过,这个裴略也不是一个普通人,他在名落孙山之后,并没有气馁,也没有就此放弃,而是直接去向当时的宰相温彦博进行自荐,说自己擅长嘲讽。于是,温彦博就让他对厅前丛竹和屏墙进行嘲讽,没想到裴略都答出来了,且言语中多有为有志之士鸣不平之意。这时候,温彦博感觉到他的嘲讽之语好像是在针对自己。裴略听闻,说了一句:“即扳公肋,何止伤膊!”大意是说,都已经扳了肋骨了,那么又何止是伤到胳膊啊!这句话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温彦博的“博”字与裴略话中的“膊”谐音。温彦博听到之后,被裴略的才华所感,觉得羞愧,遂给了他官位。这就是“裴略自赞”的故事,也是温彦博“惭而与官”典故的由来。
唐朝的脱口秀 唐朝名臣温彦博自荐“称解白嘲”
脱口秀这种艺术,不只是现代社会才有,在古代中国早就有了,而且有时候还能说服高层,改变自己的命运。据《大唐新语》记载,唐朝名臣温彦博曾经任吏部侍郎,主持人事选拔工作。
有一个名叫裴略的读书人,被吏部淘汰,放到地方去。裴略不服,于是向温彦博自荐,说自己善于脱口秀,“称解白嘲”。于是温彦博要他说说大厅前的竹子,裴略张口就来:“竹,冬月不肯凋,夏月不肯热,肚里不能容国士,皮外何劳生节枝。”讽刺温彦博不识才,不能容下他裴略这样的人才,分明是指桑骂槐。
温彦博又要他说说大厅里的屏风,裴略果然机智,张口又来:“高下八九尺,东西六七步。突兀当厅坐,几许遮贤路”,又是讽刺温彦博不给他让路。温彦博说:“你这不是讽刺我吗”,裴略当面回击说:“说的就是你。” 温彦博真是有度量,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还给裴略一个官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