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名:王德妃
所处时代:唐朝
去世时间:开成三年(838年)八月
主要成就:生下唐文宗的长子李永
唐文宗王德妃简介 庄恪太子李永生母王德妃生平
王德妃,唐文宗李忱妃嫔之一。德妃王氏生庄恪太子李永。后王德妃失宠,母子先后因杨贤妃的诬告而死。
王德妃,唐文宗李忱妃嫔之一。
王氏早年的事迹已不可考,只知道她在820年代生下唐文宗的长子李永。大和四年(830年)春正月戊子,李永被封为鲁王,同月王氏被立为昭仪。大和六年(832年),李永被立为太子,生母王昭仪没有得到晋封。
开成二年(837年),王昭仪晋升为正一品的德妃 (唐后宫制度,皇后以下有四妃,均为正一品,按地位分别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而文宗最宠爱的妃子杨昭容则升为贤妃,位居王德妃之后。
开成三年(838年)八月,失宠的王德妃去世,是因杨贤妃诬告而被杀。随后,皇太子李永也因杨贤妃的日夜谗毁而被废,于母亲去世的当年暴薨。文宗驾崩后,其弟唐武宗在大太监仇士良的劝说下,于公元840年赐死了杨贤妃。
相关史料
《新唐书 列传第七》
文宗二子:王德妃生永,后宫生宗俭(李宗俭)。
庄恪太子永,大和四年始王鲁。帝以王幼,宜得贤辅,因召见傅和元亮。元亮以卒史进,有所问,不能答。帝责谓宰相:“王可教,官属应任士大夫贤者,宁元亮比邪!”于是剧选户部侍郎庾敬休兼王傅,太常卿郑肃兼长史,户部郎中李践方兼司马。六年,遂立为皇太子。帝承宝历荒怠,身勤俭率天下,谓晋王生谨敏,欲引为嗣,会蚤夭,故久不议东宫事。及太子立,天下属心焉。
开成三年,诏宫臣诣崇明门谒朔望,侍读偶日入对。太子稍事燕豫,不能壹循法,保傅戒告,慭不纳。又母爱弛,杨贤妃方幸,数谮之。帝它日震怒,御延英,引见群臣,诏曰:“太子多过失,不可属天下,其议废之。”群臣顿首言:“太子春秋盛,虽有过,尚可改。且天下本,不可轻动,惟陛下幸赦。”御史中丞狄兼暮流涕固争,帝未决,罢。群臣又连章论救,意稍释,诏太子还少阳院,以中人护视,诛幸昵数十人,敕侍读窦宗直、周敬复诣院授经。然太子终不能自白其谗,而行己亦不加修也。是年暴薨,帝悔之。
明年,下诏以陈王为太子,置酒殿中。有俳儿缘橦,父畏其颠,环走橦下。帝感动,谓左右曰:“朕有天下,返不能全一儿乎!”因泣下。即取坊工刘楚才等数人付京兆榜杀之,及禁中女倡十人毙永巷,皆短毁太子者。宰相杨嗣复等不及知,因言:“楚才等罪当诛,京兆杀之,不覆奏,敢以请。”翌日,诏京兆后有决死敕不覆者,亦许如故事以闻。
蒋王宗俭,开成二年始王。亡薨年。
《资治通鉴》卷245
二年(丁巳,公元837年)......八月,庚戌,以昭仪王氏为德妃,昭容杨氏为贤妃。
《资治通鉴》卷246
太子永之母王德妃无宠,为杨贤妃所谮而死。太子颇好游宴,昵近小人,贤妃日夜毁之。九月,壬戌,上开延英,召宰相及两省、御史、郎官,疏太子过恶,议废之,曰:“是宜为天子乎?”群臣皆言:“太子年少,容有改过。国本至重,岂可轻动!”御史中丞狄兼论之尤切,至于涕泣。给事中韦温曰:“陛下惟一子,不教,陷之至是,岂独太子之过乎!”癸亥,翰林学士六人、神策六军军使十六人复上表论之,上意稍解。是夕,太子始得归少阳院;如京使王少华等,及宦官宫人坐流死者数十人。
五年(庚申,公元840年)......癸未,仇士良说太弟赐杨贤妃、安王溶、陈王成美死。
唐文宗王德妃是怎么死的?
唐文宗王德妃是怎么死的?
王德妃(?-838年),中国唐朝时期皇族女性,是唐文宗的妃子,本名失传。庄恪太子李永的生母。
王氏早年的事迹已不可考,只知道她在820年代生下唐文宗的长子李永。大和四年(830年)春正月戊子,李永被封为鲁王,同月王氏被立为昭仪。大和六年,832年,李永被立为太子。
开成二年(837年),文宗的宠妾杨昭容被晋升为第四等的贤妃,王昭仪则升为第三等的德妃。开成三年(838年),失宠的王德妃去世,据说是因杨贤妃诬告而被杀。随后,李永被杨贤妃陷害被废,不久死去。文宗死后,其弟唐武宗赐死杨贤妃。
唐穆宗贞献皇后萧氏简介 唐文宗生母贞献皇后
贞献皇后萧氏(8世纪?-847年6月1日),闽人。唐穆宗的侍女,唐文宗的生母。
在唐穆宗李恒为建安王时,萧氏入十六宅得侍。元和四年(809年)十月,生李恒次子李涵(后来的文宗)。820年,李恒登基,是为唐穆宗,824年唐穆宗逝世。在此期间,萧氏是否获得妃嫔封号或具体的位号,已无从考证。
宝历三年(826年)正月,敬宗被宦官刘克明所杀,想拥立穆宗的弟弟李悟。中尉王守澄与杨承和、魏从简、梁守谦率兵杀死刘克明,迎李涵即位为唐文宗。唐文宗以母亲为皇太后,敬宗的母亲为宝历太后,加上太皇太后郭氏,后宫一共有三个太后。萧氏老家有一个弟弟,因为萧氏离家时年幼,已经认不清弟弟的模样了,所以先后有萧洪、萧本、萧弘三人冒充皇舅,一时他们都有很大的权势,但是后来被发现,他们都被流放,萧洪更被赐死。而太后真正的弟弟却从没有和姐姐见面。开成五年(840年),文宗死后,他的异母弟武宗即位。萧氏移居积庆殿,所以又号“积庆太后”。大中元年(847年),积庆太后去世,谥号贞献皇后,当时已是唐宣宗(穆宗的弟弟)在位时。
史书记载
旧唐书卷五十二 列传第二◎后妃下
穆宗贞献皇后萧氏,福建人。初,入十六宅为建安王侍者,元和四年十月,生文宗皇帝。宝历三年正月,敬宗遇弑,中尉王守澄率兵讨贼,迎江王即位。文宗践祚之日,奉册曰:"嗣皇帝臣名言:古先哲王之有天下也,必以孝敬奉于上,慈惠浃于下,极诚意以厚人伦,思由近以及远,故自家而刑国。以臣奉严慈之训,承教抚之仁,而长乐尚郁其鸿名,内朝未崇于正位,则率土臣子,勤勤恳恳,延颈企踵,曷以塞其心乎!是用特举彝章,式遵旧典,稽首再拜,谨上穆宗睿文惠孝皇帝妃尊号曰皇太后。伏惟与天合德,义申锡庆,允厘阴教,祗修内则。广六宫之教,参十乱之功,颐神保和,弘覆万有。"
后因乱去乡里,自入王邸,不通家问,别时父母已丧,有母弟一人。文宗以母族鲜亲,惟舅独存,诏闽、越连率于故里求访。有户部茶纲役人萧洪,自言有姊流落。估人赵缜引洪见后姊徐国夫人女婿吕璋,夫人亦不能省认,俱见太后,呜咽不自胜。上以为复得元舅,遂拜金吾将军、检校户部尚书、河阳怀节度使,迁检校左仆射、鄜坊节度使。先是,有自神策两军出为方镇者,军中多资其行装,至镇三倍偿之。时有自左军出为鄜坊者,资钱未偿而卒于镇,乃征钱于洪。宰相李训雅知洪诈称国舅,洪惧,请训兄仲京为鄜坊从事以弥缝之。洪恃与训交,不与所偿;又征于卒者之子,洪俾其子接诉于宰相,李训判绝之。左军中尉仇士良深衔之。时有闽人萧本者,复称太后弟,士良以本上闻,发洪诈假,自鄜坊追洪下狱,御史台按鞠,具服其伪,诏长流驩州,赐死于路,赵缜、吕璋亦从坐。洪以伪败,谓本为真,乃拜赞善大夫,赐绯龟,仍追封其曾祖倰为太保,祖聪为太傅,父俊为太师,赐与钜万计。本,福建人,太后有真母弟,孱弱不能自达,本就之,得其家代及内外族属名讳,复士良保任之,上亦不疑诈妄。本历卫尉少卿、左金吾将军。开成二年,福建观察使唐扶奏,得泉州晋江县令萧弘状,自称是皇太后亲弟,送赴阙庭,诏送御史台按问,事皆伪妄,诏逐还本贯。开成四年,昭义节度使刘从谏上章,论萧本伪称太后弟,云:"今自上及下,异口同音,皆言萧弘是真,萧本是伪。请追萧弘赴阙,与本证明。若含垢于一时,终取笑于千古。"遂诏御史中丞高元裕、刑部侍郎孙简、大理卿崔郇三司按弘、本之狱,具,并伪。诏曰:
恭以皇太后族望,承齐、梁之后,侨寓流滞,久在闽中。庆灵钟集,早归椒掖,终鲜兄弟,常所咨嗟。朕自临御已来,便遣寻访,冀得诸舅,以慰慈颜。而奸滥之徒,探我情抱,因缘州里之近,附会祖先之名,觊幸我国恩,假托我外族。萧洪之恶迹未远,萧本之覆辙相寻,弘之本末,尤更乖戾。三司推鞫,曾无似是之踪;宰臣参验,见其难容之状。文款继入,留中久之。朕于视膳之时,频有咨禀,恭闻处分,惟在真实。丐沐堕桑,既无可验;凿空作伪,岂得更容?据其罪状,合当极法,尚为含忍,投之荒裔。萧本除名,长流爱州;萧弘配流儋州。
初,萧洪诈称国舅十数年,两授旄钺,宠贵崇于天下。萧本因士良乡导,发洪之诈,联历显荣。及从谏奏论,伪迹难掩,而太后终不获真弟。
文宗孝义天然,大和中,太皇太后居兴庆宫,宝历太后居义安殿,皇太后居大内,时号"三宫太后"。上五日参拜,四节献贺,皆由复道幸南内,朝臣命妇诣宫门起居,上尤执礼,造次不失。有司尝献新瓜、樱桃,命献陵寝宗庙之后,中使分送三宫、十宅。初,有司送三宫物,一例称赐。帝曰:"物上三宫,安得名赐?"遽取笔涂籍,改"赐"为"奉"。开成中正月望夜,帝于咸泰殿陈灯烛,奏《仙韶乐》,三宫太后俱集,奉觞献寿,如家人礼,诸亲王、公主、驸马、戚属皆侍宴。上性恭俭,延安公主衣裾宽大,即时遣还,罚驸马窦浣两月赐钱。武宗即位,供养弥谨。萧太后徙居积庆殿,号积庆太后。会昌中崩,谥曰贞献。
新唐书卷七十七 列传第二◎后妃下
穆宗贞献皇后萧氏,闽人也。穆宗为建安王,后得侍,生文宗。文宗立,上尊号曰皇太后。
初,后去家入长安,不复知家存亡,惟记有弟,帝为访之。俄有男子萧洪因后姊婿吕璋白见之,太后谓得真弟,悲不自胜。帝拜洪金吾将军,出为河阳三城节度使,稍徙坊。始,节度自神策出者,举军为辨装,因三倍取偿。洪所代未及偿而死,军中并责偿於洪,洪不许,左军中尉仇士良憾之。会闽有男子萧本又称太后弟,士良以闻,自坊召洪下狱按治,洪乃代人,诏流驩州,不半道,赐死。擢本赞善大夫,宠赠三世,帝以为真,不淹旬,赐累钜万。然太后真弟庸软莫能自达,本绐得其家系,士良主之,遂听不疑。历卫尉卿、金吾将军。会福建观察使唐扶上言,泉州男子萧弘自言太后弟,御史台参治非是,昭义刘从谏又为言,请与本辨,有诏三司高元裕、孙简、崔郇杂问,乃皆妄。本流爱州,弘儋州,而太后终不获弟。
初,大和中,懿安太后居兴庆宫,宝历太后居义安殿,后居大内,号"三宫太后"。帝每五日问安及岁时庆谒,率繇复道至南内,群臣及命妇诣宫门候起居。有司献四时新物送三宫,亦称赐,帝曰:"上三宫,何可言赐?"遽索笔灭"赐"为"奉"。开成中,正月望夜,帝御咸泰殿,大然镫作乐,迎三宫太后,奉觞进寿,礼如家人,诸王、公主皆得侍。
武宗时,徙积庆殿,又号积庆太后。大中元年崩,上今谥。
唐文宗李昂简介 有帝王之道而无帝王之才的皇帝
唐朝的第十五位皇帝: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唐穆宗李恒第二子,母贞献皇后萧氏。公元827年―840年在位,执政期间政治黑暗,官员和宦竖争斗不断,是唐朝社会走向没落的转型时期,唐文宗本人也形同傀儡,最后抑郁而死。他以穆宗次子、敬宗二弟的身份即位,并不是既定的继承人选。而他为什么能够承继大统?简单地说,乃是错综复杂的宫廷矛盾斗争的结果。
人物生平
唐文宗李昂,曾被封为江王。宦官刘克明等于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初八日杀死唐敬宗后,伪造遗旨,迎唐宪宗之子绛王李悟入宫为帝。两天后,宦官王守澄、梁守谦又指挥神策军入宫杀死刘克明和绛王李悟,立李昂为帝,改年号为“大和”。
文宗在位期间,朝臣分为牛、李两派,各有朋党,互相攻击。官员调动频繁,政权以至于皇帝的生死废立全操纵在宦官的手中。
文宗一心想铲除宦官势力,夺回政权,便从下层分别提拔了郑注、李训为御史大夫和宰相作为心腹。文宗采纳郑注等人的建议,首先利用宦官之间的矛盾任命王守澄部下仇士良为左神策中尉,掌管一部分禁卫军,以削弱王守澄的军权,接着,又削去王守澄的兵权,下令王守澄饮毒酒自尽。这时,郑注已经被任命为风翔节度使,文宗决定由郑注挑选几百亲兵,趁下葬王守澄全部宦官去送葬时,将他们斩尽杀绝。李训为了抢功,乘郑注去风翔搬兵之时,又与文宗商定改变原有计划,先下手杀尽宦官,再逐走郑注。
公元835年的一天,文宗上朝,李训指使手下官员奏称,左金吾大厅后的石榴树上有甘露,李训说这是祥兆,就带领文武百官向文宗道贺。文宗命李训率领百官去察看,李训回来又说这不象真的甘露,文宗故意表示惊讶,命仇士良、鱼志弘带领众宦官去复看。李训事先已经在左金吾衙门埋伏了了亲兵几百人,当仇士良等宦官在李训的党徒禁卫军将军韩约陪同下走到左金吾门口时,韩约显得神情很紧张,脸色都白了,这使仇士良产生了怀疑。这时,一阵风吹动了门边的布幕,仇士良等见里面埋伏了许多兵士,知道不妙,退身逃回,将文宗推入软轿抬着就走。李训追上去拉住轿子不放,被一个宦官当胸一拳打倒在地,仇士良等便簇拥着轿子逃入宫内。李训见计谋败露,化装逃出京城。仇士良指挥神禁军大加搜捕,屠杀了朝官1千多人,并于终南山追杀了李训。郑注闻变,引兵退回风翔,也为监军张仲清所杀。这就是史称的甘露之变。
事变以后,文宗就被宦官软禁,国家政事由宦官集团专权,朝中宰相只是行文书之职而已。宦官气势凌人,威胁天子,藐视宰相,欺凌朝臣有如草芥。文宗对此一筹莫展,只是饮酒求醉,赋诗遣悉,自叹受制于家奴,还不如周赧王、汉献帝两个亡国君。
公元840年正月,文宗抑郁成病,不能下床,便命枢密使刘弘逸、薛季棱叫来杨嗣复和李珏二臣,嘱咐他们辅助太子监国。仇士良、鱼弘志得讯,于当天晚上就伪造遗诏,废太子为陈王,立李炎为皇太弟,负责处理军国大事,并带李炎登上朝堂接见百官。文宗闻知也无可奈何,群臣更是没人敢反对。
公元840年正月,文宗带着无限的惆怅病死于长安宫中的太和殿。
继承问题
太子李永死后,文宗曾立敬宗幼子陈王李成美为太子,但未行册礼就病重了,临终时托孤于宰相杨嗣复、李珏,但当权宦官仇士良、鱼弘志因太子不是自己力主所立,矫诏仍废太子为陈王,改立唐文宗的弟弟颍王李炎为皇太弟,文宗死后,二人说服李炎逼令李成美自杀。李瀍继位,就是唐武宗。
历史上对文宗留下了这样的一句评价:有帝王之道,而无帝王之才。就是说,文宗虽然能够勤勤勉勉、宵衣旰食,但自身缺乏治国的才干,最终也不能消除祸患。似乎上天也不眷顾文宗,到开成(836~840)中,各地水旱蝗灾不断,彗星频频现于天际,百姓的房屋倒塌,田苗颗粒无收,文宗发出了存抚百姓实施赈济的诏书,但至于能够取得多少赈荒的实效,他已经顾不上了。开成三年(838)正月初五,京城内发生了宰相李石遭到刺客袭击的严重事件。李石中了一剑,却是刺断了马尾,还中了一箭,人伤得并不重,但引起了京城的巨大恐慌,第二天常参官入朝者仅有9人而已。开成四年六月,久旱无雨,派往各处祈雨的使者却没有带来多少值得鼓舞的消息,文宗一度对宰相表示,如果上天再这样不下雨,他就将退居南内兴庆宫,另选贤明之主,不再做这个皇帝了。十二月,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发生了大火,文宗的身体也出现了不适。开成五年(840)的新年,文宗没有接受群臣的朝贺,正月初四,文宗在大明宫的太和殿走完了他33岁的一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