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起霓裳》这部剧当中,涉及到了不少真实的历史人物,以他们为原型创作出来的新的人物。而他们各自的命运和历史上其实相差不多,武媚娘入宫之后成为李世民的后宫之一,但武媚娘却和李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那李世民对武媚娘又是什么感情,李世民喜欢武媚娘吗?武媚娘为什么又要帮助李治赢得李世民的关注呢?
1、武媚娘帮助李治
李世民狠狠训斥李治,一口咬定他夜夜笙歌,喝酒行乐,根本不配做大唐的储君,李治连连解释最近闭门思过,日日抄经,他本想抄够一百遍,结果导致手臂筋骨受伤,才涂了药酒缓解,李世民不相信,就派潘内侍找太医确认。李明偷偷跟出来,让潘内侍去请宗太医,答应事成之后给他重谢。
武才人猜到李明会从中作梗,也知道宗太医极力巴结李明,她谎称身体不适,派宫女把宗太医叫来诊治。潘内侍来到太医院,得知宗太医被武才人叫走了,只好找来其他太医,太医检查发现李治确实是因为劳累手臂筋骨受伤,才涂了药酒,李世民才知道误会了李治,连连向他赔礼道歉,埋怨他不早点说出来,导致这么大的误会,李治觉得抄经书为他祈福是分内之事,而且至今才抄了88遍。
李明不相信,就派人把经书取来,李世民检查发现果然有88遍,他龙心大悦,立刻把李治的孝行下旨昭告天下,李明本想趁机整治李治,结果反被李治抢尽风头,他气得咬牙切齿。
武才人陪李世民批阅奏折,她看到李治的奏折摆在远处,故意把奏折碰落在地,李世民翻看了李治的奏折,也对大唐的科举制度产生了反思,武才人心中暗喜,她之所以不遗余力帮李治,就是看中李治善良,而且有点莽撞,像极了刚进宫的她。
2、武媚娘是凭借什么吸引到李治
美貌从来都是女人的必杀技。武媚娘的美是无可争议的,不然李世民初见她,也不会眼前一亮,还给她赐名“媚娘”,单单一个“媚”字,就可以知晓她的妩媚动人,非一般的庸脂俗粉所能比拟。
李治正是少年慕艾的年纪,看见美女自然会有欣赏之意,武媚娘的美,仿佛是三月的桃花,枝头的蜜桃,带着成熟的风姿,楚楚的韵致,典型的少男杀手级别的高颜值美女。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李治亦如是。
李治即使被武媚娘的美貌吸引,但这只是一时的迷恋与欣赏,自古以来,以色侍君都不会长久,武媚娘自然不是如此肤浅,觉得李治会沉迷于自己的美色,这样的男人,估计她也是鄙视的。
武媚娘最吸引人的,从来不是她倾城的容色,而是她那不输于男儿的智慧,这一点,从她淡然自若的应对卓锦娘的时候,就能窥见她的聪颖果决,她雪中送炭一般帮琉璃解了围,还给对方出了点子应对卓锦娘后面的质疑。皇宫里从来不缺漂亮的女人,但聪明善良的姑娘总会带给他人好感,李治喜欢武媚娘,欣赏她慧颖通达。
这一点应该是最重要的,武媚娘不同于其他宫妃,在于她的高格局,以及临危不乱的风仪。李世民病重下不了床之时,别的妃子都是哭哭啼啼,哀怨自己黯淡的前程,而武媚娘却十分冷静,思考着其中的利害关系,以及自己是否能够夹缝求生。
武媚娘从小就心怀大志,即使进宫后被当成了摆设,后宫寂寞如雪,她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清明,尽最大努力过号每一天,面对狄才人的逝去,她会伤悲同情,也会为了琉璃的一份热心,替曾经的好姐妹还人情。她处处与人为善,经营自己的好人缘,即使一点小恩惠,也会努力去回报,不愧对自己的本心,心胸敞亮,高雅大气。
3、武媚娘为何帮李治
首先,还得是李治本人非常孝顺。是李治本人真心实意地为父亲祈福,确确实实地为父亲抄写了那么多遍经书。不分昼夜,写到右手抽搐。这一片孝心才能感动李世民。而武媚娘让李治上了药酒,先是让皇上听信谣言,质疑李治。然后再让李治出言解释。
为了求真,李世民自然会请一位太医。武媚娘则是先找人把杨妃曹王门下的宗太医劫走,剩下的不管是哪一位太医都会公正地说出太子右臂不畅的原因。
李世民这个时候就会信了李治,对李治产生一种愧疚感。如果没有武媚娘让李治上药酒,其实李治也能赢这一仗,李世民也会感动。但是有了这样的“欲扬先抑”,这种愧疚感能帮助李治更多,比如后续李世民昭告天下太子的孝顺,在武媚娘的帮助下,李世民认可了李治关于科举制的改革。
而后在曹王的帮助下,李世民亲眼看到了李治为了抄写的八十八遍经书。亲眼目睹那些经书的震撼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李治本人对于孝顺之举并没有炫耀的意思,是因为曹王质疑,所以李治才拿出来这些经书。李世民更欣赏李治这样默不作声地孝顺了。
最后,在李世民感动李治的孝顺之举的时候,武媚娘装作不小心的样子把太子的奏折弄到地上,让李世民看到了奏折,李世民在这种状态下看到了李治的奏折,才明白李治的提议都是对的,通过了科举的改革。
在这里,李治听取了武媚娘的建议,也意味着李治彻底对于武媚娘卸下了心房,并且从内心很敬佩她。而武媚娘帮助太子的原因也让大家很感动,其实武媚娘这个时候接近太子是没有给自己找出路的意思。只是觉得太子很像当年的自己,胸怀大志。而太子赤诚之心,胸怀天下,她不想太子为了实现自己理想参与那些可怕的人事关系,她觉得那样李治也很难保证自己的赤子之心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