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明天皇日本第121代天皇

本 名:统仁(おさひと)

别 称:幕末天皇

字 号:无

所处时代;江户时代

民族族群:大和民族

出生地:日本京都

出生时间:天保2年6月14日(1831年7月11日)

去世时间:庆应2年12月25日(1867年1月30日)

主要成就:支持公武合体,反对倒幕

在位时间:1846年3月10日-1867年1月30日

陵 所:后月轮东山陵

信 仰:神道教

国 籍:日本

皇 居:皇都御所

职 业:日本第121代天皇

幼 称:熙宫(ひろのみや)

谥 号:孝明天皇(こうめいてんのう)

继位年龄:16

儿 子:明治天皇

日本天皇大多疾病缠身?孝明天皇是死于天花吗?

通过明治维新运动,日本从一个弹丸小国,迅速崛起,而在国力发展强盛的背景下,他们选择向外疯狂扩张,甚至曾设想过要称霸世界。而在战争中,无数人的命运以悲惨落幕,日本成为了许多国家人民所痛恨的对象,而作为国家首脑的天皇,自然是首先要被讨伐的对象。而今天,我们就是要来看一下,经历过这场侵略的天皇,最后都是什么下场。

首先是孝明天皇,他乃是明治天皇的生父,继位时不过十三岁而已,他一共在位二十余年,死的时候还不到四十岁。当时是维新运动正发展到关键点,虽然他是天皇,但是在朝堂之上,仍旧有不少人站在他的的对面。所以,正值壮年的他突然离世,很快便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风波,甚至于后来的有关史学家,也都纷纷翻阅当时所记载的详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期望可以得到他真正的死因。

长久以来,对于这件事的讨论没有休止,但基本上就分为两大类。第一种认为他是死于天花,有记载称他先是发烧,接下来几天又出现了各种类似于天花的症状,而且在其治疗期间内,皇宫内的御医两次将他所患的病症确诊为天花。

第二种言论同样支持他患有天花,但是又称其已经治好了,而他之所以突然死亡,是因为有人在其痊愈后不久,又趁机给他下毒。因为有病情记录称,他其实已经度过了天花疾病的危险区,只需要稍加调理便可以痊愈,身上的痘疮基本上都消了下去,饮食也逐渐恢复到了以前的样子。

但是,第二天便传出了他的死讯,当时已经临近凌晨,他突然上吐下泻,随后便七窍流血而死。正是因为这个变故,才有了后来天皇被毒死的言论传出。根据他当时的反应,很多学者认为他是因为服用了砒霜,而给他下药的跟可能就是他的枢密顾问。理由很简单,此人是维新派,大力宣扬反对幕府的统治,而天皇的态度自然是支持幕府统治。

不过,真实情况究竟是如何,在当时无法查清,时隔这么多年自然更不现实,在他死后不久,他的儿子即位,这就是后来的明治天皇,当时他也不过才十六岁而已。在他的提倡下,原本的政治格局迅速发生变化,幕府统治很快就土崩瓦解,而日本也就正式成为了一个彻底的资本主义国家。

在明治的统治期间内,日本无论是对中还是对俄的两场战役,皆大获全胜,这使得他们的自信心空前膨胀。但是明治却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意气风发,相反他早在日俄大战的时候就患上了糖尿病,两年后又并发肾脏病。

伊藤博文,他算得上是明治的心腹,可是就在他去中国考察的时候,一位朝鲜的枪手趁机将其击杀,这位残忍的野心家就此丧命。不仅于此,他的死连累明治的病情急转直下,心腹被杀的打击让他险些崩溃,仅仅几天时间,他就仿佛老了许多岁。

后来,在日本本国出现了一批刺杀天皇的激进分子,虽然他们最后被成功逮捕,并被枪决,可是这一件事仍旧引起了不少人的强烈反响,而明治原本就快要崩溃的内心,此时彻底湮灭,他开始拒绝医生的任何治疗。

脱离治疗之后,他的身体状况恶化的更加严重,几年后便只能卧病在床,而且昏睡且精神恍惚,最后被鉴定为患有尿毒症。从确诊,到明治去世,期间只不过十天时间,而辉煌的明治时代也就此落下帷幕。随后,他的儿子在皇宫登基,成为新一代的天皇,号曰大正天皇。

大正小时候因为母后难产而患有脑膜炎,智力和身体能力严重不足,加上需要处理异常繁忙的国事,其身体状况一日不如一日。为了避免政局发生动荡,经过研究决定,他们让他的儿子摄政,将他本人完全架空。

在他的余生里,都是在消遣中度过的,虽然疯疯癫癫的,身体还患有疾病,但总算是活的比他父亲要快乐。

大正也是因为疾病离世,当时他已经年逾半百,而那接替他管理国事已有五年之久的儿子,终于得以即位,这便是后来签署战败合约的裕仁天皇。

他的罪恶行径,与后来受审的那些甲级战犯没有多大区别,但是他这一生居然活的比前几位都要完美。虽然最后日本战败,但是他依然过着天皇的生活,受到各方礼遇,最后因为胰腺癌逝世,享年88岁。

而在他去世的当天,他那55岁的儿子登基即位,此人被称为平成天皇,也是即位时,年纪最大的天皇。

孝明天皇为什么穷得连饭都没得吃的皇帝 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在古代,老百姓家过年要大吃大喝,皇帝家过年更都是山珍海味。总之,排场越大越有面子。

不过,也不是每个皇帝都能铺张浪费的,今天我们就讲一个穷得连饭都没得吃的皇帝。

这个穷得揭不开锅的皇帝,是日本孝明天皇,他是日本第121代天皇,又被称为幕末天皇。

在日本,天皇就是皇帝。可是天皇徒有其名,就像春秋战国时期的周天子,手中并没有多少权力。所以,所谓天皇,堪称血统高贵的吉祥物。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话放在明治维新时代的日本,一点也没错。当时天皇的经济来源主要由实际掌权的德川幕府供给。这种供给,说穿了就像施舍一般,要看德川家的掌门人的心情而定。一般会有一万石贡米。可是天皇家还有家人要供养,所以这点贡米还是颇为捉襟见肘的。

到了孝明天皇在位的时候,德川幕府的武士阶层已经非常腐化堕落。他们因为过于贪婪,对百姓的盘剥非常严重,而对历代需要他们供养的天皇,却越发悭吝。因此,高贵的天皇和百姓一样,常常要忍受饥饿的折磨。

孝明天皇面对严酷的现状,毫无办法,只能一再节衣缩食。

据史书记载,如果哪天饭桌上出现了一尾小鱼,那就是难得的美食。而孝明天皇为了将美味留得更持久一点,他会在中午小心将鱼肉吃掉,而鱼骨头则会留下,第二天和水一起煮,然后用这个“鱼汤”泡饭。

可是,这种时候也并不常见。

因为,在孝明天皇在位的时候,天灾人祸特别多。

据《续太平年表》记载:“四年(丁未)春三月,信浓地大震,城郭宫室皆崩;彗星见西北。天下暴痢,潮泻夕死,诸药无验;秋七月,神奈川大风海溢,人溺舶毁;十一月,诸国地大震,富士山崩;江户大风,屋瓦皆飞,多死伤者……”

有关于孝明天皇的轶事有哪些 孝明天皇做有什么成就

主要成就

支持公武合体

孝明天皇在位期间大力支持公武合体。公武合体(こうぶがったい),又称为公武合体论、公武合体运动、公武一和,是日本江户时代后期(幕末)的一种政治理论,主旨是联合朝廷(公家)和幕府(武家)改造幕府权力。此政论获得幕府和部分大藩属的支持,主要目的是要结合朝廷的权威,压制当时的尊皇攘夷(尊攘)运动,以避免幕府倒台,进一步强化幕府的地位。

公,指朝廷;武,指幕府或强藩。公武合体运动,有以幕府为中心的,也有以强藩为中心的。这两种公武合体运动一方面与尊攘运动矛盾交错,同时在它们之间也相互进行较量。

孝明天皇之妹和宫与第十四代将军德川家茂的结婚问题,是这一运动的代表性事件。其目的是想通过政治婚姻而使公武结合。

反对倒幕派

孝明天皇支持的公武合体运动与尊王攘夷针锋相对。尊王攘夷是为了巩固天皇的统治地位,采用朱熹所提出的哲学,加以改造,指出日本的执政者理应是天皇,而不是征夷大将军。这成为尊王攘夷的理据。武士阶层由此指屏斥江户幕府军政,奉还天皇实权,对强行叩关的外国人予以征讨的政治诉求活动。尊王攘夷运动的推动者是一些地方的强藩(强势诸侯),幕府需要借此巩固政权,而强藩则企图借此入主国政,进而形成了倒幕派。

孝明本人是强烈的锁国派,对幕府执政是绝对支持的,他的想法是,与幕府齐心合力,共同完成攘夷大业。自始至终,孝明从未考虑过“倒幕”这种荒谬绝伦的事情,当然,也不允许别人去进行倒幕。

在孝明天皇的反对下,最终结果是幕府压倒强藩,尊王攘夷运动破产。

轶事典故

死亡之谜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走上了对外疯狂侵略扩张的道路。当时日本的维新革命运动正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孝明天皇于1867年1月30日突然去世,死时年仅36岁,年富力强的孝明天皇突然死亡,引起了种种议论。有人认为,孝明天皇死于天花。还有人认为,孝明天皇是在天花治愈后被人毒死的。

死后影响

孝明天皇死后,他年仅16岁的儿子睦仁亲王即位,是为明治天皇。岩仓具视、三条实美等人控制了京都朝廷的实权,维新派以新天皇为旗帜,向腐朽的幕府发动最后的攻击,使得当年倒幕派的目的最终实现,终于使日本成为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孝明天皇被追赠的为汉风谥号,也是最后一个有谥号的天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