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鸯的人物介绍

本 名:文鸯

别 称:文俶、文淑、阿鸯

字 号:字次骞

所处时代:魏晋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谯郡

主要成就:惊死司马师;大破秃发树机能

官 职:平虏护军、东夷校尉

爵 位:关内侯

三国后期的武将文鸯 竟死于皇帝的猜忌

《三国演义》中赵子龙在曹军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的情景,令读者十分崇敬赵云这番单枪匹马走天下的武艺,然而,多数读者没有在意,在《三国演义》的后半段,罗贯中还塑造了一位足以匹敌赵云当年之勇的人“长坂当年独拒曹,子龙从此显英豪。乐嘉城内争锋处,又见文鸯胆气高。”,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位三国后期的猛将--文鸯。

 

文鸯

文鸯,出生于公元238年,此时三足鼎立已经持续了十几年之久,正是老一辈文臣武将即将退出舞台的时间段,文鸯便顺应时变而生。可是,文鸯的平生,并非是辉煌的。

文鸯早年于曹魏为官。正元二年(256年),随父文钦与毌丘俭在淮南起兵讨伐执政司马师,文钦兵败,随父南奔孙吴。后诸葛诞也在淮南叛魏,东吴遣文钦父子驰援诸葛诞,由于内讧,诸葛诞手刃其父,文鸯于是出降司马昭。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晋代魏仕晋,后官至东夷校尉,封关内侯。

首先,文鸯的父亲文钦,为文鸯的首次上战场做出了贡献。彼时,魏国的政权已经尽数落入了司马家族的手中,当政的司马师因为文钦和昔日掌权的曹爽有旧,于是抓住文钦会虚报战场上的战果这一把柄,大力打压文钦,来巩固自己的统治,文钦是敢怒不敢言。然而,积少成多的怨恨终归还是爆发了,司马师废帝曹芳的行径,令时任大将军的毋丘俭十分不满,于是,文钦抓住这个机会,和毋丘俭一同在淮南起兵勤王,司马师得知消息后,亲率大军前来平叛。

文钦造反后,率军想要偷袭乐嘉城,但是司马师暗中行军,迅速赶到了乐嘉,文钦忽然看见敌人大批援军,吓得不知所措,而此时年方十八的文鸯,展现出一位勇冠三军的猛将实力。他告诉父亲“趁敌人刚来还未站稳脚步,现在袭击,一定可以大败敌军。”,于是,文钦和文鸯兵分两路,趁夜夹击司马师。文鸯先到司马师寨前,便击鼓喧闹,大叫司马师姓名,扰乱其军心。司马师此时是抱病出征,他的眼睛上方长了一个肉瘤,这一下,惊得他带伤的眼珠从肉瘤处迸出,疼痛难忍,司马师担心扰乱军心,咬着被子忍着疼,甚至连被子都给他咬烂了。 

文鸯

这么好的一个时机,可惜文鸯鼓噪了一整晚,都不见他那无能的父亲到来,因此,天明之后,文鸯见战机已失,只好撤退。文钦为什么没有到来呢?原来,文钦还是害怕敌军强大,想要退兵,而他勇猛的儿子可不同意,为了挫一挫司马师军的士气,文鸯带着骁骑十余人,一统杀入敌军阵中,所向披靡,无人敢当。司马师派骁将令八千人来追,文鸯也丝毫不惧,单枪匹马冲进骑兵丛中,转眼间杀伤百余人,进出六七次,杀得追兵都不敢靠近他。这般武勇,就如同当初赵云在长板桥大发神威一样。

只可惜,个人的勇武总是左右不了战局的,起义军兵败,文钦带着文鸯向吴国投降。而后魏国的诸葛诞又和司马昭起了矛盾,和吴国联合准备起兵反抗,文钦几人就被吴国派去相助诸葛诞,然而诸葛诞和文钦私交并不是很好,因此战况每下,二人争吵不断,相互猜疑,于是诸葛诞就杀了文钦,文鸯见父亲身死,于是领兵复投司马昭,为父亲报仇。

文鸯的勇武不仅在中原能够大放异彩,在塞外,也丝毫不逊色于厉害的胡人。晋代魏后,文鸯仍然出仕在晋朝,此时鲜卑人在河西举兵造反,司马炎为此十分头疼,寝食难安。于是,文鸯临危受命,都督西凉军事,率军大破鲜卑人,抓了胡人俘虏有多达二十余万。当地的胡人好不容易等走了那神威天将军马超,以为大汉再无如此厉害的人,想要掳掠一番,没想到又来个文鸯,杀得他们心胆俱寒,纷纷向晋朝投降,甘愿为奴。

无双武艺,赫赫战功,这样的文鸯本应该是风光地安享晚年,可是,他却命丧了搞政治的文人之手,下场极其悲惨。原来那晋朝的东安王司马繇是诸葛诞的外孙,常恨文鸯背叛诸葛诞致使其被夷灭三族,于是他诬告文鸯谋反,正巧太傅杨骏受党争影响,因谋反而被夷灭三族,于是文鸯被诬告很快得到的朝廷的处理--夷灭三族。

何其悲惨啊!文鸯竟然死在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莫须有之罪,真是令人匪夷所思,看来,果真是伴君如伴虎,就算你有通天的本事,也难以逃离仇家的小动作,致使皇帝猜忌,而致身亡。

揭秘三国猛将文鸯以及他单骑退雄兵的故事

提起三国时代的猛将,人们马上就会想起“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许九姜维”。三国演义中描述最精彩最脍炙人口的章节之一莫过于“赵子龙单骑救主”,很少有人知道三国后期有位猛将文鸯以及他单骑退雄兵的故事。

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回前半回“文鸯单骑退雄兵”中是这么描绘的:“鸯曰:‘今夜黄昏,父引二千五百兵,从城南杀来;儿引二千五百兵,从城北杀来:三更时分,要在魏寨会合。’钦从之,当晚分兵两路。且说文鸯年方十八岁,身长八尺,全装惯甲,腰悬钢鞭,绰枪上马,遥望魏寨而进。是夜,司马师兵到乐嘉,立下营寨,等邓艾未至。师为眼下新割肉瘤,疮口疼痛,卧于帐中,令数百甲士环立护卫。三更时分,忽然寨内喊声大震,人马大乱。师急问之,人报曰:“一军从寨北斩围直入,为首一将,勇不可当!”师大惊,心如火烈,眼珠从肉瘤疮口内迸出,血流遍地,疼痛难当;又恐有乱军心,只咬被头而忍,被皆咬烂。原来文鸯军马先到,一拥而进,在寨中左冲右突;所到之处,人不敢当,有相拒者,枪搠鞭打,无不被杀。鸯只望父到,以为外应,并不见来。数番杀到中军,皆被弓弩射回。鸯直杀到天明,只听得北边鼓角喧天。

鸯回顾从者曰:‘父亲不在南面为应,却从北至,何也?’鸯纵马看时,只见一军行如猛风,为首一将,乃邓艾也,跃马横刀,大呼曰:“反贼休走!”鸯大怒,挺枪迎之。战有五十合,不分胜败。正斗间,魏兵大进,前后夹攻,鸯部下兵乃各自逃散,只文鸯单人独马,冲开魏兵,望南而走。背后数百员魏将,抖擞精神,骤马追来;将至乐嘉桥边,看看赶上。鸯忽然勒回马大喝一声,直冲入魏将阵中来;钢鞭起处,纷纷落马,各各倒退。鸯复缓缓而行。

魏将聚在一处,惊讶曰:‘此人尚敢退我等之众耶!可并力追之!’于是魏将百员,复来追赶。鸯勃然大怒曰:‘鼠辈何不惜命也!’提鞭拨马,杀入魏将丛中,用鞭打死数人,复回马缓辔而行。魏将连追四五番,皆被文鸯一人杀退!后人有诗曰:‘长坂当年独拒曹,子龙从此显英豪。乐嘉城内争锋处,又见文鸯胆气高。’”

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到几个重点:1.听到文鸯杀来,司马师大惊,眼珠从肉瘤疮口蹦出,2.文鸯与邓艾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4.追兵将至,文鸯不跑反而调转马头冲杀,5.文鸯在魏军地盘杀完人,不着急撤走,反而是缓缓前行,可见其一代猛将之风范。

再看演义中的赵云,虽然也是勇不可档,但毕竟还是沾了曹操不准放箭命令的光,才得以全身而退。当然,三国演义的武戏常有夸张成分,其中赵云的战绩夸张虚构极多,但是文鸯的战绩并不是像子龙的长坂血战一样,只在罗贯中的笔下发生过。让我们来看《三国志.魏志.毌丘俭传》裴注引注的《魏氏春秋》上的记载说:“钦中子俶,小名鸯。年尚幼,勇力绝人,谓钦曰:‘及其未定,击之可破也。’於是分为二队,夜夹攻军。俶率壮士先至,大呼大将军,军中震扰。钦后期不应。会明,俶退,钦亦引还。”很明显,三国演义中“文鸯单骑退雄兵”并不是凭空捏造,历史上文鸯确实是位胆识过人、武艺精湛的猛将。

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对文鸯的事迹也有精彩描述:“钦子鸯,年十八,勇力绝人,谓钦曰:‘及其未定,击之,可破也。’于是分为二队,夜夹攻军。鸯率壮士先至鼓噪,军中震扰。师惊骇。所病目突出,恐众知之,啮被皆破。钦失期不应,会明,鸯见兵盛,乃引还。师谓诸将曰:‘贼走矣,可追之!’诸将曰:‘钦父子骁猛,未有所屈,何苦而走?’师曰:‘夫一鼓作气,再而衰。鸯鼓噪失应,其势已屈,不走何待!’钦将引而东,鸯曰:‘不先折其势,不得也。’乃与骁骑十馀摧锋陷陈,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最后这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是什么概念,项羽奋力搏杀也才“杀汉军数百人,身亦被十馀创。”文鸯竟然这么从容地“匹马杀伤百余人”,而且像这样一直来了六七次,真有点赵云“七进七出”的气概。如果《资治通鉴》记载属实,我们可就发现文鸯是三国,很有可能是全中国的第一猛将!

与赵子龙比肩的武艺高手文鸯终死于文人之手

《三国演义》中赵子龙在曹军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的情景,令读者十分崇敬赵云这番单枪匹马走天下的武艺,然而,多数读者没有在意,在《三国演义》的后半段,罗贯中还塑造了一位足以匹敌赵云当年之勇的人“长坂当年独拒曹,子龙从此显英豪。乐嘉城内争锋处,又见文鸯胆气高。”,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位三国后期的猛将--文鸯。

文鸯,出生于公元238年,此时三足鼎立已经持续了十几年之久,正是老一辈文臣武将即将退出舞台的时间段,文鸯便顺应时变而生。可是,文鸯的平生,并非是辉煌的。

文鸯早年于曹魏为官。正元二年(256年),随父文钦与毌丘俭在淮南起兵讨伐执政司马师,文钦兵败,随父南奔孙吴。后诸葛诞也在淮南叛魏,东吴遣文钦父子驰援诸葛诞,由于内讧,诸葛诞手刃其父,文鸯于是出降司马昭。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晋代魏仕晋,后官至东夷校尉,封关内侯。

首先,文鸯的父亲文钦,为文鸯的首次上战场做出了贡献。彼时,魏国的政权已经尽数落入了司马家族的手中,当政的司马师因为文钦和昔日掌权的曹爽有旧,于是抓住文钦会虚报战场上的战果这一把柄,大力打压文钦,来巩固自己的统治,文钦是敢怒不敢言。然而,积少成多的怨恨终归还是爆发了,司马师废帝曹芳的行径,令时任大将军的毋丘俭十分不满,于是,文钦抓住这个机会,和毋丘俭一同在淮南起兵勤王,司马师得知消息后,亲率大军前来平叛。

文钦造反后,率军想要偷袭乐嘉城,但是司马师暗中行军,迅速赶到了乐嘉,文钦忽然看见敌人大批援军,吓得不知所措,而此时年方十八的文鸯,展现出一位勇冠三军的猛将实力。他告诉父亲“趁敌人刚来还未站稳脚步,现在袭击,一定可以大败敌军。”,于是,文钦和文鸯兵分两路,趁夜夹击司马师。文鸯先到司马师寨前,便击鼓喧闹,大叫司马师姓名,扰乱其军心。司马师此时是抱病出征,他的眼睛上方长了一个肉瘤,这一下,惊得他带伤的眼珠从肉瘤处迸出,疼痛难忍,司马师担心扰乱军心,咬着被子忍着疼,甚至连被子都给他咬烂了。

这么好的一个时机,可惜文鸯鼓噪了一整晚,都不见他那无能的父亲到来,因此,天明之后,文鸯见战机已失,只好撤退。文钦为什么没有到来呢?原来,文钦还是害怕敌军强大,想要退兵,而他勇猛的儿子可不同意,为了挫一挫司马师军的士气,文鸯带着骁骑十余人,一统杀入敌军阵中,所向披靡,无人敢当。司马师派骁将令八千人来追,文鸯也丝毫不惧,单枪匹马冲进骑兵丛中,转眼间杀伤百余人,进出六七次,杀得追兵都不敢靠近他。这般武勇,就如同当初赵云在长板桥大发神威一样。

只可惜,个人的勇武总是左右不了战局的,起义军兵败,文钦带着文鸯向吴国投降。而后魏国的诸葛诞又和司马昭起了矛盾,和吴国联合准备起兵反抗,文钦几人就被吴国派去相助诸葛诞,然而诸葛诞和文钦私交并不是很好,因此战况每下,二人争吵不断,相互猜疑,于是诸葛诞就杀了文钦,文鸯见父亲身死,于是领兵复投司马昭,为父亲报仇。

文鸯的勇武不仅在中原能够大放异彩,在塞外,也丝毫不逊色于厉害的胡人。晋代魏后,文鸯仍然出仕在晋朝,此时鲜卑人在河西举兵造反,司马炎为此十分头疼,寝食难安。于是,文鸯临危受命,都督西凉军事,率军大破鲜卑人,抓了胡人俘虏有多达二十余万。当地的胡人好不容易等走了那神威天将军马超,以为大汉再无如此厉害的人,想要掳掠一番,没想到又来个文鸯,杀得他们心胆俱寒,纷纷向晋朝投降,甘愿为奴。

无双武艺,赫赫战功,这样的文鸯本应该是风光地安享晚年,可是,他却命丧了搞政治的文人之手,下场极其悲惨。原来那晋朝的东安王司马繇是诸葛诞的外孙,常恨文鸯背叛诸葛诞致使其被夷灭三族,于是他诬告文鸯谋反,正巧太傅杨骏受党争影响,因谋反而被夷灭三族,于是文鸯被诬告很快得到的朝廷的处理--夷灭三族。

何其悲惨啊!文鸯竟然死在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莫须有之罪,真是令人匪夷所思,看来,果真是伴君如伴虎,就算你有通天的本事,也难以逃离仇家的小动作,致使皇帝猜忌,而致身亡。

揭秘武功比吕布赵云更强的三国猛将文鸯!

提起三国时代的猛将,人们马上就会想起“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许九姜维”。三国演义中描述最精彩最脍炙人口的章节之一莫过于“赵子龙单骑救主”,很少有人知道三国后期有位猛将文鸯以及他单骑退雄兵的故事。

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回前半回“文鸯单骑退雄兵”中是这么描绘的:“鸯曰:‘今夜黄昏,父引二千五百兵,从城南杀来;儿引二千五百兵,从城北杀来:三更时分,要在魏寨会合。’钦从之,当晚分兵两路。且说文鸯年方十八岁,身长八尺,全装惯甲,腰悬钢鞭,绰枪上马,遥望魏寨而进。是夜,司马师兵到乐嘉,立下营寨,等邓艾未至。师为眼下新割肉瘤,疮口疼痛,卧于帐中,令数百甲士环立护卫。三更时分,忽然寨内喊声大震,人马大乱。师急问之,人报曰:“一军从寨北斩围直入,为首一将,勇不可当!”师大惊,心如火烈,眼珠从肉瘤疮口内迸出,血流遍地,疼痛难当;又恐有乱军心,只咬被头而忍,被皆咬烂。原来文鸯军马先到,一拥而进,在寨中左冲右突;所到之处,人不敢当,有相拒者,枪搠鞭打,无不被杀。鸯只望父到,以为外应,并不见来。数番杀到中军,皆被弓弩射回。鸯直杀到天明,只听得北边鼓角喧天。

鸯回顾从者曰:‘父亲不在南面为应,却从北至,何也?’鸯纵马看时,只见一军行如猛风,为首一将,乃邓艾也,跃马横刀,大呼曰:“反贼休走!”鸯大怒,挺枪迎之。战有五十合,不分胜败。正斗间,魏兵大进,前后夹攻,鸯部下兵乃各自逃散,只文鸯单人独马,冲开魏兵,望南而走。背后数百员魏将,抖擞精神,骤马追来;将至乐嘉桥边,看看赶上。鸯忽然勒回马大喝一声,直冲入魏将阵中来;钢鞭起处,纷纷落马,各各倒退。鸯复缓缓而行。

魏将聚在一处,惊讶曰:‘此人尚敢退我等之众耶!可并力追之!’于是魏将百员,复来追赶。鸯勃然大怒曰:‘鼠辈何不惜命也!’提鞭拨马,杀入魏将丛中,用鞭打死数人,复回马缓辔而行。魏将连追四五番,皆被文鸯一人杀退!后人有诗曰:‘长坂当年独拒曹,子龙从此显英豪。乐嘉城内争锋处,又见文鸯胆气高。’”

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到几个重点:1.听到文鸯杀来,司马师大惊,眼珠从肉瘤疮口蹦出,2.文鸯与邓艾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4.追兵将至,文鸯不跑反而调转马头冲杀,5.文鸯在魏军地盘杀完人,不着急撤走,反而是缓缓前行,可见其一代猛将之风范。

再看演义中的赵云,虽然也是勇不可档,但毕竟还是沾了曹操不准放箭命令的光,才得以全身而退。当然,三国演义的武戏常有夸张成分,其中赵云的战绩夸张虚构极多,但是文鸯的战绩并不是像子龙的长坂血战一样,只在罗贯中的笔下发生过。让我们来看《三国志.魏志.毌丘俭传》裴注引注的《魏氏春秋》上的记载说:“钦中子俶,小名鸯。年尚幼,勇力绝人,谓钦曰:‘及其未定,击之可破也。’於是分为二队,夜夹攻军。俶率壮士先至,大呼大将军,军中震扰。钦后期不应。会明,俶退,钦亦引还。”很明显,三国演义中“文鸯单骑退雄兵”并不是凭空捏造,历史上文鸯确实是位胆识过人、武艺精湛的猛将。

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对文鸯的事迹也有精彩描述:“钦子鸯,年十八,勇力绝人,谓钦曰:‘及其未定,击之,可破也。’于是分为二队,夜夹攻军。鸯率壮士先至鼓噪,军中震扰。师惊骇。所病目突出,恐众知之,啮被皆破。钦失期不应,会明,鸯见兵盛,乃引还。师谓诸将曰:‘贼走矣,可追之!’诸将曰:‘钦父子骁猛,未有所屈,何苦而走?’师曰:‘夫一鼓作气,再而衰。鸯鼓噪失应,其势已屈,不走何待!’钦将引而东,鸯曰:‘不先折其势,不得也。’乃与骁骑十馀摧锋陷陈,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最后这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是什么概念,项羽奋力搏杀也才“杀汉军数百人,身亦被十馀创。”文鸯竟然这么从容地“匹马杀伤百余人”,而且像这样一直来了六七次,真有点赵云“七进七出”的气概。如果《资治通鉴》记载属实,我们可就发现文鸯是三国,很有可能是全中国的第一猛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