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名:薛道衡
别称:薛司隶
字号:字玄卿
所处时代:北朝-隋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河东汾阴
出生时间:540年
去世时间:609年
主要作品:《薛司隶集》
主要成就:隋朝大臣,著名诗人
隋朝著名诗人:薛道衡的生平事迹简介
薛道衡(540~609年), 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隋朝大臣,著名诗人。
六岁而孤,专精好学。历仕北齐、北周。隋朝建立后,任内史侍郎,加开府仪同三司。隋炀帝时,出为番州刺史,改任司隶大夫。大业五年,逼令自尽,时年七十,天下冤之。有集七十卷,他和卢思道齐名,在隋代诗人中艺术成就最高。
著有文集七十卷行于世,至今已佚,仅存《薛司隶集》一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录诗二十余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录存其文 八篇。事迹见《隋书》、《北史》本传。
薛道衡生于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540年),卒于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历仕北齐、北周、隋朝,与李德林、卢思道齐名,为当时文坛领袖。
薛道衡出身官僚家庭,六岁时父母双亡,成为孤儿。但他专精好学,13岁时,读《春秋左氏传》,有感于子产相郑之功,作《国侨赞》一篇,辞藻华美,世时人称为奇才。由此以文才召世。北齐时,薛道衡待诏文林馆,兼主客郎,负责接待、应对北周及陈的使者,与当时文坛才子李德林、卢思道等常相过从。
北齐亡,周武帝用薛道衡为御史二命士,薛道衡自以为不受重用,便弃官归乡里。后来又入仕途为州主簿,不久又为司禄上土。
杨坚作相时,薛道衡效力于大将军梁睿府下,参与平定王谦之乱。后又从征突厥,还朝后,被任命为内史舍人,仕途上开始有起色。当时薛道衡还兼任聘陈主使,多次往还江东,对陈朝的腐败情况了解很深,所以多次上奏隋文帝,要求对陈"责以称藩",也就是不承认陈朝和隋对等,实有灭陈、统一南方之意。
隋文帝开皇八年( 588年),薛道衡被任命为淮南道行台吏部郎,随从晋王杨广、宰相高颎出兵伐陈,专掌文翰。隋师临江,高颖问薛道衡:"此番举兵,能否克定江东,请君言之。"道衡回答说:"凡论大事成败,先须以至理断之。《禹贡》所载九州,本是王者封域,南北分裂已久,战争不息,否终斯泰,以运数言之,其必克一世;有德者倡,无德者亡。自古兴亡,皆由此道。我隋主上躬履恭俭,忧势庶政,陈叔宝峻字雕墙,酣酒荒色。其必克二也;为国立体在于用人,陈重用小人,命将非才,其必克三也;陈甲土不过十万,西至巫峡,东至沧海,分之则势悬而力弱,聚之则守此而失彼,其必克四也。"高颖听完之后,忻然叹服,说:"君言成败,事理分明,吾今豁然矣。本以才学相期,不意筹略乃尔!"从这里可以看出,薛道衡对当时的局势分析得极有见地,表明他是一个有政治才能的人。
在隋文帝时,薛道衡倍受信任,担任机要职务多年,当时名臣如高颖、杨素等,都很敬重他。因而他的名声大振,一时无双。皇太子及诸王都争相与之结交,引以为荣。这对薛道衡来说本来应该是值得荣耀的事,然而,他却因此得罪晋王杨广而罹祸。
薛道衡曾与晋王杨广一起伐陈,杨广对薛道衡的文才极其爱慕。隋文帝时,有一次,薛道衡被人弹劾在朝中结党,被除名,处以流放岭南。当时晋王杨广正坐镇扬州,听说这件事后,就秘密派人到长安通知薛道衡,让他取道扬州到岭南,等他到了扬州,就上奏皇帝,把他留在扬州幕府中。但薛道衡讨厌杨广的为人,就没有走扬州路,而走了江陵道。
杨广即位后,薛道衡从地方上回到京师。当时的隋炀帝对薛道衡尚有一丝爱慕之心,本打算委以秘书监显职,但薛道衡不识时务,写了一篇《高祖文皇帝颂》奏上。薛道衡高估了皇帝的心胸,最要命是高估了自己的分量。隋炀帝看了以后,大怒,对大臣苏威说:"道衡至美先朝,此《鱼藻》之义也。"。《鱼藻》是《诗经》中的一篇,据《诗序》讲,此诗通过歌颂周武王而讥刺周幽王。薛道衡是否有此意不得而知,但隋炀帝猜忌心很强,他岂能容忍别人把自己和周幽王联系在一起,由此便产生了杀害薛道衡之心。
当时,薛道衡的朋友司隶刺史房彦谦(唐初名臣房玄龄之父),觉察到隋炀帝对薛道衡的歹意,就劝薛道衡杜绝宾客,闭门自守,以求保全,但薛道衡却不以为然。有一次,朝臣们在一起讨论新令,争论不已,薛道衡就说:"向使高颖不死,令决当久行。"薛道衡的文人气太重,出语尖刻,当下有人受不了,就密报了隋炀帝。高颖在杨广与杨勇争夺太子之位的斗争中站在杨勇一边。薛道衡公然讲崇敬高颖的话,隋炀帝岂能容忍。当时正好是大臣裴蕴担任御史大夫,他知道炀帝讨厌薛道衡,就上奏弹劾,说:"道衡负才恃
旧,有无君之心。见诏书每下,便腹非私议,推恶于国妄造祸端。论其罪名,似如隐昧,源其情意,深为悻逆。"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隋炀帝览奏大喜,称赞裴蕴说:"公论其逆,妙体本心。"下令将薛道衡逮捕审讯,最后逼令自尽。
薛道衡从少时就是一个用心于文章字句之间的人,他喜欢在沉静中构思,史称:"道衡每至构文,必隐坐空斋,踢壁而卧,闻户外有人便怒,其沉思如此。"尤其长于诗作,比如他的《出塞诗》一首:"绝漠三秋幕,穷阴万里生。寒夜哀笛曲,霜天断鸿声。"诗中有一种边地的悲论情调,而又弥漫着一股粗犷壮大之气,体现了北朝文风的特点。同时,薛道衡因多次出使江南陈朝,受南方文风的影响也较深,比如他的《昔昔盐》一诗,辞采绚丽,对仗工整,描写铺排,极为细腻,其中"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一句,为千古吟诵的名句。当时,薛道衡的诗名就极著,《隋书》讲:"江东雅好篇什,陈主犹爱雕虫,道衡每有所作,南人无不吟诵焉"。文风极盛的南方都很推崇道衡的诗作,可见其成就之高。
薛道衡死后,尚有文集七十卷行世,后散失,明人辑有《薛司隶集》,从中还可略窥这位隋代大文豪的风采。
揭秘:隋朝大臣薛道衡是怎么死的?
小编今天给大家讲一讲隋朝诗人薛道衡的故事。大业五年(609年)隋王朝如日中天,然而烈日当空也正是日落西山的开始。小编觉得这个普普通通的道理,凡青云直上的人往往看不清楚,至于隋炀帝在他踌躇满志的时候就连“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训也不曾细想。大隋朝最重要的儒臣薛道衡仅赞美过先皇隋文帝,这一年又多说了几句怀念遇害宰相高的话就被隋炀帝赐死狱中。小编了解到这是继大业三年杀害高、贺若弼和宇文弼等朝廷重臣以来,又一个震惊朝野的冤狱。
薛道衡,字玄卿,河东汾阴人,出身世族大家,祖父当过北魏刺史,父亲做过太守,但在他六岁的时候就已失去父母。没有了亲人关爱的薛道衡喜欢从书本上寻找乐趣,钻研学术使他早熟。十三岁那年薛道衡跟先生学《左传》,读到子产在郑国当宰相的事,便写了篇声情并茂的《国侨赞》,文章一出就引起了士林轰动。后来薛道衡名声更大,北齐宰相杨遵彦是一代名士,见了他的文章也赞不绝口;河东裴谳把他比作关西孔子,也就是汉代大儒杨震;还有人称他可以继承光大经学家郑玄的事业,这在当时都算是很高的评价。北齐武成帝对他很是重用,常派他接待北周和南朝的使节。陈朝文学昌盛,派出的使臣文化修养也高,薛道衡那年接待的傅绰就很会作诗。傅绰知道薛道衡在北方诗坛的地位,见面时便以一首五十韵长诗相赠,薛道衡当即和诗一首,南北诗人齐口称赞薛道衡的诗写得好,说傅绰是以蚯蚓引出了一条大鱼,也就是抛砖引玉的意思。小编了解到到了齐后主的时候,薛道衡以尚书省次官参与决策,但他提议防御北周却没有引起重视。
薛道衡后来当上了内史侍郎,主要给皇上起草文书,也就是宫廷的机要秘书。薛道衡虽然才高八斗,但给皇帝草拟文告总是绞尽脑汁,构思时他习惯一个人躺在卧室,脸朝着墙睡,只要室外发出一点声响,他都会大发脾气。经过这样潜心研究的文章,总能得到隋文帝的褒奖,他常说薛道衡的文章最能体现自己的意图,但也常批评薛道衡的迂腐。
小编了解到隋炀帝时,有人说薛道衡仗着有学问,又是三朝元老,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他的罪行非常隐蔽,深入地考量却是大逆不道。他话隋炀帝很爱听,听了更觉得薛道衡和高、贺若弼早在平陈时就欺负自己年轻幼稚,后来自己当了皇帝,他们心里都不安稳,只是没有机会造反。隋炀帝在给薛道衡网罗死罪,薛道衡却以为自己没有什么大罪,天天催官府早点给自己定刑,还关照家人备好酒菜,等出狱后好款待客人。但薛道衡等来的却是一道要他自尽的圣旨,他不肯奉诏结束自己的性命,后来被差役缢死。薛道衡死时已经七十,儿子老婆都被发配到西北,对他的死当时人都很同情。
隋代诗人中艺术成就最高的薛道衡,他是怎么得罪隋炀帝的?
隋朝一共只存在了30多年,在文学史上地位尴尬,只有几位前朝文人撑门面。诗歌方面,成就最高的数薛道衡和卢思道,薛道衡最著名的作品是《人日思归》。
薛道衡,少年孤贫,好学不倦,世称奇才,历仕北齐、北周。隋朝建立后,他被杨坚任命为内史侍郎,长期掌管机要。杨坚晚年,薛道衡又被外放为襄州总管。
公元609年,隋炀帝杨广准备起用他为秘书监。既感激杨广的提拔之意,又不忘杨坚的知遇之恩,薛道衡绞尽脑汁的写了一篇《高祖文皇帝颂》,献给同样酷爱文学的杨广。
然而,猜疑心极大的杨广看到这篇文章后,心里很不爽,对苏威道:“薛道衡极力赞美前朝,有点《鱼藻》的讽刺意味啊。”
《鱼藻》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作,据说是周朝人借歌颂周武王讽刺周幽王。那么,你薛道衡如此不遗余力的歌颂我老爹,是不是在讽刺我呢?
结果,薛道衡的秘书监职位泡汤,改成司隶大夫。他的好友司隶刺史房彦谦看出苗头不对,劝说薛道衡杜绝宾客,卑辞下气,行事一定要低调。薛道衡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
有一次,杨广让群臣一起议定新律令,讨论了很久都没有结果。薛道衡对群臣道:“如果高熲还在的话,说不定新律令早就制定出来并实施很久了。”
就这一句话,薛道衡将所有人都得罪了,还传到了杨广的耳朵里。杨广勃然大怒:“你还想着高熲啊。”立马将薛道衡交给司法部门治罪。
高熲是隋文帝杨坚的开国功臣,以聪明敏捷著称,备受杨坚的信任。杨广继位后,高熲目睹他日渐骄奢淫逸,忍不住多了几句嘴,被杨广以诽谤朝政的罪名杀了。
薛道衡忽然冒出这样一句感慨,不仅讽刺现在的大臣全都不如高熲,还有批评杨广滥杀大臣的嫌疑。果然,善于揣摩杨广心思的裴蕴抓住这个机会,给他往死里整。
裴蕴上奏道:“薛道衡自负才能,靠着过去文帝对他的信任,目无君上,妄造祸端。论他的罪名好像比较隐晦暧昧,但追究他的用心,却是大逆不道的重罪。”
杨广很满意裴蕴的定性,回复道:“确实是这样。朕年轻时和他一起伐陈,他就看不起朕,和贺若弼等人专擅权威。现在,朕继位了,他心中不安,幸亏天下无事,才没有谋反。你认为他大逆不道,甚合朕意。”
话说到这个地步,薛道衡基本上成了一具尸体。但他对此毫无知觉,还催促司法部门早日定罪,断定杨广一定会赦免他,还让家里人准备好酒好菜,接待来访的宾客。
所以,当薛道衡等来赐死的判决时,他彻底懵了,迟迟不肯自缢。使者汇报给杨广,杨广怒了,不肯自杀?那好,勒死他!就这样,薛道衡被活活勒死,妻子儿女全部流放到荒无人烟的且末(今新疆境内)。
一篇文章,搞掉了自己的官位;一句话,被揣测为意欲谋反。薛道衡的悲剧固然是杨广的小心眼,但情商欠费也确实太多了点,无论在哪里都不好混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