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陵南朝学者

本 名:徐陵

字 号:字孝穆

所处时代:南朝

民族族群:汉人

主要作品:《徐孝穆集》《玉台新咏》

主要成就:“宫体诗”的代表作家,与庾信齐名

官 职:侍中、安右将军、左光禄大夫等

爵 位:建昌县开国侯

追 赠:镇右将军、特进

谥 号:章

徐陵是什么人?南朝学徐陵生平简介

徐陵幼小的时候,就被高人赞誉为“天上石麒麟”、“当世颜回”,他家族成员都非常刚正严肃、又诚恳谦逊。当时朝廷文书制度,多由徐陵写成,徐陵在朝廷上弹劾陈文帝(世祖)陈蒨的弟弟安成王陈顼(后来的陈宣帝)手下的权臣鲍僧叡以及侍中、中书监等人,慷慨陈词,正气凛然,连陈世祖自己都整理衣冠、严肃正座,安成王大汗淋漓、惊慌失色,徐陵让人扶着安成王回去。他以一身浩气扳倒了国蠹,从此以后朝廷为之肃然。

公元569年,他参与罢黜了废帝陈伯宗,扶立了陈宣帝(高宗),被封为建昌县侯,皇帝让他担任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等,他多次进行推辞,皇帝为之动容。后来朝廷决定北伐军统帅人选,也是他一言九鼎,否定了许多人推举的淳于量,独力推荐更合适的名将吴明彻担纲,事实证明他的正确。皇帝曾多次赞扬他独具慧眼、知人善任。他的诗歌、文集当时被大家争先收藏。

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父摛,梁戎昭将军、太子左卫率。时宝志上人有道,陵年数岁,宝志手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光宅惠云法师每嗟陵早成就,谓之颜回。八岁能属文,十二通《庄》、《老》义。既长,博涉史籍,纵横有口辩。梁普通二年(五二一年),参晋安王宁蛮府军事。中大通三年(五三一年),王立为皇太子,东宫置学士,陵充其选。历尚书度支郎、通直散骑常侍。及侯景寇京师,摛因感气疾而卒,陵蔬食布衣,若居忧恤。及江陵陷,太尉王僧辩接待馈遗,其礼甚优。以陵为尚书吏部郎,掌诏诰。陈霸先率兵诛僧辩,释陵不问。寻除贞威将军、尚书左丞、给事黄门侍郎、秘书监。霸先受禅为陈高祖,加散骑常侍,左丞如故。历太府卿、五兵尚书、散骑常侍、御史中丞、吏部尚书,领大著作。陵以梁末以来,选授多失其所,於是提举纲维,综核名实,众咸服焉。后主即位,尝佐吴,遂家姑苏。迁左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后主好与嫔妃为艳词,示陵,陵曰:“皆不达辞也。”后主衔之。寻卒,年七十七。诏曰:“陵弱龄学尚,登朝秀颖,业高名辈,文曰词宗。”赠镇右将军、特进,谥曰章。陵器局深远,容止可观,性又清简,无所营树,禄俸与亲族共之。太建中,食建昌邑,邑户送米至於水次,陵亲戚有贫匮者,皆令取之,数日便尽,陵家寻致乏绝。府僚怪而问其故,陵云:“我有车牛衣裳可卖,余家有可卖不?”其周给如此。少崇信释教,经论多所精解。后主在东宫,令陵讲《大品经》,义学名僧,自远云集,每讲筵商较,四座莫能与抗。目有青睛,时人以为聪惠之相也。自有陈创业,文檄军书及禅授诏策,皆陵所制,而《九锡》尤美。为一代文宗,亦不以此矜物,未尝诋诃作者。其於后进之徒,接引无倦。文帝、宣帝之世,国家有大手笔,皆陵草之。其文颇变旧体,辑裁巧密,多有新意。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传写成诵,遂被之华夷,家藏其本。后逢丧乱,多散失。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今存《徐孝穆集》六卷。尝辑《玉台新咏》十卷,录东周至梁诗凡七百六十九篇,《陌上桑》、《孔雀东南飞》、《上山采蘼芜》等赖以存传。

破镜重圆的传说:徐德言与乐昌公主的凄美爱情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非常多的有意思的人物,其中有一个人物人们现在经常说的一个成语破镜重圆就是有她和她的丈夫的故事演变而来的,这个人的名字就叫做乐昌公主。乐昌公主简介中提到她是陈宣帝的女儿,同时也是南朝后主陈叔宝的妹妹。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乐昌公主从小就是一个非常乖巧的孩子,不管在什么方面她总是能够非常积极的为别人着想,她是人们都非常尊敬的一位中国古代人物。乐昌公主简介中介绍到乐昌公主从下就出生在皇室家族里面,但是这并没有让她变成一个嚣张跋扈的公主,从小她就非常喜欢琴棋书画,在各个方面的修养都非常高,所以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她的父亲还有母亲都非常的喜欢她,一直到她长大之后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纪她的父母依然是给她绝对的自主权,因此经过非常严格的选拔乐昌公主依据自己的喜好以及一些好朋友的评价终于做出了决定,她嫁给了徐德言。

但是两人结婚之后乐昌公主的国家就灭亡了,为了能够和自己的丈夫早点团圆,乐昌公主在自己的寝宫内打碎了自己常用的镜子,一半给自己的丈夫一半给自己,终于三四年之后他们又再次相见了,虽然那个时候乐昌公主已经是别人的小妾了,但是由于她当时的丈夫人很好,又把她还给了徐德言,两人才最终团聚,从此乐昌公主就归隐江湖了。

  乐昌公主哪一天卖铜镜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事情可以用破镜重圆这个成语来描述,那么到底破镜重圆说的是谁,又是指的什么事呢?实际上破镜重圆指的就是乐昌公主还有她的丈夫徐德言之间的爱情故事。说起他们的故事又不得不说乐昌公主卖铜镜的这个故事,那么乐昌公主到底哪一天卖铜镜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史料记载,乐昌公主卖铜镜的具体时间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五,话说那一天乐昌公主在接受了审判之后回到家中她感到非常的痛苦,看着眼前的镜子,感觉这一面镜子中还有自己和丈夫徐德言的身影。于是乐昌公主便把这面镜子砸成了两半,一半给自己的丈夫另一半给自己留着,并且告诉自己的丈夫两个人分别之后,以后每一年的正月十五都要到长安街去叫卖铜镜,这样两个人就能够重新在一起了。

至于为什们乐昌公主会将卖铜镜的日子定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其实有很多的人都要感到非常的困惑,原因很简单,中国古代都非常的喜欢月亮,不管是在诗句中还是在词句中,中国的诗人大部分都把圆圆的月亮比做团圆的意思。而当时的乐昌公主又是非常喜欢写诗作词的人,所以选择在正月十五月亮分外圆的时候叫卖铜镜。

综上所述,关于乐昌公主哪一天卖铜镜这个问题就显而易见了。为了能够早点和自己的丈夫团圆,乐昌公主将每年的正月十五定为卖铜镜的时间。

徐德言与乐昌公主

徐德言是南北朝时期一位江南的著名才子,同时也是大诗人徐陵的孙子。而乐昌公主则是陈宣帝的女儿,同时也是南朝后主陈叔宝的妹妹。那么这两人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徐德言与乐昌公主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乐昌公主和徐德言是一对非常受到当时社会的尊敬和羡慕的神仙眷侣,他们两个人的故事到现在为止都还有非常多的人在讲述,现在人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破镜重圆这一个成语,在最开始就是描述的乐昌公主和徐德言。他们两人的婚姻实际上可以说是乐昌公主自己决定的,她在世上的千千万万的人中选中了徐德言作为自己的丈夫,两人成亲之后也是非常的恩爱。

但是一直到了乐昌公主的家园被占领,乐昌公主不得不跟随很多人一起到达另一个地方,在离开之前他在自己的房间里将夫妻二人曾经一起照过的镜子摔成了两半,一半给了自己的丈夫另一半自己收留着,告诉徐德言到每年的正月十五就到长安街上叫卖铜镜,这样两人就能够见面,一直到三年之后两个人终于见面了。但是那时个时候乐昌公主已经是别人的妻子了,所以徐德言也只能有苦不能说,但是乐昌公主当时的丈夫看到他们两个人的感情这么深厚,于是就感到非常的感动,思量再三决定成全他们,就这样乐昌公主和徐德言终于过上了平凡而又幸福的生活。

爱美之心从古至今 揭秘中国古代的整形美容术

整形手术对于多数人来说还是一门相对神秘的技术。提起整形,我们往往会想到韩国的整形技术,认为这是一门现代医学技术。而事实上,早在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了整形技术,人工“酒窝”、唇裂修补术等整形技术当时在世界上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而手术疗法早在三国时期以华佗为代表的中医学家就开创了这门技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人自然也概莫能外。当人们对自己的外貌不满,或者想要更完美时,整形美容术作为一种医学手段,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逐渐产生。翻阅史料可以发现,汉代以前我国就已经有了关于整形美容术的记载。而且,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人体的整形美容术最初都是从耳环、鼻环、文身和人造图案等形体装饰开始的。

  古人也用鲜鸡蛋清做面膜

据史料记载,我国在汉代以前就有了穿孔吊环术,即民间盛行以审美为目的的穿耳、戴耳环的习俗。但最初的样式并非像现代这样的耳环,而是腰鼓形的,其戴法也与后世不同,它是从耳垂孔直接横插进去,露其两端在耳外,以显其美。之后,才逐渐发展为各种式样的现代吊环。早在公元三世纪,晋代的整形美容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东晋名医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与中医治疗学专著。该书共8卷,70篇,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在这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用鲜鸡蛋清做面膜,以治疗面部瘢痕的方法。之后还有以猪蹄熬成胶体状物做面膜等多种方剂和方法的记载。

  唐代就有人工“酒窝”

酒窝,亦称笑窝或笑大靥(yè,嘴两旁的小圆窝儿),可以在面部的许多地方出现,多数人出现在颊部,其次是在嘴角旁。在我国古代诗人的诗句中,常把酒窝作为女性容貌美的象征。颊部的酒窝被东方女性认为是美的点缀,被西方人看作是女性魅力的标记。如今,随着整形美容业的发展,人造酒窝已经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但是,你知道唐代就有人工“酒窝”吗?唐诗中有“当面施圆靥”的佳句;徐陵的《玉台新咏序》中也有“北地胭脂,偏开两靥”的赞语。所谓“当面施圆靥”,就是以某种化妆品在嘴角处加两小点胭脂,取“两颊点妆靥”之意,仿若“酒窝”一般。但在中医书中对“靥”又有类似“痘痕”之解,在《普济方》和《卫生易简方》等医药书籍中还有许多“治靥方”的记载。当然,无论“靥”字作何种解释,都说明了其作为整形美容术的一种手法,至少在唐代已经被采用。

  南宋时义眼术已相当高明

美容磨削术在我国起步也很早,其最早的史料记载见于北宋。北宋时期有一部医书名曰《圣济总录》,由太医院所编,共二百卷,分66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阐述病因病理,是北宋时期搜方较多的医学全书。《圣济总录》里就记载了用玉磨治疗面部瘢痕的事例,成为现代磨削术的先导,在以后的医著中也都有类似记述,而国外最早的报道仅见于1905年。

义眼术(装假眼)作为一项很重要的眼部整形美容术,在我国南宋时期就已出现,并留下了这方面的记述。如元代陶宗仪撰《南村辍耕录》所载,南宋时“杭州张存,幼患一目,时称张瞎子,忽遇巧匠,为之安一磁眼障蔽于上,人皆不能辨其伪”。“巧匠”为张瞎子装假眼使“人皆不能辨其伪”,可见南宋时的义眼术已经相当高明,完全可以以假乱真。《南村辍耕录》的成书过程很有趣。作者陶宗仪勤于读书与写作,身上总是随身带着笔墨,就是下田劳作也不例外。辍耕时,在树下休息,就将收集到的各类史料、文献、资料,以及社会传闻、读书心得等记录下来,将稿子贮存在瓮中。前后写了10年,积了10瓮稿子。之后在学生的帮助下,抄录编纂,整理成书,共30卷,取名《南村辍耕录》。另有人说,陶宗仪为了记载资料,将树叶当做纸,《南村辍耕录》是写在树叶上的书。

  唇裂修补术曾吸引琉球医生

《晋书·魏咏之传》中记载了“咏之生而兔缺”(先天性唇裂),后来荆州刺史殷仲堪手下有个医生,专门给人做修兔唇的手术。每次做完手术后,都告诉病人暂时只能吃稀饭,要注意少说话;唐代也有做兔唇修补的专家,名叫方干,因为唇裂修补术做得特别好,所以大家都叫他补唇先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