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萧绰
别 名:萧燕燕
国 籍:辽朝
民 族:契丹
出生日期:公元953年
逝世日期:公元1009年
职 业:辽朝皇后,军事家,政治家
主要成就:使辽朝达到鼎盛
陵 寝:乾陵尊 号承天皇太后
一代敢作敢为的传奇女性领袖:大辽萧太后
公元916年,中华大陆再陷军阀割据、混战,唐朝政权名存实亡,原本被唐太宗赐姓李的契丹人,借此机会挣脱对唐朝的依附关系,在酋长耶律阿保机的领导下,建立政权与中原王朝对立,掀开了辽国200余年的历史。而且辽国还出过一个很牛逼的女人萧燕燕,俗称“萧太后”,跟武则天相比,也丝毫不逊色,在她的治理下,辽国走向了鼎盛,数次挡住了北宋的北伐,甚至主动发起南征,跟宋朝打成兄弟之国,还每年收保护费。但就是这样一个牛逼的女人,她的一生其实是从一个意外开始的,她的母亲并不是正室,她在家中地位相对是很低的,虽然她父亲萧思温,很喜欢她妈与她。但是在那个时代,出生太重要了,就算是一家之主的萧思温也无法改变,当作为辽国北院丞相的他,做政治投资的时候,他选择的是将大女儿、二女儿嫁给当时辽国的顺位继承人。
而三女儿则是嫁给当时在辽国地位相对低下的汉人韩德让,并没有在其身上压过多的政治赌注。但世事难料,萧思温把宝都押错了,他陪辽穆宗去打猎,辽穆宗被刺身亡,由于事发突然,萧思温跟他两位女婿的革命友谊尚浅。他不敢冒风险,毕竟契丹人可是为了权力,连亲兄弟都杀的,思考良久之后,他决定扶持跟自己关系不错,并且由于不被看好政治前途,被大臣冷漠的耶律贤。没有根基,继位后,就只能依靠他萧思温,这样自己能不发,都不行的节奏,于是耶律贤登基当了皇上,史称辽景宗。
耶律贤人不傻,也知道自己皇位是靠什么来的,从继位开始就大赏萧思温,甚至封其为魏王,为了打消萧思温的担忧,将其小女儿萧燕燕招入皇宫为后。萧燕燕由此政治意外,从而踏上了她不曾奢望的舞台,同时也与自己初恋情人韩德让,痛苦别离,虽然他们两人,有一千个不情愿,但皇命难违。萧燕燕入主后宫后,由于耶律贤从小身子骨就弱,无法长期进行高强度的主政工作,而契丹人由于兄弟夺位的“传统”,所以,为了防止自己病危,皇位不保,他默许了皇后萧燕燕,同堂辅政。
对于他来说,妻子可能是自己唯一能信任的人了,一旦自己病危,她能主持大局,让自己的儿子上位,不至于自己这脉断了,所以他要培养皇后的威信。为此他不光授予妻子独自裁决权,甚至还让妻子能够称“朕”,这代表皇权的自称,将其地位提高到跟自己等同,这位丈夫为了妻子可谓是费劲心思。乾亨四年,这位好老公死在了去打猎的途中,萧燕燕深知藩王各个都虎视眈眈,在首都先是学刘备演了一场哭戏,细数自己孤儿寡母多么多么不容易,博取同情。然后启用亲信,把持各个要害部门,其中除了她娘家人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她的初恋情人韩德让,韩德让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在他的治理下,汉属农耕区发展的非常好,萧燕燕辅政时期就是辽国汉臣翘楚。韩德让的加盟,标志着汉臣们的态度,萧燕燕可谓是如虎添翼,用了力量后她,开始剔除那些多其有隐患的威胁,首先就是藩王问题,她采用韩德让“诸王归第,不得私相燕会“的建议,收兵权,拔去藩王的牙齿,让其变成猫。
此后她效仿汉制,对当时辽国进行汉化的封建改革,把辽国从落后的奴隶制国家,过渡到了当时相对先进的封建国家,辽国开始走向了强盛之路,在这期间,韩德让是总参谋。随着二人在政治活动上的加深,二人的感情也在频繁的接触重生,毕竟是初恋,这东西很多人都难忘却。萧燕燕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决定嫁给韩德让,而韩德让又早有家室,萧燕燕是一国之主,怎么可能当妾,于是就叫人把韩德让的妻子李氏干掉。韩德让虽知是谁干的,但又无奈自己无可奈何,事后,在萧燕燕的要求下,二人过上了实际意义上的夫妻生活,韩德让自由出入后宫,二人双宿双飞,但我想他心中可能真是不是脸上的这么高兴。
这次期间,宋朝皇帝赵光义,想乘着辽国政治动荡,进行北伐,把唐末失去的燕云地区夺回来,结果,被萧燕燕给搞翻了,还让北宋名将杨业惨死沙场。毕竟赵光义这看着沙盘乱指挥的主(像极了蒋介石),跟制定大方针,然后让前线将军,自由发挥的萧燕燕差很多。公元1004年,已到晚年的萧燕燕,决定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完成一同天下的抱负,带着情人韩德让,御驾亲征北宋。
与北宋军队鏖战于澶渊,宋军坚守不出,并在无意间将当时名将萧挞凛给射杀了,久攻不下的辽军,由于补给以及名将陨落带来的士气打击,萧燕燕选择了议和,达成了著名的澶渊之盟。但是此战虽然为宋辽两国带来了百余年的和平,但是对宋朝来说,着实是个耻辱,宋朝以中原正主自居与一个草原的游牧蛮夷,称兄弟之国,还没年交保护费,这在封建时期的蛮夷观下,是种羞辱。
心狠手辣 铁腕断臂:鲜为人知的契丹太后萧太后
关于契丹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北魏时期,唐朝初年契丹逐渐强大。五代十国时期,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于916年称帝,国号契丹,定都临潢府,此后契丹还曾改国号为辽。1125年辽天祚帝耶律延禧被金兵俘虏,辽国灭亡。在辽国209年的历史中,女性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最为知名的莫过于辅佐辽圣宗开创辽国全盛局面的的萧太后萧燕燕。
其实在辽国创建初年,同样有一个位颇具政治、军事才能的女性,她出谋划策,辅佐丈夫扫平四方,拥立爱子,杀武将铁腕治国,禁流言自断一臂,手段之毒辣,为人之强势,真可谓巾帼不让须眉。此人便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妻子述律平。
述律平,小名月理朵,出生于879年。她是回鹘人的后代,父亲名叫述律婆姑,母亲是契丹首领匀德恝王的女儿。述律平“简重果断,有雄略”,十四岁的时候她按照氏族的习俗,嫁给了二十岁的表兄耶律阿保机。
901年耶律阿保机成为部族酋长,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女子,述律平与汉家女截然不同。她跟随丈夫征战四方,为他出谋划策,和他一起四处征战。907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八部,称“天皇帝”,册封述律平为“地皇后”。916年阿保机称帝,述律平被册封为“应天大明地皇后”。耶律阿保机“行兵御众,后(述律平)尝与谋”,成为贤内助。
述律平不仅是一名好参谋,还是一员好统帅。一次耶律阿保机去攻打西北的党项族,而东北的黄头、臭泊前来偷袭都城临潢府。负责留守的述律平得知后,整顿军队,勒兵以待,临阵奋击,大破敌军,此战后述律平“名震诸夷”。
述律平不仅军事才能突出,政治上也颇具才干。当时中原战乱,耶律阿保机意图逐鹿中原。割据幽州的刘守光派韩延徽求援,耶律阿保机因韩延徽没有跪拜,十分愤怒,将他扣留,罚他去放马。述律平建言道:“守节不屈,贤者也,宜礼用之。” 耶律阿保机于是召见韩延徽,才发现此人非同一般,最终予以重用。
之后江南的政权献上一种猛火油,浇上水之后烧的更旺。于是阿保机挑选了三万骑兵,准备攻打幽州,同时试验这种“新型武器”。述律平又站了出来:“岂有试油而攻人国者?”她又以树无皮不可活,国无人不可存为喻,建议“以三千骑掠其四野,不过数年,困而归我矣,何必为此?万一不胜,为中国笑,吾部落不亦解体乎!”
除此之外,述律平还干预契丹的皇位传承。她为阿保机生下三个儿子,长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幼子耶律李胡。926年耶律阿保机病死,述律平拥立次子耶律德光即位。在母亲的百般排挤之下,长子耶律倍于930年泛海进入中原。
耶律阿保机死后,述律平“称制,摄军国事”,其实此时耶律德光已经二十八岁了。为铲除异己,述律平将阿保机手下大将的妻子召来,称:“我今为寡妇矣,汝等岂宜有夫?”随后她下令杀死大将百余人,并说:“为我见先帝于地下。” 述律平的暴行,让许多人不服,其中汉人大将赵思温当场质问:“亲莫如后,后何不行?”
(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的辽祖陵)
正当众人等着看述律平哑口无言,承认自己过错之时,述律平淡淡的说:“我本欲从先帝于地下,以子幼,国中多故,未能也。然可断吾一臂以送之。”然后挥刀自断一臂,纳入阿保机的棺椁之中,众人大惊失色,从此更加畏惧述律平。但最终赵思温没死,因为述律平赦免了他,其他人可就没这么幸运了。
927年耶律德光正式即位,对母亲极为孝顺,“常侍立其侧,国事必告而后行”。947年耶律德光不顾母亲的劝阻,南征后晋。临行前,述律平言道:“汝得中国不能有,后必有祸,悔无及矣。”果然不出所料,耶律德光虽然攻破汴梁,但无力应付中原各地军民的武装反抗。耶律德光在回师途中病死。
耶律德光的灵柩回归时,述律平一滴眼泪都没掉,看着儿子的尸体说道:“待我国中人畜如故,然后葬汝。”就在此时述律平的长孙、永康王耶律阮即位,述律平大怒,因为她准备立自己的幼子耶律李胡为帝。长孙即位的消息传来,她立即派耶律李胡前去阻击,结果被打败,随后她亲率大军在潢河与孙子耶律阮对峙。
一场血腥的内战即将在辽国这对祖孙之间爆发。危急时刻,辽国重臣耶律屋质挺身而出,规劝,他对述律平说:“李胡、永康王皆太祖子孙,神器非移他族,何不可之有?太后宜思长策,与永康王和议。”
但祖孙俩见面后,双方仍然各不相让。耶律屋质正色道:“人皇王舍父母之国而奔唐,子道当如是耶?大王见太后,不少逊谢,惟怨是寻。太后牵于偏爱,托先帝遗命,妄授神器。如此何敢望和,当速交战!”在耶律屋质的极力斡旋下,最终祖孙俩都相互妥协,承认耶律阮即位的事实。
但述律平并不甘心孙子即位,她仍想让耶律李胡即位。然而他们的政变尚未来得及发动,就被人告发了,耶律阮将祖母述律平和叔父耶律李胡软禁于祖州耶律阿保机的陵寝之侧。953年,述律平病死,享年七十五岁,与耶律阿保机合葬于祖陵。
大辽萧太后:如何带领契丹残兵血战宋朝精锐?
傅太后简介:公元1122年,风华绝代两百余年的大辽王朝,有如一个衰朽的老人,蹒跚迈向了它宿命的终点。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分,大辽末帝耶律延禧收拾金银细软仓皇出逃。多少达官贵宦择机待变,卖主求荣。多少赳赳武夫,跪倒在强敌脚下求生乞活……这时节,威震万邦的大辽国只剩下南京一座摇摇欲坠的帝都,城中被拥立仅三个月的“天锡皇帝”耶律淳在惊恐中暴病而亡,留下孤儿寡母苦撑危局。曾经是萧绰、耶律休哥等契丹英豪跃马扬鞭、指点江山的繁华南京,如今却沦为一座凄风苦雨里的垂危之邦。所有的苦难都落在一个名叫萧普贤的契丹女人肩头,史册中未载她的生辰,却记下了她的死期,她是大辽国最后的“萧太后”。
萧太后一身戎装从悯忠寺中走出
公元1122年,距大辽亡国只有三年时间了,那是个多灾多难的岁月。北疆,完颜阿骨打统率的女真铁骑踏破了大辽的半壁河山。南界,称臣纳贡的弱宋也撕毁前约趁火打劫!风雨飘摇的大辽国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仅靠这残山剩水苦苦撑持,仅凭这残兵败将抵御两面夹击。亡国,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在这一年,天祚帝仓皇出逃。大辽朝中无主,辽兴宗第四子耶律淳被宰相李处温、宗室大臣耶律大石、奚王回离保强行将黄袍披在身上,成了北辽政权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皇帝,年号“建福”。不过,同样的“黄袍加身”,当年的宋太祖赵匡胤可谓志得意满,而对被逼上皇位的耶律淳而言,他的处境却连个傀儡都不如。
一开始,他幻想以废除“岁币”、缔结盟约的笼络之策与和好百年、视如兄弟之邦的北宋拉关系,套近乎。没想到,一贯低眉顺目的北宋这次却强横起来,不仅将他的盟书撕得粉碎,还派出20万大军誓师北伐!碰了北宋的硬钉子,耶律淳被迫转向他最不愿意接触的大金国,低三下四地奉表于金,乞求附庸。但金太祖对耶律淳的降表看都不看,不屑哂笑,依旧磨刀霍霍。
最令耶律淳焦虑的是,跑得踪影皆无的天祚帝获悉自己被废降为“湘阴王”,勃然大怒。这回不仅不跑,反而主动跳了出来,拼凑几万兵马,杀奔南京兴师问罪……
61岁的耶律淳本是多病之躯,他渴望的生活不过是封妻荫子,晚年儿孙绕膝寿终正寝。怎想到,竟这般晚景凄凉,活得如此惊心动魄!公元1122年6月,只当了三个月遭罪皇帝的耶律淳一命呜呼撒手人寰,他的妻子萧普贤被众臣推上前台。这位萧德妃被尊为皇太后,主政军国大事,无论她愿意与否,都必须接下这烫手的山芋。
登上大位的萧普贤放眼四顾,大辽国势已是四面楚歌。她麾下属僚人怀二心,周边环境杀机四伏,朝廷权贵个个神不守舍,度日如年。在辽南京遗址,曾出土了一枚德兴年号的银钱。“德兴”是萧普贤被百官尊为皇太后,称制后所立的年号。此钱字形虽尚可辨析,但细部笔画平夷不清。钱币整体不精的神态,真实地反映了铸钱时北辽上下惶恐不安、行将覆亡的时代风貌。
最先向萧普贤发起挑战者,是宰相李处温。此人眼见大辽朝不保夕,便暗地施展两面手段。一面私通北宋权臣童贯,准备挟持萧普贤纳土归宋;一面结交金人,承诺做内应献出南京城。机敏的萧普贤察觉李处温言行有诈,趁其不备率先下手,将李处温擒拿捕杀,躲过了上位以来的第一场危机。
面对北宋与金国的南北夹击,萧普贤采取“合金抗宋”的应对方略。对兵势正盛的金国,她五次上表金廷,请求金朝皇帝立耶律定为北辽之主,其他条件均答应。金国虽不允,却迟缓了征辽时间,令风雨飘摇的北辽赢得了千钧一发的喘息良机。而对必欲置辽国死地而后快的北宋,萧普贤则坚决抵抗。当背叛辽国投靠北宋的郭药师率兵杀进南京时,驻守南京的辽朝大将萧干正带兵在外。城防空虚,留守城内的老幼妇孺,怎敌郭药师的虎狼之师?
占领南京七座城门的郭药师自以为胜券在握,大功告成,以征服者的姿态敦促退守悯忠寺(今北京法源寺)的萧普贤投降。并纵容麾下官兵大肆抢掠,滥杀契丹人与奚人。南京城内哀嚎遍地,哭声震天。契丹人被宋兵沿街追杀,几乎所有人都判定,大辽就要灭亡了!此时,逃亡在外的天祚帝仍游猎行乐,对国家安危全然不计。
就在这亡国灭种的生死时刻,绝望的契丹人看到了这样一幅悲怆场景:他们的萧太后一身戎装从悯忠寺中走出,一脸肃杀,英气贯身。她痛斥郭药师派来的招降使,然后手握钢刀登上城楼,向跟随她的部众分发武器。是光荣战死,还是忍辱偷生?萧普贤选择了前者。
史册里并未记载当时的战况,但对最终的结局却记得分明:进攻的郭药师部队反被包围了!苦战三昼夜后,除郭药师、杨可世和几百残兵逃脱外,其余兵将惨遭围歼。杀红了眼的契丹人一直将北宋十五万大军追杀到白沟(宋辽界河),才收手驻足!
如果说,在大辽国势鼎盛,又恰逢萧绰、耶律斜轸、耶律休哥等人杰横空出世时,北宋的战败尚有情可原。那么,在大辽即将陨灭,只剩孤儿寡母守危城,已攻占城门、人数是守城辽军几十倍的宋军,居然被一个女人带着决死的寥寥部众剿杀围歼,这是怎样的耻辱!
不难想象当时可能出现的奇异场面:一个满身披挂的契丹女人,带着浑身是血的千百部众,竟在一马平川的平原上追击漫山遍野的十几万宋军!经此一战,宋人吓得肝胆俱裂,只将收复旧疆的希望寄托在非亲非故,最后又成了自家掘墓人的女真人身上。金人对辽宋两国间这般不可思议的战局本不相信,当最终确认消息属实时,面对号称雄兵百万的宋廷,金太宗投去了一抹轻蔑的冷笑。
天祚帝酷刑处死萧普贤
虽然击退了北犯的宋军,但辽南京守军也基本拼光了老本。金太宗坐山观虎斗,在辽宋打得两败俱伤后,他终于出手了。金军不是宋军,当年的大金铁骑是令亚洲各国闻之变色的百战雄师。若萧绰、耶律休哥在世,大辽军队自可与之一搏,胜负之数尚难预料。但1122年的辽王朝已是强弩之末,与宋军血拼后的羸弱辽军对阵金兵,只能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明知不敌,萧普贤也未屈服。她派耶律大石带兵扼守金兵攻燕的必经之地居庸关,这是当时情势下所能做出的最好选择。如果耶律大石能在居庸关阻遏金军,北辽就有时间重聚抗金力量,就有可能延长国祚东山再起,但残酷的现实终究不以萧普贤的意志为转移。
1122年11月,金兵冒严寒进抵居庸关,耶律大石领兵严防死守。就在辽金交锋的前夕,突然发生了一场匪夷所思的巨大山崩,飞落而下的岩石将守关辽兵砸得非死即伤,不战自溃。而关外的金兵却毫发无伤……大辽气数已尽!
1122年12月,金兵直逼辽南京,一路势如破竹。守城辽官见大势已去,献城降金,南京地区全部陷入金兵之手。萧普贤被迫率部分残兵急出古北口,古北口旁,屹立着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杨令公庙”。杨业虽战败,却是契丹人心中的英雄。
离开古北口,就意味着辽王朝与南京的永诀。为了争夺这块富庶的土地,为了契丹民族的壮大腾飞,为了大辽王朝的千秋基业,不知多少契丹将士血洒疆场?不知多少契丹百姓辛苦劳作?但今天,却要与这座沉淀着深厚大辽情结的帝都永诀了,这是撕心裂肺,令人痛断肝肠的永诀!在这惨别时分,萧普贤最后回望了一眼长城脚下楼影幢幢的燕京城。她不畏死,她想过壮烈地殉国,但她不愿自己的同胞白白送死。她想保住大辽的最后血脉,她把自己的重托交给了侄儿耶律大石。正是这个耶律大石,率领契丹残部跨越大漠黄沙,在万里之遥的中亚建立了“西辽国”。顽强地将大辽余脉延存百年,更将中原的文明传向了西方!
萧普贤的最终命运是凄惨的。史载,她率残部赶到四部族找到天祚帝,一心为国的她本想契丹人合兵一处,团结抗金再图一搏。但昏庸的天祚帝满脑子盘算的只是自己的私利,只要自己富贵一生,祖宗基业、社稷江山与他何干?他不听萧普贤的申诉,他认为耶律淳被立为帝就是犯上作乱,萧普贤主持国政就是无视皇权。他命人将萧普贤捆起,用契丹人最残忍的酷刑处死了这位为国舍命的巾帼豪强。他还念念不忘已作古地下的耶律淳,将这位窝囊的北辽皇帝除其属籍,贬为庶人……萧普贤悲壮赴死的一刻,大辽最后的复国希望便荡然无存。
1123年4月,金兵在青塚将辽朝秦王定、许王宁、诸妃、公主、所有大臣全部俘虏。天祚帝和粱王雅里四下奔窜,如丧家之犬又分别苟延残喘了一两年。对金人再未组织起丝毫的抵抗,直至被金人俘获,辽朝彻底灭亡。
218年的大辽王朝历经九帝,太祖、太宗是创业雄主;世宗、穆宗是过渡之客;景宗、圣宗将大辽推向了鼎盛巅峰;兴宗抱残守缺;道宗昏庸无道;天祚帝实为败家根苗!
与参差不齐、功业迥异的大辽九帝相比,契丹皇族的女人除萧耨斤令后世诟病外,几乎个个光彩照人!敢作敢为的述律平,纵横捭阖的萧燕燕,心寄社稷的萧观音,胸怀天下的萧瑟瑟,勇赴国难的萧普贤。在大辽国破家亡的离散岁月,历史只给了萧普贤不到八个月的时间。她严惩内奸,南退宋军,北拒金兵,她用自己稚嫩的双肩一度撑起了大辽垂危江山的万斤重担。她伫立在南京城头的血色夕阳里,令绝望的契丹人心头重燃希望之火,血管中重新贲张开为尊严而战的大辽热血!那一刻,耶律阿保机、萧绰、耶律休哥等契丹雄杰英魂附体,在1122年的历史时空中,镌刻下一段悲怆的英雄史诗!
法源寺留下辽王朝的凄怆背影
大辽太后萧普贤当年的死战之所,曾经的烽火硝烟地,如今成为一所修身养性的宁静寺院,名为法源寺。
看门的师傅告诉我们,这法源寺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祭奠在辽东战死的唐军将士而建的。过去叫悯忠寺,到了武则天时期,又重修扩建。辽代清宁三年,幽州大地震时,唐贞观年建立的悯忠寺被毁。辽咸雍六年奉诏修复后改称“大悯忠寺”,当时为统帅京城诸寺的寺庙。今天北京法源寺的规模和格局即由此而来,在这里,出土过辽代的石幢石刻。
法源寺内安详宁静,寺内遍布香草繁花。百年的古树撑起一片清幽的绿荫,将阳光寸寸细筛,在寺院的砖地上留下斑驳的日影。一跨进法源寺门槛,凡心俗虑顿消,内心涌溢祥和。连散步的猫咪也懒得游走,索性躺在寺内的百年古碑上悠然入梦。即便我们拿着相机,镜头对着它拍,也搅不动它的沉沉梦乡。
谁能想到,在这清幽所在,千年前大辽王朝奏响了最后的时代颤音,留下了一个伟大王朝的凄怆背影……
史上最完美的婚外恋:萧太后为嫁韩德让而杀其妻子
萧太后韩德让
萧太后韩德让是一对夫妻,萧太后名萧绰,小名燕燕,是辽景帝的皇后,自小喜好读书,聪慧过人,在她做皇后期间经常帮助汉景帝处理政事,只要萧绰决定的事情,辽景帝也绝不过问,从那个时候开始,萧绰的治国之才就已经显现。公元982年,辽景帝去世,辽圣宗耶律隆绪登基,萧绰奉诏辅政。
少主即位,不少王族对王位依旧虎视眈眈,萧绰虽然封诏,但是主少国疑,母子二人茕茕孑立。在这紧急关头,南院枢密使韩德让挺身而出,在萧太后的默许下,更换朝臣,辅佐辽圣宗,平息了一场风波。这韩德让原是汉人,但是他们祖孙三代都顶着“宫分人”这不光彩的出身被人鄙夷,韩德让想要摆脱这种桎梏,于是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在景帝还在位时期就脱颖而出,官至南院枢密使,又因为辅佐辽圣宗顺利登基,一时之间成为朝廷显赫重臣。
再强悍的女人内心始终都有柔软的地方,萧太后在感激韩德让之余,也不由想起自己的身世,不由感慨万千。于是做出一个惊天之举,下嫁给41岁的韩德让,与他一起治理江山。关于萧太后韩德让这段姻缘,历史众说纷纭。一是说她先派人杀死了韩德让的妻子,并住到韩德让的帐中,两人日久生情,结为秦晋之好。二是说韩德让待遇优渥,非一般大臣所能匹及,萧太后赐姓耶律,地位显赫,辽圣宗见韩德让也毕恭毕敬,如同父亲一样,所以后来萧绰下嫁韩德让也就顺理成章了。
历史上的萧太后
历史上的萧太后本名萧绰,又叫萧燕燕,父亲萧思温是辽太宗的女儿燕国公主的驸马,也是辽国的宰相。萧绰自小聪明伶俐,其父萧思温认定这个女儿将来必成大器。辽景宗时期,萧燕燕入宫封为贵妃,不到两月就被封为皇后,开始了她不寻常的一生。
《契丹英后》剧照
历史上的萧太后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辽景宗常年多病,朝政之事不论大小都由萧绰处理,景宗也很放心,只要是萧绰做的决定他也从来不过问。之后萧燕燕生下太子耶律隆绪,景帝驾崩后,年仅12岁的耶律隆绪登基为帝,少主年幼,萧燕燕封诏辅政。萧绰上台后对旧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将辽国从奴隶制国家进一步向封建制国家转变,改善了契丹族和汉族之间的关系。整顿朝廷纲纪,严惩贪官污吏,新修法令,使得百姓生活安康,辽国呈现出一片兴旺发达。
历史上的萧太后也是杰出的女军事家。在大辽与宋军的对峙中,萧绰身为一国太后,轻装上阵,凭借她的军事才能,平定内乱,抵御宋军,活捉宋军头领杨业,并将他的头颅割下以振军心,之后又与北宋大战,萧绰审时度势,与北宋议和,达成“澶渊之盟”,维持辽宋两国原来的疆域,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宋每年向辽提供三十万金帛,结束了多年战争局面,进入一百多年的相对和平和稳定时期。
历史上的萧太后在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了四十多年,使得辽国进入鼎盛时期,后来她将大权还给辽圣宗耶律隆绪,之后病逝行宫,结束她璀璨的一生。
萧太后怎么死的
萧太后萧绰是我国历史上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政治家,好比先秦的芈太后,之后的武则天,都是决定朝政大事的优秀女领导。对于辽国历史熟悉的人,或者看过《杨家将》的人,想必对于这位萧太后都有一定的了解。这样一位风云人物萧太后怎么死的?
《契丹英后》剧照
先说萧太后的生平。萧太后名叫萧绰,是当时辽国的宰相萧思温之女,辽景宗时期入宫初为贵妃,后被封为皇后。萧绰自幼便智慧过人,后嫁与汉景帝后就展现出她过人的才智,加之汉景帝长年体弱多病,所以朝政大事基本都是由萧绰做主,这基本就已经奠定了她的政治基础。后来辽景宗立耶律隆绪为太子,辽景宗驾崩后,耶律隆绪登基为王,是为辽圣宗,萧绰也被封为太后。当时辽圣宗登基之时只有12岁,未免大权旁落,萧太后封遗诏辅政,大小是由也都由她做主。
萧绰确是是优秀的政治家,在她执政时,对于辽国的制度和风俗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改善了民族关系,促进了社会稳定。另一方面萧绰亲自上阵,大败宋军,使得辽宋两国签下檀渊之盟,缔造了一百多年边境的平稳局面。在她执政期间,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民族团结。
关于萧太后怎么死的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在《杨家将传》中讲的是萧太后不愿被宋人所擒自缢而死。实则这样的说法是不成立的。萧太后真正的死因是,在她晚年,自辽景帝时期她就开始掌管朝政,在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40年,最终将皇权还给辽圣宗。她准备去行宫颐养天年,不料途中感染风寒,竟一度病重,最终不治身亡,结束了她波澜壮阔的一生。在那个年代,萧太后之死也算是寿终正寝了,毕竟她一生操劳国事,身心俱疲,缔造不少传奇,终究归于净土。
萧太后的女儿
萧太后是辽景宗的皇后萧绰,是辽圣宗的母后萧氏,也是统治大辽四十多年的女政治家。萧绰与辽景帝育有六个儿女,其中萧太后的女儿分别是耶律观音女、耶律长寿女、耶律延寿女。
《契丹英后》萧太后剧照
萧太后的女儿中,耶律观音女是长女,即大长公主,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姐姐,辽兴宗的姑母。耶律观音女出生于公元970年,由于当时在辽国佛教盛行,所以辽景宗将长女称为耶律观音女。在辽景宗时期被封为齐国公主,后圣宗时期,改封为楚国长公主,再后来封号不停的变更,分别为晋国长公主、吴越国长公主、赵魏国长公主。据记载,萧太后的众多女儿中,尤其看重长女,赐给奴婢万人,也只有耶律观音女建筑了私城头——徽州,可见萧太后和辽景宗对此女的宠爱。
萧太后的次女耶律长寿女,从称号看来,萧太后希望自己的女儿健康长寿,长寿女被封为吴国公主,之后又进封为卫国公主,再后来改封为魏国长公主。耶律长寿女的夫君是当时辽国的宰相萧排押,公元1017年耶律长寿去去世。
萧太后的小女儿耶律延寿女,大概萧太后希望她延年益寿,故作此称呼。耶律延寿女被封为越国公主,夫君是萧恒德。在三个女儿中,耶律延寿女性情沉稳内敛,恪守妇道,萧太后很是喜爱这个小女儿,但是耶律延寿女并没有因此骄傲自大。只可惜芳华早逝,21岁时因病身亡,追封为赵国公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