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豆瓣分集剧情介绍共48集

第1集剧情介绍:李延年救下小安东

1951年7月,中朝同联合国军在开城来凤庄进行和平谈判,联合国军在谈判桌上提出了无理要求,开城谈判破裂后联合国军便连续发动攻势,我军遵照指示与敌人展开了寸土必争的阵地战。三营长安排七连去打助攻,和八连、九连一起进攻346.6高地,七连长刘家龙不愿意,三个连便争了起来,吵成了一锅粥,七连指导员李延年始终一言不发。刘家龙催他为连里说话,却没想到他说主攻助攻都是一样的,还认认真真分析了一番,谁是主攻谁是助攻还不一定呢。

李延年这话说到了点上,这也是营里的意思,之所以给他们一个助攻名义就是怕他们压力太大。刘家龙和李延年经过仔细分析,提出了袭扰战术,势必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赢得了营长和指导员的夸奖。刘家龙也没想到不但没打乱营长计划还赢得了夸奖,真心感谢李延年,他平日从不独占功劳,是被人真心佩服的。

小安东不见了,有人觉得他最近听说要开打一直在开小差,当即带人去抓逃兵了。小安东被押着回来,大家都叫嚷着要枪毙了逃兵。对面来了个台湾特务名叫王泽仁,对驻地很是熟悉,这个汉奸要策反解放战士,三连的解放战士都集中在七连,为了避免策反有人建议暂停解放战士的作战,尤其是七连。七连的小安东被绑在树上,刘家龙怒斥他带着便衣和干粮临阵脱逃,要执行战场纪律。小安东年纪小,只想着要回家,他亲眼目睹二营的人上去就没回来过,还求着战友们回国后告诉自己青梅竹马张二妞说是为她而死。

刘家龙掏出枪就要杀了他,班长冲上来求他饶了小安东,刘家龙反而迁怒班长,他把小安东当儿子一样看待,如果不是他小安东也没那个能耐临阵脱逃。李延年一直没说话,这个时候却说起了张二妞和小安东的故事。小安东亲口说是张二妞给了他这条命,也是靠张二妞养大的。原来小安东从小乞讨为生,七岁时遇到了放牛回来的张二妞,这个只有五六岁的小姑娘用自己的嘴把羊奶吸出来喂进了小安东嘴里,把濒死的小安东救活。小安东是这么长大的,后来二人也死心塌地,小安东本来无名无姓跟着张二妞的姓,要不是国民党抓壮丁他俩恐怕得有几个孩子了。

李延年劝大家好好想想自己的亲人,再想想入朝以来看到的凄惨景象,那些被炸毁的村庄、被杀死的老百姓,如果发生在自己家乡会是如何?战士们士气高涨,齐呼为朝鲜人民报仇,保卫家园。小安东也想明白了,不把美国鬼子打出去是不会有好日子过的!李延年操着乡音,只有打胜仗才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残酷的是到那个时候也许大家都不在了,但是祖国会记得他们,亲人会记得他们!李延年转过身掏出枪,身后同志们都在请他放了小安东。

陈团长不愿意破坏三营作战计划,但军中情况严肃,陈团长不得不重新考虑。营长不允许换了七连,李延年的思想工作做的很好,就算是有被策反的也早让他挖出来了,最终陈团长决定进攻计划不变。李延年并没有杀小安东,他那一枪打空了,作为逃兵小安东已经死过一次,从此以后他不仅是为一个张二妞活着,而是为祖国千千万万亲人活着。各个班都因为今天这件事讨论起来,陈衍宗弄明白了自己名字的缘由,原来是“早娶媳妇,多生孩子”。

第2集剧情介绍:李源牺牲

刘家龙终于等来营长的电话,战斗计划被批准,九点行动十二点袭扰,凌晨两点开火发起进攻。刘家龙布置下了任务。文书王毓文拿着血书来找李延年,他想去战斗,想去带兵打仗,但是李延年并没有同意,反而交给了他一本战斗日志,让他拿着去战场认认真真地把情况记在本子上,记好每一位指导员的表现,这关乎着每一个战士的荣誉。王毓文毕竟没有去过战场,这也是李延年没有同意的原因,听说王毓文是想和陈衍宗来个一文一武,不过全连上下也只有刘家龙能让陈衍宗服气。

王泽仁认为共军要在今晚发动进攻所以去汇报了联合国军上校,上校采取了他的意见,还要王泽仁做自己的顾问,帮他观察情况。夜里,敌人似乎有些反常,但连里还是按计划袭扰。上校收到消息后询问了王泽仁的意见,这是真正的进攻还是骚扰,二人基本达成了一致。

排雷组在战火连天中抹黑排雷,还要在袭扰后继续隐蔽排雷,甚至为了开辟雷场通道想到了用自己的身体滚雷,但李延年担心这样会打草惊蛇绝对不同意。袭扰时间到了,再次恢复平静,王泽仁认为他们不会在后半夜进行行动,上校也没有怀疑,放松了警惕,仅仅安排了巡逻队,

李延年要李源排完这颗雷立刻撤回去,因为如果被发现一切都失败了。敌人的巡逻队过来了,李源等人小心翼翼继续操作着手上这颗雷,结束后李延年立即带着大家撤回。转身没走几步,李源便踩到了松发雷。巡逻队还在附近徘徊,排雷已经来不及了,李延年带着人找了几个穿着衣服的假人把李源隐蔽起来,嘱咐他绝对不能动,现在全连就看他了!刘家龙松了口气,敌人一般不过铁丝区,应该发现不了李源。

巡逻队出乎意料地打开了铁丝网进入雷区,刘家龙喜出望外连忙通知准备开战,却没想到敌人似乎发现了李源突然开枪扫射。一阵枪声过后,敌人看到了那堆假人以为是死去的战士没有起疑心,天色黑看不清,几人补了几枪后便离开了。刘家龙派人去查看一下李源的情况,如果没有受伤要他务必再坚持一小时。李源在假人下捂着出血的伤口,没有告诉他们负伤的消息,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不能动!

凌晨两点,我军准时开炮发动进攻,冲锋号响起,战士们立刻冲锋陷阵,奋勇杀敌。李源面对来救他的同志们,大声阻止了他们,接着便松开了脚,牺牲在火光之中,他完成了任务,自始至终没有动一下。而小安东亲眼看着赵班长死在了自己眼前,临死前他还告诉小安东,一定要活着见到张二妞。战火连天,李延年叫来陈衍宗,让他在前面小土坡那里完成任务。天黑任务难度大,陈衍宗却还不愿意用美军武器,李延年便又叫了罗厚财去帮他。在艰难的条件下,二人互相帮助完成了任务。

第3集剧情介绍:李延年带兵夜袭

战士们依然在浴血奋战,炮火连天声中,战士们用身体拼出了一条血路。终于,拿下346.6高地的消息传了回来,用了不过五十七分钟便结束了战斗。陈衍宗兴冲冲地拿着一杆枪来找李延年,李延年却劈头盖脸把他骂了一顿,他手下有九个人的生命,还打着仗呢怎么;能肚子行动!天快亮了,谢股长把一份名单交给了营长和指导员,说是敌特要打听的人,他要了解基本情况。李延年的功课做的很细,营长很快就回答了。

正在清理战场时,广播里突然传来王泽仁的声音对战士们进行反策反,把来这边的福利说得天好地好,罗厚财咬牙,似乎是认识他。战士们拿起枪一阵扫射,可惜是徒劳。副营长收到信后急忙叫来了刘家龙和李延年,没想到安排刘家龙回营里做参谋长,李延年也要调回去。刘家龙十分不乐意,毕竟现在是守护346.6高地的重要时候,李延年已经想到是因为刚才广播的事情。

下山时,李延年不断寻找上山时见到的小山洞,他说过七连一定会回来的,所以把美军准备放在这儿方便。陈衍宗突然说他不想干这个班长了,又叫李延年批评了一顿。罗厚财想留一把美军武器,被班长严令呵斥叫他把原来的枪换回来,罗厚财不肯。李延年见状硬是把枪换了回来。李延年听完了上级的决定有些不愿意,毕竟大家刚从战场下来还打的都不错,不记功也就算了怎么能集中审查呢。只是这些人都很善于伪装,最终集中对象定为敌特掌握名单的五个,加上一个差点逃跑的小安东。李延年希望明天再集中,他要回去动员一下大家省的有对抗情绪,陈团长也同意了。

开完会李延年去找了刘家龙,他刚当上参谋长忙得不可开交,也没功夫理他。李延年说晚上要带六个同志去执行一项秘密任务,让排长带好七连,不管发生什么事情,请一定要相信他。夜里,李延年把大家集中起来,表示谁要想回去是最后的机会。但大家都不走,一次洗清白死了也值得。刘家龙打算去七连看看李延年,营长嘱咐他去了不能火上浇油,好好劝劝李延年。这时,刘家龙收到了李延年的信,看了直呼这事儿闹大了,没有请示汇报居然就带人去夜袭了。营长反而觉得很好,还按照李延年信中说的马上出发。曾副科长担心李延年会带着六个解放战士叛逃,刘家龙却保证他们绝不会叛逃。陈团长认为李延年的计划成功可能性很大,于是正式将他的计划定为锄奸行动并立即执行。曾副科长依然很担心,陈团长却表示如果不成功,责任他来负。

李延年带队黑夜密行,听到炮声后便明白营团已经在按照计划帮助他们了。李延年担心太早会引起怀疑,让大家去找个地方休息。王觉仁认为他的话起了作用,罗厚财和赵福根是结拜兄弟,为人还爱财,建议上校趁此机会收回346.6高地。戏演到追击逃兵这里,李延年才叫大家停止休息出发。上校担心情况不明,派人去346.6高地侦察。

李延年遇到这队队伍,担心他们回来会有麻烦,决定一定要在他们回来之前完成任务。罗厚财按照李延年的计划喊话摇白旗,说带着五个弟兄来投奔王觉仁,王觉仁虽欣喜但也不会轻易过去,喊话叫罗厚财他们先过来。罗厚财非要和他谈条件,还拿李延年出来当人质,王觉仁这才答应接着谈下去。很快王觉仁就拿着六千美金出来了,但他极其谨慎,就叫一个美国士兵去给对方送钱。

第4集剧情介绍:七连坚守高阵地

王觉仁叫一个美国士兵去给罗厚财送钱,他不肯亲自过去,李延年只能下令行动,那名美国士兵和王觉仁先后被枪杀。此时,他们的身后也出现了敌人,李延年立刻发送信号弹,陈团长便下令按预定目标开炮。天亮后,李延年带着七连回来了,陈团长只是骂了几句,毕竟他这次是立功了,王觉仁被击毙,自然也不存在什么审查了。陈衍宗被调去八班做副班长,可他还是不愿意,只想当个兵上阵杀敌。李延年苦口婆心地批评他不应该个人英雄主义,要有集体观念。

敌人疯了一样进攻,八连和九连损失重大。目前上级正在策划一次大的反击行动,彻底打掉敌人的气焰,上级要求七连一定要守住346.6高地,哪怕是撑到最后一个人。敌人最近封锁了346.6高地的所有道路,他们只能利用炮火的三分钟间隔上去,而这难度很大。三分钟的时间难度很大,刘家龙告诉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敌人炮机时口径不同,建议他们在口径最小时通过。李延年说自己已经有了主意,保证能够安全通过,刘家龙心里这才有了些底,嘱咐他一定要平安回来。

李延年让大家在原地等自己,他要过去做个实验。全连准备好后,李延年告诉大家敌人的炮击时间是一分钟,间歇时间是三分钟,他们带着大量的武器和装备一般是很难跑过去的,但李延年注意到敌人炮击都集中在中间,两边的弹坑里被炸到的几率很小。陈衍宗默默在心里念叨了一番,李延年叫他第一个跑,给大家做个样子。

七连战士们带着装备武器,在三分钟间隙中拼了命地跑过封锁区。346.6高地的同志们伤员很多,大家都想回到战场上去,卫生员忙得焦头烂额。七连的同志们赶来,却被告知八连、九连的连长和指导员都牺牲了。没来得及悲伤,李延年立刻布置了任务,一定要为牺牲的战友们报仇!

冲锋号吹响,七连的战士们冲到战场上帮助那些苦苦支撑已久的战友们。战争短暂地结束了,李延年正在安排大家清理战场,对面传来的枪声却在一次让情况陷入危机。副连长牺牲,李延年小心翼翼观察一番,叫罗厚财和绕去后方,剿灭了敌人。部队伤亡严重,八连九连连干伤亡惨重,李延年将两个连合并成一个连,暂时安排了连干。罗厚财突然扛起枪就跑,说要给副连长去报仇,班长以为他又去找什么美军武器了,李延年叫他等罗厚财回来批评他,再一起来见他。

李延年让王毓文一定要记录清楚战士们的表现,特别是伤亡的同志们。罗厚财抱着找来的美军武器回来了,李延年认为要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敌人,五班长和罗厚财三人成立一个狙击连,也用射击的优势保护战友。敌人的飞机来了,李延年连忙叫大家躲到防弹洞里去,王毓文却看着天上的飞机愣住了。好不容易躲进了防弹洞,王毓文发现那本笔记本不见了就爬出去找,结果被战场上炸的细碎的尸体吓得湿了裤子。轰炸过去了,敌人也快攻上来了。李延年知道王毓文是第一次上战场,也没有多说什么。而轰炸过后,步话机却坏了。

第5集剧情介绍:七连再次赢得胜利

步话器坏了没有炮火支援,李延年告诉刚刚成立的炮兵连,现在只能靠他们三个人的枪法了。敌人再次袭来,战士们再次赢得了胜利,五班长、罗厚财和季书成立了大功,李延年连忙叫王毓文把他们记在本子上回去就庆功。还没来得及高兴,敌人的轰炸再次袭来,警卫员小顾拼了命保护李延年,结果自己的腿受伤了。小顾不愿意要李延年的水,转身去找卫生员包扎伤口。

李延年估计天黑之前敌人还会发动一次进攻,他们不能这么硬拼下去。李延年看到了不远处的雨裂沟,敌人不会炮击那个地方,李延年决定带着大家先去那里隐蔽起来,又叫人去营部送信让他们准时炮击覆盖整个高地。营部一直没收到七连的消息,猜到步话机损坏,但是从第二次炮击到现在已经整整半个小时,依然没什么消息。营长只能派人密切关注346.6高地的情况,希望李延年他们能坚持到明天早上。刘家龙接到电话,346.6高地的确还在他们手上,但是敌人又开始炮击了。送信的同志拼了命要完成李延年的任务,在五点之前按时把信送到营部。炮击比三分钟的时间来得更早,他便在躲避炮击的过程中受了伤,即便如此,他依旧带着伤艰难前行。

李延年带着大家再次作战,这一次炮击凶猛,敌人同样来势汹汹。346.6高地响了几声枪声就没消息了,营长恨不得立刻为七连报仇,被指导员拦了下来,他不相信李延年会挺不过去!送信的同志身负重伤,用尽最后的力气吹响了集合号,成功吸引了营部的注意力。营部带人赶过去,小李已经牺牲了,不过他的信却送到了营长手中。营长立刻下令马上火力覆盖346.6高地,且一定要避开雨裂沟,不要伤到他们!

炮击终于开始了,结束后李延年立刻下令消灭残存的敌人。一场大战过后,战士们打扫战场,李延年也终于松了口气。李延年他们讨论了一下明天的作战方案,敌人明天大概要用坦克,李延年很快就有了主意。最新编排的连取名叫泰山连,李延年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战斗争取立功,希望明天能有战斗英雄出现。小安东这时来报告说阵地上有大量敌人汽车开过来,李延年急忙过去看了一下,打算带着张排长下山去察看。敌人运送的是弹药和武器,看来明天是一场硬仗。

罗厚财说自己懂坦克,比坦克连的兵开的还好,他还用弹壳做了个坦克,形象地告诉了李延年只要打碎瞄准镜坦克就完蛋了。李延年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们三个,回去后肯定能立功。罗厚财想要入党,还想要战斗英雄的称号,李延年便鼓励他明天要好好打,希望第一个战斗英雄就是罗厚财。

次日。敌人开着坦克来了,罗厚财有些兴奋地举起了枪,战争再次爆发。其中一辆坦克失去驾驶员,李延年叫人把他彻底轰炸了。罗厚财突然丢下枪给五班长,说要去找个更厉害的。

第6集剧情介绍:战友相继牺牲

罗厚财撒腿跑进了坦克里驾驶起坦克,转身把敌人的坦克炸了个稀碎,五班长见状连忙掩护罗厚财。罗厚财再次瞄准目标,同样敌人的坦克也瞄了过来,双方同归于尽。罗厚财牺牲了,李延年告诉大家,罗厚财是当之无愧的战斗英雄!五班长沉浸在悲伤中,可一听到李延年吹起的口哨声便立刻投入了战斗,他要为罗厚财报仇!小顾也在战斗中牺牲了,李延年告诉大家要用杀敌的行为来安慰牺牲的战友!

五班长身受重伤却不肯去包扎,坚持要留在战场上。腾桂桥父母早逝,留下一个小六岁的弟弟给他,但是他没看住自己的弟弟,自从遇见小安东后他怎么看怎么觉得小安东像自己的弟弟,所以希望如果自己牺牲后陈衍宗能够让小安东平平安安回去,把张二妞娶了敌人的枪声再次响起,腾桂桥为了救小安东和敌人同归于尽了,小安东眼睁睁看着一直爱护自己的班长死去情绪失控,好在陈衍宗把他按了下来,不然腾桂桥就白死了。

陈排长想办法能够炸掉敌人的炸药库了,他穿上了敌人的衣服,打算穿着衣服混进去,他此去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只有这个办法能救346.6高地。小安东决心要为腾桂桥报仇,陈衍宗说他必须听自己的,就算他要死也得排在他陈衍宗的后面!敌人退去后卷土重来,陈衍宗为了救小安东受伤,可他依然坚守在阵地向敌方扫射。再一次受伤后,陈衍宗留下了父亲对他的希望给小安东,不过多久便牺牲了,他怀里还收着一张纸条,上面是他的名字,还有“早娶媳妇多生孩子”的寓意。班长和副班长接连牺牲,大家顾不上悲伤,小安东投入了指挥中。

李延年没想到自己等来了陈衍宗牺牲的消息。李延年转身去找王毓文,却见他的尸体倒在血泊中,已经牺牲了。李延年帮他闭上了眼睛,翻开那本他认认真真记录的笔记本,李延年流下两行热泪。陈排长顺利装成了敌人伤病的样子,成功混入敌方,一阵寂静后,张排长成功炸毁了敌人的弹药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李延年再次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做了记录。听说敌人炸药库被炸毁,营长十分高兴,但也明白李延年现在的情况一定很艰难。张排长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半天的宁静,李延年一晚上没睡,好不容易闭眼休息了一会儿,敌人又上来了。激烈的枪声再次响起,营长同样为李延年捏了一把汗,离总攻还差二十四分钟,营长让人去封锁区守着,封锁一停马上冲过去。

阵地上只剩下十个人了,李延年让小安东带着战斗日志本回到营部,这上边写着所有战友的事迹,绝不能让烈士默默无闻。小安东不愿意一个人走,说什么要死死一起,但大家都想活下去,他们还要去参加小安东和张二妞的婚礼呢!小安东只能按照命令回了营部,李延年分给大家仅剩的子弹和手榴弹,如果子弹全部打完敌人还不退,他们便拿着仅剩的手榴弹冲进敌人群中。子弹很快就用完了,李延年正准备带着大家带着手榴弹冲进敌群,我们的反攻部队来了!346.6高地我们守住了!可是眼看着胜利即将到来,小安东却牺牲了。

在我军强大的攻势下,敌人的秋季攻势的最后挣扎彻底破产,不得不接受现有控制线停火的条件回到了谈判桌前。战士们用英勇顽强的战斗教会了敌人面对现实,他们凭着一股中华民族不怕牺牲绝不屈服的气打败了侵略者。共和国七十年大庆,李延年以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的身份接受了共和国勋章,荣誉,属于千千万万的烈士。

第7集剧情介绍:于敏隐姓埋名搞科研

1961年1月,从事基础领域研究的研究员于敏突然被带走问话,是关于他在国民党后勤军官的叔叔于振林的,因为他要照顾奶奶一家,于敏每个月都会给他汇钱。于敏被带走后妻子孙玉芹急匆匆地带着女儿去找领导老郝,问他是不是犯了大错误。老郝连忙去找了部长,他是绝对相信于敏的。在老郝和部长的保证下,于敏才能够脱身。

于敏和孙玉芹一直在为出国留学做准备,为此还特地改了一身特别好看的西服。老郝匆匆来找于敏,打着看戏的名义约于敏谈事。于敏看得出来老郝的意图,孙玉芹也就带着女儿于元回家去了。看完戏老郝才道出来意,老郝想把于敏调去别的领域,去做氢弹理论预研工作。于敏同意了,老郝惊讶于他的爽快,他本是个角儿,可是一旦过去就要从零开始,点了头不仅要放弃留学,放弃之前的所有荣誉,更要隐姓埋名把这个秘密带到坟墓里,从明天起谁也不会知道于敏在做什么,包括家人。于敏的态度依然很坚决,想要和平就要有不把打仗的底气,这就是核平衡。既然我们造的就是底气,这是关乎国家存亡的事情,必须干!

这件事情孙玉芹全然不知,还在为留学做准备,苦练英语。于敏告诉师傅不用把衣服改成西装了,晚上又告诉孙玉芹说他只能每个礼拜天回来,也不出国了。孙玉芹实在想不通于敏要去干嘛,老郝也是支支吾吾的,于敏索性顺着她的话说是做炸弹。次日,于敏正式去上班,第一日就听到大家在争论一个专业问题,他也说了几句,也把大家擅长的领域分析地很透彻。老郝赶来后大家才知道,原来这个看起来很厉害的人就是于敏。老郝安排于敏和陆杰一起搭档,不过也许是刚刚的争论陆杰没有理会于敏。

孙玉芹把厚厚的,记满英语单词的笔记本烧了,于敏则从此投身进了氢弹基础的理论研究中。陆杰一直不服气于敏,所以和于敏打一场赌,同事们挤在一起看他们的热闹。于敏输给了陆杰,绕着操场跑了好几圈大喊“我输给陆杰”了。但于敏只是这一把输给陆杰了,刚跑完没歇口气于敏就说他的算法和报纸上的数据都有问题,陆杰对此不屑一顾。

于敏总是第一个去食堂打饭,走的时候还带点萝卜条,同事们都以为他是为了占便宜,陆杰也讽刺他不应该这么干,还偷偷把萝卜条拿走了。直到于敏趴在桌上腹痛难忍,陆杰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送到医务室后他才于敏有十二指肠溃疡,肚子饿更容易加剧疼痛,这也是老毛病了。经此,大家才解开了对于敏的误会,再次回去工作后,于敏发现自己的抽屉里塞满了粮食。于敏周末回家时也忙着研究,最近粮食紧缺,孙玉芹让他去剪点儿柳树芽,至于怎么吃她有办法。

科研工作难,再加上食物不够,大家常常熬到晚上饿得两眼冒金星,陆杰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于敏带着大家下水捞鱼,不过他水性不太好,就在岸边等着。于敏的姐姐于愫来家里了,邻里都传于敏政审出了问题孙玉芹要和他离婚,于愫才会拿着这么多东西来劝她。

第8集剧情介绍:于敏攻克难题

于愫这次来是为了于敏,她给单位写信被退回来了,人也是一个多星期不回来,河北老家的人都说于敏被开除了。孙玉芹也不知道怎么解释,总之于敏不说,她应该保密。于敏和陆杰他们捞了半天,只捞上来一条小鱼,他们认认真真地分析了究竟是技术问题还是理论问题,有些滑稽。于敏下班时于愫已经走了,她其实也不愿意留下来吃饭,于母带的鱼干不多,她怕于敏不够吃。孙玉芹絮絮叨叨地说起了于愫来家里的事,于敏却已经投身计算中两耳不闻,最后得出结论,美国期刊错了!

计算结果是全世界最权威的期刊,陆杰等人对于敏的结果充满了怀疑,但于敏认为科学不相信权威,他相信自己的计算。大家都选择相信陆杰,陆杰却选择相信于敏,站在了真理这一边。陆杰也愿赌服输,不过于敏还没想好让他做什么,叫他先打个欠条记下来。最终领导拍板放弃错误模型,于敏避免了几亿人民币的损失和三年时间的浪费。

半夜,孙玉芹大着肚子,感觉到要生了就拜托邻居刘姐帮忙去照看一下于元,自己拿着洗漱用品去了医院,路上更是疼痛难忍。孙玉芹生下了一个男孩,于母开心地不得了,于敏也是。于母数落了一顿于敏不管家里事儿,转头去找落下的老母鸡,弄得于敏夫妇哭笑不得。

于敏在老郝办公室熬了一整天,要求增加用计算机的时间,撵都撵不走。老郝无奈极了,于敏是厉害没错,但是科研也要顾全大局。于敏非要每周多加两个小时,老郝无奈之下去找了领导,用于敏的办法在他办公室耗着。组里来了新人,于敏文化、体育两手抓来了一次考核,最后只有一个人通过了他的考核,这个人就是原瑾泓。他出身不太好,毛病也有点多,于敏却打定主意就要这个人。

于敏带着原瑾泓在机房计算数据,发现数据错误于敏判断机器坏了,找维修师傅来了一趟,没想到他真的说中了,原瑾泓对他十分崇拜。科研人员没日没夜地熬,计算数据,渐渐地有人熬不住了。陆杰让老郝弄点鸡蛋给大家补补,可是他搞不来。老郝和陆杰、于敏一起打牌,原瑾泓有些郁闷,全国人民都等着他们造氢弹,他们却在这儿打牌合适吗?老郝三人看了他一眼道,磨刀不误砍柴工。

家里的鸡下蛋了,孙玉芹把鸡蛋攒着等于敏回来一起吃,两个孩子眼巴巴地看着。于元不愿意吃饭,想吃鸡蛋,孙玉芹叫她数着日子,于敏还有两天就回来了。话音刚落于敏就回来了,说是回来拿东西的。他把鸡蛋带了回去,奖励给了有进展的陆杰,以后谁有进展谁就吃鸡蛋。于元发现橱柜里的鸡蛋丢了喊来孙玉芹,里面只放着于敏留下来的借条。因为压力太大,陆杰失眠了,于敏等人看着他犯困连忙拉上窗帘打开了灯,说已经半夜两点叫他回去睡觉。宿舍的窗户早就被几人钉了起来,营造出一种半夜的假象,陆杰这才安安稳稳地睡了一觉,整整睡了十八个小时。

孙玉芹管刘姐借了一个鸡蛋,做成了蛋花汤给两个孩子吃。研究遇到了困难,迟迟给不出进展,上面要他们给一个说法。陆杰提醒于敏有人觉得这是政治问题,让他注意一点。

第9集剧情介绍:于敏生病坚持工作

因为研究一直没什么动静,上面开起了批斗大会,大家大气不敢出,于敏发声道,搞科研搞理论讲的是实事求是不能贸然推进。上级厉声质问究竟是不是因为政治问题,于敏一拍桌子道,科学只有科学的问题!今天这一关算是勉强过了,于敏在老郝面前也着急,现在摆在勉强的有三到四种算法,白天晚上没日没夜地做时间也是不够用的。于敏突然有了灵感,急忙叫大家来集合,说就按照古人的兵法分兵迎战,分成两组。

于元在渐渐长大,不过还是对鸡蛋的事情耿耿于怀,和孙玉芹说不想爸爸,因为爸爸不在他们就能吃到鸡蛋了。原子弹爆炸成功了,千军万马都调过来帮忙攻克难关,可人多了依然没什么进展。广播里放起了歌,原瑾泓跟着哼了起来,于敏和陆杰等人沉迷研究完全没有听过,毕竟平时连吃饭都没有时间。大家很久没有出过门了,睡眠不够,也不按时吃饭,于敏决定放假三天,只许外出不许工作。大家都不理解于敏的意思,不过还是被他赶回了家,爬山、看电影也好,带孩子也好,总之不要再继续工作了。话虽如此,于敏却留下来看着黑板上的算法发愣,原瑾泓找借口回来都被他赶走了。领导听说这件事在找于敏,于敏借口出去没去见。

于敏第二天才回家,于辛坐在院子里嗷嗷大哭,孙玉芹生病了说是头疼想吐。孙玉芹给于换了裤子,家里也没药了,于敏给她倒了杯水匆匆去医院给她开药。于敏拿着户口本去医院挂号,护士问他什么症状他也回答不上来,药也没开回来。孙玉芹面色蜡黄,说躺一会儿就好,还起身要给好不容易回来一趟的于敏做饭吃。原瑾泓突然跑来说他算出来了,准备回院里重新推算一下,孙玉芹让于敏放心地去。灵感是熬夜熬不出来的,大家还没来得及高兴于敏就突然病倒了。

于敏再次醒来已经是在医院,孙玉芹一脸担忧地守着他。孙玉芹和于敏结婚前于愫给他们介绍了见面,于愫说他这个人工作起来很拼命,只是具体也说不上他算得是什么。但于敏有个天大的好处,但凡心里有你就不会再有别人了。孙玉芹当时还急着回去上班,和于愫告别后就走了,正巧在门口碰见了于敏。于愫给于敏介绍一次对象就得罪一次人,所以这次他迟到,于愫拍下孙玉芹的照片就走了。直到现在,于敏沉迷工作的毛病还是没变,医生不让他动脑子,孙玉芹不给他带纸和笔,她不求于敏家财万贯也不求他每天在家,就求他好好的,身体不要出问题。

于敏还是没有听话,孙玉芹回去后,于敏就偷偷跑回了院里和陆杰讨论。1965年9月底,上级派于敏带队去上海突破氢弹研究的关键问题。孙玉芹帮他收拾行李,问了很多的问题,但于敏也说不出来。孙玉芹有些难过了,她可以什么都不问,可是孩子们该怎么办,他们每次都问爸爸在干什么,孙玉芹不知道怎么说。其他小朋友问他们爸爸是做什么的,他们也说不知道。于敏依然一言不发,回应孙玉芹的只有叹气声。孙玉芹带着两个孩子送于敏离开了,邻居刘姐见状,更觉得他有问题了。

上海华东计算研究所,于敏和陆杰到达后,借他们的是陆杰留学时的同学姚兰。孙玉芹也不忘每个月去给家里汇钱,只是被问到爱人是做什么工作的,孙玉芹只能淡淡的回答四个字,我不知道。计算量大,人却不多,陆杰建议学习蚂蚁的分工,同时推进汇总结果,于敏顿时理解了他的意思,并且站出来做分工的计划。姚兰本想约陆杰去看电影,不过他很忙没时间,二人就一起散步,一起回想当初留学的趣事儿。姚兰对陆杰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陆杰却还打算回去睡会儿接着熬,离开时姚兰在他手里放了一颗奶糖,说太辛苦的时候尝尝就甜了。

第10集剧情介绍:于敏再次攻克难题

等待计算结果时的大家心里都在打鼓,于敏和陆杰带头背起了诗词。计算结果出来了,原瑾泓摇了摇头,于敏掩不住的失望。计算结果总是不理想,于敏只能联系了老郝。刚挂电话部长就来了,部长问他氢弹理论研究有没有突破,老郝只能如实回答,暂时没有。部长要叫他们回来,老郝追着部长要时间,从一个月缩成了一个星期,再到五天。部长答应了,可是五天的时间够干嘛呢。

时间紧迫,难题摆在眼前,于敏连睡都睡不好,又不断和内心的另一个自己争辩。于敏知道自己应该快一点,国家着急,可搞氢弹务必要稳扎稳打,走好每一步。于敏满头大汗地醒过来,陆杰来了。现在的问题就像是放风筝,知道它在哪儿却抓不住那根线,只要抓住这根线就能够跑起来。于敏和陆杰说了自己的新想法,陆杰连忙跑回去告诉大家他的想法,准备两个模型试一试他的办法,应该是可以的!可是忙了一晚上,计算结果依然不怎么理想。

老郝承诺的五天时间到了,领导在电话里等消息。老郝最终无奈,决定打给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上海这边,于敏蒙头洗了把脸,又回去机房和大家并肩作战了。计算再次开始,机器突然出了问题需要重启,时间不知道还要多久。于敏说大家等了一百多天了,也不在乎这一会儿。老郝打电话过去找于敏,不过如果他在机房,他可以等。于敏和陆杰下着象棋,机器已经重启好了,计算结果也出来了。原瑾泓叫来于敏和陆杰,成了!多次计算过后,确认无误,的确成功了!机房陷入欢呼,于敏却再一次晕倒了。

醒来后的于敏连忙跑回院里和老郝通了电话,为了保密,二人在电话里没有直接说出来,但于敏告诉老郝离赢只差一步时,老郝十分激动,连忙约好上海见。于敏又给孙玉芹打了电话,于辛在那边哭闹,孙玉芹和他打了个招呼就把电话挂了。于敏会想起和孙玉芹第二次见面的场景,那时候他给孙玉芹买了上海产的玻璃丝袜,然后就没钱请她吃面了。孙玉芹善解人意地付了钱,还担心他没钱买票把袜子退了。

陆杰去帮姚兰修灯泡了,姚兰大胆邀请他再跳一次留学时的舞,陆杰却拒绝了,因为家里给他定亲了。姚兰问他喜不喜欢她,陆杰没有回应,二人道过再见便离开。老郝和于敏聊着天,这次他当居首功,二人约好等于敏回北京请他看戏。原瑾泓爱人带了不少好吃的分给大家,众人聚在一起喝酒,因为工作的特殊原因,家人、爱人都不理解,原瑾泓的妻子甚至向他提出了离婚,说这个家不需要他。原瑾泓喝得酩酊大醉,老郝路过听到这些话内心五味杂陈。

次日,老郝回北京的飞机出事了。飞机坠落,老郝因此去世。

第11集剧情介绍:陆杰病重入院

得知老郝的死讯后的于敏心情极其复杂,他强忍着眼泪,还是忍不住蹲下失声大哭一场。从上海回北京后于敏回了家,却见家里锁着门,刘姐才告诉他说,他家都搬走了。于敏寻着地址找去了新家,于辛正在楼下玩耍,见到他一脸陌生地问“叔叔你找谁”。于元连忙开口道,这是咱爸呀,于敏脸色复杂。

于敏在家也忙于计算,于辛奶声奶气地走过来,要他带自己去放风筝。于敏还在忙和他交换条件,说忙完给他做个能飞的飞机,父子二人手拉手拉钩约定。于敏忙了一晚上,一早去了单位,于辛看着还没做好的木头飞机问孙玉芹他什么时候回来。

1965年12月,青海。于敏带队带队去了厂区,被起哄说几句。于敏摘下帽子,哽咽许久才开口。氢弹设计在理论上已经取得了突破,这一句话反复三次,越说越激动。于敏说想先去车间看看,五室接触核辐射有危险,不过于敏并不怕什么。来到这里后的工作越发紧张,于敏和陆杰的宿舍大半夜被敲响门,说出事了。范师傅日夜加班不小心把氢弹外壳弄出了一道沟子,认真查看后于敏担保,这个不会影响爆炸。范师傅给于敏弄了些饺子,问他科学是不是真的,于敏安慰他人和机器的最大区别就是机器不会犯错。范师傅对自己的手艺一向很自信,他向于敏坦白了出事的原因,不是熬夜熬不住了,而是因为他在这儿待了三年半都没回过家,对象等不下去跟别人走了。

1966年元旦。部里给科研人员家属组织了联欢会,让他们说一说心里的委屈。孙玉芹带着于元和于辛,听到陈嫂流着泪说家里的苦,心里同样难过复杂,流下了眼泪。她也是这样,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在他们生病的时候独自带他们去医院。部长深深地向大家鞠躬道歉,一直没说话的孙玉芹站了起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既然自家男人干的是保密的活,她们也不能倒下,还招呼大家以后谁家有急事互相帮助,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

工人们追着于敏问问题,于敏看起来不太舒服强撑着,突然有人过来说陆杰突然在八号材料车间晕倒了。于敏去医院看了陆杰,医生很好奇地问他们到底是干什么的,于敏沉默。医生说他们神神秘秘地导致有很多传言,有人说他们是研究潜艇的。于敏追问医生陆杰的情况,医生说很严重,可能最多只有五年时间。陆杰去找过姚兰,但是她调走了。他拿出姚兰给的那颗奶糖,感觉到了一些甜。陆杰的病房被拉上了帘子,于敏在帘子外跟他下棋。陆杰第一次夸于敏,其实他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很了解,这场仗是他输了。家里人并不知道他的病,于敏拿出了当初打赌陆杰写下的欠条,现在到了要兑现承诺的时候,于敏要他好好活着。还有一件事,于敏让陆杰当他的入党介绍人。

1966年,新疆。于敏带队前往新疆,部队里老马带人来接他们。于敏让刚才吐了的三位同志去坐小车,自己带着剩下的去坐大车。天寒地冻,路途颠簸,一路上都很不易。

第12集剧情介绍:第一枚氢弹发射成功

车半路丢了个车轮子,老马连忙叫人去找,于敏却指了指旁边说轮子在那边,见老马不信就自己去找,这是科学。于敏确实说中了,老马都有些奇怪了。终于到了营区,众人急忙捧起杯子要暖和暖和。但是这里的水是苦的,还夹杂着沙子,原瑾泓甚至直接吐了出来。于敏全喝了下去,这些都是大家几十公里打回来的水,只有这样才能在戈壁滩上存货下来。煤没运过来,戈壁滩冷得要命,众人缩在帐篷里睡也睡不着,只盼着能够赶紧天亮,也许就不会这么冷了。为了取暖,大家齐唱《我和我的祖国,歌声唱进了每一个人的心中,支撑大家熬过寒冷。

于敏带人去做实验,没想到仪器在运来的路上颠坏了,新的还运不来必须得等。老马觉得时间紧催他们进行另外的项目,可是测试需要顺序,于敏和他又吵了起来。晚上,于敏想去捡点柴火,因为没力气被老马取笑了一番,不过他还是帮忙了。老马递来一根烟,于敏不会,不过还是接了过来。于敏和老马说起理论研究,搞理论就是盖房子,三天两头就要塌一次,个中心酸只有自己明白,老马突然对他们有些佩服。第二天,老马派人给于敏送了淡水,水不苦了,也不会拉肚子了。

明天就要零时了,于敏和老马激动又紧张,老马说当年冲锋陷阵都没这么害怕过。于敏也紧张,连手都在抖,但是只要理论扎实,又有什么好怕的。这次实验成功概率有百分之八十,老马好奇地问于敏这说法对不对,于敏没有回答。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实验现场。倒计时后,氢弹成功爆炸,大家都沉浸在氢弹原理实验成功的喜悦之中。离开这里时,老马带着兵送他们,这么些天相处下来,老马已经认可了于敏,也明白了他说的那句,相信科学。

孙玉芹见于敏回来了,冷冷地问他,还活着呢?于敏这么多年都没几天在家的,孙玉芹一个人撑着家又当爹又当妈的,于敏是知道她的辛苦的。孙玉芹赌气闷头干活,于敏说起他们第一次第二次见面的场景,笨拙地哄着她。孙玉芹鼻子红了,叫他把煤球搬进去。晚上,一家四口窝在一张床上,于敏给两个孩子讲故事,没说几句他们就困了。于辛一直记得上次于敏说话不做数没做好的飞机,还说他老是不在家,小朋友们谁都敢欺负他。于敏为了给于辛撑腰,拉着他上幼儿园要对方道歉。回去的路上,于辛听话了许多,父子二人也变得温馨许多。

1967年6月17日晨,于敏做好了飞机,带着于辛一起去试。这一天,新疆罗布泊上空,中国第一枚氢弹爆炸成功。于敏和孙玉芹带着孩子们拍完全家福后,见举着国旗自发游行的人们大喊祖国万岁,说是氢弹爆炸成功了。于敏拿出钱,说要买只烤鸭,不过孙玉芹说家里用钱的地方还需要很多,还是不买了吧。

听到广播里慷慨激昂地讲述着氢弹爆炸的消息,于敏热泪盈眶流下几滴热泪,于他而言,这是一场无声的庆祝。于敏刮掉了一直以来没时间打理的胡子,把国旗放在桌子上看了许久。孙玉芹似乎也明白了什么,看向他默默流了几滴眼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科研人员深藏功与名,实现了对祖国的无悔誓言!

第13集剧情介绍:张富清转业到来凤

2012年秋,湖北武汉。一名叫张富清的老人因生病需要进行手术,风险很大,医生建议截肢,张富清不愿意接受。儿子再三劝说,张富清动摇了。1948年张富清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全凭着两只脚一步一步地走到现在,张富清看着自己这只脚说,是他对不起它。张富清给妻子张玉兰打了个电话,不由得想起了走过的路,他们是1955年结的婚。张玉兰也记得清清楚楚,当年,张富清寄来了一封信说马上要转业,有三个选择,可他偏偏选择服从组织安排。张富清还问张玉兰愿不愿意到部队来,父母担心远,但她还是去了。

1955年初,张玉兰跟着张富清从武汉出发,到了湖北最偏远的来凤县。路上,张玉兰问他为什么选这么个地方,来凤是最穷最偏僻的地方,但张富清还是愿意去。到来凤那一天正赶上过年,下着雨,二人又冷又累。电话那头的张富清挂了,张玉兰心里却慌得不得了。张富清继续追忆起了过去,到来凤后他分配到了粮油所,刚到那里时老百姓吃不上粮食,怨言很大。老百姓排着队闹,还打人,张富清没处理好前面,后面又有公安拿着枪来闹事。张富清用枪熟练,公安见他当过兵才好好说缘由。来凤脚踏三省形式复杂,公安大队身负剿匪重任,在深山老林里饿得都虚脱了。张富清也心疼,说一定把三十担精米凑齐。

张玉兰做了油泼面,这里的人都不爱吃面,爱吃米。张富清和张玉兰说了几句话就想到,一定要发动人民群众才能把军粮磨出来。张富清连夜发动群众,拜托了几个老乡舂米才把米供应给公安大队,他至今都忘不了公安走时的那三个军礼。1955年夏,张富清和张玉兰的女儿建珍出生了,听见她的叫声,张富清想起了母亲。最后一次见母亲,他是带着张玉兰、建珍和建国去的。两个孩子们因为吃不上东西瘦,张玉兰也跟着张富清在穷地方,娘家人有些心疼。张母身子骨差,也想让张富清回家来,可张富清说他是党员,他要替那些牺牲的战友们做没做完的事情。张玉兰娘家想让张富清先回家去,留下张玉兰和两个孩子,和张玉兰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不干拖后腿的事情。一家四口又从陕西洋县,回到了恩施来凤。

做完手术后的张富清惊醒,说梦到母亲在村口等他。张玉兰打电话来,儿女们都没把截肢的事情跟她说,可她还是觉察到了什么。张富清仿佛看到下雪了,思绪又回到了1959年冬,他被调到来凤最穷的三胡区做副区长。在那个透风的屋子里,张富清和张玉兰带着孩子们过冬。旱情严重,张富清带人去探麻坑洞,据村民们说这里有条千年蛇精,当地人就算渴死也不愿意靠近那里一步。张富清胆子大,举着火把先进去了,接着就把绳子捆在身上说要下去看看。村民们劝他别下去,不然有什么三长两短他们该怎么交代。张富清说他命硬,到底后他便发现了一处泉水。张富清兴奋地朝上面喊下面有水,没想到他们听成了下面有鬼,不分三七二十一把张富清拉了上来。

水在麻坑洞里,张富清就带着大家引水做水渠,还拍胸脯保证要是惊动了蛇精,倒霉的事情他担着。有一天,张富清收到了老家来的电报。张母病重危在旦夕,可张富清担心现在走人心就散了,来回二十多天旱情也要拖二十多天。张富清凑了二百给家里寄过去,打算一完工就回老家。那一晚,张富清砸了一夜的石头,可没几天就收到了母亲去世的电报。

张富清发动人民群众,半年后终于将水渠建成。

第14集剧情介绍:张富清修建水电站

1961年夏。房子漏雨,张富清和孙玉兰的第三个孩子尚在襁褓之中,二人搭了个塑料在屋顶上。恩施地委要求干部驻村,孙玉兰想他一定又挑了个谁都不去的大队,张富清笑了笑说他是共产党员,群众都看着他呢。张富清背着包裹下乡,路过一户人家讨了口水喝,这户人家只有一个老婆婆,听说他是驻队干部塞了他一些吃的,临走时,张富清看见了房门上挂着烈属光荣的牌子。到地方后,张富清住在一户人家里,他们家人多没屋子,张富清就搭了点草睡在外面。张富清闲不住种点东西,屋主埋怨干部下乡只是走个过场,三五天就打道回府了,张富清也不说什么。

张富清给他们交粮票,叫屋主把粮票换成洋芋,这样他家孩子能吃的多些。带着大家下地干活,张富清也饿着肚子,两眼模糊。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张富清有整整三个月没回家,建珍懂事的叫人心疼,小小年纪学会了煮饭、照顾弟弟妹妹,还会做针线活,她是孙玉兰的好帮手。再次进村时,张富清想给那户烈属带点粮食,现在情况困难,孙玉兰还指望着他能往家里带,尽管如此,她还是从孩子们嘴里省了些粮食,让他带上。

三胡区缺少农具,听说有个工匠杨师傅很厉害,张富清便想把他请过来。因为解决了户口和编制,杨师傅十分乐意。张富清又建议修水电站,带着大家去做调研时竟然脑袋一晕,直直地栽进了河里。因为饿,肚子里没有食,张富清才一头掉进了河里,醒来后孙玉兰和建珍都来了,而他兴奋地告诉她们,他要干一件大事。张富清领导着大家修建水电站,听说缺乏劳动力,屋主夫妇还特地跑来支援。

1963年夏。大雨滂沱,屋子漏雨,张富清总说要修屋顶,却总是没时间。冬天时,工地出了一件事,一块大石头卡在半空上不去下不来,张富清腰系着一条绳子落在大石头上,把绳子绑好指挥大家一起往上拉,顺利化解了这场危机。孙玉兰攒了两年的茶油,让张富清拿到工地上给大家点油水,毕竟是干重活的人。建珍发烧好几天了一直不见好,大夫说最好还是带到县医院去看看,孙玉兰问张富清能不能请出一天假。工地马上完工了,张富清说再等两天吧。建珍醒来说想吃苹果,张富清答应回来时给她带。

经过大家的努力,水电站终于修建完成,家家户户通上了电灯,照亮了整片天空。建珍的病也越来越严重,最终被确诊为病毒性脑膜炎,张富清始终自责耽误了她的治疗。用过很多药,建珍的病都没有好转,留下了后遗症。多年后的建珍依旧像孩子一般,和孙玉兰一起等出院的张富清回来。当看到张富清截了一条腿,孙玉兰径直晕了过去,醒来后心疼地直哭,他到这个年纪了还要学走路。建珍见状,吓得嚎啕大哭。张富清不肯坐轮椅,也不肯安安稳稳地躺着,八十八岁开始重新学走路。也许是上年纪了,张富清时常想起过去的事情。

1965年夏,孩子们闹着,张富清和孙玉兰也好些日子没回洋县老家了。中央要求精兵简政,张富清负责三胡区的工作,这是个得罪人的事儿。张富清第一个就把张玉兰精简了,让她别上班了,在家里照顾孩子做家务。家里没田,还是外来干部,孙玉兰是不在精简范围里的,她让张富清申请块地,她二话不说立马退下来。张富清说,不可能的,孙玉兰心里委屈得很。

第15集剧情介绍:孙玉兰生病

孙玉兰在供销社的工作做的兢兢业业,别人家的老婆都能好好的工作,她凭什么不行?可组织上安排了这个任务,孙玉兰不支持他谁支持呢。可张富清和孙玉兰两个人的工作都不足以养家糊口,四个孩子她绝不能饿死一个,所以她告诉张富清,结婚这么多年她什么事情都依着他,就这件事情,不行。张富清和她商量着来,孙玉兰最终还是选择退下来支持他的工作,她能过好日子,也能吃糠咽菜。

1965年秋。孩子们都长大了,衣服得做新的了,建珍的病药也不能断,家里开支实在省不出来,张富清叫孙玉兰把他那项开支省了。孙玉兰抱回了一只猪养着,张富清担心干部家属带头不太好,不过孩子们毕竟要张嘴吃饭的。张富清见自己的箱子被动过,是建国用里面的东西换了小猪,张富清气得打了他一顿。

1967年春,一个地方的生产起来了又被派到另一个地方,张富清始终没有停下脚步,这次他一走就是两个月,孙玉兰干点杂活贴补家用,而孩子们也长大懂事了,每天下学后捡柴火,都能帮她一把了。家里锅里、灶里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孩子们捡回来的,没花一分钱,孙玉兰很是高兴。张富清托人带回来一块冰糖,孙玉兰砸碎了分给几个孩子吃。

孙玉兰找了份新工作,在手工联社,解决了家里不少困难。张富清的工作忙,孙玉兰在家一人带着四个孩子,省吃俭用。一天醒来,孩子们发现自己多了双新鞋子,是张富清回来了。也许是好久不见,孩子们看着他都一脸陌生。过年了,今天家里的饭是管饱份,张富清还给建珍带了苹果回来。建珍懂事,切开给家人都分了一瓣吃。张富清始终记得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他们有的死的时候还不到二十岁,张富清总说他不是一个人。张富清和孙玉兰说要等卸甲归田时回老家洋县,让那里也能通上电过上好日子。1968年夏,来凤开了家照相馆,孩子们都好奇地凑去看拍全家福。张富清还在外工作,孙玉兰说他不在不算全家福。建国说张富清成天不在家,要照张相给他带在身上免得忘了,孙玉兰就带着孩子们拍了一张照片。

孙玉兰累病了,建荣和建全都回去陪建珍了,建国陪在她身边。大夫说孙玉兰累不得,更不能让她生气。孙玉兰不愿意继续在诊所待着,建国想交了钱带她回家,手工联社那边因为是临时工只能报百分之七十的医药费,但大妈好心,把剩下的我也给了他。建国带着建荣去驻队的地方找张富清,一路上跋山涉水,在一位大哥的带领下上了山。张富清这几天带人在二尖子山日夜奋战,回来后建国拿给他那张全家福,说孙玉兰得了心脏病,还有风湿,想让他回家去。可张富清忙着在这里修大田,暂时还回不去。建国管他要了钱说要把医药费还给杨婶婶,可他知道把这两块钱拿走了张富清就吃不上饭了,临走前把钱留下了。

1974年夏,张富清从三胡调到卯洞,一家人从破屋子搬到了庙里,不过张富清又去高洞驻队了。

第16集剧情介绍:张富清带领修路

张富清的鞋子坏了,正好到了供销社就去买双草鞋,张富清见草鞋都坏了卖货人员态度也不好很生气,把供销社的王主任骂了一顿,并且命令供销社从今天开始整改,连鞋都没穿接着去赶路了。高洞在研究修路的事情,只是需要炸药没有人懂,报批也是个难事,张富清又把这件事情揽了下来。张富清拉着小杨回家吃饭,孙玉兰做了油泼面。孩子们都已经长大了,建国说学校推荐他去县城运动会,所以想换一条新裤子,他这条又破又短。孙玉兰却说不行,毕竟张富清的裤子比他年纪都大,不还是一样穿着。

张富清带着人们修路,别人觉得他只是在这里喊几句空口号,等他走了坑还是要本地人填,张富清就说他不修好这条路就不走了。当地人用面条下饭,张富清说起了陕西面食,说修好路后要亲自给大家做一次擀面皮。张富清说修好路要让高洞人也出去看看,也让外面人看看高洞的景色,自己创造机会让日子过得更好一点。村民们担心修路影响农忙,不过张富清已经想好了解决办法。

1977年秋,高洞公社,张富清带着大家开工修路。建国自己打工买了一匹布,建荣和健全追在他后面艳羡不已。建国让孙玉兰帮他做条新裤子,可孙玉兰要拿这布料给张富清做条新裤子,他那条破裤子已经穿了很久都没换,建国也没办法。张富清和村民们忙着修路,在峭壁上飞来走去的。要点火了,张富清点火后才跑下安全的地方躲避。一声轰响后,修路正式开始。

1977年冬,建国听说恩施的国营厂在招工也想去试一试,不过招工名额有限,他想让张富清帮忙,这样家里也能富裕一点。孙玉兰没回答,叫他吧新做的裤子给张富清带去。建国兴奋地去了工地,张富清年纪也不小了,在工地上却还是很卖力。父子二人坐在山头吃午饭,建国拿出孙玉兰让带的辣椒,是他自己做的。

建国支支吾吾,才开口让张富清给他弄个指标,可张富清直接拒绝了,他不能一有好事儿就想着自己家。建国很生气,张富清只想着自己的名声,却没想过他们跟着张富清过什么日子,他是符合指标的,却因为他的名声连公平竞争的权利都没有。建国委屈地拿出那条裤子,要张富清给他指条活路,张富清让他和卯洞的高中毕业生一样去林场,也是一条活路。

建国摔下裤子就走了,一路上越来越委屈,却只能忍着。1978年春,建国去扎河溪农场种树了,因为生张富清的气也好久没回家了。张富清带着辣椒去看了建国,建国问他那个挂壁公路修的怎么样了,他在那么危险的地方工作,建国都没敢告诉孙玉兰。1979年夏,经理两年日夜奋战,高洞终于有了第一条公路。孙玉兰带着孩子们准备跟着张富清离开这里,村民们听说他要走了自发来送行,这么多年他在这里的工作大家都看在眼里。

第17集剧情介绍:张富清离休

1981年冬,湖北恩施来凤县。张富清被调到建设银行做副行长,但是建行缺钱,财政局也缺钱。建荣复读了一年还是没考上读书,她不想再继续读书了,张富清劝说她每个人在每个阶段都有要做的事情,要有文化,他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矿井压力大追着张富清希望再宽限他们几天,张富清的压力也大,索性就住在了矿上,整天数煤车。张富清来到建行后每一笔账都记得清清楚楚,走遍了来凤大小企业,财政局每年拨出一笔钱做奖励,张富清用这笔钱盖了办公楼、职工宿舍。

勤勤恳恳工作几十年后,1984年秋,张富清离休了。转眼已经1985年,张富清和孙玉兰来到来凤已经三十年了。组织上让张富清退下来,他也无怨无悔,每天在家里做孙玉兰的助手。两个人一起磨豆子做合渣,建荣做了护士,健全考了师范当了老师,家里也宽裕许多。张富清在家里也闲不下来,成天摆弄家里的东西。

2014年冬。今天是张富清九十岁大寿,孩子们带着孙子孙女们也回来了。本想去饭店吃,张富清却非要自己做。家里的老房子已经三十年了,孩子们想换个电梯房,可张富清已经住惯了不想换。退下来三十年了,张富清却依然每天都关心着国家大事。日子依然过得平淡,孙玉兰在某天,突然晕倒了。躺在医院里,孙玉兰还在心疼钱,如果不是张富清逼她从供销社退下来她也是可以公费医疗的。张富清的良心都给了国家,孙玉兰并不埋怨什么。

张富清也住院了,医生建议借此机会把白内障手术做了,建行说要帮他全额报销,可即便这样张富清也非要做便宜的。健全问张富清有没有军人证明,说要给他去做个登记。健全回家翻出了张富清的箱子,里面放着他的一套军装,还有几块军功章紧紧地用布包裹着。

健全拿着这些去给张富清做了登记。健全把军功章用手机拍了下来,这些东西他们几个儿女从来都不知道,估计连孙玉兰也不知道。一次同学聚会上,做记者的同学偶然看到了健全手机里军功赫赫的那些照片,让几个生面孔去了张富清家,要挖第一手的资料。

健全带着三个人回了家,说是老同学特意让他们来拜访张富清。张富清回忆起了壶梯山战役,那对他来说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过去的事情反而记得越来越清楚。当时的张富清还是青年,家在国统区,张富清回不去家就留在了共产党。说起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区别,张富清还提起他见过彭德怀司令员,就在壶梯山战斗的时候。提前过去的那些事情,张富清满眼都是怀念。

第18集剧情介绍:张富清事迹被报道

张富清给他们指了指在壶梯山战役中获得的的一等功勋章,战役结束后师党委批准了他入党,并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称号。张富清回忆了自己的战斗事迹,因为粮食紧缺,西北野战军大多数时候是饿着肚子上战场的,可即便这样也把对手打得屁滚尿流。1948年冬,马上要打到洋县了,张富清和战友说起了家乡的美食,东北战友说等中国解放,要请他们吃猪肉炖粉条。

张富清接着回忆起了第二枚功勋章,永丰战役中,张富清带突击组夜间上城夺取敌人碉堡,也是在这一次的战役中,张富清亲眼目睹了两个好战友的死去。张富清当时心中憋闷,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炸碉堡。那一仗西北野战军大获全胜,但也牺牲很大,带着他一起冲上去的那些老兵们一个都找不到了,他找了很久都没找到,他只是想要告诉他们,我们胜利了。战火后的废墟中,张富清仿佛看到他们两个人在闲谈,说着解放后的生活,可是一转眼他们又都不见了。

年迈的张富清回忆起这一幕内心悲切,这些事情,七十年了他都没有和别人讲过,现在讲出来还像昨天一样。永丰战役结束后,张富清再次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并获得了第二枚功勋章。这些奖章张富清珍藏在箱子里那么多年,是因为他还活着,可是那些和他并肩作战的战友们都牺牲了。张富清发誓,要完成他们没有完成的愿望,把这面革命大旗抗到底。

2019年冬。张富清的战斗事迹被刊登在报纸上,张富清看到后却大发雷霆,告诉健全到此为止下不为例。家门被来采访记者和群众踏破了,健全连忙给同学打电话批评了他。张富清的事迹被报道后县委也很重视,指派宣传部整理出来,但记者们都想深入采访张富清。宣传部为此上门拜访了张富清,希望他把英雄事迹讲出来。后来张富清接受了来自全国媒体的采访,他不爱看战争题材的电视剧,因为会想到以前在战场上的事情。说起那些事情,张富清潸然泪下。

张富清重新穿上了军装,部队里也来了人,说欢迎老英雄回娘家看看。三五九旅特地慰问张富清,张富清还联系上了当初在三五九旅一起作战的老战友。战争年代张富清立过功,但是没有告诉其他人,也没有告诉家人子女,那是因为他的战友不到二十岁就牺牲了,而他还活着,他有什么资格把那些功劳拿出来说呢。张富清要好好活下去,好好完成工作,告慰战友们死去的英灵。

因在永丰战役中勇敢杀敌,张富清受到了彭德怀司令员的亲切接见,并拿出一盒罐头嘉奖。来到烈士纪念碑前,张富清虽已年迈,军礼却依然有力坚强。即便脱下军装,他们依然是最可爱的人。

第19集剧情介绍:黄旭华李世英结婚

1952年的上海,港务局青年活动会上,黄旭华和李世英相识。那是李世英第一次给黄旭华理发,没想到一理就是一辈子。李世英要去大连读大学进修,离开的那天,李世英跑到港口和他告别,黄旭华的船已经走远,她就把东西留给刘主任拜托她一定要交给黄旭华,里面是一把推子。

1954年,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刚从列宁格勒造船学院毕业的严保国作为苏联专家瓦西里的翻译回国为祖国效力。关于仿制鱼雷艇,黄旭华向瓦西里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却被告知只需要学会仿制就好,因为中国目前的工业不足以建造潜艇,就算被侵略,苏联也会保护好我们的。结束后黄旭华依然追着向瓦西里提问,结果被严保国阻止了,说他刚才的举动太过分了,也希望他能清醒一点,老大哥现在只想教我们仿制,除此之外什么都别想。可黄旭华不是这么想的,他想学到更多。午饭时,黄旭华带着家乡的酥肉,用生疏的俄语向瓦西里提问,人家听不懂他就用肢体语言,被严保国生拉硬拽赶了出去。

某个雨天,黄旭华正在学习俄语,遇见了同在公交车站躲雨的李世英,她来这里当翻译。第一次给苏联专家做翻译,严保国提醒李世英不要给黄旭华做翻译,他嘴里蹦不出几个单词,却还非追着苏联专家聊天。李世英当然没有听他的,黄旭华一贯第一个举手提问,李世英也认认真真地帮他翻译。下课后,李世英再一次帮黄旭华剪了头发,黄旭华则拿着镜子偷看她。这一幕引来了不少人的围观,瓦西里都为他们的爱情鼓掌。

不久后,黄旭华和李世英结婚了。同事朋友们送来祝福,黄旭华和严保国在婚礼上高谈阔论,被生拉开后才一起跳舞。1958年,黄旭华和李世英已经生下了一个女儿,黄旭华对她十分宠爱,每天怎么抱都抱不够。上班后,黄旭华被吕所长叫去,给了他一封介绍信和火车票,让他马上出发去北京。火车是十点的,黄旭华甚至来不及回家收拾衣服,只能写下临时出差的纸条折成船的样子,让严保国把这个交给李世英。

严保国和春玲搞不懂黄旭华到底去了哪儿,李世英却很放心,他说了勿念,也说过很快就会回来的。到北京后,黄旭华拿着介绍信来到北京海军参加会议,认识了来自福建的赵达生和海军刘宏元,他们对将要开的会一无所知。会议开始后于所长让他们把本子收起来,不要做记录,他们要从事的工作保密性极强,从现在起要断绝与外界的联系,无论是妻子、父母还是朋友都不能暴露工作单位,一辈子都要做无名英雄。闻言气氛沉重,却没有人退出。于所长便宣布了大家来这里的目的,从即刻起,开始研发我们自己的核潜艇。他们面对国旗宣誓,像核潜艇一样潜入深海,不知何年再与亲人朋友相见了。忠于祖国忠于党,严守秘密遵守纪律,不达目标,绝不放弃!

吕所长去通知李世英,说黄旭华有任务暂时不能回来,要在北京待一段时间,无论家里有什么事情组织上都会帮助她,李世英对此一头雾水,也十分担心。大家挤在军乐团的楼里做研究,天气炎热,所长挨个儿给大家发了冰棍。黄旭华和赵达生、出去买书,回来的时候却因为没有证件回不去了,还被所长给训了一顿。他们抱怨自己是杂牌军,所长却说他们就是杂牌军,隐身的滋味才刚刚开始,未来许多年都将如此。

第20集剧情介绍:黄旭华回家探望

1958年的北京,科研人员正在热烈的讨论,于所长忍不住进来听了一下,黄旭华能够听取不同的意见,也没有参与热烈的争论,于所长好奇地问他怎么一个人在这儿不说话,黄旭华回答他还没有最大程度的占有资料,不好发言。李世英收到了黄旭华寄来的一封信,这是黄旭华抽空写下的,来来回回写了好几次都撕了,最后写下寥寥几行,最后留下两个字,勿念。李世英收到来信终于放心,回信给他。

严保国也被调来北京,还和黄旭华成了室友,黄旭华追着他问闺女怎么样了。李世英还给黄旭华寄了几件衣服,和一个叠成小船的纸条,黄旭华看过后忍不住发乐。严保国问黄旭华进展如何,黄旭华如实回答,一开始所有人都干劲十足,可是后来一点点发现以前学到的东西完全用不上,数据、仪器、材料都很缺乏,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严保国觉得不至于,说三年之内一定能搞出来,黄旭华笑他太乐观了。熄灯号响起,打断了二人的争论。黄旭华躲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筒看女儿的照片,提笔写下给父母兄长的信。

大家一致认为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可是一到会上就没人敢提反对意见,严保国一拍桌子说明天讨论会上谁也别说话,他来说!次日的讨论会上,于所长问他们三年内能不能下水,严保国还没来得及站起来黄旭华便反对,研制很着急,但也不能违背科学规律,科学研发可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逻辑,严保国补充认同。于所长说他和严保国会访问苏联,登上核潜艇带回第一手资料,有老大哥的支持,三年时间并不是不可能。

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归来后,带回了不少东西,众人见状急忙去问严保国什么情况,严保国却低着头什么话也不说。苏联专家要全部撤走,资料也要带走,黄旭华却并不担心,这个世界上离了谁都是一样转的,大不了就从零开始。核潜艇下水时间推迟到了五六年以后,但是科研任务一天都不能耽误,于所长让黄旭华和严保国去找能够做实验的大水池。黄旭华和严保国回到了上海,路过家门却不能进,二人只能忍着。

春玲告诉李世英有人在大食堂看见黄旭华了,李世英有些不相信,他真的到了上海还能不打招呼不回家啊?黄旭华在实验水池忙碌,严保国接到上级指示特批一天假可以回家连忙来通知他。黄旭华有些恍惚,还以为自己在做梦。李世英推开家门看见黄旭华陪着女儿情绪激动不已,二人久别未见,至于女儿对黄旭华还有些认生呢。李世英又给黄旭华理了一次发,黄旭华还是举着镜子从里面偷看她,满眼深情。

女儿今天很精神,晚上都不睡觉。李世英问黄旭华以后能不能常回来,得到答案有些失望。第二天离开时,李世英抱着女儿黄海燕站在窗前目送黄旭华,黄海燕终于开口叫了爸爸。在水池子里泡了整整两年后,严保国有些不耐烦了,我们的目标是大海深处,不是这个小水池!黄旭华却在这个时候收到了来信,父亲去世了。黄旭华默默流着眼泪,如果他请假领导一定会批,但也一定会很为难,他立下的誓言不能违背,父亲在天之灵一定会明白他的。所以母亲并没有怪黄旭华,他没能回来,一定有他的难处。

转眼到了1962年,黄旭华带着李世英和黄海燕来到了北京分配的宿舍,他们和严保国住一个院子。黄旭华给黄海燕改了新名字,叫做黄燕妮。

第21集剧情介绍:核潜艇项目下马

北京,1962年。黄旭华发现大家匆匆离开,严保国也一脸落寞地告诉他一切都结束了,核潜艇下马了。会议室内,科研人员无一不耸拉着脑袋,个个没有精神。于所长劝大家要理解,当初他就是在这里迎接的大家,马上要离开奔赴新的岗位,但是总没有离开老本行。于所长希望大家打起精神来,我们是核潜艇人,我们会见面的!黄旭华等人默默流着眼泪,他们都想不通这是为什么,却也只能被迫接受,默默离开。

严保国和黄旭华郁闷地喝着酒,为了核潜艇他们没日没夜地吵,没日没夜地画,如今却是一场空。严保国十九岁就去了苏联,他是可以留在苏联的,可是想要争一口气,他回来了。苏联觉得他们造不出核潜艇,严保国大老远跑到苏联就是想见见那个核潜艇,可是他们却不让他上去。从那个时候开始严保国就发誓要争一口气,可是核潜艇怎么就下马了呢。黄旭华冷静地把喝醉的严保国带回了家,第二天于所长告诉黄旭华,接下来组织上会留下几个人继续研究做保留计划,以便将来东山再起,黄旭华是其中之一。接下来于所长要离开一段时间,黄旭华会成为一个孤独的潜行者,要有耐心等到我们国家度过最困难的时期,在重启之前,黄旭华不能放弃。黄旭华握着于所长的手答应道。

黄旭华一家送严保国一家离开了北京,两个小女孩也依依不舍的。黄旭华依然如往常一样去做研究,不同的是身旁没有了并肩作战的朋友,只有他一个人。核动力组的老彭也留了下来,黄旭华和他聊了起来。老彭父母双亡,从小吃百家饭长大,心中意志十分坚定,他是不会放弃的。黄旭华点了点头,他也不会放弃。留下来的人便在这段时间互相学习,坚定着走下去的信念。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举国上下沸腾不已。于所长回来了,在楼下喊着黄旭华的名字,让他带上三年研究的资料下来。黄旭华连忙带上三年来的资料和于所长去了国防部于部长家,于所长负责拜年,黄旭华负责汇报。核潜艇项目重新启动,大家从各地回到了北京,但我国的核潜艇事业依然任重道远。

因为设计问题,严保国又和黄旭华吵了起来,双连吃饭都不安生。上级最终采取了严保国的方案,第一艘核潜艇按常规线性设计,这对黄旭华和赵达生如晴天霹雳。于所长接到临时通知,中央军委要听取水滴线型的设计汇报,让黄旭华带上资料跟他去,还要他暂时保密。黄旭华很担心严保国的心情,却也没办法说。晚上,严保国一回来就在闹脾气,黄旭华回来就听到他在砸东西。两家人突然闹起了别扭,黄旭华想找严保国好好聊聊却没有回应。

于所长特地找严保国谈了一次话,水滴线型的方案马上就要实施了,严保国怎么能在这个时候撂挑子!现在压力最大的人是黄旭华。

第22集剧情介绍:黄旭华转战福禄岛

黄旭华压力大,于所长想尽办法宽慰他,从无到有本就是需要冒险的。严保国突然冲进来一把拉走了黄旭华,说他爸有个做外交官的朋友,他从国外带回来一个核潜艇仿真玩具。众人围着这个玩具兴致匆匆,于所长告诉大家从现在起要开始新的挑战,转战福禄岛!

1966年,黄旭华把李世英和黄海妮接了过来,这天赶上了一场大雨,黄旭华说雨过天晴后,这岛上很美。严保国和春玲早早地就来了,抱着黄燕妮去找严海霞玩儿去了。李世英见屋子里漏风又漏雨,环境简陋,愣了一下,又埋怨黄旭华早就应该让她来的,他一贯不会照顾自己。只是不该让黄燕妮跟他们一起遭罪,她身体弱。李世英想养一只鸡,下了蛋给黄燕妮吃,黄旭华有些心疼,让她受苦了。李世英见黄旭华手上都是茧子有些纳闷,他分明是做研究的,却不知他也要做体力劳动。一家子暂时在这个海岛上安家,黄燕妮管鸡叫布娃娃,李世英说奶奶给她做的布娃娃丢了,她哭了一路呢。严保国拉着黄旭华就跑,说赵达生和别人因为设计图吵起来了。黄旭华在这边解释半天,又去另一边解释,赵达生提议做一个一笔一的模型又引起了群情激奋,哪儿来那么多钱啊!图纸虽然画出来了,可是没有人见过核潜艇,谁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大家依旧是两眼一抹黑。

黄旭华正头疼时,见到了黄燕妮捏的过家家玩具顿时有了主意,二话不说往外冲。没想到赵达生已经做了个模型出来,连忙让他做个设计图,用木头做个和核潜艇一模一样的模型。然而这个提议遭到了强烈反对,有人认为如果传出去太有损脸面了。黄旭华和严保国为此去找于所长,于所长听到二百五十万的经费顿时急了,黄旭华和严保国你一言我一语的,于所长才勉强答应。老彭他们的核动力组也来到了福禄岛,和黄旭华他们并肩作战。

微机室外,黄旭华和严保国、赵达生、宏元四人排着队,争分夺秒地进行运算。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地进行生产,没想到结果超重一百八十四吨,几百号人埋头苦干结果是这样的结果,黄旭华气得拍桌子吼。黄旭华第一次发这么大的火,连严保国都吓了一跳。布娃娃下蛋了,黄海妮和严海霞为了让它多下蛋给它吃大米,可这些大米是人都不够吃的,俞连长想要阻止,黄海妮却说她要让布娃娃下更多的蛋给黄旭华吃,他平时都舍不得吃的。深夜,俞连长偷偷把两个鸡蛋留给正在做研究的黄旭华和严保国。

黄旭华和严保国商量了一下,决定重新生产零部件,这次要亲自监督。全国两千八百多个工厂同时开工,严保国将大家一一做了分组赶往全国各地监督生产。李世英听说俞连长给科研室送的鸡蛋都是从战士们嘴里扣出来的,黄旭华叹了口气。其实李世英特别想让黄燕妮回城里上学,可现在看来他们必须做好长期安家的准备,黄旭华整天忙得连觉都睡不够。俞连长拜托黄旭华下次去北京的时候帮他带只口琴,他媳妇儿要生了,他想下次探亲吹给他们听。黄旭华把自己的口琴送给了俞连长。

放学后,李世英和春玲去接孩子们,严海霞悄悄告诉春玲黄燕妮上体育课饿晕了,她把早饭偷偷给布娃娃吃了。回家后,二人忽悠两个孩子回去写作业,拿着刀准备把布娃娃给杀了。黄旭华听说黄燕妮晕倒知道她营养不良,盘算着给她弄点好吃的补身体。李世英来给他送鸡汤,黄旭华知道这是布娃娃后吃都吃不下去了,那可是黄燕妮的宝贝。

第23集剧情介绍:女儿受伤黄旭华自责

1969年,福禄岛。李世英和春玲把布娃娃杀了炖汤喝,黄旭华皱了皱眉头说她捅马蜂窝了。二人回到院里就听黄海妮和严海霞哭闹的声音,吵着闹着要布娃娃,严保国和黄旭华怎么哄都哄不好。李世英忍着情绪走进屋子里,说还剩下一些,让黄旭华吃了别浪费。黄旭华没吃,李世英情绪难过起来,她连鸡骨头都不舍得吃,这么做是为了谁啊。黄旭华连忙安慰她别生气,决定把鸡剁成馅儿包到云吞里,黄燕妮一定会吃的。

闲暇时候,黄旭华就一个人躲起来拿起针线,给黄燕妮缝布娃娃,严保国发现后忍不住取笑他。1970年,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服役,同年中国第一艘战略核潜艇开始研发。1974年,美国发表了导弹水下发射稳定性的论文,黄旭华认为应该马上跟进,他把赵达生和刘宏元调进战略导弹小组协助研究。黄旭华太过武断,严保国连忙拉着他出来,有几个人正准备打他小报告呢,这个决定万一失误了会引起很多风险,黄旭华却依然坚持,他相信他们设计的稳定系统没问题,如果错了,他负全责。

李世英帮黄旭华理发,最近他压力大,饭你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够,日渐消瘦。春玲跑来找孩子,她去学校接孩子老师却说因为刮台风早就把孩子放回来了。台风肆虐,黄旭华和严保国一众人连忙去找黄燕妮和严海霞。雨越下越大,最后大家在海边礁石发现了已经晕倒的两个孩子,又急忙把他们送到了医院。两个孩子被送进了抢救室,结果出来了,严海霞没事了,可黄燕妮还没脱离危险期。李世英听到这个结果哭得稀里哗啦,埋怨黄旭华不该把她带到这个小岛上受苦,一瞬间的情绪崩溃无处发泄。黄旭华看着李世英哭闹有种深深的无力感,攥紧的拳头还滴着雨水。

黄燕妮迟迟没有醒,黄旭华不断在她床边认错说对不起她,默默地把那个缝好的布娃娃放在她身边,陪了她整整一夜。次日一早,黄燕妮醒了过来,黄旭华欣喜不已,抱着她亲了又亲。来送饭的李世英看见这一幕,流下了心酸的泪水。黄旭华拿着鸡蛋让俞连长把它吃了,俞连长连连拒绝,说他们科研人员要补充脑力,鸡蛋是他们该吃的东西。黄旭华拿口琴威胁他,俞连长才吃了一个,黄旭华把剩下的也都塞给了他。俞连长指着大海问他,咱们的核潜艇以后也停在这儿吗?俞连长很佩服他们这些科研人员,说以后也要让儿子像他们这样。

刮风下雨又停电了,俞连长向黄旭华保证过绝不能耽误研究,冒雨打着手电去抢修,结果触电倒地,被急匆匆地送到了医院,却没能抢救回来,为科研人员抢修的俞连长沉重的牺牲了。1988年。黄旭华从梦中惊醒,他年纪已经大了,李世英也是,二人一起经历了许多大风大浪,李世英明白,黄旭华是想跟着他们一起下水的。黄旭华母亲已经许久没有见过他了,她身体已经不太好了,却还不愿意打扰黄旭华,他在保密单位工作,就一定是在做大事。

南海某潜艇基地,黄旭华和赵达生等人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俞连长的儿子俞庆文参军了,做了海军,黄旭华和严保国偶然通过口琴认识他的。俞庆文想要替俞连长圆满,他想申请参与核潜艇实验。这帮孩子们去拍照了,严保国叹了口气说,他们是在给自己拍遗照。下海是有危险的,大家都抱着万死不辞的牺牲精神,而这也在无形中给科研人员增加了压力。

第24集剧情介绍:黄旭华执意一同下潜

马上就要进行极限深潜了,黄旭华让俞庆文带头唱一唱,还特地开了一个谈话会。即将执行任务的海军有很多人都写了遗书,黄旭华叫俞庆文起来读一读,有人写给了母亲,有人写给了妻子,有人写给了弟弟……写给父母家人的信中,句句抱着必死的决心,已经做好了为祖国献身的准备。黄旭华却告诉大家,他是要大家把数据拿回来,作为总师他有足够的信心,能够把大家安全的带到海上,就能把他们安全的带回来。黄旭华还宣布,他将和大家一起下潜。

严保国理解黄旭华的心情,但不同意他这么冲动,全球都没有这样的案例,作为总设计师怎么能跟着一起下潜做实验。严保国想和黄旭华一起下潜,黄旭华却不同意,他掌握着一直以来的数据,万一出了事至少还有严保国总结经验教训。严保国叹了口气,二人杠了一辈子,现在看来还是杠不过他。黄旭华则始终记得严保国说的一句话,我们的目标是大海深处!

南海。核潜艇持续下潜,严保国与赵达生等人也在焦急等待。李世英手里拿着当初和黄旭华结婚的照片,一整天都是不安的。小睡一会儿后的李世英突然惊醒,一言不发地往家门外走,黄海妮见她跟丢了魂儿一样连忙追出来。李世英先是说要去黄旭华单位,走错了方向,走一半又魂不守舍地返回了。

情况不容乐观,但大家相信有黄旭华在,一定没问题。李世英突然接到了电话,接着急急忙忙就要走。已经超过了预定上浮时间却仍不见踪影,严保国等人有些着急。静谧的海洋深处,核潜艇在黄旭华的指挥下持续下潜,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黄旭华的额头被汗水洗礼。李世英去到首长办公室,沉重的接起了那个不知什么消息的电话。核潜艇浮到海面上那一刻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我们成功了!接起电话的李世英得知黄旭华平安无事,终于忍不住放声哭了起来,这其中的担忧、欣喜,只有她自己明白。走出办公室的时候,李世英的脚步放快了许多。

黄旭华成功了,他看着我们的国旗,心中感慨万分,从研发核潜艇到成功的这一刻,经历了太多心酸痛苦,而这一刻,不管吃多少苦都是值得的。1995年,母亲病重,黄旭华和李世英赶回汕尾老家,他已经有许多年没有回来,母亲再见到他头发白了,人也肥了。母亲伸出手想拉住李世英的手,那只手却在半空中停下重重地垂了下去,母亲走了。站在一望无际的海洋边,黄旭华说,他是一个很幸运的人。

2018年,青岛,海军博物馆。黄旭华已经九十二岁了,李世英也头发花白。二人一起参观了他穷尽一生心血的成果,像黄旭华说的,他这一生和它在一起的时间比李世英都长。李世英拿出手机,帮黄旭华与核潜艇拍下了一张合影。

第25集剧情介绍:申纪兰大海成亲

1946年,山西太行山。今天是申纪兰成亲的日子,小毛驴托着车子走在山路上,绳子突然断了。婆家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来的快点,新郎官的队伍不定什么时候就走了可眼下车是走不了了。申纪兰就拉着车往前走,终于到了西沟村。人家成亲都带值钱的嫁妆,申纪兰带的却是一辆纺车,她说这就是她的宝贝。迎亲开始了,申纪兰盖着红盖头坐在车上,却迟迟不见新郎官的影子。大海母亲急匆匆跑过来说,大部队突然说要走,大海也跟着走了。申纪兰掀了红盖头就跑去找大海了,队伍在那边走着,申纪兰在这头喊着大海的名字,就是想见见他。部队领导见了,就让人把姓张的新兵叫过来。

大海和申纪兰从小就认识,申纪兰举着新纳的鞋子让他放心走,家里有她呢。仗要打,婚礼也不能欠着,领导就这样帮二人办了个婚礼,希望他们以后互相支持,成为一对革命的模范夫妻。大海接过申纪兰的红绸子,这边系着那对鞋子,在战士们的见证下,大海与申纪兰结为夫妻,申纪兰还告诉他,她能帮家里干活,他只管放心的去打仗。新婚之夜是申纪兰一个人过的,屋子里贴满了喜字。大海母亲有些担心地来看了看,总怕申纪兰会生气不高兴,可申纪兰很是理解,还说要替大海守着家。大海母亲拿出煮的两个红鸡蛋,两眼婆娑地说,大海不在还有她,婆媳俩互相照顾。

大部队刚走还乡团就来了,他们抓人抢粮食,民兵集合要去对付还乡团,剩下的都是些老人和妇女。二大爹觉得剩下这些人没办法收庄稼,申纪兰却说他把人看扁了,她在娘家就经常下地干活呢。庄稼不能烂地里,申纪兰招呼姐妹们下地收庄稼。申纪兰干活利落,二大爹看了也连连夸。民兵队伍回来见庄稼都没了,还以为被还乡团抄了后路,吓得偷偷摸摸回了村儿还准备救人,没想到申纪兰带着全村干活呢。石头他们愣了一下,连忙上前帮忙。申纪兰要跟着民兵一起去还乡团,石头觉得她不该跟着去当累赘,一个女人家抛头露面别人非得笑话西沟没人呢。申纪兰却非要跟去,听说大海也在那边,她想去看看。申纪兰到处打听大海,遇见了那天见过的一个战士,他说大海出任务去了,申纪兰就拜托他把父母给的长命锁交给大海,希望他能打胜仗。

申纪兰教秀芝纺花,说在娘家一斤棉线能换一斤小米,还说要教大家纺花,会的人多了当然能够向县里要任务了。申纪兰和秀芝去找石头做纺车,石头一向对秀芝有些意思不过听说他们要纺车又不答应,说不参与她们婆娘的事儿。秀芝一生气拉着申纪兰就走,石头这才答应了要做,要多少也做。秀芝害羞地跑了,申纪兰见状也了然。秀芝她爹是村里的郎中,不过是个半吊子,不愿意下地干活还整天骂媳妇儿生了个赔钱货。秀芝又出门了,他爹又骂,自从申纪兰来了西沟村妇女都不安生了。

李大嘴两口子想生男孩子,拿着半瓶子醋来找秀芝她爹看病,她爹摆起了架子,收起醋开始把脉。申纪兰教秀芝四人纺花,听说李大嘴因为生不出男孩子在婆家抬不起头,一出门就被她男人打。秀芝她爹给李大嘴号完脉说没怀孕,李大嘴丈夫抄起鞋子就朝她打,下手十分狠。申纪兰成立了西沟妇女纺花组,男人能养家,她们也能纺花给家里挣小米!

第26集剧情介绍:纺花组劳动挣小米

申纪兰一早就要去县里帮村里要任务,大海母亲连忙端出面让她吃了再走。村里人都说申纪兰领头闹腾,大海母亲有些担心,可申纪兰不管别人说什么,只知道大海他们在队伍里打仗,她们也能出力让他们打胜仗,女人们也能出力,就不用低人一等了。大海母亲笑着点头,也不拦着申纪兰,只是她去了就必须把任务要回来,不然村里一人一口唾沫星子都能淹死她。申纪兰自小就跟着家人走南闯北,所以完全不怕,秀芝还把驴牵了过来,让申纪兰骑着省点儿力气。

到了平顺县政府,申纪兰拉着小毛驴进了院子里,秦干事嫌弃地让她拉出去。申纪兰表明来意,可她昨天才成立了纺花组,人家不信任她,怕她们做出来的东西不合格。原来秦干事就是负责纺花任务的,今天全县纺花人才都来比赛了,申纪兰决定参加比赛,可是没想到比赛都完了。申纪兰要不到任务,偶然遇到了工作队的李队长,李队长说她是山南底的纺花状元,还是军属呢。秦干事这才给了申纪兰一个机会,让她这个纺花状元露一手。

深更半夜了申纪兰还没回来,秀芝她们急得团团转,跟着石头一道去找人了。申纪兰的歌声响亮,她点着火把,还带回来了纺花任务。纺花组很快展开了工作,李大嘴悄悄扒门缝看了一眼,她这幅身架一看就是干活的能手,就是不敢出门,偷偷跑出来还得跑回去。申纪兰叫石头再多做几辆纺车,她想动员全村的姐妹们都走出家门,可西沟村一向都是好男走到县,好女不出院,石头不愿意再帮忙了。申纪兰看了眼秀芝悄悄和石头说,本来打算给他们俩当个媒人,既然他不做她也就不管了。石头急了,连忙答应了下来。

秀芝也想跟申纪兰去县里交任务,可惜她爹的脾气,她走不出去。秀芝问申纪兰和大海的婚事是什么时候定的,申纪兰说当年大海去探亲,他们就这么认识了。秀芝怕和石头的事情父亲不答应,申纪兰说解放区不兴包办婚姻,得自个儿做主。申纪兰换回来了满满一车的小米,狠狠地帮纺花组的妇女们挣了口气,秀芝给家里挣了小米,她爹都傻眼了。申纪兰借此来秀芝家里帮石头说媒,秀芝母亲倒是说好,可秀芝她爹觉得秀芝背着家里乱搞没规矩差点当着申纪兰的面打人。申纪兰连忙拦着,眼下都解放了,过去的老想法也该改改了,何况石头也是知根知底的人。秀芝她爹没说话,申纪兰便有了底,这事儿成了一半。

纺花组里又来了很多人,申纪兰琢磨着老带新结对子。三嫂和春英押着歪歪进来了,说他在外面偷偷摸摸想使坏,差点被打了一顿。歪歪连忙求饶,他只是想加入纺花组,想吃小米呢。申纪兰决定给他一个机会,学会了就收了他,解放区男女都一样,男人干的女人也能干,反过来女人干的活男人也能干!

秀芝家里同意了她和石头的婚事,秀芝还没告诉石头,申纪兰笑着说还不能那么早告诉他,还得做纺车呢。歪歪来领了小米,申纪兰自己贴了半升给他做奖励。歪歪抓了一把生的就往嘴里塞,又突然哭了起来,他想告诉娘,他也吃上自己挣的小米了。歪歪端着小米糊糊在村里四处炫耀,还特地到李大嘴家门前炫耀,李大嘴气得骂他往婆娘堆里钻丢人,歪歪偏拿她生不出男孩儿的事情反击,气得李大嘴追着他就要打,申纪兰路过连忙拦着。李大嘴是个能干的人,可是成天关在家里大材小用,她也想出来的。申纪兰劝她也参加纺花组,能挣小米也不耽误干活,可李大嘴男人出来吭了一口气,李大嘴连话都不敢说就跟着回家了。

秀芝结了婚也不来纺花了,申纪兰正纳闷呢,她带着花生瓜子回来了。这些日子纺花组也站稳脚跟了,对姐妹们也都高看一眼,申纪兰又打算成立一个妇女互助组,晚上纺花,白天下地,互相帮衬着干活。大家倒是都答应了,可第二天一早说好了在村口集合,却只等来了秀芝,还有个石头担心地拦着。石头说村里的男人都是这么想的,女人下地干活岂不是不成体统。申纪兰叹了口气,看来这件事没那么容易啊。石头也没拦着了,让秀芝跟着申纪兰去,觉得她们没几天就不折了腾了。

李队长和秦干事来西沟了,问起村里的妇女劳动组,申纪兰叹了口气,劳动队现在说破天也就她和秀芝两个人。李队长这次来就是为了帮西沟村破除封建思想,有她在申纪兰也就放心了。

第27集剧情介绍:秀芝生产意外去世

李队长住在了申纪兰家,她虽然不在卫生队了,但还是习惯带着医药箱为村民们提供便利。西沟村群众还存在封建思想,李队长支持申纪兰,不愁西沟村的村民们带不起来。申纪兰拿出大海写的信,让李队长帮忙念一念,她是个睁眼瞎,李队长说将来会有扫盲班,她也可以识文断字的。大海知道申纪兰在山南底村就是妇女骨感,也知道她一定会照顾好家里,他们一起进步,大海在前方打仗,申纪兰在后方劳动。

李队长召集了西沟村的村民,夸申纪兰是活生生的穆桂英,并且宣布正式成立了妇救会,申纪兰担任主任,妇女们纷纷举手跟着申纪兰。申纪兰带头,妇救会很快就搞了起来,石头也跟着秀芝思想进步了许多,歪歪则盘算着先娶个媳妇儿。申纪兰深夜拿着信在认字,跟大海娘说她早晚要学会的,学会了还要给大海写回信呢。申纪兰把大海的信都背了下来,还给大海母亲背了一遍。

1947年。过去一年了,互助组人越来越多,想看笑话的人也没得逞。秀芝怀孕七个多月了,申纪兰叫她别再下地了,姐妹们都帮衬着她。申纪兰绣了个虎头帽给秀芝,心灵手巧得很。可惜她没有孩子,要不是大海当兵走得早,他们的孩子也该满地跑了。这件事戳中了申纪兰的心事,秀芝连忙说孩子生下来要认她做干娘。秀芝回家后父亲数落着申纪兰搞的互助组不让秀芝安生,又骂骂咧咧地叫秀芝母亲回家干活。秀芝又来了,这一次她不小心摔了一跤,申纪兰见了连忙跑过去,秀芝要生了。

石头和申纪兰等人围在屋子外惴惴不安地等待,终于等来了母子平安的消息,秀芝生下了一个男娃。申纪兰忙着给秀芝的孩子绣东西,秀芝她爹忙着给秀芝弄药,还不忘骂申纪兰闹得秀芝早产了。最近秀芝身子弱,石头想着要不要带着她去城里找个郎中瞧瞧,秀芝她爹听了这话很生气,他就是郎中还找什么郎中!秀芝烧糊涂了一直在说胡话,吓得石头连忙来叫人去瞧。申纪兰去看秀芝时一大堆人围在门外,说秀芝得的是四六风,会死人的。不过多久屋子里传来了石头的一声痛哭,秀芝走了。申纪兰吓得跑进去,却被秀芝父母打了出来,指责申纪兰撺掇秀芝下地才让她早产离世,秀芝她爹更是闹着要一命抵一命,歪歪和石头拦着才让他没下去手。申纪兰被赶出去了,留下一院子伤心的村民。

申纪兰哭了一整天,家门也差点被人砸烂了,闹着要申纪兰出来,大海娘拦着申纪兰不让她出去,叫她回娘家躲几天,可申纪兰不愿意躲,她走了这事儿就更没办法说清楚了。那些人闹到了半夜走了,申纪兰站在寒天院子里无助的流泪。大海母亲给她披了件外套,他们告到了县上,听说县上要派人来。申纪兰也开始怀疑,会不会真的是她害了秀芝。申纪兰自责失声痛哭,大海母亲抱着她,心疼她。

县里派的人是李队长,申纪兰以为自己有了主心骨,还忙着收拾说李队长来了一定会住家里,可没想到李队长并没有。申纪兰跑到地里发泄了好一会儿,回到家见大海母亲留下的信,里面有大海寄来的一张照片和信。申纪兰拿出大海上次的信一一比对认字,这个时候,大海是她内心唯一的依靠。申纪兰没吃饭,闷在屋子里一整天,看着大海的照片哭。第二天,李队长来了,她也怀着孕。申纪兰埋怨李队长不住她家,李队长开解到,她是被调查的对象,要是住进来别人会觉得李队长偏袒申纪兰的。

第28集剧情介绍:申纪兰洗清冤屈

申纪兰心里委屈又别扭,不过反应过来李队长是在保护自己就好多了,李队长知道是申纪兰被错怪了,秀芝的死不是下地干活导致的,而是生产法导致的,农村医疗条件差。秀芝又哭了起来,秀芝不是她害死的,如果不是李队长她们,她跳进黄河都洗不清。妇女互助组眼瞅着就要散了,申纪兰心里也着急,李队长告诉她一定要有耐心和信心,妇女互助组绝对不会散。秀芝一向和申纪兰最好,她的死申纪兰还是十分难过的。秀芝的死不是个例,上级要培训新接生员,就不会让那么多的姐妹们白白送命,李队长还鼓励申纪兰参加。申纪兰已经认得几个字了,李队长夸她了不起,还给她念了大海新寄来的信。说支持申纪兰的妇女劳动,他争取当战斗英雄,申纪兰当劳动英雄。信念完了,申纪兰还是意犹未尽。

二人准备去吃饭时,李队长突然要生了,申纪兰吓得直哭,生怕秀芝的悲剧重演。李队长生过孩子,指挥着申纪兰消毒给她接生,申纪兰一开始很害怕直说不行,李队长鼓励她,这是她的第一堂课。忙里忙外好一阵儿,李队长终于生了,她抱着孩子安慰鼓励申纪兰,她不会有事的。

李队长要推广新法接生,秀芝她爹嗤之以鼻,可李队长生这么多天过去了,大人孩子都没事,大家也没什么话说了。石头知道李队长是个好人,孩子还一直吃着人家的奶,她说愿意把孩子带回县里,摘了奶再送回来。孩子满月后,李队长就要带着孩子回县里了,调查都查清楚了,她让申纪兰别受影响,还把医药箱留给了她,让她当了接生员带动十里八乡的妇女们。秀芝父母和石头把孩子交给了李队长,如果不是她,秀芝的孩子也保不住。申纪兰面对他们一家子始终有些愧疚,她拿了两个虎头帽给李队长,让这两个孩子虎头虎脑,保准不得病。

1948年。石头来找申纪兰赔不是,秀芝的事情的确是他们冤枉了申纪兰。申纪兰不怨他,只是自责,如果当时她会新接生法就好了。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了。李大嘴又怀孕了,找秀芝她爹把脉说是男孩子,李大嘴当场又哭又笑,高兴地话都说不清了。西沟村成了妇女先进村,申纪兰想鼓励李大嘴加入妇女互助组,现在是新社会了,女人不是只生孩子的,男人能做什么,女人也能做。李大嘴丈夫拉着车,车上坐着李大嘴,俩人见到申纪兰乐得直说男娃,说这次是板上钉钉。申纪兰劝他们去县医院看看,酸儿辣女的说法不一定,何况男娃女娃不都一样,可李大嘴夫妇谁也不愿意听这话。

李大嘴怀着孕又挨打了,叫得街坊四邻不得安生,申纪兰连忙赶过去。原来这次又是炸胡,李大嘴没怀孕。李大嘴男人一心要个儿子,见儿子没着落就打媳妇儿,申纪兰拦着,往后男女都一样,新社会妇女解放了!申纪兰安慰李大嘴说,她越闷在家里越不把她当回事,何况生孩子是两口子的事儿,生不出儿子凭什么光怨女人呢?李大嘴被说动了,决定明天一早跟着申纪兰下地干活。次日一早,大家在村口等,自打李大嘴嫁到西沟村除了去看病就没出过门,没想到今天她是真的来了,穿得鲜亮不已,说今天是她第一次下地,第一次走出那个家。

1951年12月。西沟村合作社成立了,申纪兰带着西沟村妇女一路从旧社会走了过来,妇女们也成了合作社的社员。很快女社员就被区别对待了,把女社员按半个人算,申纪兰和李大嘴找石头讨说法,石头却说别的合作社也这样。下地干一天才给五天,只有几个妇女冲着申纪兰,剩下一半儿都不来上工了。申纪兰又去找石头要说法,石头他们打心眼里不觉得她们能干什么活儿,还叫她们去北洼除草干清闲的活儿。申纪兰带着剩下的几个人去了北洼,她们不仅要除草,还要一口气把地犁出来,到时候看他们给不给十分!石头他们见申纪兰她们犁了地还是不肯服软,不相信她们能干,申纪兰就决定和石头比一比。

第29集剧情介绍:男女同工同酬得到认可

申纪兰和石头比犁地赢了,石头却不甘心非要再比一次,申纪兰也答应了,不过明天女社员和男社员明天比撒肥。李大嘴觉得石头不认账,申纪兰却一点都不着急,这是好事,至少现在石头把他们当回事了。劳动竞赛不是怄气,论力气比不过他们男人,可论巧劲他们比不过我们。申纪兰布置了明天的策略,把地分成一块一块的保准撒的又劳又实。次日比赛,女社员把男社员落下一大截,石头也没话说了,给女社员都记了十分。

扫盲班开课了,县里派了个老师过来,不过大家的学习兴趣都不怎么高涨。恰好山里雪大老师进不来,大家闹着要走,申纪兰连忙拦下了让大家跟自己学。虽然大家都是睁眼瞎,不过申纪兰已经认得许多大海信上的字了,还拿出信让大家学。大家起哄让申纪兰念念大海写的信,他信里写到去朝鲜打仗了,不过已经两年过去了,大海没有新的来信。歪歪脱口而出大海出事了,申纪兰的脸顿时沉了下来,李大嘴等人把歪歪给打了一顿。外面说申纪兰再多难听话她都不在乎,只是担心大海的安危,她走到当初和大海成亲的地方,失声痛哭。大海母亲见了抹了把眼泪上前,外面的闲话都听过,却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申纪兰是什么人她最是清楚,要说怨她反而觉得对不起申纪兰,是她把大海送到队伍上的,何况申纪兰这么多年,带着大家过上了好日子。申纪兰擦了眼泪,只要队伍上没给信她就当大海还在打仗,盼着他打胜仗回来!

申纪兰和石头正盘算着养牛羊,李大嘴带着妇女们来声讨石头,原来是因为女社员工分又降了。石头有些无辜,他们村带头搞男女工分平等,别的村闹到了乡里,这是乡里的指示。于是申纪兰又去了县委,李队长已经是县委副部长了,对申纪兰反应的问题很重视,所以安排申纪兰在明天的全县农业工作汇报上发言,往大了说,她代表的可是中国劳动妇女呢。申纪兰有些胆怯,不过经过李队长的开解,她决定豁出去一回。申纪兰用西沟村的妇女们做了例子,言辞真切,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人民日报的韩记者特地来西沟村采访申纪兰,正巧碰见妇女们准备下地干活。申纪兰走在全国前头开展了男女同工同酬,她只是一心想让姐妹们挺起腰杆儿来,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这句话成了报纸上的标题,大家抱着报纸读的不亦乐乎。李队长打电话过来,1953年1月25号,申纪兰倡导的男女同工同酬得到了认可,并将走向全国。

1953年1月。申纪兰突然肚子疼,李大嘴想带她去看看郎中,可申纪兰只喝了口热水就带着大家种树苗去了。李大嘴工分挣得比丈夫多,说话都硬气了不少。石头突然过来了,原来之前种的三百亩树苗都死了,彻底白费功夫了。西沟缺土缺水,种什么也不活,可申纪兰就是不信,只有种树,才能让这山变成金饭碗。只有一颗树苗还活着申纪兰又看到了希望,她发现这棵树种在阴处,还有石头能积水,所以打算这样试一下。大家跟着申纪兰干劲十足,申纪兰却突然肚子疼,脚一软倒了下去。

第30集剧情介绍:申纪兰当选人大代表

申纪兰被送到了医院,医生说她没事,只是长期劳动加上贫血,多休息多补补就没事了。申纪兰第一次给大海写了信,不知道寄到哪里去,所以写了心里话。三年多了,大海一直没有消息,她说过要等大海回来,可是他什么时候才回来啊。申纪兰又和大海说了西沟的变化,等他回来,他们一起在当初成亲的地方,也种上一棵树。

1954年9月。开山修路时少了一响,石头手伤着,申纪兰就绑着绳子上去看,叫二大爹守在路口不让人上来。二大爹在路口拦了一辆车,是秦干事他们,说有重要的事情找申纪兰。二大爹指了指前面,她正在炸石头呢。张队长说要选申纪兰当人大代表,去北京开人民代表大会,申纪兰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张队长给她看了不少信,这都是群众给她的,怎么代表,答案就在这些信里。申纪兰深夜看了群众的来信,看到有人也想推广男女同工同酬遇到了困难,申纪兰便决定去北京参会。大家牵着小毛驴去送申纪兰,歪歪也带着媳妇儿来了。申纪兰要出远门,大海母亲给她拿了不少钱,穷家富路。

申纪兰先去了县委,张队长给了她一本笔记本,还有一个包。申纪兰体会到男女同工同酬不光是西沟的事情,是全国的事情,她要让全国妇女都像西沟村的妇女一样扬眉吐气地去参加劳动。申纪兰先到太原进行集中学习,前脚刚到韩记者就来采访她了,申纪兰给他看了那封信,说等她去十里坡乡回来一定有很多话说。韩记者去过十里坡,打算和申纪兰一起去。韩记者顺手开了电灯,吓了申纪兰一跳,她从没见过电灯,一个劲儿说亮说好。韩记者说,等社会主义建设好了,全国都能用上电灯!

韩记者和申纪兰一起去了十里坡乡,拿出那封信,在乡长的带领下一起去见了写信的李桂英,但没想到写信的人并不是李桂英。不过李桂英是县劳模,也推广过同工同酬,马村长就非拉着她糊弄。二人走后,李桂英连忙追上来道歉,刚才那些话都是村长逼她说的,村里也根本没有什么男女同工同酬,申纪兰连忙点头,说一定把这个问题反映上去。乡长找到了写信人,叫李成英,是个男人,他是帮媳妇儿写的。她学申纪兰搞同工同酬却得罪了村里人,婆家人也怨他,所以李成英才给申纪兰写了信。李成英媳妇儿叫柳迎春,刚好要生了找不到人接生,他快着急死了。申纪兰帮柳迎春接了生,是个女娃,申纪兰给她起了名字叫春娃。

申纪兰一回去就写了提案,让韩记者帮忙把关,恰好明天晚上人大代表要和志愿军联欢,韩记者就问起了申纪兰的丈夫。申纪兰叹了口气,四年了,大海一点消息都没有。次日,大家都在迎接战斗英雄,申纪兰对大海的思念越来越深,两眼含着泪。没想到一转头,申纪兰就见到了大海,他还戴着她给的长命锁。申纪兰不敢相信地向他走去,大海愣了很久才认出她来,其实他在朝鲜战场上给申纪兰写过好几封信,一回国也写了信,没想到她没有收到。韩记者说大海才知道,申纪兰已经是人大代表了。大海连忙拿了爽鞋送给申纪兰,让她穿着到北京开会。夫妻二人久别重逢这一幕,韩记者忙拿出相机拍了下来。

申纪兰连任十三任人大代表,申纪兰为妇女解放、男女和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31集剧情介绍:孙家栋魏素萍结婚

1938年,这时候孙家栋还只是个孩提,却已经有了远大的梦想。那年冬天雪下得很大,一辆国际列车穿越中苏边境驶入满洲里火车站,只有少数人知道这间列车里载着一件不一样的礼物。1958年,孙家栋从梦中醒来。他时常梦见去满洲里接导弹的场景,这次还真的看见了,就跟看到初恋的感觉一样。陈主任交给了孙家栋一件任务,他去苏联留过学,苏联专家缺一个过硬的翻译,所以陈主任推荐了孙家栋。孙家栋要给苏联导弹专家盖杜柯夫做翻译,听到这个名字他已经跃跃欲试。

孙家栋去给盖杜柯夫做翻译,他为人挑剔已经换了好几个翻译,大家都很担心孙家栋行不行。孙家栋的表现很出色,他专业知识过硬,还指出了盖杜柯夫的错误,盖杜柯夫非但没有生气,还认可了孙家栋,原来这是他的考验,孙家栋被留了下来做盖杜柯夫的专职翻译。一日,战士们突然集合,孙家栋也在其中。他第一次见到了真正的导弹,情绪十分激动。盖杜柯夫来这里给大家上课讲解这颗导弹,听到可以打击一万公里以外的目标,大家十分不敢相信。孙家栋偶然见到老相识安德烈热情打招呼,安德烈却完全不理会。

1960年。今天的课突然取消了,后边的课也全部取消了,孙家栋一脸纳闷,不明白究竟是为什么。孙家栋去见了盖杜柯夫,安德烈拒绝道他身体不舒服,并将他拒之门外。孙家栋很是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么做,所以兜了一大圈子去见了盖杜柯夫。盖杜柯夫坦白两国出现了一些问题,苏联专家会全部撤走,他很欣赏孙家栋,还想带他去苏联继续导弹任务,但孙家栋却拒绝了,他在苏联留学是因为要学习知识报效祖国,他没有理由离开这片土地。盖杜柯夫被打动,让孙家栋带着同事来,他会在离开前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他们。

苏联专家离开这一天为他们举办了回国仪式,盖杜柯夫留了一份礼物给孙家栋,他走后就有人交给孙家栋。安德烈却挑衅孙家栋,他们不可能造出真正的导弹。孙家栋想到了1956年,苏联母校为他授予大林奖章的那个时刻,如今看着这枚奖章,孙家栋内心十分复杂。安德烈没争到这块奖章,所以才一直记恨孙家栋,孙家栋也不骄傲,什么时候拿了自己国家的勋章才是真本事。盖杜柯夫留下了一张图纸,不过缺少了最关键的一部分,但陈主任不想半途而废,再难也要继续做下去。

孙家栋常常在图书馆学习到深夜,一天晚上被钱学森钱院长发现了。二人都被锁在了图书馆里,钱学森阻止了孙家栋跳下去,还记得他的名字,让他所说最近工作的困难。孙家栋坦白苏联专家走后留下了很多难题,钱学森给了他一个解决办法,用反设计,也许就能造自己的导弹了。钱学森坚信,未来世界甚至是在太空的。

孙家栋连忙找来同事们连夜计算,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补上了两页图纸,陈主任十分欣慰,并且宣布国产燃料已经合格,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孙家栋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导弹研发成功并成功发射。同事给了孙家栋一张照片让他去相亲,孙家栋一开始拒绝说没有时间,可看到照片那一刻却愣住了。孙家栋和魏素萍的相遇,是二人各自拿着一份报纸,却张望着手中照片上的相亲对象。魏素萍率先找到了孙家栋,落落大方地和他一起逛街。这段时间孙家栋和魏素萍通了几十封信,魏素萍追着孙家栋问他们的事情看法,孙家栋自然十分满意,魏素萍也是。于是,二人结婚了,在同事朋友的见证下办了一个简单却隆重的婚礼。

第32集剧情介绍:导弹发射失败

结婚后,孙家栋送了魏素萍一份结婚礼物,是他的奖章,还有他的全部家当,这些就是他的全部,魏素萍笑着收下,掌握了家里的财政大权。1962年,东风二号完成了出厂验收,陈主任安排包括孙家栋在内的人去配合发射工作,东风二号连螺丝都是自己生产的,大家扬眉吐气了一番。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场工程队的队长李东海骑马来接他们,他是从朝鲜战场上下来的,一条胳膊留在了长津湖,干起活儿来不要命,脾气大嗓门大,是因为耳朵在战场上震坏了。

孙家栋开始了对东风二号的检查工作,还没开始他就发现了保险丝头的异样,并且排查了所有的安全隐患,要求把老鼠洞都堵上。李东海不愿意,发射日期是有要求的,何况在戈壁滩上哪里来的老鼠,要和基地领导汇报,还把他们赶了出去。同事觉得李东海是军阀作为,认为应该和上级反映这个问题,可孙家栋一脸淡定地去找了李东海。他抓到了一只老鼠,苏联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李东海见状突然抛出去呕吐,孙家栋以为他怕了,却不想是因为长津湖战役打到最后一战,因为没有口粮,上上下下全靠挖地耗子吃,连续吃了一周。孙家栋肃然起敬,他们都是值得敬佩的英雄。李东海返工了,不仅如此还帮孙家栋抬水,孙家栋明白,他不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

在孙家栋和李东海等人见证下,东风二号顺利点火发射冲向太空,可令人意外的是,转眼导弹便坠落在地,掀起一片灰尘。孙家栋拖着身体上前,不顾危险要去查看问题,李东海等人追着他阻拦。导弹坠落带来了一个巨坑,孙家栋跑到那个坑跟前,看着烧为灰烬的导弹碎片,竟不知该作何反应。孙家栋他们一一捡着剩下的细小零件收起来,这次失败的打击,远远地大许多。孙家栋他们一直在那里挖东西不肯回来吃饭,李东海没办法就带人给他们送饭过去,他当初也是带兵打仗的人,可现在饭送到嘴边都指挥不动这些人。孙家栋他们怕晚上风沙大把零件吹跑了,没时间更没心情吃,李东海也实在没办法只能配合他们把东西拉回去,晚上更是直接带人去帮他们挖零件了,孙家栋带人十分感动。

导弹发射失败,蒋介石的侦察机来拍照片,落后就要挨打,孙家栋心里很难不着急。钱学森不远千里赶了过来,导弹发射失败他比谁都着急,大家都以为钱学森是来兴师问罪的,孙家栋主动承担责任,但钱学森并不是来追究责任的,甚至。要说责任,首先是他的。失败很痛苦,但也很正常,如果一失败就闹情绪就没有以后的。钱学森鼓励大家不要害怕失败,经过失败才会变得更聪明,更强大。

钱学森想听听孙家栋的意见,孙家栋认为没有重视系统协调,建议从总体方案入手。其次孙家栋认为这次失败也和东方一号发射太顺利有关,大家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过于乐观了。未来的路还有很长,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李东海经常带着战士们出去打猎,小孟在其中一次受伤了了。有个战士偷拿了两个羊肉包子,炊事班让李东海评评理,李东海很生气地要管他禁闭,战士很难过地道出原委,小孟快不行了,他就是想让他临走前吃口荤的。工程队的饭没有一点油水,小孟的病号饭也是,他们打猎带回来的猎物都要先保证技术人员,如果不是因为打猎,小孟又怎么会摔得那么惨。孙家栋连忙拿了几个包子给这名战士,可他们赶到医院时,小孟已经去世了。

李东海在小孟墓前吹起了口风琴,想起那年冬天和小孟一起打仗,后来又一起来了大西北,小孟要和他学口琴,说回家就能给姐姐听了。李东海答应小孟等导弹发射成功就把口琴送给他,可是他们都没有等到。他们的牺牲是心甘情愿,李东海明白,活着的人要为死去的人争气,不能让他们白死。孙家栋心情复杂,表示他们一定会带着新的导弹回来的!离开时,李东海又骑着马送他们,双方严肃庄重地以军礼送行,背后包含了许多无法言喻的信仰。

第33集剧情介绍:孙家栋组建研制团队

孙家栋归来时,和魏素萍的儿子已经出生一段时间了,这段时间孙家栋全然无踪,连儿子出生都不在,魏素萍很难不埋怨,但是孙家栋的工作是保密的,魏素萍也可以理解。儿子亮亮传来了哭闹声,孙家栋连忙进去看儿子,魏素萍把亮亮抱给他,她已经三个多月没出过门了,现在孩子交给了孙家栋,她要出门逛街去了。实际上,魏素萍是去买菜给孙家栋做菜了。

第三十七次小组故障分析会。孙家栋总结了故障原因,这是一次最惨痛也是最宝贵的教训,钱学森说我们一定要把故障清零,把它彻底消失在地面上。1964年。孙家栋他们总结教训后重新回来了,李东海再一次为他们带路。这段时间,李东海不断告诉自己永远不能马虎,这次是随便检查!导弹即将发射,李东海和孙家栋激动不已,同时也惴惴不安。导弹点火发射成功,孙家栋喃喃道,这次我终于能吃上那包糖了。导弹准确击中目标,我们成功了!

聂帅打报告组建了空间技术研究院,让钱学森做院长,大家穿上军装起码多一个保护,聂帅还希望如果自己不在这个岗位上了,钱学森要负起东方红一号的责任。他们需要一个新的总体设计负责人,钱学森推荐了孙家栋。国防科委参谋胡启正来给孙家栋送中央科技研究员调令,主要任务是研制国家第一颗人造卫星,两天后报道。孙家栋十分激动,好友也激动不已,二人一同拿出了一张报纸,是当初苏联人造卫星登上太空的新闻,那时候他们就想,什么时候我们国家也能有自己的卫星啊。飞向太空是人类几千年来的梦想,苏联和美国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

孙家栋来到研究院报道,钱学森准备了很多资料,孙家栋早已看得入迷。钱学森让孙家栋说说工作的困难,孙家栋说最重要的是时间,但1970年发射卫星,这个时间不能变。孙家栋认为三年时间远远不够,钱学森让他去找帮手,只要是卫星发射方面的人才都可以大胆的去找,并表示有什么困难他都可以帮忙。孙家栋找来了好友,还有许多卫星制造方面的专家,复合材料的专家陈希远却迟迟未到,他脾气诡异,但孙家栋认为他是个有能力的人,于是找到了他的地址。

孙家栋希望陈希远去工作,陈希远认为把卫星送上天太难了,他们远远不能够做到,但孙家栋说靠的是智慧和勇气。陈希远让孙家栋陪自己再打一次乒乓球,赢了就答应他。于是,陈希远正式加入了研究院,与其他十七名专家并称十八勇士。大家一起讨论问题,常常会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这个时候一场球赛成了胜负的关键。十八人组成的科研团队忙碌的工作着。大家每次开会都会吵架,但是越吵反而问题越少。不过吵架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我们不是对手,是队友,在孙家栋的凝聚力下,十八人早已成为了一家人。

卫星需要的零件很难生产,系统也很难,三年的研制期限实在太短了,孙家栋却告诉大家自己小时候很喜欢吃糖,家里房梁上总放着一包糖,他怎么够都够不到,后来把棉衣脱了轻装上阵如愿以偿地吃到了糖。所以,孙家栋提出主攻卫星的本质任务加快研发速度,三年是有可能的。这个想法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孙家栋也早就报上去了。果不其然,这个方案把科学院的人气个半死,孙家栋结结实实捅了个马蜂窝,但钱学森很是淡定,孙家栋是踏实的人,他不是冲动,他也想看看孙家栋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孙家栋为方案四处奔波找洪主任,无意中得知他们几个人在一起研究孙家栋的方案。孙家栋进入会议室,想把这件事情和大家说明白。

第34集剧情介绍:孙家栋提出简化方案

孙家栋进入会议室表明身份,洪主任等人让他坐下,把这件事情说明白。拿掉这么多的发射项目,大家都不明白孙家栋这么做的意义,认为这个简化方案是不妥当的,孙家栋说自己学的和卫星边都挨不上,他也不明白钱学森推荐自己是为什么,后来他明白了,因为他是个新人没有包袱,他只关心他们的最终目的。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简化方案只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能完成的,大家的工作成果也不会浪费,反而会有更充裕的时间完成。大家有些被被说服了,钱学森这时出现,认可了钱学森的报告,不过还有些不够完善,所以希望大家帮孙家栋梳理思路。大家是同一条船上的队友不是对手,时间方面不能变。众人纷纷表态会全力配合,简化方案得到了认同。

插头做的不符合要求,这些零件虽小却很重要,各个厂子都做不出来,孙家栋特地去了上海,找一个叫刘全有的师傅。刘全有生病了,他的徒弟李康倒是在,李康有些好奇的问他们做的是什么,看看他能不能帮上忙。不久后孙家栋收到了李康做出来的零件,但工艺水平依旧达不到。孙家栋琢磨了一下,让李康和田师傅取长补短,但陈希远认为不是插头的问题,是人的问题。插头草图是刘全有画的,孙家栋给田师傅看了师弟田师傅发来的电报,说如果李康能在他的指导下做出来愿意认输,田师傅这才愿意去上海。

田师傅和刘全有是比了一辈子的的师兄弟,但刘全有现在病重,他想着如果最后能再比一下也就没有遗憾了。在二人的合作下,成功做出了合格的插头。孙家栋为大家介绍听得到,卫星进入太空它会为全世界听到东方红乐曲,可是没想到它在播放途中走音变调,孙家栋连忙去找人解决问题。师傅难坏了,孙家栋就出了个笨办法,抓紧时间找出问题所在。

首长来视察这天,孙家栋还在忙着排查问题没有回来,陈希远等人十分焦急。首长要听东方红乐曲,陈希远拖延时间无可奈何,只能硬着头皮播放了起来。听到走音变调,首长们十分惊讶。与此同时,孙家栋也找到了问题,把新的机器带了回来,在首长离开之前赶到解释了问题,并成功播放了东方红乐曲。孙家栋成功解决了问题,也得到了陈希远的认可,还按照赌约把乒乓球拍给了孙家栋。

五院要改建了,孙家栋等人离开了这里有些依依不舍,这里见证了他们最艰难的一段时间。1968年,中国科学技术研究院。搬完家后,众人盘算着放假要做什么,孙家栋答应了魏素萍明天要陪着孩子去爬山,还特地去给魏素萍买了一双鞋子。去登山前一晚,魏素萍四处找相机打算明天多拍一点照片给父母寄过去,没想到这个时候出事了,样星超重了。孙家栋只能决定放弃爬山,明天去厂里看看。魏素萍得知后难免有些失望生气,亮亮期待已久的爬山也只剩下了妈妈。

样星超重问题,孙家栋找出了问题原因,是因为仪器上的领袖像章,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这个问题,但是如果要拆掉,孙家栋就是引火上身给自己找麻烦。孙家栋回想起当初主席的讲话,又看着眼前的领袖像章犹豫。

第35集剧情介绍:孙家栋被停职

孙家栋决定拆除部件上的领袖徽章,全部都拆掉,师傅有些为难,有一位刚做父亲的师傅直接就跑了。徽章全部都拆除了,孙家栋这一行为被批判,钱学森去开会前让人转达他的话,卫星超重是科学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要用科学的方式去解决,孙家栋作为总体设计负责人有责任也有权利解决困难,不要随随便便扣帽子。孙家栋自己扛下了这件事情,总体设计部的兄弟们都很自责。

孙家栋回家后孩子们已经睡下了,魏素萍心里有怨气,也爱搭不理的。像章都被装回去了,贾峥还派人把车间占了,这么一闹后面的实验都没办法解决,孙家栋决定过几天向总理汇报工作时,说一说这件事情。孙家栋去看望了卧病在床的陈主任,陈主任提起以前一起工作的事情,话语中十分怀念。陈主任自知身体已经撑不了多久了,唯一的遗憾就是等不到东方红一号问世,还让孙家栋他们好好努力,真理是藏不住的!孙家栋闻言抽泣,陈主任指了指旁边的抽屉,里面是孙家栋落在办公室里的自行车模型,他说过要骑着自行车上月球。

孙家栋回家晚了没拿钥匙,魏素萍赌气不给他开门,无奈之时,聂帅来了。聂帅刚从钱学森家里出来,这件事情非同小可,关键时刻聂帅会站出来支持。魏素萍出来看到聂帅吓了一跳,激动的连话都说不清了。聂帅说孙家栋正在从事一项重要的有利于人民的工作,这一切离不开魏素萍的支持。魏素萍恍然大悟,聂帅还说以后家里遇到困难可以随时来找他。魏素萍没有让孙家栋再解释,现在什么都没有意义了。孙家栋害怕连累魏素萍和孩子,想让他们回东北老家躲一段时间,可魏素萍的意思却是吃糠咽菜也要一起扛。

钱学森和孙家栋在去向总理汇报工作的路上,二人都很紧张。见到总理后,孙家栋汇报了目前棘手的问题,样星超重三点六五公斤,原因是每个分系统仪器上都安装了毛主席像章。孙家栋说话紧张的有些磕巴,总理表示大家对毛主席的热爱是对的,但需要认真考虑什么地方放什么,做卫星要考虑的是科学问题,总理让他们回去好好和大家讲道理,会讲明白的。这件事情终于解决,贾峥气得都快晕过去了,孙家栋等人则开始加班加点地想把耽误的时间都挣回来。

孙家栋正在车间加班,志朋突然跑来说魏素萍住院了。孙家栋忙跑到医院,但因为探视时间被拦在了外面,孙家栋一着急晕倒了。病房内,魏素萍拉着孙家栋的手,孙家栋醒来连忙向魏素萍道歉,她住院这么多天了孙家栋却才知道。孙家栋疲劳过度,这下子不想陪着魏素萍都不行。二人一起生了病才有机会朝夕相处,孙家栋让魏素萍换了衣服,偷偷带着她出去吃饭了。刘大夫来查房,只看到了他们留下来的假条。魏素萍坐在孙家栋的自行车后座,有些难得的甜蜜。

日本正在想方设法打听东方红一号的进展,要抢在我们前头,但亚洲第一颗卫星的荣誉,说什么也不能让日本人抢走!钱学森告诉孙家栋昨天的发射失败了,美国向日本提供了发射卫星的陀螺仪,钱学森马上要去酒泉,东方红一号出厂前的测试工作,钱学森就交给了孙家栋,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颗卫星,绝不能有半点差池。卫星组装完毕,贾峥建议提前出厂抢在日本前发射,孙家栋提出了反对,所有的测试都合格才能进入到发射程序。日本卫星发射了,亚洲第一的荣誉被夺走,贾峥揪住孙家栋的出身咬定他是白专典型,暂停了他的职务,不让他参加一切工作。钱学森在外地出差,也没有新的任命,陈希远成为了暂时负责人,但他们在心里都认定,只要孙家栋一回来,还是会由他来主持大局。

孙家栋被暂停工作后依然关心卫星进展,今天总装完成,孙家栋不放心特地跑来看一看。陈希远发现后连忙叫住了孙家栋,贾峥不让他进车间,陈希远就悄悄带着他进去看了一眼。看到卫星的真正模样,孙家栋有种十月怀胎终于落地的感觉。

第36集剧情介绍: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看到卫星的那一刻,孙家栋颇为感动,从草图上的形状走到实体,只有他们这些参与其中的人才知道有多么不容易。孙家栋悄悄把卫星的样子画了下来,偷偷收藏了起来。卫星天线展开实验,天线展开了,其中一根天线却甩出来伤到了一个人。大家只好在防护状态不断测试卫星天线,轻了甩不出来,重了直接断了甩出去了。志朋和陈希远为此去见了钱学森,钱学森说要请孙家栋来帮忙,并且注意保密。

贾峥称收到举报来孙家栋家里搜查,口口声声说家里有反革命材料,魏素萍淡定地切着菜,却在贾峥要没收徽章的时候怒让他放下,孙家栋是公派去苏联的留学生,领袖访苏时更是见了留苏学生,他们拿这些就是在抢劫!孙家栋这些年一心扑在工作上,魏素萍指责他们才是破坏革命的坏分子,非要让他们搜,要是搜不出来必须赔礼道歉!魏素萍拿着菜刀气势逼人,贾峥吓得结巴连忙跑了,连孙家栋都看愣了。魏素萍这才悄悄拿出藏起来的卫星图纸交给孙家栋,嘱咐他要收好。

孙家栋冒着大雪去帮陈希远他们解决问题,回家时冷得打喷嚏,魏素萍连忙煮了姜汤。虽然冷,但孙家栋打心底里高兴。贾峥听说孙家栋一整天站在车间外面,可是一想到魏素萍说的那些话就也不敢管了,他可是毛主席亲自接见过的人。卫星天线终于测试成功了,陈希远迫不及待跑出来向孙家栋报喜,孙家栋让他找个作废的天线留作纪念。陈希远忙跑回去拿,孙家栋却晕倒在了雪地中,贾峥发现后把他送到了医院。

卫星汇报时志朋和陈希远说有一位不求名利的同志参与了卫星新天线的研制工作,贾峥立刻站起来说不奖励这样的好同志说不过去。陈希远回答,这位同志就是孙家栋。孙家栋热爱航天,豁出命去工作完全不计较得失,这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最大的忠诚!借此,孙家栋才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钱学森在东方红一号鉴定文件上签字后,一同去酒泉发射卫星的名单也下来了,孙家栋连忙念了名单让他们收拾东西明天一同出发,但是唯独没有孙家栋的名字。大家想去找钱学森,但孙家栋认为卫星比他的事情重要太多了,钱学森的担子太重了,他不应该再添麻烦。志明和陈希远等人出发了,孙家栋送他们离开时十分不舍,志明深深地替他鸣不平,却又无能为力。

卫星发射这一天,孙家栋饭也吃不下去,一个人到大街上溜达。电线杆下都站了两个人,他们说要保持通讯畅通,领导下了死命令要站到天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卫星发射时间越来越近,孙家栋身在北京,却仍然肃然起敬,整理衣服后看向了天空。倒数过后,“东方红一号”点火入轨成功发射,这一刻,所有人都热血沸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挥舞着五星红旗,这是属于我们的中国红。

孙家栋在街头守到了天亮,终于等到了今天的报纸。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孙家栋热泪盈眶,我们终于骑着自行车,上月球了!

第37集剧情介绍:屠呦呦寻找抗疟药方

越南抗美战争升级时刻,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胡志明来到中国,希望中国帮助解决疟疾的防治问题,毛主席对胡志明主席说,解决你们的问题也是解决我们的问题。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商请国家科委、卫生部、化工部等近百个科研单位参与代号为523的疟疾防治军工项目。其中的科研人员就有屠呦呦,她的名字特别,来源于《诗经》。她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到中药所十几年了业务水平很不错,就是人各色点。

革委会主任带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张主任进入办公室,迎面就撞见了屠呦呦。她不愿意理人,要是哪天和你打招呼,才要把人吓一跳呢。主任通知她来一趟革委会,屠呦呦差点忘个明白。主任介绍了张主任和屠呦呦认识,屠呦呦在领导面前也不阿谀奉承,个性十足。张主任提到523科研项目,科研人员去各地收集方子但大都不能用,就像最近筛选出来的常山,它的毒副作用也很大。屠呦呦对此也很了解,让张主任有些惊喜。革委会推荐屠呦呦参与这项光荣的研究任务,并担任所里研究组的组长。之所以是她也是矬子里拔将军,所里那些资历深的老人都不方便安排。屠呦呦直截了当提出需要的实验室和模型,张主任愿意配合,总之她的目的只有一个,找到一种新的抗疟药品。

屠呦呦个性直率,不善交际,生活上也是个粗线条的人。她常常捧着一本书回家,因为忘拿钥匙要丈夫开门,丈夫李廷钊和女儿都早已习惯。屠呦呦说了加入523项目的事情,李廷钊感叹她的工作造福人类,很有意义。李廷钊的消息是个坏消息,因为是留苏学生,他被分到五七干校劳动学习,二人一直想把小女儿从宁波接回来,眼下也要缓缓。李廷钊要去的地方是疟疾高发区,屠呦呦摇了摇头,那里太远了。李廷钊望着星星说,没有星星远,那会儿在宁波上高中屠呦呦总是独来独往的,大家都说要和她在一起比摘星星还难呢。

兵团战士梁锡华来报道了,随后还有她在北医的师弟李伟。二人不是一派的,但在屠呦呦这里只有业务派。屈光明为了生儿子拿走了资料室的《黄帝内经》,还跑来实验室看热闹,屠呦呦就在门口贴了张无关人员禁止入内的纸。组里的第一个工作目标就是,攻克常山碱的毒副作用。1969年2月6日,屠呦呦课题组开始工作。课题组收到了邮件,屠呦呦看得认真,屈光明和梁锡华在后面打赌看她会不会踩水泥。攻克常山碱的毒副作用目前并不乐观,屠呦呦认为应该换个思路寻找另外有效的抗疟药物,如果经过反复实验证明常山碱是一把双刃剑就应该淘汰。但军代表老徐和周主任不答应,那么多人的努力,哪里是屠呦呦说淘汰就淘汰的。老徐气得破口大骂,说不放心把这么重要的项目交给屠呦呦,如果不行必须马上纠正。

老徐让梁锡华把接下来的工作写成报告,把梁锡华搞的一头雾水。屠呦呦在整理从全国各地搜集的抗疟方子,课题组一共就三个人,但能试的方法必须都试试。屠呦呦去见了林老师请教,十几年前她上过林老师的课。林老师是中医研究院的老专家,可惜因为身份问题被发配到锅炉房了。梁锡华对此不屑一顾,认为这种人身上的污点一辈子都洗不掉,李伟却不这么想。李伟发现梁锡华拿着本子,一有空就记下来,梁锡华还不愿意送资料,不然就成了课题组换思路的铁证。屠呦呦不予理会,直接送了过去。老徐很生气,张主任反而更愿意放开思路。小敏被送到幼儿园全托了,李廷钊即将要离开,他把家里需要注意的事情一一记下来交给屠呦呦,从结婚起就是他在管家,现在这个家要交给屠呦呦了。李廷钊还配了把钥匙放在刘奶奶那里,以防屠呦呦忘带钥匙。

周主任认为可以让屠呦呦试试,老徐却不这么想,还叫来梁锡华汇报课题组的事情。梁锡华记得都是吃饭上厕所这些无关痛痒的事情,老徐也懒得看,叫他下次不用再汇报了。既然大家都想让屠呦呦试试,那就试试呗。离开后,梁锡华把记录小本撕碎扔进了垃圾桶中。

第38集剧情介绍:523课题下马

1969年5月初,中药所523课题组开始从《疟疾单秘验方》中进行筛选。屠呦呦忙于工作,去吃饭时已经九点了,师傅说没饭了,老徐就叫师傅拿了两个馒头来,嘱咐屠呦呦做实验也要按点吃饭。523课题组过一阵儿要去海南组做实验,屠呦呦带队,也能把实验结果去检验一下,他属实没想到屠呦呦瞎猫碰死耗子还真能弄出名堂。李伟已经接到了去海南的通知,屠呦呦也叫梁锡华一起去。

海南岛。这里是疟疾高发地区,有个小女孩已经很多天没吃东西了,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屠呦呦找了点吃的,还摘下一朵花放在小女孩手里。这里的条件太差了,没有专业的统计数据,只能认真记录。有几个服药的病人再次高烧起来,屠呦呦赶去时就听到了小女孩妈妈的哭声,那个小女孩不行了。原来被抑制的疟原虫又活跃起来,数量甚至在增多。梁锡华和李伟都很失落,二人坐在海边,亲眼看到这么多人因为疟疾死去,他们的心情都很复杂。想起屠呦呦说523课题组只有业务派一派,二人也不那么针锋相对了。

转眼来海南已经一百多天了,屠呦呦给李廷钊写信,马上要回北京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她不怕难,最困扰的是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屠呦呦望着星星,想要找到接下来的方向。回到北京后,小敏说屠呦呦走了整整一百六十八天,她和小朋友打架的原因是为了维护妈妈,她知道妈妈是好妈妈。屠呦呦展开书,在海南的一幕幕还在她脑海中,那么清晰,她又想起了那个小女孩。屠呦呦认为应该把重点放到抗疟验方中反复被提及的药物,李伟和梁锡华都没有意义。屠呦呦去汇报工作,却被告知接下来的工作会有变动,周主任和老徐让她去搞专案工作。屠呦呦不愿意,这么一来课题组的进度就要停下了。但屠呦呦不得不去清查组报道,不过,她脑海中全部都是课题组的工作。屠呦呦被分配到四川搞外调,青蒿恰好是四川的方子,屠呦呦就答应了。

屠呦呦和小纪去四川外调很顺利,结束后屠呦呦便去寻找民间药方了。屠呦呦找了冯老先生请教,与此同时屠呦呦的父母也来到了北京,可没想到她不在家,还是刘奶奶帮忙开的门。李廷钊姐姐一路陪屠呦呦父母带着小军赶来北京,却没想到他们都不在家。厨房里的东西都发了霉,母亲看了担心不已。父母帮屠呦呦收拾家,屠呦呦则在寻找四川民间药方迟迟不归。屠呦呦父母不想住那么久,已经带着小军回宁波去了。屠呦呦回家时刘奶奶才告诉她父母来过,家里被收拾得干干净净,饭盒里还有特地留下的吃的。屠呦呦这才想起临走前收到的信,是李廷钊姐姐写的说要带父母去住两个礼拜,叫她提前做准备,只是她没有看见。屠呦呦抹着眼泪,继续投入到工作中去。

小杜调走了,筛选工作也停了,革委会宣布梁锡华被借调,李伟也要离开课题组去做新的项目。屠呦呦心里难过,李伟心里同样不好受。李廷钊已经回家了,还把小敏从幼儿园接回来,但小敏和屠呦呦许久不见,有些生分了。523课题下马,屠呦呦心里始终是不甘心的,李廷钊却很乐观,觉得这个项目没那么容易下马。李廷钊想取消小敏的全托,过段时间再去宁波把小军接回来,一家四口就可以团聚了。

第39集剧情介绍:屠呦呦提取青蒿获成效

抗疟新药做了好几年也没什么成果,不过523课题组已经要重新上马了,屠呦呦依然是课题组组长。屠呦呦妈妈寄了包好的粽子来,现在连屈原都不让提了也过不了什么端午节,今天屠呦呦和李廷钊能吃上粽子还是很不错的。屠呦呦说523课题组又重新开始工作了,李廷钊也真心为她开心。

523课题组新来了两位组员,分别是赵冬梅和李慧珠。523课题组重新开始工作,屠呦呦想用新鲜的青蒿,大家却沉默了,因为在前两年的一个批判会有位老专家想用野地里新鲜的药草做实验就被批判了,因为新鲜的草药不是中药。但屠呦呦认为应该大胆尝试,可是他们都不想和敏感的问题扯上关系,连忙找借口回家了。屠呦呦带着梁锡华和李伟去找屈光明拿青蒿,屠呦呦认为应该关注一下季节性,一下子拿了两麻袋青蒿走。之后,屠呦呦带着四位组员去摘新鲜的青蒿。李廷钊做了醪糟汤圆给屠呦呦,还说起了做酒酿的问题,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屠呦呦立刻想到了青蒿的问题,连忙感谢了李廷钊,问题的关键是温度!

温度太高会破坏青蒿的药效,屠呦呦决定用低温的方式提取看看有没有不同。几人正在工作,老徐来转悠。屠呦呦带领523课题组多次提取青蒿,随后的一系列实验证明了她的想法,这是从零到一的巨大突破。屠呦呦拿着醚中干给老徐和周主任讲述自己的成果,这东西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抑制率达到百分之百也一直很稳定。不过在小动物身上的实验很成功,但接下来还需要在大动物上尝试。

屠呦呦的成果让老徐喜上眉梢,对她的工作更是无比支持,课题组要搞实验,还要批量生产,人手肯定不够,老徐和周主任要给他们多配备人手,还要给课题组的人发加班费。屠呦呦也笑了,老徐看到这一幕十分惊讶,他一直以为屠呦呦不会笑呢。屈光明对屠呦呦的态度也好了许多,还特意把《黄帝内经》找回来了。

课题组的人在成批量提取乙醚,搞得浑身上下都是冲鼻子的味道,因为没有经费做防护屠呦呦的眼睛都是红的。李廷钊想要争取一下新的项目,屠呦呦明白他底子好,现在成天搞运动的确是可惜了。屈光明和李伟等人因为在实验室提取,浑身上下都痒,屠呦呦也流鼻血了。屋里乙醚含量太高了,屠呦呦等人连忙开窗透风。屠呦呦在家里找风扇,说实验室要借用一下,她把家里好多东西都拿到了实验室,李廷钊却也并不生气。

猴疟模型的实验报告出来了,老徐和周主任让屠呦呦作为代表去523报告会上做报告。屈光明棉袄上沾到的提取物怎么刷都刷不掉,所以他偷偷跑回实验室拿了好多有机溶液,没想到真的一刷就掉。正在南京开会的屠呦呦接到了老徐的电话,说章主任已经安排各部门来所里取经,一个劲儿夸屠呦呦干得不错。屈光明在实验室里用吹风机点燃了乙醚,实验室爆炸着火了,屈光明吓的够呛。屠呦呦回到北京后实验室已经是一片狼藉,实验记录倒是抢出来了,也没有人员伤亡,可是几乎所有东西都烧光了,这么长时间大家的心血也白费了,大家都很难过。屠呦呦第一时间鼓舞士气,实验室的安全有漏洞,比起以前花的时间,两个星期根本不算什么,我们也不会被眼前这点困难打倒。

第40集剧情介绍:青蒿毒性成难题

关于实验室火灾一事,屠呦呦准备明天把实验室恢复起来,但专案组还在调查,火灾定性还没有出来,老徐不同意,屠呦呦据理力争,电吹风机是实验室常备的东西,事情本身简单,她保证这次的事故就是意外,老徐却还是不死心觉得有阶级敌人搞破坏。屠呦呦认为尽快恢复实验,研究出新药,这样才可以救很多人的命。吃饭时,老徐特意坐到了李伟他们这儿,几人连忙找借口跑了。

屠呦呦那些话李廷钊听了都替她害怕,还好老徐是个正派的人,要不然她的后果不堪设想。周主任见老徐一个人吃饭的样子很郁闷,老徐赞成屠呦呦说的要救人命的说法,但他说的也没错啊。章主任让人送来了523组的情报,指名道姓让老徐看。屠呦呦因为李廷钊那些话心里有些气,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她有多着急啊。李廷钊劝她别和老徐针尖对麦芒,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要对症下药。屈光明又生了个女孩儿,现在每天一边抹眼泪一边写检查,因为火灾连补助都停了,屠呦呦打算帮他说一说。屠呦呦打算再要一个实验室做实验,老徐和周主任就来了,原来全国上下实验室都跟着提取青蒿,老徐心里着急了,之前什么保护现场的话也不在乎了,甚至还给他们多分了一间实验室。

实验再次投入,这几年科研任务少,他们能找到的狗都是老龄犬,一个个瘦的可怜。现在每个人都是凭票购买粮食,人吃都吃不饱,别说这些动物了。析出结晶了,屠呦呦等等人激动的看了许久。实验狗给药后的检查结果出来了,屠呦呦拿着不看路也不看人,老徐见状拉着她问情况,说章主任对提取物的安全性很重视,特意找来了专家,就是金老。另外还会有两位老教授,他们并称病理三杰,老徐已经准备好敲锣打鼓地给党中央报喜了。

做实验的狗突然全都不行了,专家认为药物毒性较大,金老也认为不能用于临床。老徐白高兴一场又急了,把实验也给停了。屠呦呦分析了原因,虽然写报告的都是大专家,但专家也是人啊。小岳听到这句话找了另一位专家,他的意见和两位老专家完全不同,他认为这些狗是病死的。屠呦呦便拿着报告去见了金老,两份报告的结果不一样,屠呦呦希望金老亲自上显微镜看一眼。金老看过报告没有再看片子,他的原则是有毒就无法放行,不能确保安全就不能上临床。周主任批评屠呦呦不该私下去找金老,现在是在逼他表态推翻之前的言论,小岳不经过批准就私自找人看片子本身就不符合程序,屠呦呦对这样的形式并不理解。小岳因为这件事也被梁锡华骂了一顿,老徐的态度却有些奇怪。

屠呦呦想不明白金老为什么不给她看片子,李廷钊说这么多年的运动越大的专家越胆小,这个世界并非非黑即白,屠呦呦这样的性格不懂得迂回,不懂人情世故,可这也是屠呦呦最不屑于做的,她说科学研究没有灰色,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屈光明并不信那些狗是被毒死的,分明是病死地,还说在实验动物市场有朋友。梁锡华叹了口气,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屈光明答应下次再做实验,找他给他们弄狗。新的实验开始,会请两位老先生全程现场监督,金老不点头不上临床,这次找来的狗也比上次精神多了。

狗的毒性实验已经十一天了,加大剂量的四号狗有些拉肚子,屠呦呦有些着急了,如果这次的实验再不成功她就赶不上这次的海南实验了。屠呦呦太紧张了,李廷钊劝她放松下来,扇着扇子哄她入睡。半夜屠呦呦突然一个激灵起身,说梦见狗死了,披起衣服就去了动物房。推开动物房的门,熟睡的狗狗们惊起一声嗷叫,屠呦呦瘫坐在地,激动地抹了把眼泪。

第41集剧情介绍:屠呦呦带头以身试药

明天对屠呦呦来说是个大日子,狗的毒性实验能不能通过对她很重要。屠呦呦和李廷钊说明天要去接小敏,她许久没有去过了。次日临走前,李廷钊特地让她带上小敏的书,怕屠呦呦忘记接孩子这件事。实验结果出来了,屠呦呦让梁锡华读,整个实验室都十分紧张。毒性实验通过了,病变并非523药物造成,屠呦呦连忙拿着报告去找周主任和老徐汇报。三人一起去见了金老,希望尽快上临床,但金老的态度依旧严谨,认为动物实验太少,要上临床,还需要再过人体试服这一关,至少两批、七例以上。老徐差点和金老吵起来,但金老的立场十分坚定。

屠呦呦讲完这些事情,突然反应过来忘记接小敏便夺门而出,没想到李廷钊早就把小敏接回家了。小敏熟睡,屠呦呦内心自责,怕她会怨恨自己,就算她忘了屠呦呦也不会忘的。李廷钊安慰她孩子们长大就会明白了,屠呦呦为了别人的孩子放弃了许多。李廷钊要做屠呦呦试药的志愿者,他了解屠呦呦,做计划肯定会把自己放在第一个,但她身体不合格,李廷钊非要替她。屠呦呦的身体他比谁都清楚,这次李廷钊要当她的小白鼠。尽管如此,屠呦呦还是提出第一个试药,周主任和老徐也想上,不过老徐争不过周主任。

抗疟实验人体试药志愿书上许多人都报了名,屈光明也来了。屠呦呦的体检报告都合格,体检时她特地没叫上李廷钊,李廷钊也拿她没有办法。人体试服开始后,屠呦呦服用的量比别人多了一倍,她说自己服用自己观察更方便。李廷钊带着冰棍来医院看她,从开始做青蒿提取物屠呦呦就有中毒现象,现在还加大剂量,把自己当小白鼠般不要命,李廷钊心里是着急的。试药结束后,屠呦呦等人便去海南做临床实验,同时在北京课题组也做了实验,有效率达到百分之百。从海南返回北京后,屠呦呦领导课题组分离出了青蒿素,有效的抗疟药物即将破土而出。

周主任一早就来给老徐报喜,青蒿素是不含氮从未被人类发现的新型化合物,这是能够改变人类命运的东西。屠呦呦大半夜还在写回信说小敏性格越来越独立,小军也是,他们已经许久没见过小军了屠呦呦过两天要去上海出差,如果时间允许就回老家看看。去海南上临床,赵冬梅跟着吕大夫一同前往,过两天章主任也会去。屠呦呦去上海出差,抽空给父母发了电报说要回家了。屠呦呦父亲还有些置气,屠呦呦母亲开心极了,连忙去菜市场买她喜欢吃的菜。

星期天,屠呦呦回到了宁波老家,见到了许久未见的小女儿小军。小军看见她却转身跑了,一路跑回院子里和外婆说她的小囡回来了。屠呦呦父亲听到动静,却赌气把门给锁了不愿意出去。小军不愿意叫妈妈,屠呦呦拿出给他们带的东西,才进屋去叫爸爸,但他还是不愿意出来。屠呦呦和妈妈说最近在研制抗疟疾的药,所以在信里不好多说,妈妈说是像菩萨一样,做了大慈大悲的善事。屠呦呦父亲也是嘴硬心软,听到这些话故意发出了动静,屠呦呦连忙拿着带的果肉脯进去了。

小军穿上了屠呦呦买回来的新鞋,不过她买错了,都是右脚的。

第42集剧情介绍:屠呦呦生病不忘工作

屠呦呦父母做了很多她爱吃的菜,她许久不见小军了,一下子已经长得很高了,似乎也并不熟悉她这个母亲。临床实验有效度并不高,吕大夫决定先停一停这个药。屠呦呦最近没什么胃口,还总是犯困,醒来时见母亲在缝小军的衣服,父亲从幼儿园把小军接回来了。屠呦呦要去邮电局给所里打电话,带着小军一起去了。患者心脏早搏,章主任觉得安全性还是没过关。屠呦呦牵着小军的手去了邮电局,得知海南那边的事情决定立刻买票回去,连钱都忘了交,小军也忘记带走,只一个劲儿走。小军很委屈地跟出来叫妈妈,屠呦呦才如梦初醒一般。

晚上,小军偷偷往包裹里放了铅笔和糯米糖,说是给姐姐和爸爸的,还不愿意拿走屠呦呦买错的那双鞋子,屠呦呦心里总是觉得对不起这个小女儿。火车路过山东时,屠呦呦遇见了一对母子,就跟着他们下车买了几个石榴,想起了小军,反应过来时火车已经开走了。

病人服药后出现心脏早搏,老徐和周主任、实验组的人都很头疼,想请金老再判断一下。屠呦呦行李丢在了火车上,只带着几个石榴便匆匆回到了实验室,迫不及待地开始验证自己的想法。崩解度出了问题,人体无法吸收,众人连忙开始做新的药物,又去见了金老。屠呦呦和周主任决定赶去海南,就等金老发话了。金老认为安全性实验一定要继续,也同意了他们去海南。屠呦呦的脸色看起来不太好,也没休息就去火车站拿行李回家了,上楼时,屠呦呦一个腿软倒下了,刘奶奶急忙叫李廷钊下来。屠呦呦脸色蜡黄,还急着后天出差,但李廷钊执意带她去做检查。医生二话不说给屠呦呦办了住院,她得的是黄疸,八成肝功能出了大问题。

屠呦呦是肝中毒,可能和她长期接触各种化学试剂有关。周主任等人来看屠呦呦,让她安心养病,他们会继续实验,晚上周主任就要去海南了。住院一段时间后屠呦呦就急着出院,廖大夫千叮咛万嘱咐要休息,什么时候肝脏指标正常才能去上班,至少也要一年的时间。刚出院屠呦呦就急着去所里,周主任从海南回来了却没有消息,她直觉不对劲。李廷钊为了她的身体着想不允许,可还是拗不过她。周主任赶到海南时已经差不多结束了,只服用了三例,不过效果是百分百的,屠呦呦这才放心地回家养病。

一日,李廷钊回家只见小敏在,屠呦呦不知道跑去了哪里。屠呦呦回家后说去拿肝功能的化验单了,然后去了所里。李廷钊一眼看出她在说谎,他早替她把化验单拿回来了。楼下有卖小鸡的,小敏拉着屠呦呦买了两只。李廷钊见了却愁容满面,觉得五毛钱太贵了,五毛钱都能买好几斤大米了。屠呦呦不明白李廷钊到底怎么了,再三追问才知道自己工资被扣了,以前他们的工资加起来刚好够用,现在屠呦呦工资被扣了百分之二十要省吃俭用了。屠呦呦觉得只要青蒿素安全性没问题就没什么,她并不在乎工资多少。大家去看屠呦呦时说老徐调走了,临走时说舍不得大家,屠呦呦和他吵过很多次架,但他是个好人。青蒿素打开局面了,屠呦呦也就放心了,不过所里很多人肝功能都出了问题,很显然是工商,屠呦呦和周主任说了这个问题,周主任答应回去反应。

屠呦呦和李廷钊一起看星星,眼下青蒿素局面大好,他们看着天空想老去的日子,李廷钊说,相信科学的人是永远不会老的。很少有人知道从零到一的那个人是谁,直到许多年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人们才开始惊愕屠呦呦是谁。站在领奖台上,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世界送给医学界的礼物。

第43集剧情介绍:袁隆平的梦

2019年秋,长沙。袁隆平的三个孙女来到他的稻田里为他唱歌,庆祝他的九十岁生日。袁隆平研究水稻已经六十年了,饥饿一直是世界问题,这也是他研究水稻的原因。1960年,湖南井冈山,全国农民专家育种大会,袁隆平跟随小组组长王贵一起展示成果。袁隆平培育出了西红柿和红薯,并去拜访了金老师,金老师却认为这是无性杂交的成果无法通过种子遗传。金老师说如果袁隆平愿意搞水稻,他可以分四粒给他,不过袁隆平一直研究的是红薯,也怕浪费了。

1960年深秋,湖南安江农校。王贵想把袁隆平树立成全国农业典范,让他写一份材料。袁隆平忙了一晚上,写的却不是评典型的稿子,而是实验失败的论文。王贵看到这份稿子很生气,他得了那么多奖,现在却宣布这是个失败的实验,这不就是欺骗吗。袁隆平认为嫁接一代没有失败,只是嫁接二代失败了,及时总结经验没有问题。王贵还是不允许判失败,说科学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要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未来负责。

袁隆平一个头两个大地走出办公室,突然觉察到什么连忙跑回去,发现论文已经被王贵撕了。袁隆平心里郁闷,拉着胖公说要去干一件诚实的事情,他要阻止王贵,把论文贴到情报墙上去。论文袁隆平有备份,胖公劝他别去当那个冒失鬼,这事儿他是不会陪袁隆平去干的。话虽这么说,胖公还是陪着袁隆平去了,大晚上打着手电帮他贴论文。那天晚上,袁隆平忽然想起了老家,想起了母亲,还有母亲的教导。母亲说天上对应的都是有名望的人,要成为一个有名望的人,首先要成为一个善良、诚实的人。

次日,袁隆平的论文引起了大家的愤怒,王贵说是自己让袁隆平贴的,大义凛然说公开有利于大家互通有无,不能一言堂,胖公听得云里雾里,实在想不明白袁隆平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袁隆平给金老师写了封信,但他一直没有回,胖公批评他太冒失了,金老师现在的情况他也不是不清楚。王贵让人把袁隆平的试验田收回去了,许多人劝袁隆平去给王贵认个错,好汉不吃眼前亏。袁隆平给金老师的信被退回来了,胖公推理半天说这封信被人动过手脚,幸好这里面就是问候没被抓到把柄,但看得出来金老师麻烦不小心,应该已经被调离岗位发配到劳改农场了。袁隆平懊恼不已,后悔当初没把种子拿回来。

袁隆平没想到胖公对金老师的判断丝毫不差,更没想到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完全出乎意料。公告栏里贴了好几张大纸,全都是对袁隆平的批判,随后袁隆平被调离岗位,指派去劳改。袁隆平是国家解放后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说不让自己学有所教是浪费,王贵却说这是集体决议。袁隆平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让胖公接替自己的岗位,二是要在走之前把最后一节课给同学们上了。

袁隆平深夜在篮球场发泄,学生邓哲走来说全班同学都被教务处谈话,要他们谁都不能去上袁隆平的课,否则就会被开除。邓哲想告诉袁隆平,其实大家都很喜欢他的课。胖公一直在调查那个正人君子是谁,袁隆平走前让他照顾好自己的东西,还要看好他的小提琴,最重要的是看好农二班的学生。胖公把自己最珍贵的手电送给了袁隆平,王贵特意喊话叫袁隆平好好改造,说等着他进步的好消息。

袁隆平不予理会,却在听到钟想时突然跑回农二班,在无人的教室上了自己的课。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教他学英文,那是在抗战路上遇到日军轰炸,那时候他很小,亲眼目睹日军暴行,妈妈为了抚慰他便给他念英文诗。开始袁隆平以为母亲仅仅是教他学英文,长大后才发现,母亲在传授一门独特的遗传育种学。这变成袁隆平的一部分,变成这个天天向前走的孩子的一部分,这个天天向前走的孩子,还会继续向前走。拿起行李继续赶路,却发现学生们就站在路的两旁,其中也包含着邓哲。

第44集剧情介绍:禾下乘凉梦

虽然被调离了岗位,但袁隆平并不后悔,从那天起他开始了自己的毕生追求,让人类永远告别饥饿。那天袁隆平高估了自己的体力,带的菜饼已经吃完,抄近路差点淹死在江里,等上岸时已经一点力气没有了。袁隆平在路边昏睡过去,醒来时听见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是之前助农时认识的人家,水生和儿子大毛,二人拿了饼子和水给袁隆平充饥。袁隆平住在了他们家里,大毛的爷爷广田叔卧病在床,就想吃口大米饭,但现在哪里有啊。

水生睡下后偷偷告诉袁隆平,广田叔猜得没错这屋子里有米,但是大队里面的救命粮,要换种用。这里庄稼长得不好,所以每年惊蛰那天就去其他地方换,据说稻魂也在那里,所以长得好。夜里,屋顶的声音惊醒了水生,他拿起枪指向屋顶,对方便急忙走了。大毛的妈妈熬不住跑了,但他一直不愿意相信妈妈走了。广田叔还是要吃米饭,说吃完了好上路,袁隆平在一旁听着这些话,内心五味杂陈。

袁隆平端过汤劝广田叔多少喝一碗,但他说肚子里没有白米饭,没法去见水生他妈。袁隆平冒雨挨家挨户地讨大米,但跑了很多户人家都没有结果。袁隆平把手电送给了大毛,他想起1936年,妈妈带着他拜神农。惊蛰这天,袁隆平和水生去赶稻谷大集,临走时广田叔的腿已经不肿了,但他知道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所以嘱咐袁隆平要给水生多掌掌眼,这是全村活命的指望啊。

稻谷大集上请来了东北的农学专家范世钢,袁隆平急忙拿出笔记本记录。拍卖稻魂时,袁隆平忍不住叫了价,而和他竞争的就是范世钢。范世钢听说过袁隆平,说年前给红薯王颁奖,他是评委之一。范世钢拿出身上所有的三十八块钱,袁隆平身上钱不够,水生把身上的钱也给了他,用四十块钱买下了稻魂。范世钢很生气,把两只钢笔也拿了出来,大毛举起袁隆平送他的手电筒也押上了,成功拿下了稻魂。三人举着火把回到家,见屋子里没点灯,广田叔已经去了。水生在父亲坟前哭得十分伤心,他说过,熬过了这个冬天就好过了,可是父亲终究是没等到。袁隆平想起广田叔曾和他说,红薯不能当口粮,水稻和麦子才是当家粮,所以劝他搞水稻,娄底将。袁隆平站在广田叔坟前有种深深地负罪感,作为一个学农的知识分子,他觉得自己欠天下人一碗饭。

袁隆平做了一个萦绕一生的梦,那个神奇的梦境,稻穗好长好长,籽粒像花生一般大,看着就饱了。袁隆平不止一次地进入这个梦,为了它,他用尽了一生。袁隆平醒来后脸上有泪,他说这是开心,因为他做的禾下乘凉梦,他坚信,这个美梦会成真。袁隆平要去育苗蓬溪住,大毛突然喊袁隆平和水生去广田叔坟前看,是天苗,就长在广田叔的坟上。人们把秧苗称为天苗,神圣不可侵犯,袁隆平开始坚信,比有一粒种子能使人们告别饥饿,他要去寻找这粒种子。

大毛还不会很多字,所以请袁隆平帮他给妈妈写信,他稚嫩地说着想对妈妈说的话,却不知道该往哪儿寄。袁隆平带着大毛去把信烧掉,母亲说过带字的纸如果寄不出去就要烧掉。这天要拔天苗插秧,公社柳秘书却来阻止,说明天陈部长要来指导,今天插秧明天人家指导什么?袁隆平不同意,妈妈说过,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农人活的就是时令。袁隆平带头下地插秧,水生也跟着他一起,柳秘书气得破口大骂。那天袁隆平忽然意识到,秧苗叫天苗并不仅仅因为它神圣,低头插秧时,秧苗就仿佛长在天上。

第45集剧情介绍:袁隆平前往北京

大毛怕袁隆平会一辈子留在这里走不了了,袁隆平也怕,他怕做不了水稻研究,但他不后悔,因为知道挨饿的滋味,所以义无反顾地把水稻插到地里。第二天,陈部长带队下乡巡视插秧工作,一个人找到了袁隆平。有人连夜整理了袁隆平的材料去告状,但陈部长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反而看到了在基层还有袁隆平这样务实不浮夸的工作者,还叫他赶紧收拾东西回农校,要搞水稻研究,农校的条件肯定要比这里好的。

袁隆平和水生、大毛一同去看了广田叔,叫大毛按照自己的记录方法记下水稻。这段时间袁隆平一顿好饭都没吃上,水生觉得有些抱歉,但袁隆平意识到大家碗里没米应该抱歉的是他们这样学农的人,面对乡亲们的告别,他说这次回去一定要找到像样的米,找到了第一个送回来!走在回去的路上,大毛远远地喊话猜谜,谜底是米字。大毛说,我等着吃你的米。

回到农校,袁隆平开始尽心尽力地研究水稻,对他而言每一株水稻都像一个人,还会给每株水稻取名。在稻田工作的日子并不枯燥,袁隆平在这里,遇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邓哲叫袁隆平拍毕业照片,袁隆平却看着她身后的水稻傻笑,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历程三次奇迹的发现中,这是第一次。袁隆平叫邓哲解下扎麻花辫的绳子系在水稻上,给它取名道鹤立鸡群。毕业班上,袁隆平拿着“鹤立鸡群”的照片鼓舞同学们,说明年请大家一起回来目睹他今天的预言,一起见证鹤立鸡群亩产千斤。袁隆平说,每一个人都是一粒种子,种子健康才能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袁隆平走时说抽屉上了锁,特意叮嘱胖公不要看,胖公很好奇里面是什么,但袁隆平说现在还不能说。胖公觉得袁隆平今天的话有些冒失,还说也许那个正人君子听到会去贴大字报。袁隆平不以为然,没想到下一秒就被喊了过去,那位正人君子讽刺袁隆平搞千斤稻是瞎胡闹。王贵借机逼袁隆平承诺搞千斤稻,不成的话就把他赶回去上劳动实践课。

胖公还在排查正人君子的名单,袁隆平则干脆住到了试验田边上,期盼着能出现一个奇迹,后来的确出现了,西安刚出现的时候没人以为是奇迹,袁隆平也是。1962年夏,正人君子又写大字报批评了袁隆平,袁隆平也想不明白,即便达不到千斤鹤立鸡群的种子也不该如此凄凉,他打破头都想不明白。一年前袁隆平和大家约好回来见证预言,不过大家听说结果很是伤感不想打扰,就派邓哲做代表。邓哲聊着天劝慰袁隆平,袁隆平很多年都后都记得这次谈话,不过邓哲却不记得那天来过,只记得满天风雨在传,袁隆平因为千斤稻失败,疯了。

胖公急急忙忙拉着袁隆平,说要带他去相亲,袁隆平醉心于研究,被他生拉硬拽过去。媒婆带着荷花已经来了,袁隆平却只是端详着手里的麦穗,想鹤立鸡群抽风的原因,和别人完全不在同一个频道。胖公一个劲儿帮袁隆平说好话,袁隆平却突然瞪圆了双眸望着窗外顿悟道,它是杂种!媒婆和荷花人都傻了,却见袁隆平跑了出去,还不忘赶胖公回去继续相亲。

袁隆平赶到试验田,赶走了那些拔秧苗的人,计算出了两种不同形态正好为三比一,说明鹤立鸡群是杂交稻,袁隆平并没有失败,他成功了!奇迹出现了,袁隆平决定立刻去找金老师。临行前,袁隆平见到了胖公的未婚妻,就是荷花。金老师已经不住在原来的地址了,袁隆平偶然遇到师母在扫马路才知道金老师在劳动农场。金老师的种子都被收缴封存了,不过他猜到袁隆平可能会来,就叫袁隆平去北京找鲍文奎,他会帮袁隆平的。鲍文奎原是金老师的学弟,袁隆平也没有信心他会理会自己这样一个偏远农校的教师。站在天安门广场,袁隆平久久不愿离去,他出生在这里,当时北京还叫北平,所以他叫袁隆平。

农科院外,袁隆平遇见了一帮民科,遇到了同是搞杂交水稻的大手老师,他自称是鲍文奎的朋友。

第46集剧情介绍:袁隆平邓哲结婚

中国农业科学院外,大手与袁隆平等人大谈阔论起水稻,深深地得到了众人赞同。开门了,众人一谷堆地挤了过去,搞小麦、水稻、玉米什么的分别站成一排,大手显然已经来过许多次,他说这次和鲍文奎的见面是对人类有重要意义的,老王却嫌弃,吓得大手立刻跑了。没有单位介绍信不能进,众人纷纷离开,剩下袁隆平连忙找了个借口,说是替老师来看望鲍文奎老师的,这才进去。

袁隆平表明要搞杂交水稻的意思,但这里有很多人要搞杂交水稻,就像大手一样,他急于求成脑子出了问题,但依然每天都会来。鲍文奎说袁隆平应该多和大手聊聊,他脑子里还是有很多东西的。袁隆平的构想都被外国人解决了,也没什么仪器设备,鲍文奎建议他还是放弃。

大手和鲍文奎的双重暴击让袁隆平意识到自己的信息落后,但他没有放弃,守着等鲍文奎下班。鲍文奎带着他去了图书馆,让他先从外文书读起。之后,袁隆平特意买了些早点去找大手,希望他给自己讲讲杂交水稻的事情,他是第一个知道大手是疯子还愿意与之交谈的人。大手很高兴,告诉袁隆平要表现得正常一点,要是被当成疯子什么都干不了,第二,搞杂交水稻要想快,必须慢慢的来,这里面有天缘。离开前,鲍文奎告诉了袁隆平许多有用的东西,这是造福人类的事业,因其伟大,所以艰难。

1963年夏。杂交水稻还未被认可,袁隆平夜以继日地泡在田里,很多人认为他是疯子。胖公来找袁隆平说起正人君子案,袁隆平却突然觉得浑身上下瘙痒难耐,扑进了水里。为了止痒,袁隆平拿暖壶瓶塞放在身上。这一年,袁隆平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悄悄来临了。胖公给袁隆平安排了相亲,是荷花的妹妹荷叶,让他换身衣服打扫房间,但袁隆平觉得要实事求是,胖公总觉得欠他一个媳妇儿,急得上蹿下跳的。袁隆平让胖公帮忙打听一下邓哲的情况,说欠她一条红丝带的钱,荷花立刻意识到,是他把邓哲放在心上了,连忙说了邓哲的情况。看上邓哲的人不少,但她和袁隆平一样都有出身问题,所以也没什么情况。胖公和荷花费尽心思帮袁隆平把邓哲找来,又把邓哲的反应给袁隆平演了一遍。邓哲说袁隆平是个好人,但不是个好丈夫,因为他心里只有水稻,但邓哲觉得袁隆平是个好男人。邓哲说作为一个学生应该去看看袁隆平,袁隆平听说后一反常态,立刻开始收拾房间。

邓哲来了,袁隆平慌慌张张地拿起了书,荷花把她领进去后就走了,还嘲笑袁隆平把书拿反了。袁隆平开门见山地说想要直接跳过交往程序,他想娄底将从现象直达本质,今天就把这事儿定下来,把用来交往的时间用到工作和学习上。邓哲吓了一跳,袁隆平却拿出那首已经写好的诗念给她听,邓哲婉言拒绝道有些程序是舍不掉的。临走前,邓哲拿走了袁隆平漏掉的盆说要帮他补,叫他过几天来取。二人进入了正常交往程序,袁隆平向邓哲坦白皮炎的事情,但邓哲并不计较。袁隆平送邓哲回了农技站,又拿出久违的小提琴站在她宿舍楼下拉了起来,邓哲又好笑又恼,怕影响不好一个劲儿让他走,可袁隆平就是不走,邓哲也默默地听着,内心也十分的幸福。

交往一段时间后,在一场篮球赛上袁隆平就拉着邓哲去扯结婚证了,二人在宿舍里结了婚。邓哲什么都没有要,袁隆平送了她当初的红丝带,说要把生命交给邓哲。大家送了许多贺礼来,正人君子还送了副字来祝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成功,袁隆平感慨道,没想到真正理解他的人是正人君子。

第47集剧情介绍:杂交水稻研究小组成立

袁隆平常常拿出抽屉里的两台收音机,这是他一直没有告诉胖公的秘密。1964年的夏天到来了,胖公加入了袁隆平的队伍,邓哲在工作之余也会来帮忙,也有两个学生跑来找袁隆平说要和他一起搞杂交水稻研究,都是受过袁隆平恩惠的人,想要来报恩。但袁隆平觉得报恩的目的不可取,二人才说出真正目的,他们跟着袁隆平也许就不用回村里了,袁隆平这才答应了二人。袁隆平的工作依然卖力,身体都差点出了问题。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始终没有结果,袁隆平心急如焚,终于,袁隆平找到了一直想找的那一株,连忙与邓哲记录下来。

袁隆平和邓哲工资加起来不到一百,除去他买设备的钱已经不剩多少了,二人还要抚养一个孩子,袁隆平决定先把两台收音机卖了,先度过眼前的难关。水生带着大毛来找袁隆平,还带了他需要的盆盆罐罐,袁隆平与邓哲连连道谢。袁隆平突然想明白了,说什么一妻二夫吓坏了邓哲,袁隆平连忙告诉邓哲自己的想法,这就是杂交水稻的种子。那天晚上袁隆平想明白了一切,写下了第一篇关于杂交水稻的论文,寄去了中国科学院的科学通报。寄出论文后袁隆平身体一下子空了,被稻田折腾出的肠胃疾病爆发,肠胃疾病伴随他一生。不过好在奇迹出现了,袁隆平的论文发表了,中文版英文版都发表了,袁隆平为此疯狂着。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加神奇。学校运动如火如荼,王贵认为袁隆平和胖公不能置身事外,劝他不要跟着金老师走,不然避免不了他的下场。袁隆平这才知道金老师前两天去世的消息,一时间悲痛不已。金老师和袁隆平一样,一生遭受皮炎和肠胃疾病的折磨,袁隆平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将是金老师留在世上的最后一粒种子。

袁隆平又一次胃疼,邓哲忙着照顾他,还要照顾儿子。当时金老师送给袁隆平的杨梅罐头可以缓解疼痛,从此以后袁隆平也没有离开杨梅罐头,他继承了金老师的一切。学校突然停止了袁隆平的水稻研究工作,送他去矿场劳动,秧苗也没了。袁隆平心中难过不已,邓哲始终陪伴在他的身边,要和他一起去矿场,只要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事儿。学生们突然带走袁隆平和邓哲,要他们交代是怎么诱惑大家走白专道路的。尹华奇、李必湖二人支走了其他学生,偷偷把藏起来没被砸的秧苗拿给袁隆平,袁隆平如见救命稻草一般,有救了!

袁隆平把三株秧苗藏在了臭水沟,去矿场前嘱咐胖公要继续做实验,帮他照看好邓哲和孩子。胖公一一答应,没想到去矿场的人突然换成了胖公。事情急转直下,袁隆平百思不得其解时学校通知他去见上级领导,他见到了当初的陈部长,已经是省农科院的陈副院长了。陈副院长告诉他,省里决定由袁隆平牵头成立杂交水稻项目研究小组,让袁隆平说一说有什么需要。试验田、经费、助手一一不少,王贵咬牙齿。陈院长告诉袁隆平这件事本来是有人要告他的状,省里觉得杂交水稻是件好事才有了现在的局面。那天袁隆平最后悔的事情是忘了让胖公回到研究小组,为此十分内疚。

1968年,袁隆平和邓哲的第二个孩子出生后他踏上了南繁的路,每一次南繁他都没有回头。回到安江农校后,一场雷雨过后给袁隆平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所有秧苗被连根拔起不见了,袁隆平眼前一片漆黑,那一刻觉得自己已经死了。听到两个孩子嬉笑打闹的话,袁隆平连忙跑去井边,纵身一跃在里面找到了自己的秧苗,但只有五株秧苗活了下来,也是这五株秧苗让实验得以继续。

1969年春,研究已经进入到第八年,袁隆平始终没有成功,但他始终相信杂交水稻一定能搞成,虽然不一定在自己手上,但即使做不成,也有经验。

第48集剧情介绍:杂交水稻造福人民

袁隆平又一次被派到矿场接受教育,厄运再次降临,袁隆平只能交代尹华奇和李必湖照顾好试验田,他走后杂交水稻项目相当于下马了,唯一欣慰的事情是,袁隆平在矿场遇到了胖公。胖公看到袁隆平的反应有些异样,甚至一上来就检举袁隆平,说他有传染病不适合在这儿工作。袁隆平卷起袖子,胖公强烈要求把他退回去,退不回去就把他隔离起来。袁隆平被隔离了,没人敢接近也不用下矿,如果不是惦记着秧苗,这简直是神仙过得日子。

一日,矿场传来一声爆炸声,袁隆平急忙赶去,只见众人慌慌忙忙在抬伤员。那一刻袁隆平明白了,胖公在以特殊方式保护着袁隆平,那时候下矿时常有冒顶塌方的事情发生。不过这一次的事故给袁隆平带来了转机,尹华奇和李必湖连发了四封检举信,到了陈部长手里。陈部长把袁隆平带了回来,袁隆平提出要加胖公,还要加经费,为了让他们全力以赴,陈部长还决定把他们调到农科院去。虽然远远没有苦尽甘来,但国家和省里是真正支持杂交水稻的,胖公也终于和袁隆平并肩战斗了。

只是人生就是悲喜交加,1969年秋,在海南岛,胖公被毒蛇咬了。奄奄一息之时,胖公告诉袁隆平,他们还会再相见的,也许下辈子是两株水稻。胖公把一份绝密文件给袁隆平,说正人君子已经推算到最后两个名字了,荷花和孩子也拜托给了袁隆平。胖公要求在他清醒时,按照这里南繁后事,给他唱南繁之歌,送给他大家研发的植物。袁隆平念着那些单子,已经哽咽到无法继续,胖公要他念完,他结婚时的礼物也是胖公念完的。南繁开始后,很多人因为洪水、毒蛇献出了生命,胖公是其中一位,那一天袁隆平失去了永恒的挚友,他没有打开那两个名单,还把胖公挚爱的福尔摩斯探案集烧给了他。

1970年,袁隆平来到了云南,但还是一无所获。邓哲孤身从重庆来到了云南,告诉袁隆平父亲去世的消息。袁隆平情绪有些失控,邓哲说父亲去世前只说了一句,二毛。老师、朋友、父亲都走了,袁隆平对未来一片迷茫,仿佛被困在一个无解的局里。

1970年,海南岛。袁隆平找到了新的思路,鲍文奎赞同了他的想法,袁隆平说自己挨过饿,知道饿的滋味,他一定能搞成。与此同时,袁隆平的两个学生在一片稻田里找到了袁隆平需要的佳禾,并移栽到了试验田,袁隆平匆匆赶回来,看着这一株梦寐以求的稻苗喜极而泣,袁隆平给它取名为,野败,从这株水稻上得到了五粒种子,袁隆平自己一粒,尹华奇和李必湖各两粒,无论什么办法都要保证种子成活。

邓哲再次不远万里来到了海南,袁隆平为了育种把种子放在耳蜗里,二人看着这粒种子难掩欣喜。1971年,研究杂交水稻的第十年,袁隆平的团队又扩大了,同时也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袁隆平决定把野败种子共享给全国,很多人都不同意,觉得是把辛辛苦苦的成果分给了别人。但袁隆平想的更加长远,杂交水稻不管是在谁的手上搞成,都是人类的胜利。野败的种子撒向全国,十几个省市、几千个科研单位携手,但失败再次光顾。

1972年。因为杂交水稻比常规稻的稻草增加了七成,响起了很多反对的声音,袁隆平再次立下军令状在一年内解决。所幸的是,袁隆平做到了。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1974年,亩产千斤后,袁隆平去看望了广田叔。每当袁隆平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他都会想起母亲,袁隆平毕生的努力都是为了让人类远离饥饿,为了让杂交水稻走向世界覆盖全球,袁隆平依旧在不断地向前走,他永远是那个不断向前走的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