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集剧情介绍:赵匡胤初出茅庐
大唐之后的五代十国,是个混乱的年代。改朝换代之事时有发生,一朝天子一朝臣更是屡见不鲜,受战乱之苦的老百姓无不希望能早日天下一统。此时一个天生异香的孩子出世,乳名香孩儿,他正是之后的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
二十年后,成年的赵匡胤来到洛阳征兵营。他本无意从军,但碍于身为禁卫军统领的父亲苦劝,这才不带任何兵甲投军。兵营负责人高怀德听到赵匡胤居然说绝不会杀人,很是诧异。一旁的都尉符昭寿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上前就要教训这个口出狂言的毛头小子。不料赵匡胤一身真功夫,不用几招就将符昭寿制住。高怀德见此人虽有好武艺却执意不肯伤人,在军队里也是毫无用处,就成全了赵匡胤,让他回家种地。回到家中,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见儿子回到家中索然大怒。为了避免赵匡胤不服兵役连累家族,赵弘殷就让儿子收拾行李到复州找他的结拜兄弟王彦超收留。
连年战乱,盗匪四起。一伙以王挡为首的山匪血洗了开封附近的一处村庄。当地官府根本无心剿匪,只在事后到现场发表些虚张声势的严惩令,再找人把满地的尸体就地掩埋了事。一个叫京娘的女子请求县令为自己被杀的父母报仇,也被县令以无钱剿匪为由推脱。京娘四处想办法筹钱,但毫无成果,正发愁时看到路边有一群人在赌大小。她见地上多少也有些银两,就以自己为赌注。一群泼发无赖见京娘有几分姿色,纷纷下注,却不想输与京娘。那些人见人财两空遂耍赖欲抢回本钱。赵匡胤在赶去复州的路上,闲着无事也在赌博的人群之中。见有人如此下作,就挺身而出打抱不平,三拳两脚就将那帮无赖打倒在地。京娘见赵匡胤有如此本事,想用赢来的钱和自己的身体请他追杀已逃往千里之外武安县的王挡匪众。
赵匡胤并没有答应她的请求,转身离开来到了防御史王彦超府上。王府还是一片歌舞升平,手握重兵的王彦超心无大志,只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心有天下的赵匡胤想用一件小事证明自己的能力,就与王彦超打赌,送一名女子回千里之外的家,并绝不染指该女子。王彦超闻言大笑,如今天下大乱,如何能保一名无亲无故的弱女子行走千里。就同意打这个赌,如果赵匡胤赢,王彦超日后就要举荐他;如果王彦超赢,赵匡胤则要甘作牛马。
心灰意冷的京娘正要投河自尽,被赵匡胤及时阻止。赵匡胤同意帮她报仇,但事后必须将王挡交官府处理。此外为了男女之防,两人拜为兄妹。终于找到报仇希望的京娘,终体力不支,晕倒在地。
赵匡胤背着昏迷不醒的京娘来到附近的柴户村。村民正在为山匪而忧心忡忡,村长的孙子郑恩提出要与山匪拼命。可其他村民哪有这个胆子,光是听到有人来了就吓得四散而逃,等看到只是一个年青人背着一个病人时,大家才定下心来。
村长把两人让到屋里,一看到京娘的模样就知道是几天未进食,饿晕的。村民凑了点粮食,赵匡胤熬成稀粥喂给了京娘。此时洛阳的高怀德和符昭寿也看清了皇帝昏庸无能,打算到柴户村投奔赵匡胤,顺便给他带去个好消息,赵匡胤的妻子生了个千金。
一日,一名流寇闯入柴户村。闯入一户人家后,劫持了孩子要粮食。闻讯赶来的赵匡胤听到匪徒尚能顾及孩子,心知此人绝非无恶不作的匪类,定是形势所迫。于是赵匡胤化妆成和尚进屋送饭,救下孩子并将匪徒踢到屋外。愤怒的村民正要砍死倒在地上的匪徒时,赵匡胤出面劝阻,收留了这个虎背熊腰的武人——张琼。日后他将成为赵匡胤的得力干将。
郑恩见赵匡胤一副好身手,恳求他出手帮助村民除掉山匪。赵匡胤与京娘有约在先,所以并未同意。京娘为报村民的救命之恩,决定留在村里,直到除尽山贼。赵匡胤无奈只能留下,开始准备自己人生的第一次战斗。
第2集剧情介绍:初试锋芒 五人结义
深夜,风雨交加。赵匡胤在村子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都安排了人手警戒,并在村里布下了机关,只等山匪到来。果然一伙山匪骑着马,趁夜色呼啸而来。听到警报声,赵匡胤安排京娘带领妇女儿童躲进山洞,其他人则按计划迎敌。
山匪的前锋人马刚踏进村庄东门,就被门口的陷阱困住。张琼和村民隔着栅栏用削尖的竹竿把两名山匪扎死。村外的山匪头领见状大怒,让手下分三队从其他方向进攻村庄。赵匡胤早有准备,杀来的匪徒均被埋伏在暗处的村民拦截无法进村。山匪头领见形势不妙,在村外驻马等待时机。赵匡胤知道山匪进攻失败,一定会在天亮前弃马偷袭村庄。他要大家枕弋待旦,与山匪比耐力。在忍受了大半夜的风雨后,山匪终于决定偷袭,但很快就被放哨的村民发现。张琼和郑恩闻声带领村民包围山匪,双方开始血腥厮杀。拼杀中,赵匡胤手刃山匪头领。恰好赶到的高怀德和符昭寿也加入战团,终将山匪铲除。
风雨之后,天逐渐大亮。虽然打退了山匪,但村民也伤亡惨重。原本请求赵匡胤剿除山匪的村民,现在却又因为亲人的死亡指责起赵匡胤。幸亏有老村长的劝说,村民才不再纠缠。赵匡胤知道这里已经不再是久留之地,带着京娘、高怀德、符昭寿、张琼离开村庄。郑恩此时也追了上来,要与赵匡胤共闯天涯。
一处道观内,道号长云子的道姑正和众师姐妹们将供品分发给观外的难民。她俗家名王月虹,因世道不济才入了道观。正在此时,一伙山匪闯入道观,为首之人正是王挡。王挡手起刀落将上前阻拦的道姑砍死。长云子见师姐被杀,抱起师姐的尸身。王挡见她脖子上挂有一块价值不菲的玉坠,人又长得清秀,一把抓了过来掳下山去。
华山脚下,已染病多日的赵匡胤晕倒,跌下马来。只因临出门前,母亲关照过赵匡胤一定要到华山寻找陈抟老祖指点迷经,因此赵匡胤才不顾身体定要上华山。众人无奈只好做一副担架,抬着赵匡胤上了华山。到了山上云台观,陈抟老祖听说躺在担架上的人是久闻其名的赵匡胤时,也是吃了一惊。细细打量之后,知道是受了瘴气,不惜用珍贵丹药治好昏迷不醒的赵匡胤。
服了丹药的赵匡胤经过一晚休息,精神恢复如常。清晨他独自一人走到山门前,看着华山飘渺的云雾,努力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华山之巅,领受了老祖一番话语之后,赵匡胤如醍醐灌顶,明白善用自身的能力统一天下,方能流芳百世。老祖还赠予一块玉斧,只要赵匡胤自知犯了错误,就可以斧击柱,听到玉斧发出的天籁之音,就如同回到天台观,以镇心智。在老祖的安排下,赵匡胤、高怀德、符昭寿、张琼、郑恩五人共饮血酒,结成异姓兄弟,成为争夺天下的坚实同盟。
五人下了华山,高怀德回开封给家里带口信,其余人则继续向京娘的家乡永济县进发。一日,京娘正在路边树林里采摘野菜,突然看到一队人马疾驰而过,带头之人正是王挡,后面的人载着劫来的财物、女人紧随其后,一身道服的王月虹也在其中。京娘偷偷跟着这队人马来到王挡的巢穴。留守大寨的匪徒看到头领满载而归,纷纷欢呼。一名匪徒看到劫来的妇人美貌,急不可待的拖到路边树林欲施奸淫。京娘捡起一根粗大树枝从背后打晕了匪徒。放走妇人后,京娘换上匪徒的衣服,带上匪徒的兵刃,打算只身潜入匪巢打探情况。
第3集剧情介绍:月虹身世
京娘潜入匪巢,不慎被匪众发现。就在京娘被抓后,赵匡胤带着兄弟冲入王挡山寨,打散众山匪,活捉了王挡,并救下京娘和王月虹。当晚,京娘照顾王月虹时说起玉坠,只听王月虹称这是半块玉佩,是小时候指腹为婚的信物。虽然从小相识相伴,但经过多年的战乱,家族没落游离失所,这些年悲惨的遭遇,让王月虹早已不记得那个指腹为婚人家的姓名和模样。唯一留下的线索只有玉佩后的一个香字,只是谁也参不透这个字的意思。而且经历了世间疾苦后,王月虹已心如止水,只求平淡一生,不再奢求任何感情。
活捉了王挡,按当初的约定,赵匡胤将王挡送到官府。因连年争战,中原大地早已失去法纪纲常。当地县令都不知道当今皇上是谁,哪还有心思断案。看到居然有人送匪首法办,很是吃惊,也很敬佩在这乱世之中仍遵守法纪,不乱用私刑的赵匡胤。
因在山寨中被迫服药,王月虹一直身子不适。高怀德和符昭寿受托将她送到赵匡胤洛阳家中休养。赵匡胤老母无意中看到王月虹身上的半块玉佩想起前尘往事,再细细打听下,方知此女正是赵匡胤从小指腹为婚的媳妇。但此时赵匡胤早已有了家室,而且王月虹似乎也并没有想遵从父母之命的意思,只想隐居在道观了此一生。赵母遂未说破,而是挽留月虹住在家中,并认月虹为干女儿。赵匡胤的妻子舒雅也只能与月虹姐妹相称。王月虹和舒雅都不知道赵母为何会有这样的作法。
三天后,王挡被游街示众,推到菜市口问斩。当地民众反而奇怪,为什么赵匡胤不用私刑自己处理这匪首,还纷纷嘲笑赵匡胤为胆小之人。面对这帮目无法纪之人,县令再次宣布日后不得再动用私刑,凡不交官而使用私刑者,同样治罪。赵匡胤逐渐开始将自己的理念推广开来,为自己今后的奋斗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京娘报了血海深仇,赵匡胤决定将她留下,自己带着郑恩和张琼到河中城投奔郭威大将军。此时王彦超已认赌服输,向郭威写了封举荐信推荐赵匡胤。听了手下将领也是养子的柴荣对赵家的介绍,知道其父赵弘殷也曾是员猛将,郭威对赵匡胤也有了几分敬意。
第4集剧情介绍:郭威计夺河中城
正说着听有人来报赵匡胤求见,郭威马上召见。可见面不如闻名,看着面有菜色、衣衫褴褛的赵匡胤,郭威实在看不出此人有何厉害之处。郭威本以为赵匡胤是想来求个一官半职,却没想到赵匡胤居然只求当名小卒,这着实让他吃惊不小。一旁的柴荣心有不服,但嘴上不明说,只请父亲郭威让赵匡胤入自己帐下听令。郭威也就同意了。
在赵家休养多日,王月虹已经康复。她不想再打扰赵家,决定告辞离开。舒雅连忙劝阻,当今世道企是一个单身女子可以过活的。在舒雅的再三劝说下,王月虹只好暂时留下。
大营里,郭威收到消息,自己和柴荣的儿子都被后汉皇帝刘承祐控制。皇帝要郭威攻打叛军李守贞所据的河中城。之前攻打伤亡惨重,皇帝不知前线之事,竟发三道金牌强令四个时辰内进攻河中城。绕了河中城几圈后,郭威心生一计,命令在城东南西筑寨。这个命令让官兵大惑不解,城上的李守贞同样不明白郭威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李守贞见郭威并无攻城之意,也不出战,静观其变。倒是后汉皇宫里的刘承祐沉不住气,大骂郭威和朝臣阳奉阴违。为了立威,刘承祐想了个馊主意,郭威一天不出战,就送一个朝中大臣的头到大营之中。郭威看着御史送来的大臣头颅,并不为所动,仍执意筑寨围城,每天都让军兵轮流进出营寨。
城上的李守贞本想仗着粮食充足,与郭威对峙。但每天看到郭威大军的营寨越建越多,兵丁进出不断,城上的守军逐渐心生怯意。最终李守贞沉不住气,下令出城攻寨。郭威马上弃寨撤离,让李守贞来拆寨。如此反复,建了拆,拆了建。期间高怀德和符昭寿从洛阳赶到营地加入大军。赵匡胤也通过自己的一身武功,逐渐得到郭威和柴荣的器重。
李守贞几次冲寨后,城里的兵力越来越少,粮食也无法补充。郭威一直不正面对战,也让李守贞的军队士气大减。郭威见时机已到,发动大军攻打,一举拿下河中城。
河中城虽已被攻占,但郭威并没有按圣旨行事。刘承祐气得发下诏书要诛郭威和柴荣之罪。郭威知道得罪了刘承祐,不可能再回开封。众将领力谏郭威将军杀回开封,把刘承祐赶下龙椅,自立为王。守在帐外的赵匡胤都听得清清楚楚。此时柴荣来报,又有三名大臣被皇帝所杀,这更激起将领的灭汉情绪。就在郭威决定杀回开封时,赵匡胤进入营帐跪地力陈进攻开封的不利之处。开封御林军远多于郭家军,此时赶回开封,人困马乏,不可能得胜。为了鼓舞士气增加胜算,可以将诏书内容修改一下,改成诛杀各大将领并活埋三千郭家军。果然,大军听到此诏书马上挥起刀剑要杀回开封,反了后汉皇室。
第5集剧情介绍:锋芒外露遭人嫉妒
见刘承祐残酷不仁,赵匡胤动员军队向郭威效忠,大家群情激愤,反应热烈。营帐内,众将领力劝郭威称帝。柴荣见郭威沉默不语就使了个眼色,赵匡胤心领神会取出一件黄袍披在郭威身上。众将领和帐外大军跪地山呼万岁。郭威遂率军攻入开封。后汉皇帝刘承祐见无力回天,在宫中自刎。公元951年,郭威登基,国号大周。赵匡胤虽有开国之功,但他并未贪图享受,而是去澶州追随柴荣。柴荣也一直在等着赵匡胤的到来。两人有共同的抱负和血性,柴荣相信赵匡胤必能成为自己的能臣良将,协助自己一统天下。三年后郭威病故,传位于养子柴荣。
曾追随柴荣的韩通连升三级,官运亨通,正自在家中听着小曲。其子韩珪说起赵匡胤也连升三级,韩通气就不打一处来。韩通此人心胸狭隘,因当年一件小事而对赵匡胤耿耿于怀。韩珪却是个心怀大周的人。此时恰逢后汉残余与辽国联手来犯大周,韩珪让父亲举荐赵匡胤为先锋。韩通大喜,以为是借刀杀人之计,而韩珪却是想看看赵匡胤是否真有才能。
大殿之上,大臣正在和皇帝柴荣商议如何应敌。殿前侍卫赵匡胤上前力谏皇帝御驾亲征,众大臣反对,但久经沙场的柴荣却是意气风发。韩通趁机推荐赵匡胤为先锋,柴荣不知有诈同意赵匡胤随驾出征。韩通自以为得逞,心中窃喜。
双方大军很快在高平遭遇,赵匡胤和自己的几个兄弟带着军士奋勇杀敌,打败敌军。占领敌城后,赵匡胤并未遵旨屠城。柴荣不仅未因此责罚,反而将自己的爱驹赐予赵匡胤。赵匡胤还被加封殿前将军,官阶远在韩通之上。这是韩通始料未及的。韩珪也由此知道了赵匡胤的确是个有真才实干的能臣。
月虹住在赵家多年,心里也对赵匡胤有了感情,但碍于舒雅,她只能把感情深藏在心里。赵母也忍不住拿出了另一半玉佩,说出了实情。月虹这才知道原来赵匡胤正是自己青梅竹马的夫君。但赵匡胤已有了家室,赵母想让月虹作偏房,又怕委屈了她。正巧赵匡胤回到家中,赵母就当着赵家父子两人的面说出了月虹的身世。赵弘殷也认为有婚约在前,不能亏待了月虹。赵匡胤对月虹也有好感,但不知如何向舒雅开口。
舒雅受赵母之托与月虹商量。舒雅早知月虹的心意,自知从相貌才智上都无法相比,只能委屈的称月虹为长。因长期抑郁,舒雅病倒,久治不见好转。月虹听说华山有一名神医樊老先生,能治百病,就决定外出寻找。此时不甘失败的伪汉和辽国再次联合南唐国军队进犯大周,赵匡胤要随驾出征,无暇顾及舒雅,只能拜托月虹尽快找到名医,治好舒雅。
大周军队在柴荣的率领下一路势如破竹,却在南唐寿州受到顽强抵抗,无法再前进一步。
第6集剧情介绍:忠孝难两全
柴荣亲自督战攻打寿州,战况惨烈。赵匡胤不幸腿部中箭。大帐里,赵匡胤让符昭寿抓住自己,张琼生生将箭拔了出来。即使如此,赵匡胤誓不肯离开战场。
寿州久攻不下,腿上箭伤又时时作痛,赵匡胤坐在大帐里愁眉不展。此时小兵来报,有名叫赵普的人献药。名为献药,实为投名。赵匡胤早知赵普此人博览群书,有救国之志。赵普自恃其才不愿与他人为伍,游历列国增加不长见识。在华山时,赵普得陈抟老祖指点,这才来投奔赵匡胤。在赵普看来,列国之中无人能一统天下,唯有赵匡胤可为之。
针对目前情况,赵普出一计,避开寿州转攻滁州。赵匡胤依计攻下滁州,南唐皇帝李璟大惊。此后赵匡胤又拿下瓜州,直指南唐都城金陵。辽汉两国见赵匡胤如此厉害,大周军队势如猛虎,吓得纷纷撤退,只剩南唐军队苦苦支撑。为保住南唐江南之地,李璟不得不忍痛割让江北,向大周称臣求和。
赵匡胤屡建奇功,却不敢独享功劳,将功劳让给皇帝和其他将领。在战役中抓获南唐将领陈承昭。赵匡胤知道此人无领军之才却是治水的好手,日后天下一统,他就是个能用之才,遂力劝陈承昭降周。陈承昭知道南唐大势已去,愿意投降。
因赵匡胤的赫赫战功,柴荣加封赵母和舒雅两人为诰命夫人。但舒雅却日渐病重,神志不清。所幸月虹身穿道服,历尽艰苦,终在华山之中找到神医樊老先生。经神医诊脉知道这是长期失眼所致的抑郁之症,加上舒雅已身怀有孕,需温药慢慢调理。见舒雅有救,赵母对月虹更是心生感激。
为答谢皇帝的双诰命之恩,年事已高的赵弘殷主动请命代皇帝赴寿州犒军。途中大雪纷飞,天寒地冻,赵弘殷身染重病。深夜路经赵匡胤把守的滁州城时,随队士兵呼喊打开城门,救治赵老将军。但赵匡胤为遵守皇帝颁布的宵禁令,绝不同意打开城门。是夜,城门外传来哭声,赵匡胤跪在城头,面向城下车马谢罪。天亮解禁后,赵匡胤出城迎到的只是父亲冻得僵硬的尸身。
接到赵匡胤请求守丧的奏折,柴荣大赞赵匡胤忠诚。一旁的韩通却趁机挑拨,称对父亲尚且如此,对其他人更不会手下留情。目前赵匡胤在军中的名声太盛,很可能会居功自傲。柴荣嘴上说着信任赵匡胤,心里却有了一些想法,遂派韩通赴滁州监军。
赵普听闻是韩通要来滁州做监军,提醒赵匡胤要小心提防。不久后,有沈义伦来投靠。赵匡胤倒履相迎。沈义伦是赵匡胤的故交,见识才能不在赵普之下。有了赵普和沈义伦两个能人辅佐,赵匡胤更是雄心已定。
第7集剧情介绍:君心猜忌 涉险过关
虽经名医调理,舒雅仍心病难医,终郁郁而终。在赵匡胤与月虹成亲之日,本应甜蜜的洞房之夜却因月虹心里的愧疚而失去了光彩,唯有盼舒雅在天之灵能保佑赵家。
此时宫里也发生一件大事,皇帝柴荣宠爱的圣人妃符蓉病重。符蓉是符家长女,入宫后得柴荣宠爱,得圣人封号,生有皇子宗训。符蓉临终前请皇帝立自己的二妹符茗为圣人,代其照顾宗训。柴荣伤心之余自然答应。国丈符国公符彦卿痛心女儿离世时,三女符蓉自恃相貌姣好却得不到圣人封号而愤愤不平。
公元959年,柴荣发兵北伐契丹,欲夺回燕云十六州,赵匡胤亦随驾。四十余天,连收三关三州,正欲乘胜夺取幽州时,柴荣染疾,不得不班师回朝。病榻前,符茗照顾着柴荣,皇子宗训在一旁玩耍,符昭寿和符蓉进宫看望皇帝。宦官王继恩在端汤药时不慎烫着宗训,符昭寿大怒,要处死王继恩。幸亏符蓉求情才让王继恩免于一死。
符昭寿出宫后为杀不了一个小小宦官心里不满,正遇到赵匡义。赵匡义从符昭寿的言语里听出皇帝病情严重,回家后想鼓动赵匡胤伺机自立门户。赵匡胤闻言大怒,要责打赵匡义,一旁的赵普、沈义伦连忙劝阻。此事才作罢。
韩通同样在担心皇帝的身体。韩珪为了防止赵匡胤作乱,出了一计。不久后,韩通带一名道士入宫求见柴荣,称此人有通天彻地之能。道士见了皇帝之后,按照韩通事先交待的内容,以星象暗指有方面大耳之人要图谋不轨,篡夺皇位。本就在担心政权不稳的柴荣闻言猜忌更重,凡朝中方面大耳之人,就找借口诛之。
此事传到赵匡胤等人耳中,张琼都看出来这就是针对面阔又双耳垂肩的赵匡胤。但赵匡胤不相信柴荣会做出这样的事,根本听不进张琼的话。张琼气得终日饮酒。一日张琼和手下醉酒骑马在大街上遇到韩通人马,双方互不相让。韩通见张琼满身酒气,想出阴险之法。用激将法与张琼斗酒,已微醺的张琼不知有诈。几碗下肚,张琼口无遮拦说出赵匡胤的乳名,香孩儿,更是将此乳名的来由一五一十说了出来。韩通听后马上入宫,在柴荣面前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什么天生吉兆,天子之象,并劝柴荣早除隐患。
柴荣思量再三,深夜召赵匡胤只身入宫。赵匡胤知道皇帝是在自己的把柄,就言明自己的乳名是因出生时难产,为此点上了平安香。因在香气中出生,而得名香孩儿,并非什么异象。柴荣仍有疑心,命人端上酒来。赵匡胤接酒毫不迟疑,一饮而尽。连干数碗,直至头晕不支。柴荣再次试探,赵匡胤一一作答,无任何破绽。柴荣将信将疑,慢慢取下挂在床头的宝剑。赵匡胤孤注一掷,突然坐直身体,大喊着为陛下效忠之言,然后晕倒不醒人事。这番举动终于让柴荣放下心,暂时打消了除掉赵匡胤的念头。
天亮后,赵匡胤回到家时,众人正在商量组织人手冲入宫中救人。赵普、沈义伦等人看到赵匡胤平安无恙,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经过这提心吊胆的一夜后,赵母问赵匡义此事的原由,这才知道皇帝听信道士胡言杀害无辜之事。赵匡义认为柴荣已有疑心,此后必会出事,不如趁早兵变。赵母担心此言会殃及九族,不许赵匡义再有这种想法。但她自己的心里也不得不承认此言确有道理。
赵普和沈义伦商议如何帮赵匡胤逃脱此劫,两人认为唯有符国公能帮忙。以赵符两家多年的交情,又有符昭寿的兄弟情谊,必能在皇帝面前多多美言。最好是能两家联姻。为了赵家平安,赵母决定亲自去符家为子提亲。
第8集剧情介绍:赵符联姻 计得要职
赵母在去符府提亲前找来了赵匡胤。此事皆是为了他而为之,赵母只想让他知道,当今乱世唯有以百姓着想方是正道,必要时不能心慈手软,不能怀妇人之仁。赵匡胤跪领母命。
韩通对柴荣放过赵匡胤的作法无法理解,再次进宫力谏。这在柴荣看来更像是韩通在为当年的琐事公报私仇。
赵母亲自到国公府拜见符彦卿。几句寒暄后,赵母言归正传,为次子赵匡义提亲,想娶符家三女符蓉。符国公自然答应。正说着,韩通来符府传旨,宣符国公进宫。龙床上柴荣身体虚弱,气若游丝,自知命不久矣。他担心自己一旦殡天,幼子即位会有人犯上作乱。符国公连忙举荐赵匡胤,称此人忠心耿耿,有他辅佐必不会有人造反。并言明将符蓉嫁予赵匡义,以全家性命担保赵匡胤的忠诚。听到国丈之言,柴荣遂下旨赐婚,并命符国公与赵匡胤共同辅佐幼主。
第二天,赵匡胤与赵匡义兄弟二人上殿面君。柴荣强打精神上朝,加封赵匡义待卫要职。两人跪地谢恩。柴荣当着众大臣的面,托付江山,笼络赵匡胤。虽在朝堂之上赚尽了面子,但赵普和沈义伦仍提醒赵匡胤不要掉以轻心。为避人言,赵匡义的婚事也不能大操大办,保持低调。这让心高气傲的符蓉更是气恼不已,自叹福薄。
一个月后,赵匡义正在书房看书。赵普深夜来访。他此来的目的是想趁皇帝疑心未除之际,反间柴荣与殿前都点检张永德。只要张永德被罢官,赵匡胤就能换而代之,掌握皇宫禁城之内的禁卫军。赵普拿出块令牌,上刻“点检做”。只需将此牌以另一种方式交到柴荣之手,就能让张永德被贬。赵匡义知道长兄绝不会同意,因此赵普打算瞒着赵匡胤行事。
赵普走后,赵匡义进到内室将令牌交给了符蓉。符蓉依计在次日进宫,偷偷将令牌交给了宦官王继恩。此事却被不远处的宫女薛凤娇看到。不久时机到来,圣人符茗为皇帝祈福,事毕后让王继恩将祭品埋于地下。王继恩掩埋祭品时,取出令牌抹上一些泥土,就匆匆返回宫中,将令牌呈给皇帝,称是在土中挖得。柴荣看着这块牌子,疑心是上天在暗示张永德要做皇帝,遂下旨革去张永德之职发配澶州,由赵匡胤任殿前都点检。赵普之计成功。
赵匡胤虽然取得了皇宫禁卫军的兵权,但郭威的外甥、柴荣的亲信李重进仍掌握着京城禁卫军的兵权。柴荣如果想除掉赵匡胤,必会依靠李重进,因此李重进成为赵普的下一个目标。不久后京城里有人在四处张贴字条,上面只有四个字“李重进反”。柴荣在病榻上看着这些字条不知如何决断,就请来符国公和韩通商议。这两人的意见分歧之大,根本无法调和。韩通认为是有人在挑拨离间,符国公则认为是有人发现了端倪出言示警;韩通建议取消都点检之职,符国公则认为没有了赵匡胤更无人能抵挡李重进。两人正相持不下,大声争吵时,柴荣一口气没缓过来,两眼翻白倒在床上。
第9集剧情介绍:再遭猜忌 化险为夷
宫里,柴荣驾崩。遗诏宗训即位,圣人符茗听政,符国公与宰相魏仁浦辅佐幼主。同时为防兵变,李重进和赵匡胤均离京分别镇守青州和宋州,由韩通总领皇城军务。
韩通掌权后利用手中权力,打击异己,尤其是视为眼中钉的赵匡胤。一日会后,韩通留下高怀德,态度甚是亲切。等他人离开后,韩通取出先皇密诏。密诏上书一旦发现赵匡胤有反意,即刻灭族。原来柴荣早已注意赵匡胤,安排高怀德在其身边刺探消息。现在皇帝大行,韩通让高怀德继续留意赵匡胤的动向,有任何异动均要速速禀报。
经过多年相处,高怀德已对赵匡胤心服口服。在知道密诏后,高怀德马上到赵府,劝赵匡胤及早遵旨赴任宋州。赵普和沈义伦均知高怀德是好意,为免他人猜疑。赵匡胤即日起程,到宋州任节度使,只留赵匡义在家里服侍母亲。到宋州不久,高怀德也赶到宋州节度署。在京不便明言,现在到了宋州高怀德才说出韩通向符太后进谗言及先皇所留密诏之事。高怀德请赵匡胤以苍生为念,力挽狂澜,起兵自立。赵普同样认为幼主和太后无力执政,庸才当道,只能让黎民受苦。赵匡胤不敢相信柴荣会有密诏,即使如此他也绝不肯辜负先皇。
韩通突然收到消息,李重进造反,周边的唐辽汉也在蠢蠢欲动。韩珪力荐赵匡胤为大将,平定李重进。除此之外别无人选,韩通只能放下个人恩怨,向太后及幼主上奏。赵普、沈义伦等人听到消息喜不自禁,这是最好的起兵机会,可赵匡胤仍不愿有负大周。此时青州大营里,李重进则在大呼冤枉,不知何人胡言让他身陷造反骂名。现在朝廷已任命赵匡胤挂帅平叛,李重进无处说理,只好整兵准备迎战。
赵匡胤接到圣旨后连夜回京,与符国公、韩通、魏仁浦等人一同商量讨伐事宜。当晚,赵匡义宅中,符蓉取出一袭龙袍。她虽为女流却也了解国事,知道此次是赵家替代柴家的最好时机,为此才做下龙袍。看着试穿上龙袍的赵匡义,多年来自认低人一等的符蓉似乎看到了出头之日。
深夜,韩通和御史中丞刘温叟入宫求见太后。刘温叟上奏,赵匡胤计划陈兵陈桥驿,这并非是青州李重进部队的必经之地。刘温叟怀疑赵匡胤有意造反,再加上韩通一旁扇风点火,本无主见的符太后又开始猜忌赵匡胤。这个消息很快从宫中传到了符家,符蓉告诉了赵匡义。赵匡义知道后连夜策马赶到城外大营警告赵匡胤,可符太后已经派刘温叟到大营赐御酒。不想,赵匡胤早已从王继恩处得到了消息,知道赐酒只是试探,酒中并无毒。看到赵匡胤谢恩后一饮而尽,连刘温叟也以为是自己多疑。经过此事,赵匡胤终于想通,要成大事必须要掌握大权,否则只能任人宰割。
消除了宫中的疑虑后,为解除与韩通的恩怨,赵匡胤特意在出兵前只身到韩府。韩珪已认定赵匡胤有异心,在家中准备了刀斧手,只等父亲韩通摔杯为号。可赵匡胤进门即为当年让韩通在比武场出丑之事赔罪,并认韩通为兄长。韩通被赵匡胤一番言语感动,错失除掉大周隐患的最后机会。
第10集剧情介绍:陈桥兵变
韩珪仍不死心,取出“御前行走”的令牌入宫找到宦官王继恩,用其偷换“点检做”令牌之事相要挟,要他将一张纸条交给太后。纸条上列举赵匡胤的种种反象。为避嫌疑,王继恩假装有人射箭入宫,箭上附有纸条。符太后看过纸条后果然又起疑心,写密诏要王继恩到国公府传令符国公带领禁卫军赴陈桥驿斩除赵匡胤。
当晚在陈桥驿兵营,赵普假意观星像,称轩辕星暗紫薇星亮,必有新主出世。张琼则借机煽动全军兵变,拥戴赵匡胤自立为君。大帐里,赵匡胤躬身拜赵普和沈义伦,希望二人能设法与军士约法三章,杀回京城后不得欺凌幼主、侮辱大臣、劫掠百姓。
天亮后,高怀德、张琼带领三军在大帐前请赵匡胤称帝。赵匡胤不出大帐,赵普则假意阻止,待到时机成熟时,即与高怀德一搭一档要求士兵遵从约法三章。遂后高怀德先带领部分人马返回京城,把守各城门,只等新帝入城。赵匡胤这才出了大帐,几次推辞。张琼拿着赵匡义早已准备好的皇袍强行披在了赵匡胤身上,三军山呼万岁。此时王继恩和符蓉带着太后的密诏赶到大营,当众宣读太后要诛杀所有谋反之人。众军士已无退路,更是恳请赵匡胤顺应民心称帝。这一事件史称陈桥兵变。
披上皇袍后,赵匡胤让沈义伦回汴京安抚幼主及众大臣。沈回京,大踏步走上朝堂。听到大军已拥立赵匡胤为新皇帝后,群臣大乱,太后则是痛哭不止。大臣中,魏仁浦认为事已到此,只能接受新皇。而韩通、刘温叟等人却宁死不屈。听到高怀德禀报,张琼已带领人马进城,韩通则带着手下兵士冲入赵府,这才发生赵母及月虹早已离开。韩通气愤之余杀死仆人泄愤。回到大街上,韩通人马正与张琼军队相遇。韩通命儿子韩珪回宫保护幼主离开,自己则誓死为大周效忠。韩珪离开后,双方在大街上展开厮杀,张琼砍死韩通,从其身上搜出先帝密诏。
战斗平息后,赵匡胤领军入城。得知张琼违反约法擅杀韩通,赵匡胤随即命左右绑缚张琼,推出城门斩首。一旁的赵普、沈义伦和高怀德连忙求情,称韩通杀害无辜罪有应得,且张琼系与韩通对战,并非无故伤人。这一幕正被愿意归顺的魏仁浦等大臣看到,直赞赵匡胤为人正直,确为一代明主。
第11集剧情介绍:赵匡胤登基
赵匡胤欲斩张琼,幸得众兄弟一力劝阻才保得张琼一命,被关入大牢听候发落。一旁的前朝旧臣魏仁浦和刘温叟看到了整个过程。赵匡胤向二人出示大行皇帝柴荣的密诏。当下李重进气势汹汹,幼主难立,天下无人主持必将大乱,因而其不得不行此一步。魏仁浦无言以对,与众人一同下跪,拥立赵匡胤为新皇。唯有刘温叟昂然不拜。
取得前朝宰相支持后,赵匡义到国公府,与符蓉一起请岳丈符彦卿进宫劝说符太后及幼主。符国公气得瘫坐在床上。当初他两次为赵匡胤担保,如今还有何面目入宫。但为了女儿符茗和外孙宗训,他也只好硬着头皮进宫。皇宫里,符茗哭着将“点检做”的令牌丢在地上,没想到这谶语果然成真,走了个张永德,却被赵匡胤这个都点检篡了位。现在孤儿寡母无依无靠,只能任人摆布。服侍符太后的宫女薛凤娇偷偷收起了令牌。她本是吴越国一官吏的女儿,因父母被冤杀而逃到大周。她要用这个令牌得到赵匡胤的宠爱,为她剿灭吴越,为父母报仇血恨。
议事厅内,其他大臣仍对赵匡胤篡夺皇位不满。宰相魏仁浦一力劝说众人审时度势,识实务。并以赵军入城后秋毫无犯,让众人明白赵匡胤是仁厚之人,必为一代明君。其他人皆有心动,唯有御史中丞刘温叟和翰林学士雷德镶誓不屈服,大骂赵匡胤后,回家候死。刘温叟回到府上,立刻写下书信,让人密送至澶州节度使张永德,请他联合其他不愿归顺的节度使共同进京平叛。
次日朝堂之上,符太后和幼主坐于龙床之上,大臣分立两侧。赵匡胤身披黄袍带兵进殿跪拜太后和幼主。宗训不得不宣布禅位,读过翰林院承旨陶谷事先拟好的授禅诏书后,太后和幼主哭着下了宝座。赵匡胤在众人的注目下登基,同时诏告天下,封符茗为周太后,宗训为郑王,居西京洛阳行宫,永保柴氏一门平安。自此改国号为宋,赵匡胤成为大宋的开国皇帝。
赵匡胤登基称帝后,身穿龙袍回家拜见母亲。谈到任用贤能时,赵匡胤刚要说任赵普为相,就被赵匡义打断。赵匡义称,为避名讳,改名为赵光义。赵匡胤见此情况,也就此打住。众人离开后,赵匡胤问光义用意,赵光义力陈数点,魏仁浦为前朝宰相事务娴熟,并极力安抚其他大臣归顺,且母亲已将女儿(之后的永庆公主)许配给魏仁浦之子魏咸信。因此由魏仁浦任宰相更佳,赵匡胤点头采纳。
高怀德带着酒菜进大牢探望张琼。张琼仍有气恼中,高怀德解释道赵匡胤如此作法,是为了树立威信,安抚大臣及城内百姓。高怀德的几句话,让这个粗人毛塞顿开,马上开始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深夜,刘温叟的外侄翰林院学士卢多逊拜见赵光义。除了带来重礼,还将刘温叟联系张永德一事说了出来。这个小人不惜与姑父断绝关系,并告密以保住自家性命。赵光义闻言立刻备马入宫。而远在澶州的张永德接到了刘温叟的书信后,也是大惊失色。
赵母进宫,众宫女跪迎。薛凤娇借口父母墓地在汴京城外,不愿去洛阳行宫,只想留在汴京服侍新圣人。宅心仁厚的新封圣人月虹没作多想,也就应允了。
第12集剧情介绍:恩威并施 众臣顺服
宦官王继恩也因开国有功,赵母特准留在汴京皇宫内服侍赵匡胤。
内殿之中,赵匡胤在与几个开国功臣商量治国之事。赵普主动提出由魏仁浦担任宰相,并拟了份官员任职名单。名单里各功臣均有晋升,唯有他自己官位极低。赵匡胤做了修改后,赵普又列出一份罢免名单,名单里是二十余名以刘温叟和雷德镶为首不愿归顺的前朝官员。沈义伦提出刘温叟为至孝之人,他应当贬而不能免。看到两人有不同意见,赵匡胤亲自将罢免名单撕碎掷于地上。此外沈义伦认为陶谷虽有拟授禅诏之功,但其追求功名,应当抑制。赵普则并不认同。两人之间开始产生间隙。
众大臣上朝后,王继恩宣读圣旨,各大臣均维持原位,魏仁浦、符彦卿等人有晋升,尤其是刺头刘温叟也加封翰林学士。此外赵匡胤还下诏开国库犒赏将士,开粮仓赈济灾民,派使臣与外国结好,并封母亲为太后(即杜太后)。下朝后,翰林院内,雷德镶没想到自己不仅保住了性命,还保住了官职。作为翰林院主管的陶谷因自己未得加封心里怨恨,与雷德镶争吵起来。两人不欢而散。
离开翰林院后,雷德镶来到刘府探望刘温叟,称新主赵匡胤让他继续做御史中丞管理御史台,还加封翰林学士。刘温叟不敢相信,直到卢多逊来宣旨,他才相信这是真的。但刘温叟认为这是赵匡胤笼络人心的伎俩,仍指望张永德看到书信后早日来平叛。只是他不知道,赵匡胤早已派使臣赴澶州,颁旨张永德仍为澶州节度使,并入京见驾另有重任。张永德此时的心里正犹豫不决。
不久后张永德进京见驾。御书房里,赵匡胤取出先帝密诏,称自己是不得已而为之。同时为其能遵旨入宫见驾,而重奖之。张永德感激涕零,取出刘温叟书信。赵匡胤看后不以为意,取火焚之,称其为前朝尽忠无需追究。张永德出宫后,直奔刘府。刘温叟亲耳听到此事,方知赵匡胤实为仁义之君。于是刘温叟让人绑缚了自己,入宫请罪。赵匡胤亲自为其松绑,更让刘温叟感恩戴德,即刻去御史台上任,为大宋效命。
曾经赵匡胤的幕僚,现任给事中的吕余庆,奉赵匡胤之命出使北汉和大辽,以求共处。幸不辱使命,与大辽达成协议。但北汉国皇帝刘钧出尔反尔,与不愿归顺的昭义节度使李筠联合进犯。为平李筠之乱,赵匡胤决定御驾亲征。张琼被提出大牢,身穿囚衣上殿。赵匡胤让他戴罪立功,任先锋官讨伐李筠。
北汉皇帝刘钧亲自带领五千人马在太平驿与李筠会合。是夜,一名大宋使者到北汉大营内,呈上赵匡胤的亲笔书信。信中称料到李筠会谋反,早有准备,并已御驾亲征。看过书信后,刘钧吓得连夜带着两千人马逃回北汉。气得李筠大骂其无能,只好指望李重进能尽早出兵反宋。
第13集剧情介绍:剿灭李筠
入夜,赵匡胤来到皇宫,圣人月虹正抱着次子德芳未睡。即日将讨伐叛将李筠,月虹希望赵匡胤注意身体,不要再亲冒箭矢。
泽州城内,李筠收到赵匡胤发布各地的讨逆檄文,上面周太后符茗、郑王宗训均斥其为逆臣。此时李筠方知为何其他各州节度使不愿反宋,但此时已无退路,唯有拼死一博。赵匡胤亲率大军,兵临城下。张琼为先锋,带兵攻城,一番拼杀冲上城头,打开城门。赵匡胤不顾众将反对,先身士卒,冲进泽州城。李筠见大势已去,欲举家自焚。张琼冲入李府,射杀李筠,救下李家家眷。赵匡胤见罪魁祸首已死,遂开恩赦免其他人等,并安抚城内百姓。宋军在李府抓住北汉宰相卫融。北汉皇帝刘钧逃走时留下三千人马,让卫融率领助李筠抗宋。卫融被抓,只求一死。赵匡胤却只以铁杖击之,以惩罚其让两国兵弋相见。杖击后,赵匡胤亲自探望卫融,赞其气节,愿放其回北汉。希望他回国后劝北汉皇帝刘钧,以万民为念,与大宋和平相处。此战张琼首功,赵匡胤论功行赏,令其接替韩通之职,并任京城巡检,维护京城治安。
凯旋回朝后,赵匡胤先行拜过母后,再进后宫。其他宫女见到赵匡胤皆不敢出声,唯有宫女薛凤娇与众不同,甚是积极,处处想引起赵匡胤的注意。
扬州府内,李重进得知李筠被灭大惊,且听探子回报,宋兵勇猛,军纪严明。自知以扬州城里的三万精兵不足以对敌,急命监军安友规招兵买马,加紧训练。李重进为人多疑,虽想与他国联手,但又怕他国并非诚心相助,事成后不肯离开以蚕食国土。但事急从权,现在只能先向南唐及吴越国求助。
赵匡胤也得到此消息,遂派沈义伦带国书出使南唐及吴越,劝他们不要助纣为虐。
杭州城内,吴越国主钱弘俶接到李重进的来信,正在与大臣商议。大臣们有主战的,也有担心失败后大宋渡江灭唐的。此时已成功游说南唐的沈义伦求见吴越国主。朝堂上沈义伦侃侃而谈,言大宋平定李筠之乱,得前朝太后、幼主支持,各州拥戴。钱弘俶问过赴唐朝贺赵匡胤登基的使臣后,知沈光伦所言非虚,遂打消了与李重进联手的想法,并呈上李重进的密信以示两国友好之诚意。
沈义伦回朝时,吴越国还在船上放了十几个大酒坛,里面装满黄金珠宝。路过扬州府时,沈义伦看到当地大旱,路有饿殍。回到朝堂,沈义伦将吴越国所送银两全部上次国库,并奏请开放军粮以赈济扬州灾民。赵普出班反对。赵光义则支持开仓放粮。见此情况,沈义伦取出李重进给吴越国的密信,以转移话题。赵匡胤看罢,知道李重进反意已决,只是畏首畏尾。赵普提出应趁士气正盛,攻下扬州。沈义伦则认为天下初定,不宜再动干戈,应以安抚为主。赵匡胤遂决定颁誓书、铁券,以安抚李重进。
有人来报,大宋赴北汉的使者在北汉驿馆暴毙。他们本是带着赵匡胤国书,想以卫融交换被俘宋将周光逊。必是北汉国主刘钧认为卫融已降宋,才杀死使者,不让卫融回国。赵匡胤见卫融有家难回,便加封其为太府卿,尽早迁家人至宋,以测安全。为拉拢卫融,赵匡胤还想赐宫女,月虹本想还薛凤娇自由之身,让她嫁给卫融。没想到薛凤娇说誓不嫁人,要服侍圣人,这让月虹和赵匡胤有些诧异,只好另选他人。夜晚,月虹虽不做道姑已久,却不忘时时诵读道德经。一旁的赵匡胤看着道德经,感想甚多。此次李重进作乱,他有精兵三万良将数员,非李筠军队可比。虽知其必反,赵匡胤仍要送誓书、铁券,做到仁至义尽,只望他能迷途知返,免生战事。
而韩通之子韩珪已投奔到李重进帐下,他要助李重进反宋,为父报仇。
第14集剧情介绍:平叛李重进
赵普感觉在朝堂内与沈义伦等分歧日深,为培植自己的势力,特意举荐好友吏部执事楚昭辅带誓书、铁券赴扬州颁旨。赵普知道,圣旨里要收李重进兵权并将其移镇青州,再加上吴越国已交出其密信,李重进必会造反。但翰林院知事卢多逊与扬州监军安友规是多年好友,其可从中接应楚昭辅。
扬州城,楚昭辅宣读了赵匡胤的圣旨。李重进不动声色,跪授了誓书铁券。楚昭辅也私下见过安友规,递上卢多逊的书信。安友规与李重进本有不和,愿帮助楚昭辅探听李重进动向。果然李重进决意反宋,派人暗杀楚昭辅。安友规偷偷瞒着李重进救下楚昭辅。
李重进封韩珪为大将军,总领讨宋事宜。韩珪要联合南唐,愿用江北十四州之地交换。南唐国主李璟,忌惮大宋军队,派使将李重进的书信和自己的亲笔国书交给大宋,愿与大宋永世交好。
楚昭辅多日不归。赵匡胤收到南唐国书,知道李重进已反,遂下诏再劝李重进收回大军,以免生灵涂炭。赵光义提出策反安友规,被采纳。卢多逊遂扮成乞丐入扬州城见到安友规,将安友规的家人打份成乞丐混出城。安友规也带着六名将领和楚昭辅逃出扬州城,投降大宋。李重进察觉后,关闭城门加紧训练准备迎战大宋军队。
赵匡胤见李重进执迷不悟,便御驾亲征,带领大军抵达扬州城下。城头上,李重进只认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而非大宋皇帝。韩珪发射暗器,幸被张琼发觉,挡下弩箭。双方军队开始互射弓箭,但赵匡胤却不下令攻城。扬州城城高墙厚,易守难攻,若强攻伤亡必重。赵匡胤打算攻心,写下免死诏书,并让安友规写下归降书射入城内,凡持书归降者既往不咎。韩珪怕军心动摇,想趁宋军立足未稳,夜袭宋营。李重进则认为城高粮足,只需与宋军拖延时日,直到宋军粮草不济又无衣物过冬时,自会撤退。不想吴越国主钱弘俶亲率大军助大宋平逆,还带来了粮草和御寒棉衣。赵匡胤见之大喜,开金口与吴越永结友邦,并让高怀德将吴越粮草及棉衣摆在扬州城前,以瓦解李重进的军心。果然,李重进见宋有后援,随即出兵夜袭,并派人赴南唐求援。
南唐李璟得到李重进书信时,已经得到消息李重进夜袭失败。李璟怕赵匡胤会顺势过江,一边在江边布防,一边遣使至大宋愿意称臣纳贡。李重进见无援兵,孤注一掷出城死战,终兵败自焚。
赵匡胤凯旋回朝后,带着月虹一同拜见母亲。杜太后已身染重病,但仍在强打精神。赵匡胤却积累成疾,下拜时晕倒在地。现在天下已无战事,赵匡胤在后宫安心休养,月虹和薛凤娇在一旁服侍。
魏仁浦告病辞官,并举荐赵普接替自己。赵匡胤只让赵普接替枢密使之职,宰相一职仍由魏仁浦担任。赵普趁机奏请李崇炬担任枢密副使,赵匡胤应允。
符蓉知道赵匡胤得病后,起了心思。暗示赵光义应准备成为皇帝,自己可圆圣人之愿。赵光义大怒,斥其将祸及家族。两人不欢而散。
第15集剧情介绍:宰相受辱 张琼受罚
赵普家中,其妻生下一男孩。升官得子,可谓双喜临门。得赵普提携的李崇炬携重礼拜访,赵普让其不要声张得子一事,以防他人送礼,但却收下了李崇炬的重礼。
张琼虽官居马步军指挥使,却无实权,只能带兵丁巡城。这日夜下大雪,张琼带人巡城经魏仁浦府,便拍门而入,要讨酒喝。魏仁浦虽为宰相却家境不富,家中无酒无菜。张琼认为自己是皇帝兄弟,在宫中都能要得酒喝,却在这宰相府上被人轻慢,遂忿忿离开,不久又带着兵士拎着酒坛回魏府闹事。魏妻实在看不过眼,怒斥张琼夜闯民宅,蓄意挑衅,有违巡城之职,明日定要向皇上讨个公道。张琼自知理亏,只好抱着酒坛灰溜溜离开。魏仁浦受此屈辱,愤而写下奏折。
次日,魏仁浦进宫见赵匡胤,呈上连夜写的奏折。赵匡胤看后大怒,宣张琼见驾。王继恩找到张琼宣旨时,张琼仍宿醉未醒,脚步踉跄。等入殿看到魏仁浦,知道事发,急忙下跪求饶。赵匡胤斥其屡次知法犯法,罪当问斩。魏仁浦没想到皇帝会如此动怒,连忙跪地求情,并愿收回辞呈只求皇帝饶过张琼。赵匡胤余怒未消,亲自带着张琼到魏府谢罪。看到魏仁浦身为宰相却家居贫寒,颇有感触。张琼躬身向魏家人请罪,并自己掌嘴。赵匡胤见状也就罚其一年俸禄了事。
回到宫中,赵匡胤做了多年兄弟,知道张琼掌嘴其实是心里不服。就与张琼将心比心,让张琼明白自己的苦心。他现在身为皇帝,必须以国家为重,如让家人为所欲为,败坏纲纪,只会导致国将不国。所以治国不能只靠兄弟,而是要有胸怀,多以天下之事为念。张琼这才知道自己心胸狭隘,并真心认错。赵匡胤见他知错,就免了他巡城之职,正式将马步军指挥使之职授予他。
处理完政事,赵匡胤在后宫与月虹用膳。月虹发现膳食比平日少很多,赵匡胤这才说看到魏宰相府上节俭,因此也想缩减宫中开支。月虹然之。随后月虹称,担心此时晋升张琼会让文官认为皇帝只重用武将。这百余年里的战乱纷争,各国均是重武轻文,让斯文扫地。月虹就建议让皇子公主开蒙读书,赵匡胤欣然答允。
赵匡胤和赵光义微服私访,看到巡城马队在闹市中如入无人之境一般疾驰,惹得怨声载道。恰巧遇到卫融,便与他坐在街边茶摊上谈起文武之争。卫融和赵光义都认为以武安邦,以文治国,方能长治久安。赵匡胤听后决定先兴文教,恢复国子监等学习机构,民间开立私塾,适当的时候将开科取士。
后宫里,皇长子赵德昭与两位公主一同听课读书。德昭却无心向学,只想着游玩,还将老师打伤。赵匡胤闻讯而来,怒骂德昭。杜太后也赶来责怪德昭无礼。但听赵匡胤说要重罚长孙,杜太后连忙打圆场,让德昭日后好好读书,这才让赵匡胤消了气。
赵光义府上,符蓉特意为夫君调制补品,让他多多进补,以后要多挑重担。赵光义知道她话里有话,让她不许再言。还让符蓉关照符昭寿收敛行为,不可招惹是非。
入夜后,月虹想到张琼年已三十仍未成家。赵匡胤便宣张琼入宫,问他的意思。可张琼只想无牵无挂,不想成家,也只能作罢。但赵匡胤安排了张琼另一个任务,找一名做事稳妥的石匠。
第16集剧情介绍:文武之争初现
张琼很快就从百余名石匠里挑出一个技艺高超,性格稳重的石匠。待张琼退下后,赵匡胤取出一张字条,让石匠在密室中将字条中的内容刻在石碑之上,且不能让其他人知道凿刻的内容。石碑刻好后,赵匡胤命人修建了一座大殿,名为“誓碑殿”。称得世外高人金句,“以文治国得长久”,因此刻于碑上。以后凡有大典或新君继位,皇帝均要到此祭典,并入殿默读誓辞,其他人不得靠近。但实际上碑上所刻文字为三条,保柴氏一门平安,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子孙有悖此誓者天灭之。
新年到来,宫中吃团圆饭。除杜太后、赵匡胤和月虹外,还有长子德昭、次子德芳及两位公主。席上赵匡胤考问起功课,德芳尚幼未启蒙,两位公主对答如流,唯德昭结结巴巴。回内殿后,赵匡胤向月虹说出,担心德昭恐无法继承大位。
次日上朝,群臣朝贺。赵匡胤让魏仁浦颁布新年第一道诏书即推广以文治国的大方针。这让武将心有不满,高怀德出班奏道天下初定,不能此时重文轻武。赵匡胤遂安抚之。同时赵匡胤又表彰魏仁浦前次上奏张琼之事,如唐时魏征。也算是平衡文武之间的不满情绪。
随后长春节,赵匡胤在大殿之上设宴请文武大臣品尝新酒,并让大家畅所欲言。席间赵匡胤又分别请高怀德和魏仁浦饮酒,以示文武并用之意。可翰林学士雷德镶却向隅而泣,说想起上年还是周,现在已成赵家,并做反诗一首。众大臣面面相觑。张琼随即叫殿前侍卫拿下雷德镶,众武将均认为该杀。而文官则希望皇帝在新年伊始能从轻发落。赵匡胤虽心中恼怒却因有言在先,可畅所欲言,不好发作,只让侍卫送雷德镶回府。此事,虽让赵匡胤不快,却也很有启发。雷德镶一介文人,却对前朝忠心耿耿,如此操守让人敬佩,可见谨遵圣人教化非常重要,推崇儒教势在必行。
散席后,赵匡胤独留下赵光义。两人雪夜拜访赵普,三人共商天下大势。赵匡胤认为当前诸国包围大宋,北方辽国兵强马壮,介于辽宋之间的北汉又以大辽马首是瞻,年年纳贡。因此要统一天下,只能先交好北方,占取南方。赵普和赵光义拜服,遂定下了先南后北的统一大策。
赵匡胤登基后,时常想起当年结拜时的小妹京娘,特派张琼寻找。张琼终在黄岗子的一家农舍里找到京娘和她儿子张闯,并送母子二人进京。赵匡胤和月虹看到故人,泪流满面,得知京娘丈夫死于战乱,与儿子相依为命更是伤心,遂加封京娘为燕国长公主,赐京城府邸。赵光义和符蓉看到多出一个亲戚,心里很不满。听到京娘得到加封,一直未能封王的赵光义嘴上不说,心里却更加忿恨。
几日后,魏仁浦上奏应充实后宫,多续皇家血脉。赵匡胤则以贞观政要里的内容否决了此事。当前更重要的是下诏命各地开荒种粮,减轻赋税,让各地方官勤勉政事。
第17集剧情介绍:矫枉过正
赵匡胤与月虹有心撮合张琼和京娘。两人分别找张琼和京娘商量。张琼本不愿意,但见赵匡胤坚持,只好遵旨。京娘本对赵匡胤有情嘴上又不敢说,经不住月虹、杜太后的一再劝说,也只好答应。成亲之日,张琼知道京娘曾钟情于二哥赵匡胤,因此也未睡在洞房。京娘见张琼虽是粗人竟也如此体贴,愿意教他认字读书。张琼嘴上答应,却也并未放在心上。
赵匡胤调高怀德进京,授予殿前都点检,掌管宫中禁军;而张琼则掌管着京城禁军。别人看来由自家兄弟掌握京城兵权,大可放心,赵普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皇帝的结义兄弟手里都有兵权,又都居于京城,只要有一个想反,有人响应,京城则不保。赵普想向皇帝说明其中的厉害关系,可又怕引火烧身,打算等想出万全之策后再上奏折。
沈义伦奉旨督造文庙武庙,同时恢复国子监,完成后上殿奏报。赵匡胤赞之,并带领文武大臣参拜文武庙。在文庙里,赵匡胤以九五之躯跪拜孔子像,为天下做出表率,推崇文治。并让沈义伦的养子鲁梁与国子监学生一齐发奋读书,早日成国之栋梁。在武庙里,赵匡胤却只是查看了供奉的武将塑像,认为孙膑兵法残忍又心术不正,白启坑杀降俘,不配入庙供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就是要表现出自己重文轻武的态度。
沈义伦看到赵匡胤的态度后,持一竹枝入宫,向赵匡胤说明矫枉过正的道理。他认为治国与竹枝同理,欲重文,先抑武,皇帝必须先轻待自己的结义兄弟,以免其他人认为皇帝只偏爱武将,重文只是空谈。对沈义伦的直谏敢言,赵匡胤大加赞赏。沈义伦进而建议设立御史台,以维护朝廷纲纪。赵匡胤早有此想法,决定由刺头雷德镶担任此职。
枢密副使李崇矩上奏称赵普生病。赵匡胤遂招太医同到赵普府上探望。此时翰林院承旨陶谷携重礼正在赵府巴结,以求晋升,自荐为本年科举主考官。赵普还未答应,家人来报皇帝驾到,陶谷急忙从后门离开。太医诊脉,赵普装出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称思虑国家大事而无法成眠。太医闻言知意,就说是操劳过度。等太医离开后,赵普跪在床上,称自己的是心病,心里有话却不敢说。赵匡胤让他直言。赵普这才说,建宋后自己特意未设都点检一职,正是怕历史重演。现在高怀德被授予都点检,让他无法安心。赵匡胤认为自家兄弟不可能反,各地节度使才是隐患。赵普用灯下最黑,目不及亲的典故让赵匡胤明白,最亲的兄弟和朋友才是最可怕的敌人,因为对他们毫不设防,他们又是最了解皇帝的人。能打败赵匡胤的只有他的结义兄弟。
赵匡胤听了赵普一番话后,心中拿捏不定,就找来赵光义一同商量。赵光义也认为城内禁军才是威胁,并以汉高祖刘邦为稳定政权诛杀开国功臣为例。赵匡胤听到弟弟把自己与无赖刘邦相提并论顿时大怒,但心里却若有所思。随后赵光义代皇帝到赵普家商量。两人一拍即合,都认为要打压武将。可二人知道赵匡胤的性格,不可能学刘邦大开杀戒。因此赵普提出退而求其次,收回武将兵权。一句话,让赵光义茅塞顿开,与赵普一同进宫回奏。
赵匡胤对赵普的建议很满意,只是时机还不成熟,现在最重要的是办好第一次科举。赵匡胤询问赵普主考官的人选,已拿人钱财的赵普自然推荐陶谷。赵匡胤虽对陶谷的人品有所怀疑,但也没有多想,同意让陶谷和卢多逊担任本次主考官,同时让赵普尽快想好收回兵权的方案。
第18集剧情介绍:殿试武将
陶谷拜见赵普,得知自己是主考官,大喜过望。赵普提醒他,历朝历代均有大臣向主考官举荐自己子孙之事,名为公荐,实为贿赂。警告陶谷切不可贪财取士。陶谷嘴上应承,心里却不以为然。卢多逊得知自己为第二主考官后,以为是赵光义提携,特送礼相谢。二人在谈到第一主考陶谷时,赵光义提醒他,不要与之亲近。
陶谷一时得志,意气风发,在家中饮酒。卢多逊来府上拜见,呈上黄金珠宝。原来这都是一些朝臣所送,望他能录取自家子弟。卢多逊不知当如何处置。陶谷心里暗笑,他作为第一主考,早已收到贿赂,而且还更多。陶谷让卢多逊不必惊慌,历朝历代皆是如此,只需坦然受之即可。而在魏家,魏仁浦的儿子魏昊也正在准备科举,魏妻让魏仁浦向陶谷送礼,正直的魏仁浦坚决不肯,气得魏妻老泪直流。
赵匡胤收到沈义伦的奏章。他从未听说过公荐之事,听沈义伦解释后方知,原来科举之中还有如此龌龊之事。赵匡胤认为矫枉必须过正,于是让魏仁浦拟诏,四品以上官员子弟不得入士。卢多逊看到诏书后吓得惊慌失措,陶谷却毫不在意,只当是皇帝做的表面文章而已。魏仁浦回到家中,见儿子魏昊还在勤奋看书,便让他不用再做准备。
数日后,科举结束,各考官阅卷完毕,卢多逊根据文章优劣拟了份进士录取名单。等其他考官离开后,陶谷取出了另一份名单,上面皆是公荐之人。他已经想好了办法,将这份名单先呈皇帝御览再发榜,到时就没人再敢提出异议。
次日,陶谷、卢多逊进宫呈上录取名单。赵匡胤知道陶谷的伎俩,并未详看就掷于地上。陶谷和卢多逊吓得连忙跪倒。赵匡胤也未说破,想给陶谷一个机会改过,称出榜时如引起非议,定不轻饶。可陶谷仍执迷不悟,等赵普看到名单后,怒骂其有负圣望,自寻死路。陶谷吓得一身冷汗,马上回到翰林院,按真才实学录取进士,也顾不得那些送礼之人了。
大街上,符昭寿的人马冲撞了魏仁浦的车驾。符昭寿虽斥责手下,却是指桑骂槐。魏仁浦不想多事,让他先过。给事中吕余庆见符昭寿如此张狂,当街侮辱宰相,心中怒不可遏,马上进宫见驾。吕余庆力陈前有张琼滋事,现有符昭寿当街辱骂,堂堂一朝宰相如此受辱,何谈以文治国。赵匡胤听后,沉思良久。
过了几日,高怀德、张琼、符昭寿、郑恩几个结义兄弟在殿外等赵匡胤出来比试武功,没想到来的却是王继恩。王继恩传皇上口谕,不比刀剑,而是要在十五日后入殿比试文章。众人不解,便找赵光义商量。赵光义正在家中练字,几个粗人除了高怀德外,其他几个根本不认得。赵光义知道他们的来意,称皇帝举办殿试是为了增加武将的学识。而且规定凡一品以上官员都要参加,连皇帝自己都不能免。众人无奈,只好回家准备。
可除了高怀德在认真看书,另三人只知道饮酒取乐,根本不把殿试当回事。高怀德放下手中的书,警告他们,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几句话让三人没有了喝酒的兴致。此后,因一班文臣对武将的跋扈忍无可忍,纷纷力谏。赵匡胤为了平复文臣情绪,下令殿试不过者斩。武将们不得不放下刀剑,在家中闭门读书。
到了时日,上殿笔试的武将须先搜身,被发现夹有小抄的人,均被殿前侍卫押走。赵匡胤上殿,要求同样搜身以示公正。殿试由陶谷和卢多逊监考,出题写诗赋。各考试要求已经让众武将听得糊里糊涂,再看到题目更是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下笔。
第19集剧情介绍:杯酒释兵权
一声锣响,殿试开始。大多数武将歪歪扭扭的写下自己的名字后就无从下笔,急得抓耳挠腮。有作弊被抓者,有气急晕倒者,符昭寿则在考卷上随意涂鸦,以示不满。十柱香后,赵匡胤一声令下,殿试结束。陶谷和卢多逊当场评卷,包括张琼、符昭寿、郑恩在内的十余名曾与赵匡胤打天下的亲信将领落第。按之前旨意,赵匡胤下令推出殿外斩首。高怀德等人急忙跪地求情。赵匡胤不动声色,问陶谷自己的卷上成绩如何。陶谷和卢多逊大赞皇帝之作超凡脱俗。赵匡胤随即命二人拿出考卷点检字数。果然,文字虽优美,字数却不足。按殿试要求,赵匡胤也属落第,应当问斩。赵匡胤大声质问是否应当一同问斩,众大臣忙跪地磕头,大气都不敢喘。
赵匡胤见目的达到,随即在大殿上设宴。众武将躲过一劫,纷纷谢恩。在场的文臣以为赵匡胤改了主意,个个面带忧虑。酒宴上,赵普上前讲述韩非子中目能及百里却不见睫毛的故事,再次提醒皇帝。赵匡胤面露不悦,让沉默不语的众文官罚酒三杯。随后赵匡胤又说起当年与众兄弟浴血奋战时的情景,各武将喜形于色也开始大谈赵匡胤如何神勇。说到情深时,各兄弟起身立誓,愿为赵匡胤死而无憾。
赵匡胤软硬兼施,让众兄弟入了自己的圈套。他随即说出自己在皇位上的十大忧虑,说到最后一忧时欲言又止。众人不知其意,赵匡胤遂说出多次梦中有兄弟被下属披上皇袍,再想到前朝大臣叛乱之事就夜不能寐。众人听出赵匡胤话里有话,纷纷跪地磕头,请皇帝指条生路。赵匡胤就以刚才众将所立誓言,要各武将饮下杯中酒后,释下手中兵权,此后可永无猜忌。众武将此时方知上了赵匡胤的当,但已无退路,虽心有不甘也只好饮酒以表忠心。席散后,宣德门外,高怀德让众兄弟回家写出辞呈,从此不再担任军中任何职务。
京娘听说此事,入宫为结义兄弟说情。月虹见她如此紧张张琼,看出她已怀上了张琼的孩子。赵匡胤接到众人的辞呈后,重新做了安排。城中禁军由赵光义统领,几个结义兄弟也加封官职,赴各地任节度使,却无兵权。
杜太后六十大寿,本想节俭开支。赵普知皇帝心意,亲自奏请太后,以提倡孝道为由说服太后答应举办万寿节庆典。赵匡胤批准国公符彦卿回京拜寿。赵光义想到让这位岳丈大人到太后面前提封王之事,这自然得到符蓉的大力支持。是夜,杜太后剧烈咳嗽,口吐鲜血,却又不许宫女向皇帝禀报。
符府内,符彦卿特意提前几日回京,看到符昭寿后关照他不可肆意妄为,惹祸上身。正说着,符蓉来见父亲,想让父亲提议封王之事。听到女儿要先当王妃再做圣人的大逆不道之言,符彦卿大惊失色,坚决不肯。
符蓉见父亲不愿私下拜见太后,更入宫为杜太后按摩,甚得太后欢心。随后有意无意说出父亲提前回京想拜见太后。杜太后不知是计,便宣符国公进宫。
第20集剧情介绍:光义封王徒劳无功
符彦卿进宫便看到女儿符蓉,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落座后,符彦卿只是和太后聊及旧事,并未说封王之事。他担心由自己提出封王,会让赵匡胤对光义起疑,后果不堪设想。
回到府中,赵光义也认为岳丈有理,毕竟宦海难测。见女婿面有失望之色,符彦卿说出另一个人可提此事,国舅爷杜审肇。此人胸无点墨,举止粗俗,且毫无城府。符蓉忙进宫,邀请这位国舅爷下榻外甥家。杜审肇本想住在宫中,但碍于宫中规矩,只能答应。随后国舅爷来见赵匡胤,竟站立不拜。赵匡胤知道舅舅秉性,不与他计较。赐座后,杜审肇居然开口讨要官职,让赵匡胤哭笑不得。打发国舅离开后,赵匡胤向赵普问计。赵普看出赵匡胤的意思,便以汉朝吕太后擅用娘家人为官,最终至家门受诛的历史,进谏不可为之。但赵匡胤自己不好开口,就找到母亲。杜太后也认为此事不妥,答应亲自向弟弟说明。
杜审肇到了光义府上,赵光义和符蓉甚是热情,刚坐下就有人来宣杜审肇入宫。一入宫,杜审肇就看到姐姐面色阴沉。杜太后斥责他自不量力,不许他再要官。说到气头上,杜太后连连咳嗽。国舅爷气哼哼的回到赵府,赵光义给了他五千贯钱才让他平息怒气。符蓉趁机挑拨,说赵匡胤不顾光义,至今不封王。如果有了王爷之位,就能拿出更多钱财。杜审肇受了挑拨,要为光义打抱不平。
次日,杜审肇进了滋德殿,面见太后,故意大赞光义文武全才,再提到封王之事。杜太后从未想过此事,现在想来觉得有些道理。虽然得到了母亲的首肯,但赵光义认为还是要事先知会赵普,相互扶持才能在官场里立足。
果然,杜太后宣赵普,问及封王之事。赵普为人圆滑,怎敢违制谈论此事。赵光义听说赵普见过了太后,特意找到他,想看看他的态度。赵普模糊的说了句依制行事,便赶去见驾。见到赵匡胤,赵普如实将太后和赵光义的事说了出来,赵匡胤让他直言。赵普认为国家初立,应先封赏功臣,再议封王,以免人心浮动。愿赵匡胤仿效唐太宗,阻断皇室宗亲求权之路。
滋德殿内,赵匡胤和母后说了会庆典之事。杜太后忍不住说起光义封王之事。赵匡胤称,大宋初成,匆忙封王有违古制,后患无穷。又说起汉初刘邦立八大异姓王以致叛乱四起的典故,所以封王应谨慎,待大宋统一天下时再议不迟。杜太后也无话可说。
次日,大寿庆典举行。赵光义、符蓉都以为皇上会借庆典之时宣布封王,便着力打扮。大殿上,皇室成员和大臣们跪拜贺寿,杜太后一一见过来拜寿的各地官员女眷,身体渐感不适。符蓉等到庆典快结束,也没发现有什么重要的事要宣布。庆典结束,太后准备起驾回滋德殿时,突然吐血晕倒。符蓉趁无人注意时,问王继恩是否有封王之事。王继恩称不记得有此事。符蓉就关照他以后要注意皇上谈及赵光义的所有事情。
赵匡胤听说母亲晕倒,赶到滋德殿,问过太医才知道母亲已是病入膏肓。
第21集剧情介绍:杜太后遗诏
符蓉一直不肯放弃做圣人的念头,在王爷府一再纠缠着父亲,要他向太后进言日后传位给光义而不是皇长子德昭。符彦卿称此事干涉皇室,会让赵匡胤疑心,祸及九族。符蓉含泪跪地不起,求父亲答允。符昭寿因赵匡胤收回兵权一事仍耿耿于怀,也在一旁劝说父亲,只有帮符蓉坐上圣人之位,才能保符家永享富贵平安。见父亲有些心动,符蓉忙找追随赵光义的卢多逊帮忙查找兄终弟及的典籍,为符彦卿做依据。
滋德殿内,杜太后躺在床榻上闭目养神,月虹和京娘在一旁通宵服侍。符蓉进宫称轮流看护,让二人回宫休息。杜太后认为有理,二人只能领懿旨回宫。符蓉等二人离开,称符国公听闻太后有恙,想见太后一面。杜太后应允。不想符彦卿入宫时正遇见赵匡胤,二人一共到了滋德殿。符蓉见状出殿找王继恩,让他想办法让皇帝暂时离开。过了一会,王继恩进殿禀报有赈济灾民的奏本。太后不想耽误国事,就让赵匡胤去处理正事。一见皇帝离开,符彦卿忙跪地进言,以周世宗柴荣传位幼子以至江山不保,后汉皇帝刘承祐年幼即位听信谗言妄杀忠臣等历史上的几个典故,称大宋江山稳定应依赖长兄。杜太后并无主见,又一次被说动。
赵匡胤为母亲特意派人请来当年医治舒雅的樊神医。樊神医把脉之后知已无药可治,嘴上却称并无大碍,开了付药方。离开皇宫后,樊神医马上逃离京城。照方抓药熬制成汤,赵匡胤亲自为母亲服药。只喝了几口,杜太后就无法下咽,全吐了出来。杜太后自知命不长久,便宣赵普进殿,除赵匡胤外的其他人全部退下。
杜太后一直将赵普视为同宗本族,此时宣他进殿就是为了让他做个见证。随后太后列述了史上幼主失国之事,前事为鉴,要求赵匡胤百年后传位给赵光义,赵光义百年后再传位给德昭,如此才能天下太平。赵普在台阶下听得浑身发抖,一身冷汗。赵匡胤心虽不愿,却不敢违背母亲遗命。见赵匡胤答允,杜太想宣赵光义。赵普连忙阻止,称此事如传出去,大臣必会讨好光义,对皇帝不利,不如将传位诏书封于金匣内,等皇帝大行时再当众宣读。杜太后这才作罢,随即连连咳嗽,一口鲜血喷出后殡天。赵普赶忙奔出殿外找光义、月虹等人,赵匡胤则坐在床边扶正母亲的身体,擦去她嘴角的血痕,面色阴沉,丝毫看不出伤心之意。
众人进殿跪地痛哭,符蓉却跪在赵普身边悄声询问太后有何遗诏。赵普自然不会说出实情,只称说了几句太后就犯病离世,未有遗诏。符蓉随即出得宫来,追上正要回西京洛阳的父亲车队。符彦卿听说太后殡天,忙问太后是否提及兄终弟及之事,符蓉也无法确定。既然如此,符彦卿不能离开京城,否则反而引起赵匡胤怀疑,只能回王府静观其变。
杜太后入殓时,皇室和众大臣皆穿孝服跪拜。其中只有月虹和京娘是真心悲伤,其他人都各怀鬼胎。
王爷府里,赵光义和符蓉来见父亲。符彦卿现在已经认识到自己筑成了大错,后悔都来不及。赵光义听说符家竟瞒着他做出此事,更是斥责符蓉和符彦卿自作主张。现在赵匡胤对光义的态度并无异样,符彦卿只好巴望太后并未说出口。赵光义和符蓉回府后,也是心里不安,惶惶不可终日。为了摸清情况,赵义光让符蓉进宫找王继恩打听。符蓉从王继恩处也没问出个所以然,就让他一定要注意皇帝是否有谈及遗嘱的事。见王继恩面露难色,符蓉就出言威胁,让王继恩心下恼怒。
后殿里,赵匡胤正要和赵普商量太后遗嘱之事。还没等他说完,赵普就打断皇帝的话头,称已经忘记,也让赵匡胤为了社稷忘记此事,专心准备太后的葬礼。这番话被不远处的王继恩听在耳里。同时赵普也让陶谷查找历朝历代兄终弟及之事,以做研究。
京城外,一人一骑正沿途仔细查看地形。马上之人正是失踪多年的韩珪。
第22集剧情介绍:赵光义终知实情
韩珪在父亲韩通墓前许愿,即使同归于尽也要为父报仇。在杜太后出殡的路上,韩珪埋伏在路边行刺赵匡胤不成,反被张琼拿下。赵匡胤念他至孝,放了他一条生路。
皇宫里,王继恩并未将听到的事情告诉符蓉。而赵匡胤苦于无人诉说,就将母亲遗诏之事告诉了月虹,月虹同样反对兄终弟及。赵普在研究了历史典故后,认为前朝发生的兄弟即位,往往之后都不会将皇位还给原兄长的子孙。结合到太后殡天前见过符彦卿,殡天时符蓉的怪异举动,赵普向赵匡胤言明,此事的始作俑者很可能是赵光义。为了皇帝的安全,赵普认为赵光义不应当再任殿帅一职。赵匡胤决定让他接替沈义伦任开封府尹。这番对话,均被王继恩听到。
符彦卿见几日来并无动静,就打算返回西京洛阳,再不回京城。赵光义也决定提出辞呈,赴外地做个节度使。符蓉则哭哭啼啼的进宫见月虹,称赵光义思母心切,身染重病。种种行为,都是不想让皇帝赵匡胤起疑。
几日后,赵光义进宫见驾。赵匡胤封他为开封府尹加同平章事宰相衔。赵光义称怕有负皇恩,只求做个节度使或刺史。被赵匡胤说了几句后,赵光义只好答应,即日接手开封府。一旁的赵普连忙假意恭贺,并说兼任殿帅似乎事务太多。赵匡胤就顺势让张琼接替赵光义的殿帅之职,张永德接替张琼的侍卫马步兵指挥使。等赵光义接旨离开后,赵匡胤说要重用原开封府尹沈义伦。赵普马上建议沈义伦任集贤院大学士,搜集天下史集并加以校正,为文治打下基础。赵匡胤允之,还想加授宰相衔。赵普连忙称文治为先。赵匡胤也就不再多说。
王继恩的表哥贾琰到访,两人多年未见相拥痛哭。贾琰本想让王继恩帮忙找条出路,可王继恩碍于宫中规矩,无法相助。贾琰失望离开。这景正被出宫的符蓉看到。因赵光义已任开封府尹,符蓉也被封为楚国夫人。听说了原由后,符蓉让贾琰到开封府衙做事。晚上,符蓉向光义说到此事,听说是王继恩的亲戚,赵光义自然不会亏待。
次日大堂上,赵光义听说贾琰师从名门,另眼想看。恰好有人击鼓,赵光义让贾琰做文案以考较他的能力。贾琰果然能力不凡,从一件看似儿子媳妇不孝的官司里,查出媳妇伙同情夫欲加害夫家老父,得民众大力赞扬。见贾琰立此大功,赵光义甚喜,让他在府中任从事。
夜晚,王继恩到赵府感谢。赵光义趁机私下询问太后临终前是否有涉及到传位的话语。王继恩犹豫再三,说出了太后兄终弟及的遗言。还说出因赵普和月虹反对,皇帝才改变了主意。赵光义听到这些,惊得浑身打颤。
赵匡胤打算废除前朝割据的情况,要实行权力集中,以镇州做试点,再以点盖面在全国推行。因此亲自任命了一批县令调往镇州接替原镇州节度使任命的县令,沈义伦则任知州事赴镇州管理这些钦定县令,并直接向皇帝汇报。镇州节度使心里自是不快,欲借机捣乱,阻碍新令执行。
第23集剧情介绍:赵光义献国策取代赵普
韩珪行刺失败后出家做了道人。一日,韩珪下山路过镇州,看到有军士闯入当铺劫掠,周围百姓气愤不已。当铺老板告到知州府衙,沈义伦升堂受理。沈义伦虽为钦点知州,却仍是镇州节度使王彦超的下属,且只负责民事。于是沈义伦亲自到掌管军务的王彦超府衙内,说明来意后,王彦超拒不承认是下属所为,称有匪徒冒充军士。不容沈义伦多说,王彦超就下了送客令。
开封大殿上,刘温叟拿出一枝射在登闻鼓上的羽箭,缠有布条,上书镇州之事。赵匡胤一看便知是韩珪的弩箭,待看过布条后,更派刘温叟持尚方宝剑赴镇州严查。刘温叟为避人耳目,装扮成道人到镇州与沈义伦共同调查。调查出结果后,刘温叟让当铺老板去王彦超府衙申冤。王彦超在大堂上称其诬告,正要杖责当铺老板时,刘温叟和沈义伦携尚方宝剑上了大堂。王彦超忙跪迎。问到堂审之事,王彦超还想狡辩,刘温叟已将目击者亲笔口供取了出来。王彦超见无法抵赖,还想为自己部属求情。刘温叟请出宝剑,将多年来为非乡里的军士全部处斩。
镇州之事办妥后,百姓齐呼皇上英明。刘温叟回朝奏报,赵匡胤龙颜大悦,并下诏各地节度使引以为戒。赵普顺势上奏收回各地节度使的地方大权,改由吏部直接派人接管地方衙门。赵光义不知这是赵匡胤的意思,还想奏请时机未成熟。没想到,赵普仗着有赵匡胤撑腰,当着文武大臣的面驳斥了赵光义。赵匡胤批准赵普奏请,立即办理。
赵光义回府后心里大为恼怒,贾琰认为当务之急是除掉赵普。为此贾琰让赵光义上奏发展农桑,增加国力的发展战略。希望通过多献国策,让赵光义取代赵普在赵匡胤心里的地位,到时再对赵普出手。
赵匡胤接到光义的奏折,连赵普也不得不佩服发展农桑的确是切中要害。赵匡胤决定在禁苑内建观稼殿,亲自开垦荒地耕作。圣人月虹设蚕室,种桑养蚕。以此做天下表率。恰逢大旱,赵匡胤想到百姓疾苦,决定缩减宫内开支。月虹依旨裁放前朝入宫的宫女,凡愿意回家者发下钱银自行返家。唯有薛凤娇不愿离开,月虹也不再勉强,留她在后宫服侍。不几日,甘霖即至,赵匡胤心喜之余不忘称赞赵光义的治国之策。
夜晚,赵光义在府中看书,发现坐在一旁的符蓉偷笑。问了才知,原来是符蓉想到了达到目的的办法。目前阻碍杜太后遗诏的人只有赵普和月虹,现在丈夫要除掉赵普,那再利用宫女薛凤娇,让月虹失宠,就可以达到兄终弟及的目的。这件事,还需要王继恩从旁协助。
宫里,已得符蓉指示的王继恩接近薛凤娇,知她有意皇帝后,便指点她一二,让她不能过于主动,以防皇帝生厌并失去圣人的信任。薛凤娇为得皇帝宠幸,事事听从王继恩的安排。此时的月虹时常觉得自己人老色衰,也不想耽误国事,对赵匡胤日渐疏远。
因赵光义的举荐,贾琰得皇帝钦点任开封府推官,入了官阶。贾琰忙谢恩,还推荐了同门师兄姚恕。姚恕曾在工部任营缮,负责维修,因言语冲撞了上级,已辞职在家。他认为京城为国家中心,各地往来频繁,各国使臣也常有来往。目前的开封还是大周迁建都时的样子,早已破败,起不到威严震慑作用。赵光义就让姚恕与贾琰一起先行商量重建开封。
几日后,赵匡胤听说了重建开封之事。赵光义详细奏报,赵匡胤应允。正说着卢多逊进殿称武平有奏章。赵匡胤看过后方知,武平节度使周行逢过世,传位给幼子周保权。见到传位幼子,赵匡胤下意识的看了赵光义一眼。赵光义称现在正是收复武平的好机会,并推荐卢多逊借吊丧之机赴武平刺探当地军政情报。赵匡胤除了武平,还对其附近一直未归附的南平动了心思。
第24集剧情介绍:贾姚设计离间月虹
赵匡胤看着地图,对月虹讲述着各国的兴废。赵匡胤要统一天下,月虹并不关心,反倒是一旁的月虹引用道德经里的语句说各国不按天意自取灭亡,这让赵匡胤刮目相看。出了殿后,王继恩提醒薛凤娇要适度,不能让圣人发现她的用心。
大殿之上,赵匡胤宣布之前以文治,以仁治国,现在要加一条以德治国,改年号乾德。此外武平有叛乱,赵匡胤派张永德率军救援周保权,并下诏要南平借道。
过了几日,郑恩回京。四年前,他被派去在苦寒之地镇守契丹边境。这次奉诏回京,赵匡胤让他任禁军教头,留在身边听用。郑恩见皇帝仍想着结义兄弟,感激泣零。而姚恕听说郑恩回京,知道不妙,皇帝仍想重用结义兄弟,让他们的权力日涨,对赵光义有百害而无一利。于是贾琰和姚恕想出一个一石二鸟之计,即能除去郑恩,又能让月虹失宠。
大殿上,赵匡胤和月虹设宴邀群臣为郑恩接风洗尘。月虹也为郑恩当年的救命之恩,敬了一杯。各官员也纷纷上前敬酒祝贺。卢多逊假装醉酒,轻声告诉郑恩,各文官在背后议论他,说他是靠圣人才爬上现在的位置,陶谷还骂他是乌龟。郑恩本是个行武粗人,加上酒醉,在大殿上怒骂陶谷和众文臣,惹得众人诧异。赵匡胤见他失态,当即撤了他禁军教头之职,让他回家闭门思过。
郑恩酒醒,后悔莫及,想找光义帮忙。赵光义见郑思上钩,就让他去找圣人月虹求情。郑恩顾不得多想后宫规矩,赶去禁宫求见皇后。宫内,符蓉和赵光义分头行事。符蓉让薛凤娇引郑恩见月虹,赵光义则在崇元殿陪着皇帝。薛凤娇等郑恩向月虹求情时,偷偷放出白鸽。赵光义看到暗号,就以讨要头痛药方为借口,请赵匡胤带自己进后宫找月虹。郑恩听到皇帝驾到,怕赵匡胤还在气头上,不敢相见。薛凤娇趁机带他躲在暗处伺机逃走。赵匡胤进了后宫,看到一个像郑恩的人影匆匆离开,心下就起了疑心。等赵光义拿着月虹开的头痛药方离开后,月虹一再为郑恩求情,赵匡胤不动声色,心里甚是不悦。
入夜,赵匡胤因为兵不血刃的收服了武平和南平,多喝了几杯。来找月虹分享,月虹却很是冷淡,并未请赵匡胤在福宁宫过夜。赵匡胤非常失望,躺在勤政殿的龙床上秉烛读书。薛凤娇替圣人月虹送来夜宵,借机挑拨二人关系。明着是为月虹解释,实为暗指月虹与郑恩有私情,还呈上了伪造出来的月虹给郑恩的汗巾。
赵匡胤果然上当,另找他人顶替了禁军教头一职。郑恩听说后,准备了几件首饰贿赂薛凤娇想再见月虹。恰好王继恩陪赵匡胤走来,郑恩连忙逃走。薛凤娇将首饰掷于地上,王继恩见状上前询问,薛凤娇就称是郑恩送予圣人的。赵匡胤听了心中暗怒。来到福宁宫后,心中已经带有成见的赵匡胤,觉得月虹处处都露出可疑。薛凤娇从首饰盒里取出一对玉佩,准备下一步的行动。
第25集剧情介绍:郑恩被杀 凤娇自尽
福宁宫内,赵匡胤斥问月虹,当年登基时所送的汗巾。月虹不知汗巾已被薛凤娇偷走交给了皇帝,摸了身上后只说未带。听到赵匡胤一味追问汗巾所在,月虹也不再接话而是问起郑恩之事,这更让赵匡胤火冒三丈,将汗巾丢在桌上后,愤愤离开。月虹拿着汗巾,不知赵匡胤为何拿在手里还要问,百思不得其解。想起皇帝已多日未来福宁宫,可能另有新欢,虽心中不悦,但皇帝纳嫔妃天经地义。这时月虹反而担心起郑恩。薛凤娇在一旁说已有人担任禁军教头之职,月虹打算再见郑恩,让他另找其他门路。
月虹心里虽说不反对赵匡胤有其他嫔妃,但心里总想弄清楚,就让薛凤娇去勤政殿打听。没想到薛凤娇借此机会到赵匡胤面前呈上一皮囊,里面放的正是点检做的令牌。当年赵普、赵光义瞒着赵匡胤构陷张永德,让赵匡胤做上殿帅之职,才有了之后皇袍加身的资格。这个令牌对当事人及赵匡胤至关重要,可以为当事人保命,也能推翻赵匡胤的皇权根基。当时王继恩将皮囊遗留在土坑里,薛凤娇怕柴荣追查,偷偷将皮囊收藏起来,之后又趁皇宫混乱盗走了令牌。现在薛凤娇将令牌交给赵匡胤,一是想请赵匡胤为自己报父母之仇,二是向赵匡胤表明自己的长久以来的仰慕之情。赵匡胤感恩于她保管令牌多年,当晚让薛凤娇在勤政殿侍寝。
次日,赵匡胤未上早朝。月虹知道后非常惊讶,这是大宋建国以来,皇帝第一次未上早朝。找薛凤娇,一旁宫女才告诉月虹,薛凤娇在勤政殿侍寝,这有如晴天霹雳。等薛凤娇回到福宁宫,月虹斥责她耽误皇帝早朝。没想到,赵匡胤来到后宫,指名薛凤娇日后在勤政殿当值。看着薛凤娇尾随赵匡胤离开,月虹心如刀绞。
月虹为此事日渐憔悴,卧病不起。京娘特意进宫看望,得知宫女薛凤娇妖媚皇帝,大怒。不顾月虹阻拦,命人唤来薛凤娇。薛凤娇进了福宁宫,恃宠放肆,不将长公主京娘放在眼里,还自称嫔妃。京娘上前掌嘴,薛凤娇欲还手被月虹喝止。薛凤娇跪在地上申辩,皇帝未上早朝是因身体不适,而非贪恋床笫之欢。但月虹并非为此,而是因为薛凤娇未按规矩朝起后宫,且顶撞圣人,按律应打入冷宫。薛凤娇忙磕头求饶。月虹心软,含泪规劝她以后要关照皇帝身体,不可再耽误国事。
入夜,郑恩到福宁宫见月虹。月虹心灰意冷,让他另寻门路。赵匡胤已得线报,带着王继恩来到后宫。王继恩从郑恩身上搜出薛凤娇事先准备的半块玉佩,这正是当年月虹与赵匡胤指腹为婚的信物。赵匡胤见此大怒,不由分说拔剑斩杀了郑恩,怒斥月虹为淫妇。月虹百口莫辩。
薛凤娇听说皇帝杀死了结义兄弟郑恩,心生悔意。王继恩命她交出令牌时,她谎称为保护皇帝,已将令牌焚毁。月虹虽被贬,但赵匡胤并未因此宠爱薛凤娇,这让她知道圣人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无人可比。她现在已深陷宫廷争斗,自知无法全身而退,不用王继恩动手,自己跳入御池自尽。
薛凤娇的尸身打捞上来后,赵匡胤心中歉疚。王继恩伪造薛凤娇遗书,将诬陷圣人离间郑恩的责任全部推到了她身上。自郑恩被杀后,月虹也昏迷了两天,醒来后得知薛凤娇溺亡,心里也不免自责。而赵匡胤并非完全相信遗书上的内容,命刘温叟秘密彻查,这让赵光义心生担忧,生怕事情败露。
几日后,赵匡胤看到福宁宫宫女送来月虹亲手缝补的旧袍,知月虹情深。问了宫女才知道月虹不思饮食,精神萎靡。赵匡胤忙命太医前去诊治。当晚,赵匡胤在福宁宫照顾月虹。他拿出点检做令牌,讲出其中事由。他也知道月虹的心思,已命人将薛凤娇葬于父母坟旁,并加恩于其族人。月虹想在宫中设祭坛,为凤娇祭祀。
第26集剧情介绍:公主出嫁受挑拨
符蓉进宫看望公主媖媖。符蓉使了个眼色,宫女下人会意退到殿外。符蓉趁机谈起媖媖生母舒雅,再谈到月虹时,装出欲言又止的样子。媖媖好奇,一再追问。符蓉就暗指当年月虹赖在赵家不走也不嫁,以至舒雅心郁生疾,最后难产而死。
京娘进宫,带来燕窝粥为月虹滋补身体。两人正闲聊时,媖媖怒气冲冲的闯入福宁宫,大骂月虹和薛凤娇一样勾引父亲。赵匡胤赶到后宫时,媖媖仍不依不饶,骂不绝口。赵匡胤大怒,上前掌嘴,月虹忙下床阻拦。京娘把媖媖拉走后,月虹也用力过度,晕倒在地。等月虹醒来后,赵匡胤称要追查此事。月虹宅心仁厚不想搅了皇宫里的和气,求赵匡胤不要再查。
月虹病情加重,赵匡胤心情不佳。赵光义进宫谈及杜太后当年指定的媖媖与魏仁浦之子魏咸信的婚事。赵匡胤心想,媖媖出嫁后就不会再去打扰月虹,就让尽早办理。命京娘尽快准备嫁妆,封媖媖为永庆公主,六天后出嫁。
永庆公主出嫁之日,符蓉再次进宫,极尽其挑拨之能事。这一次她在媖媖试嫁衣时,称这次出嫁是为月虹冲喜。媖媖一听,打翻嫁妆,不愿出嫁。福宁宫里,月虹关心媖媖婚事,把京娘叫来询问。正说着,媖媖又闯入福宁宫。月虹并没介意媖媖的态度,还想将当年与赵匡胤的定情玉佩送予媖媖。没想到,媖媖并不领情,将玉佩丢在地上打碎。月虹一时气急,口吐鲜血,扑倒在床上。媖媖见闯了大祸,忙跑出殿找太医。太医把脉之后,向赶到福宁宫的赵匡胤奏报,圣人的病已无法医治。
就在魏仁浦府上敲锣打鼓的迎娶公主进门时,气惹游丝的月虹躺在床榻上,仍不忘用道德经里的语句告诫赵匡胤以后平定各国时要少杀戮。最后月虹手垂床边,与世长辞。赵匡胤在床边痛哭,将自己的半块玉佩放入月虹手中。入殓时,赵匡胤不愿为月虹遮面,他想让月虹在九泉之下看着自己如何信守诺言,少杀戮少流血。
月虹死后,赵匡胤无心政事,一个多月未曾上朝,在赵普的劝说下重新振作精神,赶往勤政殿批阅奏折。宰相魏仁浦哮喘严重,告病辞职,赵匡胤不得不批准。卢多逊到赵光义新建的官邸,称赵普很有可能入相。赵光义见无法扳倒赵普,不如顺水推舟举荐赵普为相,以拉拢人心。符蓉认为即使如此赵普也不可能依附光义。卢多逊出一计策,建议皇帝设多名宰相,以防赵普独揽大权。此外赵普入相,空出的枢密使职位应当找与赵光义亲近之人担任,以便于挟制赵普。
第27集剧情介绍:赵普拜相 国公回京
崇元殿内,赵匡胤想听听赵光义对宰相人选的想法。赵光义先试探推荐赵普和刘温叟同入相,赵匡胤却认为刘温叟过于刚正,只适合管理御使台。赵光义就进一步提出吕余庆与沈义伦,但赵匡胤觉得这两人与赵普多有不和,可能耽误国事,最终只任命赵普一人为相。
政事堂内,赵普高举皇帝敕令,自认为大宋开国后第一位真正宰相,从此正式主持政事堂,态度极为傲慢。这份敕令正是由赵光义代皇帝签署,一是让赵普明白谁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更高,二是希望赵普有所收敛,日后有需要出面作证杜太后遗诏时,不得不权衡轻重。同时为了能拉拢赵普,赵光义还命姚恕送去秦代玉雕。没想到赵普收下玉雕,没说几句话就下了送客令。赵普不仅没有感激,反而想以此作为赵光义贿赂大臣的证物。现在的赵普已经手揽大权,他还想集财政军三权于一手,真正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赵光义府里,贾琰认为赵普如此嚣张,必会得罪同僚,等他失误时,即可将他推下相位。
赵普新官上任三把火,在大殿上奏报各地官员上折情况自相矛盾,请皇帝派钦差赴各地查看实情。赵匡胤便派参知政事吕余庆赴各地查看春播情况。一路上,吕余庆查得很多农民无地,只能租地受官吏富绅盘剥。这些官吏富绅还强抢无主田地,并少报亩数以少缴田税。赵匡胤接到奏报后,命枢密使相李崇矩负责各地重新测度田地,分发给农民。李崇矩出发前,赵普特意关照他要认真做事,以提升名望。可吕余庆却在民间查到朝廷派下的度田官与当地官员勾结,欺上瞒下,便带兵冲入县衙,将贪腐官员一一拿下。
李崇矩在德州办理度田之事,有亲戚胡赞来拜见,送上重礼讨要官职。李崇矩便写下推荐信。赵普看到推荐信,见胡赞一表人才能说会道就留在政事堂做了主事。
赵光义在暗中招揽人才,还听取卢多逊建议想让岳丈符彦卿回京执掌兵权,以便在必要时策应。符彦卿本不想参与,但听到儿子符昭寿说皇帝已答应了太后遗诏,这才将信将疑以为父上坟为名回京。到了赵光义的府邸马上询问太后遗诏,才知确有此事。
次日,符彦卿进宫拜见皇帝,闲聊几句后,便称年事已高奏请回京颐养天年。赵匡胤一时拿不定主意,等符彦卿离开后,便宣赵光义上殿。赵光义以退为进,假意恳请皇帝能恩准岳丈回京休养。赵匡胤感恩于符彦卿曾多次对赵家关照,便同意符彦卿回京,同时授予侍卫马步兵都使,负责禁军练兵。赵普看到符彦卿的敕令后,知有不妥,请皇帝收回成命。但赵匡胤认为符彦卿只有统兵权,而无发兵权,无须多虑,让赵普尽快加盖相印颁发。赵普仍不死心想拉吕余庆再次进谏,不想吕余庆并未上当,只好在敕令上加盖印章。这时胡赞来见,这几日他奉李崇矩之命留意赵光义的举动,发现赵光义在暗中收纳人才,还多次去见符彦卿。朝内官员也多有携礼拜见赵光义的,胡赞已写下了名单。
当晚,赵匡胤怀念月虹,在福宁宫理政。赵普连夜带着秦代玉雕晋见皇帝,并拿出已盖有相印的符彦卿授职敕令。
第28集剧情介绍:光义惶恐 决意伐蜀
赵匡胤不知赵普是何用意。赵普说出玉雕是赵光义所送,且赵光义多次与符彦卿、沈义伦见面,又私下广招人才,还修建比皇宫更雄伟的府邸,由此可见赵光义有何居心。结合杜太后临终前见过符彦卿,可知遗诏之事必是符家所为,如果符彦卿再掌握京城兵权,会对皇权产生威胁。赵匡胤听后果然起了戒心,次日便催符彦卿回洛阳。赵光义知道一定是赵普从中作梗,只能让岳丈尽快起程。
崇元殿里,赵匡胤将秦代玉雕放在朝案上,台阶下赵光义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称玉雕是祝贺赵普拜相的贺礼。赵匡胤并不相信赵光义的说辞,以曹植七步诗的故事敲打这个自家兄弟。见赵光义诚惶诚恐的磕头求饶,赵匡胤说出皇权不及兄弟手足,且要去赵光义新建的府邸看看。
赵光义心情沮丧的返回府邸。符蓉知有大祸,后悔自己不该贪恋圣人之位,引此祸事。赵光义经历此事反倒想明白了很多事,知道只有手握皇权才能生杀予夺,才能永无祸事。从此后,他要与符蓉一起为皇位而战,也要除掉赵普报这一剑之仇。但目前最重要的是明日皇帝来府邸,如何才能不让皇帝疑心。
次日,赵匡胤来到赵光义的府邸,果然是雕梁画栋,气派非凡,便问修建所用钱款来源。赵光义知错,愿马上回旧府邸,还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假装因惊吓过度晕倒。赵匡胤见状,也就不再追究,终让赵光义躲过一劫。
赵匡胤决意一统天下,各重臣纷纷献策,但吕余庆、沈义伦总与赵普的提议想悖。最后赵匡胤并未采纳赵普先取江南国之策,决定仿效秦,先攻蜀国,以此天府之国的财力壮大国力。赵匡胤还要建五百豪宅以接纳那些亡国的君主,赵普认为会引起民间不满,吕余庆却认为可瓦解各国意志。赵普多次被反驳,心里很不高兴。
为了能为伐蜀做准备,赵光义让贾琰去成都收集情报。贾琰临走前推荐书友宋琪,让他在开封府中做名吏员。贾琰到了成都,了解到蜀国国君孟昶无道,让此富庶之乡乞丐遍地。次日,孟昶带着宠妃花蕊夫人祭祖。贾琰偶然发现花蕊夫人像极已故圣人王月虹。回到宋国后,贾琰不仅写下平蜀方策,还带回花蕊夫人的画像。赵光义到福宁宫见驾,呈上方策,还献上了花蕊夫人画像。赵匡胤见到画像,便想起月虹音容笑貌,遂决心攻打蜀国。
蜀国国君孟昶接到宰相李昊奏报,得知宋国秣马厉兵准备攻打蜀国。孟昶却并不在意,一心只想着花蕊夫人,为博美人一笑,不惜派人四处寻访名贵珠宝。花蕊夫人原名徐蕊,貌美才高,更有爱国情怀,不为珠光宝气所动,反而关心与大宋的战事。见美人不悦,孟昶只好回大殿之上,派出使者携书信联合南唐、江南、契丹等国围攻大宋。此时南唐国主李煜仍在后宫沉迷声色,不知亡国在即。
第29集剧情介绍:大宋伐蜀
江南国主李煜收到蜀国孟昶送来的书信,翰林学士徐铉也收到侄女徐蕊的书信,都是希望两国联手对抗大宋。徐铉却认为应与大宋交好,只宰相李景达一再劝说国主李煜联蜀。李煜恼怒蜀国多次蚕食国土,不愿与昏庸无能的孟昶为伍,将蜀国书信撕毁。
枢密相李崇矩奉命派出细作打探成都情况,成绩卓越,得赵匡胤赞赏。宰相赵普仍认为蜀国与京城千里之遥,江南国却是隔江相望,舍近而求远,不是兵家之道。一旁的吕余庆称已得蜀国情报,不可半途而废。赵匡胤打断二人争执,下令先攻蜀。
蜀国检工赵彦韬知孟昶无道,在护送大臣孙遇赴北汉国送密信时,半途毒晕孙遇,投奔已在大宋任知府的楚昭辅。楚昭辅忙将赵彦韬及密信、孙遇送往京城。赵普和李崇矩还在为当天吕余庆无礼愤愤不平,要想办法将其外调。此时赵彦韬携楚昭辅书信拜见,赵普不敢耽搁将密信上呈皇帝。赵匡胤看了密信后大喜,这正为出兵伐蜀提供了最佳的理由。
赵匡胤伐蜀,为防腹背受敌,决定拉笼江南国主李煜。早朝时,赵匡胤接见两名江南国叛臣御吏中丞杜著、彭州县令薛良。赵匡胤认为杜著身为御史,辜负国主信任,命人推出斩首。薛良则被发配。随后沈义伦奉皇命出使江南国,送上杜著人头,并愿提供粮食赈济江南水灾,还送回以往战俘。江南国主李煜得大宋厚待,更不愿与蜀国为盟。
吕余庆也接见了蜀国俘虏孙遇,让他绘下蜀国山川地图后,回蜀劝降孟昶。孙遇回到蜀国,孟昶方知密信已落入大宋之手。就在孟昶仍犹豫是否投降时,赵匡胤已封帅点将,发兵攻打蜀国。宋军势如破竹,后蜀军队不堪一击,仅两个月就攻到蜀国成都。孟昶见宋军兵临城下,瘫坐在地。众臣和太子均劝孟昶投降。孟昶见回天无力,只好拟下降表。回到后宫,花蕊夫人为蜀国灭亡悲痛落泪。孟昶见到花蕊夫人雨落梨花的模样,竟比亡国还要心痛。他不愿花蕊夫人受苦,宁可背一世骂名,也要带花蕊夫人去宋国继续过安逸生活。
赵匡胤接到蜀国降表时,孟昶及其家眷已经在押解来京的路上。赵匡胤特命赵普要善待孟昶,为其他国主做出榜样。待孟昶一行抵达开封,赵光义看到花蕊夫人时也是大吃一惊,天下竟有如此相像之人。
赵光义心里另有打算,找来蜀国降臣李昊,着意打听孟昶和花蕊夫人的起居习惯等琐事。随后向赵匡胤奏报,有意提及花蕊夫人性情孤傲,冷若冰霜,孟昶还为她毒杀两名争风吃醋的嫔妃。赵匡胤听到花蕊夫人有意于政事,经常指点孟昶,并曾修书叔父想联手江南国对抗大宋时,产生了兴趣,要召见孟昶和花蕊夫人。
御吏带着圣旨抵达孟昶府邸宣旨,孟昶急忙跪下接旨,却被花蕊夫人阻止。待御吏暂且退下后,花蕊夫人用一曲《锦上花》勾起孟昶心烦之事,明日的召见只是去受辱,甚至可能被赐死。
第30集剧情介绍:花蕊坚毅 孟昶遇害
花蕊夫人劝亡国之君孟昶自尽,即可免受其辱,又能激励蜀地上下悲愤之情,与宋誓死一战。孟昶贪生怕死,不愿自尽,却说舍不得花蕊夫人。花蕊夫人见他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便愿与他一同赴死。孟昶终是不肯,请来御吏接下圣旨。
次日大殿之上歌舞升平,只有孟昶和花蕊夫人无心观赏。歌舞毕,孟昶上前自称罪臣三呼万岁。赵匡胤想羞辱孟昶,让他表演一曲。在孟昶为难之际,花蕊夫人起身愿代夫君演奏。赵匡胤称蜀国灭亡皆是由她而起,花蕊夫人反唇相讥,称赵匡胤思想狭隘,只知红颜祸水,却不知误国昏君。言罢,当众弹奏一曲琵琶,声色俱佳。赵匡胤又让花蕊夫人作诗,夫人不假思索当场作诗一首,悲痛蜀国之失。赵匡胤为其才气折服,赐御酒。花蕊夫人面不改色,一饮而尽。赵匡胤见花蕊夫人不卑不亢,讨不得好,就转而要封孟昶为秦国公。孟昶刚要跪地谢恩,花蕊夫人却代夫坚辞不受,称蜀人岂可在敌国为公。说罢,砸碎琵琶以碎木刺腹自尽。赵匡胤忙命人救下,留在宫中休养。
几日后,赵匡胤探望花蕊夫人。花蕊夫人不敬不拜,只求一死。赵匡胤知她是想用死激起蜀地民变,便劝道,蜀地已朽,激起民变,只会造成蜀人枉死。当今天下,只有乱世结束,治世出现,百姓才能得温饱。花蕊夫人是识大体之人,知道赵匡胤言之有理,便只求不杀孟昶。赵匡胤欣然允之。当晚,赵匡胤在福宁宫中梦见月虹,惊醒之后想起花蕊夫人的行为,赞叹其为奇女子。
赵光义想将花蕊夫人送到赵匡胤身边,就聚贾琰、姚恕、宋琪三人商量。姚恕举荐一人程德玄,善岐黄之术,可调制杀人于无痕的毒药。而此时赵普正在府里,为赵光义逐渐得到皇帝依仗而焦虑。李崇矩带来一人,正是宋琪,他奉李崇矩之命伏于赵光义之侧打探消息。结过宋琪述说,赵普才知原来是因为贾琰发现花蕊夫人像极已故圣人,皇帝才会力挺伐蜀。宋琪还将赵光义欲杀孟昶之事说了出来,但赵普怕担离间皇室成员之嫌,不想直接奏报,只待合适时机暗示皇帝。
不几日,赵光义到孟昶的府邸拜望。孟昶卑躬屈膝,对大宋的厚待感激泣零。赵光义假借皇帝之名送前朝美酒,孟昶不知有诈,一饮而尽。赵光义告辞后,孟昶回到屋内还为得皇帝赐酒喜不自禁,愿意在此与花蕊夫人安度晚年。正说着,孟昶突然腹痛很快就吐血身亡。花蕊夫人抱着孟昶的尸身,大骂赵匡胤是卑鄙小人。
赵匡胤得知孟昶身亡大怒,赵普在一旁称孟昶长子孟玄哲见到赵光义曾在当日见过其父。赵匡胤宣赵光义上殿,赵光义假装诧异,称听说孟昶得风寒,才顺路探望。赵匡胤并无证据,也不能怪罪。为防止孟昶之死让各国猜揣,赵匡胤便命身为开封府尹的赵光义彻查。同时为了防止蜀地哗变,特派吕余庆坐镇成都。赵普趁机推荐陶谷赴成都任监军
当天,姚恕奉赵光义之命拜访吕府,让吕余庆留意陶谷,如有为难之事可随时通知赵光义。但吕余庆并不买账。吕妻说女婿牛德水也想一同赴成都,吕余庆不同意。可吕妻彪悍,根本不听吕余庆劝阻,执意要带女儿一家前往成都。
第31集剧情介绍:赵普设计一石二鸟
成都街头,有宋兵行凶抢劫调戏妇女。吕余庆见状当街拿下,请出尚方宝剑,严惩不贷。蜀民齐声喝彩。
深夜,赵匡胤担心杀死孟昶之人会再入孟府加害花蕊夫人,便将她召至福宁宫。花蕊夫人一袭白衣,自孟昶死后恢复原名徐蕊。看到墙上月虹画像,以为赵匡胤有邪淫之念。听到赵匡胤要严查孟昶之死,徐蕊并不领情,反而认为赵匡胤是虛情假意。她虽恨孟昶昏庸,却爱他专情,誓死为他守节。不想赵匡胤加封她为金城夫人,留在福宁宫修订蜀国史册,无许陪王伴驾,可随时直言进谏于民利害之事,并赐宫女柳瑶服侍。赵匡胤离开后,还命王继恩将月虹画像摘下挂到勤政殿。徐蕊这才相信赵匡胤确为正人君子。
王继恩将徐蕊住福宁宫之事悄悄告知赵光义。符蓉猜测定是赵匡胤想得到徐蕊真心,所以才不愿用强。
楚昭辅因在成都贪污蜀国国帑,掠夺皇宫,身为监军却无视军士犯罪,被吕余庆参了一本,只能戴罪回京,幸得赵光义帮助将此事压下。赵府内,赵普怒斥楚昭辅,楚昭辅跪在地上浑身发抖连连谢罪。赵普怒气过后,称赵光义出手相助必有目的,要楚昭辅以后更加小心行事。
赵光义进崇元殿拜见皇帝,再次建议设多名宰相。赵匡胤仍担心赵普和沈义伦同时为相,两人会多有不和,反而耽误国事。此时柳瑶来报,徐蕊积劳成疾,太医久治不愈。赵光义便举荐程德玄。程德玄进宫为金城夫人把过脉后便知是积郁所至,开出药方果然是药到病除。赵匡胤龙颜大悦,封程德玄为太医。
陶谷从成都派人送来奏报呈交给赵普,上书吕余庆妻霍氏和女婿牛德水大肆敛财,将蜀国皇宫宝物据为已有。赵普看后大喜,回信让陶谷养痈至患,方可致其于死地。几日后,在朝堂之上,赵匡胤刚称赞吕余庆在成都治理有方,赵普便出班上奏吕余庆在成都贪赃枉法,有陶谷奏章为证。赵看后命御史中丞刘温叟持尚方宝剑彻查,并派沈义伦同赴成都暂代吕余庆知成都府事一职。
赵普一石二鸟,即能除吕余庆,又让沈义伦离京,让赵光义措手不及。赵光义想保吕余庆,便让卢多逊携重礼拜见姑父刘温叟。刘府内,卢多逊拿出盛有百余两黄金的匣子,称吕余庆断不会贪污。这言下之意,刘温叟哪会不明白,但他性格耿直,坚持秉公办案。
吕余庆和沈义伦不在京城,赵光义估计赵普独揽大权后必会嚣张,这正是寻找他破绽的好机会。而楚昭辅因被赵普雪藏,改投赵光义门下。赵光义同意推荐他接替沈义伦任三司使,但要他同样去求宰赵普。赵普看到楚昭辅后很不耐烦,假意应允推荐,却并未放在心上。
符蓉有意到福宁宫中一探徐蕊真容。回府后,赵光义问起,符蓉认为徐蕊性情孤傲,不可能顺从赵匡胤。此时,程德玄带来王继恩的消息,皇帝对陶谷的参奏很是怀疑,相信吕余庆不会做出此等事情。光义闻言大喜,要程德玄日后多与王继恩保持联系,有任何消息及时禀报。
赵匡胤和赵光义在观稼殿耕作。赵光义借机举荐楚昭辅为三司使计相。赵匡胤并不知楚昭辅在成都贪腐之事,让赵光义与赵普商议后决定。赵普也乐得做顺水人情。楚昭辅特意到赵光义府献上千两黄金以表感激之情。赵光义胸怀大志,并不在乎这些钱财,反而让楚昭辅将黄金送予赵普并鼓动赵普重建宰相府邸。
楚昭辅依言而行。赵普本不愿收。但楚昭辅一再保证钱财来得干净,赵普才收了下来。
第32集剧情介绍:赵普欲至吕余庆死地
赵光义收到吕余庆妻子霍氏来信,称贪污之事均为女婿牛德水与下属纪守纲所为,吕余庆并不知情。宋琪提议将书信交给皇帝,让皇帝了解实情。贾琰急忙制止,书信交给皇帝,只会让皇帝疑心赵光义私下结交官员。此时只有静观其变,等待时机。
陶谷回京向赵普汇报,称是吕妻霍氏和牛德水大肆侵占,并无证据指向吕余庆。赵普决意将这盆脏水泼向吕余庆,便任陶谷为枢密副使兼刑部侍郎,为严审吕余庆做好准备。
赵匡胤和徐蕊在御花园中偶遇,还没说上话,就匆匆赶去勤政殿接见赵普。徐蕊看出赵匡胤是个勤政爱民的君主。赵普奏报吕余庆有负皇恩,查明其指使女婿侵占巨额财物,应当街处斩。赵匡胤不想这么早做出决定,下诏命刘温叟将吕余庆、牛德水等一干人犯押解回京。
数日后,刘温叟奉诏将吕余庆、牛德水等人打入刑部大牢。面见皇帝时,刘温叟称吕余庆只认未管好家人,却不承认是幕后指使,而且的确无证据证明其唆使妻子和女婿。兼刑部侍郎陶谷亲自审问牛德水,严刑拷打之下,牛德水屈打成招,供认是受吕余庆指使。
赵普说证据确凿,刘温叟又说没有证据,这两人的话让赵匡胤犹豫不决。而赵光义知道陶谷定会用重刑,想让姚恕带字条给牢中的吕余庆。没想到,牢头早得陶谷吩咐,死活不让外人进入大牢。赵匡胤思虑再三,命王继恩送御酒给牢中的吕余庆。这时陶谷正在大牢里劝说吕余庆,称已有牛德水和纪守纲的供词,让吕余庆自己招供是主犯,免受大堂之上的皮肉之苦。听到皇上派人来,陶谷急忙离开。吕余庆看到御酒,知此酒只赏给直言敢谏之人,说明皇帝对自己还是信任有加。吕余庆感动得对着酒壶三拜九叩,感激涕零。
陶谷将皇帝赐酒之事汇报给了赵普,赵普立知皇帝感念旧情,想法外开恩,便要陶谷不可让步,仍要严刑逼供。他要利用姚恕与犯官结交之事,让皇帝无法赦免吕余庆。
吕余庆在勤政殿向皇帝谢罪,自请重治不查之罪。赵匡胤已知霍氏给赵光义写信之事,吕余庆闻知大惊,认为必是有人嫁祸。赵匡胤再命赵光义上殿,几次试探,赵光义均是直言所想,认为赵普与陶谷陷害吕余庆,并且自己与吕余庆并无私交。赵匡胤见其态度诚恳,不似作假,便下令由赵普主持审理吕余庆一案,刑部陶谷主审、大理寺赵光义、御史台刘温叟和雷德镶核查。
吕妻霍氏听说陶谷任刑部侍郎,想请他帮忙通融。陶谷假意帮忙,却让霍氏在供认吕余庆为主犯的假口供上画押。霍氏不愿一错再错,不肯画押。陶谷恼羞成怒,将霍氏押上大堂动用大刑。霍氏宁死不招。
赵光义得到王继恩传来的消息,知道陶谷在严刑逼供霍氏。为了能保住吕余庆,赵光义想找更多人为吕余庆说情。卢多逊曾在畅春楼与雷德镶争歌姬,两人不打不相识,结为好友。这一次卢多逊自高奋勇通过雷德镶找刘温叟,而贾琰去找楚昭辅。
宋琪很快将这消息通过胡赞送到赵普处。赵普次日接见雷德镶,假称与皇帝一起看到他从畅春楼出来,暗示雷德镶要重判吕余庆。雷德镶性格刚正,哪吃这一套。出政事堂后,来到刘温叟府上。两人因性格脾气相近,平时甚是交好。雷德镶大骂赵普用心险恶,为除掉竞争对手,无所不用其极,认为吕余庆必是被人冤枉。但刘温叟却另有想法,认为吕余庆并非无罪,管束不严涉嫌巨额贪渎。这让雷德镶以为刘温叟怕了赵普,所以才这么说。
几日后,赵匡胤在早朝上,问及吕余庆一案。一场较量即将开始。
第33集剧情介绍:兄弟推心置腹解心结
早朝上,赵匡胤要议定如何处置吕余庆。赵普、陶谷称吕余庆指使妻子女婿贪没蜀国财物,有牛德水和纪守纲口供为证,应当处斩。赵光义、卢多逊、雷德镶则认为刑部动用酷刑,口供不能为凭,吕余庆罪不至死。御史中丞刘温叟认为当处死,但也承认确在牛德水身上看到酷刑所留下的伤口。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在朝堂之上争执起来。此时楚昭辅出班认为牛德水、纪守纲和霍氏均查有实据,应处死;吕余庆只可证明其有不查之罪,应发配。这给了赵匡胤一个台阶,立即准奏,牛纪二人处斩;对吕余庆法外开恩,让其带着霍氏到普济寺闭门思过。
回到政事堂,赵普大骂楚昭辅坏了自己大事,原本一石三鸟除吕余庆驱沈义伦压赵光义,现在泡了汤。楚昭辅假装无意为之,只称与吕余庆同朝为官多年,不忍心他受此一难,并且吕余庆现在生不如死,也算是个废人。赵普也不想再做追究,让楚昭辅离开。虽然此计失败,但赵普仍掌握了政军财三权,可谓大权独揽,只是担心皇帝是否会再次启用吕余庆,不知皇帝如此心慈手软到底是何目的。
符蓉又到福宁宫中探望徐蕊,想拉拢关系。旁敲侧击从宫女柳瑶口中得知,自徐蕊入住后,皇帝再未来过福宁宫。符蓉便在徐蕊面前大赞皇帝不好女色,对前圣人用情专一,还暗示徐蕊只要多动点心思,即可取代月虹之位。徐蕊却态度冷淡,不愿坐什么圣人之位。
赵普在勤政殿力荐陶谷为横海节度使。赵匡胤却认为陶谷文过饰非,不可胜任。赵普一意孤行,坚持要陶谷上任,言语之中态度过激,惹得赵匡胤火冒三丈。即使如此赵普仍不退步,还口不择言的说出天下道理最大。身为天子的赵匡胤大怒,离殿而去。
下起大雨,徐蕊在宫女柳瑶的陪同下在雨中散步,走到勤政殿外看到宰相赵普立在风雨之中。徐蕊上前得知事由,想起蜀国的皇帝宰相何曾为国事有过如此争执,心中感慨,便愿为赵普进殿代奏。入得勤政殿,徐蕊以修史之名让赵匡胤解释此时此刻之事应如何记入宋史。赵匡胤知她是暗讽自己胸无度量,容不得反对意见,大笑后召赵普进殿,准了陶谷任横海节度使的奏章。
赵光义接到程太医从宫中送来的书信,得知赵普强逼皇帝任命了陶谷。贾琰认为皇帝绝不可能受赵普摆布,必有用意。宋琪却让赵光义即刻进宫见驾阻止陶谷任命。赵光义心中起疑,前次宋琪提议将霍氏书信交给皇帝已是损招,此次又建议自己进宫阻拦圣旨如同打皇帝的脸,这明显是在有意加害。虽然赵光义怀疑宋琪是赵普派来的卧底,但此次阻止陶谷上任势在必行。
赵光义进勤政殿见驾,力陈陶谷为酷吏,又无军事知识,任命陶谷是赵普专权。且皇帝对宰相如此放纵,日后赵普必会目中无人,成为社稷隐患。赵匡胤与他推心置腹,称赵普推荐人才是他的本份,并无不可。赵光义与赵普都是国家栋梁,是皇帝的左膀右臂,不可相残。且宰相为皇帝办事分忧,赵匡胤对赵普更多的是尊敬,而赵光义是亲兄弟,孰轻孰重的话都能讲,岂是宰相可比。赵光义这才明白兄长身为皇帝的胸怀,跪地认错。
宋琪夜晚到胡赞家中汇报消息。赵普知道赵光义想阻止陶谷上任后,不以为然,他知道皇帝的性格,不可能因为几句话就出尔反尔。在得知姚恕建议符蓉拉拢徐蕊后,更是大笑其黔驴技穷。但对姚恕这个赵光义的谋士起了意,要找机会除之。早对宋琪有怀疑的贾琰看着宋琪进入胡赞家中,立刻回府衙禀告了赵光义。次日,符蓉想再进福宁宫,却被挡在了宫外,心里甚是不悦。而赵光义也觉得手下武将安忠过于善良,恐无法成大事,想找人取而代之。
汴京城外,壮汉葛霸背着病母来到破庙休息,自己到城中寻找郎中。因身无分文,在街边跪地卖身救母。恰逢符昭寿酒后游玩,上前侮辱。听到有人辱及自己娘亲,葛霸与符昭寿和几名家奴打成一团。符昭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制服葛霸,还将他送往开封府治罪。堂上赵光义见妻兄醉醺醺的样子,就知道定是他寻衅闹事。
第34集剧情介绍:皇帝微服私访雷德镶告御状
大堂之上,符昭寿称自己行善反被人打,将五花大绑的葛霸带上堂来。赵光义知道这个妻兄是个祸事精,但听了葛霸述说事情结过。从他言语之中,赵光义发现葛霸是个可造之才,只需时日调教,日后必可助自己成就大事。于是,赵光义故意将葛霸押入大牢,并派贾琰到破庙寻找葛霸老母。
葛霸在大牢里仍大骂不止。贾琰假装牢头,以受朋友之托告诉葛霸其母亲已过世,并有朋友代为下葬。葛霸痛哭,大喊着要为母亲报仇。贾琰便拿出本拳谱,让他在牢中好好练习,等有朝一日出狱,再为母亲报仇。葛霸闻言感激贾琰及其朋友相助,称出狱后愿为那位朋友赴汤蹈火。
贾琰让赵光义向皇帝建议发展商业,对于一向重农的赵匡胤出此国策有一定风险。但赵光义仍在勤政殿谈及此事,没想到赵匡胤早有此想法,要将百姓分为士农工商,让一直被世人鄙视的商人地位提升,加强物流才能更好的发展农桑。因赵匡胤的大力支持,曾在唐朝时出现的飞钱重现,为通商提供了便利,对后世影响重大,最早的纸币角子也在三十年后诞生。
赵匡胤带着赵光义和赵普等人微服私访。路上赵普奏请重修皇家陵寝,让先帝与太后合葬。赵匡胤允之,并让赵普负责。路过畅春楼,恰见雷德镶出来。赵普忙向皇帝禀报。赵光义见势不妙,赶忙建议由开封府姚恕通判私下调查,以免在大街上辱没了朝廷大员的脸面。赵匡胤也就作罢,让姚恕严查。回宫后,赵普想借机罢免雷德镶官职,调回陶谷接替。赵匡胤同意先召回陶谷,罢免之事待姚恕的调查结果再定。
国舅杜审肇又来到了开封府,还想让外甥给个官职。此时雷德镶已从好友卢多逊处得知畅春楼之事,只是他性格耿直,认为只是喝酒听曲,并未狎妓,并无大错。赵光义知道赵普必会借此事大做文章,更交待了雷德镶几句。
观稼殿外,赵光义向忙于耕作的赵匡胤汇报调查结果,称雷德镶只是进畅春楼寻找自己的儿子雷有邻。赵匡胤闻言也就不再追究。然后赵光义又提到国舅到京城想讨个官职。赵匡胤仍不愿意,赵光义便建议让国舅任一个知州事,并派得力通判相助。赵匡胤这才应允。没想到,这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主管通判任命的政事党让姚恕任澶州通判,陪同澶州知州事杜审肇赴任。赵光义知道这是赵普从中捣鬼,此举如同斩去自己一条臂膀。但木已成舟,只好忍痛割爱。
姚恕临走前与好友雷德镶道别。雷德镶在此事上比姚恕乐观,知州无能则通判可主管一州之事,历练几年后便前程无量。姚恕将杜太后遗诏之事告诉了雷德镶,让他以后多为赵光义出力。说着说着,谈到赵普视二人为眼中钉,姚恕说出当日是赵普事先派人跟踪,得知雷德镶要出畅春楼时,特意引皇帝过去。雷德镶闻言大怒,称已抓到赵普的把柄,只等时机向皇帝禀报。
几日后,赵普在朝堂上奏报已在洛阳寻得一风水宝地。赵匡胤便命皇长子德昭为山陵使,赴洛阳择皇陵之地。德昭领旨后,雷德镶出班参奏赵普指使管家李可度强买土地。赵普马上称不知此事。赵匡胤并未调查,便怒斥雷德镶诬陷宰相,命侍卫将他在殿外地面上拖拽二十圈。赵普心虚,听到雷德镶阵阵惨叫,出班求情。被拖得衣衫褴褛、头发散乱的雷德镶进殿谢罪。赵匡胤当着大臣斥责雷德镶不按朝廷规矩上折,而是在朝堂之上对宰相大加指责。赵匡胤再次申明,对宰相必须尊重,并赏赵普四人抬轿。赵光义见此景,心里惆怅。
经过此事后,赵匡胤怀疑雷德镶是赵光义指使,并且认为畅春楼之事上,赵光义有所包庇。赵光义连忙否认。赵匡胤再三叮嘱赵光义不可与赵普作对,以防敌国从中挑拨,对大宋不利。赵光义担心赵普得了轿子会恃宠而娇,而雷德镶是文人,此番再无脸面见人。赵匡胤却不以为意。
第35集剧情介绍:德昭受命赈灾 光义心生焦虑
雷德镶因殿上受辱,终日郁郁寡欢,不久即病重。刘温叟与卢多逊探望时,雷德镶仍愤愤不平,称皇帝宠信宰相,定会招致赵普恃宠而骄目无君王。卢多逊出雷府后即进宫见驾,奏报雷德镶病情。赵匡胤得知雷德镶病重心生悔意,特命程德玄至雷府医治。程德玄从雷府回来上殿回奏,雷德镶已病入膏肓,恐命不久矣。赵匡胤一声叹气,只恨自己未顾及读书人的颜面,以至忠臣陨没,遂命赵光义代自己看望雷德镶。雷府中,雷德镶得知皇帝仍关心自己,心中感激。但他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临终前请赵光义日后多多关照儿子雷有邻。赵匡胤得到雷德镶的病逝的消息后,也深深自责。
符蓉仍不死心,继续到福宁宫中巴结徐蕊。徐蕊此时已换下孝服,穿上淡雅服饰。符蓉想送首饰,见徐蕊拒绝便将首饰盒放于桌案上,无意中打翻笔筒。笔筒底下赫然印着“乾德四年铸”的字样,符蓉大吃一惊。回府后,符蓉说与赵光义。赵光义也很诧异,现在是乾德三年,如何会有四年的笔筒。与卢多逊商议后猜测可能是前蜀年号。当初定年号时,皇帝曾要求必须是前朝未用过的年号,时任枢密史的赵普提出“乾德”年号,众人皆无异议。如今得知前蜀早已有此年号,赵光义打算用此事打击赵普。
赵光义随即进勤政殿见驾,奏上徐蕊书房笔筒年号之事。赵匡胤也很诧异,翻了徐蕊编撰的蜀史方知,“乾德”年号确实在五十余年前在蜀国使用。次日早朝,赵匡胤将笔筒交给赵普。赵普看后大惊失色,忙说定系伪造。卢多逊出班驳斥。赵普仍不认错,将责任推给时任宰相的魏仁浦,称其也未发现。然后又责怪卢多逊明知此事,却不禀报。卢多逊毫不相让,挤兑赵普,惹得赵普顾不上宰相风度大声喝斥。赵匡胤见状,命赵普单独上前。待赵普到了御案前,赵匡胤当着众臣的面在赵普脸上涂鸦,讽刺其有如孩童肚量。众官哑然失笑,陶谷、李崇矩不敢多言。
当晚,赵光义、卢多逊和贾琰在开封府衙喝酒庆祝。赵光义有意举荐卢多逊为集贤院大学士。而赵普则在勤政殿里自我检讨,称多年忙于政务,以至无暇读书。但赵匡胤并不是介意年号之事,而是希望赵普应容得下反对之声,要与赵光义相辅相呈。赵普连忙诺诺称是。
皇长子德昭完成重建皇家陵寝后,回京首先向宰相汇报,再进宫见皇帝。这符合大宋规制,赵匡胤甚是高兴。赵普在一旁极力称赞德昭办事稳妥,少年老成,应大婚并封王授官。自家兄弟尚未封王,怎可封长子惹人非议,赵匡胤马上拒绝。正说着,突降大雨,赵匡胤担心黄河泛滥,召集大臣商议赈灾。
身穿道服的韩珪路经澶州,见难民流离失所,路有饿殍,更赶往汴京,半夜射书信在御书房大门上。次日朝堂之上,赵匡胤拿着书信称澶州受灾严重,当地官员却只知吃喝玩乐。赵普奏报,并未收到澶州灾情的奏折。赵匡胤便任陈承昭为钦差,携尚方宝剑巡查受灾之地。赵普马上推荐德昭为副使加贵州防御使同往。赵匡胤允之。
下朝后,赵光义马上回府写下书信派人连夜送至澶州,提醒姚恕。此外皇长子任贵州防御史,最后继承皇位之事,前朝有过先例。这让赵光义担心赵匡胤和赵普想违背太后遗诏,以后要传位给皇长子。
澶州知州府里,国舅杜审肇还在沉迷酒色。姚恕接到赵光义书信后,连忙让其赈灾。可杜审肇还仗着国舅身份没当回事,直到姚恕搬出皇帝之言,杜审肇才知事情的重要性,忙穿戴官服迎接钦差。德昭得知杜审肇和姚恕未及时赈灾,便将二人就地免职,并送急报给皇帝。赵匡胤收到德昭的奏折后,下诏新任知州和通判赴澶州,命陈承昭将杜、姚二人押解回京法办。
杜、姚押到京城后,赵普上殿奏报,再次大赞皇长子做事果敢。赵匡胤随口敷衍几句后,便将杜、姚二人打入刑部大牢,听候发落。
第36集剧情介绍:赵匡胤迎娶新圣人
赵匡胤宣赵光义至勤政殿,想听听他对处置杜、姚二人有何建议。赵光义念及亲情从轻处罚杜审肇,让他在京城任个虚职。而轻判了知州,那姚恕作为从犯自然也可免一死,让姚恕回开封府戴罪立功。这个建议明显不符合赵匡胤的心意。
赵匡胤因此事心情烦躁。想循私轻判舅舅,总觉得心里有愧。深夜到了福宁宫,说出自己的心事后,便让徐蕊自己决定是否要回令公府修史,只是提醒她深宫之外难得安宁。
次日朝堂上,赵匡胤让大臣议定如何给杜审肇、姚恕定罪。赵普一派自是多为国舅开脱,要严惩姚恕;赵光义一帮则连连为姚恕求情。只有刘温叟认为当全部处斩。最终赵匡胤决定将杜审肇罢官,姚恕处死。
符蓉在相国寺偶遇当年杜太后寿宴上遇到的官员之女宋华洋。当年的小女孩,此时已出落的亭亭玉立,楚楚可爱。赵光义府上,雷有邻打探出赵普新建宰相府豪华气派,修建的钱财却来源不明。此外其管家李可度还借漕运携大批私货入京,更有朝廷官员行贿买官。经历过雷德镶之事的赵光义并未向皇帝汇报,而是要更多的实证。符蓉回府后,说起宋华洋面容姣好,既然徐蕊不会顺从皇帝,不如举荐宋华洋为圣人。赵光义也同意如此。
赵普乔迁之喜,众亲信称赞宰相府气度非凡。赵光义也携礼而至,只为麻痹赵普。
次日,赵光义有意无意的对赵匡胤说起新建宰相府气派远胜开封府衙。见赵匡胤似乎有所反应就不再多言,以免皇帝怀疑其在挑拨,便转移话题请皇帝补选圣人。赵光义先推荐徐蕊,再推荐宋华洋。只是赵匡胤并无心情讨论此事。
赵光义当年收留宋琪,对他有知遇之恩;后又让卢多逊安排他任龙州知州,对他有擢升之情。宋琪自然要来拜谢赵光义。赵光义知他此来明为感恩实为赵普打探消息,便要利用这个棋子。果然宋琪从开封府出来后便直奔宰相府。宰相府里,宋琪先遇到楚昭辅。楚昭辅让他截留一半朝廷发给龙州赈济水灾的银两,用于宰相府的花园建设。宋琪哪敢不从命。见到赵普后,宋琪将与赵光义的对话一五一十说了出来,称赵光义对当年与宰相相争非常后悔。楚昭辅在一旁马上奉承赵普,称再无人敢与宰相作对。赵普心中也就放松了警惕。
朝堂上,赵光义又奏请皇帝册立新圣人。赵普和李崇矩竟然同时出班支持赵光义的奏请,赵匡胤也只好答应。赵光义知道自己的计谋得逞。符蓉得到消息后,马上到宋府报喜,还不忘暗示自己的推荐之功。京娘闻知哥哥要娶新圣人,特意到宋府见见这位未来嫂子。两人脾气性格相投,立时成为好朋友。而徐蕊一直未决定回令公府,仍住在福宁宫,此时听到册立了新圣人,心里顿时有种失落感。
皇帝大婚之夜,洞房里新圣人宋华洋与赵匡胤说起当年寿宴上的事,让赵匡胤又想起了月虹。过了几日符蓉到艾芙宫拜见新圣人,聊天时又说起自己和夫君如何向皇帝举荐。这让宋华洋心生厌烦,便假称皇帝说过自寿宴后就未忘记过自己,因此这是天意所为,并非人力可为。这句话让符蓉非常尴尬。
赵匡胤得到北汉国的情报,其新任国主刘继恩无道,与宰相郭无为反目,还听信谗言将名将杨敬业打入大牢。郭无为已决意反叛。赵匡胤认为这是收复北汉的大好机会。赵普却认为郭无为随时可能入狱,无法成为内应,而且攻打北汉也与当初“先南后北”的政策相悖。李崇矩等人也以准备不足,随声应和。赵普又提出出师无名,赵匡胤则称登基之初,北汉助李筠叛乱,因此应速战速决拿下北汉。
北汉国里,国主刘继恩得知大宋来攻,国内却无良将。大学士李恽举荐因谋逆入狱的杨继业。刘继恩无奈只好免其罪,并姓赐刘,让杨继业领大军抗宋。同时又派人出使大辽求援。一场大战拉开帷幕。
第37集剧情介绍:伐汉失利 张琼被贬
宋军与汉辽联军大战。杨继业骁勇,大辽凶猛,宋军大败。战报传来,宰相赵普再次建议议和。赵匡胤和赵光义均认为此时不可罢兵示弱。赵普苦劝,赵匡胤只好暂时休兵,等待时机。不久后,大辽国主耶律璟被杀,辽国大乱,无暇顾及联汉抗宋之事。赵匡胤立刻决定三日后亲征太原,不想掌管财政的计相楚昭辅在上次伐汉后未及时筹备粮草军需。楚昭辅想求赵普帮忙,但赵普也无从帮起。赵光义则用开封府储备的粮草解了楚昭辅的燃眉之急。楚昭辅对赵光义更是忠心,说出赵普管家李可度借漕运贩卖私货,正与雷有邻相印合。赵光义让楚昭辅多多留意宰相府上之事。
公元969年,赵匡胤亲率二十万大军讨伐北汉。一路大败杨继业,兵临太原城下。此时赵匡胤对杨继业已是心心相惜,只盼有朝一日能收入麾下。在查看了太原地形后,赵匡胤命人佯装攻城,张琼则带兵决堤准备水淹太原。
为免殃及百姓,赵匡胤事先派人射招降书入太原城。北汉宰相郭无为力劝国主刘继恩投降,却被其他大臣诬陷投敌。郭无为只好以死相谏。刘继恩将郭无为的头颅悬挂于城头,以示坚决不降。赵匡胤见其冥顽不灵,下令灌城。不几日太原城墙开始坍塌。刘继恩亲自上城头督战,杨继业率军奋力反抗。此时恰逢连日大雨,宋军损失惨重。赵匡胤担心辽国后援赶到会损失更多将士,只好撤军。
宋华洋在宫中多日,已与公主婷婷熟识,两人时常在御花园里游玩。有时也去福宁宫见见徐蕊,虽觉得她态度冷漠,但品性不坏。京娘也来到御花园,三人更是有说有笑。此时赵匡胤回宫,宋华洋开心的扑到赵匡胤怀里。京娘听说攻打太原不利,心里担心夫君张琼。所幸张琼只受小伤,并无大碍。
开封府衙里,符蓉因为宋华洋当上圣人后对自己日渐冷淡颇为不满,对皇权的渴望更是与日俱增。赵光义认为要成大事,必须掌握兵权,打算先从掌管禁军的张琼下手。于是贾琰奉命拉拢张琼,送上美酒和钱财。哪知张琼并不给赵光义面子,眼里只有天子赵匡胤,将贾琰赶出了驸马府。赵光义心中愤恨,贾琰便献计,要让符昭寿取代张琼任殿前都虞候一职。
深夜,王继恩偷偷在后宫偏殿放火。负责保护皇宫的张琼心急之下,带着兵士不顾太监阻拦冲入皇宫救火。次日,赵匡胤在大殿上刚要授赏,赵光义便出班奏请治张琼死罪。因张琼未奉诏便带兵进入皇宫,违反定制,如若不严加惩治,会让居心叵测之人钻空子。张琼气得说不出话来。赵匡胤认为自家兄弟说得有理。赵光义虽建议免去张琼殿帅一职,赵匡胤却并未言明,只是组建一只专司救火的军巡铺,由张琼带领。
张琼回驸马府后,闷闷不乐,借酒烧愁。京娘从张琼结结巴巴的话语里好不容易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就入宫找皇帝哥哥理论。迩芙宫里,赵匡胤正与圣人宋华洋用膳。见京娘怒气冲冲进来,赵匡胤就知道是为何事,说出未安排人接替张琼之职,正是等他戴罪立功再官复原职。京娘这才释怀。
赵光义也没想到皇帝只是降了张琼的职,而且很有可能再让其复职。卢多逊提出应当除去张琼。赵光义认为启用葛霸的时机已到。在牢里三年,葛霸一直苦练武功。赵光义来到大牢,葛霸见到当年关押自己的仇人,举起手中木剑便刺。一旁的安忠立刻出手,却不是葛霸的对手。葛霸抢到安忠手里铁剑,正要刺向赵光义时,被贾琰阻挡。贾琰称这位正是当年的那位朋友,随后带着葛霸来到京城一民宅。葛霸看到母亲在京城里居住舒适,又有人照顾饮食,才知是赵府尹找郎中医治了奄奄一息的母亲,并长年照顾。葛霸感恩戴德,愿为赵光义赴汤蹈火,以死相报。
巡军铺里,张琼心中有怨气,带着小兵饮酒。酒后因琐事将下属孙岩打伤。孙岩一腐一拐的走出巡军铺,恰被贾琰看到。
第38集剧情介绍:张琼蒙冤自尽 韩珪揭发宋琪
贾琰认为葛霸仍需时日历练,为了不让张琼有机会官复原职,又出一计。他找到当天被打的孙岩,假冒皇帝身边之人,称张琼失宠,皇帝要找借口将其除掉。一番花言巧语,让孙岩信以为真,在金钱的利诱下壮着胆子到御史台状告张琼谋反。刘温叟受理后不敢隐瞒,赶忙进勤政殿奏报,呈上孙岩口供。
孙岩口供里半真半假称张琼暗地招收百余兵士,并在家中私藏武器,自己因被无故殴打愤而举报。赵匡胤绝不相信张琼会造反。赵光义趁机挑拨说可能是有人主使,上次张琼带兵进宫就是试探。赵匡胤亲自提审孙岩,就口供中不明之处一一审问。孙岩回答得毫无破绽。赵匡胤便宣张琼上殿对质。没想到,张琼却是一身酒气上殿,所讲的内容反倒证实了孙岩所说。看到张琼在勤政殿里假追打孙岩,赵匡胤大怒,将张琼押入刑部大牢。
赵匡胤亲自带人搜查驸马府,果然从后院搜到大量武器,便让御史中丞刘温叟彻查主使之人。人证物证俱在,连京娘都不得不相信张琼被人指使谋反,忙赶到刑部大牢劝说夫君早日招供求得皇帝宽恕。张琼听到妻子一再追问幕后主使之人,百口莫辩,气极反笑。事以至此,唯有以死证明清白。张琼拔出一旁看守的佩剑抹脖自刎。京娘抱着张琼的尸身痛哭不止。
张琼自刎的消息很快传到众人的耳朵里。赵光义担心赵普会重新怀疑自己,便命葛霸除掉孙岩。赵普觉得张琼蒙冤的背后一定是赵光义在捣鬼,命胡赞盯住证人孙岩。胡赞看到孙岩与一大汉匆匆离家,却在大街上失去了踪影。与孙岩在一起的正是葛霸,他奉命将孙岩带到僻静之处,杀人灭口。赵匡胤得知张琼自尽之后,追悔莫及,亲自到驸马府中,以皇袍代身,请京娘斩之。京娘不肯,赵匡胤高举宝剑将自己的皇袍一劈两段,以慰张琼在天之灵。
科考在即,在赵普的推荐下宋琪为本次主考。陶谷等官员纷纷送礼,如同前朝公荐。宋琪为筹钱孝敬赵普,也就收受贿赂,被韩珪暗中发现。发榜之日,皇榜之上果然有陶谷之子陶戬等贿赂官员的子侄姓名。韩珪站出来,将这些人一一列举了出来。众落第举子群情激愤,到御史台告状,其中正有沈义伦的养子鲁梁。
赵匡胤接到刘温叟奏报,称主考官宋琪受贿营私被人举报,举报人为徐士廉、鲁梁及一名道人。赵普闻言连忙跪地请罪。赵匡胤让他以后举荐前多加考查,也未多做责怪。等三人进殿,赵匡胤一眼就认出身穿道服的韩珪。韩珪称连日夜探宋琪府,已将贿赂官员一一记下,并呈上名单。赵匡胤看后,问另两名举子有何建议,二人请求将主考与贿选举子一并取缔,并在落第举子中糊名考试取士,增补及第名额。赵匡胤允之。刘温叟举荐卢多逊为新任主考,赵匡胤也应允。
此次科举经一波三折,终于结束。赵匡胤殿试及第举子,亲自评卷。评卷时,赵匡胤发现一篇极好的策论,字字珠玑,深得皇帝心意。
第39集剧情介绍:刘温叟奉命惩治符昭寿
赵匡胤、赵光义、赵普和卢多逊审看殿试举子的考卷。赵匡胤发现一篇极好的策论。赵普看后认为可点为本届状元,揭开遮盖姓名的薄纸后才发现竟是老对头沈义伦养子鲁梁的考卷。可说出的话无法收回,鲁梁被钦点为状元。卢多逊也因主考有功授赏。赵光义则假意为宋琪说情,却有意无意点出是赵普所荐。赵匡胤看在赵普的面子上轻罚了宋琪,包括陶谷在内的贿考官员也被降级。
宰相府里,陶谷前来请罪。赵普心中忧虑,自己手下多次被人举报,被皇帝责罚,担心什么时候也会受到牵连,失去皇帝宠信。
赵光义为了拉拢刘温叟,派贾琰再次送上重礼。刘温叟没有当面拒绝,而是让贾琰将礼物放在西厢房内。贾琰在西厢房看到上次所送的钱物原封未动,心知不妙。回到开封府衙后便为赵光义准备了一套说辞。
果不其然,刘温叟请来了赵普,将赵光义送礼之事向宰相呈报。赵普马上进宫奏报此事。赵匡胤听后宣赵光义上殿。赵光义心里早有准备,跪在勤政殿,未等皇帝开口先恭喜皇帝有刘温叟如此忠心廉洁之人,称自己两次送礼只为试探。赵匡胤对这个皇弟的话将信将疑,也不便说破。赵光义见皇帝不再追问,便借机转移话题,说到新建的宰相府。
赵匡胤对新宰相府的豪华气派已有耳闻,带着高怀德趁赵普在政事堂办公之际,亲自来到宰相府。赵普妻跪迎,对皇帝问话一一回答,说出旧宰相府是李崇矩所赠。掌管军政的枢密院李崇矩枢相、掌管财政的三司使楚昭辅计相都与赵普关系密切。这让赵匡胤明白了赵普随着权力越大,野心也越大,想做到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再想起赵普与自家兄弟赵光义多年的明争暗斗,赵匡胤担心自己百年后是否能有人驾御赵普。
西京洛阳,符昭寿当街强抢民女姬燕珏,恰被韩珪看到。夜晚,符昭寿在府里欲对姬燕珏施暴时,韩珪闯入房内打晕了符昭寿。姬燕珏得知父亲已被符昭寿害死后,毅然和韩珪一起赴京告御状。御史中丞刘温叟见是韩珪,便将二人带至勤政殿见驾。韩珪将自己在洛阳所见所闻符家父子为非作歹之事写成奏折呈上,姬燕珏则将当日实情一一呈报。赵匡胤听后将姬燕珏暂时安置在宫中,命刘温叟和韩珪一同到洛阳调查。
程太医得到王继恩的传话后,马上将消息送到开封府衙。赵光义忙让手下安忠赶去洛阳通风报信。符蓉吓得直哭,希望皇帝能念及符家往日恩情。赵光义想求刘温叟高抬贵手,便派卢多逊前去游说。卢多逊到刘府后,还想以符家对皇帝有恩为由劝刘温叟手下留情。没想到刘温叟却认为皇帝以社稷为重,不会因私费公,拒绝了卢多逊。
刘温叟到洛阳驿馆后,符昭寿送酒食前来。名为接风,实为威胁。见刘温叟软硬不吃,符昭寿还想耍赖用强,幸亏符彦卿及时赶到阻止儿子放肆。符昭寿离开后,符王爷和刘温叟进驿馆相谈。符彦卿先夸刘温叟为人刚正,又为自己儿子开脱。韩珪突然现身,质问符王爷是否知道儿子的所作所为。符彦卿正想发怒,见他与刘温叟熟识,只好强压怒火概不承认。
赵匡胤接到刘温叟送来的奏折,决定让高怀德接替符彦卿的洛阳留守之职,符彦卿回京闭门思过,并赐刘温叟尚方宝剑彻查符昭寿之事。赵光义得到宫里的消息后,写下书信让符昭寿赶快离开。正要让葛霸送去洛阳时,转念一想担心符昭寿口无遮拦,就叮嘱葛霸伺机杀符昭寿灭口。符蓉走投无路,进宫向圣人华洋哭述。华洋早对符蓉厌烦,假意答应在皇帝面前求情,实际到了勤政府,却是让皇帝以天下为重,不可循私枉法。王继恩在皇帝身边静静的站着,听着看着整件事的发展。
第40集剧情介绍:符昭寿遭灭口 皇帝劝韩珪还俗
葛霸将赵光义的书信送至洛阳。符王爷见信后让符昭寿马上离开洛阳。符昭寿本以为结义兄弟赵匡胤不可能为难自己,看到赵光义书信后才知事态严重,来不及收拾行李便骑马离开洛阳。入夜,符昭寿在客栈投宿。葛霸趁夜深众人熟睡之际,想撬开房门杀死符昭寿,却被韩珪弩箭所伤。等他拔下弩箭冲入屋内,符昭寿早已不见踪影。
高怀德和刘温叟正为抓不到人犯发愁,没想到韩珪将符昭寿五花大绑的送来。符昭寿还想向大哥高怀德求情。被严辞拒绝后,符昭寿恼羞成怒,将妹夫赵光义日后将继承皇位之事脱口而出。高怀德知道符昭寿此言一出,符王府已成覆巢。
葛霸刺杀失败,回到开封府衙。赵光义听到有人用弩弓坏事,就知道必是韩珪所为,符昭寿此时一定在刘温叟手里,便命葛霸在回京的路上等候。刘温叟和韩珪押解符昭寿回京,葛霸一路上暗中跟随。趁夜晚看押之人疲惫熟睡,葛霸蒙面砍下囚车里符昭寿的人头后消失在夜色里。
刘温叟回京,将调查结果一一写在奏折上,最后还写上符昭寿狂言。赵匡胤看过奏折,命人将符昭寿的尸身送回符王府。屏退众人后,赵普称杀人灭口之事必是赵光义为免密谋遗诏之事败露才为之,应削其职断其念防其野心,更重要的是防备符王爷因丧子之痛纠集旧部造反。赵匡胤便派人包围符王府。
赵光义从程太医处得到王继恩的密信,这才知道自己晚了一步,符昭寿还是说了不该说的话,而且赵普已利用此事挑唆皇帝对付符家。符蓉知道哥哥惨死,伤心欲绝,求光义想办法救救自己的父亲。卢多逊和贾琰认为应当放弃符彦卿,以免引火烧身。赵光义却想反其道而行之,在皇帝面前为符王爷求情,这才合情合理,而且让皇帝认为自己遇事慌乱,可以对自己少此戒心。
深夜里,赵光义诚惶诚恐的进宫为岳父求情。赵匡胤知道是赵光义杀了符昭寿灭口,赵光义却抵死不认,还自荐以开封府尹身份审理岳父符彦卿,以表为国忠心。赵匡胤应允,希望他能迷途知返。赵光义自知躲过一劫。现在赵光义不便当面接触符彦卿,便让贾琰出面游说符王爷交出以往所贪的房地契和珠宝,之后再找机会求皇帝法外开恩
姬燕珏在宫中多日,与圣人华洋成莫逆之交无话不谈。华洋看出姬燕珏钟情韩珪,便主动为她撮合。华洋来到勤政殿时,赵匡胤正因韩珪屡立大功,劝他还俗在朝为官。韩珪不肯。华洋进殿后,开门见山的请皇帝为韩珪和姬燕珏指婚。韩珪又不肯。赵匡胤见状便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孝道挤兑韩珪,加上华洋从旁声援,不等韩珪反应过来,赵匡胤便下旨强行赐婚。韩珪带着姬燕珏来到父亲墓前,献上祭酒后告诉父亲,无法完成当年报仇诺言。
开宝四年,南唐遣使李从善到大宋朝贡,被授予泰宁军节度。赵匡胤想除掉南唐大将林仁肇,但想出一计。一日,李从善进宫见驾,王继恩假称皇帝在商议征讨事宜,请他先在偏殿等候。李从善在偏殿看到本国枢密使林仁肇的画像挂在殿内,心中起疑,便送玉佩贿赂王继恩。王继恩佯装贪财,按赵匡胤的授意说出林仁肇愿率军归顺大宋,此画正是林将军送来以示诚意。王继恩一番添油加醋的话语,让李从善信以为真,出宫后立刻写下密信派人送给南唐国主李煜。
赵匡胤见李从善中计,心知平定南唐指日可待。
第41集剧情介绍:徐蕊出家未果 赵光义打击赵普
赵匡胤为讨好徐蕊,将其家属安置在京城。哪知徐蕊并不领情,仍对赵匡胤冷言冷语,反而暗讽赵匡胤要杀尽前蜀之人。赵匡胤发怒却并未将其治罪,这让华洋以为皇帝心里爱恋徐蕊,便自作主张将徐蕊叫到迩芙宫中。华洋本想让徐蕊服侍皇帝,为皇帝分忧。为表诚意华洋还说出自己无法怀孕并愿让出圣人之位。徐蕊执意不肯,华洋摆出圣人身份,威胁其如再疏远皇帝,便打入冷宫。
徐蕊认为是赵匡胤在背后唆使圣人威胁自己,在宫中无依无靠,便借为母亲祈福之名到长清观中求观主崇阳真人收留,愿出家修行。宫女柳瑶匆忙回宫禀报。赵匡胤得知后命王继恩到长清观中阻止。崇阳真人慑于皇威,只好请徐蕊离观回宫。徐蕊回到福宁宫中,赵匡胤早已在此等候。徐蕊斥责赵匡胤好色,假仁假义,利用圣人威逼利诱。赵匡胤听后一言不发,起身离开福宁宫到迩芙宫,训斥华洋。华洋觉得委屈,本是一心为皇帝着想,却被人误会。等徐蕊奉诏来到迩芙宫,华洋忙向徐蕊解释,得到谅解。赵匡胤为安抚徐蕊,承诺追查孟昶之死,以正视听。
南唐国主李煜收到弟弟李从善送来的密信,立刻召见吏部尚书徐铉和枢相林仁肇。待二人上殿,李煜以林仁肇布防辛苦为由赐御酒。林仁肇不疑有诈,一饮而尽,立时毒发身亡。一旁的徐铉大惊,问及缘由知是中了大宋皇帝的离间之计。等李煜听了徐铉一番解释后才知误杀良将,可悔之晚矣。
南唐大将林仁肇已死,赵普奏请讨伐南唐。赵匡胤却认为南唐有长江之险,需多作准备。便命枢相李崇矩勘查长江水情,必要时以浮桥过江。命陈承昭协助国丈宋偓训练水兵,建造战船。计相楚昭辅筹备军需。
赵普奏请为指腹为婚的儿子赵承宗与李崇矩的女儿完婚。这虽违反赵匡胤战前准备的诏令,但赵匡胤念及自小已定婚不便阻挠,便应允。赵光义得知后,趁赵普得意忘形之时,施下诡计。卢多逊在赵光义的授意下,离开开封府衙便赶往楚昭辅府上,寒喧几句后离开。赵普得到消息后,认为楚昭辅早与赵光义有勾结,就乘着四人大轿直奔楚府。在楚府内,楚昭辅矢口否认与赵光义有来往,称卢多逊只是路过,然后赌咒发誓。见楚昭辅一脸真诚,赵普也未再追究,只是警告他如和赵光义结交就会比吕余庆更惨。
赵光义命雷有邻要更加注意相府里的动静。听到葛霸回报赵普已中计,去了楚府后,符蓉让赵光义尽快下手。赵光义却认为时机未到,待赵李两家完婚后再说。
赵普在儿子完婚后,上殿感谢皇帝厚恩,随后就奏请立皇长子德昭为太子及迁都洛阳之事。赵匡胤心生不悦,以讨伐南唐在际延后再议。几日后,卢多逊上奏折参赵普独断专行,权倾朝野,百官侧目,更称其官署案旁有一陶缸,凡不如意的奏折一律掷于其中烧毁。赵匡胤特意到政事堂,果然看到赵普将奏折撕毁投入身边陶缸之内。斥责赵普后,命王继恩将缸中奏折全部带回勤政殿。赵光义得到消息,知道时机已到,便入宫见驾。在勤政殿里,赵匡胤正为赵普擅毁奏折之事恼怒,赵光义又奏报赵李联姻实为结党,并向众官展示皇帝的宠信,而李崇矩无才无德全靠巴结赵普才登上枢相一职,计相楚昭辅也与赵普关系密切。现在政军财三权都在赵普手中,权力大过皇帝。
赵匡胤听后,下诏李崇矩外放,到边关任节度使。赵光义想荐卢多逊任枢相,却被赵匡胤驳回,由沈义伦接替枢相之职。
第42集剧情介绍:赵匡胤严查赵普
政事堂内,赵普看到枢相易人的敕令大惊,进宫见驾也被王继恩拦在殿外。赵光义则趁热打铁来到楚府,毫不隐讳的说出卢多逊参的折子正是出自他的意思。一向脚踩两只船的楚昭辅听出其来意,忙请赵光义指点生路。
一直在政事堂任秘书丞的雷有邻和楚昭辅收集很多赵普及其门人贪赃枉法之事。恰好桂阳新任知事上奏,前三任知事贪污巨额官钱。赵匡胤看过奏折后大怒,命刘温叟彻查。赵光义让葛霸找到三任中两名由赵普推荐的知事,董枢、孙璘,叫他们如实供认,尤其是讲清楚给了赵普多少。几日后,刘温叟回报,桂阳之事属实。两名贪污知事董枢、孙璘贪没官钱达三十余万贯,并将一半送给了赵普,另一人赵瑜虽未贪污却知情不报。赵匡胤下诏董孙二人处斩,赵瑜发配。闻知董枢、孙璘被斩,赵普心生忧虑,知道大事不妙,皇帝对自己的态度和语气已有变化。而后,赵光义趁胜追击,让雷有邻到御史台击登闻鼓,状告赵普在洛阳建豪华官邸、与地方官员贪污朝廷粮食钱财、借婚事敛财、收受官员贿赂等十余条罪状。赵匡胤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觉得雷有邻可能是为父亲报仇才夸大其辞,命刘温叟彻查赵普之事。
等雷有邻行动后,赵光义便入宫见驾,称因雷德镶之事以致百官不敢直言宰相之过。为免相关人等勾结串供,为示公正,建议赵匡胤下令赵普回家反省。赵匡胤一直不希望看到的权臣相斗,终于还是发生了。赵光义再次举荐卢多逊暂代宰相之职掌管政事堂。此时沈义伦正好奉诏从成都回京。几年不见,沈义伦见老。赵匡胤知道他是为治理蜀国之地殚精竭虑,便任其为枢密使兼参知政事,兼管枢密院和政事堂。这让赵光义大失所望。
皇帝的圣旨送到政事堂,命赵普由禁军押送回府。赵普跪在地上目瞪口呆。回到府中,赵普摸着宰相乌纱,心知大势已去。
赵匡胤因受风寒加上赵普之事刺激,积劳成疾,在勤政殿突然晕倒。程德玄诊过后立刻到开封府衙禀报。符蓉问,如不用心医治是否会死。程德玄闻言大惊失色,忙说还有其他太医一同诊治。赵光义听到妻子口无遮拦,忙关照程德玄要用心医治,但一定要将病情说得非常严重,为将来行事埋下伏笔。
徐蕊到勤政殿中看望赵匡胤。赵匡胤在床榻上神志不清,将她当成月虹,说会加倍努力让天下一统,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徐蕊听着热泪盈眶。此时赵光义求见,徐蕊匆忙离开。经程太医调治后,赵匡胤神志恢复。赵匡胤让光义坐在床边,说起当年符太后赐御酒,赵光义以为有毒便抢着喝;还说起光义发现徐蕊后,千方百计将她送到宫中;更将刚才徐蕊为自己落泪之事说了出来。他是想让赵光义明白,兄弟之情不会忘,但应以诚信得天下才能让敌人真心归顺。并且孟昶之死赵匡胤已明白缘由,为了大宋江山稳固,也就不再追究。他希望赵光义能明白自己的心意。
此时赵匡胤更伤心的是失去一名良相,刘温叟奉诏进殿禀报调查结果。经刘温叟查实,雷有邻所述十余条罪状均属实,并呈上奏折,列明证言证物。赵匡胤怒极将奏折打落在地,不愿再看。赵光义力谏当处死赵普,刘温叟却力陈赵普功高可罢官处理。二人争执不休,赵匡胤将他们赶出了勤政殿。耳根清静后,赵匡胤又捡起地上奏折,不知该如何处理。
赵普被软禁在家,突然从忙忙碌碌到无事可做反而生病。听到儿子赵承宗说皇帝有恙,赵普比自己生病还着急,立刻写好书信,让赵承宗带着书信找刘温叟帮忙进官见驾。
第43集剧情介绍:赵普罢相 攻打南唐
赵承宗将父亲的书信交给刘温叟,由其代为呈交皇帝。书信中赵普愿变卖家产,补偿所占钱款,并愿自裁,以儆效尤。书信最后,再谏立皇长子为德昭太子。赵匡胤看后,命刘温叟主审赵普,至于立太子之事,日后再议。
程德玄奉旨往宰相府为赵普医治,离开后立刻赶到开封府衙向赵光义禀报赵普书信内容。符蓉担心皇帝让程太医医治赵普,很可能会放赵普一马。而赵光义担心的是刘温叟太迂腐,可能会从轻处置赵普。最让两人忧心的是立皇太子之事,所幸皇帝并未应允。
赵匡胤半月有余未上早朝,时好时坏,圣人华洋伤心落泪,京娘时常入宫安慰华洋。赵匡胤在清醒的时候也开始思索安排后事,考虑皇权继承。皇长子德昭已成年,但能力低下;皇次子德芳聪慧,深得皇帝喜爱,却年纪尚幼;而兄弟赵光义则不是赵匡胤所希望的人选。这件事,让赵匡胤心力憔悴。
刘温叟审理赵普一案后,赵普进宫请罪。一月不见,赵普的头发胡子都已花白。赵匡胤见之诧异,赵普称是担心皇帝身体,几日未眠,一夜白头。赵普经过这几日的面壁思过,幡然醒悟,自知居功自傲,才会有今天的下场,但求自裁以为天下人所鉴。赵匡胤念其忠心于大宋,对大宋功勋卓著,又自愿变卖家产,便从轻发落,让赵普离京任使相。赵普没想到自己还能留下性命,感激涕零,磕头谢恩。在临走前,赵普再劝赵匡胤迁都洛阳或长安,他已经看出赵光义想把持京城,逼宫夺权,但赵匡胤并未细想赵普的用意,未予采纳。
开宝六年,因赵普被罢相,一干人事重新调动。赵匡胤下诏,加封赵光义为晋王,位在宰相之上,仍为开封府尹。沈义伦为宰相,主管政事堂。卢为参知政事,协助宰相办事。高怀德为枢密使,张永德接替高怀德任马步兵指挥使,高有邻为大理寺卿。赵普任河阳节度使,赐同平章事,其子赵承宗任礼部员外郎。
开封府衙内,众人均祝贺赵光义升为晋王。朝廷百官均认为此时封王,是赵匡胤有意在百年后传位于赵光义。雷有邻和卢多逊想请赵光义趁胜追击,上奏处死赵普。赵光义为免皇帝起疑,便不想再与无实权的赵普纠缠。此时程德玄送来密信,称皇帝病情明显好转,赵光义看后一脸失望之色,众人默然。
徐蕊心系赵匡胤,到了勤政殿嘴里却仍不客气。赵匡胤并不怪罪,听到徐蕊拐弯抹角称赞自己是好皇帝,更是开心,让徐蕊搀扶着在御花园内行走,并答应徐蕊除重大节庆外,不再饮酒。是夜,圣人华洋到勤政殿陪伴皇帝,赵匡胤让她多关心德芳读书之事,还想任命魏仁浦为太傅。华洋知道皇帝决定传位给次子德芳,心里甚是高兴。
深夜,开封府衙的书房里仍是灯火通明。楚昭辅认为魏仁浦任太傅教导皇次子德芳,很可能是要传位于皇次子。卢认为应速战速决,已配制出无色无味的毒药。赵光义大怒,他绝不能允许属下有弑君之心,否则将来必会自食恶果。现在皇帝要讨伐南唐,这是大宋的千秋大业,赵光义决定等平定南唐后再议。
崇元殿上,陈承昭复旨战船已建成,楚昭辅也筹备到充足的粮草,但赵匡胤还是担心长江天险。此时江南儒士樊若水因不满南唐国主李煜,以钓鱼为名堪查采石矶,绘出这一带的水文情况。赵匡胤收到此图大喜,在采石矶搭建浮桥,为讨伐南唐做好准备。
南唐国主李煜收到大宋国书,称大宋皇帝思念,邀他到汴京一叙。李煜知道如果去,就不能再回国土,相当于将南唐拱手相送;如不去,大宋必会借口发兵。于是李煜写下书信,慌称眼疾,不能赶赴汴京。又修书吴越,请吴越国主钱弘俶一起联手抗宋。
赵匡胤以南唐轻蔑天朝为由,命高怀德率军讨伐南唐。大宋军队连战连捷,吴越国也出兵相助大宋攻打南唐常州。徐蕊叔父南唐翰林学士徐铉主动请缨赴大宋劝赵匡胤撤军。不想赵匡胤直接点明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的道理,劝他回去奉劝李煜早日投降,以免灭族之祸。
福宁宫里,叔侄二人相见。徐蕊劝叔叔理解赵匡胤一统下,以解百姓战乱之苦的抱负。徐铉无言以对。
第44集剧情介绍:符蓉病逝 南唐灭亡
葛霸在开封府衙内仍不忘苦练武功,与侍女莲香暗生情愫,珠胎暗结。
一日符蓉突然晕倒。程太医把脉,不敢当面言明,在卧房外才告诉赵光义,王妃心力衰竭,无药可救。赵光义强颜欢笑,安慰符蓉。可符蓉自知将不久于人世,命中注定做不成圣人。她取出参加符昭寿葬礼时的孝带,让赵光义在皇帝殡天时佩戴。赵光义知道符蓉是想让自己铭记皇权可贵,便答应绝不让德芳不劳而获,取得大宋天下。符蓉又让赵光义打开床边的箱子,里面是准备已久的龙袍和凤服。看着这件再也没机会穿上的凤服,符蓉合上双眼,与世长辞。赵匡胤得知符蓉过世,带着珍藏在宫中多年的皇袍亲自到开封府衙灵堂内祭奠。这件皇袍正是当年陈桥兵变时符蓉缝制,披在赵匡胤身上的皇袍。赵匡胤在圣堂内化袍致祭,以寄哀思。但在赵光义看来,更像是在警告自己,再无皇袍加身之事。
高怀德率军兵临南唐都城金陵城下,射入书信劝降李煜。徐铉为免城中军民伤亡,请李煜投降。李煜不肯,命人在皇宫内外准备柴草,如城破,则所有皇室自焚殉国。三天后,高怀德攻城。李煜闻知宋军入城,在爱妃的琴瑟声中挥墨疾书,根本不看闯入殿内的宋国士兵。南唐灭亡后,李煜带着一众亡国之臣上崇元殿觐见,口称罪臣磕头谢罪。赵匡胤赏识徐铉和李景达的忠心,分别任命为翰林学士和太子少保。对于一再违抗大宋旨意,最后却又贪生怕死的李煜,赵匡胤封他为违命候戏弄于他,并让他在汴京居住,其爱妃被封为郑国夫人。
平定南唐,中原大地几乎归于大宋版图。赵匡胤心情大好,到福宁宫中想听徐蕊弹奏琵琶曲。没想到徐蕊很不合时宜的弹了首十面埋伏,扫了赵匡胤的兴致。但赵匡胤并未怪罪,知她想到蜀国灭亡,情有可愿。而且徐蕊曾劝徐铉之事,赵匡胤已有耳闻。临离开福宁宫时,赵匡胤称知我者花蕊夫人,徐蕊听他说花蕊夫人,而非金城夫人,娇躯一震。
高怀德攻下金陵后,节制军士劫掠,将南唐皇宫里的宝物、库帑均装箱上交国库。众臣纷纷建议分兵两路,攻打孱弱的北汉和吴越,一统下天。赵匡胤认为吴越协助大床攻南唐,此时讨伐出师无名。北汉虽只剩太原,但城内驻有两万辽国兵马,不宜与契丹为敌。已奉旨回朝任参事知政的吕余庆出班,建议下诏命吴越主动归顺。赵匡胤欣然应允。
吴越国主钱弘俶接到大宋招书,不想重蹈南唐李煜的覆辙,带上厚礼进贡大宋。崇元殿上,钱弘俶跪地自称小王磕头拜见大宋皇帝。赵匡胤见其态度恭顺,更赐座。钱弘俶哪敢在朝堂之上与大宋皇帝平起平坐,忙称吴越为大宋属国,并主动删去名字中的弘字,以避赵匡胤父亲的名讳。钱俶提起当年助大宋平叛李重进时,赵匡胤曾说过与吴越永结友邦之事。钱俶如此作法,反而让赵匡胤没有借口出兵吴越,只好让钱俶在汴京多住几日,为他接风。
三天后,赵光义身体不适,在家休养。没想到程德玄奉皇帝旨意到府中诊治,这让赵光义怀疑皇帝是想来打探虚实,说明皇帝对他存有戒心。程德玄把脉后称染风寒,并有肝病。赵光义让他回报时只说有风寒,并仔细观察皇帝神色是否失望,如果有异常立刻书信通知。程德玄按赵光义的意思,在勤政殿回奏时只说染有风寒。赵匡胤神色并无异常,还关照程德玄次日再去诊治,并传话让赵光义安心养病。
葛霸照着程太医的药方抓药,交莲香煎煮。莲香突然一阵恶心,葛霸才知道莲香已怀有身孕,惊喜之余便想请主子允许,将莲香许配于他。
第45集剧情介绍:赵匡胤对亲兄弟起疑
圣人华洋看出赵匡胤似有心事,神不守舍。赵匡胤只是在担心自家兄弟的病情,病虽不重,但符蓉新丧,无人照顾。于是赵匡胤便将华洋身边的贴身宫女小蝶赐予赵光义为妾室,名如夫人。如夫人到了晋王府后,尽心尽力照顾王爷。可赵光义怀疑她是皇帝派来的奸细,在她面前从不谈任何事情。
一日,贾琰、楚昭辅和卢多逊来拜见。赵光义称皇帝猜忌日深,如夫人是心腹大患,日后要更加谨慎行事。此时听到屋外有人惊呼,赵光义一个眼色,一旁的葛霸冲出屋外,发现是莲香打翻了王爷的药。赵光义担心刚才所说的话被莲香听到,明知葛霸对莲香有情,仍让葛霸出手。葛霸思量再三,眼含英雄泪在厨房内勒死了怀有自己骨肉的莲香。回屋复命后,赵光义对他更加器重。莲香虽死,但如夫人还在。众人建议晋王尽快动手夺取皇位。贾琰更是称已召募十万府兵,又收买了赵普仆人李可度,随时可置赵普死地,以防他在京城布下眼线,察觉王爷举动后向皇帝告发。赵光义便命贾琰书信通知李可度,潜回汴京准备告发赵普。
几日后,赵光义身体逐渐恢复,已可下地行走。卢多逊深夜到访,拿出一首伪造赵普笔迹的藏头反诗,以此作为赵普谋反的证据,次日由李可度拿着到御史台告发。卢多逊已事先知会了沈义伦、楚昭辅、张永德、高怀德、雷有邻等人,只等赵光义率众臣上殿一同奏告。
次日,赵匡胤拿着这首反诗,拿不定主意。众官中除吕余庆认为赵普忠诚于皇帝,不可能谋反外,其他官员均夸大其辞奏报赵普不忠之举,恳请皇帝处死赵普。赵光义在一旁察颜观色,看出皇帝心思,便力排众议认为仅凭一首诗不可草率认定,请皇帝召赵普回京训斥,免去其职位。赵匡胤有了这个台阶就顺势而下,允了赵光义的奏请。
赵普奉旨回京见驾。在御花园内,赵普跪在皇帝面前,自知已是俎上鱼肉,任人宰割,无力也无心申辩。赵匡胤实在无法分辨赵普是忠是奸,说出此次是晋王求情才让他免于一死,现免去其河阳节度使,携家人赴洛阳居住。赵普谢恩,临离开前提及孟昶之死。此事赵匡胤早已洞察,知赵光义是出于忠心。但赵普并不是担心赵光义的忠心,而是担心他故技重施,用毒药加害皇帝。此话让赵匡胤心里一惊。等赵普离开后,赵匡胤立刻命人监视赵光义、赵普、张永德、高怀德。
赵光义深夜仅带两名仆人来到赵普家中。赵普见到王爷急忙起身相迎。落座后,赵普感谢赵光义在皇帝面前为自己求情。赵光义客气了几句,突然声气俱厉问及杜太后遗言。赵普连声说有,赵光义眼睛一亮,没想到赵普却说杜太后临终前叮嘱葬事从简及广施仁政。见赵普装糊涂,赵光义悻悻离开。赵普马上将晋王深信来访之事详详细细写上奏折,请人呈交皇帝。赵匡胤也很快从探子处得到赵光义夜访赵普之事,再次命探子严密监视赵光义、张永德、高怀德,以防异动。
次日,赵匡胤分别召见高怀德和张永德。高怀德上殿后,赵匡胤一再问他是否在王爷府听到什么话语。高怀德的回答并没有让赵匡胤放松警戒。为防万一,赵匡胤让高怀德交出帅印,离京接替赵普任河阳节度使。对张永德,赵匡胤称其脸色不佳,年纪已近六旬。张永德听出皇帝话外之音,请辞枢密使职务,告老还乡。赵匡胤应允。
第46集剧情介绍:晋王夜访赵普阻止迁都
赵光义得知高怀德、张永德被解除兵权,怀疑皇帝如此频繁更换使相可能是有所察觉。卢多逊认为皇帝做事果断,只让高、张二人免职而非处死,应当只是怀疑和担心,而并无实据。因此,卢多逊建议转移皇帝的视线,召集大臣上奏发兵吴越和北汉。
赵匡胤收到十余本奏折均是奏请发兵吴越和北汉,知道这是赵光义想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此时想起赵普曾多次提起迁都,定是他已看出赵光义会挟持朝廷,赵匡胤方知赵普的良苦用心。赵匡胤宣居住在汴京的吴越国主钱俶进宫。见到钱俶后,赵匡胤许他回国,并赐予一包袱,命他回国后方可打开。钱俶在回国的路上打开包袱,发现是一叠奏请发兵吴越的奏折,知是大宋皇帝劝他主动归顺,以免生灵涂炭。公元978年赵匡胤驾崩两年后,钱俶主动献国土并入大宋。
赵光义随着皇帝视察洛阳,还得知皇帝另派人去长安查看,不知其意。突然接到圣旨,让赵光义率众官到洛阳行宫见驾。行宫里,赵匡胤宣布要迁都洛阳,命大臣好好思考,三日后再议。赵光义这才知道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迁都,便找来卢多逊和楚昭辅商议对策。卢多逊认为迁都后,晋王必会留在开封,多年经营的人脉全部作废,建议率百官反对迁都。赵光义认为不可,这么做只会让皇帝更加坚定迁都的决心。他决定单独到行宫劝说皇帝。但赵光义反对迁都的理由被赵匡胤一一反驳。最后赵匡胤称,开封无险可守,只能屯重兵防御,日久天长开销巨大,洛阳有山川之险,易守难攻,可为国家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并斥责赵光义毫无远虑,鼠目寸光。赵光义见无法劝阻皇帝,决定兵行险招,夜访赵普。
解铃还需系铃人,赵光义知道迁都必是赵普的主意。他到了赵普在洛阳的宅邸后,与赵普谈起当年共同拥立赵匡胤之事。自杜太后去世,两人明争暗斗多年,终是赵普被罢免。赵光义说出赵普的心思,想用对皇帝的忠心换取再次入朝为相的机会。可以赵普先前所为,不仅是皇帝,就连沈义伦、吕余庆也不可能同意他重回朝廷,辅佐新皇。赵光义让赵普明白,违反太后遗诏,赵匡胤是不孝,赵普是不忠,而自己即位则是名正言顺,不愁百官不效忠于他这个未来的皇帝。最后赵光义暗示赵普,劝皇帝打消迁都念头并在适当的时候说出遗诏内容,则可重为大宋栋梁之材,否则就与符昭寿相同下场。赵普感受到赵光义皇帝般的威仪,愿向赵光义效忠。次日,赵普便到行宫一再劝说赵匡胤放弃迁都,把用在迁都上的心思放到收复北汉太原,一统江山的大业上。赵匡胤知道赵普不是会被人要挟之人,此时这番话语必是已经与赵光义狼狈为奸,聚集在赵光义身边的人越来越多,自己就如同孤家寡人。
回到汴京,赵光义在府内休息,梦到自己带着葛霸、安忠等人冲入宫中,逼皇帝遵守太后遗诏。不想龙床之上竟然是德芳,他飞身而起握着尚方宝剑将葛霸等人一并斩杀。赵光义惊醒,发现如夫人坐在床力,担心自己梦中有言语让她听见。几日后,如夫人又看到程太医出入王府,这更让赵光义担心会暴露程太医,断了与宫中王继恩联系的路子。尤其听贾琰禀报如夫人曾奉圣人之命入宫,便决意除掉这个隐患。赵光义命人将程德玄配制的毒药掺入茶水中,对如夫人称是皇帝所赐御茶。如夫人饮下后,当晚暴毙。
赵光义次日进勤政殿,流着泪奏报如夫人突发重病,太医赶到前就已断气。赵匡胤不便多问,便命后宫女官去王府收敛归葬。事后,赵匡胤问程太医,如夫人何病而亡。程太医回奏如夫人心脏久有沉疴,突然发作而亡。小蝶在圣人身边多年,从未听说她心脏有毛病,赵匡胤开始对程太医起了疑心。
第47集剧情介绍:徐蕊死谏诛杀赵光义
赵匡胤已不再相信程德玄,找与其一同查看过如夫人的洪太医询问。
开封府衙内,卢多逊认为皇帝已对如夫人之死起了疑心,此时应让程德玄施非常手段,然后宣称皇帝暴毙,再由赵普宣布太后遗诏,大事可成。光义仍犹豫不定,卢多逊、贾琰、楚昭辅在一旁力劝。
赵匡胤在忙于商议北汉战事时,仍不忘叮嘱太医为身体不适的徐蕊诊治。徐蕊为赵匡胤的真诚感动,当夜到勤政殿中主动奏请侍寝。赵匡胤应允。迩芙殿中,圣人华洋得到皇帝口谕,知有徐蕊倍伴皇帝,脸上虽是为皇帝高兴,心里却是悲苦。
几日后,徐蕊盛装与皇帝举行合鸾之礼,却收到书信,信中称孟昶与小蝶皆为赵光义毒杀。徐蕊心中一凛,烧毁了书信。待赵匡胤到福宁宫后,徐蕊跪地以匕首抵颈求赵匡胤诛杀赵光义。此时她并不是要为孟昶报仇,而是担心赵匡胤顾及兄弟之情,赵光义却未必如此。如若纵容赵光义,必会威胁皇帝性命,危害大宋江山社稷,诛杀赵光义是大义灭亲之举。见赵匡胤仍下不了决心,徐蕊横刀自刎以死相谏。前来闹洞房的华洋和京娘看到徐蕊横卧地上,吓得不敢出声。
王继恩迅速将徐蕊之死禀告了赵光义。当夜开封府衙内,赵光义担心徐蕊是因孟昶之死才以死相逼,怕皇帝在悲伤之际迁怒于自己。一旦皇帝从孟昶和小蝶之死中发现诡谲之处,赵光义就只有死路一条。于是赵光义决定行动,让卢多逊通知高怀德、张永德回京护诏正国,命楚昭辅去找赵普弄清遗诏之事。
卢多逊找到高张二人,称徐蕊因孟昶之死以美色引诱皇帝诛杀自家兄弟,以致社稷不稳,请两位将军带兵回京护太后遗诏以正国纲。高怀德和张永德听说有太后遗诏,便装出遵从晋王之命。待卢多逊离开,二人立刻回京向皇帝禀报此事。同时,王继恩将贾琰带到太医院中。程德玄得知要毒杀皇帝后,心中大骇。贾琰便以他曾配制毒杀孟昶的毒药相要挟,令其不得不从。
高怀德、张永德回到京城立刻入宫见驾。赵匡胤此时方知徐蕊有先见之明,便下旨捉拿晋王、卢多逊等一干奸侫。不想赵光义自恃有高张二将响应,又有程德玄内应,还有十万府兵侧应,不顾卢多逊和贾琰的劝阻,只身入宫以打消皇帝疑虑争取更多时间。高张二将听闻,想就地捉拿,被赵匡胤阻止,暂时到偏殿候旨。光义进殿后,称因徐蕊之死,心中惶恐,承认毒杀孟昶,危急社稷。说完,赵光义解下衣裳,露出小腹丹田。此处乌黑一片,赵光义称自当年大周皇帝赐酒后,他便研习制毒解毒之术以在必要是为皇帝解围,丹田乌黑正是以身试毒为毒素所染。说罢,赵光义磕头求请杀孟昶之罪。赵匡胤心软,便恕他无罪。等赵光义离开后,高张二人出来,连连跺脚,可惜了大好机会。
华洋自从在洞房外听到徐蕊所说,心里一直忐忑不安,担心赵光义真的会危害皇帝,皇帝却顾及兄弟之情。于是她决定回娘家求援。身为国丈的邢国公右卫上将军宋偓知道晋王之事后,认为皇帝必有防备,如果皇帝认为自己和皇子有危险必会除去晋王。但华洋仍认为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第48集剧情介绍:斧声烛影
圣人华洋请父亲宋偓掌管的水虎捷军一定要保护皇帝,如皇帝遭遇不测就拥护皇次子德芳即位。
程德玄进殿称皇帝连日劳累,需汤药调剂。赵匡胤应允。等程德玄离开去熬制汤药时,赵匡胤宣晋王上殿,拉着他的手坐在自己身旁。赵光义坐在龙椅上,不知皇帝有何用意。赵匡胤称身体染病,这几日的国事需要晋王代劳。说完斟上御酒,让赵光义饮下以做酬劳。赵光义以为皇帝终于向自己下手,流着眼泪一饮而尽,但饮下后并无异样。赵匡胤本希望赵光义仍念及兄弟之情,迷途知返。哪知贾琰认为皇帝赐酒说明要传位皇子,并以此警告晋王。赵光义闻言,命人找高怀德、张永德二人准备行事,并通知程德玄。
当晚,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勤政殿里,王继恩端上程太医熬制的汤药,赵匡胤却不饮用。叫德芳传光义进宫。赵光义见皇帝命皇子传旨,皇帝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确,自己以后要听从皇子德芳。随德芳进殿后,赵匡胤让德芳先行离开。在烛光中,兄弟二人举杯对饮。
赵光义心中有鬼,对赵匡胤的话战战兢兢,总以为话里有话,不敢多言。赵匡胤也已经知道自赵光义进宫后,皇城各城门都有卢多逊及其亲信在窥探把守,随时准备攻入皇宫。所幸有高怀德与张永德二人,才让赵光义的夺位大计成为泡影。见赵光义还在装糊涂,赵匡胤将他的勾当一一列出,为谄媚皇帝不顾大局毒杀孟昶,为夺权位构陷赵普,仅因猜疑就毒杀小蝶,甚至利用程德玄弑兄篡位。能做出此等事的人,何以为天下之君。赵匡胤言明自己不打算遵从母亲的遗诏,不是因为与德照的父子之情,而是因为对赵光义的失望。赵光义低头不语。
赵匡胤看到赵光义似有悔意,便取出伴随身边多年的四宝,道德经、太极拳谱、镇纸玉斧和御酒,这些都是当年华山云台观陈抟老祖所传。在赵匡胤的一生中,他从四宝中领悟出不少道理。今晚他手持玉斧凿地,斧声阵阵,口中连声说道“好为之”,希望赵光义能在斧声中明白自己的心情。随后,赵匡胤将四宝授予赵光义,称其可用此四宝辅佐德芳,或开创自己的帝王生涯。此前种种不论对错,都留待后人评说。天将亮,赵光义手捧四宝,踏着满地积雪离开勤政殿。
次日天明,王继恩发现赵匡胤驾崩,忙禀告圣人华洋。华洋大惊,命王继恩宣德芳。王继恩却违背懿旨直接到了晋王府。
赵光义已经将高怀德、张永德二人缚获。二人站立不动,绝不肯跪拜弑君逆贼。赵光义让人松绑,并递上刀剑,请二人依法行事。高张二人举起刀剑,但终念及多年兄弟之情无法下手。赵光义取出四宝,称大行皇帝遗言,可辅佐德芳,也可自立帝业。高怀德、张永德思量再三,大宋此时只有赵光义才是最合适的皇帝人选,于是就和他人一起跪倒在地,三呼万岁。
赵光义在群臣簇拥下进了福宁宫,华洋与德芳正在赵匡胤尸身旁哭泣。看到赵光义身穿龙袍,知大势已去,就如同当年符苓与柴宗训一样,命运已落入他人之手。赵光义取出四宝赐予德芳,并封其为一字并肩八贤王。德芳只能称臣领旨谢恩。
新君赵光义遵先帝之命,到誓碑殿内祭祀,并默念碑上三条,保柴氏一门平安,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子孙有悖此誓者天灭之。
公元976年农历11月21日,赵光义即位,改国号太平兴国。六年后,赵普说出杜太后兄终弟及遗诏,重登相位,史称“金匮之盟”。
(全剧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