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名:萧嵩
字 号:字乔甫、号体竣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南兰陵郡兰陵
主要成就:节度河西 大破吐蕃
官 职:尚书右丞相
封 爵:徐国公
追 赠:开府仪同三司
萧嵩人物简介,轶事趣闻虚有其表
萧嵩相貌英俊,生有一部美髯,娶会稽贺氏之女贺睿为妻,与陆象先是连襟。当时,陆象先担任洛阳尉,又是宰相之子,士人争相结交。而萧嵩尚未出仕,无人关注于他。后来,一个叫夏荣的人善于相术,对陆象先道:“您十年之后能位极人臣,但不如萧郎一门尽贵。”
历任官职
705年(神龙元年),萧嵩担任洺州(今河北永年)参军事,深受刺史桓彦范的器重,后被河北黜陟使姜师度表奏为判官。
710年(景云元年),萧嵩改任醴泉尉,被中书侍郎陆象先引为监察御史。次年,陆象先拜相,便引荐萧嵩为殿中侍御史。
713年(开元元年),萧嵩擢升中书舍人,与崔琳、王丘、齐浣同列,虽学识浅薄,但却受到紫微令姚崇赏识,历任宋州刺史、尚书左丞、兵部侍郎。
节度河西
727年(开元十五年),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烛龙莽布支攻陷瓜州,生擒刺史田元献,夺取城中辎重,而回纥也杀死河西节度使王君毚,河西陇右震动。唐玄宗便任命萧嵩为兵部尚书、河西节度使,判凉州事。
萧嵩将裴宽、郭虚己、牛仙客招至幕府,又任命建康军使张守珪为瓜州刺史,安定河陇地区。不久,萧嵩使用反间计,挑拨悉诺逻恭禄与吐蕃赞普的关系。最终,悉诺逻恭禄被赞普诛杀,吐蕃国力从此衰弱。
728年(开元十六年),吐蕃大将悉末明再次攻打沙洲,被张守珪击退,又被陇右节度使张志亮击破。八月,萧嵩又命副将杜宾客在祁连城下与吐蕃军交战,大败敌军。捷报传来,唐玄宗任命萧嵩为同中书门下三品。
担任宰相
729年(开元十七年),萧嵩兼任中书令,并遥领河西节度使,后又加封为金紫光禄大夫、集贤殿学士、知院事,兼修国史,进爵徐国公。当时,萧嵩的儿子萧衡为驸马都尉,萧嵩夫人则被玄宗称为亲家母,恩宠备至。
733年(开元二十一年),侍中裴光庭病逝,萧嵩便推举韩休为相。韩休拜相后,刚正不阿,与萧嵩意见不和时便发生争执,甚至闹到皇帝面前。玄宗将二人一同罢相,改任萧嵩为尚书右丞相,而韩休则为工部尚书。
736年(开元二十四年),萧嵩拜太子太师。
安享晚年
739年(开元二十七年),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因贿赂宦官牛仙童获罪。李林甫素来忌惮萧嵩,便趁机揭发萧嵩用城南庄园贿赂牛仙童一事。萧嵩因此被贬为青州刺史,不久又起复为太子太师,随即致仕。
萧嵩辞官后,在家怡养天年,种花养草优游自乐,而且家财富足,子孙显贵,士人都非常羡慕。749年(天宝八年),萧嵩病逝,终年八十多岁,追赠开府仪同三司。
虚有其表
唐玄宗曾经很看重苏颋,欲任用他为宰相,但不想让左右之人知道,便在夜间命正在值宿的中书舍人萧嵩写诏书。萧嵩写完后,玄宗见上面有一句“国之瑰宝”,便道:“苏颋是苏瑰的儿子,我不想使用他父亲的名讳,你替我改正过来。”又让人撤出帐幕中的屏风给萧嵩使用。萧嵩惭愧恐惧流出了汗,很久时间不能下笔,最后只改成“国之珍宝”,别的都没有更改。萧嵩退出后,玄宗将他起草的诏书扔到地上,道:“真是虚有其表。”
改任右相
萧嵩请求致仕,玄宗安慰道:“我没有讨厌你,你何必要走呢?”萧嵩道:“我担任宰相,爵位已到极点,幸好皇帝没有讨厌我,我才能辞官。如果皇帝讨厌我,我脑袋不保,又怎么能够自己选择去留呢?”言罢泪流不止。玄宗感动的道:“你说得很实在,我还没考虑好该怎样决定,你先回家,晚上应该有使臣去。如果没有使臣去,早晨你正常来上朝。”当夜,高力士到萧府宣诏,改任萧嵩为右丞相。
萧嵩一个会打仗的宰相,萧氏的传奇经历
杨坚在北境称霸的时候,在湖北荆州一带,还存在过一个小国家,史书上被称为后梁,国王是萧嵩的祖辈。
世界总是不公平的,孟浩然读了一辈子书,想做公务员,却没有门路,只能喝喝酒,逛逛青楼,而萧嵩对于读书,似乎是没有兴趣的,虽然长得很帅,但是就个人能力来说,没有引起过任何重视。
武则天时代,除了科举考试,选取优秀的读书人,还有武举考试,目的就是选择武将,充实部队,这个制度,在李隆基时期,延续了下来,萧嵩的成绩中游,去河北永年,当了一名参军。
因为家族势力庞大,萧嵩受到过,很多高级别官员的接见,比如参加神龙革命的桓彦范,还有河北监察史姜师度,当然,跟着这些人,都没混出什么模样,依旧是个地方上的小职员。
什么时候等来机会呢?姐夫陆象先将他引荐给皇帝的时候。
萧嵩和陆象先,老婆都来自江南的会稽,姓贺,陆象先娶了大的,萧嵩娶了小的,两人的家世都不错,慢慢就从亲戚,变成了朋友。
作为宰相的儿子,陆象先的年纪比萧嵩大,读书的时候,悟性高,成绩年年排第一,成年后,通过科举,进入官场,靠着父亲的运作,45岁,担任中书侍郎,第二年就任宰相。
宰相的地位高,和皇帝的距离近,危险系数自然就升高了,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宰相需要拉拢自己人,建立小团队。
正因为这个原因,陆象先把萧嵩带到了中央,职务是监察御史。
这一年是公元710年,皇帝变成了李旦,帝国的权力,大部分给了太平公主,而陆象先就是太平提拔的宰相,到了公元713年,李隆基政变成功,曾经跟着太平的宰相们,都搬离了中央。
陆象先走了,去了山西,做刺史,萧嵩却得到了姚崇的推荐。
姚崇是什么人?李隆基前期最重要的宰相。
得到了姚崇的赏识,萧嵩又开始了升级:殿中侍御史、中书舍人、宋州刺史、尚书左丞、兵部侍郎。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公元713年,到公元726年,十三年的时间,萧嵩距离宰相,就差一步,这一步,他没有等太久。
公元727年,朝廷的政事堂内,接到了一封紧急军报,报告称河西节度使王君毚被杀(读 chan,字本身的意思是狡猾的兔子),瓜州刺史田元献被吐蕃俘虏,整个与吐蕃、突厥接壤的陇右地区,陷入恐慌。
河西节度使控制的,是凉州、甘州、肃州、瓜州、沙州、伊州、西州等七个州的所有兵力,自秦朝以来,这里的兵源,一直是最好的,骑马射箭样样精通,王君毚被杀,等于国家最精锐的部队,没了统帅的将领,形势很危险。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河西军区的最高指挥官,选谁呢?
李隆基把成名的将领,按个挑了一遍,都觉得不合适,最后盯着下面的兵部侍郎萧嵩,想听听他的看法。
59岁的萧嵩,在中央待得这十多年,从一个英俊的中年大叔,变成了一个糟老头子,年龄大了,心就容易定下来,话不多,但是说的,句句都讲到了点上。
萧嵩认为,河西问题,根源只在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吐蕃的军事统帅,悉诺逻恭禄。
他是吐蕃国的三大统帅之一,赞普赤德祖赞的亲信。
田元献和王君毚的死,都和他有直接关系,是他率领部队,突袭瓜州,生擒了瓜州刺史,然后带着田元献和王君毚的父亲,逼降王君毚,结果,没成。
老王向他爹磕了头,愣是守着城门,没出战,也没请降,后来悉诺逻把瓜州的粮食,搬回吐蕃,就撤退了。
王君毚也是沙场老将,在边境,和吐蕃仗打过很多回了,和悉诺逻也是各有胜负。
当然,单从能力上来说,王君毚与悉诺逻相比,还是有差距的,能保证个不落败的结果,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媳妇也在军队,武功还挺高,夫妻两人才和悉诺逻,打了个平手。
最后王君毚的死,也是悉诺逻将他的行踪,透露给了回纥,在一次远征吐蕃,回程途中,遭遇了伏击。
李隆基的皇帝时代,对于大臣的性格,确实下过功夫,每个人的特点都了解,认为有能力解决河西危机的,萧嵩是正确人选。
王君毚被杀后,第一时间,萧嵩进驻凉州,担任河西节度使。
随后安抚河西的所有军政长官,将王君毚的亲信,继续安排在重要岗位,包括郭虚己和牛仙客,唯一的改变,是推荐张守珪,成为瓜州,新的刺史。
萧嵩的安排,效果非常明显,河西的七个州,迅速渡过了恐慌期,在吐蕃的下一波进攻前,加固了所有的防御工事,特别是张守珪,守住了第一阵线。
后方安排妥当了,萧嵩开始实行第二套方案,将大批侦察兵,派入吐蕃。
这批人的目的,只有一个,潜入吐蕃国内,散播消息,内容是,悉诺逻准备联合大唐,把吐蕃国王拉下马。
当时的吐蕃国王,叫赤德祖赞,刚出生的时候,老国王就死了,赤德祖赞被任命为继承人,而吐蕃的权力,交给了赤德祖赞的奶奶,到了721年,才正式亲政,随后开始清理家族势力。
吐蕃大臣取代皇帝,得到军队控制权的案例很多,近的比较有名的,就是禄东赞家族,除了吐蕃,临近的东突厥,也是这么被大唐吞并的。
史书上关于萧嵩对付悉诺逻的办法,记载的,是反间计。
名字很容易理解,就是识破了对方的阴谋,再将计就计,算计对方。
三国演义里,有一出蒋干说降周瑜的戏,结果曹操阵营中,最熟悉水战的两位将领,就因为公瑾的一封信,丢了性命,之后才有的铁索连舟,和火烧赤壁。
萧嵩的反间计,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想来,过程也是差不多,结果君臣反目。
在吐蕃的国史里,对赤德祖赞的评价很高,而悉诺逻也是位名将,萧嵩的计谋能得逞,只能说,他们俩本来的关系,就不够牢固。
战国时期,名将乐毅攻打齐国,同样是田单的离间计,老国王燕昭王的反应,是更加信任乐毅,封大官,给钱给地给权力,为了回报老国王的信任,乐毅只有更加拼命的攻城。
老国王死后,新国王对乐毅不了解,田单的离间计实施成功,乐毅被迫下岗,之后才有了田单以火牛阵,复国。
悉诺逻死了,吐蕃的军事实力,下降了一个档次,第二年,准备充足的萧嵩,命令军队,和吐蕃打了几场硬仗,随着捷报传到京城,整个大河西,因为王君毚的死,引起的恐慌,算是消失了,边境又安稳了。
这一次,萧嵩的功劳最大,唐玄宗也毫不吝啬,先封同中书门下三品,再封中书令,达到功业的顶点。
在成功面前,谁都会春风得意,嚣张一段时间,萧嵩也不例外,他希望按照自己的意志,安排政事堂成员。
在看人这方面,萧嵩相比李林甫,确实要差了一截,李林甫提拔的牛仙客、陈希烈,凡事都听李林甫的,一个老大当了十九年,萧嵩提拔了一个韩休,当上宰相后,倒向了其他阵营,变成了政治对手。
韩休喜欢进谏,李隆基登基后,社会稳定了,通过几代宰相的努力,老百姓有钱了,国家富裕了,皇帝就有更多时间,出去玩耍一下,每当这个时候,韩休的公文,就会准时的出现在皇帝的办公桌上。
这样的人,注定适应不了喜欢享受的李隆基,宰相的任期,没到一年,就和萧嵩一起,消失在了政事堂,此后萧嵩担任太子太师。
在中央的这段日子,萧嵩还兼任河西节度使,原先的同事,裴宽、郭虚己、牛仙客还有张守珪,通通都升了官,在政界军界,都保持着影响力。
公元739年,萧嵩曾经的手下张守珪,打了败仗,皇帝不高兴,找了大太监牛仙童去调查。
按照往常惯例,有领导下乡视察,张守珪意思意思,表示下也就过去了,但是这次败仗,死的人有点多,张守珪就准备了份大礼,希望掩饰过去,没想到,眼红牛仙童的太监,太多了。
老牛刚从地方回到京城,就被其他同事给告发了,结果,牛仙童被凌迟,张守珪的节度使肯定没了,被贬到浙江,当了刺史。
作为原来的老领导,萧嵩受到牵连,而且在牛仙童的口供里,萧嵩也贿赂过,一套房产。
结果,萧嵩被贬到了山东,71岁的萧嵩告别了政坛,向皇帝请了假,辞职不干了,继续在长安,悠哉的过了十年,在公元749年,去世。
萧嵩死了,属于萧氏的传奇,还在继续,两个儿子,一个是宰相,一个是驸马,孙子呢,也出现了一个宰相,一个驸马,官做的没有李林甫久,但是在做人上,显然更胜一筹。
名将萧嵩:唐朝史上出身显赫的名门望族高官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一位年届六旬的老者和朝廷重臣悄悄的来到凉州,就任河西节度使并“判凉州事”。他叫萧嵩。是刚从兵部尚书任上转入河西任节度使,在这个河西战争频繁的多事之秋,他来到前线指挥大唐与吐蕃的战争,稳定河西局面。
一、新任节度使身世显赫
萧嵩在到来之前,大唐与吐蕃之间的战争已经进行了多年,在此前吐蕃攻陷了瓜州并拆毁了瓜州城墙。他的前任王君勠也被回纥袭击杀害。在这个大唐“河、陇震骇”,人心惶惶的关键时刻,他来到前线稳定局面,他自然有一套办法。萧嵩可不是普通的大臣,他是大唐世家之后,在整个李唐,萧氏一族出过八个宰相,号称“八叶宰相”,是不折不扣的名门望族,史称“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萧嵩来自南梁皇族,他是后梁明帝萧岿的玄孙,他的曾叔祖就是大唐开国功臣,凌烟阁名臣,李世民赠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的萧瑀。萧瑀虽然不想魏征那样名声显赫,但是对李氏一族却有特殊意义。
太宗皇帝李世民在当秦王的时候,总是被高祖李渊猜忌,李世民自己也“恐惧畏祸”,每次都是萧瑀仗着是李渊的朋友加亲戚的身份从旁劝说(萧瑀也是独孤家族的女婿,而独孤氏则是隋炀帝和唐高祖的母家),李世民与李渊才关系缓和,免遭大祸,所以李世民欠着萧瑀一个大人情。
二、面对强敌,主动出击
萧瑀就是萧家“八叶宰相”的第一位,萧嵩就是第二位。花甲之年的萧嵩来到河西。第一件事情就是同时任命刑部员外郎裴宽和前任节度使王君勠的心腹牛仙客为节度判官,也就是自己的助手。这个简单的人事任命有着大学问,因为他向大家表明自己无论新旧,一视同仁,而且牛仙客也却是有能力,深得将士爱戴。这个任命让萧尚书赢得了人心,很快人们就安定下来,抓紧修复被吐蕃毁掉的瓜州城墙。因为他知道,吐蕃人还会再来。果然,在瓜州城墙还没完工的时候,吐蕃人就又重新杀了回来,最后还是靠瓜州都督张守珪冒险唱空城计才骗过了吐蕃人。
等一切准备好后,萧嵩开始了对吐蕃的一系列打击计划,他先是派遣鄯州都督张志亮又大破吐蕃军队,并且乘胜追击,一直占领了大莫门城,“擒获甚众,焚其骆驼桥而还”。接着,他又派遣大将杜宾客在祁连山打破吐蕃军队,连安西副都护都在西域对吐蕃发动了进攻,并取得了战果,稳定了局面。
三、反间计杀人,为朝廷除去劲敌
萧嵩虽然在战场上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是这些都是小规模的冲突,吐蕃主力军队并未受损,而且这种打法消耗太大,对唐军不利。唐军前几次战败除了将帅不和,轻敌冒进等唐军自身的原因外,还因为吐蕃有一个号称从未战败的统帅悉诺逻恭禄。当然,说这个统帅从未败过那是假的,他此前刚被唐军在大非川收拾过,不过此人难对付也是实话。萧嵩要想彻底击败吐蕃,这个“威名正盛”,屡破唐军的悉诺逻恭禄必须除掉,他不但是吐蕃人的精神支柱,也是河西守军的心病。可是现在萧嵩除了头疼,也没有别的办法对付他,好在,机会马上就来了。
这一年十月,打的精疲力尽的吐蕃和大唐开始了新一轮和谈,吐蕃使者再一次来到了长安。吐蕃使者在大唐受到了很好的招待,不仅被皇帝授予官职,还被赐予红色官服,即只有四,五品官员才能穿的所谓“绯”色官服。吐蕃使者字长安被热情的招待一番后,就又被客客气气的送走了。这次和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和谈双方都没有进行让步,看来,谈判失败了,战争还要继续。可是,没过多久,吐蕃那边就传来惊人的消息,威震吐蕃的统帅悉诺逻恭禄突然厄运临头,不但被免职,还有可能被杀掉了。吐蕃历史文献中的记载是“韦.达札恭禄获罪谴”。获罪遭谴是吐蕃人常用的一种委婉的说法,它包含的信息就是,此人已被处决甚至抄家。
悉诺逻恭禄终于被自己的君主给杀了,藏王已经任命了新的主帅和宰相。对于这位在数年中给大唐带来重大威胁的名将之死,吐蕃人记载的很简单,但是唐朝人却记载的很详细。藏王赤德祖赞并不是一个很残暴的人,相反,他和唐高宗李治有点类似,是个生活在强势祖母阴影里的有点懦弱和优柔寡断的人,他之所以会杀掉自己的统帅,还是萧嵩的反间计起了作用。唐朝史官们为敌人的死大为庆幸,并记下了反间计的使用——“萧嵩纵反间于吐蕃,云与中国通谋,赞普召而诛之。” 果然是萧嵩的主意,他在吐蕃使者到来的时候,使用了类似于“蒋干盗书”那样的计策,吐蕃人自毁长城。
四、关照下属,副手均获提拔重用
萧嵩因为这次反间计立下大功,为唐朝除掉了劲敌,回朝不久就升任宰相。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八十多岁的徐国工萧嵩病逝,跟着他一起出任河西的那些官员都获得了提升,节度判官裴宽后来成了朝廷重臣,另一名节度判官牛仙客则心满意足地接替了萧留下的河西节度使之职,后来在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被提升为宰相,而那位在瓜州城头唱空城计的瓜州都督张守珪则调任了鄯州都督,并在后来主持东北防务时提拔了一个日后惹出滔天大祸的胡人,叫做安禄山。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