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的棋局豆瓣分集剧情介绍共集

第1集剧情介绍:孤儿院的生活

伊丽莎白·哈蒙是一场车祸的幸存者,而她更喜欢别人叫她贝丝,因为只有母亲爱丽丝这么叫她。在她的记忆里,车祸前,母亲含泪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闭上眼睛。她不会将这句遗言告诉任何人,不会让任何人知道这个秘密。在五六岁的时候,贝丝就知道母亲是名数学博士,写有多部著作并获奖,这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非常罕见的。但高智商往往伴随着某些缺陷,母亲神经质般的精神状态导致父亲离去。贝丝一直与母亲生活在简陋、狭小的拖车里,还经常为母亲的自杀倾向担忧。

终于,在贝丝九岁时,母亲选择极端的方式结束了生命。贝丝被送去肯塔基州的“梅休因之家”女童孤儿院,在那里,她有了自己的床。话语不多的贝丝不会想到自己的第一个朋友会是黑人女孩乔琳,乔琳生性叛逆,绝对算不上好女孩。贝丝从她那学到的第一个诀窍就是把绿色胶囊的维生素留到晚上吃。所谓的维生素,其实是政府允许孤儿院使用的镇静剂。首次服用后,贝丝便觉得头重脚轻,感官变得尤为敏感,大半个白天都晕晕乎乎,这才明白了乔琳的意思。

每周都会有一次测验,学习考试的内容对贝丝来说太简单,每次都能提前完成。而她得到的奖励就是到地下室,清洁黑板擦。地下室是管理员夏贝先生堆放杂物的地方,贝丝总能看到他坐在昏暗的电灯下,对着一副棋盘沉思。看了几次后,贝丝就摸清了棋盘上每个棋子的行子规律。从那之后夜晚,她服下绿色胶囊,躺在床上,天花板上摇曳的树枝倒影会变成棋盘。她也不明白,为何那些黑白方格会如此吸引自己。

到了周日,又是颂唱圣诗的时间。贝丝找借口溜到地下室,想下一盘棋。但夏贝先生不认为一个从未接触过棋盘的小女孩会下棋,只能是浪费时间。直到贝丝准确说出每一个棋子的行子规则,夏贝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允许贝丝坐到自己对面。

贝丝首次下棋,夏贝仅用四步就将了她的军。这叫四步将杀,也是常用于对新手的开局。贝丝不仅没有气馁,反而渴望探知国际象棋中的玄妙。她不再每日服用绿色胶囊,偷偷存放在漱口杯里,等到周日对弈后再一次服用。在天花板上的棋盘里,反复复盘,构思对策。

贝丝沉迷在学棋之中,却不了解棋盘上的礼仪。一次,被夏贝轻易吃掉皇后,她不愿就此认输。见夏贝拒绝余下的棋局,她忍不住说了句从乔琳那学来的脏话。贝丝并不太清楚那句话的具体含义,却的确惹恼了夏贝。连续几个星期,地下室的门都反锁着,贝丝失望而归。

夏贝还是原谅了贝丝,每周的对弈再次开始。夏贝没想到贝丝的棋艺并没有生疏,反倒有所精进。他哪会想到,贝丝每晚都在大脑里摆着棋盘,一次又一次的训练着。三个月过后,夏贝已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再过一个月,已经轮到夏贝推倒国王认输。贝丝的天赋让夏贝惊叹,便开始系统教授国际象棋的规则,还送给她一本《现代象棋开局》。贝丝从书中找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如饥似渴的学习不同开局。天花板上那张想象出来的棋局也变得更加复杂,贝丝则乐此不疲。

夏贝自知不再是贝丝的对手,请来了邓肯高中棋社教练甘兹先生。贝丝没有给甘兹保留颜面,之后同时对弈夏贝、甘兹也没有什么难度。甘兹惊讶之余,恳请孤儿院院长,让贝丝每周四到邓肯高中参加棋社交流。

交流会是与棋社内十二名佼佼者同时对战,恰在此时,政府出台新规,禁止再让儿童服用镇静剂。每天的维生素里没有了绿色胶囊,贝丝出现戒断反应,脾气变得急躁。在前往交流会前,乔琳拿出自己保存的最后两颗胶囊,悄悄塞在贝丝手里。这场交流会,贝丝大杀四方,轻松得连她自己都有点意外。

可没有了绿色胶囊,贝丝就像丢了魂一般,脑海中的棋盘变得凌乱不堪。在一个电影之夜,她溜进地下室,取出螺丝刀。趁其他人专心致志观看电影时,撬开医务室的窗户。她抱起盛放绿色胶囊的大药罐,贪婪的抓起一把塞进嘴里。装满了身上所有口袋后,她仍不知足的抱着药罐爬出窗户。院长的怒斥声在空荡荡的大厅响起,贝丝却已经意识不到了。她眼神迷离,仿佛听到母亲的呼唤,嘴角含笑摔倒在地。药罐从怀中跌落,一颗颗胶囊滚落在地面,贝丝呆呆的看着它们,慢慢闭上了双眼。

第2集剧情介绍:领养之后

贝丝偷药,还药物过量险些送了性命。这种事从孤儿院建成以来,从未发生过,连乔琳都自叹不如。贝丝受到了惩罚,管理员夏贝再未与她说过话,每周邓肯高中的交流会自然也被取消。不能下棋,贝丝只有依靠阅读其他书籍打发时间。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四年,贝丝和乔琳已混成了老油条,不再指望会有人领养她们。可这一天来了一对夫妻,看过所有孩子的资料后,决定领养已十三岁的贝丝。在院长口中,贝丝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贝丝自己知道,除了成绩优异,自己其他方面好不到哪去。到了离开的日子,她却找不到那本《现代象棋开局》。坐到车上,院长和其他工作人员笑容满面在车外道别。贝丝看见站在最后面的夏贝先生,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以及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领养贝丝的奥斯顿和阿尔玛夫妇是典型的中产阶层,住着两层楼的房子。贝丝一生中,有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房间。可她很快就发现,奥斯顿和阿尔玛的感情并不融洽。第二天,奥斯顿就出差离家,阿尔玛还有酗酒的毛病。

幸好,在孤儿院就学会了独立,贝丝到附近中学上学,不需要醉醺醺的阿尔玛护送。学校里的课程对她而言不成问题,最难的还是与同学相处。那些女同学衣着时尚,哪像贝丝还穿着孤儿院里的长衣长裙。阿尔玛不是个合格的母亲,等到丈夫出差一周回来后提醒她,才想起给贝丝买身新衣服。只是她的品味有限,贝丝换上从商场购买的衣服更像是个大妈,引得其他女生在背后偷笑。

别人怎么看自己,贝丝并不在乎。她在学校图书馆找到特级象棋大师何塞·卡帕布兰卡的自传,里面记载了一些经典棋局,这才是她要找的宝藏。放了学,贝丝还要替阿尔玛跑腿,到附近杂货铺买香烟。杂志栏上陈列着最新一期的《象棋天地》,贝丝眼前一亮,里面各种最新开局讲解就如同一枚枚钻石,散发着诱人的光芒。

回到家,听到阿尔玛抱怨奥斯顿长年出差,不够家用。就算贝丝来自孤儿院,也知道他们的婚姻关系已经名存实亡。如果家里没了收入,很可能就会被送回孤儿院,贝丝打算找份工作,《象棋天地》上关于州象棋锦标赛就是最好的选择。冠军有100美元奖金,但报名费需要5美元。阿尔玛拿不出这笔钱,贝丝只能写信向夏贝先生求助,承诺不论输赢都会返还10美元。

在等待回信期间,贝丝有了另一个惊喜,阿尔玛的处方药里有稳定情绪用的镇静剂。熟悉的绿色胶囊给了贝丝别样的亲切感,终日处于醉酒之中的阿尔玛也懒得思考为何这次医生只给了半瓶镇静剂。当晚,久违的天花板棋局再次出现,贝丝沉浸在厮杀中,有如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军。

夏贝的回信到了,里面夹着五美元。肯塔基州锦标赛在当地高中举行,时间在周末,贝丝填好报名表,交上报名费。她从未参加过比赛,没有等级分,却要求参加最高等级,奖金也最高的公开组。第一轮轻松晋级,还顺便观赏了州冠军贝尔蒂克的比赛。

初次参赛,贝丝学到了很多的赛场规矩,还碰到了令她心动的对手陶恩斯。击败陶恩斯,后面就是半决赛,直至决赛。而此时,奥斯顿已发来邮件,通知阿尔玛离婚事宜。房子归阿尔玛却没有维持生活的收入,贝丝更需要这笔奖金。

决赛在周日举行,对手贝尔蒂克迟到了整整十分钟。这位上届冠军并没有把贝丝放在眼里,自认就算只剩八十分钟也足以打败初出茅庐的小女孩。他张着满口烂牙的大嘴,不耐烦的打着哈欠。贝丝怒气顿生,落子也变得急躁。她意识到这样不行,急忙冲进厕所,服下两颗绿色胶囊。稳定情绪后,在脑海中布置棋盘,思考破局之法。

贝丝再回到座位上时,就像换了一个人,充满自信。贝尔蒂克一惊,收起嚣张气焰,面色凝重起来。二人杀得难解难分,贝尔蒂克的棋子逐渐被压制在很小的空间内。九十分钟比赛时间将尽,他仍未能解开困局,只得弃子认输。

贝丝成为新一届肯塔基州冠军的新闻上了报纸,在象棋界引发不小的震动。有了钱,贝丝做了最想做的事,买了《现代象棋开局》和其他象棋书籍,以及梦寐以求的棋盘、棋子,另外还有一套自己喜欢的衣服。阿尔玛也深受启发,一改往日不闻不问的态度,主动研究起比赛日程,计算往返路费、食宿费用,俨然成了贝丝的经纪人。

第3集剧情介绍:参赛生活

1963年辛辛那提州的象棋公开赛,阿尔玛首次与贝丝一同前往。为了成行,她甚至向学校撒谎,只为了能给贝丝请到更长假期。住进22美元一天的房间,她露出难得的笑容。房间的舒适,以及今后生计有保障,让她放下了离婚的包袱。

贝丝当然是本次比赛最耀眼的明星,但上届全美冠军本尼·瓦茨也出现在酒店。这个身材瘦小,却喜欢牛仔装扮的家伙透着一股看不起贝丝的架势。本尼只对全国性比赛感兴趣,并未参加本次州赛,贝丝没机会好好教训他。比赛最初阶段的选手很弱小,看到对手是贝丝,都恨不得直接认输。即便如此,贝丝仍会认真复盘当天的每一场比赛,寻找自身存在的漏洞及弱点。养母阿尔玛当然无法了解这种做法,酒精、香烟、肥皂剧才是她的理想。

比赛后期,贝丝每场与高手的对决都会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而阿尔玛也开始在场外观战,她理解不了那些复杂的棋局,但她能给予女儿应有的亲情鼓励。贝丝的志向是全国公开赛,只要拿到冠军,就能获邀参加欧洲国际性比赛,奖金比国内丰厚得多。但国际比赛更残酷,美国棋手在苏联棋手面前不堪一击。大家都认为近20年内,不可能有美国选手能够击败苏联人,贝丝就不信这个邪。

贝丝终于遇到了等级分在1800以上的特级选手,比赛让阿尔玛捏着把汗,毕竟第一名与第二名的奖金相差好几倍。贝丝有惊无险的拿到了冠军,阿尔玛计算了一下成本收益,扣除食宿交通,还剩三百多美元。她有些不好意思的提出10%的佣金提成,生怕贝丝因此翻脸。可贝丝主动把提成升到15%,这是她应得的。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阿尔玛不断替贝丝请病假。二人游走各州,参加各项比赛,连圣诞节都不休息。阿尔玛承担下了所有旅程安排,无需贝丝分心,让贝丝有足够的时间分析推盘。赢得休斯顿公开赛后,她们在飞机上吃了圣诞大餐。在阿尔玛的默许下,贝丝尝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口酒。出乎意料,她并不反感,觉得味道还不错。

节后回到家,阿尔玛带着贝丝去美容店做做美容,美甲。贝丝翻阅着手里的《象棋天下》,上面有则报导,苏联人瓦西里·博尔戈夫蝉联苏联象棋锦标赛。贝丝突发奇想,要了解对手,就要学会对手的语言。她打算上夜校,和那些大专生一起学习俄语。

美容是为了接下来的采访,《象棋天下》对天才少女贝丝进行专访。而记者提的问题越来越刁钻,从身世,到学习象棋的动力,最后向心理方面深入。当问到创造力与精神分裂同时出现时,贝丝沉默了。她想到了母亲,天才与疯子往往只有一线之隔。阿尔玛及时打断采访,中断了令人不愉快的话题。

贝丝的报导频见报端,在高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改变。校方设立棋社,很多男孩视其为偶像,以前嘲笑她的女生也主动邀请她参加女生社团。贝丝尝试了一下,但社团里的女生话题俗不可耐,除了男人就是男人。贝丝也不明白她们为什么要随着电视里一个男子乐队的歌曲扭动身体,与其浪费时间,不如从酒柜里偷瓶酒回去,继续推理棋局。

1965年,因阿尔玛生病,已缴纳报名费的贝丝最终放弃了当年的全国公开赛。第二年,等阿尔玛的健康好转,才来到拉斯维加斯参赛。在这里与陶恩斯不期而遇,此时的陶恩斯已不再是选手,而是名体育记者。贝丝已不再是当年的神童,而是才女。贝丝不介意陶恩斯偶尔流露出的调情,但她也清楚,与陶恩斯之间并无可能。

大病初愈后的阿尔玛不适合长时间活动,大部分时间都在房间里喝喝酒,看看电视。每次比赛结束,贝丝都会给她讲述一遍比赛过程。阿尔玛听不懂,但不妨碍她是个很好的听众。母女之间在那个时刻,更显得心灵相通。

本次比赛,贝丝唯一的对手就是本尼·瓦茨。本尼同样是年少成名,而且他只看一遍报导,就看出五年前贝丝与贝尔蒂克的比赛有失误。贝丝重新推盘,确认本尼所言不虚。这让她很沮丧,忍不住又从漱口杯里取出两颗胶囊放进嘴里,通宵都在脑海里进行训练。

决赛毫无悬念的在贝丝与本尼之间进行。此时,贝丝是以全胜战绩晋级决赛,本尼则有两个平局。如果贝丝稳扎稳打,以平局结束,就能以积分优势获得本届全国冠军。可心高气傲的贝丝下定决心要以一场胜利打败本尼,结果贪功冒进,导致她处处受制于人。最终,贝丝想到了夏贝先生,是时候优雅的认输,没必要再徒劳的挣扎下去。二人积分相同,同时获得本届全美公开赛的联合冠军。

第4集剧情介绍:阿尔玛的离去

在俄语课上,贝丝结识了一些比自己年长一些的大学生。大学生经常做的就是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贝丝是从那时起,知道了大麻的存在。阿尔玛作为普通的母亲,也希望女儿的生活里除了象棋,还要有些其他东西。所以就算贝丝通宵未归,她也不会责怪。但贝丝发现,那些大学生不过是帮夸夸其谈的家伙,根本不值得继续交往下去。

到了1966年夏季,贝丝高中毕业了,也到了合法饮酒的年龄,无需再躲躲藏藏。其他女生可能会去参加毕业派对,贝丝想的却是去墨西哥城参加锦标赛,然后还有全美冠军杯。如果一切顺利,她就能拿到在巴黎举行的欧洲比赛邀请函。

巴黎可是阿尔玛向往已久的地方,不过先要去墨西哥城。阿尔玛在墨西哥有个笔友曼纽尔,贝丝不喜欢此人。曼纽尔为人热情奔放,总能引得阿尔玛大笑。离婚多年之后,阿尔玛像是又找到了春天,嘴里说的永远都是曼纽尔。

贝丝也曾想过,在这个洋溢着西班牙文化的地方,像母亲那样享受生活。她也担心自己会像夏贝先生说的那样,生活在天赋的阴影下,虽然拥有社会的尊敬,却又要忍耐无法融入社会的愤怒。可这样的转变太难,她宁愿回到棋谱中去,黑白方格才是她的世界。

已经习惯了赛后向母亲倾述的贝丝真的很不喜欢曼纽尔的存在,而男人终究是不可靠的,没过几天,曼纽尔就以外地出差为名离开。阿尔玛落寞了一会后,又对女儿展开了笑颜,这算不上什么大事。

本次比赛没有时间限制,贝丝遇到了一个比自己还年轻的选手乔治·吉列夫,没想到与他的比赛杀得难解难分,从下午到晚上,整整过了五小时,仍未决出胜负。贝丝封棋,思考了整个晚上。第二天正赛前,二人继续未完的比赛。乔治是贝丝的崇拜者,为了贝丝他选择认输。贝丝承认乔治是她遇到过最厉害的对手,可乔治清楚,她很快就会收回这句话,后面还有更可怕的敌人。

决赛在贝丝和苏联选手瓦西里·博尔戈夫之间进行。清晨,贝丝洗漱完毕,没有吵醒母亲,轻声出了房间。在电梯间里,站在最里面的贝丝听到瓦西里与同伴的俄语对话。显然苏联人已经把贝丝研究得非常透彻,她全攻型的棋风,犯错后易怒,酒鬼,孤儿,让贝丝感到一种无言的愤怒。而她更想不到的是,苏联对待瓦西里这样的国宝级人物竟然是派克格勃看护,防止逃跑,贝丝又不禁生出一丝怜悯。

决赛在极为和谐的气氛中开场。瓦西里主动伸出手,贝丝含笑握了握。而下面的厮杀是绝对残忍的,贝丝的任何进攻防御都在瓦西里的计算之中,瓦西里的回手也都是经典教材中的内容,毫无新意。可不知道为什么,贝丝就是无法取得优势。瓦西里就像一台下棋的机器,脑子里存着成千上万条棋局,一旦走出来,对手就只能按照他的套路行进。贝丝尝试着使用些怪招,可每次还是同样的结果,落入瓦西里设计好的套路之中。瓦西里白子先行,本就占据着天然的优势。行了上百步后,贝丝果断认输。

贝丝回到房间,向仍躺在床上的阿尔玛讲述着这次比赛。可阿尔玛没有任何反应,长年酗酒已耗尽了肝脏最后一点活力。酒店会承担入殓费用,贝丝与奥斯顿取得了联系。令她气愤的是,奥斯顿说了很多,都是关于阿尔玛的家族墓地、房子按揭,竟然连前妻的死因都不想知道。

阿尔玛的遗体将被送回肯塔基州。临行前,贝丝在酒店药房里购买了大量绿色胶囊。因为镇静剂在墨西哥连处方药都算不上,这大概是此次墨西哥之行唯一能宽慰贝丝的地方。

第5集剧情介绍:没有阿尔玛的日子

回到家已是深夜,天下大雨,贝丝拎着行李箱,浑身湿透进了冷清的客厅。看到茶几上还没来得及收起的茶杯,杯沿上残留着母亲留下的口红印,贝丝一阵心酸。这时电话铃声响起,是贝尔蒂克。贝尔蒂克对贝丝输给瓦西里表示遗憾,另外,他提出可以帮助贝丝进行赛前练习。

这个暑假,贝尔蒂克都会在此地兼职。让贝丝心动的不是他的棋艺,而是贝丝确实需要有人陪伴。贝丝立刻请他来家里一叙,二人相见时,贝尔蒂克惊艳于贝丝的女大十八变,贝丝也发现他修正了那满口的烂牙。贝尔蒂克送来很多珍藏的棋谱,无一例外,贝丝都看过。二人的区别在于,贝丝更多的依靠直觉,贝尔蒂克则属于理论派。所以贝尔蒂克偶尔从些冷门棋谱中学到的招术,也能让贝丝有所收获。

贝尔蒂克离开后,贝丝没有回二楼卧室,在客厅沙发上过了一夜。第二天,贝尔蒂克呆了一整天,被贝丝打败了五次。但这不够,瓦西里的水平远远高于此。贝尔蒂克拿来苏联出版的瓦西里自传,其中有他1962年的一些比赛残局。

有了事情做,贝丝就不再被情绪困扰。她搬进主卧室,躺在阿尔玛的床上,叼着阿尔玛的香烟,认真研究瓦西里的著作。相处几天后,贝丝决定让贝尔蒂克搬来同住,就住在自己以前的卧室。贝尔蒂克大喜,他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追求贝丝。为贝丝修牙,花光了学费才不得不在暑假做兼职。如今,这一切像是有了回报。

不过,贝丝不论是在棋盘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是头无情的母狼。她不需要甜言蜜语,只讲求实用。贝尔蒂克唯有在棋盘上,才能与贝丝找到共同语言,可是以他的水平,只能感觉到一次又一次受辱。贝丝也毫不掩饰对弱者的轻视,两人的爱情就如电光火花,稍纵即逝。

在贝尔蒂克看来,贝丝是高不可攀的女神。他决意离开,回去自己租用的公寓。离开前,他拿出从卫生间找到的药瓶。他不希望贝丝像当年著名棋手墨菲那样,因为无法节制,而在22岁就退出棋坛,最终变成喃喃自语的疯子。

1967年俄亥俄州锦标赛在该州一所二流大学举行。贝丝没有听从贝尔蒂克的劝告,继续服用胶囊,训练棋艺。不出意料,骄傲的本尼·瓦茨也报名参加了本次州赛。比赛还没正式开始,贝丝就知道最后的对手会是谁。前面两天的赛程里,贝丝和本尼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闯进决赛圈。第三天,二人打败各自对手,晋级决赛。

决赛前夜,贝丝暂时放下棋盘,到学生活动中心买杯咖啡。本尼正在那里,与朋友讨论棋局。经不住本尼的激将法,贝丝与他进行快棋对决,每盘有五美元的赌注。贝丝屡战屡败,输光了钱包里最后一份钱,才悻悻离开。回到宿舍后,她忍不住暗自窃喜,本尼的路数已被她摸得一清二楚。

次日的决赛,本尼执白先行,在第30步认输,可谓惨败。但他不是个斤斤计较的人,对比赛输赢毫不在乎。贝丝赢了这场比赛,也就有了参加巴黎大奖赛和莫斯科邀请赛的资格。本尼提供了些自己的经验,机票由政府负担,余下的费用可以找家教会资助。而在如何对付瓦西里的问题上,本尼提出由自己当教练,在前往巴黎前进行训练。贝丝嘴上没有承认,但她心里开始对眼前这个有点玩世不恭的男人着迷,便答应前往纽约,本尼的家。

第6集剧情介绍:再次失败之后

贝丝从小就被母亲灌输不依靠男人生活,必须独立的思想。而结束俄亥俄州的比赛后,她就坐上了本尼的车,一路开到了纽约。她没想到,这样一位全美冠军住的是地下室,房间里的家具寥寥无几,连浴缸也只是用布帘简单的与客厅隔开。这些都不重要,贝丝看重的是本尼敏捷的思路,不拘一格的棋风,对棋局的独特理解。白天,他们就在研究博尔戈夫棋局中度过,晚上贝丝躺在客厅的充气床上反复回想制订的对策。

苏联人为何在国际象棋上出类拔萃,本尼的看法是他们懂得合作,美国人却都是个人主义,各自为战。所以他要帮助贝丝,为五周后的巴黎大奖赛做好准备。同时,他的屋里没有酒精和镇静剂,贝丝要学会摆脱这些东西。

时间过去了三个星期,这天晚上,本尼请来了三个朋友,希尔顿和特级大师亚瑟,还有他们的女友克丽欧。克丽欧是个模特,衣着时尚,言谈风趣。除了乔琳和阿尔玛,贝丝从未遇到过如此相投的人。

本尼请来希尔顿和亚瑟,绝不是吃吃喝喝聊天那么简单,他要贝丝同时与三人对弈。贝丝接受挑战,并要求以快棋对决,每局十美元赌注。屋里没有足够的桌椅,棋盘就摆在地上。贝丝不假思索的在三个棋盘之间轮流落子。本尼三人明明拥有比贝丝多两倍的思考时间,却仍不是对手。在连输了几十美元后,本尼拒绝再比试下去。他知道,贝丝已经准备好了。克丽欧在一旁放下手里的酒杯,鼓掌大笑。

1967年,巴黎国际锦标赛。赛制为单循环赛制,参赛六名棋手五轮比赛,每天一轮,共五天。比赛前,贝丝有足够的时间在这个浪漫之都游玩。她喜欢这里的生活方式,喜爱这里的美食和服饰,对即将到来的比赛充满自信。

正如大家猜测的那样,决赛在棋坛最强男人与最强女人之间进行。决赛前夜,她想静心研究棋局,迎接第二天的大战。房间的电话响起,是来到巴黎的克丽欧邀请她到酒吧喝上一杯。起初,贝丝婉拒了邀请。可与瓦西里对战的压力,让她改变了主意。

酒吧里,贝丝警告自己只能喝一杯。随着与克丽欧交谈,不知不觉中越喝越多,彻夜狂欢。次日清晨,还是酒店服务生敲门,惊醒了贝丝。她匆匆换好衣服,从首饰盒里取出两颗胶囊塞进嘴里,看了一眼还在床上熟睡的克丽欧,快步走进电梯,来到赛场。

赛场里座无虚席,瓦西里极有礼节的起身欢迎迟到的对手。贝丝坐定开局,只觉得口干舌燥,一杯又一杯的喝着酒店提供的清水,始终无法全力开动昏昏沉沉的大脑。最终,她流下悔恨的泪水,开口认输。

贝丝痛恨自己的失败。她没有回纽约,而是回了肯塔基州老家。门口已堆满邮件,刚进门就接到律师打来的电话,阿尔玛的遗产处置有变。奥斯顿拒绝在房产证上签字,违背了将房产转让给贝丝的承诺。对这种背信弃义的无耻小人,贝丝一怒之下,没有仔细考虑就动用大部分存款,整整七千美元买下了这套房子。

有了自己的房子,贝丝动手清理了里面所有东西,只留下一张阿尔玛的照片。她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装饰,连花坛都种上自己喜爱的花卉。新的生活方式能激励起斗志,但她忘了一件事,参加比赛也需要经费。为此,她不得不接受来自教会的赞助。

在参加其他赛事的同时,贝丝也在反复复盘巴黎那场对决的棋局。越深入研究,她就越感到气馁和恐惧。从巴黎回来后,她没再沾过酒。可现在,她渴望着酒精和药品的刺激,想从迷幻的感觉里独自寻找到对付瓦西里的方法。她得到的却只有颓废和疯狂,天花板上的棋盘再也没有出现。

这期间,贝尔蒂克来找过贝丝,倒在客厅地板上昏睡的贝丝根本听不见敲门声。在当地一场赛事的赛场外,贝尔蒂克才找到浑身酒气,靠阿斯匹林和香烟提神的贝丝。现在贝尔蒂克是商场副经理,曾两次见到贝丝购买大量酒水。他很担心贝丝的状况,贝丝却不需要别人的担心,尤其是贝尔蒂克。贝丝放弃了比赛,跑回家,闷头大睡。门铃响起,她怒气冲冲打开门,想怒斥多管闲事的贝尔蒂克。谁知门外站的是另一个人,乔琳。

第7集剧情介绍:新世界冠军诞生

贝丝至今仍记得,母亲是如何哀求已再婚五年的父亲,却被父亲无情的拒绝。母亲知道自己错了,但为时已晚。在绝望之中,她开车冲向迎面而来的卡车。如果乔琳不来,贝丝说不定也会走上母亲的老路。谁能想到,当年脏话连篇、惹是生非的乔琳会成为律师助理,还存钱预备报考法学院。这次来,她是想通知贝丝,夏贝先生去世,葬礼就定在后天。

当晚,二人还像以前那样,睡在一起。看到乔琳略带嘲弄的眼神,贝丝知道,她发现了药柜里那整瓶绿色胶囊。乔琳怎么可能忘记,贝丝抱着一大罐胶囊跌倒的情形。贝丝终于在这位好朋友面前吐露了心声,年底就要去苏联比赛,去了是输,不去就更没盼头。矛盾的心情折磨得她无法入睡,除了酒精和药片,她不知道向谁求助。

乔琳一笑,拿出一份礼物《现代象棋开局》。那是夏贝先生送给贝丝的,当年乔琳愤恨贝丝被领养,才偷偷藏了起来。时过境迁,如今拿在手里,贝丝仍能感受到夏贝先生对自己的期望。第二天,二人踏上了前往“梅休因之家”的旅程。路上,乔琳还参观了贝丝小时候居住的拖车。难以想象,爱丽丝家境富裕,还嫁给了更有钱的丈夫,却落得如此悲凉的下场。

梅休因的小教堂里,坐着寥寥数人。贝丝能理解,夏贝一生痴迷于象棋,没有什么朋友。葬礼结束后,贝丝突发奇想,走进孤儿院。老眼昏花拄着拐杖的老院长都没认出她来,还叮嘱她赶快回教室。贝丝答应了一声,等老院长离开,她钻进了地下室。昏暗的灯光下,那张桌子还在,只是没有了棋盘。一面小黑板上,贴着关于贝丝的剪报。从首次的肯塔尼州获奖,到去年记者猜测巴黎大奖赛的得主。夏贝一直在关注贝丝,一定为贝丝的成就而骄傲。只可惜,他没能等到巴黎大奖赛的结果出炉,贝丝心里一阵酸痛。

贝丝回到乔琳的车上,手里拿着自己九岁时与夏贝先生的合影,那还是甘兹先生拍摄的。在地下室,她又感觉到了当年学习象棋时的心情。那时对象棋是兴趣,是爱好,更是一种向往,单纯得就像孩子的心灵。如今,掺杂了太多的杂质,污秽不堪。想到这些,贝丝就想哭。

更让贝丝想不到的是,关注她的人不只夏贝。乔琳离开孤儿院后,用打工赚的钱购买《象棋天下》。她看不懂里面的内容,只关心贝丝的动向。正是贝丝一次次的胜利,激发了她的上进心。有这样的导师和好友,贝丝下定决心,重振旗鼓,不能让他们失望。

为此,贝丝中止了教会的资助,因为她不想为了钱而选择宗教立场。她还把近期比赛赢得的奖金,悉数还给了教会。这也造成了一个麻烦,前往苏联需要的三千美元,没了着落。账户里还剩两千,余下的一千美元缺口,她想向本尼借。可她不计后果的行为,很难让本尼相信她的精神状态正常,哪敢借出这么大一笔钱款。国际棋联不喜欢没有尽到义务的贝丝,国务院办事又拖拖拉拉。关键时刻,乔琳伸出援手,取出积攒多年的学费。她很清楚,万一贝丝输了比赛,钱也就泡了汤。但是为了朋友,她愿意无偿付出。

1968年年底,贝丝坐上飞往莫斯科的航班。国务院没有钱资助贝丝,反倒有钱派人跟随左右。嘴上说是保护,实则是怕苏联人策反。没有许可不许出房间,外出必有人陪护,苏联人有任何异常信号都要及时汇报。贝丝突然觉得自己对瓦西里的怜悯有些多余,自己的处境比他好不到哪去。

举办莫斯科国际邀请赛的酒店富丽堂皇,比赛用的棋子都是象牙制成,美国国内比赛相比起来就寒酸得多。苏联以一国之力支持象棋,难怪国际排名前四位都被苏联包揽,国内象棋爱好者众多。贝丝心生感叹,在国务院安排的房间住下。

比赛前阶段,贝丝轻松打败其他几名欧洲选手。决赛圈,贝丝遇到了参赛选手中年纪最大,在她出生前就已成名的苏联三巨头之一,卢申科。卢申科落子不紧不慢,半程后,要求封棋,明日再战。贝丝回到酒店,惊讶的看到,瓦西里、卢申科和弗伦托已在房间中讨论棋局。她心中一惊,想起本尼的话。明天与她对弈的不是卢申科一人,而是三巨头的集体智慧。

刻不容缓,贝丝用了大半个晚上,在棋盘上推演所有可能的招式以及反击对策。次日的比赛,她精神欠佳,但取得了相应的回报。一场艰苦的对攻战后,卢申科认输。他如慈父般与贝丝握手,承认贝丝是他有生以来遇到的最出色对手。这句话给了贝丝莫大的动力,对阵世界排名第二的弗伦托时,用尽全力,没给他封棋的机会。即便如此,比赛仍用了近四个小时。外界纷纷猜测,连续长时间的精力耗费,很可能影响贝丝在决赛中的发挥。

决赛前,贝丝狠下心,把带来的胶囊冲进了下水道。当坐在瓦西里对面,看到那张面沉似水的脸,她又有点后悔了。瓦西里这台下棋机器似乎永远不会出错,但这次他并没有按以往的风格落子,想出奇制胜。贝丝沉着应战,双方杀得难解难分。棋盘上的每一步都会被及时报导,对全世界的象棋爱好者而言,就如同一场盛宴。

在瓦西里略占优势的时候,瓦西里突然要求封棋。贝丝心中一沉,明白之后会发生什么。自己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再对抗三名高手的联手进攻。这时,陶恩斯以记者身份出现在贝丝面前。能在异乡遇到故知,是人生一大乐事。贝丝欣喜的扑上去,紧紧的抱着他。

回到酒店房间,陶恩斯说出莫斯科同意颁发签证的原因,就是想让他令贝丝分心。实际上,效果恰恰相反。陶恩斯早已牵线搭桥,就在贝丝熟睡时,本尼、希尔顿、亚瑟,还有几名象棋高手已在纽约复盘了比赛棋局,制定好了各种对策。只等贝丝醒来,陶恩斯就通过电话,由智囊团详细讲解,与贝丝进一步完善战术。

决赛的下半场开始,瓦西里的神情逐渐出现变化,每步思考的时候慢慢变长。在他走出一步计划外的棋子后,观众席里的陶恩斯暗叫不好。贝丝深吸了一口气,抬头凝视着天花板。赛场里所有人都不明白她在做什么,只有贝丝才能看到那张独特的棋盘。没有酒精,没有胶囊,贝丝已脱胎换骨,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师。又走了几步,瓦西里无奈的提出和棋。如果贝丝接受,就是联合世界冠军。如果不接受,贝丝就会陷入另一个困境。贝丝擅长的是开局强势,瓦西里则对残局颇有心得。

贝丝没有同意和棋,按照心中的既定策略,连出妙招。再挣扎了几步后,瓦西里俯首认输,将自己的国王交到贝丝手中。贝丝走出赛场,受到场外观众热烈的掌声。国务院已做出安排,贝丝回国后,就会得到总统的亲自接见。贝丝对此不感兴趣,她来到莫斯科的街头,抛却国家荣誉、政治意识,与爱好者的对弈才是象棋蕴含的体育精神。

(本剧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