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言的个人简介

本 名:夏言

别 称:夏文愍、夏贵溪

字 号:字公谨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贵溪

出生时间:1482年7月14日

去世时间:1548年11月1日

主要作品:《桂洲集 》、《南宫奏稿 》

主要成就:疏陈弊政,入参机务

官 职:礼部尚书 、武英殿大学士 、上柱国

谥 号:文愍

揭秘:严嵩父子是如何置名相夏言于死地的?

没有最聪明,只有更聪明。明朝嘉靖年间大臣个顶个的聪明,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应付聪明的嘉靖皇帝。不过聪明人对付聪明人,有时可能使用比较笨拙的一招,那就是愚蠢。比如严嵩父子斗夏言。

严嵩父子是有名的奸臣,父子都是坏蛋,坏蛋也很聪明,尤其是严嵩的儿子严世藩,那不是一般的聪明,虽然长相不怎么的,不仅体格肥胖,而且是个独眼龙。不过这小子确实很聪明,当年他们父子斗垮夏言,这小子没少出力,坏点子没少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夏言是个很正直的人,当时任内阁首辅大臣,这自然成了严嵩父子的眼中钉肉中刺。不过跳出来和夏言斗不是严嵩父子的性格,那多没智商,因此便想着放冷箭。

夏言手里握着有严嵩父子贪污受贿的证据,夏言很正直,自然要去找领导汇报,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严嵩父子不死翘翘,也会掉一层皮。严嵩吓坏了,脑子玩不转了。这时候他那个瞎眼儿子说没事,我们只需这么办这么办。

严嵩看着自己孩子,没敢言语,这个时候去向夏言求情,你小子忘记了人家不就是想要咱爷们的命,你如何自讨苦吃?可看着儿子成竹在胸的劲儿,也只好硬着头皮走上一遭。

于是怀揣着金条,来到夏言府上。给递上了金条,自然不是给夏言的,都知道夏言清正廉洁,这是给门房的,把门的不让你进,那不也是白搭。不久就见到了夏言,夏言在睡觉,听说这对活宝来了,连迎接都没出来,还是在睡大觉。严嵩父子却不管那一套,跪倒身躯,放声大哭,凄凄惨惨戚戚。

夏言想不起来,可是没办法,这两个活宝哭天抹地的这么一闹,自然睡意全无。然后扶起比自己大两岁的严嵩,好言安慰一番,便打消了去上报的念头。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对敌人的宽容,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夏言放了严嵩父子一码,可严嵩父子始终再找夏言的破绽,准备着致命一击。

机会总是给人准备的,尤其是像无所不用其极的严嵩父子。那时候朝廷上在对外用兵上发生了争执,蒙古人经常在边境上闹事,甚至入境杀烧抢掳。一个叫曾铣的将军扬言要收复失地,皇帝也赞许。夏言的报国心也很膨胀,自然赞成,不过严嵩却闭门养神,装作没看见。

可惜不久嘉靖皇帝就变了卦,因为这位老兄喜欢炼丹,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神仙,这样打仗的事不过是三分钟的热劲,如果打败了仗,岂不耽误功夫?于是皇帝开始找曾铣的茬,自然夏言也在劫难逃,这个时候严世藩对父亲说夏言的好日子到头了。

当然不需要自己动手,自己敲敲边鼓就行了,树倒猢狲散,从来都是绝对正确的。正直的人从来都是孤军奋战,一看到夏言渐渐不受皇帝喜欢,自然落井下石的就蠢蠢欲动了。那时候,夏言一直对皇帝的决策提反对意见,尤其是对外战争上,夏言力主打击外来侵略者。聪明的皇帝不再表态,可严嵩却持反对态度,说不能那样做,严嵩知道皇帝的态度此时已经发生了变化。

夏言一见严嵩改变了主意,怒火中烧,他印象中的严嵩是个俯首帖耳的人,为何此刻居然敢老虎嘴里拔毛,于是厉声说道:你既然反对,为何当时不说?你是何居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皇帝一见夏言居然咆哮公堂,自然不高兴,这时候严嵩又给他定了一个罪名,那就是强君挟众。

后来嘛,结局自然是大家都知道的,夏言做不上阁老,甚至只能告老还乡了,再后来告老还乡也不允许,身边人列举了夏言的八大罪状,再后来,这位正直的人,被迫死去,其罪名就是严世藩给他定的:“结交内侍”,有图谋不轨的嫌疑。

夏言是谁?夏言为何会被奸臣严嵩陷害而死

夏言生于明朝成化十八年,卒于明代嘉靖二十七年。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夏言为官正直,受到明世宗的重用,官拜宰相一职。后来,遭遇奸臣严嵩的陷害,最终被在大街被斩首示众。夏言在朝中很受明世宗的重用,明世宗多次作诗词夸赞夏言。而夏言也深知自己受到皇帝的重用,内心就有点洋洋自得。在大胆谏言的同时,也得罪了不少朝中官吏。后来,夏言慢慢的失去了明世宗的宠信,虽然他官拜宰相,但是明世宗对夏言却有了嫌隙,在这期间明世宗让夏言回家休养。在一次集会中,明世宗等人早早就到了,唯独夏言姗姗来迟,明世宗认为夏言傲慢不已,便对夏言有了看法。

后来,严嵩逐渐被明世宗重用,严嵩本来和夏言都是老乡,在严嵩为官的生涯中,夏言对严嵩有过提携。但是严嵩因为私人恩怨,对夏言恨之入骨,便在皇帝面前对夏言挑拨离间。除此之外,严嵩还勾结官吏对夏言进行栽赃陷害。此前,因为严嵩的陷害,夏言已经有了一次牢狱之灾,明世宗后来察觉到夏言的清白之后,便将夏言放了出来。不甘心的严嵩对夏言再次陷害,在收复河套一事中,严嵩诬陷夏言以权谋私等等,明世宗听从严嵩的谗言,而不信任夏言。最后,夏言遭到严嵩的诬陷,被下令在大街上斩首示众。一代明朝忠臣,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夏言生于明朝成化十八年,卒于明代嘉靖二十七年。夏言是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在明代的历史上,颇负盛名。夏言,为人正直,做事直爽,是为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在他三十五岁的时候,在科举考试中,取得进士,后来进入官场。夏言在为官期间,敢说敢做,因为正直爽朗的个性和态度,深受皇帝的重用。夏言知道百姓的疾苦,于是夏言上书说明朝的士兵太多了,现在明朝政局稳定,如此庞大的官兵体系,势必会让百姓在交粮食税的时候,加重负担。于是,他努力为百姓争取权利,将多交的粮食和财产返回给百姓。夏言的这一做法,得到了明世宗的赏识和百姓的拥戴。后来,夏言在国事中,积极向皇帝谏言,并且多次被明世宗采用。夏言由此迎来了为官之路的巅峰时期,明世宗提拔夏言官至内阁首辅,足以证明明世宗对夏言的赏识。而夏言也不忘初心,知道自己身兼要职,在政治上努力辅助皇帝,尽自己的职责。

后来,严嵩等奸臣在朝中逐渐有了拥护的势力,官宦之间相互勾结,夏言逐渐失宠,后来严嵩屡次陷害夏言。在收复河套一事中,明世宗听从严嵩的谗言,而不信任夏言。最后,夏言遭到严嵩的诬陷,弃市而死。夏言死后,家人将他葬于秦峰乡五石村莲花山。并修建了墓地,以示追掉之情。夏言墓修建的壮观雄伟,墓的两侧放了石马、石人等石雕作品。在1942年,夏言的墓地被盗,盗墓者破坏了墓地结构,加上年代久远,墓地本身也不堪岁月的腐蚀。时至今日,去夏言墓参观,仍然可以看见墓碑上的碑文。后来,当地政府也将夏言墓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进行了修葺,加以保护。

夏言自小就聪明好学,加上父亲为官,出身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夏言从小在教育、读书、政治方面都受到了很好的熏陶。在他三十五岁的时候,在科举考试中,取得进士,后来进入官场。夏言在为官期间,敢说敢做,因为正直爽朗的个性和态度,深受皇帝的重用。夏言知道百姓的疾苦,于是夏言上书说明朝的士兵太多了,现在明朝政局稳定,如此庞大的官兵体系,势必会让百姓在交粮食税的时候,加重负担。夏言的这一做法,得到了明世宗的赏识好百姓的拥戴。后来,夏言在国事中,积极向皇帝谏言,并且多次被明世宗采用。夏言由此迎来了为官之路的巅峰时期,明世宗提拔夏言官至内阁首辅,而夏言也不忘初心,知道自己身兼要职,在政治上努力辅助皇帝,尽自己的职责。

后来,严嵩等奸臣在朝中逐渐有了拥护的势力,官宦之间相互勾结,夏言逐渐失宠。严嵩便勾结夏言的对手屡次将其陷害。最后,夏言遭到严嵩的诬陷,弃市而死。在夏言隐官在家休养期间,住在了老家桂州村46号,至今仍住有夏家的后人。当说到夏言的事迹时,都感慨夏言为官忠诚,兢兢业业的一生。


明首辅夏言是怎么死的?他有儿子吗?严嵩和他是什么关系?

夏言,江西贵溪汉族人,字公谨,生于公元1482年,卒于公元1548年。夏言官至任明朝内阁首辅,是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正德二十年,夏言考中进士位,最开始被任命为行人,后迁任兵科给事中。夏言机警灵敏,专擅文章,世宗继位后,夏言上奏陈诉武宗时期的各项弊政,因此受到世宗赏识,从此以正直敢言自负。

他机警灵敏,嘉靖七年时世宗想要修饰礼文的工作,后因为占卜说此举对太祖不吉利,因此本想放弃。这个时候,夏言却上奏疏赞同此事,还请世宗亲耕于京城南郊,皇后亲蚕于京城北郊,为天下人示范。世宗因为这南北郊的说法与分别建立两个郊祀台的说法一致,合乎自己修饰礼文的想法,再加上有人赞同自己的说法,因此坚持了自己的想法。因为此事,世宗对夏言大加赞赏,赐他四品官的官服和俸禄,夏言再此事开始受到世宗重用。


及至后来,世宗的许多想法,夏言都大加赞同,更是奠定了自己在世宗心中的地位,从此受尽皇帝恩宠,一路高升。由兵科给事中升任侍读学士,嘉靖十年,夏言升任少詹事,兼翰林学士,掌管院事,并与以前一样任直讲。同年八月,升任礼部左侍郎,掌管翰林院事务。九月,接替李时任礼部尚书。由一个小小给事中,不满一年便做到六卿之一的尚书,为官之道实在让人惊叹。但这并不是夏言仕途的尽头,他凭借世宗的喜爱,一路做到了文官坐高位才罢休。嘉靖十五年,皇太子出生,夏言被晋升为太子太保,又提升为少傅兼太子太傅,后兼任武英殿大学士,入内阁参与机务。同年冬内阁首辅李时去世,夏言便接替了 李时成为新一任的内阁首辅。

夏言为官一路顺风顺水,节节高升,这样一个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他是怎么死的?他的结局怎样呢?

夏言为官清正,不与朝廷官员结党营私,因此更受世宗的重用,但也正因此,以致最后孤立无援,在议收河套一事,被严嵩构陷冤死。

世宗祭祀祖宗的庙宇发生火灾,夏言当时因病在假,不但不帮世宗解决纷扰,还想请求罢官归家,世宗这个时候就有一些不舒服了。后来,夏言办事上又有点小问题,还几次请求罢官,才恩宠不再,罢官还家。等到他病好,世宗怜悯让他再次为官时,在世宗的心里已经不如以前那么值得信任了。而且那时,夏言的许多政敌,经常在世宗面前构陷夏言,以至于世宗对夏言越发不满。

嘉靖二十七年,朝廷议论收复河套,夏言自负自己有经世济用的才能,因此大加赞同陕西总督曾铣请收复河套一事。严嵩揣测到世宗的真心,就尽力说河套不可能收复,言词中间连及夏言。世宗批评他为难君上,威逼众人。严嵩又上书诬陷他,在世宗面前上眼药水。无论夏言如何申辩,世宗都认定其有罪,后来剥夺了夏言的全部职位,让他致仕归家。夏言收了曾铣的贿赂,插手关市,谋取暴利。如此,经过严嵩一党的运作,夏言斩首街头,时年六十七岁。他的妻子苏氏流放广西,侄儿、时任主事的夏克承,侄孙、时任的尚宝丞夏朝庆,都被削职为民。一代宰相就这样死于他人诬陷之中,可悲可叹。

史书记载,夏言是无后的。《明史 夏言传》“帝以为不党,遇益厚,然卒为严嵩所挤。言死,嵩祸及天下,久乃多惜言者。而言所推毂徐阶,后卒能去嵩为名相。隆庆初,其家上书白冤状,诏复其官,赐祭葬,谥文愍。言始无子。妾有身,妻忌而嫁之,生一子。言死,妻逆之归,貌甚类言。且得官矣,忽病死。言竟无后。”有清清楚楚的记载。

夏言和严嵩实际上很有一番恩怨情仇,只不过后来因为严嵩的不顾情谊,最后被严嵩害死。夏言严格来说,可以称之为严嵩的恩师,严嵩正是因为抱住了夏言这条大腿,从此以后才步步高升,夏言入阁时还推荐了夏言担任自己原来的职位。夏言对严嵩不可谓不赏识,可惜严嵩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后来为了自己的利益,一步一步构陷夏言,最后将夏言陷害致死,自己接替了夏言的首辅之位。

夏言为人豪迈,才能过人,可惜最后死于小人之手,可惜可叹。


奸臣当道:严嵩父子是如何置名相夏言于死地

没有最聪明,只有更聪明。明朝嘉靖年间大臣个顶个的聪明,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应付聪明的嘉靖皇帝。不过聪明人对付聪明人,有时可能使用比较笨拙的一招,那就是愚蠢。比如严嵩父子斗夏言。严嵩父子是有名的奸臣,父子都是坏蛋,坏蛋也很聪明,尤其是严嵩的儿子严世藩,那不是一般的聪明,虽然长相不怎么的,不仅体格肥胖,而且是个独眼龙。不过这小子确实很聪明,当年他们父子斗垮夏言,这小子没少出力,坏点子没少出。

夏言是个很正直的人,当时任内阁首辅大臣,这自然成了严嵩父子的眼中钉肉中刺。不过跳出来和夏言斗不是严嵩父子的性格,那多没智商,因此便想着放冷箭。夏言手里握着有严嵩父子贪污受贿的证据,夏言很正直,自然要去找领导汇报,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严嵩父子不死翘翘,也会掉一层皮。严嵩吓坏了,脑子玩不转了。这时候他那个瞎眼儿子说没事,我们只需这么办这么办。严嵩看着自己孩子,没敢言语,这个时候去向夏言求情,你小子忘记了人家不就是想要咱爷们的命,你如何自讨苦吃?可看着儿子成竹在胸的劲儿,也只好硬着头皮走上一遭。

于是怀揣着金条,来到夏言府上。给递上了金条,自然不是给夏言的,都知道夏言清正廉洁,这是给门房的,把门的不让你进,那不也是白搭。不久就见到了夏言,夏言在睡觉,听说这对活宝来了,连迎接都没出来,还是在睡大觉。严嵩父子却不管那一套,跪倒身躯,放声大哭,凄凄惨惨戚戚。夏言想不起来,可是没办法,这两个活宝哭天抹地的这么一闹,自然睡意全无。然后扶起比自己大两岁的严嵩,好言安慰一番,便打消了去上报的念头。

不过对敌人的宽容,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夏言放了严嵩父子一码,可严嵩父子始终再找夏言的破绽,准备着致命一击。机会总是给人准备的,尤其是像无所不用其极的严嵩父子。那时候朝廷上在对外用兵上发生了争执,蒙古人经常在边境上闹事,甚至入境杀烧抢掳。一个叫曾铣的将军扬言要收复失地,皇帝也赞许。夏言的报国心也很膨胀,自然赞成,不过严嵩却闭门养神,装作没看见。

可惜不久嘉靖皇帝就变了卦,因为这位老兄喜欢炼丹,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神仙,这样打仗的事不过是三分钟的热劲,如果打败了仗,岂不耽误功夫?于是皇帝开始找曾铣的茬,自然夏言也在劫难逃,这个时候严世藩对父亲说夏言的好日子到头了。当然不需要自己动手,自己敲敲边鼓就行了,树倒猢狲散,从来都是绝对正确的。正直的人从来都是孤军奋战,一看到夏言渐渐不受皇帝喜欢,自然落井下石的就蠢蠢欲动了。那时候,夏言一直对皇帝的决策提反对意见,尤其是对外战争上,夏言力主打击外来侵略者。聪明的皇帝不再表态,可严嵩却持反对态度,说不能那样做,严嵩知道皇帝的态度此时已经发生了变化。

夏言一见严嵩改变了主意,怒火中烧,他印象中的严嵩是个俯首帖耳的人,为何此刻居然敢老虎嘴里拔毛,于是厉声说道:你既然反对,为何当时不说?你是何居心。皇帝一见夏言居然咆哮公堂,自然不高兴,这时候严嵩又给他定了一个罪名,那就是强君挟众。

后来嘛,结局自然是大家都知道的,夏言做不上阁老,甚至只能告老还乡了,再后来告老还乡也不允许,身边人列举了夏言的八大罪状,再后来,这位正直的人,被迫死去,其罪名就是严世藩给他定的:“结交内侍”,有图谋不轨的嫌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