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羡东晋大臣

本名:荀羡

别称:荀中郎

字号:字令则

所处时代:东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颍川郡颍阴县

出生时间:322年

去世时间:359年

主要成就:北伐前燕,阵斩慕容兰,生擒贾坚

官职: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

追赠:骠骑将军

荀羡:东晋大臣,寻阳公主的驸马

荀羡(322-359年),字令则,颍川郡颍阴县(今河南许昌)人。东晋大臣,东汉侍中荀彧六世孙、光禄大夫荀崧之子。

出身魏晋名门"颍川荀氏",初娶晋元帝之女寻阳公主,拜驸马都尉,擢为建威将军、吴国内史,升迁北中郎将,世称荀中郎。永和五年,拜徐州刺史,成为东晋立国以来最年轻的刺史,与其兄长荀蕤并称"二玉"。屡立战功,抚纳降附,甚得众心。

升平三年(359年),卒,时年三十八,追赠骠骑将军。

荀羡出身魏晋名门"颍川荀氏",是金紫光禄大夫荀崧的儿子。荀羡清和有准,才年七岁,遇苏峻反叛,随父在石头城,苏峻甚相喜爱,常置膝上。荀羡耳语其母说:"得一利刀子,足以杀贼。"母掩其口说:"勿妄言!"。荀羡十五岁时,将迎娶晋元帝司马睿之女寻阳公主,但荀羡却不想与皇室结姻亲,竟出奔远走。但终被监察的官员追还,被逼成婚,并拜驸马都尉。成年后,与王洽齐名,并与刘惔、王蒙及殷浩交。

荀羡拜秘书丞、义兴太守,迁征北将军褚裒长史。永和四年(348年),扬州刺史殷浩以荀羡的良好名声,擢升荀羡为建威将军、吴国内史,与王羲之作为党羽,共同抗衡桓温。永和五年(349年)十二月,当时兼领徐州刺史的褚裒逝世,殷浩以他有能干的名声,担任北中郎将、徐州刺史、假节、监徐、兖二州及扬州之晋陵诸军事,镇守京口(今江苏镇江)。当时荀羡以二十八岁(《中兴书》亦言羡二十八为徐兖二州。《南史·谢澹传》又作二十七 。《御览》引《晋中兴书》作时年二十)之龄担当此重任,亦是东晋以来最年轻担任一州刺史的人。荀羡到任后,便派徐、兖二州兵让参军郑袭守戍淮阴。

永和六年(350年),荀羡入朝,当时领司徒蔡谟三年以来坚拒接受司徒一职,终被弹劾,蔡谟亦到廷尉等待判罪。当时殷浩打算加蔡谟死刑,并询问荀羡意见。荀羡说:"蔡公一旦遭遇不测,明天就一定会出现齐桓公、晋文公那样举兵问罪的行动(指桓温借故称兵犯阙 )。"殷浩听后,才打消念头。

永和八年(352年),殷浩准备北伐,以荀羡为督统,打算让他与安西将军谢尚两路北上。三月命荀羡移镇淮阴,荀羡于是在东阳石鳖进行屯田。不久又获加监青州诸军事,加领兖州刺史,再移镇下邳(今江苏邳州市)。

永和十一年(355年),于永和七年(351年)以青州内附东晋的前燕段龛写信给已于三年前称帝的慕容俊,指责他称帝叛晋的行为。慕容俊怒而派兵攻打段龛,并于次年击败段龛,逼使他退守广固,并派人向东晋求救。荀羡于是奉诏领兵北上救援,但到琅邪郡时因畏惧强悍的前燕军队而不敢前进。当时前燕将领王腾及赵盘正在进攻侨置于琅邪的鄄城郡,荀羡因而转攻王腾根据地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并擒杀王腾。不久段龛投降前燕,荀羡退还下邳,只留兵将驻守琅邪郡和泰山郡。同时,慕容兰领数万人据有卞城(今山东泗水县),成为一大边患。荀羡于是领兵到东阿讨伐,并阵斩慕容兰。

荀羡担任徐州刺史时,正值后赵石虎逝世,诸子争位的北方混乱,荀羡在任内则招纳并安抚投降的北方人,很得众心。

升平二年(358年),荀羡患病,但仍领兵讨伐并生擒前燕泰山太守贾坚,但不久便败于前燕将领司马悦明,及后因病重而征还。

升平三年(359年),荀羡逝世,享年三十八岁。朝廷追赠骠骑将军。荀羡死后,晋穆帝感叹道:"荀令则、王敬和(王洽)相继凋落,股肱腹心将复寄谁乎!"

荀羡十五岁时逃婚,结婚后还创了一项纪录

对于无数男人来说,如果被皇帝招为驸马,真是上辈子积德,祖坟上冒烟,做梦也要咧嘴笑醒了。可东晋有个靓仔,却不给皇帝面子,一溜烟跑了,被“五花大绑”抓回来和公主成亲。

他还创了一项纪录:他任省级高官时,是东晋史上最年轻的,不足30岁。他叫荀羡。

荀羡是颍川郡颍阴人,生于大兴四年(321年),其六世祖即东汉末年辅佐过曹操的谋士荀彧,其父荀崧是两晋时期的重臣。荀崧有两个儿子,长子荀蕤,次子荀羡,皆才华横溢,品貌不凡,是东晋重要人物,并称“二玉”。

荀羡出生时,东晋的皇帝还是元帝司马睿。司马睿一生有六子一女,女儿居幼,封寻阳公主。从六哥司马昱生于大兴三年(320年),父亲司马睿死于永昌元年(322年)十一月来看,寻阳公主与未来的丈夫荀羡应为同龄人。

荀羡为何要逃婚?又如何能和寻阳公主成为夫妻?晋成帝司马衍、荀彧起了决定性作用。

先说说司马衍,司马衍是司马睿的孙子,东晋第三任皇帝。司马衍五岁即位,当时,司马衍只有八岁,六神无主,幸亏有荀崧等朝臣在身旁守护。在这段时间,荀羡跟在父亲荀崧身后,也经常跟司马衍接触。别看荀羡年纪小,但胆气十足,曾言“得一利刀子,足以杀贼”(《晋书·荀羡传》),志在拨乱反正。

荀羡有个名气很大的祖上,曹操的著名谋士之一荀彧。荀家是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的世家大族。

他7岁的时候,正好遇上“苏峻之乱”。为了抵挡陶侃的进攻,苏峻把8岁的晋成帝当作人质扣在石头城,荀羡的父亲荀崧任金紫光禄大夫,为了保护皇上,也住在石头城。

荀羡天天像“跟屁虫”似的,和父亲一起上班。苏峻看到他,不由自主地叹息:这个小孩真可爱啊。经常抱着他,放在膝盖上和他闲聊。

荀羡回家后在母亲耳边说:如果给我一把利刀,我就可以杀了苏峻。

母亲吓死了,捂住他的嘴,说:小孩不要乱说话。

他到了15岁,长得极帅,又有才名。一天在家,看到皇宫的宦官笑容满面地走进来,连声说:大喜啊,大喜。

原来司马睿和郑阿春有个小女儿,封为寻阳公主,十四五岁了还没有找到如意郎君。晋成帝也为这个小姑姑着急,忽然想到了在石头城曾患难与共的荀羡,和小姑姑一说,寻阳公主也非常满意。

荀家听到消息后,一半欢喜一半愁。荣华富贵当然是唾手可得,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但皇宫里的火太旺了,说不定哪天就引火烧身,化为灰烬了。

荀彧当年被曹操称为“王佐之才”,何等的荣光,转眼就遭到猜忌,服毒自尽。前事不忘啊。

当晚,荀羡在床上辗转反侧。真是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第二天,晋成帝听到一个吃惊的消息:荀羡失踪,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荀羡做了好笑的“落跑新郎”,更好笑的是,晋成帝锲而不舍,通知政法部门全国大搜捕:即使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找到他。

荀羡无处可躲,很快被抓了回来。不久他被强迫穿上了婚服,和公主拜堂成亲。

荀羡的仕途此后一帆风顺,他担任过“国丈”褚裒的长史。殷浩任扬州刺史后,提拔他为建威将军、吴国内史。褚裒去世后,由于生前兼任徐州刺史,殷浩就让他继任徐州刺史,镇守京口。他才28岁,是东晋以来最年轻的刺史。

刺史,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高官。东晋以来,像荀羡这般年纪就担任此类高官的,绝无仅有。对此,《晋书·荀羡传》称“中兴方伯,未有如羡之少者”。荀羡凭借个人才华和特殊身份,创下了东晋王朝政坛上的一项纪录。

荀羡听闻要做驸马:心里极不情愿竟然逃婚

皇帝的女儿,也就是公主,有时候也愁嫁。东晋时,就发生了一件趣事,一个十五岁少年,听说皇帝招他做驸马,心里极不情愿,于是选择了逃婚。不过,他没能得逞,最终还是被抓回京城,跟公主入了洞房。此人名叫荀羡。

荀羡是颍川郡颍阴人,生于大兴四年(321年),其六世祖即东汉末年辅佐过曹操的谋士荀彧,其父荀崧是两晋时期的重臣。荀崧有两个儿子,长子荀蕤,次子荀羡,皆才华横溢,品貌不凡,是东晋重要人物,并称“二玉”。

网络配图

荀羡出生时,东晋的皇帝还是元帝司马睿。司马睿一生有六子一女,女儿居幼,封寻阳公主。从六哥司马昱生于大兴三年(320年),父亲司马睿死于永昌元年(322年)十一月来看,寻阳公主与未来的丈夫荀羡应为同龄人。

荀羡之所以能和寻阳公主成为夫妻,晋成帝司马衍起了决定性作用。司马衍是司马睿的孙子,东晋第三任皇帝。司马衍五岁即位,无法理政,皇太后庾氏临朝称制,庾太后的哥哥庾亮掌权,“政事一决于亮”(《晋书·庾亮传》)。

作为权臣,庾亮任法裁物,颇失人心,并极力打压异己势力,苏峻就是他的一个对头。咸和三年(328年)二月,苏峻联合祖约率兵攻入京城,后“逼迁天子于石头,帝哀泣升车,宫中恸哭”(《晋书·成帝纪》),司马衍苦不堪言。

当时,司马衍只有八岁,六神无主,幸亏有荀崧等朝臣在身旁守护。在这段时间,荀羡跟在父亲荀崧身后,也经常跟司马衍接触。别看荀羡年纪小,但胆气十足,曾言“得一利刀子,足以杀贼”(《晋书·荀羡传》),志在拨乱反正。

网络配图

苏峻兵败后,东晋恢复平静。咸康元年(335年),司马衍开始为小姑寻阳公主选择夫婿,选来选去,选中了荀羡。荀羡此时十五岁,性格清和,言行有准,且跟司马衍曾共患难,出身也非常高贵,与寻阳公主也算是门当户对。

对于司马衍来说,若能与颍川荀氏这一门阀高族联姻,有利于稳定东晋政治。然而,荀羡对这桩婚姻极不感兴趣,“年十五,将尚寻阳公主,羡不欲连婚帝室,仍远遁去”(《晋书·荀羡传》)。一个仍字,说明荀羡屡次逃婚。

荀羡之所以逃婚,在于他对东晋政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东晋建立以来,历代皇帝一直看王家、庾家等名门望族的脸色,皇权一直不牢固,威信也不高;再者,王敦、庾亮、苏峻等人的乱政,让司马氏屡屡遭难,晋室危机四伏。

为了不跟司马氏走得太近,避开政治浑水,避免祸及自身,荀羡选择逃婚也是迫不得已。然而,司马衍非要荀羡做驸马,为此,司马衍下令对荀羡进行全国搜寻,一定要把荀羡找到,“监司追,不获已,乃出尚公主,拜驸马都尉”(《晋书·荀羡传》)。

网络配图

荀羡最终被抓了回来,不情愿地做了驸马。婚后。二人生活平淡无奇。穆帝时,荀羡历任秘书丞、义兴太守。荀羡极富才干,“资逸群之气”,“有冲天之举”(《晋书·荀羡传》),众口皆碑,官运亨通,二十八岁任徐州刺史。

刺史,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高官。东晋以来,像荀羡这般年纪就担任此类高官的,绝无仅有。对此,《晋书·荀羡传》称“中兴方伯,未有如羡之少者”。荀羡凭借个人才华和特殊身份,创下了东晋王朝政坛上的一项纪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