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1895第1集剧情介绍:
日本明治维新后,不甘落后于西方列强,便把觊觎的目光投向了中国,台湾岛成为他们对华侵略的第一目标。时任兵部大辅的山县有朋提议以两年前台湾番民和琉球渔民发生的冲突为出兵借口,并派日本陆军少佐的桦山资纪到琅峤手绘台湾地图。在日本觊觎我台湾宝岛之时,法国已付诸行动了。清同治十二年冬,法国海军少校安邺在其政府支持下,以探险队之名,悍然率兵侵袭中越边境,图谋伺机侵犯大清国。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率将士全歼敌人,亲手击毙安邺。此后,黑旗军名震中外。消息传至北京,朝廷在得知刘永福乃太平天国“余党”后,不褒反罚,一方面要求越南驱逐黑旗军,一方面要求广西官员准备着手清剿。刘永福的好兄弟老铁战死沙场,刘将其子收为义子,起名刘成良。随后,越南官员阮文明传国王旨意,让其回国。身为朝中重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从清海关总税务司洋员赫德口中得知日本对台湾图谋不轨。时隔不久,在日本长崎的台湾事务所一群青壮年日本军官以剖腹相逼,要求政府立刻出兵台湾。清同治十三年,即1874年7月14日,日军1600人就由长崎入侵台湾琅峤,台湾山胞奋力抗争,当地官员向清廷告急。是战是和,清廷迟疑未决,同治帝有意反击日军。李鸿章权衡时局,顺势上表主战,朝廷命其负责统筹全局部署台湾防务。
台湾1895第2集剧情介绍:
朝廷同时任命沈葆桢任钦差大臣,赴台湾处理军务。刘永福派曾阿富将牺牲的黑旗军弟兄们的骨灰带回广西老家,并护送刘永福妻小回去见母亲,让义子认祖归宗。广西巡抚潘鼎新奉命逮捕刘永福妻小,而广西提督冯子材深敬刘永福其人,设计解救,后因此事,被革职,归家养老。越南国王望刘永福驻留,条件是入越南籍,刘永福不愿。他想起冯提督曾写书信,希望他回国报效,决定去镇南关找冯子材联合抗法。潘鼎新在镇南关设下圈套准备剿灭黑旗军,刘永福因不愿双方相残而撤退。此时,越南国王也同意让他保留国籍,以客军身份驻扎。沈葆桢精心计划,欲痛击已登陆的日军,却突然收到朝廷密令“衅不我开”,只好按兵不动。沈请旨应战,西太后借机教导同治帝,此事也改由恭亲王出面与日方交涉。台湾战事影响其它列强的贸易往来,他们向朝廷抗议,清廷措手不及。1874年10月31日,举棋不定的清廷拒绝了沈葆桢的请战,同日本签订《中日北京专条》。不久,同治帝辞世,光绪帝登基。光绪五年,日本以北京专条为由,正式吞并琉球国,改为冲绳县。
台湾1895第3集剧情介绍:
沈葆桢上书,要求加强台湾海防;李鸿章的奏折直指日本乃大清第一心腹之患。朝廷接受二人建议,命李鸿章和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和南洋海防。法国卷土重来,朝廷派李鸿章前去交涉,1882年11月21日,李鸿章代表清廷和法国公使在天津签订备忘录,并得到两国的批准。然而不久,法国内阁重组,否定了中法天津条款,重张侵略旗鼓。冯子材解甲归田,自叹雄心万丈却不能再上沙场,仍心系黑旗军,同意让其九子冯相锟投奔黑旗军。1883年5月19日,法国海军上校李威利与刘永福在越南纸桥决一死战,黑旗军全歼李威利所部,取得纸桥大捷。冯相锟随张字营的清军入越南境,加入黑旗军,改名小九。中法战事频频,日本因法国入侵越南,伺机而动。面对时局,在上海因病告假的李鸿章与曾任直隶提督的刘铭传商讨对策,认为发展海军乃御敌之要务。与此同时,两江总督左宗棠要求淮军部下时任漕运总督杨昌濬想办法买船只和建炮台,用以抵抗外敌入侵。朝廷下旨让李鸿章回天津北洋本任,他以继续抱病为由,留在上海与法国特使交涉,试图促成和局。
台湾1895第4集剧情介绍:
时任吏部主事的唐景崧向已升为都察院左副都都御史张佩纶毛遂自荐,愿前往越南招抚刘永福所率的黑旗军。张将唐景崧引荐给翁同和,翁答应帮其上奏朝廷。而朝廷正与法国和谈,对此意见不一,没有明确表示是否让唐景崧赴越。唐景崧的红颜知己紫玉愿资助他赴越,令唐感激不尽。张佩纶上书西太后,并当面陈说利害,望朝廷招抚刘永福,再次力荐唐景崧,西太后命其回去候旨。不久,唐景崧赴越招抚刘永福,历尽艰辛,终于见到他。随后,唐将黑旗军兵粮状况据实以报,恭亲王下令拨饷五万。黑旗军乃法国侵略军的眼中钉,法军以清廷拨饷给黑旗军为由,在越南发起进攻。唐景崧承诺联络北宁清军相约配合,黑旗军坚守待援,谁知开战后,广西布政使徐延旭作壁上观,黑旗军只得杀出血路,退守越南太原,军饷一事也成泡影。
台湾1895第5集剧情介绍:
法国强迫越南签订《顺化条约》。朝廷得知,许多政策都开始向主战派倾斜。张佩纶拜见已经回到天津的李鸿章,希望他能加入到主战阵营中,李鸿章明显感到了朝廷天平的倾斜,便顺水推舟,上折“主战”。两江总督左宗棠也上奏建“恪靖定边军”,同时派旧部王德榜赴西南增募十营兵马,随时准备支援中越边境的战事。黑旗军与清廷不合,唐景崧向刘永福献策,让他自立为王,刘永福断然拒绝。因越南败局,北宁失守,西太后下旨,醇亲王替代恭亲王,命孙毓汶为军机大臣,重组军机处。并下令逮捕临阵脱逃的云南巡抚唐炯升和广西布政使徐延旭。张佩纶因当时举荐过两人,写折自劾。西太后则命张佩纶以三品京堂前往福建,帮办军务,张佩纶感谢皇恩,决定大展身手,连写十几道奏折阔论海防。与此同时,李鸿章通过政治掮客、天津海关税务司洋员德璀琳,与法国使臣福禄诺在天津签订了《中法会议简明条款》。
台湾1895第6集剧情介绍:
朝廷把左宗棠调离两江总督,命南洋大臣曾国荃任其职。极力主战的左宗棠回京后拜访醇亲王,希望能重回江南,但孙毓文却弄权将其拉入军机处,不让他“独善其身”。法国签约后随即反悔,挑起“观音桥之变”。朝廷令张佩纶等人立即出京帮办军务。命刘铭传以巡抚衔督办台湾事务,他慨然受命。李鸿章估计法国有可能派舰队进攻大沽口,希望刘铭传留在天津帮办军务,被其婉转拒绝。李鸿章不无失落,仍支持军械军火给刘铭传。法国要求七天之内清国付清全部赔款,否则他们的舰队就要封锁海峡,曾国荃坚决一分钱不给,并让刘铭传七天之内赶到台湾。战事将起,日本等列强意派军舰到台湾海峡观战,以探清国海军战力虚实。此时,驻扎台湾的守军已集中了湘淮各军五名提督。刘铭传刚刚到任,就逮住了与他有宿怨的福建陆路提督孙开华的部下,炮兵营官杨得标在军中嫖妓。按规定,军中嫖妓立斩不赦。
台湾1895第7集剧情介绍:
刘铭传觉得杨得标为可用之才,让他戴罪立功——把大炮从山腰移到山顶,以便提高大炮的射程,杨得标满口答应。法军妄图劝降孙开华,孙开华则利用机会提前做好防御部署。正在法军提前庆祝战争胜利之时,孙、刘齐心合力,向法军展开进攻,击伤了法国远东舰队副司令官利士比将军的军旗坐舰,旗开得胜。经此一役,刘孙二人尽释前嫌。法国得知战败消息向清国提交“哀的美顿书”:七十二小时内,清国如不给答复,就意味着两国提前进入战争状态。张佩纶视察马尾港,发现法军战舰也停留在港内,与福建水师近在咫尺,甚为堪忧,立即给李鸿章发电报。李鸿章却坚持认为中法交涉尚存一线生机,不可自生事端,要张佩纶按兵不动。眼看中法之战一触即发,为掌握主动,水师各船的兵勇向张佩纶求战。此事传至北京,两宫皇太后颁懿旨:朝廷仁至义尽,衅不我开。
台湾1895第8集剧情介绍:
法军企图全歼福建水师,张佩纶决定沉船堵江口,秘密要求停泊在马尾的各中立国船只迅速退至公海,各国均不配合,马尾海军失去了抵御法军舰队进攻的最好时机。在台湾基隆,刘孙二人为防止法军舰队登陆,沉船封海路,怎料,此决定影响了渔民们的生计,他们聚集在营门口,纷纷抗议。刘铭传向大家解释,正左右为难之际,商人林维源用自己的二十万两白银为其解围,并请众人帮刘铭传修炮台、挖战壕,共同抵御外敌。清光绪十年,即1884年8月23日。在清军毫无防备之时,法国远征舰队率先开炮,福建水师半小时内全军覆没。马尾造船厂全部倾覆,大清海军的摇篮毁于一旦。张佩纶上书自劾,并参相关官员玩忽职守,但翁同和却证实张佩纶所奏与事实大相径庭,张佩纶被革职。左宗棠领旨赴闽督办福建军务,西太后叮嘱他着力支持刘铭传。与此同时,两广总督张之洞详读唐景崧所写的《请缨日记》,深感唐景崧为可塑之才,让他送军备粮草给刘永福的黑旗军,以实现其承诺。
台湾1895第9集剧情介绍:
赴越之前,张之洞建议唐景崧自建景字营,留守越南,并慷慨承担所需的军备粮草。刘铭传亲侄刘朝宗加入基隆的海防前线,令提督曹志忠深受鼓舞,誓与炮台共存亡。台湾在籍员外郎林朝栋募集义勇五百名,自带衣食、武器,以求赶赴基隆,为保台尽力。远东舰队司令官孤拔率领舰队。强攻基隆,敌我相差悬殊。审时度势,刘铭传下令放弃基隆,炸毁基隆煤矿,以狮球岭为界,退守沪尾,力保台北。此决定令上下官兵,义军义士皆为震惊,秀才丘逢甲联名上书,告刘铭传的御状。此时,只有孙开华明白,刘铭传的决定乃是保台良策。一切如刘铭传所预计,法军虽然占领了隆基,但清军与民众共同坚守狮球岭,令法军损兵折将,登陆士兵无一生还。沪尾大捷,全岛振奋。孤拔不敢再犯沪尾,下令无限期封锁台湾。消息传到北京,朝廷一片哗然,众人都误解刘铭传“怯敌”,临阵脱逃,众臣纷纷上书弹劾。李鸿章却上奏保刘铭传,西太后下旨将刘铭传革职留任。
台湾1895第10集剧情介绍:
西太后与李鸿章再次谈论基隆之事,李鸿章向西太后解释这只是刘铭传采取的权宜之计,西太后则要刘铭传力保台北。李鸿章与德璀琳谈论定远和镇远两舰事宜,望提前交货,但得到的答案是:不但不能提前交舰,还可能会无限期延长。台湾被封锁,岛上军需民用紧张,左宗棠上书请奏,希望清廷水师风雨同舟共援台湾。李鸿章授命时任天津镇总兵的丁汝昌带扬威、超勇两舰满载物资奔赴台湾。清廷忙于台湾、越南与法作战之时,日本趁机策划朝鲜政变,朝鲜大臣向清廷求援,李鸿章无奈,只好命丁汝昌带舰返航,支援朝鲜。
台湾1895第11集剧情介绍:
日本一边出兵朝鲜,一边计划大肆扩充海军,力求超越北洋水师。法军封锁台湾的策略,并未获得想象中的好处,远东舰队副司令官利士比提议奇袭福州,孤拔决定亲自出马。左宗棠上任闽浙总督,命杨昌濬沉船封江口,严加防范。除夕之日,法军攻陷谅山。清军前敌总指挥、广西巡抚潘鼎新弃城而逃,上万官兵不战而溃。镇南关吃紧,老将冯子材向两广总督张之洞请缨希望镇守镇南关,以图保境安民。张之洞将潘鼎新临阵脱逃,谅山失守的电报如实发出。此时,北京城内欢度除夕,众大臣未敢上报。几日后,西太后听闻大怒,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听从孙毓文的意见,重走议和之路,醇亲王推说不懂外交,李鸿章再次被推到和谈桌前。在朝鲜,清军已完全控制局面,日本无法插足干涉。身为日本警察总监的桦山资纪心有不甘,内务大臣山县有朋劝他说日本的实力还不足以战胜清国,发动战争的时机还未到来。
台湾1895第12集剧情介绍:
左宗棠与部下商议保护海防事宜,并鼓舞将士支援台湾。在镇海一线,法军突然发动袭击,我方炮台被毁,守军将士壮烈牺牲,但法国舰队最终仍未能登陆,孤拔本人则重伤不治,客死在法军战舰上,至死都没有踏上台湾的土地。冯子材进驻镇南关,与刘永福的黑旗军前后夹击,保住了镇南关。海陆同时告捷,李鸿章抢在朝廷得知战报前先和法国签订了停战条约,以黑旗军撤出越南为交换条件,让法军解除对台湾的封锁。正在越南会面的刘永福与冯子材收到朝廷旨令——大清和法国政府已签合约,两国军队即日起停止交战。左宗棠看到镇南关大捷和中法签约的电报,立即上书,认为朝廷当以“观音桥之变”为前车之鉴,为防止法国出尔反尔,应让法方先撤离基隆,大清再从越南撤兵。袁世凯拜见李鸿章想为朝廷效力,李鸿章暂且把他留在北洋。
台湾1895第13集剧情介绍:
日本使臣伊藤博文拜见李鸿章,就朝鲜事件谈判。李鸿章则带伊藤博文参观定远、镇远两艘当时亚洲最先进的舰只,日本使臣深受震撼,不敢无理,双方和平商谈,最后签订了《中日天津条约》。经李鸿章保奏,总理衙门核准袁世凯署理朝鲜交涉商务委员。并打算让长子经方走外交之路,重新启用张佩纶。刘永福随唐景崧,拜见了张之洞,并得知,因朝廷只按名义上的人数只给黑旗军拨发了两千人军饷,另外一千人由其自筹,刘永福为保基隆,为保黑旗军所有将士都能安然回国,只好答应。临行之日,阮文明亲自送别刘永福与黑旗军战士,并表示永远与他是兄弟。刘成良跪别义父,留在越南为生父守墓。
台湾1895第14集剧情介绍:
基隆封锁解除,台湾军民一心,出资出力重铸炮台,刘铭传却思绪万千。此时,朝廷传旨命他启程回京,丘逢甲赠台湾茶叶,为其送行,希望他能回味台湾,早日重返。朝廷命刘铭传写明弃守基隆、保卫台湾的经过,刘铭传深思熟虑后,写下一本“密陈福建巡抚移驻台湾”的奏折。刘铭传进宫拜见西太后,上奏密折,开诚布公,西太后赐还头品顶戴,加恩赏戴双眼花翎,以巡抚衔在京候补。北京,西太后决定对台湾、越南之战的将士论功行赏。台湾有功将士,孙开华将刘铭传列为首位,左宗棠不解,细问才得知所谓的刘铭传“怯敌,弃守基隆”实属误会,立刻发加急电报向刘铭传认错道歉。唐景崧升任四品京卿,送刘永福回乡祭母。随后奉旨回京,途中巧逢刘铭传,二人惺惺相惜,彻夜长谈。随后,拜见恩师,军机大臣翁同和从其口中得知镇南关的真实情况,气愤难忍。
台湾1895第15集剧情介绍:
翁同和上廷实奏“李鸿章扣发电报,晚报军情,”却被李鸿章巧妙搪塞过去。左宗棠重疾之下,由人代书上奏“海防折”,建议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强调台湾重要,与刘铭传的密折不谋而合。西太后命醇亲王主办台湾以及海防事务。醇亲王找恭亲王商量,翁同和与光绪皇帝也在商议此事。恭亲王建议以同治十三年的琅峤事件为鉴,不可鲁莽行事。翁同和则提醒光绪帝在亲政前,要拥有各项权力。醇亲王巡视北洋水师,此时的北洋海军实力已是亚洲第一,他希望李鸿章总管海军衙门。随后,醇亲王又向西太后回禀台湾及海防之事,言语之间,西太后早已猜出这些话皆出自被贬退出的恭亲王之口。伊藤博文回国后,将清国海军现状向日本睦仁天皇如实禀报。天皇下令日本全国官吏每人捐献薪俸的百分之十用以扩充海军。从而,加速实现侵略扩张的野心。
台湾1895第16集剧情介绍:
左宗棠在弥留之际,念念不忘台湾建省,但还是未能等到皇帝亲允建立台湾省的好消息就殉职于福州任上。朝廷得此消息,纷纷悼念左宗棠,并在京都设立专祠祭奠,醇亲王代天子致祭。西太后一面应允建立海军衙门,一面提出修建园林供她养老。醇亲王无银子,只好求助李鸿章。建立完善的海军需要花费大量银两,而修建园林更是花钱如流水,李鸿章为此也一筹莫展,此时孙毓汶提议设立“海防捐”,借此敛财,以解办海军和修园林之难。光绪十一年九月初五,清廷终于下旨台湾改为行省,命刘铭传为首任巡抚。于第二日,设立总理海军事务衙门,醇亲王为总办大臣,李鸿章为会办大臣。1885年10月12日,台湾府终于改为台湾省。李鸿章让刘铭传出任海军会办,刘多次婉拒。李鸿章打算上折请奏,孙毓汶则自告奋勇,认为有能力让刘铭传回心转意。
台湾1895第17集剧情介绍:
台湾巡抚刘铭传走马上任后,事事皆难,福建和朝廷均不拨军饷,万般无奈之下,刘铭传只得与唐景崧共同写旨上奏朝廷,缓建台湾省。正在此时,偶遇孙开华,得知左宗棠临终遗命“福建原先每年给台湾的四十四万两军饷,一切照旧”。刘铭传大喜,无奈缓建台湾省的奏折已递上,孙开华买通管事太监,把奏折拿回。刘铭传上任之前向李鸿章告别,并表示将重新利用当年被沉入海底的那条铁轨,为台湾建造第一条铁路。李鸿章挽留刘铭传的希望破灭,只得将写好的折子付之一炬。同时,刘铭传上折保荐唐景崧为台湾兵备道,并弹劾现任台湾兵备道刘璈于台湾战事之时不闻不问、有饷不发、坐观成败。醇亲王因事情棘手,暂压奏折。李鸿章与德璀琳商谈大清购买巡洋舰事宜时,北洋水师管带邓世昌忽然闯入,恳请派他去英国监造兵舰,李鸿章被感动,欣然同意。此时,日本也在商议派何人去法国监造他们的舰只。
台湾1895第18集剧情介绍:
日本派海军大佐伊东佑亨去法国监造舰只,他与邓世昌相遇在客轮上,两人经历了一番唇枪舌战。刘永福率军回到广西,却无实权,黑旗军将士们一个个离开,连曾阿富也告长假返乡侍奉哭瞎双眼的老母亲,母子相见,泪如雨下。面对弟兄们的离去,刘永福心如刀割,却无能为力。台湾建省,众人免费品尝当地的“国姓爷鱼粥”,以示庆祝。刘璈得知刘铭传上奏弹劾他,便恶人先告状。经朝廷商议后,令闽浙总督杨昌濬彻查此事,杨昌濬派王诗正亲往台湾私下调查二刘互参一事。王诗正拜访四品京卿林维源,恰逢,刘铭传来与其商讨如何恢复基隆煤矿之事,从两人的谈话中,王诗正已清楚事情真伪。王诗正据实以报,刘璈本想略加贿赂杨昌濬以平息此事,却适得其反,刘铭传终还清白。唐景崧升任台湾兵备道,与同僚共庆祝,酒醒后发现红颜知己紫玉已经离开。
台湾1895第19集剧情介绍:
翁同和因二刘互参一事对刘铭传刮目相看,因其主持户部,便在他力所能及范围内,尽可能地从财政上支持新建的台湾省。刘铭传新官上任的三把火:恢复基隆煤矿,清丈土地,用沉在海底的废铁轨铺建台湾的第一条铁路。醇亲王正在想方设法为西太后修园林筹银子,四处碰壁,无奈之下,寄希望于李鸿章能从海防协饷中拨一部分以解燃眉之急。朝廷忌讳刘永福,只给其一个虚职,迟迟不予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他只好每日操练子弟兵,教授儿女武艺。张之洞推荐他任南澳总兵一职,却怕屈就刘永福。刘了解到南澳岛既是地势险要,距台湾高雄仅数百里,朝发夕至,又是大陆的天然屏障,乃兵家必争之地。刘永福决定留守南澳,他将所率的三百将士分为左右两营,与驻岛营兵共保“闽粤界”。中法战争之时,有的南澳官兵支援台湾至今未归,士兵朱大有遗孀恳求刘永福帮忙寻找,刘永福托唐景崧查明。
台湾1895第20集剧情介绍:
台湾巡抚刘铭传介绍抗法的台湾士绅林朝栋给唐景崧认识,并请唐景崧代劳,为其叔叔林文清平反冤案。邓世昌带领的舰队回国,途径大西洋魔鬼海时,遇到日本松岛舰触礁,邓世昌下令将其救下,伊东佑亨深表感激。醇亲王代朝廷挑选北洋水师提督人选,邓世昌与刘步蟾各有所长,互相举荐。李鸿章则举荐丁汝昌为北洋水师提督,虽被批准,但众人怀疑李鸿章是妄图把北洋水师建成“李家军”。不久,醇亲王代天巡视北洋水师,西太后派李莲英跟随以查北洋水师财政状况。众清流极力反对太监监军,却毫无效果。醇亲王看到北洋水师的实力,心悦诚服。
台湾1895第21集剧情介绍:
李莲英回京,向西太后禀报北洋水师乃是无底洞,挥霍无数。同时,提醒醇亲王向李鸿章要银子给西太后修园林。李鸿章却声称无银两帮忙修园林,西太后听闻大怒。李鸿章此刻才明白李莲英来巡视的真正用心,训斥李经方中了李莲英的计。光绪帝下旨升任邓世昌为总兵,率领致远等五舰;刘步蟾为总兵衔副将,管带旗舰定远号。醇亲王奉西太后之令,看望光绪帝,父子之情难以抑制。1889年,即光绪十五年农历二月初三,慈禧太后终于归政,光绪帝结束了他的“实习期”,终于亲政。同时,光绪帝也收到台湾送来的一份“厚礼”——基隆煤矿恢复开工。三名清军水兵在日本长崎被杀,以伊藤博文为总理大臣的日本内阁召开紧急会议,针对长崎事件,准备利用民众的狂热情绪,发动对清国的侵略战争,但此时的日本海军还不能够战胜北洋水师。长崎事件令大清朝野震惊,众人一致主战。而李鸿章不愿与日本发生冲突,认为该事件无伤两国邦交,重重阻挠。
台湾1895第22集剧情介绍:
李鸿章对“水兵被杀”一事力主不与日本发生冲突,皇上龙颜大怒。而此时醇亲王则拉着西太后看清漪园的最新样式图。西太后高兴之余,为给自己筹钱修园林,决定巧立名目成立“海防捐”,同时建议皇上“息事宁人”。长崎事件之后,日本内阁紧急召开会议,因海军仍落后于北洋水师,为取得绝对制海权,在天皇授意下,日本内阁提出五千八百万元的五年造舰计划。闻悉李鸿章拒绝了赫德欲卖的一艘最新巨舰,日本立刻购得此军舰,并命名吉野。张佩纶三年谪满,李鸿章召其回津,留于北洋幕中,暂替李经方。李经方则出使日本,借以刺探日本实力。张佩纶在回京途中,李鸿章之女李菊藕亲自为其接风,张佩纶十分感动。
为了把“海防捐”与修园林这两样结合得天衣无缝,醇亲王等人在昆明湖内欲建海军贵胄学堂。光绪帝为解醇亲王被西太后催逼修园林之难,让翁同和动用“海防捐”,开始修建清漪园。台湾成功开通电报,刘铭传发电报要求朝廷同意基隆煤矿官商合办,以商为主。光绪与西太后意见不一,众大臣左右为难。
台湾1895第23集剧情介绍:
西太后恩准光绪出宫探望重病的醇亲王,病榻之上醇亲王叮嘱光绪,有同治帝前车之鉴,切不可违逆西太后。光绪帝在基隆煤矿一事上遵照西太后意思处理,仅把对刘铭传的革职查办改为革职留任。刘铭传深受打击,导致失明,一怒之下上奏准请开缺,李鸿章以“海防”名义调其到海军衙门担任会办。张佩纶回津之后续娶李菊藕,李鸿章也借此将他留在北洋幕中。光绪皇帝巡视八旗水师学堂,发现都是一群纨绔子弟,大为恼火。而筹措不到各省的银子来修园林,光绪也很是着急,翁同和提醒,现在的朝廷倒像是各路诸侯分割天下一般,不如找人开刀,杀一儆百,既可以立威又可以筹到银子。罢官之前,在刘铭传和林维源等地方士绅的努力下,多年和清廷对抗的原住民四百多社,七万多人,握住了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伸出来的挚诚之手,出现了民族团结的空前局面。刘朝宗与阿美族的阿妹相爱,欲与阿妹共同留在台湾。
台湾1895第24集剧情介绍:
刘铭传即将离台,台湾岛上至官绅下至普通百姓都依依不舍,集体相送。为示无私,刘铭传狠心拆散了刘朝宗与阿妹,将其带回老家。南澳岛上刘永福未雨绸缪,积极备战,而王都司玩忽职守,被刘永福捉了个正着,遭到了严厉训斥。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刘铭传率领岛上官兵不仅重修了炮台,研制了火药,自制了地雷,而且制定了详细的《守岛方略》,这些,都为他日后参与台湾保卫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日本政府邀请北洋水师访问日本,武器是士兵的生命,一名清军士兵把裤子晾在大炮上时,正巧让伊东佑亨看见,从而坚定了其战胜清国的决心。日本上下一心,其对外扩张的野心让邓世昌等人不寒而栗。光绪帝下令强制让新任台湾巡抚邵友濂把海防协饷上交国库,邵友濂将本来用于购置海防大炮的银子全数上缴。此时,为了防备日渐强大的日本,大清急需购置快速艇,巩固海防。但银子却被西太后拿去修了刚刚从清漪园更名的颐和园。
台湾1895第25集剧情介绍:
日本举国献金购舰,而大清却把海军军费变成了修颐和园的银子,一直到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再没添置一条新船、一门火炮。一八九四年二月八日,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五月三十一日,走投无路的朝鲜王廷,正式请求清国派出援军,协助镇压东学党起义。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发现这是推进日本大陆政策的绝好时机,因此内阁商议准备利用十年前中日天津条约的漏洞,在清国出兵之时也同时出兵朝鲜,实施其侵朝作战计划。此时大清上下围绕着西太后的六十大寿忙得不可开交,无暇顾及朝鲜。日方用计骗袁世凯上当,导致清廷错判时局,派直隶总督叶志超率兵赴朝鲜。孙毓文提醒李鸿章提防日方有诈,李鸿章等人却妄断日本不会挑战大清。当清军徘徊于朝鲜海域时,日军先遣部队已抢先登陆。东学党之乱顺利平叛,清军准备班师回国,却发现日本丝毫没有撤军的意向,反而继续增兵,要在朝鲜与大清平分秋色。此时李鸿章急请俄国调停中日争端,但翁同和却认为这是“以夷制夷”的老调重弹。
台湾1895第26集剧情介绍:
光绪皇帝命李鸿章调兵急速赴朝!而日方则借朝鲜内乱之际称:两国一海之隔,朝鲜内乱必会危及自身,拒绝撤兵。李鸿章“按兵不动,抗旨不遵”的行为惹怒了光绪皇帝,西太后劝他耐心等待。日本外务大臣谎报清国增兵朝鲜,至此议会当中不再有反对日本继续增兵的声音。北京,光绪皇帝微服,在吉祥客栈接见刘永福,但刘永福最终仍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军械粮草。为急于寻找和中国开战的借口,日本军队冲进朝鲜王宫,劫持国王,成立了以大院君为首的亲日傀儡政府。七月二十五日,日本军舰不宣而战,以强大的火力击沉了广乙兵舰和高升号商船,船上一千三百名士兵牺牲。济远舰管带方伯谦贪生怕死,仓皇逃跑,甲午中日战争的序幕从此拉开。此时恰逢光绪皇帝生日,孙毓汶和李鸿章隐瞒了败仗事实。光绪皇帝接见方,方伯谦谎称杀出日军重围,重创敌舰,光绪大喜之下重赏方伯谦。而此时日军突袭牙山,伪造开战理由。朝鲜提督叶志超称已离开牙山,转进平壤,光绪皇帝下召宣战,日本随即宣战。
台湾1895第27集剧情介绍:
光绪皇帝接到台湾巡抚邵友濂急电加强台湾及东南沿海各省的海防。李经方从日本带回日本取得牙山大捷的消息,而李鸿章却接到叶志超已进入平壤顺利会师的捷报。他要叶志超固守平壤两个月。日本决定冒险一搏,天皇签署了军令,向国民紧急募集五千万日元公债。日军因粮草将尽,向平壤发起最后的猛攻,叶志超弃城逃跑,左宝贵率部死守,直至战死。此役清军伤亡惨重,日军则缴获大量军用物资和粮草。北洋舰队返回旅顺港途中与日本舰队相遇,经过几小时生死较量,北洋水师的五艘军舰被击沉,邓世昌等七百多名北洋水师官兵壮烈殉国!而伊东佑亨对此战果却并不满足。李鸿章得知败仗消息后十分悲愤。方伯谦在海战中临阵脱逃,被丁汝昌就地正法。光绪皇帝下旨抚恤阵亡将士。翁同和参劾李鸿章欺君,告诉光绪帝大东沟一役实际上是大败仗,并称李鸿章匆忙去旅顺港是为了替丁汝昌掩盖败绩。丁汝昌杀方伯谦也是为怕走漏战败的风声,光绪闻之大怒。
台湾1895第28集剧情介绍:
钦差奉命传旨将丁汝昌革职拿问,逮捕进京,刘步蟾当众抗旨,怒诉败仗原因。李鸿章为丁汝昌之事向光绪求情。伊藤博文确立了征服北京的新战略目标。此时桦山资纪向伊藤博文提出:趁清国兵力集中东北,日军进攻台湾。但伊藤博文觉得时机尚未成熟。唐景崧向邵友濂提出倭人必犯台湾,让他请旨增援。丁汝昌拜见李鸿章,得到“保船慎开”的指示。台湾,丘逢甲与唐景崧分析台湾防务并拟组织保台义军。西太后对光绪皇帝十分不满,力请恭亲王重新出山主政。李鸿章让恭亲王尽快请英国联合美国、俄国出面调停。丘逢甲的台湾“义军”建议不被抚台采纳,与唐景崧商议改“义军”为“团练”。刘步蟾趁大雾掩护,平安将北洋水师余舰转移至刘公岛。李经方本奉李鸿章之命邀刘铭传出战,却因其存有私心,仅仅向刘铭传请教鸭绿江战事,邀其出战则只字未提。与此同时,李鸿章接到电报,称日军渡过鸭绿江,直扑九连城。南澳,刘永福招兵买马积极备战,民众热情响应。
台湾1895第29集剧情介绍:
几经掂量,光绪皇帝放弃启用刘铭传,改派刘坤一节制东北作战的各路清军人马。就在日本猛攻鸭绿江防线的同时,日本第二军绕到清军背后,从辽东花园口登陆,他们发现这一带海岸,居然没有设防。光绪皇帝吃惊日军进攻速度如此之快,孙毓汶向光绪介绍战况。邵友濂接到北京的电报,调他改署湖南巡抚,台湾巡抚暂由现任布政使唐景崧署理。唐景崧派丘逢甲统管台湾义勇操练所有事宜。丁汝昌前去天津拜见李鸿章,并请战救援旅顺口,但被李鸿章断然拒绝。刘永福不让朱小有去台湾,命他在南澳看管“宋井”,为父亲守墓,可朱小有却和刘秀蓉一起混上船,去了台湾。就在慈禧太后六十万寿的时候,日本第一军又攻陷了大连,进而包围了旅顺口。仅仅十五天后,日本侵略军攻占了旅顺,为逼迫清政府投降实行残酷的大屠杀,全旅顺城的军民几乎无一幸免。光绪皇帝大发雷霆,要求众大臣立刻议定如何解决战端。
台湾1895第30集剧情介绍:
光绪皇帝在西太后的压力之下最终同意跟日本议和,李鸿章会见德璀琳,命其赴日议和。而日本方面顶住国际舆论关于旅顺大屠杀的强烈反响,等清国求和使臣的到来。但是伊藤博文确认为现在谈判为时过早,只有彻底消灭北洋海军,才能使外务省的条件变成事实。日本驱逐了清国全权议和代表德璀琳,光绪帝和众臣商议后,决定改派张荫桓、邵友濂代替德璀琳为清廷全权议和代表。日本军舰封锁刘公岛、威海卫,丁汝昌急电李鸿章请求出海应敌,但被驳回。联合舰队配合陆军攻占威海卫刘公岛东西炮台,北洋海军的覆灭已成定局。特使张荫桓、邵友濂非常迫切要求马上和日方开议,立即停战,但日方只同意跟恭亲王或者李鸿章谈判。日军全歼北洋水师,大获全胜,并驱逐来日议和的张荫桓和邵友濂。日本已不满足眼前战果,大军直逼澎湖列岛,兵临台湾。李鸿章受命前去日本议和,却因谈判尺度问题与光绪皇帝无法达成一致,迟迟不肯起程。
台湾1895第31集剧情介绍:
李鸿章一行到达日本马关,伊藤博文提前会见了李鸿章,拒绝了他的停战请求。次日会谈正式开始,伊藤博文表示同意停战,但必须占领山海关和天津。李鸿章急电北京请旨,翁同和指责李鸿章卖国,光绪皇帝与恭亲王商议后决定不谈休战,直接议和。日本,伊藤博文接受李鸿章提出的“休战免议”,但表示现在条约正在抄写修订,并拒绝向李鸿章透露条约概要。陆奥宗光对李经方表示日本即将进攻台湾,此时却突然接到李鸿章遇刺的消息,并且李鸿章拒绝让李经方送他去医院。伊藤博文以政府和个人的名誉保证,一定尽快查清。伊东佑亨向大本营报告,舰队部署完毕,准备进攻澎湖列岛。刺杀李鸿章的凶手被日本警方抓获,伊藤博向天皇表示竭尽全力让李鸿章打消回国的念头,天皇指示马上令联合舰队开战。日军不宣而战,澎湖军民血战死守。唐景崧拒绝了刘永福要求守台北天险的请求,命其镇守台南,孙毓汶向光绪皇帝汇报,日本同意休战十五日,但澎湖列岛和台湾不再其列。
台湾1895第32集剧情介绍:
收到日本的割地赔款方案,光绪皇帝命李鸿章赔款限一万万两之内,辽东只能割鸭绿江一侧;台湾只能割澎湖列岛。中日双方的谈判陷入僵局,伊藤博文提出最后通牒,限三日内签约,否则进攻山海关,李鸿章一边向北京请旨一边暗通法、德、俄等国家,希望他们出面斡旋。王文韶接任北洋竟查出北洋库里尚存余银八百多万两.光绪皇帝得知后大怒。伊藤博文对李鸿章“只割澎湖不涉及台湾”的提议,不予采纳。养心殿内,众大臣群情激昂,认为兵费不可赔,辽东台湾不可让,纷纷要求迁都再战,而西太后则不肯迁都。李鸿章跟伊藤博文就赔款的具体数额进行激烈的争论,伊藤博文寸步不让。最终李鸿章在最后的时限内终于签署了《马关条约》。刘铭传收到李鸿章的书信后,决定速回台湾。翁同和收到丘逢甲的血书,被台民乡绅誓死保卫台湾的精神深深打动。北京都察院门前台湾举子汪春源与天下十八省举子联名保台,全国十八省的举子也纷纷联名罢考,要求皇上拒约再战。
台湾1895第33集剧情介绍:
西太后听说英国人有意以十亿英镑租金租借台湾,命张之洞紧急约见英国领事,但得知英国租借台湾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光绪皇帝得知天津驻守的六十营兵因为洪水死伤无数,无法来援,悲愤异常。皇上终于用玺,李鸿章命李经方即刻辞官。科士达冒雨拜访李鸿章,带来俄法德三国原则上同意对日本进行外交干涉的消息。三国干预下,清廷追加三千万赔款,日本归还辽东,睦仁天皇十分不满。俄德法三国借机进一步索取更多在华利益,将触角伸向内陆的西北西南地区。台湾在籍官员、地方士绅闻知辽东归还,齐集抚台衙门,要求效仿此例,再加赔三千万两银子,赎回台湾!光绪皇帝得到消息后,命李鸿章和孙毓汶与日方交涉。日方表示,台湾是日本走向亚洲的生命线,就是再追加两万万赔款,也不能退还。唐景崧收到圣旨,命他率台湾文武百官即刻内渡,回京复旨,但唐景崧向台胞表示要带领全台军民,抗争到底,誓死保台!
台湾1895第34集剧情介绍:
日本内阁紧急会议,准备接收台湾,并制定作战计划,日本军部按照天皇意旨,宣布海军军令,桦山资纪升任海军大将。同时任命他为首任台湾总督,并兼任台湾方面军务司令官。日本公使照会,按照马关条约,限期派员交割台湾,众臣商议后,推举李鸿章之子李经方前去办理交接事宜,李经方此时才大悟为何李鸿章要他辞官。李经方从上海起锚前去签约。丘逢甲向民众呼吁既然朝廷无力保台,那就由百姓自主保台。丘逢甲对唐景崧的部署存在异议,提议让刘永福镇守台北、基隆要地,但唐景崧确不以为然。桦山资纪接替伊东佑亨,并与能久亲王商议进攻计划。日军在澳底登陆,而唐景崧误判形势,认为是日军小股兵力试探,没有增援澳底守军。李经方乘船至台湾海面,连日徘徊,逗留不进,选择日方提出的第二种方案:在船上指认台湾,包括澎湖列岛和附属岛屿,就算完成交割。随即在“台湾交接文据”上代表清廷签字,从此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台湾1895第35集剧情介绍:
基隆失守,台北危亦,刘永福急派刘成良赶赴台北接唐景崧。光绪获悉李经方已经向日本方面交割台湾完毕,怕与日军再动干戈,立刻下旨削除唐景崧台湾巡抚一职,命其即刻回京。唐景崧部署失误,没有堵住狮球岭天险,日军比原计划提前进攻台北。刘成良请唐景崧去台南,他却说要与台北共存亡。但最终唐景崧辜负了抗日军民的重托,着便衣乘最后一班船逃回大陆。桦山资纪在台北举行入城阅兵典礼,宣布对台湾行使统治权!丘逢甲、林朝楝、杨泗洪、徐骧等人投奔刘永福,刘永福表示不计生死,共御倭夷!日军先遣队和运输队先后遭到袭击,能久亲王下令对台湾军民进行灭绝人性的残酷扫荡。刘永福经过周密考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由书生吴彭年带领包括黑旗军和各路义军共十二营,秘密进入八卦山一带,伏击敌人。众将领血战八卦山,致使敌军师团长重伤、旅团长不治。而吴彭年、吴汤兴也战死杀场!西太后获悉台湾战况,想通过英法等各国主持公道,并让李鸿章回京。
台湾1895第36集剧情介绍:
刘永福决定和日军决战曾文溪。张之洞会见冯相锟,让他通知刘永福坚持三个月,事情到时会有转机。唐景崧本打算找机会返京,张之洞奉旨就地免其官职,令其返乡。台湾军民与日军展开了异乎寻常的激烈抵抗,自诩勇猛无敌的日本陆军难以寸进。伊东佑亨奉命率刚刚回国的“第一军”再次支援台湾。李鸿章同时会见了英法等国的公使,并向俄法两国银行分别借款四万万法郎,用于向日本支付第一笔赔款。而西太后希望各国出面斡旋,从日本手中赎回台湾一事,他只字未提。小村公使会见孙毓汶,威胁说如果清国的军队和武装人员继续以各种方式开往台湾与皇军对抗,那辽东的日本第二军将向北京进军。西太后得知消息后,命军机处告诉皇上“沿海内地各省,一枪一弹、一兵一卒,都不许往台湾送”!日军发现黑旗军、民团、山匪正迅速向曾文溪一线集结,桦山资纪表示不管投入多少兵力,都要把曾文溪变成刘永福和黑旗军的坟墓!我抗日军民和日军在曾文溪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