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21位。温氏的远祖出自姬姓,是周武王之子唐叔虞的后裔。温姓起源于今河南温县西南,形成宗族、望族是西汉的并州祁(今山西祁县)。
姓氏源流
起源一
源于己姓,出自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夏朝大臣平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距今已有约四千年的历史
起源二
源于己姓,出自商末周初大司寇苏忿生的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起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郤至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广韵》、《万姓统谱》等的记载,西周初期,周成王姬诵封弟弟叔虞于唐,号唐叔虞,字子于
起源四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通志》记载,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有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等氏族部落
起源五
源于改姓,出自唐朝时期官吏刘升,属于因故改姓为氏。史籍《唐书》记载,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逝世,太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两个月后,武则天废唐中宗,改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唐永昌元年(公元689年),由唐则天顺圣皇后武曌(武则天)称制
起源六
源于国名,出自唐朝时期康居国国王,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唐书》记载,唐朝时期,西域地区有个康居国,是大月氏族人后裔所建之国,为著名的“昭武九姓”核心国
起源七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斡恩真氏,源出蒙古豁罗剌思部,亦称火鲁剌思部,即后来的郭尔罗斯部
起源八
源于回族,出自明朝时期苏禄国(今菲律宾苏禄群岛)东王巴都葛.叭答剌(译音)之子温喀刺,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回族温氏,源出明朝时期融于回族的苏禄国(今菲律宾苏禄岛)的苏禄东王巴都噶·叭哈利之子温喀刺及后裔。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苏禄东王巴都喀·叭哈剌率领包括家人在内计三百余人的庞大使团来燕京访问,因病逝世于今山东德州,留王妃及次子温塔刺和三子安都鲁守墓并定居中国。后因温安兄弟俩皆信仰伊斯兰教,风俗习惯又近同于回族,后来便融入了回民族当中。雍正九年(1731年),当时的苏禄国王苏老丹来中国访问,途经德州时瞻拜东王墓,东王第8代孙温宗楷、安汝奇向其提出加入中国籍的请求。苏禄王苏老丹到京后立即摺奏清廷,很快得到清朝的批准,并取两位王子名字的第一个字:温、安为姓入籍中国,温塔刺取名字首音为汉姓温氏,安都鲁取名字首音为汉姓安氏。(苏禄国东王墓现存于山东德州)
起源九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长白先民传》、《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布特哈志略》记载:
⑴.满族温佳氏,满语为Wen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襄平(今辽宁辽阳),所冠汉姓即为温氏。
⑵.满族温察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温撒部,满语为Wenca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姓即为温氏。
⑶.满族温都氏,亦称文都氏、温敦氏、温屯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温都部,以部为氏,满语为Wendu Hala,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绥分(今中俄交界绥分河上游地区)、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乌苏里江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称温都尔氏。后多冠汉姓为温氏、孔氏、都氏、文氏、闻氏等。
⑷.满族温察拉氏,满语为Wencara Hala,世居黑龙江讷穆尔河温察拉屯(今黑龙江上游支流),所冠汉姓即为温氏。
⑸.满族温彻亨氏,满语为Wenceheng Hala,满语“神鼓”。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叶赫(今吉林梨树)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温氏。
⑹.满族温登额氏,亦称文车亨氏、稳赤亨氏、温都尔氏,满语为Wendenge Hala,世居黑龙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温氏。
⑺.满族温特赫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温迪掀部,金国时期称女真温迪罕部,以姓为氏,满语为Wentehe Hala,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朱舍里(今吉林临江松花江上源塞朱伦河即二道江流域)、吉阳(今黑龙江萝北黑龙江支流集达河北岸一带)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温氏
姓氏始祖
温姓起源于温县无可争议,但是温氏始祖是谁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除了古温国肇立者温平外,还有因周朝时温地曾归晋国而说晋国开国者唐叔虞是温姓始祖。还有一种说法直接将晋国封温的三位大夫之一郤至说成是温氏始祖,因为郤至虽然是封温最晚且时间最短的一位大夫,但只因史书上有称其温季之说,就有人将其说成为温氏始祖。
针对这些说法,中国最权威的姓氏研究机构——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于2008年4月19日在江西上饶召开了专门的研讨会——中华百家姓氏源流(温氏)研讨会。会议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研究,确认《温县志》、《路史》、宋朝沈括《温氏谱序》、唐朝温佶碑和唐朝温邈墓志所载温氏源出夏代温国一说较可信,温佶碑和温邈墓志更是清晰地记载了温国立国君是平公和太原堂温氏形成等历史。这些说法符合中华民族和中华百家姓氏起源与发展的历史。唐叔虞和温季不能称其为温氏始祖,他们的后裔若有姓温,也只能是改附,而不能称之为起源。
郡望堂号
郡望
平原郡:始建于西汉高祖时期的西汉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地。东汉以后,或为国,或为郡。北魏时期废黜。隋、唐两朝时期曾以德州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东省陵县。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
汲郡:西晋朝泰始二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汲县(今河南汲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汲县,不久即废。宋朝时期辖地在今河南省卫辉县。
清河郡:西周至春秋中期以前先为卫国之邑,后为齐国所占,成为齐国邑地,位于山东菏泽汲堂河一带,因水草清茂,古代齐国人称其为清河。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置清河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公元前43~前39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元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枣强县、南宫县各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及高唐县、平原县各一部分地。到了明朝时期,清河县改归京师广平府(今河北大名)管辖。此后直至清朝时期,清河县隶属于直隶省广平府。民国初期,清河县初属直隶省冀南道,民国三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为大名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直隶于河北省,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初划属河北省十四督察区。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创立了冀南区抗日根据地,清河县为其辖地。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成立,辖冀南区,清河县为冀南区十三专区。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1月清河县改属冀南区二专区。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晋冀鲁豫边区即行撤销,清河县随冀南区二专区归属华北行政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清河县划归河北省衡水专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河县人民政府由城关迁驻葛仙庄。于1952年11月7日撤销了衡水专区,清河县改隶邢台专区。1958年4月 28日撤销邢台专区,清河县归属邯郸专区;同年12月20日,撤销清河县并入南宫县。1960年5月3日又撤销邯郸专区,清河县境随南宫县归邯郸市辖。1961年5月23日,复设邢台专区,南宫县还属。同年7月9日,恢复清河县建制,仍隶邢台专区。1970年邢台专区改为邢台地区,继辖清河县。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改由邢台市管辖。
历史网(www.71101.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