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豆瓣分集剧情介绍共49集

第1集剧情介绍: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迫切希望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的新中国。1945年8月25日,党中央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和团结的三大口号,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人赴重庆谈判,此时的中国,正在面临两种命运和两种前途的较量。这是毛主席第一次坐飞机,多少有些紧张,美国的赫尔利大使试图缓解他的紧张感。与此同时,蒋介石在半路改变主意,让周将军代替自己去接毛泽东等人。

飞机上,他们就这次谈判表达了各自的意见,周恩来补充说今天的言论并不代表官方的意见。国民党张将军和美国赫尔利先生一再表示,这次和谈他们是诚心诚意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委员长侍从室二处主任陈训恩将谈判的细节条款交给蒋介石过目,蒋介石却想让共产党说出他们的细节条款,国民党再进行一一驳斥,至于陈训恩写的细则条款,要作为最后的底线拿出。陈训恩便明白,这次的谈判是假的。

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人抵达重庆,记者朋友们给他们拍照留念。当晚,蒋介石举办宴会欢迎他们的到来,毛泽东上座后表示他对这次的谈判很是期待。蒋介石称这次谈判是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事情,而毛泽东认为让全国大众来谈判又有何不可。坚持真正的革命理想,是为更大基数的民众谋利益,共产党一直坚持着这样的理想和信仰。蒋介石也认为中国大众也该过上安稳和平的日子,他借此机会提出让共产党放下武器,接受改编。

听到这样的话,毛泽东只是笑笑,他们在这方面吃过亏,也知道蒋介石和国民党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所以绝对不会接受改编的。在毛泽东与蒋介石交谈时,周恩来也在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调查统计局副局长戴笠交谈,虽然周恩来知道此次重庆之行或许有危险,但他们是为民族大义而来,这也是共产党的信仰。戴笠不以为意,没有了生命谈何信仰。不管如何,周恩来希望戴笠能记住今天说的承诺,双方共同为和平而努力。

听说毛泽东此次前来戴了一顶特殊的帽子,蒋介石故意理解为三民主义的帽子压在了共产党的头上。毛泽东当然没有顺着他的话回答,反而指出,不会保护脑袋的帽子也无用。双方以帽子和脑袋比喻共产党和国民党,简单的交谈中表现着各自坚决不让的原则和底线。重庆特园,周恩来将毛泽东在重庆的居所安排在民主之家—特园,虽然旁边就是戴笠的宅子,按理说不安全,但是完全可以利用戴笠,保护毛泽东的安全。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主席张澜认为毛泽东不应该来重庆,但毛泽东却并不这么认为。他们的重庆之行,带来了详细的和谈方案,张澜听完后非常感慨,他看得出来共产党是真心实意想和谈的。蒋介石去找魏德迈将军,希望美军能帮国民党运送兵力发动战争。听完蒋介石的话,魏德迈明白了,重庆谈判是假的,根本不是真正的和谈。魏德迈直言,他对这种行为感到不齿,可作为战略利益共同体的代表,他不得不承认蒋介石的意见很有道理。

重庆谈判期间,国民党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加紧部署全面内战,美国甚至还用飞机和军舰将54万国民党军运送到内战前线。重庆谈判仍在继续,周恩来抛出共产党的最后底线,但国民党毫无诚意,美国的赫尔利大使显然也站在国民党那边,周恩来知道再无谈下去的必要,决然离开了谈判桌。事后,周恩来和毛泽东达成一致,绝对不会再让步。国民党已经开始抢占胜利果实,将主力调到华东和华北,意欲扩大其地盘。

朱德提出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方针得到毛泽东的认可,拿到东北,共产党便可以有更广泛的战略后方,中国革命也会因此有了更巩固的基础。

第2集剧情介绍:国民党企图抢占东北

1945年8月底,国民党重新秘密印发反共的《剿匪手本》,国民党的阎锡山部向晋冀鲁豫解放区控制的长治地区进攻,图谋抢占晋东南。9月10日,刘伯承和邓小平领导的晋冀鲁豫军区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集中三个主力纵队及地方部队发起上党战役,用一个月时间歼灭来犯之敌,为尔后将主力转用于平汉路、阻滞国民党军北上创造了条件。1945年秋天,河北,林彪率大军往冀东行进,通讯员带来中央的急电,党中央让林彪改道去东北。

1945年9月14日和19日,刘少奇两次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征得远在重庆的毛泽东同意后,最终形成“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重要决策,同时决定抽调四分之一以上的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分别率领两万干部和十一万余部队开赴东北,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负责党在东北的一切工作。山洞蓬莱的栾家口,士兵武雄关按照上级命令坐船离开,相好王翠云在海边的崖上看着远去的船,忍不住痛哭,本来武雄关是要留下和自己在一起的。

蒋介石和宋美龄看共产党的报纸—《新华日报》,他得知共产党现在有一百三十万的军队,动了想杀毛泽东的念头,毕竟现在毛泽东就在重庆。但宋美龄提醒他,一旦这么做,会掀起惊涛骇浪,一人灭不至全党灭。在多种因素的制约下,蒋介石的阴谋最终都没能够实施。共产党与国民党刚签订“双十协定”,蒋介石就调集百万大军开始抢占东北各大城市。从重庆回来后,毛泽东的身体就不太好,但保健医生阿洛夫也不知道他的病因。

毛泽东、刘少奇继续针对目前的局势开会分析,叶子龙进来报告说,蒋军调往东北的总指挥是杜聿明。此时,杜聿明正坐车前往巫家坝机场,天上有不少的飞机在飞,杜聿明意有所指地说,冬天就要来了。1945年10月25日起,从秦皇岛登陆的国民党先遣部队向山海关发起进攻,国共在东北的第一战打响了。11月5日,国民党与美军联合攻打山海关,中共军队在坚守21天后,主动撤离了山海关,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国民党军队的步伐。

队伍抵达东北,有老百姓说八路军是叫花子,让武雄关很不满,后来王继芳提醒他,山东没有根据地,更加没有群众基础,所以和老百姓说觉悟是无用的。王翠芳带着很多妇女前来申请,她们也想加入东北的战斗。上级同意后,这群巾帼女就上了前往东北的船,帆船躲过了风浪,却没躲过国民党的轰炸和屠杀。不一会儿,帆船被炸毁,众人掉进海中,国民党军又用机枪扫射,无数的尸体漂浮在海上,最终只有王翠云和另一个妇女活了下来。

重庆民众反对内战的呼声越来越高,蒋介石一行人全然当做听不见。马歇尔到任后,毛泽东认为国民党会大肆增兵。在1946年2月上旬,东北国民党军集中四个美械装备师分三路沿北宁铁路沟帮子至新民段,向两侧地区发动进攻,企图驱逐东北民主联军部队,林彪和彭真等人决定集中兵力寻机歼灭北路国民党军一部,林彪下令,秀水河子一战限时4小时内结束战斗,总攻时间提前到今晚二十二时。

全营冲锋号响起,士兵们奋勇往前冲,死伤无数,但战果赫赫。武雄关摸到前面看到有一条干了的小河沟,他带着八连的同志冒着生命危险偷偷从小河沟进入,但那儿有敌人,死伤了不少的同志,好在最终赢得了秀水河子的胜利。蒋介石得知秀水河子的战况,不以为意,他认为那不过是共军的宣传。刘少奇众人说起这次战役,秀水河子是他们在东北消灭的第一个整建制的团,是一场干净利落的歼灭战,意义重大。

周恩来想和蒋介石见面,但蒋介石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毛泽东明白,东北秀水河子的一战,将会引来国民党更加疯狂的反扑,而军事战役上的弱势,可以用政治战线的博弈来弥补。重庆,周恩来将国民党各地上下官员腐败的材料和证据交给张治中,望他能斟酌再三。张治中于是向蒋介石汇报此事,然而蒋介石却并不在意,反而让陈训恩拿出国民党方所谓的证据。

第3集剧情介绍:武雄关惨烈牺牲

其实蒋介石知道治下发生的情况,而且他掌握的或许比张治中了解的还要多。张治中不明白,既然他知道,为何不用雷霆手段加以制止。蒋介石的理由是,他们现在正处在危机四伏的过渡阶段,他们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就是共产党。即便如此,张治中还是认为治理本党内部腐败比内战要重要,蒋介石不耐烦地让他不要再想那么多,做好他自己的本分即可,话既然说到了这份上,张治中也不好再劝诫蒋介石了。

1946年3月27日,由周恩磊和张治中、马歇尔的军事代表吉伦三人小组签署了《调处东北停战的协议》,但只过了三天,蒋介石就调集大军对东北联军发起进攻。杜聿明看到郑洞国来东北帮助自己,显得非常高兴,他们意图迅速拿下四平,摧毁共军的意志。毛泽东这边也知道四平的重要性,他让人电告东北局,要坚决彻底歼灭敌人,阻滞国民党军队北进,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谈判,真正实现东北的停战与和平。

王继芳带来总部给予八连的集体嘉奖状,江团长让他把嘉奖令给武雄关,现在八连只剩下了武雄关一个人。林彪下令,死守四平,哪怕战至一兵一卒。国民党开始对四平发起猛烈进攻,坦克、炮弹齐上场,国民党还动用了飞机投掷炸弹,无数的同志倒下了,伤员又增加了几倍。王翠云一边寻找武雄关,一边带领担架队帮部队工作,院长林志辉让她别着急,等送完这批伤员,她会帮助王翠云一起寻找武雄关。

林彪也知道部队的弱点,但他还是给各指挥员下达了继续死守的命令。与此同时,毛泽东和刘少奇等人达成一致,认为四平还是要拼死守住,毕竟这时候他们难,国民党也难。杜聿明给蒋介石打电话汇报战况,他们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后续兵员和粮食补给问题。蒋介石让他务必坚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四平。杜聿明立表忠心,让蒋介石等着自己的捷报。武雄关来到前线,钱指导员让他带三排,三排刚刚牺牲了排长,士气很低落。

冲锋号角响起,但他们仍旧躲着不冲,后来钱指导员死了,他们很震惊。武雄关朝着九连的同志喊,自己会给他们打个样,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兵才是共产党兵。他更是拼着最后一口气,拿起炸弹,拄着军旗一步步往前走,他的左腿刚刚已经被炸毁,但他有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誓死不后退,坚决往前冲。不仅仅是九连的同志,就连国民党兵也被震撼。王翠云听到武雄关的声音,寻去时他已经牺牲,她忍住悲痛,背起武雄关的遗体往回走。

战报传回指挥部,毛泽东让人给林彪回电,如果认为继续死守认为已不可能时,便应主动放弃四平,准备由阵地战转为运动战。1946年5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练兵问题的指示》,指出国民党反动派除在东北扩大内战外,现正准备发动全面内战,在此情况下,我党必须有充分准备,能够与国民党发动内战时,坚决彻底粉碎之,同时做好各军队的精简整编工作、减租减息和发展生产、整理财政等项工作。

九连的房天静和王福民躲在一旁不练兵,王翠云来拿武雄关的遗物看到他们萎靡不振的样子,将他们狠狠地骂了一顿,两人顿时羞愧不已。

第4集剧情介绍:蒋介石悍然向解放区进攻

1946年5月5日,国民党还都南京,街面上好似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街上还有不少的民众欢迎他们,可张治中告诉陈训恩,南京政府连夜组织市民,粉刷街面的店铺,可街市后面的衰败,看不见不代表它不存在。而这些欢迎的群众,都是专门挑选出来站脚助威的,根本代表不了全体国民,现在的国民已经被民生之凋敝所累,再不进行改革,是要出大事的。闻言,陈训恩无话可说,他不得不承认张治中说的有道理。

宋美龄亲自监督蒋介石办公室的装潢和修整,她撤下了冈村送给蒋介石的钟,转而放上了一束花,蒋介石很满意。与此同时,毛泽东和朱德也知道蒋介石回到了南京,他们笑着说,现在的蒋介石估计在盘算着该如何消灭共产党。顾祝同提交增加东北预算的草案,国民党就此开会讨论。白崇禧认为各地筹钱去支援东北战局的做法不可取,这是拆东墙补西墙,一点用都没有。蒋介石一听,虽没说什么,但脸色并不好看。

陈诚故意指出之前徐启明兵团接收南京拿了不少钱,而徐启明和白崇禧的关系又是师徒关系,意在指白崇禧往他自己的口袋里装了不少的钱,白崇禧一听这话自然是生气的,立刻出言反驳。蒋经国也认为这仗不能再打了,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他们没钱了。他们应该把钱花在整顿经济上,这样才能有钱补充在军费上。周恩来一直等着马歇尔将军和张治中,但等来的却是陈训恩,他说周恩来在这儿也谈不出什么结果来。

国民党政府宣布还都南京,国共谈判的中心也从重庆移到南京,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力争实现和平,挽救和平,但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决心已定,谈判迟迟无法取得进展。周恩来等了张治中一天,月上枝头后,周恩来才等到了张治中。他极力说服张治中,而后者表示自己是奉命行事,他可以帮周恩来将话转达给马歇尔,但恕他直言,这番话应该起不到什么作用。周恩来再三劝说,他的坚持让张治中感动。

蒋介石拿着《东北停战协议》去质问马歇尔为什么要在上面签字,马歇尔口口声声说这是为了中美两国的利益考虑,但蒋介石却认为他是在乎他自己个人的荣誉。谈话最终不欢而散,蒋介石和宋美龄说,关于军费的问题,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动用国家储备金。毛泽东和刘少奇商讨,务必要通知各军队枕戈待旦、未雨绸缪,做好迎接一切困难的准备。随后,他们去看李大伯的菜园,与老百姓相谈甚欢。

马歇尔拿来法案,周恩来和张治中都很意外,一听是蒋介石把钱花在打点众议院这件事上,他们都非常气愤。陈诚统计了两党的对比数据,无论是从军备人数,还是枪支器械方面,共产党都远远差于国民党,所以蒋介石下令务必要速战速决。国民党来势汹汹,可毛泽东却不怕,他们一致认为要突围,发挥我党打运动战和游击战的优势,开辟新的根据地。1946年6月26日,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国民党悍然向解放区发动全部进攻。

七月上旬,国民党约46万人向山东、华中解放区发起进攻,但他们不敌共产党,我党的华中解放军先后取得七次作战的胜利。刘亚楼、陈云和罗政委故意在外面打靶,枪声逼得林彪出来听他们的工作汇报。此时,毛泽东认为杜聿明被迫停下来,趁着这个机会,他们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巩固和扩大根据地上,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

第5集剧情介绍:东北大搞土地革命

陈云与林彪汇报工作,东北局起草的《东北形式及任务决议》,毛主席对此做了修改,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该如何充分发动群众。林彪让陈云负责土地改革的工作,而他自己则把工作重心放在军事上,至于后勤工作,则由克诚同志负责。1946年7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在哈尔滨召开扩大会议,就东北形势及下一步工作形成一份议案上报党中央,毛泽东接到报告后亲自执笔修改,形成了最终的《七七决议》。

《七七决议》澄清了在和战问题上的混乱思想,确立了发动群众,建立工人具体的工作方针和实行运动战的作战方针,成为夺取东北解放战争胜利的纲领性文件。此后,许多干部组成乡下团,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长春,郑洞国和杜聿明从车上下来,随便让一支队伍负责把墙上属于共产党的标志语擦掉,尔后两人说起目前的形势。当初打四平耗费了太多兵力和财力,现在他们已经无法渡江去抢占哈尔滨了。

王翠云带着同志们进村,拜国民党所赐,他们大肆在农民中宣传共产党是土匪,所以村里人对他们满眼都是敌意。得知这村里最穷的人是老梁家,便一起去老梁家,可对方以为他们是土匪,愣是把王翠云等人赶出了家。另一边,长生想劝诫长官不要污蔑这人家是共党,得饶人处且饶人,他希望长官能放过这家人。但这长官腐败至极,直接让人把长生打了一顿,长生怕死,也就不敢再提,只能顺着他的话说,才能保得一条小命。

这个村子是著名的顽固村,王翠云喊破了喉咙,也没人来拿吃的。梁家大小子跑来吃东西,拿完后竟然把食物给弄翻了。后来他觉得王翠云这帮人不是坏人,所以将村里大人聚集的地方告诉了他们。王翠云独自进去,对那些被压迫的农民进行劝说,但是邱大拿地主说共产党迟早会走,所以农民们纷纷作鸟兽散。只有老梁留了下来,他再次和王翠云确认,听她说土地真的能回到他手中后,不发一语地就走了。

任弼时和毛泽东说土地改革存在的问题,毛泽东表示要发动更多的基层干部下乡土改,他们懂得农民的心,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调动农民们保卫土地的积极性。第二天,王翠云帮梁满仓拿回了土地,梁满仓抱着写有自己名字的木桩大哭。当晚,梁家大小子梁士英直接在土地里睡觉,王翠云等人满世界找他,最后在地里发现了梁士英。原来梁士英担心地会再被地主抢走,所以打算在这里守着地,这个理由让王翠云哭笑不得。

之后,村里的农民都来了,他们迫切地希望共产党能帮助他们拿回土地。国民政府国防部第五厅副厅长郭汝瑰向蒋介石汇报共产党的情况,他认为半年内消灭共产党的估算可能会成为现实。值得注意的一件事是,共产党在大力促进土地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蒋介石亦明白,如果让共产党回到农民中,他们就会恢复生机与活力,所以国民党必须要采取强制性的手段,将农民的土地再抢回,打击农民们的自信心。

长生在部队里唱小曲打趣官员,被杜聿明听到,杜聿明十分生气,长生立刻跪下求饶。杜聿明罚他二十军棍,关三天禁闭后,这件事就算了了。

第6集剧情介绍:聂荣臻主动撤出张家口

杜聿明告诉陈诚,共产党在实行土地改革收割民心,但国民党却在自绝后路,长此以往后果将不堪设想。话虽是这么说,可陈诚认为首要的任务还是集中兵力消灭共产党。这时候的杜聿明已经看到国民党内部简直是烂透了,到处充斥着贪污和腐败,看来刚刚长生唱的小曲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此时的延安,毛泽东等人正在分析局势,他们一致认为共产党在全国搞土地改革,彻底触动了蒋介石,蒋介石已经开始加强各地的军事行动。

张家口是共产党在华北的最后一个大城市,蒋介似乎石对此志在必得。东线的孙连仲部步步紧逼,而西线的傅作义也在蠢蠢欲动,但傅作义对于蒋介石下达的行动,迟迟未作出回应,据聂荣臻报告反馈称,蒋介石与傅作义的矛盾日益加深。毛泽东让人致电南京中共代表团和中共驻北平军调部,请即刻向国民党及美方提交,如彼方攻张家口,即表示最后决裂,一切后果由彼方负责,并公布备忘录,致电于1946年9月29日。

1946年10月的美庐,马歇尔希望蒋介石能够放弃攻打张家口,给他留个面子,毕竟现在他还没退出和谈小组。蒋介石表示过后会给他一个答复,马歇尔转而提到国民党即将召开的大会,他让蒋介石只给共产党准备较少的席位,至于张家口,马歇尔突然改变说法,让他们务必尽快拿下张家口。他的这番话让蒋介石听很不舒服,直接离席而去。顾祝同和郭汝瑰走进来告诉蒋介石,傅作义终于动兵了。闻言,蒋介石有些许的诧异。

1946年10月,蒋介石派兵进攻晋察冀解放区首府张家口。张北城外,共产党与国民党的队伍对战,聂荣臻收到情报后立刻向上级反馈,傅作义前后夹击,聂荣臻于是向上级请示是否要放弃张家口。这边,李宗仁不解傅作义为什么会突然同意配合孙连仲围攻张家口,傅作义也没有明说,只是含蓄地表示自己想利用张恒一战化被动为主动。蒋介石这边也知道傅作义准备抢功,他问了郭汝瑰的意见,他的回答让众人意外。

郭汝瑰主张将张家口划给傅作义,可给美国人一个交代,也可利用这个机会减少共产党在国会上的席位。他说的很有道理,蒋介石和顾祝同都同意让傅作义攻下张家口。毛泽东、刘少奇等人商讨后,均同意让聂荣臻主动撤出张家口,12日,傅作义带领军队全面占领张家口。周恩来接受记者朋友们的采访,指责国民政府对于国民党强制占领张家口的无耻作为无动于衷,同时强调,即便如此,共产党绝对不会改变最初的信念。

周恩来打电话向毛泽东汇报国会的事,共产党只有五个参加名额,毛泽东厉声表示,这次的大会他们不会参加。他们的对话早就被窃听了,但下属汇报上来却没有一个准确的情报,让蒋介石很生气。美国大使司徒雷登提醒蒋介石要维护和平之道,但蒋介石并不采纳,之后他强制召开国大,周恩来召开记者会表示不认可这个分裂的国大,而后离开南京,返回延安。不久后,马歇尔也回到美国,结束他在中国长达一年的调停工作。

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司令员朱瑞在河里摸大炮和枪械,被韩先楚的人当成土匪给抓了起来,他们将朱瑞等人五花大绑,韩先楚一发现他是朱瑞,赶紧让人给他松绑。朱瑞起初让韩先楚赔他两门炮,后来又退一步,让韩先楚带点人去帮自己从河里捞出大炮。

第7集剧情介绍:王福民壮烈牺牲

1946年11月,毛泽东、周恩来和刘少奇等人一起做饺子,东野带来罗荣桓同志的来电,讲的是朱瑞和韩先楚抢炮的事。罗荣桓已经批评过他们,但这件事也反映出东北那边的装备很落后的事实。总是捡别人不要的洋落儿也不是一个办法,他们都同意让东北局自己想办法,毕竟东北是工业城市,而且那边还有很多的日本技工。之后他们又谈到新兵训练的问题,毛泽东强调,要腾出手来抓思想教育,解决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问题。

毛泽东最擅长这事,还开玩笑说要去基层做这个工作,朱德说让他老老实实在中央指挥,让其他宝贵的基层干部放开手脚去干。王翠云开始进行招兵工作,梁士英也想参军,王翠云本想赶他回去种田,没想到梁士英说的一句话让王翠云立刻改变了想法,便允许他去登记报名了。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阵地-临江,九连的房天静和王福民想当逃兵,赵绪珍看到他们,没有揭穿他们,而是故意认为他们是来出恭的,然后就让他们回去了。

赵绪珍作为指导员来指导九连,一大早就让九连的同志负重跑十公里,跑完后他问了九连所有同志一个问题,究竟是富人养活了穷人,还是穷人养活了富人。有不少人认为是富人养活了穷人,赵绪珍说了几句话,让他们好好思考这个问题。一旁的王福民听到赵绪珍的话,似乎想起了什么事,气愤得眼中含泪。后来房天静担心王福民因此动摇逃跑的心,就提醒他说这是赵绪珍骗人的,他们一定不能被骗,有机会了还得逃跑。

王福民表示自己不会被骗,待房天静走后,王福民走到人群中,听赵绪珍说起他的悲惨往事,又听另一个班长林长富说起他的故事。王福民也忍不住发言了,富人的压迫害得他家破人亡,王福民发誓以后打仗,为的就是他们穷苦的老百姓。刚从屋里出来的房天静看到王福民加入了热切的探讨中,心下便知王福民几乎没可能再跟自己逃跑了。杜聿明回到南京,去熟悉的馄饨摊子吃馄饨,了解到南京的物价飞涨,百姓们生活困苦。

杜聿明将共军中流行的一首歌交给蒋介石,说明共军中活跃的诉苦运动,然而蒋介石并不相信凭借这么一首歌就能抵挡住大军。郭汝瑰汇报他所掌握的情况,他表示现在的战线在拉长,共军和国民党的差距在渐渐缩小,但杜聿明却认为国民党与共军在优势上的逆转,不在于战略和战术层面。只是没等杜聿明继续说下去,蒋介石就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国民党内部正准备搞一场清查,然而在杜聿明和郑洞国看来,这就是换了一种名目的贪腐。

街上有学生在宣传鼓噪,他们也在挨饿,杜聿明认为,学生的事情,还是让学生自己来解决吧。结果军队派出了士兵镇压学生运动,学生们顿时作鸟兽散。1946年12月,蒋介石在重弹和谈老调的同时,向各战区发布命令,部署了1947年上半年的作战任务,试图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杜聿明调集兵力向临江地区大举进攻,企图消灭东北民主联军南满部队,尔后再转兵北上,完成其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

为粉碎国民党这一计划,东北民主联军决定采取坚持南满,巩固北满的方针,以北满部队与南满部队相互配合,打破国民党的进攻。南满临江前线,大雪纷飞,士兵们被冻得直哆嗦,甚至有士兵二狗子直接冻死了。房天静想劝说王福民和自己逃跑,但王福民什么也没说,打了他一拳。敌人冲了上来,枪被冻得拉不动,王福民立刻想到这是热胀冷缩,呼吁大家往枪上撒一泡热尿。

不久后,冲锋号角响起,王福民中了一枪,但还是冲上前,房天静看向一旁的指导员,恍惚看到了当年的武雄关。敌军正准备向房天静开枪,王福民替他挡了两枪,临死前,王福民叮嘱房天静一定要跟着共产党走。

第8集剧情介绍:党中央开始部署战略反攻

第7师20团1营副教导员赵兴元给大家发表讲话,然后请赵绪珍给大家讲话,赵绪珍又将这个讲话的机会让给房天静来说。房天静说起小时候的惨事,还有当兵后总是想当逃兵的消极心态,这些后来都因为王福民的牺牲而改变。他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共产党战士,一定要跟党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和刘少奇等人正在讨论目前东北民主联军的发展,他们已经实现了和国民党军差距的巨大反转。

各地兴起踊跃参军的热潮,毛泽东说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土地革命,之后军事形势势必将发生重大变化。1947年2月1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会议,毛泽东正式在会上提出一个惊人的论断,革命高潮将要到来。记者们就这个革命新高潮对毛泽东进行提问,毛泽东一一回答记者们的问题。毛泽东表示,不只是军事即将发生变化,政治、民生等各个层面都将会有巨大的变化。

蒋管区的人民运动正在蓬勃发展,全国各大城市的反对内战和团结自救运动的规模超出以往任何时期,反蒋的统一战线已经形成,而且正在不断扩大,我党和中国人民完全有把握取得最后的胜利。南京,蒋介石看到毛泽东的《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后,认为毛泽东是自视甚高。随后,蒋介石召开记者会,声称共产党的反抗不会成功,国民党统一全国指日可待。说完这些蒋介石就走了,不再回答记者们的任何问题。

1947年3月13日,蒋介石令胡宗南率大军从南、西、北三面进攻陕北解放区,国民党从全面进攻改变为向陕北、山东两翼重点进攻。陕北的老百姓在红军的引领下有序撤退,毛泽东将习仲勋叫去,习仲勋说彭德怀计划将胡宗南的部队引走,然后引至伏击圈。乡亲们得知毛泽东要离开,纷纷前来让毛主席不要离开。毛泽东安抚大家,大家立刻想明白了,他们要在延安等着毛主席和解放军归来。

1947年3月,在前有阻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党中央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转战陕北,同时陆续将部分中央机关撤离陕北,朱德和刘少奇则前往华北寻找中央工委新的落脚点。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从革命的全局出发,从整个的战略考虑,坚持留在陕北,有效牵制了胡宗南的二十万大军,对各解放区军民和全国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胡宗南占据延安后,看到了毛泽东留下的一张纸条。

蒋介石开酒会庆祝胡宗南的大军收复延安,他认为共产党的失败是注定的。此时,胡宗南的部队咬着中央不放,习仲勋和彭德怀想到一块去了,他们决定打落单的135师,来一场速战速决的歼灭战。一个多月后,西北野战军团连续获得三次胜利,缴获了胡宗南不少的武器炮火。周恩来为此发表讲话,极大了鼓舞了军区战士和民众的信心。蒋介石得知胡宗南在延安屡战屡败,他打定主意要去延安,胡宗南劝他三思,但蒋介石已经下定决心。

毛泽东不愿意过河,他想往西边走,朱德极力反对,这样做很危险,两人争执还没出结果,胡乔木就跑进来说刘堪的部队距离他们只有十几里了。1947年5月,陈毅和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山东蒙阴孟良崮一带全歼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74师,基本粉碎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和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发起西南战役,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黄河防线,揭开了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

司徒雷登大使认为国民党军渡黄河绝非好兆头,然而蒋介石不予理会,认为司徒雷登是瞎指挥。蒋介石准备发布戡乱总动员令,为此众人商讨细则。习仲勋前去与毛泽东见面,毛泽东想把陕甘宁边区的土改工作交给他来做。

第9集剧情介绍:国民党屡战屡败

1847年7月22日,党中央在小河村召开会议,周恩来让大家深入进行探讨,各抒己见。大家讲述了土地改革的问题,毛泽东则做总结性发言。胡宗南的部队发现有几股势力集结于小河村,本想打打看毛泽东在不在那里,结果收到蒋介石要来的电报,只好派一些兵力用于蒋介石的保卫工作中,至于小河村那边,只能把一些武装力量派过去尽人事了。此时,小河会议达到尾声,毛泽东表示他们的主力要转入外侧,内部精简节约。

小河会议是解放战争处于转折关头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为形成“中央突破两翼牵制”的战略进攻态势创造了条件。1947年8月7日,刘邓大军隐南进,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集团挺进豫西,三路大军互相策应,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形成品字形的战略态势,使中原地区由敌人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

蒋介石坐飞机抵达延安,但这里的民众却并不欢迎他,蒋介石便说胡宗南在这里的思想教化还做不到位。毛泽东等人很快收到电报,得知蒋介石在延安逛了一圈,纷纷觉得好笑。蒋介石看到毛泽东用的纺车,又听农民讲述了毛泽东和一些共产党官兵在这里的事,他突然想用用这个纺车。尔后蒋介石让宋美龄和其他人离开,他自己想在这里待会儿。毛泽东和周恩来他们说起陈诚这个人,都认为他虽然不看重财,但他看重名利。

在外线三路大军战略展开的同时,内线各战场人民解放军发起反攻作战,西北野战军举行沙家店战役,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进行胶东保卫战,晋察冀的晋冀鲁豫部队分别组织清风店、石家庄、运城战役,东北民主联军发起秋季攻势。内线、外线各战场的紧密配合,构成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总形势,标志着解放战争战略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罗舜初分析战局,决定采取稳扎稳打的打法,但韩先楚认为要迈开步子,一口吃掉敌军一个师。

罗舜初保留自己的意见,最终将两个方案都上报给东总。杜聿明给陈诚打电话,叮嘱他要小心应对,不可轻敌,新来的韩先楚可是个硬茬。陈诚表示他大可放心,他已经准备好了。杜聿明又提到他肃贪之事,已经动了一些不能动的人物,这样可能会导致东北动荡。杜聿明说的都是肺腑之言,但听在陈诚耳边却极为刺耳,之后陈诚就找了个理由挂了电话。手下来报说有人叛逃,还有队伍负责人不睦,已经严重到动枪的地步了。

陈诚非常头大,没想到杜聿明所说的会这么快应景。他和其他的人商量,决定要在这个当口打一个胜仗。房天静所在的九连身为尖刀连开始对国民党军第53师第116师师部驻地发起进攻。另一边,攻打天王峰战役进行中,韩先楚明白,如果此时不拿下天王峰,他们就要被困在这儿了。韩先楚亲自拿起枪上阵地,而后朱瑞也带着炮兵团前来支援。各个战场在爆发猛烈的战斗,尖刀连终于拿下第53师第116师。宋美龄给蒋介石送来吃的东西,看到蒋介石在沙发上看文件看到睡着。

蒋介石醒来,他说自己在看林彪写的战术,他是因地制宜写的战术,正是靠着这些,他在东北如鱼得水。而蒋介石很担心,手下的人只会生搬硬套,不会研究透彻这套战术。陈诚此刻在东北,腹背受敌,他十分后悔来东北。

第10集剧情介绍:美国推动换马计划

陕北,神泉堡,周恩来和毛泽东让子龙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向全国发布,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听到这个宣言,总结来说就一句话,那就是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1948年1月1日,东北行辕主任陈诚在沈阳发表《元旦告东北军民书》,宣布危期已过,战备完成,然而实际的情况却是东北国民党军正穷于应付东北人民解放军强大的冬季攻势。国民党军内部还在自欺欺人,但事实是铁路被炸了,他们现在物资匮乏。

陈诚本来想在东北整军,没想到得罪了很多人,所以周恩来认为陈诚在东北待下去的可能性很小,只是不知道蒋介石到时候会派谁去东北。毛泽东同意让粟裕带三个纵队渡江,插到敌人的腹地然后建立根据地。1948年1月22日,粟裕将他的战略构想以及相应的建议报告中央军委,和刘伯承、邓小平,即“子养电”。粟裕认为,随着敌我双方力量的消长和战略战术的变化,解放军在长江以北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更有利于加速胜利的进程。

粟裕建议在中原战场上采取忽集忽分的战法,集中兵力打大仗。陈毅前来和毛泽东、周恩来商讨,同意中央的战略决定。蒋介石让卫立煌回南京,让张群和顾祝同当说客,说服卫立煌前去东北。顾祝同临时说要去接个电话,实际上是去与陈诚见面,陈诚此次归来是打点一些东西,同时与顾祝同见面。蒋介石曾说,如果卫立煌不愿意去东北,那他陈诚就无法离开东北,所以陈诚请求顾祝同务必要劝动卫立煌答应去东北。

卫立煌认为蒋介石重用亲信,维护他自己嫡系官兵,任由陈诚将一代名将陈明仁污蔑为贪污之人,硬是把他撤职。卫立煌很寒心,众多将士也寒心,他知道自己去东北就是给陈诚当一个替死鬼。张群叹息道,他们还能做什么呢?他们确实不能做什么了,很快,1948年1月17日,卫立煌就被正式任命为国民党军东北“剿总”总司令。蒋介石看过总体战计划,没给什么意见,只问白崇禧是否给美国人看过,他们看过就行。

后来蒋介石和陈诚说起这个总体战计划,他认为这篇文章为什么是白崇禧写的,陈诚也觉得疑惑,白崇禧一个国防部部长怎么会写军政体制改革的方针性文件,难道是在为李宗仁积累政治资本。宋美龄补充说,李宗仁他们在和美国人暗度陈仓地搞换马计划,蒋介石不愿阻止,只说成与不成都是他们的事。毛泽东认为国民党实施的土改,实际上还是由地主来操控,这样一个要靠地主来推翻地主阶级的政策,不能搞出什么名堂。

傅作义和杜聿明都得知了这个总体战,一致认为他们只是学了手段,没有学到共产党的精神。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人分析局势,他认为要铤而走险攻打锦州。而蒋介石没料到毛泽东会打锦州,于是给范汉杰增援了两个军。士兵乔三本故意惹怒长官,再一次被关禁闭,在他的哀求下,盯着他的老刘和老李都睁一眼闭一只眼放乔三本逃走了。林彪给中央发去电报,他不仅不建议攻打锦州,还想让晋察冀部队支援他攻打长春。随后,三大司令部均发来了电报,均认为攻打长春最为合适。

第11集剧情介绍:济南战役大获全胜

粟裕认为应该把敌人主力歼灭在中原战区后再渡江南下,刘伯承和邓小平都同意粟裕的意见,然而这显然是与中央一开始的计划完全相悖的,一时之间,他们也不知道该选哪种方案。乔三本当逃兵回了家,却只看到了亲人上吊自杀后的尸体。悲愤痛苦的乔三本绑架了地主王老爷和他的老婆,带着满腔的恨意一刀刀刺死了王老爷。自从总体战开始实施后,举国上下民众哀声怨道,蒋介石看到新闻后直骂他们活该。

蒋经国给蒋介石提建议,其一是改革币制,其二是重拳肃贪。如果蒋介石能够授权给他来做,蒋经国有信心做好这件事。毛泽东他们在南平庄亲自下地,粟裕赶来,向毛泽东说明自己不建议现在渡江的理由。他说现在暂不渡江,是为了把敌人留在江北聚而歼之,陈毅也认为渡江不急于这时。朱德认为粟裕的斗胆直陈来自于对战争情况的客观分析,也来自于作战的经验和总结,更来自于对党的忠诚,这个斗胆直陈非常好。

1948年秋,为发展全国形势,夺取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全面检查了头两年以战争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确定了解放战争第三年的战略任务和方针,部署了今后时期以战争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各项决议在解放区和人民解放军中,迅速传达贯彻,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军民的革命热情和战斗精神,更加坚定了彻底打败蒋介石,彻底解放全中国的决心和信心。

九月会议刚刚结束,已经筹备了两个月的济南战役拉开帷幕。听完叶子龙汇报的东北野战军团对于攻打济南的计划,毛泽东说,在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同时,攻占核心重镇。攻打济南肯定不容易,但战争形势在朝着有利于共产党的方向走,所以他们一定会获得最终的胜利。国民党方,杜聿明认可巴大维将军的意见,将有生力量撤出济南,调往徐州,但是刘峙认为不能放弃济南,他说了两点原因,蒋介石也认同他的看法。

国民党军第2绥靖区司令部,王耀武认定共产党的许世友绝对不会把所有的兵力投入到围城打援中。就在此时,他们得到情报说共军的主攻方向在西南,王耀武便部署安排。结果当晚,共军主攻的方向是东面,打得王耀武措手不及。屋漏偏逢连夜雨,吴化文率领他的两万多人的军队调转枪口,改换红旗,在济南西线战场起义。仗打到这时候,王耀武一定插翅难逃。济南城外,解放军倒了一批,又冲上前一批,终于攻下济南城门。

王耀武孤立无援,败局已定。蒋介石收到电报,惊得从座位上猛地站起。从16号到现在,只不过8天时间,济南守军就于9月24日21时被全部歼灭,济南宣告解放。此战人民解放军以伤亡2.6万人为代价,共歼国民党军10万余人,俘司令官王耀武等高级将领23名。济南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第一个攻克十万重兵据守的大城市的经典战役,开创了大城市攻坚战的先例,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军据守大城市进行顽抗的信心。

蒋介石坐飞机在济南上空转了一圈,气冲冲地回到南京,陈诚提醒道,济南丢了,未来华北、华东的战局将会十分不利。徐州是蒋介石在江北最大的军事基地,打起来规模一定不会小,朱德不建议在此时攻打徐州。东野现在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在兵力上、装备上和后勤上都占有优势的军事集团。毛泽东表示,人民解放军要与国民党反动军队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决胜之战,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关键时刻。

第12集剧情介绍:一连被围困十分艰难

东北野战军前线指挥所专列,林彪望着窗外出神。9月初,中央军委和东北野战军达成共识,对长春实行围困战,东野主力南下先攻锦州,夺取北宁线。伟大三大战役的第一枪,即将打响。锦州外围的白老户屯有国民党的一小支军队守着,东北野战军悄悄摸近,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第25师第74团1连战士杜广生不愧是神枪手,把四个想开车逃跑的国民党军全部杀光。

乔三本已然成为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第25师第74团1连的兵,调转枪口对准了国民党。卫立煌迟迟没有按要求退出沈阳,让蒋介石无奈又生气,卫立煌认为林彪的主攻方向一定是长春,而不是锦州。哪怕共军的踪迹出现在锦州外围,他依旧坚信自己的判断。听卫立煌说林彪和他的指挥部一直在火车上,蒋介石也开始怀疑起自己的判断。刘亚楼问林彪,现在已经开始对锦州发起进攻,他们是否还有隐藏踪迹的必要。

一大早,范汉杰就得知白老户屯、亮甲山等一线都被共产党攻破,他勒令手下一定要搞清楚共军的主攻方向。1连在锦州外围的白老户屯打扫战场,缴获了不少的武器弹药,其中一卡车都是弹药,连长陈学良立刻安排人将炮弹、地雷布设在阵地前沿,重机枪在阵地中间左右各设一挺,形成交叉火力,他们则在村内做最后的防守阵地。修筑工事时,乔三本唱起二人转,杜广生十分抵触,和乔三本吵了起来。

两人吵得非常凶,杜广生甚至举起枪对准乔三本,后来在指导员田广文和连长陈学良的呵斥下,两人才消停。田广文告诉乔三本,杜广生他姐被蒋匪军玷污,那时他们口中就唱着二人转,他姐不堪侮辱跳了井,这成为了杜广生心里一个不能提的伤。乔三本立刻明白杜广生刚才的反应为什么这么大,准备撤回后边时向杜广生道歉。范汉杰得知在白老户屯的只有一个尖刀连,他下令派一个加强营在一个小时内踏平白老户屯。

1连前期修筑的工事很紧固,他们打退国民党军的一轮进攻,但对方派出飞机搞空袭,1连瞬间从优势转为劣势。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第25师师长曾雍雅接到电话,加紧派出一个营打算将1连救出。此时白老户屯战况激烈,坦克冲进了第一道防线,一个战士扛着炸药包与坦克同归于尽。乔三本就在不远处,被炸得耳目不清,站在原地愣神,杜广生举枪对准乔三本的背后,杀死了一个准备向乔三本开枪的蒋匪军。

范汉杰向蒋介石汇报战况,他自信地说在白老屯的连队已经被全部剿灭,但他不明确攻打锦州的是不是林彪的主力,蒋介石只好让他尽快在今夜结束战斗,争取多抓几个俘虏进行多方印证。此时,1连退回村子中的最后一道防线,战况依旧十分焦灼,主要是蒋匪军的进攻实在猛烈。他们拉响埋在村里的炸药,再一次将蒋匪军给打退。范汉杰得知打了一天时间,都没能把共军的一个连队打掉,十分恼怒,他再度增调兵力,不惜一切代价要将白老屯夷为平地。

1连从早上坚持到现在,他们用血肉之躯证明他们的决心,而林彪没有信心,他担心会失去在东北的老本,刘亚楼一番劝说,也不知道林彪有没有动摇。1连暂时休整,乔三本说他想吃他娘做的饼,而杜广生也忽然说他也想念他姐给他烙的煎饼了,此话一出,懂的人都懂,四下一片沉默。

第13集剧情介绍:杜广生在白老户屯壮烈牺牲

国民党拿着大喇叭喊,意图让共产党投降,乔三本见状劝连长投降,陈学良带着全体1连战士拒绝,乔三本崩溃地说他们都疯了。国民党继续投入兵力作战,1连死伤惨重,乔三本受重伤,杜广生把尸体埋在他身上,叮嘱他趴好,而后杜广生也在这次战斗中牺牲。手下劝范汉杰不要再向白老户屯投入兵力,不然锦州的防线将会出现漏洞。范汉杰妥协,不再增加兵力,但他要求一定要把白老户屯拿下。

1连死伤严重,不少人都牺牲了,他们的藏身处被蒋匪军用坦克炸毁,一时之间又伤了许多人。正绝望之际,他们听到了共军的号角声,立刻振奋军心,仅剩几人冲出去与蒋匪军誓死拼杀。1连全体指战员冒着敌人飞机、大炮、坦克组成的立体火网,激战16小时,从白天打到黑夜,打退国民党一个团兵力的15次进攻,为解放锦州创造了有利条件。战斗结束后,1连幸存的37位同志,被誉为白老虎连37勇士。

乔三本爬出死人堆,找到了杜广生的遗体,无论他如何唤他,杜广生再无回应。张婉心时隔很久后与林稚文见面,她听说学校要组织一个什么冬训营,她劝阻林稚文不要参加这个冬训营,因为东北要打大仗了,政府要将青年学生送到战场上当炮灰,所以林稚文万万不能去。林稚文心如死灰,他知道张婉心要带自己去哪里,但他向张婉心说对不起,他拒绝和张婉心离开,他现在连离开的一丝勇气都没有了。

林彪从专列上下来,与罗荣桓会合。蒋介石坐飞机抵达沈阳东塔机场,得知很多将领因通知发得过晚,都没能及时前来,蒋介石就明白东北要进行整肃了。周恩来分析,卫立煌刚回到沈阳,蒋介石也紧随其后,说明蒋介石可能是想让卫立煌出兵打通沈锦线,给蒋军留下一条后路,如果卫立煌西撤锦州,对于东野决战,的确是一个大麻烦。蒋介石明白沈阳现在面临虫害,剿总司令部的粮食都是从锦州调拨的。

即便如此,卫立煌依旧认为,守住沈阳就是守住党国在东北的希望,他不愿意撤兵,如果蒋介石觉得他难以担此大任,大可以换人,他绝无二话。蒋介石看了他一眼,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没再说什么。和诸多将领开会的时候,蒋介石给没带《剿匪手本》的将领们朗读起这本《剿匪手本》。知道没多少人在听,但蒋介石还是一句一句地读完了,蒋介石临走前,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再不听他的话,东北就要完了,整个局势都会被逆转过来。

韩先楚去炮兵团找朱瑞,想和他合计步炮协同的事。范汉杰得知蒋介石在沈阳训示,特地赶来,他向蒋介石提出一个大胆的计划,既然共军铁了心要会战,何不将共军七十余万的兵力消灭在锦沈。蒋介石立刻明白,范汉杰说的是锦沈会战。韩先楚告诉朱瑞,范汉杰是打防御战的老手,义县不仅有大量的地堡、掩体、交通壕,甚至还有护城壕,打起来一定很艰难。韩先楚说的确实有道理,但朱瑞说这也正好成为他们步炮协同的试验场。

以前炮少,他们在炮火战力上就弱于对手,现在不一样了,他们可以先在炮兵火力上碾压对手,从炮兵只是作为步兵的一种攻防补充,转变为先用更强的火力摧毁敌人的防御工事,再配合步兵的攻击行动进行纵深配合打击,最大限度减少我军的伤亡,这才是更现代的战争方式。范汉杰了解林彪和毛泽东,毛泽东不会想输了以后会怎样,而林彪不同,他非常谨慎,锦州一战如果失败,林彪在东北的老本就全都没了,而林彪的谨慎正是他们的战机。

范汉杰说,守住锦州半个月至一个月没问题,届时沈阳的主力西进截断共军的后路,傅作义的主力再攻打西面,锦州从中央突围,形成三面合围之势,可将共军在东北的战力全部消灭。蒋介石认为他这个锦沈会战的蓝图很好,但蒋介石也有难处,傅作义不肯作战,卫立煌也不肯出沈阳。范汉杰提醒道,沈阳的全部兵力,不完全掌握在卫立煌的手中。

第14集剧情介绍:攻打义县时间提前

沈阳的全部兵力,不完全掌握在卫立煌手中,蒋介石意识到范汉杰说的是沈阳城外的廖耀湘。之后蒋介石命廖耀湘为西进兵团司令,对他下了委任书。“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苟吾人而能具必死之决心以剿匪,则士卒,必能以勿生还之勇气而尽忠”,听到范汉杰说这句话,蒋介石登时明白范汉杰一定是认真读了《剿匪手本》。很快,蒋介石离开东北,卫立煌坐车匆匆赶来,却只看到了飞机的残影。

侯镜如兵团和廖耀湘兵团引起了毛泽东等人的注意,其中侯镜如兵团是傅作义东拼西凑而成的,不足为惧。傅作义和卫立煌一样,把他们手中的兵视为立身之本,绝不会轻易抛出所有家底帮助蒋介石。蒋介石前往北平和傅作义见面,他苦心劝说傅作义出兵援助锦州,因为锦沈会战是国共双方在东北的终极对决。傅作义问他胜利的可能性有多大,其实蒋介石也没有多大把握,但他知道这次会战非常关键。

傅作义最终表示,如果东西两个援锦兵团能够全力以赴,他就愿意出兵锦沈会战。东北野战军指挥部军列停在彰武,林彪告诉刘亚楼,情况有很大变化。蒋介石这次东北之行,定下如下策略,范汉杰在锦州牵制东北野战军助力,侯镜如的东进兵团由葫芦岛向东进攻,廖耀湘的西进兵团由沈阳向西攻击,再加上空军和海军协同,企图一战歼灭东野主力,打开东北局面。毛泽东收到情报,立刻召集周恩来等人开会。

他们认为既然援军迟早要到锦州,那他们就先一步攻占锦州,反过来再对付援军。毛泽东给朱瑞和韩先楚下令,让他们将攻打义县的时间提前,要在一天之内攻下义县,这一战是决定锦州战役的关键。义县西南城外,东野战士们连夜修筑战壕,为提前进攻义县做准备。敌人用炮火压制,反被解放军炮纵死死压制住,东野战士继续挖战壕。韩先楚收到上级命令,告诉朱瑞要把攻打义县的时间提前,哪怕准备尚未充分。

第二天天亮,义县守军就发现共军已经把战壕挖到了城下不远处,瞬间感到岌岌可危。攻打时间已到,朱瑞下令发射炮火,对义县城发起猛烈进攻。守军措手不及,向范汉杰打电话求助,可是范汉杰却让他们自己撑住。卫立煌得知范汉杰不打算派出锦州的兵去援救义县,便即刻明白义县守军已经成为了一个弃子。卫立煌气急败坏挂了电话,如果他带着沈阳守军倾巢而出,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被遗弃的义县守军。

炮纵将义县城墙打出了好几个大窟窿,朱瑞告诉韩先楚此时可以发起进攻,韩先楚下令对义县发起总攻。由于时间太赶,有暗堡没有被完全摧毁,他们因此牺牲了不少的同志,炮纵紧随其后炸掉暗堡,帮助韩先楚部队最终攻下义县,用了不到6小时的时间结束战斗。中央军委对义县之战大加赞赏,并打算让韩先楚写下经验,争取打锦州的时候能用上,可随着林彪列车停在彰武的消息传来,众人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此时的林彪担心蒋军的东西援军包围,会将他的东野军全数歼灭,他让作战处出具一份回师长春的可行性报告,虽然他和刘亚楼和罗荣桓说这只是一份预案,但两人都看得出来林彪对于锦沈会战的犹豫不决,蒋介石与范汉杰打电话,范汉杰对于守好锦州胸有成竹。

第15集剧情介绍:朱瑞不慎踩中地雷牺牲

如果林彪后撤长春,必定会给国民党攻打共军提供胜算,此时的林彪是犹豫的,顾祝同和蒋介石一致同意派一支队伍去捅林彪的后方。自东北人民解放军攻克四平后,长春成为一座孤城,国民党军剿总司令郑洞国指挥十万人驻守长春,企图牵制东北人民解放军主力,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决定对长春采取久困长围的方针,军事包围、政治攻势和经济封锁三管齐下,长春国民党守军因此军心涣散,厌战情绪和逃亡投诚现象与日俱增。

郑洞国独自出门,看到了长春的真实状况,感到无可奈何。随后,郑洞国拿着蒋介石的命令去找60军军长曾泽生商讨,最终曾泽生不得不同意和新七军一路,做一定程度的突围和努力,同时还要关注军中的共党活动,做好共党清剿行动。敌军两线的兵团已经陆续出发,长春郑洞国的反击,让共产党的防守压力增大不少。即便如此,刘亚楼还是认为应该要坚决执行中央军委的命令,但林彪觉得,再坚持下去,他们就是自投罗网了。

林彪让他们给中央回电,请求撤出锦州前线。中央得知林彪的电报内容,赶紧开会讨论。刘少奇得知林彪想回师长春,生气地大喊,这简直是胡闹。周恩来分析林彪的心理,他建议给林彪写封信好好劝说,毛泽东严厉说不必写信,东北野战军必须在限令十日内拿下锦州。林彪争正与各个官兵讨论回师长春的路线,刘亚楼和罗荣桓想了一夜,还是决定来劝说林彪攻打锦州。林彪依旧没有下定决心,他需要时间再好好想想。

义县城外,赵兴元告诉一营的同志,攻打义县的时候他们表现出色,得到了韩先楚的赞扬,接下来打锦州一营还是打头阵。没有打仗的时候,赵兴元会亲自教战士们学词,还教给他们一首诗。朱瑞炮兵部队没能发现义县城外新修的一些暗堡,导致义县之战损失了不少炮和战士,他为此和战士们发火,韩先楚劝说他别发那么大火,义县之战中炮纵的表现到底还是得到中央的表扬了。

刘亚楼和罗荣桓忧心忡忡,生怕林彪真的会回师长春。战后,朱瑞和韩先楚望着义县城墙被打穿的地方,这里是9师主攻的方向,但由于炮纵没能及时发现城墙里修筑的暗堡和工事,导致攻打的时候牺牲了不少的战士,朱瑞恨不得替那些战士躺在这儿。韩先楚默默蹲下,把一抔黄土装进口袋里。关于战斗和教育,朱瑞认为,要面对敌人的全面反击,炮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所以要将战斗和学习结合起来。

他希望韩先楚能去他的炮兵学校做好教育,韩先楚欣然答应。朱瑞在义县城里查看弹着点,却不幸踩中反步兵地雷,壮烈牺牲。刘亚楼和罗荣桓将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林彪,林彪得知他牺牲的原因,什么也没说,转身抓了一把黄豆撒向空中。蒋介石去北平开会,听到国民党军官在庆贺共军炮兵司令牺牲的事,他严厉指责这些人,同时指出朱瑞是值得他们尊敬的好对手,四下立刻噤若寒蝉。

朱瑞的牺牲让刘少奇、周恩来众人非常难过,义县之战要不是有朱瑞的炮纵配合,是绝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被打下来的。毛泽东说,当初中央本来想命朱瑞为副参谋长,但朱瑞一声以炮为痴,不在乎功名利禄,他在东北一手建立起炮兵,为东野军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朱瑞是真正的共产党战士,他的牺牲是共产党的极大损失。朱瑞的死,给林彪造成巨大打击,同时也警醒了他。

林彪给中央发电声明前电作废,东野全体战员将会不遗余力地投入攻打锦州的战斗中。共产党全面包围了锦州,蒋介石在天津溏沽军港做战前动员,鼓励战士们胜利会师。东北野战军指挥部暂时落脚在牤牛屯,大战在即,刘亚楼看出林彪的紧张,但林彪却犟着说自己没有紧张。

第16集剧情介绍:塔山成东北决战要地

大战在即,蒋介石让杜聿明在华东挑事,意图对东北决战造成影响。周恩来提出,东北决战双方投入的兵力将超过百万,自我党建立以来,规模如此大的战役,对每一位共产党人和每一位指挥员都是一次最严峻的考验。刘少奇认为林彪的顾虑并不是没有道理,华东和华北的格局都可能会因为东北局势而发生战局的改变。毛泽东没想那么多,他认为仗打起来,党的兵力会越来越多,仗会越打越勇,这是不变的铁律。

毛泽东电告林彪,让他在保证围困长春的同时,大胆地调一部分兵力南下,减轻北宁线我军的压力,至于锦州之战,将会是一场历史性的会战,关乎东北存亡和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林彪和东野的将士们,将会经历一场血与火的考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郑洞国在长春的困兽之斗,不足以让林彪将攻打锦州的一部分兵力派去长春,他现在已经决定背水一战,罗荣桓指出,他们背水一战的关键在于塔山。

塔山是东进兵团支援锦州的必经之地,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共军派了那么多人守住塔山。国民党方非常自信,弹丸之地的塔山,用炮弹砸都能把它砸平,许多将军向蒋介石承诺,半天时间就可以拿下塔山。与此同时,林彪也明白塔山战略地位之重,此前他一再犹豫是否要打锦州,就是因为塔山。历史上从未有过在塔山这种地带抵御敌军强大攻击的先例,这也是他的顾虑之一,所以他们一定要做好敌军东进兵团攻破塔山的准备和预案。

中央分析,塔山一战必定惨烈,林彪的计划传来,他打算把吴克华和胡奇才的4纵用于守塔山,毛泽东等人纷纷觉得这个作战计划很好。此时4纵已经在塔山设防,挖战壕和修筑工事,第10师第28团2营6连1班班长孔守法以前曾被战场的血腥吓尿过裤子,被其他人拿着这件事来取笑,孔守法对他们一顿呵斥,继续命令1班修筑工事,而当想起那天战场上的腥风血雨,他依然感到后背发凉。

副司令胡奇才查看地势后,决定在塔山村设防,放弃在高地防守。王翠云带着后勤部队进村,向村民们搜集木板给前线战士用于修筑工事,流浪的乔三本想起自己曾经当国民党兵时,向王翠云的男人武雄关开过一枪,他内心的悔恨和愧疚,让他一直无法介怀。胡奇才的战略让4纵内部议论纷纷,林彪思考后,领略到胡奇才这么做的目的。虽然这会让战士们暴露在敌人的战火之下,但为了阻敌前进,胡奇才不得不这么做。

1班修筑的工事连小小六零炮都顶不住,胡奇才呵斥他们,严格要求修筑最坚固的工事、地堡和掩体,这次打的是阵地战,要在敌人的炮火打下来时保存有生力量,之后再予以反击。做好战略部署后,胡奇才坐在一旁,战士高玉宝不会写黎字和害字,看到胡奇才有笔,便向他询问这两个字怎么写。胡奇才得知他只认得两百个字,就敢写小说,意外之余又听高玉宝的话有所启发,更加坚定他们这一仗能打赢的信心和决心。

林彪和罗荣桓看到老百姓们自发把门板捐出来给塔山做工事,纷纷感慨不已,有老百姓这样的支持,东北野战军一定会胜利。内心愧疚的乔三本一直没离开,看到王翠云搬动木板有困难,他主动上前帮忙。在锦州攻下之前,塔山一定不能丢,林彪给吴克华和胡奇才下了死令,哪怕只剩下最后一个人,也要死撑在塔山之上。夜里降温,孔守法给大家讲述自己以前打仗的事,那时候条件比这儿艰苦多了,人一动不动坐那儿十分钟,小命都没了。

大家听他一说,顿时觉得现在也没这么难熬了。南京,蒋经国的行动让党国的元老人人自危,蒋介石开完会回来十分生气,宋美龄指出,蒋经国的行动会让他们的换马计划失败,后方不能动,而前方需要一场大胜仗才行。

第17集剧情介绍:国民党提前对塔山发起进攻

塔山阻击战第一日,阙汉骞对塔山提前发起进攻,不少没有准备的战士被炸伤炸死,孔守法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试探,而是总攻。西柏坡的中央得知国民党提前发起进攻,他们均认为务必要守死塔山。顾祝同得知阙汉骞提前发起进攻,十分生气,蒋介石解释,只有尽快拿下塔山,才能解范汉杰之困。前线炮火之大,死伤人数众多,林彪命令吴克华誓死守住渔山岛,避免敌人将渔山作为支点绕过塔山,从葫芦岛直扑锦州。

敌人提前发起总攻,赵兴元命令同志们赶紧回到战斗位置。卫立煌得知提前对塔山进攻后,很是意外,范汉杰称这比一些裹步不前的将领要好多了。卫立煌的人也认为塔山一定会被拿下,他开始动摇,想着要不要动身去分一杯羹。范汉杰也不怕卫立煌来抢功,他认为首功肯定是锦州的。手下人来报,渔山岛迟迟打不下,范汉杰看到地图,立刻明白共军把工事修筑在塔山村的目的,这下阙汉骞是吃到硬骨头了。

孔守法看到战士老王死了,来不及悲伤就投入激烈的战斗中。敌人冲了上来,孔守法命令投掷炸弹,冲锋号响起,他们上刺刀与敌人拼杀,国民党被第一次被打退,但紧随其后是敌人密密麻麻的炮火攻势,孔守法不得不下令撤退,他和另外两个新兵被阻隔在敌人身后满是尸体的大坑里,上面全是敌军,孔守法知道他们回是回不去了,给这两个战士讲起自己孔小胆的故事,那时他还是个新兵蛋子,被战事的血腥吓尿了裤子。

后来老是打仗,他就慢慢克服了心理的恐惧。可总呆在这儿也不是个事,孔守法决定带他们冲出去。他们穿上国民党的衣服,戴着敌军的帽子,愣是混入了国民党军中,将他们指挥炮火的点一锅端掉,大喊着有共军,引发国民党内部的恐慌,在所有国民党军往后撤的同时,他们逆着走,很快被国民党军发现,副司令员胡奇才看到他们是自己的战士,立刻下令停止开枪。三人撤回阵地时,身上中了不少子弹。

但这三人也是命大,相互扶着,回到了我方阵地,同志们赶紧下去接他们。塔山打了一天都没打下来,阙汉骞气急败坏下令夜里继续打,林伟俦冷嘲热讽地说,白天都打不下来,夜里又能干什么。林伟俦认为大家都是军长,他不愿意听阙汉骞的指挥,明天他们各打各的,他这番话让阙汉骞气得不轻。塔山防守非常困难,东野军指挥部亦决定提前对锦州发起进攻,主攻方向定为北边。

刘亚楼说,有韩先楚在,锦州北边一定能打下来。听到这儿,韩先楚也明白了,他们都觉得塔山无法守下来,所以不选择在南边进攻,生怕到时候敌人从塔山冲过来会腹背受敌。韩先楚保证尽快打下北面,为了塔山能少牺牲一名战士,也为了建立坚固的战略后方。

第18集剧情介绍:塔山没丢配水池被一营攻下

塔山阵地前线守得十分艰难,战士徐忠智失去了一个胳膊,还在撑着打,四连五班就剩下了几个人,徐忠智让剩下的人把家伙抄起来,等国民党军上来后与之肉搏。国民党军一寸寸地搜上来,他们拼着最后一口气杀死了好几个敌军,最终壮烈牺牲。中央军委和东北野战军总部从一开始就准备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塔山,这是一场异常惨烈的战斗,部队里打了多少年仗的将士们都没见过这么艰苦的场面。

塔山防守战,许多战士被打得腰断骨折、双目失明、耳聋口哑、浑身是伤,依然还坚持在阵地之上。塔山,被血色染红了,无数的烈士将热血撒在这里,为解放东北流尽最后一滴血。塔山真实的战况传来,顾祝同告诉蒋介石,阙汉骞和林伟俦夸大了战绩,目前只拿下了共军的前沿阵地,共军固守塔山的主力部队还在,但阙林的部队已经无法再向前推进了。塔山还在的消息传到西柏坡,众人为之松了一口气。

敌人62军也已经上来,但和54军的配合并不默契,阙汉骞和林伟涛不服对方,真实的国民党内部其实就是一盘散沙。韩先楚和罗舜初发现塔山的炮火停了,不知为何。蒋介石给阙汉骞下令,今天全军休战一天,等待罗奇和他的独95师。林伟俦这才知道塔山不好打,他为昨天的莽撞向阙汉骞道歉,听说他们要等罗奇和95师上来再打,林伟俦感到不解。据说是罗奇建议空出一天时间去勘察共军地形。

林彪、罗荣桓和刘亚楼等人得知国民党军停战一天,感到很高兴,林彪下令让塔山战士修筑好工事,吃饱饭,以旺盛的精力继续投入战斗中。胡奇才一直在前线指挥作战,他命人在前面埋下地雷,届时根据敌军的情况予以反击。修整这天,同志们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胡奇才对孔守法大加赞赏,称赞他带了两名新兵杀死了敌军几十人,还摧毁了敌军的炮火点,甚至还活着带两名新兵回到阵地,胡奇才让他讲讲这两年的经历。

孔守法讲的话很朴实,他认为只要大家一条心,就没有守不住的阵地。赵兴元主动向团长请战拿下配水池,锦州城北的配水池是锦州的门户,赵兴元有信心,也有决心拿下配水池。范汉杰得知塔山停下了进攻,他苦苦请求顾祝同不要停下进攻,可顾祝同总是说一切按照计划进行。一营修筑好工事之后,开始用炮纵对配水池猛攻,但配水池的工事修筑得十分坚固,炮纵的炮火打上去全是白点,时间已经不多了,赵兴元下令进攻。

配水池的暗堡非常多,防御工事做得非常足,一营一连冲上前把那几个碉堡炸毁,而后躲在战壕中,这里的战壕也被敌人埋下了炸弹,一连来不及撤退,几乎全部牺牲在这里。赵兴元看到后心痛不已,和剩下的连队一起往前冲,为战友们报仇。最后他们终于拿下塔山的前沿阵地红房子,正在加紧修筑工事,以应对敌人随时的反扑和反攻。这一仗打下来,一营损失了近一半的兵力,但韩先楚知道现在还不是把预备队派上去的时候。

此时,敌军派出飞机,赵兴元的一营打得非常艰难,刘永秀负伤动不了了,赵兴元带着剩下的同志继续冲锋。韩先楚发现配水池的防守非但没减弱,反而增强,他认为这里头一定有问题。所以他带了几个人摸上去,找到了配水池和大疙瘩之前的暗道,确认敌军就是通过这条暗道输送兵力增援到这两个阵地上的。一营只剩下了六十二名战士,团长要求赵兴元撤下,但赵兴元坚决不撤,这里躺满了一营的同志,他们一定要攻下配水池。

三营带兵过来支援,在两个营的攻势下,配水池终于被攻下。炊事班班长把一碗肉放在一营战士的尸体旁,忍不住痛苦大哭,他们曾说等打下配水池就回来吃碗肉的,可现在他们都吃不到了。

第19集剧情介绍:东野主力发起锦州总攻

塔山阻击战第4日,眼看着蒋匪军派来的人越来越多,乔三本劝说王翠云放弃继续运送物资。但王翠云不同意,坚决要给前线的战士送去物资。高玉宝成为团通信员,看到解放战士李大江,遂采访他几个问题。解放军战士马庆看不起他们这些解放战士,和他吵了起来,两人闹得很凶,甚至到了动枪的地步。连长因马庆破坏团结,不把解放战士当战士而将他撤到炊事班。连长和高玉宝到一旁说话,高玉宝没想到他们的冲突这么大。

罗奇用望远镜看到共军仍在修筑工事,经过前两日的强攻,共军不见任何疲乏之态,阙汉骞和林伟俦认为是停战那天留给了共军喘息的机会。罗奇问到为何他们阵地坚守得如此稳固,林伟俦总结两点,其一是官兵意志坚决,其二是他们的战术可圈可点。罗奇认为攻下塔山势在必得,便决定让独95师单独正面突击,阙汉骞觉得此计不妥,但罗奇说这是蒋介石的命令。林伟俦和阙汉骞两人都知道,罗奇这是想抢打下塔山的功劳。

打塔山的这段时间,阙汉骞和林伟俦已经深刻了解了共军战士的威力,而对于初来乍到的罗奇,显然他还是低估了塔山守军的实力。54军、62军和95师联合攻打塔山这天,是塔山之战中最惨烈的一天,国民党军所有海军空军力量配合,塔山阵地遭到碾压式的摧残,独95师猛攻,塔山阵地遭受更大的考验。周恩来向各位讲述塔山战况,塔山伤亡非常巨大。毛泽东电告林彪,锦州攻势需要抓紧,要雷霆出击,不留给敌人反抗的时间。

罗奇向蒋介石汇报塔山战况,他扭曲事实,说责任都在于林伟俦和阙汉骞身上,是他们将独95师推到正面进攻,意图坐收渔翁之利。蒋介石允许罗奇动用沈阳剿总的储备军费,命令他在14号必须拿下塔山。第二天,罗奇拿出金圆券,用钱鼓励战士奋勇杀敌。三连打完,高玉宝跑去通知八连顶上。这些个连队,有些人饭都没吃饱,就一个一个上,高玉宝看着那些碗,内心情绪震荡。在这一瞬间他觉得,这或许就是战友们的最后一餐。

毛泽东这边得知蒋介石几乎动用了能调用的一切力量,他甚至把锦州大部分的金圆券储备都用上了,他想孤注一掷,用金钱和一切兵力来赢得胜利。通信员传来消息,塔山东侧阵地已经被攻破。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林彪打电话给吴克华,他下了死令,让他务必补上东线阵地的缺口。吴克华誓死保证守住阵地。4纵是东野的老底,这样打,难保4纵不会被全部打空,而林彪坚定表示,预备队不能派上去。

李大江拼着最后一口气炸死了几十个蒋匪军,敌军朝他开枪,就在此时,兄弟连队冲了上来,蒋匪军被打退。他们连队就只剩下马庆和李大江,即便已经身中数弹,马庆和李大江依旧坚守阵地,李大江甚至单手举着机枪对敌军进行扫射,马庆则将装满子弹的弹夹递给他。二人牺牲时,还保持着递交弹夹的姿势,高玉宝看得仰头痛哭。东野没有用预备队,全部用受伤的同志反冲锋,再次把阵地夺了回来。

廖耀湘兵团已经占领彰武,形势更加严峻。锦州总攻发起,韩先楚下令让炮纵对锦州进行猛烈炮火攻击,炮火打到了范汉杰的头上,东进兵团和西进兵团迟迟未见踪迹,而听着锦州的战火声,阙汉骞明白锦州或许是等不到他们了。范汉杰气冲冲给阙汉骞打电话,质问他们为什么还不来。阙汉骞认为此时不能再打塔山,他们应该寻找别的出路前往锦州。此时,东野军突破敌外层防线,进入了城市巷战,塔山阵地也没有丢,敌军攻打塔山的兵力缩减到三个营。

廖耀湘打彰武的目的很明确,他是为了断东野的粮食补给线。另一个消息传来,廖耀湘手下的人大肆抢夺粮食等物资,争夺用汽车等运输物品到缺粮的新民和沈阳等地高价出售,俨然是一群烧杀抢掠的兵团,只会谋取暴利。

第20集剧情介绍:锦州被攻克东北局势逆转

廖耀湘切断了经彰武到阜新、义县的后方供应线,而克诚同志紧急动员大批民工,用骆驼、骡马驮运粮食、弹药从通辽通过沙漠地区绕道运往前方,供应可以很快被恢复。乔三本一直跟着王翠云的后勤部队运送粮食,从塔山到通辽,他都没离开过,有人问他是不是看上王翠云了,乔三本说他谁都没惦记,只是为了还心里的债。途中休息时,王翠云和乔三本聊了起来,她说到了梁士英给自己写的信,想必此时的梁士英应该在锦州的战场上了。

锦州战场,进入城市巷战后,东野军战士对敌人紧追不舍,蒋匪军如同丧家犬一样被打得屁滚尿流。梁士英不要命似的往前冲,直直地冲进一个屋子,屋子里站着好几个蒋匪军,他们惧怕于梁士英的不怕死那股劲儿,也没想过以多胜少,愣是乖乖地把枪放下了。后面的战士跟上来,排长看到梁士英还好好的,终于放了心。尔后又质问他为什么不要命地往前冲,梁士英自称践行首长的话,锦州之战就是关门打狗,要有一股往前冲的狠劲。

纺织厂发现暗堡,团长让二排顶上,临去前,排长再三叮嘱梁士英别再硬上,他年龄小,要留着小命回去好好孝敬爹娘。纺织厂有两个暗堡互相照应,上面还有机枪阻挡,八连他们无法靠近,二排过来支援,梁士英不怕死,他扛着炸弹往前冲,以身子挡住洞口,阻止敌人把炸弹丢出来,梁士英在这里壮烈牺牲。随后,另一个暗堡也被摧毁,东野军拿下了纺织厂。国民党军锦州指挥部,将领说,工事再硬,也扛不住共军一个个用命来拼。

锦州告急,范汉杰安抚众人,只要再坚持一周的时间,就会赢得胜利的。但实际上他的心里并不这么想起,或许一周之后,国民党军就要对他的遗像鞠躬致意了。想到这儿,气愤的范汉杰一怒之下,将手里的酒瓶甩到蒋介石的照片上,留下一句各奔前程后离开。1948年10月14日,东北野战军按照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电示,集中主力,在炮兵火力的支援下,向锦州城发起总攻,经过31小时的激战,于15日傍晚攻克锦州,全歼国民党军约10万人。

这次锦州之战,俘获东北“剿总”中将副总司令范汉杰等人,完全封闭了东北国民党军从陆上撤向关内的大门。毛泽东等人召开会议,起草嘉奖令,对锦州战役、对守卫塔山的将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守卫塔山,牺牲了诸如马庆、李大江等烈士,战争结束之后,他们给烈士立下坟冢,人民和战友不会忘记他们的牺牲。攻占配水池的连队也得到了嘉奖。此次锦州之战和塔山守卫战,战士们付出了血的代价,终于获得了最终胜利。

蒋介石在会上问责阙汉骞,阙汉骞反驳他的话,蒋介石震怒,下令让人将他拉出去毙了。顾祝同连忙阻止,先让人把阙汉骞带下去。林彪、刘亚楼和罗荣桓让人把范汉杰带来,范汉杰很敬佩守塔山的将士,决策需大智,死守需大勇,塔山守卫所完成的,简直是不可完成的使命。而现在范汉杰也明白,国民党不讲团结,各自为战,没有一个共同的信仰和目标,个人的勇猛在国民党的体制中是没用的。

范汉杰作为黄埔一期的学员,他向东野军和共产党中央表示敬意。东北局势大变,蒋介石决定派一个人过来,他认为此人可以力挽狂澜。徐州的刘峙和杜聿明都不明白锦州为什么会败,刘峙认为共产党下一步的目标不是华北傅作义,就是现在华东这块肥肉,他让杜聿明有退路也给自己指一条,而杜聿明认为越是局势紧张的时候,就越是不能想退路。

第21集剧情介绍:长春问题亟待解决

杜聿明收到蒋介石急电,蒋介石让他放下徐州的一切工作前往沈阳。杜聿明向蒋介石汇报,他说徐州剿总已经做好准备,他出具一份详细的作战计划,会战名字叫做徐蚌会战,具体而言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在华东战场寻找共军主力,抓住战机,利用机械部队灵活快速的优势迂回包抄。蒋介石认可他的这份作战计划,但他却让刘峙来当总指挥,计划让杜聿明去东北。杜聿明闻言很震惊,刘峙的能力不够,这些年又退缩保守,实在无法担此大任。

刘亚楼将杜聿明被调回沈阳的情报告诉林彪,并将蒋介石的目的一并说出。蒋介石之所以派杜聿明去东北,实则是想利用杜聿明架空沈阳的卫立煌。刘峙对于杜聿明的调动,显得异常高兴,他认为国民党打不过共产党,目前要做的就是固守现有的一切。杜聿明得知刘峙将自己的计划丢在一旁,根本没想过要实施这个战略计划。他知道刘峙退缩保守,但没想到他竟然敢违抗蒋介石的命令,固守一方做他的缩头乌龟。

杜聿明抵达沈阳,卫立煌自称公务繁忙,没来得及给他接风洗尘。杜聿明质问他为什么不催一催廖耀湘攻下锦州,卫立煌直言,他就是想让廖耀湘带着他的部署回到沈阳。卫立煌认为锦沈会战失败的原因是人祸,杜聿明加上一句,他卫立煌就是人祸的根源。因为他消极怠战,所以导致范汉杰孤立无援、锦州失守。一番交谈下来,杜聿明自知与他道不同不相为谋,便不再浪费口舌与他谈话,戴上帽子离开了。

苏联阿洛夫送给毛泽东一双苏联的皮鞋,都是根据毛泽东脚的大小来设计的,但毛泽东怎么穿都不舒服。廖耀湘收到了两份电报,一份是来自卫立煌的,另一份是来自杜聿明的。他们两人的命令截然不同,让廖耀湘左右为难,所以只能按兵不动。毛泽东担心卫立煌会在营口海运撤退并向华中增援,所以务必要在东北将卫立煌部队彻底歼灭。林彪有了新想法,先打长春,尔后再歼灭锦沈之敌。

事到如今,罗荣桓说长春的问题是时候解决了。共产党利用广播,劝说长春的国民党军弃暗投明。身在长春的郑洞国收到蒋介石的信,看完后就撕碎了。飞机给长春送来军粮,饿急眼的百姓抢粮,被国民党军殴打,林锐章阻止他们殴打百姓。但之后不久,一群手无寸铁的长春百姓再次冲上来抢粮,林锐章阻止无果,许多百姓被杀害,林锐章也因阻止而被误伤,倒在地上流血,最终失去了生命。

曾泽生被下属劝动,他去找郑洞国,再次问出那个问题,他们到底还在坚持什么。郑洞国将郭汝瑰寄给自己的信件给曾泽生看,他说他们在长春一直以来坚持的不过是蒋介石的面子而已。曾泽生拐着弯劝说郑洞国投诚,郑洞国已经知道他们60军已被共产党控制,投诚之路不可避免,他不想做阻拦,也不能再多做阻拦。

曾泽生起身,郑洞国对他说好自为之。

第22集剧情介绍:郑洞国在长春投诚

林彪让罗荣桓告诉长春前指,新七军内部必须攻破。此时的北平,蒋介石召集杜聿明、傅作义、卫立煌等人开会,卫立煌与蒋介石、杜聿明的看法不一致,他认为廖耀湘应该撤到沈阳,而不是西进打锦州。但他不敢忤逆蒋介石,最终只能表示让廖耀湘西进收复锦州。傅作义不表态,全然表示一切听蒋介石的安排,蒋介石对他这副样子显得很无奈。郑洞国发来一份电报,上面只有四个字——来生再见。

杜聿明和蒋介石均以为他要决心成仁了,脸上纷纷露出悲伤的神色。彼时的长春,曾泽生已经控制长春几个师,只剩下新七军和郑洞国总部没动静。他们刚要动身前去,就传来新七军的动静。郑洞国接到新七军参谋长龙国钧的电话,新七军已经决定放下武器投降,接受共产党军队的改编。郑洞国心里悲凉,但他说自己不会阻拦。龙国钧劝说他一同投诚,但郑洞国有骨气,他不愿意投降。

很快,郑洞国听说共军已经把银行大楼重重包围,守卫部队在和共军浴血奋战,誓死不退。闻言,郑洞国什么都没说,把自己锁在办公室里。郑洞国牺牲的消息传来,蒋介石正准备和杜聿明为他拟唁电,结果这是误传。郑洞国不仅没有牺牲,而且还在部下的胁迫下向共产党投降了。蒋介石便在全军通报,将郑洞国说成是壮烈牺牲。东北的决战形势已成,傅作义不会跑,早晚要对他完成战略包围。

至于华东战场,毛泽东的下一步战略部署是吃掉整个黄百韬军团。华东战场,朱德、任弼时等人都认为暂时不要打这么大,毛泽东指出蒋介石估计也是想且战且退,所以他们必须要扩大战局,打碎蒋介石的这种幻想。陈毅和邓小平即将要与刘伯承分别,去攻打郑州,陈毅做了一顿分别宴,刘伯承建议他们把中野最精锐的部队带去攻打郑州,他在豫西只需要对付白崇禧,实在不行他就带队上大别山打游击。

傅冬菊看到国民党和共产党对于郑洞国的生死说法不一,和父亲傅作义就此事聊了几句。蒋介石来到北平,要求今日见傅作义。杜聿明抵达沈阳的蒋介石行馆,卫立煌姗姗来迟,他觉得杜聿明此次前来不安好心。杜聿明索性和他坦诚相待,希望他能派兵去辽西战场,卫立煌也不再藏着掖着,他之所以不出兵,是因为他不想让手下的兵去做无谓的牺牲,二人此次谈话不欢而散。

蒋介石让傅作义在调令文件上签字,他要调两个兵前去支援侯镜如。傅作义不愿意签字,他的理由是他正在部署一个绝密的计划。这个计划一旦成功,不要说东北的战局,乃至整个中国的局势都会被扭转的。蒋介石看到计划后不久,给杜聿明打电话,声称傅作义的部队另有任务,廖耀湘部继续向黑山挺进,杜聿明则要尽快说服卫立煌调出沈阳的兵力支援辽西战场,积极参加围剿林彪所部的战斗。

杜聿明不得不调来学生部队,让他们进行实弹训练,准备跟正规部队上战场,其中就包括林稚文和魏友明。杜聿明认为这群学生一定打不过共军,既然如此,部下不解为何他还要派这些人上场。杜聿明这么做,是坚决践行蒋介石的话,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而且这些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沈阳家庭,他只有这样做才能让这些家庭不敢逃离,让沈阳上下一心。

林彪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不让东野主力去打锦、萌,主力要坚持在辽西平原上打大歼灭战。罗荣桓和刘亚楼这次坚决支持林彪的这个方案。

第23集剧情介绍:廖耀湘兵团被包围

林罗刘提出的战略方案传到中央军委,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都认为这个战略非常好。接下来的安排,以全歼廖耀湘兵团为目的进行部署。毛泽东指示,要不失时机,坚决发扬我军连续作战的威风,争取大胜。蒋介石坚决要求廖耀湘西进攻打锦州,廖耀湘只能答应。林稚文收到张婉心的来信,正看信时被国民党抓去严刑拷打。国民党认为他已经被张婉心发展成共产党,便试图想从他嘴里撬出点什么有用的情报。

实际上林稚文什么都不知道,被拷打得已经没有个人样,后来还是母亲把祖屋卖掉,用钱买通国民党,这才将林稚文救了出来。魏友明偷偷和旁边的人说,张婉心投靠了共产党,在北平被抓,保密局的人看到张婉心和林稚文有联系,自然要将他抓去严刑拷打一番。现在他也看清楚了,国民党是在杀人,而共产党是在救人。母亲用了家里最后一点钱,准备送林稚文去美国,她叮嘱儿子不要再碰政治,此后只问前程。

他们在路上看到许多穿着学生服装的人被国民党残忍杀害,林稚文毅然下车,与母亲告别,他要去走张婉心走过的那条路,那是一条能够救民于水火的正途。辽西黑山阵地上,国民党军对黑山大虎山一线发起猛烈进攻,但林彪早有准备,国民党军倾尽全力也无法过去。廖耀湘向蒋介石汇报此事,蒋介石依旧让他不惜一切代价跨过黑山,往锦州的方向而去。廖耀湘立刻答应,但向部下传达的却是停止进攻,全面撤向营口的指令。

林彪下令让第7军急行军赶往营口,绝对不能放走廖耀湘的一兵一卒。王翠云带领后勤部队,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势必要将粮食物资送到辽西战场。途中休息时,王翠云和乔三本聊了起来,问起他来这儿之前是共产党战士还是国民党军战士。乔三本不说,王翠云也不再追问。运粮队准备动身,乔三本注意到有两个不怀好意的匪徒,他绕到他们身后,用刀挟持两人,让他们交出手里的枪,转身不许回头。

后来发现这是老李和老刘,他们被编到廖耀湘兵团后被打散,索性就当了逃兵。一路抢砸,看到共产党的运粮队后心生歹意想抢。乔三本警告他们不许惦记运粮队,两人假意答应,却在拿回枪的时候殴打乔三本,逼迫他跟他们一起抢粮。乔三本也假意答应,然后趁其不备反击,杀死了其中一人,但腿也被另一个刺伤。幸亏王翠云及时赶到,救了乔三本一命。杜聿明抵达葫芦岛,但他无法支援廖耀湘,廖耀湘现在只能自生自灭。

杜聿明给廖耀湘的建议是突然转向东边,往沈阳而去,这样还能为党国保住一些有生力量。蒋介石得知东北的部署打得稀巴烂,只好提前让傅作义提前行动。负责此次行动的郑挺锋向蒋介石保证,行动现在就可以开始进行。很快,北平的国民党军开始执行绝密任务,想要外出传达消息的共军卧底也被一一灭口。

第24集剧情介绍:廖耀湘兵团溃不成军

廖耀湘兵团眼见营口被共产党军堵住,廖耀湘改变战略,由南进变为东移,应该是要向沈阳撤退。廖耀湘兵团的突然变向,扰乱了东野军所有的既定战略部署,现在辽西战场已经乱成一锅粥,共产党军这边一时都不知道这仗该怎么打。廖耀湘下令,形成立体滚筒式的战略转移。林彪得知后,也决定来一个立体滚筒式的追击和堵截,具体打法就是拦住先头,截断后尾和夹击中间,各纵队专门打有枪声的地方。

南京方面的情报人员给中央发来急电,南京国防部已得到傅作义在近期有针对华北解放区发动军事行动的报告,但具体行动计划还处在绝密状态,望务必加强警戒。他们再度说到辽西战场,毛泽东说,现在比拼的就是国共双方将士,谁拥有真正的钢铁意志。李德章的3营发现了国民党军第9兵团临时指挥部,李德章让张顺子偷摸过去把天线给剪掉,天线一剪,国民党立刻保护廖耀湘等人撤离,连通讯设备都没来得及带出来。

李德章进去一看,好家伙,这就是廖耀湘兵团的指挥部,没想到他们逃得如此狼狈,什么东西都没带走。此时的廖耀湘下令让人回去不惜一切代价把电台等通讯设备抢救出来,李德章他们正准备带走这些东西,结果被廖耀湘派回来的人包围。李德章立刻下令把东西销毁,冲出去的人务必要将这件事报告给纵队,说明胡家窝棚就是廖耀湘的指挥部这一重要情报。廖耀湘下了死令,李德章的这小支队伍损失惨重,大部分战友都牺牲了。

失去通讯工具后,廖耀湘兵团一团乱麻,他冒着被暴露的危险明码播报,林彪等人于是得知他们要向二道岗子集中,又再听说李德章带人端了廖耀湘的指挥部,他们就确定廖耀湘明码播报的内容是真的。二道岗子有三个,林彪分析出他们最有可能集结的就是新立屯附近的二道岗子,便立刻下令让附近的队伍立刻往新立屯附近的二道岗子集结。房天静带着一小支队伍和营队走散后,他们在途中发现国民党军,以围攻之势要求他们缴枪。

王翠云的后勤部队遇到6纵的一小支队伍,得知他们要给7纵送去物资,6纵就帮他们扫除前面的敌人。王翠云后勤部队整装待发,乔三本拿着枪准备,在等待的间隙,他忽然和王翠云聊起了自己名字的来由,王翠云也和他说起自己与武雄关的事。就在这时,前面战场的枪声停止,他们过去一看,6纵团长已经牺牲。但敌军还没有被打绝,乔三本当即让王翠云他们护送物资赶快离开,他和几个兄弟留下来拖住敌人的步伐。

对方毕竟人数众多,再一看这只是运送物资的民兵,就更加疯狂地咬上来想抢夺物资,乔三本誓死阻挡,最终壮烈牺牲。在这一刻,他已然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兵,为解放事业贡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战场瞬息万变,目前廖耀湘兵团已经被我军压制在一小范围区域中,我军从乱战到合围,正在对廖耀湘兵团做最后的打击。为聚歼廖耀湘兵团,给锦州北上的东野军主力部队争取时间,6纵队经过急行军成功阻断敌人撤退通道,至26日清晨,廖耀湘撤退沈阳的计划宣告破产。

27日后,辽西战场上的战斗更加激烈,廖耀湘兵团被切成两大块和无数小块,各部队失去指挥,更加溃不成军。华北剿总司令部机要室机要员中共地下党员甘霖送回重要情报,傅作义派郑挺锋名义上支援太原,实际上是想趁着中央薄弱,偷袭石家庄和平山县,想一举捣毁我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中央得知这一情报后,也猜到郑挺锋的部队已经出发,此时中共中央十分危险。

第25集剧情介绍:傅作义计划失败郑挺锋溃败

西柏坡余下兵力很少,中共中央现在面临敌众我寡、大兵临近的危险境地。周恩来和朱德都同意转移,但毛泽东提出一计空城计。共军很快在广播中宣布已经得知蒋匪军和傅作义的计划,并表明他们已经做足准备,就等着郑挺锋自投罗网。杜聿明得知此事,觉得一代名将傅作义竟堕落至此,他也不怕丢脸。蒋介石猜测是不是郑挺锋泄露出去的消息,傅作义不这么认为,因为郑挺锋的行动一直是隐蔽进行。

既然偷袭不成,蒋介石便令郑挺锋由偷袭改成强攻。傅作义向郑挺锋下令,郑挺锋一再强调,继续行动等同于自杀,但还是无法改变傅作义和蒋介石的决定,郑挺锋只好下令不惜一切突进。他们在路上遇到一支民兵,这帮民兵早就做好伏击准备,郑挺锋的队伍被打得措手不及。他们以为这是共军主力,连忙撤退逃窜。他们一撤就撤到了30里地之外,现在才开始收拢队伍。对于郑挺锋部队的逃窜,毛泽东、朱德和周恩来感到非常高兴。

蒋介石听闻此事,十分恼怒,直骂郑挺锋部队上上下下都是瘪三。蒋介石让傅作义转告郑挺锋,现在在平山县的不是共军主力,要他一鼓作气冲过去。傅作义犹豫一会儿说,现在或许还不是共军主力,但共军主力很快回来了。为粉碎傅作义部偷袭石家庄的阴谋,中共中央令位于平绥路以北的华北军区第2兵团迅速南下,令华北军区第7纵队率地方武装在沙河以南地区阻击,同时令东北先遣兵团进入冀东,对北平造成威胁之势。

河北涞源,华北军区第2兵团第3纵队司令员郑维山率部队渡河回平山县保卫中央。郑挺锋这支部队遭到围追堵截,他声嘶力竭地对电话里的傅作义说这就是共军的主力,再不下令撤退就一切都全完了,傅作义只好让他们撤回。杜聿明和卫立煌打电话,他说如果东北和华北的各位将军能够多一些报国之理想、少一些自保之实际,那东北的局势也不至如此。卫立煌没对此事有所评判,反而阴阳怪气的说他真佩服杜聿明。

现在东北只剩下沈阳和葫芦岛,卫立煌决定坚守沈阳,等待时局改变。但杜聿明认为他最好在共军形成合围之前,尽快将主力从沈阳撤出。卫立煌告诉他,东北根本不是他们在指挥,杜聿明知道了他的言下之意,只能表示会尽力配合沈阳之坚守。在军事一败涂地之际,宋美龄告诉蒋介石,现在他们是内忧外患,美国杜威依旧要求他们给予钱财支持,如果做不到,他们就会失去美国的支持,蒋介石的总统之位也有可能因此不保。

10月28日拂晓,辽西围歼战胜利结束,东野军全歼廖耀湘军团,廖耀湘本人也落网了。辽西围歼战是辽沈战役的决定性一战,对全歼东北国民党军和解放东北全境具有决定性意义。韩先楚做了一个解放门,让被俘虏的国民党军走过这道门,成为解放战士。解放门可与奈何桥不一样,前者是向死而生,而奈何桥却是从生到死。顾祝同建议尽快把沈阳的守军撤出,但蒋介石坚决反对,并命令卫立煌本人一定要守住沈阳。

汤恩伯向蒋介石汇报,粟裕部队不安生,他怀疑他们又想掀起一场更大的战役。蒋介石不以为意,还以为那只是小规模的骚乱而已。现在所有目光都聚集在沈阳,此时的卫立煌烧掉一些文件,准备逃离,军长周福成认为他的部下可以坚守一个月。卫立煌打哈哈,他表示沈阳一定可以坚守。

第26集剧情介绍:卫立煌弃城出逃沈阳解放

沈阳被东野军围攻,陷入危机,卫立煌准备坐飞机逃跑时接到蒋介石电话。蒋介石在沈阳也有眼线,他知道卫立煌要弃城出逃,打来这通电话就是为了将他一顿臭骂。沈阳城内的一些守军也纷纷跑了,许多大老爷儿和贵妇围在机场闹着要离开,卫立煌也不再管他们,径直坐飞机离开沈阳。魏友明和好几个学生兵负责机场守卫工作,好不容易从人群中跑出来,他们都认为东北要变天了。

辽宁葫芦岛,他们收到命令要销毁锦西发电厂,发电厂的工人被勒令半个小时内撤出发电厂,此举引起民愤。杜聿明前去,命令他们不要炸电厂,只需将军事设施毁掉即可。将领立刻答应,但却在杜聿明刚坐上车开出没多远,他们对手无寸铁的锦西发电厂工人实施杀戮、杜聿明满眼绝望,国军狠绝如此,他们还怎么得民心。房天静领着战士们攻入沈阳,发现了瑟瑟发抖的魏友明。

房天静让魏友明把枪放在旁边,后边会有人来接收他。解放军战士闯入指挥部,意外发现周福成等军官留了下来,还有一些中下级军官。周福成口口声声说他们是火线起义,人都打上门了,他们才说要起义,简直是无稽之谈。不过有一些部队也因此发生争论,到底是起义还是投降,关乎到这些将领的前途和命运,但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他们要让那些真正冒险、弃暗投明的国民党将领看到我党的诚意。

林彪同意罗荣桓的说法,并让他负责把浑水摸鱼的人清出去。1948年11月2日,沈阳彻底解放。辽沈战役是国共双方进行的第一场战略决战,双方投入兵力总计160万人,进行了决定战争胜负的较量,最终以人民解放军的空前胜利和国民党军的空前失败而宣告结束。辽沈战役的胜利,有利推动了整个战略决战的顺利展开。沈阳解放这天,宋美龄张罗着给蒋介石补过生日,但蒋介石把自己关在房里自顾自郁闷。

东北大势已成定局,下一步战略部署就是打开华东战场。辽宁葫芦岛的军用港口,杜聿明撤走国民党军在葫芦岛的最后一批士兵。当年他打响了内战的第一枪,如今又送走了国民党在东北的最后一批士兵,还真是有始有终,但这种有始有终,却显得十分悲惨。顾祝同认为下一步就是华东战场,他建议把兵力交给白崇禧,让他们入主江北。但华东战场的八十万兵力是国民党最后的血脉,蒋介石不肯交给白崇禧。

事后,蒋介石却邀请白崇禧吃饭,坦言要和他冰释前嫌,然后把八十万兵力交给他来指挥。蒋介石可以不干涉他的战略部署,但白崇禧也需要放下以前的成见,尽心尽力打好徐蚌会战。白崇禧答应了,蒋介石就说明日就宣布对他的任命。白崇禧离开,转身就去找了李宗仁,李宗仁认为蒋介石这么做是想保住他的总统之位。现在正是关键时刻,李宗仁提醒他一定要清醒面对。次日,白崇禧乘飞机回去,只给留给一封信给蒋介石。

蒋介石看完信,直言他没有信义,他委任状都拟好了,没想到白崇禧竟然出尔反尔。他焦急地踱步,很快就要得知美国当选的情况了,如果杜威当选,当然是有利于蒋介石。但如果白崇禧背后的人是李宗仁或者司徒雷登,他不免感到压力很大。美国当选结果出来,这个人让他们非常意外,这个人不是司徒,更不是杜威,而是杜鲁门,蒋经国也通过各个渠道了解到杜鲁门是真的连任了。

第27集剧情介绍:粟裕提前发起淮海战役

杜威没有当选,当选的竟然是一直排名后面的杜鲁门,这不得不让宋美龄和蒋介石震惊。蒋介石非常生气,他怒气冲冲地表示他们一定会因此后悔。与南京不同的是,周恩来和毛泽东在推磨子,之后又开会讨论淮海战役。蒋介石经过辽沈战役后,他的拳头收得很紧,华野和刘峙的兵团实力相差很大,毛泽东提醒他们不要忘了还有七个纵队。毛泽东还指出,淮海战役,必须是华野和中野共同执行的联合作战任务,必须是密切配合、协同作战。

朱德分析,刘伯承率中野在豫西牵制白崇禧部,阻止支援徐蚌的黄维兵团东进,陈毅和邓小平已经攻克郑州,向东牵制向徐州西南的邱清泉和孙元良兵团,这一切都是为华野粟裕南下创造条件。毛泽东想趁着发扬起来的士气,打得蒋介石措手不及。他们举手表决,均同意发动淮海战役。蒋介石将作战部署任务交给顾祝同,他自己则忙着后方的事。参谋长张震和粟裕讨论起黄百韬这个人,他们认为此人的确有两把刷子。

邱清泉、顾祝同和郭汝瑰来与黄百韬他们见面,一同商讨作战方案。黄百韬对蒋介石的作战方案有异议,但很快被刘峙驳回,郭祝同边让他们命令绝对服从,准备部署战事。当晚,顾祝同要赶回南京复命,黄百韬叫住他,吐槽起开会结束不久就又转身投入酒池肉林中奢靡的刘峙。顾祝同表示刘峙对蒋介石很忠诚,总比白眼狼的白崇禧要好,以后这种话他要少说。顾祝同还提醒黄百韬,从新安镇撤出后要轻车简从,共产党的步伐非常快。

黄百韬回到新安镇,对下属下令,即刻向徐州回撤。结果接到刘峙的电话,听到命令后震惊不已。刘峙传达蒋介石的命令,让他先在新安镇等待海洲的第44军。战场瞬息万变,粟裕向军委请示,将发起淮海战役的日期从8号提前到6号。但军委的指令明天才能到,可粟裕认为战机不能延误,他们可以一边行动一边等待军委的回复,后勤补给也可以边打边给。6号,华野主力向徐州靠近,军委也来电说让他们随机应变,不用事事请示。

此时的黄百韬集结兵力向徐州靠拢,但还没离开,他们这一行人就被困在桥上。刘峙在新安镇做私盐生意,很多盐商听闻共产党要来了,纷纷跟着第44军一起逃跑,结果把路给完全堵住了。粟裕苦心劝说,让老百姓回家,但他们还是很怕共产党打进来。此时的粟裕等人亦得知黄百韬要逃的消息,他让人尽快做通张克侠和何基沣的起义工作,晚几个小时,黄百韬这条大鱼分分钟都有可能溜掉。宿迁县西北的堰头镇。炮火连天,同志们以身体架桥,助部队过河歼灭敌军。

绥靖3区司令部正在开会,张克侠被盯紧了,一时不能回去指导54军的起义计划。张克侠请求回前线指挥作战,但很快被否决。何基沣两人等了许久,都没等回张克侠,想想也知道他肯定是被软禁了。贾庄和台儿庄都还没动静,粟裕一着急头疼又犯了。周恩来看到毛泽东还没休息,便来和他讲话。周恩来认为,粟裕能否把黄百韬的后路堵住,关键就看第3绥靖区能不能顺利起义。

第28集剧情介绍:淮海战役扩大规模

这场起义不简单,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而张克侠和何基沣是周恩来多年前安插在国民党内部的一支奇兵,这么多年都等过来了,也不怕再等这几个小时。此时的张克侠在房里踱步,然后不顾冯治安的人阻拦,一心要离开。冯治安向刘峙请示,让他下逮捕令捉拿张克侠。刘峙却不以为意,让他把人找回来就行。冯治安挂了电话,气得直骂刘峙是猪。冯治安最终没有按照刘峙说的话做,而是让人密切关注各个关卡,如发现张克侠就逮捕。

张克侠刚到关卡,那里的士兵就接到电话,趁着守卫接电话的时间,张克侠让司机赶紧开车离开,终于回去和何基沣见面。当晚,他们发起起义,次日杨斯德准备发起强攻前,终于看到他们起义了。粟裕得知起义成功,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毛泽东和周恩来也等了一夜,终于等来好消息,这场起义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军事意义。毛泽东电告粟裕,令华野7纵、10纵、13纵迅速通过贾汪、台儿庄南下,直指曹八集,其他纵队继续追击。

冯治安去向刘峙请罪,但刘峙把所有责任都归咎在他身上,丝毫不想自己之前的命令有多么愚蠢。之后刘峙还将李弥调离曹八集,让黄百韬彻底成为孤军,而他此举的目的是保住徐州。黄百韬也知道李弥一撤,他就彻底是孤军奋战了,为此去请求李弥留下一天或者两天,然而李弥并不愿意。黄百韬只好下令赶紧渡河,然后将桥炸掉。刘镇湘看到共产党越来越接近,被迫在余下部队还没过桥的情况下炸断桥,兵力损失严重。

黄百韬兵团中的将领发生争执,刘镇湘坚决不愿意离开碾庄,黄百韬本想继续西撤,但国防部却让他们守在碾庄。另一个消息传来,曹八集已经被占领,现在他们想撤也撤不了了。黄百韬兵团被围在碾庄,徐州北大门已空。北平,医生给杜聿明看完病,他感慨说还是医生好。傅作义告诉他,他现在都是有一些慢性病,医生让他好好静养。尔后杜聿明得知张何叛变、黄百韬被围困在碾庄的消息,顿时感到心悸。

粟裕电告军委,毛泽东看到电报后一直在桌上分析地图和研究战略部署。后半夜,朱德和周恩来睡不着,他们来找毛泽东,在毛泽东的建议下一起登山。他们在山上讨论战略,讨论是否要打这一场大战。11月7日至9日,中央军委根据辽沈战役后全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和中原野战军出击津浦线,国民党军徐州刘峙集团有总撤退的迹象,批准前线指挥员的建议,决定扩大淮海战役的原定规模,由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共同实施,力争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

南京,诸多民众拿着金圆券兑换黄金白银,却得知这些不值钱了,老百姓们自然不买账,闹得一团乱。杜聿明坐车经过看到,也只能叹息。报纸上写的关于金圆券的消息,让蒋介石看到后大为光火。

第29集剧情介绍:粟裕发起碾庄攻击战

有人在报纸上大肆唱衰金圆券,蒋介石看后很生气。陈训恩说当务之急不是控制舆论,而是要想该如何挽回民心。陈训恩接下来说的都是肺腑之言,听得蒋介石不甚高兴。他让陈训恩去找一下民主人士,如张申府等人,组织一场和平运动,他以为这样做会有用。很快,张申府等人开始在报纸上写文章呼吁和平,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别有居心。既然蒋介石想玩舆论之战,毛泽东也表明,他们要用笔杆子赢得民心。

国民党召开会议,郭汝瑰提出作战方案,蒋介石也认同。杜聿明说这个方案很缜密,他没有意见。可在会议结束之后,杜聿明告诉顾祝同,自己不一定会按照郭汝瑰的作战方案进行部署,他由衷地觉得郭汝瑰与其他的国军将领不一样,而且他清廉得有些夸张了。郭汝瑰眼里还有一种清白无畏,很像是共产党的作风。顾祝同却认为杜聿明是想太多了,郭汝瑰深得国防部器重,看来并不像是共产党,杜聿明也希望是自己看错了。

朱德修改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本书的部分内容,在正式付印之前,他还想请毛泽东再审阅一下。毛泽东忍不住想起当年第一次修改这本书的时候,当时蒋介石还如日中天,认为共产党与国民党没有和谈的资格,结果现在他们的败势渐显。杜聿明和陈训恩聊起徐蚌战场,他认为徐蚌已经不是战场,而是刑场。陈训恩同样有此感觉,蒋介石总让他写一些违背良心的文章,令他十分苦恼。

此前杜聿明曾去找过张治中和邵力子,他们都主张真正的和平,并与蒋介石谈过,但蒋介石的态度十分抵触,甚至还说出谁再劝他和谈,就是在让他下野这种话来。距离上次重庆谈判过了才三年时间,政治、军事和民意已经旁落到共产党的手中,也许蒋介石一直不能接受这种改变。杜聿明拖病体去到徐州,冯治安却晦暗不明地说他要去向蒋介石请罪,让杜聿明在这里好自为之。

刘峙想把徐州的烂摊子全数交给杜聿明,杜聿明认为徐州断然不能离开他,而蒋介石也说过,他来徐州是辅佐刘峙的。刘峙见状不再说要离开,而是把军事指挥权全权交给他,但他依旧干涉杜聿明的军事指挥和作战方案。杜聿明就开战略部署会议,邱清泉听完第一个鼓掌,刘峙却认为这是一道险棋,所以最好还是选择稳妥一些的作战方案为好,总的来说就是但求无功,亦也无过。黄百韬看到蒋介石的亲笔信,对于接下来的作战就更有信心了。

粟裕指挥作战,指示要尽快拿下碾庄。此时的碾庄黄百韬兵团,已经做好迎战的准备。11月12日,粟裕兵团对碾庄外围发起进攻,为了炸掉敌人的碉堡和火力,解放军牺牲了很多同志。

第30集剧情介绍:陈训恩无奈自杀

碾庄外围,1排班长王元章匍匐前进,想带回排长的尸体,不料对方开枪射击,王元章受到擦伤。士兵小郑替他上去,结果被害死了。后来蒋军战士听得出来王元章说的家乡话,知道自己和他是家乡人,心下感触,同意让他们来把战友尸体带回,他们保证不开枪。把排长尸体带回去的时候,王元章劝说他们赶快投降,不要再为蒋介石卖命,对方又何尝不想这么做,但他是一个有骨气的兵,流血流泪也不愿意投降。

粟裕去战区医院看望伤员,有些伤员不明白这个黄百韬为什么这么难打。为了激励士气,粟裕拿之前的鲁南战役的胜利鼓舞他们,粟裕最后说,他不仅要保证打下徐州,还要夺取整个淮海战役的胜利。回到指挥部,粟裕开始自我检讨,他攻打碾庄的时候轻敌了,他和张震说,他们得改变思路,换一种战法,毕竟黄百韬是他们的老对手,熟悉粟裕的作战手法。舆论战传来好消息,张申府反其道而行,引起了盟会的反感,近期盟会即将开会将他开除。

蒋介石看到报纸上的文章,亦是气急败坏,转而指责陈训恩没有写文章反驳,陈训恩很无奈,现在的时局都变了。蒋介石没再说什么,直言说他老了,该休息了。陈训恩亦认为蒋介石也该休息了,蒋介石一听他要自己下野,恼怒异常,二人关系降至冰点。陈训恩回到家中,问女婿袁永熙和怜儿是不是共产党,但袁永熙笑着否认了。陈训恩叮嘱他照顾好怜儿,像是在交代后事一样。

果不其然,第二天宋美龄就接到了陈训恩自杀的消息。陈训恩留下了一份遗书,蒋介石暂不发表这篇遗书,虽然瞒不久,但他还是坚持这样做。后来,国民党在报纸上宣称陈训恩是积劳成疾去世,但周恩来告诉毛泽东,他们确认陈训恩是自杀的。毛泽东认为陈训恩进退两难,想以死相谏也在情理之中,但他一定想不到,蒋介石不会听他的。此时的蒋介石让宋美龄联系美国总统杜鲁门,让他发一篇声明,承认国民党政府是中国的执政党。

毛泽东在报纸上写了一篇文章,认为解放战争即将在一年内结束,蒋介石听到直骂毛泽东猖狂。外界也有一些声音认为毛泽东过于自信,毕竟淮海战役的结果目前还不明朗。毛泽东不以为意,大局势的方向已经很明确了。毛主席去看老百姓,与他们非常亲近,西柏坡的老百姓都称呼他为毛主席。司徒雷登认为蒋介石必须要和共产党和谈,甚至还开始推选能代替蒋介石的人。李宗仁推选了好几个人选,司徒雷登均不满意。

之后,司徒雷登将一篇报道文章给李宗仁看,他说蒋介石退位后,李宗仁当仁不让成为国民党总统的人选。闻言,李宗仁笑了。

第31集剧情介绍:粟裕杜聿明各出奇兵奇袭

司徒雷登表示对李宗仁的支持,就算蒋介石不肯让位,他们也有办法让他下台。与司徒雷登见完面后,李宗仁迫不及待电告白崇禧,告知他美国方面已经明确表态,叮嘱他一定要看好武汉那边的部队,一兵一卒都不能让蒋介石调遣。与此同时,蒋介石也得知李宗仁见过了司徒雷登、宋子文和何应钦等人,知道他想把自己赶下台,他叮嘱毛人凤一定要找人看住李宗仁。叶子翔是个文人,看不了李宗仁,蒋介石让毛人凤换一个去盯着。

国民党军欲救黄百韬,毛泽东指示要全力阻止,绝对不能让他救黄百韬。碾庄外围,粟裕和谭震林说他领命去阻截邱聿兵团,让谭震林在碾庄外围继续攻打。当晚,解放军把战壕挖到了碾庄城墙下,炮纵对碾庄发起攻势,他们迅速出击,打下了碾庄外围。与此同时,杜聿明下令用炮火覆盖共军基地,然后试图闯过他们去驰援黄百韬。为阻击邱清泉、李弥兵团东进驰援黄百韬,粟裕命宋时轮、刘培善指挥华野7纵、10纵、11纵阻挡。

三个纵队以血肉之躯阻挡,一方拼死前进,一方拼死阻击,足足强攻了三天,前进不到十公里,双方均付出了巨大的伤亡。战事胶着之下,粟裕打算派一支奇兵攻到潘塘镇,威胁徐州机场,分散邱聿的主力。这边的杜聿明也想到从后方打粟裕一个措手不及,刘峙同意他的方案。在整个徐东战场陷入僵持的局面下,粟裕和杜聿明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攻敌侧翼、迂回包抄的战术,试图通过奇袭以扭转战局。

于是鏖战正酣的战场上,出现了一个奇观,在东西走向的公路两端,同时急行着两支敌对的军队,都在隐蔽行军,目的地都是潘塘镇。韦国清发现敌军有一支部队在潘塘镇,看样子似乎是主力,他没敢鲁莽动手,而是打电话给粟裕汇报。邱清泉在潘塘镇得知74军已经和共军交上手了,急忙打电话给刘峙,让他们火速派兵支援。杜聿明不明白共军为什么会出现在潘塘镇,他一直在思索粟裕出兵潘塘镇的目的是什么。

另一边,五大书记研究战争形势图,黄百韬兵团还没打下,粟裕还要分出兵力去对付邱清泉和李弥,这是以一敌三的结果,粟裕的压力非常大。另一边,飞机不停地对共军阵地进行轰炸,营长鲁锐拉着一个士兵躲着,他说此时最好就是等敌军的轰炸结束,不然此刻冲出去就是一个被炸死的下场。等轰炸机走了,他们等敌人摸上来再打,也能打得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这个兵有些害怕,但听完鲁锐的话,他心里的紧张慢慢消除了。

轰炸机离开后,他们看到敌军指挥轰炸机的哨所,鲁锐带着一个班慢慢摸过去,直接将哨所给端掉,轰炸机于是失去了“眼睛”,有不少的轰炸机直接把飞机炸在他们自己人身上。后来敌人发现了他们,对他们发起攻击,鲁锐中了枪,那个兵的腿部也受了伤。

第32集剧情介绍:老蒋谎言被揭穿

16团3营营长鲁锐为了救士兵,胸部受了伤,流血过多牺牲。粟裕将他的遗体擦干净,带着士兵们向烈士遗体敬礼。毛泽东一直在作战部等电报,也不睡了,直接想等到天亮。大量援助邱清泉的国民党军被送到战场,粟裕现在是三面受敌。眼看潘塘镇的敌军越来越多,粟裕仔细分析战争局势,为保全有生力量,他主动从潘塘阵地撤离,中央也同意了粟裕的提议。邱清泉看到共军在有序地撤离,顿时非常高兴。

邱清泉趁机向上面汇报,夸大其词渲染这次胜利,蒋介石看到顾祝同送来的捷报,开心地心花怒放,他放话要重赏部队和刘峙等人,还要为他们举行一个庆功会。邱清泉为了讨蒋介石欢心,让蒋军战士冒充共军的俘虏,杜聿明认为这种虚假宣传夸大其词,根本无用。但刘峙和邱清泉却并不认为这个做法有什么不妥。中外记者对那些共军俘虏进行拍照,刘峙他们还和共军俘虏一起拍照,这篇文章很快被刊登上报纸。

国民党大肆宣传,妄图重新获得美国的垂青,阿洛夫对此心存疑惑,不知道国民党写的是不是真的。周恩来指出报纸上的照片露出马脚的地方,阿洛夫于是相信了蒋介石是在报纸上说谎。蒋介石在庆功会上搭讪巴大维将军,想让把他徐东大捷传回给杜鲁门总统。巴大维转移话题,刻意不提工作。飞机给被围困的黄百韬部队空投来一堆报纸,让士兵们不满,他们觉得报纸上的捷报无用,还不如空投一些物资来得实在。

报纸这么大肆宣传,黄百韬就算是想撤也撤不了了。蒋介石命黄维率领的第12兵团迅速向阜阳、蒙城和宿县前进,强化津浦徐蚌段,解除徐州困境。顾祝同告诉蒋介石,对比文人出身的黄维来说,胡琏恐怕更合适指挥12兵团。但蒋介石认为临阵换帅是兵家大忌,目前黄维做得挺好。为了阻止黄维兵团这支全机械化装备的精锐兵团北上救援,中央决定让刘伯承率军在宿县发起强攻,目前宿县兵力单薄,是他们动手的好机会。

巴大维和蒋介石见面,他指出徐东大捷是假的,美国在华的眼线说共军是主动撤离,根本不是被击溃。蒋介石见到那些照片,什么都没有说,铁证如山,他还能狡辩些什么呢。黄滩阵地危急,蒋介石却告诉巴大维黄滩阵地无碍,黄百韬围困会很快被解除。巴大维叹息,谎言一旦开始,就需要很多谎言去完善。蒋介石终于忍不住说了真话,巴大维欣赏他的这番直率,决定回去和国会、总统杜鲁门提一提。

铁蛋等人卧底在12兵团里,他们决定搞一场大动作,毕竟擒贼先擒王。刘伯承提出了攻打宿县的方法,他给邓小平和陈毅说出自己的方案,他们认为打宿县肯定能成。1948年11月16日凌晨,中原野战军3纵历经10个小时的浴血奋战,迅速突破国民党口中固若金汤的宿县,切断了国民党军徐州集团唯一的后方补给线和陆上退路,为保障华野战军歼灭黄百韬兵团和下一步两大野战军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创造了有利形势。

第33集剧情介绍:黄维攻打南枰集陈赓撤退

宿县被攻破,杜聿明质问刘峙为什么不派重兵在宿县防守,刘峙把责任推卸在刘汝明身上。杜聿明大怒,人人都想躲着共军走,那他们哪场战斗可以打得赢呢。蒋介石打来电话问责刘峙,刘峙转而把责任又推到杜聿明身上。蒋介石将杜聿明一通骂,杜聿明没有推卸责任,但忍不住咳嗽起来,蒋介石也知道自己刚才说的话重了,然后放缓声音和他对话,蒋介石希望杜聿明能打好徐蚌会战,杜聿明非常忠心地表示他一定会鞠躬尽瘁。

宋美龄告诉蒋介石一个好消息,杜鲁门发布公告,对华政策保持不变,会继续拨款资助国民党,蒋介石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亦得知了杜鲁门发布公告继续支持国民党的消息,蒋介石借助此事在报纸上大肆宣传,从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国民党外强中干的本质。他们继续分析淮海战役的局势,毛泽东提议即刻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统一协调指挥两大野战军,不仅是在淮海,而是在整个南线与蒋介石进行大决战。

淮海战役总前委的人选,朱德提议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和谭震林五位同志为淮海总前委委员,周恩来和毛泽东均同意。12兵团指挥部,黄维让18军强渡北淝河,直扑浍河南岸的南枰集。刘伯承、邓小平和陈毅三人将陈赓叫来,打算让他去对付黄维,但不是要他和黄维打架,而是在南枰集驻守三天,将黄维兵团引到浍河北岸去。黄维通过望远镜看到共军在挖工事,他也决定渡过石桥,与在南枰集的陈赓来个背水一战。

12兵团是机械化兵团,对共军造成的伤亡并不小,但12兵团本身也没占到优势。黄维让杨伯涛继续派两个团上去打,他就不信打不过陈赓。后来陈赓已经坚守了两天,包围黄维兵团的各个纵队也已经到位,黄维这条大鱼能不能咬钩,就要看陈赓了。果不其然,黄维看到陈赓主动撤离出阵地,以为他是溃败出逃,根本会不会想到其中或许有诈。他向蒋介石汇报这里的捷报,保证继续追击陈赓,他显得信心满满。

蒋介石询问傅作义对于之后华北会战的看法,傅作义说自己要和共军决一死战,蒋介石却想让他带主力部队到天津,从天津走海路去福建,他想让傅作义给华北留下一些血脉。傅作义以自己手下的兵不适应南方、兵教导无方等理由回绝,蒋介石再次劝说无果只好放弃。之后傅作义一边修筑坚固工事,一边又在港口准备船只,为阻止傅作义出逃,中央要求林彪进驻华北,但林彪认为尚未准备充分,他没有同意向华北挺进。

陈赓让手下的人丢盔卸甲,要让黄维相信他们是溃败而逃,部队里有一些兵不解,他们对于丢掉好不容易得来的枪感到很心疼的。

第34集剧情介绍:碾庄被攻下黄百韬已死

士兵们觉得在南枰集没有败,但这样一路被黄维追着跑,他们心有不甘。陈赓开导大家,大家觉得陈赓说的很有道理,便没再纠结此事。黄维已经慢慢进入陈赓布下的口袋阵,战局是环环相扣的,如果黄维去和刘汝明等人抱团,以后再想吃掉他就难了。不久后,周恩来传来好消息,黄维渡过了浍河,并且没有任何起疑。另一边,邱清泉、李弥的部队被始终无法突围。蒋介石下死令若不尽快脱困,便要他邱清泉的脑袋。

邱清泉和李弥提出尖锥战术,实际上不过是将大部队放在后方,对上面好交差的缓兵之计。刘峙看到后明白他这是想逃,还美其名曰尖锥战术,刘峙感到可笑不已。黄百韬电告上级,如果友军再不去支援,那他和他的兵团就要被打没了。邱清泉离碾庄只有十公里,但迟迟还打不到碾庄,黄百韬十分生气,他决意要誓死守在碾庄。国民党军丁大胜被迫扛起军旗,结果子弹打过来了他就扛着军旗跑走躲起来。

他后来给钱给连长,想贿赂他不要再让自己扛军旗,但连长收了钱还是坚持要他抗军旗,丁大胜一脸的苦大仇深。毛泽东等人商讨后,决定让粟裕集中优势兵力在最短时间内吃掉黄百韬兵团。粟裕部署,决意要在八时发起攻击,彻底挑落黄百韬。当晚,黄百韬发现共军的铁锹声消失了,不一会儿出现烟花,黄百韬就知道共军要对碾庄发起总攻了。他们打到了司令部,属下劝说黄百韬离开,黄百韬还没说话,刘镇湘就坚决表示他自己不会离开。

邱清泉听不到碾庄的炮火声,认为碾庄和黄百韬已经完了,邱清泉决定不再推进碾庄。部下带着黄百韬和几个士兵仓皇出逃,途中遇到有一支喊着要活捉黄百韬的共产党士兵,那几个国民党士兵竟然害怕地逃走,只剩下黄百韬和部下。部下劝说黄百韬投降,大不了做共军的俘虏,但黄百韬如此地高傲,是不愿意投降的。碾庄被打下,黄百韬已死的消息传到粟裕耳中,他终于放下心里的大石,心神一松晕了过去。与此同时,部队里得知这个好消息,同样是欢呼不已。

顾祝同将这个消息告诉蒋介石,蒋介石如丧考妣,他要求见黄百韬的遗体,但顾祝同说他们还在寻找黄百韬的遗体。国民党为黄百韬举行了丧礼,蒋介石在丧礼上劝诫各位将领,要不避斧钺,尽忠报国,黄埔精神不死。事后白崇禧和李宗仁私下吐槽,跟着蒋介石的黄埔生只剩下了八个字,贪生怕死、升官发财。白崇禧笑了,觉得李宗仁的总结真的精辟。

第35集剧情介绍:运粮小队支前粮食被炸毁

知悉碾庄被打下来了,毛泽东非常高兴,他说淮海战役下一阶段的碾盘也该转起来了。蒋介石召开会议,有人提议和谈,但也有人反对。蒋介石希望他们能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意思是问他们看看怎么打,而不是讨论怎么和共产党和谈。卧底王翠山主动提出给兵团送去电台,他偷偷在电台里放了炸药,然后将电台送到黄维的兵团。另一个卧底镰刀同志提前阻止了他。事后镰刀告诉他,这么做的后果很严重,很有可能会让很多潜伏的同志暴露。

黄维兵团被刘邓大军包围,黄维直呼不可能,杨伯涛想趁着东南向还没发现共军,他们应该及时向那边撤退。改变行军方向需要汇报国防部,黄维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暂时向双堆集靠拢。陈赓知道黄维兵团要逃,下令要狠狠咬住他们。陈赓口袋里的照片掉了出来,上面是黄埔校友的合照,陈赓感慨,黄维、杨伯涛和熊绶春都曾是他的校友,但他们走上了不同的路,到现在只能兵戎相见,陈赓说自己不会对他们手下留情,要走什么道路是人民决定的。

6纵司令员王近山向陈毅汇报,6纵和陕南12旅正在巩固阵地,陈毅指示他们继续加快巩固阵地,防止敌人反扑。3纵司令员陈锡联也向陈毅汇报,他们已经堵死双堆集西侧,请上级指示。陈毅指示他们小心应对,不要麻痹大意。王近山和陈锡联双双传来喜报,看来黄维这12万兵马挤在双堆集会非常窝囊了。陈毅提议让毛主席写一篇劝降稿,毛泽东收到电报,顺其自然接下这个任务,同时向总前委下达任务,让他们务必拿下12兵团。

蒋介石除了让人去支援黄维兵团以外,还下令让黄维固守待援,杨伯涛的意见是马上进行突围,但黄维并不同意。总前委继续向中央军委发去部署方案,周恩来说整个战役大概需要三到五个月的时间,后勤补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毛泽东认为这不是问题,他们打到哪里,支前就支到哪里,战争的伟力就存在于民众当中,他们打的就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焦裕禄和运粮小队一路风尘仆仆,为前线的解放军输送补给物品。

敌军的轰炸机来得猝不及防,他们用炸弹将粮食草料毁灭殆尽,还用机枪进行扫射,运粮小队损失严重。千里迢迢送来粮食,他们都认为不能空手上前线,焦裕禄提出跟附近的老百姓借粮食,这里是刚解放的新区,也不知道乡亲们会不会给他们借粮。然而新解放区的老百姓没见过解放军,还以为他们和国民党军一样会祸害村子,说什么也不肯给焦裕禄的运粮小队借粮。焦裕禄赶紧劝说,保证之后会把粮食还给他们。

第36集剧情介绍:廖运周率部阵前起义

群众杨贵发说道理劝说乡亲们借粮给解放军,这里的老百姓说他们手里没有余粮,纷纷作鸟兽散离开。焦裕禄又决定让他们把一路上捡拾的牲口粪施到老乡们的地里,听完焦裕禄的理由,大家都觉得有道理,开始动手施肥、拾柴、备草料。后来村长看到了他们的诚意,主动给他们拿来食物。听焦裕禄说起杨贵发老哥的三个儿子都送去当了解放军,村长颇有感慨,他的两个儿子也被抓去国民党当壮丁了。

村长也老实告诉焦裕禄,他们手里的余粮不多,如果都给了他们,他们也要饿肚子了,毕竟与他们只有一面之缘,也没见过真正的解放军是什么样子,所以他们有顾虑。见此,焦裕禄拿出自己的土地证,杨贵发等人也纷纷拿出他们的土地证。为了让村长相信他们,他们都把自己珍贵的土地证押在村长手上。村长于是相信了他们,慷慨解囊借粮,还送了运送粮食的推车,他们也想等到拥有土地证的那天。

村民们目送运粮队离开,眼中是满满的信任。不久后,陈毅亲自执笔记录下民众支援前线的伟大行为。顾祝同将抗战时期流传的一首民谣读给蒋介石听,蒋介石感慨地说,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他不明白毛泽东是如何让千千万万的农民心甘情愿地为他去卖命。顾祝同认为,毛泽东是农民出身,他很了解农民的疾苦。共产党的人民在勒紧裤腰带支援前线,而国民党的军队却在争权夺利、派系林立。

顾祝同讲的都是忠言,忠言逆耳,听来像刀子一样扎在他的心上,但蒋介石不得不承认顾祝同说的很有道理。巴大维认为蒋介石在编造一个个的谎言,他对国民党政府已经失望,巴大维甚至断言蒋介石下台是迟早的事。运粮队终于抵达前线,解放军对他们热烈欢迎。宋美龄决定再去一趟美国,争取杜鲁门的支持,蒋介石非常欣慰。杨贵发和解放军提出想留在部队给他们做饭,解放军同意了。

运粮队大部分人都参军了,焦裕禄也在内,当晚他们进行担架队培训,第二天就熟练上场。黄维组织杨伯涛、熊绶春等一众高级将领开会,计划从四个军各挑一个精锐师,齐头并进向西突围,廖运周自告奋勇担任开路先锋,为大部队的突围铺路。但黄维没想到,廖运周的真实身份是中共地下党员,他早就准备好了明天以打头阵的借口率部起义。第二天,大雾弥漫,廖运周让人发信号,但由于雾太浓,信号根本看不见。

敷衍黄维几句后,廖运周让人关掉一切通讯设备,继续前进,终于与王近山顺利会合。王近山随即封锁防线,修筑工事严阵以待。廖运周有小大之义,他终于回归组织,众人难掩兴奋之情。人民解放是大势所趋,会有越来越多人看到国民党的真面目,也会有更多的国民党士兵放下手中的枪,走到人民中间来。毛泽东还写完了劝降稿,广播部通过广播向黄维军团宣读这篇文章。

第37集剧情介绍:陈毅向粟裕取经

经过几日的休整,粟裕的身体好了不少,他接下来会继续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看住徐州的杜聿明,夹住黄维的兵团。张震问他下一个打哪里,粟裕毫不犹豫地说徐州。之前被抓的蒋军现在都成了解放战士,丁大胜也是其中一个,他没想到在这里旗手、机枪手都成了香饽饽,很多解放战士都争着要当机枪手和旗手。丁大胜的腿伤好了不少,他不愿意领路费回家,因为他那家那边还是国统区,回去不是被抓壮丁,就是饿死。行军时,丁大胜去老百姓家拿东西吃,班长帮他写了一张欠条,打完仗回来要还的。

与在国民党军时不同,老百姓们看到解放军,亲切得像他们的孩子似的,愣是给丁大胜塞了好多吃的,一个大娘看到他的腿受了伤,还送给他一副护膝,让丁大胜十分感动。蒋介石决定抽调宋希濂的两个军去增援徐蚌会战,虽然宋希濂是白崇禧的部下,但蒋介石认为他们都是党国的将士。黄维兵团虽然收到了国民党军空投的物资,但包围圈太小,很多物资都扔不准,大部分都给了共军。熊绶春还指出,前方战事吃紧,后方竟然在大米里掺杂石头,胡作非为贪污军饷,黄维听闻很是生气。

解放军再次对黄维兵团发起攻击,黄维被人民解放层层包围在双堆集后,他部署兵团缩成一团,屡次派兵袭扰,中原野战军因装备落后,战斗陷入胶着状态。陈毅接到电话,没急着让粟裕汇报,而是问起他是通过什么方式打黄百韬。粟裕表示没什么好法子,还是挖交通壕和近迫作业两样。部队文工团演出,演得太过传神,以至于让一些战士们以为恶霸地主黄世仁是真的存在,甚至有激动的战士要站起来一枪打死黄世仁。女兵陈洁阻止,她的一番话说完,大家纷纷鼓掌。

白崇禧扣下了宋希濂的部队,蒋介石怒气冲冲打去电话训斥白崇禧,听着蒋介石怒不可遏的声音,顾祝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然后离开办公室。陆觉民在测绘队,陈洁和文工团南下演出,她抽空去找陆觉民,此时陆觉民也在找她,但两人错过了。陆觉民把钢笔留给梁燕,让她转交给陈洁。陈洁在文工团演出很多,深得解放军的喜爱,尤其是她演的喜儿,角色深入人心,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喜儿。周恩来和毛泽东商讨北平的打法,他们一直认为北平最好的打法就是不打。

北平,林稚文被打晕带走,北平学生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崔月犁确认林稚文是真的想为他们做事,便收下了他。对于傅作义固守北平和天津的行为,固然能看出他不愿意为蒋介石固守江山,但也不保证他没有自己的野心,或许傅作义是想利用北平和天津和共产党谈条件。傅冬菊收到上级指示,参与北平的战略部署,而林稚文则被安排做傅冬菊的保卫工作,但傅冬菊本人并不知道。傅冬菊回到家,傅作义突然问她是什么时候加入共产党的,傅冬菊也不再隐瞒,如实说出,并致力于劝说傅作义投降。

第38集剧情介绍:我军掌握谈判主动权

傅作义不愿意将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地盘拱手相让,傅冬菊也不再劝说,只是表示毛泽东愿意与他合作,至于怎么合作,需要傅作义迈出第一步后再说。傅冬菊被人跟踪,在林稚文的帮助下逃脱,二人因此认识。傅作义向中央军委表示想合作的心意,但种种迹象却让中央军委摸不清他的真实想法,所以当务之急是先稳住傅作义,让他既不要向西撤退,也不要南下,傅冬菊负责做好傅作义的稳定工作。崔月犁还告诉傅冬菊,近期她身边出现了疑似保密局的人,所以组织上安排了一个女同志假扮成傅冬菊天津报社的同事。

这个女同志就是张婉心,但此时傅冬菊并不知道张婉心和林稚文认识。保密局小组组长段云鹏告诉李文,傅冬菊有共党的嫌疑。之后不久,蒋介石也知道了,他下令说此事一定要严查。听说北平的中央军奢靡严重,但蒋介石已经无可奈何了。另一边,人民币已经印出来了,上面的图案极大的表现了以人民为主题的核心理念。为了稳住傅作义,中共中央和中共军委果断作出撤围归绥、缓攻太原、暂攻保定的决策,并继续与傅作义保持和谈。此举让傅作义百思不得其解,他下令让其他人先按兵不动。

蒋介石担心傅作义会胡来,打来电话将他训斥一通,他要是敢胡来,蒋介石就会派飞机轰炸北平,傅作义一时陷入了两难之地。蒋介石想了很久,决定把总统之位让出来。白崇禧和李宗仁打电话,他提出要准备与共产党的和谈了,而符定一就是合适的探口风人选。傅作义和老师的一番交谈,让他醍醐灌顶,或许与吴三桂不同,傅作义的和谈,会让北平免于战火,北京的人民反而会感谢他。北平前市长何思源亦劝说傅作义与共产党和谈,要避免让北平沦陷于战火当中。何思源打算找李济深出面,他认为这么做一定会扭转和谈局面。

傅作义虽然表明了和谈的心,但他提出的条件并不可行,毛泽东认为可以与之一谈,反正谈判的主动权掌握在他们的手里。如今的蒋介石一定很难过,美国的另一批势力要赶他下台。毛泽东早就洞悉美国人想要分裂中国的阴谋,他们中间无论是蒋介石胜,还是共产党胜,都不是美国人想要看到的结果。这次与傅作义的和谈,美国人也不一定没有插手其中。毛泽东早就对东野入关做了明确的部署,林彪按照部署,神不知鬼不觉地隐蔽行军,悄悄入关。东野八十万入关,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的壮举。

第39集剧情介绍:杜聿明计策被粟裕识破

夜里,毛泽东召集各大书记一起讨论如何才能尽快地解决平津的问题,以及讨论东北野战军入关后的战斗方式,当前不管是傅作义还是蒋介石,都料想他们会从东边开始打,毛泽东说,那他们就反其道行之:让杨成此先打张家口,杨得志兵团去打新保安,转移傅作义的注意力,东野乘机迅速分割北平、天津和塘沽等地,之后再包围平津,以此作为与傅作义和谈的前提。蒋介石亲自去机场送宋美龄去往美国,宋美龄表面很平静、坦然,但她也知道自己此行前去必定不会容易。

对于宋美龄前去美国一事,毛泽东等人都认为美国对于中国的援助是基于两国利益之上,而不是看个人能力的,宋美龄此行一定不会如意。蒋介石让蒋经国秘密运输黄金去台湾以备不时之需,蒋经国问他时局是不是已经无法挽回,蒋介石说他们需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军事会议上,郭汝瑰分析局势,提出应当放弃徐州,向东南两淮撤退,杜聿明有不同的意见,但他没有明面讲,而是提出单独和蒋介石说。他认为郭汝瑰的部署是把他们往死路上逼,他还有第三条撤退的路线。

这第三条路线是往西南方向,殊不知杜聿明的一切安排早已被粟裕分析得一清二楚。杜聿明建议把徐州的撤退方案列为最高军事机密,蒋介石猜到杜聿明认为国民党高层内部有间谍,杜聿明还说他怀疑的人是郭汝瑰,因为郭汝瑰作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实在清贫得很让人起疑。蒋介石几年前查过他,但什么都没查出来,虽然杜聿明的猜测不能说错,但蒋介石还提醒他关键时刻,他们要精诚团结。之后,蒋介石假意宣布按照郭汝瑰的方案进行撤退,不提杜聿明的另一个方案。

潜伏在南京国防部的同志带回消息,杜聿明要向东南方逃窜,中央军委让粟裕的部队在东南方向做好预伏兵力的准备。但粟裕总觉得事有蹊跷,基于对杜聿明的判断和分析,他不该往东南方向走。设计了圈套的杜聿明知道,能不能把徐州的部队带回来,就看这一次的计策是否能成功,他再三提醒刘峙不能将这个秘密说出去。粟裕经过再三考虑,还是决定在西南方向增兵,他相信自己对杜聿明的判断。很快,杜聿明让邱清泉和孙元良带兵往东南方向撤,欲迷惑共军,他则带着大部队往西南方向撤。

粟裕听说东南方向有国民党,他还是坚持要再等等,粟裕认定了这是杜聿明抛出的烟雾弹,目的是为了迷惑他们。谭震林打电话告诉粟裕,杜聿明的确是往西南撤退了,粟裕立即下令急行军,一定要把耽误的一天时间给追回来。于是,几支纵队一直赶路,丁大胜和部队一起赶路,竟也不觉得累。

第40集剧情介绍:徐州顺利被解放

国民党军第12兵团副司令官胡琏在南京与蒋介石见面,,12兵团被围,蒋介石令胡琏去前线指挥,扭转12兵团的困局。傅作义和刘厚同探讨毛泽东此人,他坦言蒋介石如今力量渐弱,他傅作义以北平作为筹码和共产党谈判是争取一些政治资本,如果毛泽东不接受这样的谈判,那他就要死守北平,他相信事情会有转机的。林彪带领的东野大军浩浩荡荡开始南下,他一定要争取平津的解放。与此同时,傅作义想方设法撤下中央军的人,北平线和平绥线上的守军,也要重新安排。

蒋介石私下让石觉和李文准备南撤,傅作义在华北势力大,难保他不会存有异心,至少李文觉得他和共产党一定不是一点瓜葛都没有。傅作义告诉手下关于他的部署,他嘱咐部下,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一定要坚守平津张,绝不撤退。杜聿明撤出徐州后,解放军入城,老百姓热烈欢迎,徐州终于胜利解放。粟裕正在带领解放军快速行军追赶杜聿明的部队,杜聿明为了逃跑煞费苦心,如果他的部队和黄维部队会合,后果不堪设想,粟裕下令继续加速前进,一定要在永城拦住杜聿明。

中央军委心急如焚,担心杜聿明会和黄维兵团会合,他们同时还意识到这次南京发过来的消息和真正的消息大相径庭,他们猜测可能是潜伏在国民党身边的同志身份遭到了怀疑。解放军昼夜行军,终于赶在杜聿明之前到达永城建立阵地,杜聿明带着十万群众,走不快,只得在永城郊外的孟集驻军休整,准备向永城发起攻击。顾祝同向蒋介石汇报杜聿明的动向很情况,还有关于调查郭汝瑰的结果,确定郭汝瑰没什么问题,蒋介石越发觉得杜聿明陷于派系争斗,他对杜聿明的态度大不如前。

蒋介石下令让杜聿明带着几十万的兵力去解黄维之困,有人建议先按原计划进行,突破永城后再去解黄维之困,由此可将功补过,也有人反对,最后杜聿明只能同意蒋介石的新作战安排。司徒雷登希望蒋介石能让位给李宗仁和白崇禧,蒋介石不愿意。和司徒雷登的一番谈话过后,蒋介石食不下咽,蒋经国端来吃的,蒋介石也没有胃口。蒋介石经历了一生风雨,自认为李宗仁和白崇禧等人还不是他的对手,他最怕的还是毛泽东,一介乡野村夫,竟然把国民党搞得疲惫不堪。

华野的炮纵帮助中野,陈赓也告诉同志们要多跟华野的学习挖战壕。无意中听到文工团在唱歌,陈赓就让文工团帮他们为词谱写曲子,还意外得知这首词是陈洁写给陆觉民的,没想到到部队里传开了。铁蛋送来猪肉馅的包子,说是共军送给他们的,杨伯涛开始怀疑起铁蛋的身份。

第41集剧情介绍:中央决定先打黄维

王翠山总是有意无意在杨伯涛面前提到共产党,杨伯涛有些许动摇,王翠山私下和另一个代号为镰刀的同志说,他想再坚持游说杨伯涛,镰刀同志同意了。熊绶春也和杨伯涛说他们的军心要完了,杨伯涛更加觉得他们12兵团无望。第二天,听完共军的广播,杨伯涛留下铁蛋,让其他人出去。他有了投诚的念头,但需要有人从中牵线与共军取得联系。王翠山说他有一个老乡在陈赓身边当参谋,话还没说完,黄维就派人来说胡琏来到了双堆集,命令他们去开会。

胡琏的到来,彻底让杨伯涛打消投诚的念头,王翠山十分懊恼,这简直是功败垂成啊。胡琏的到来,让12兵团士气大震,毛泽东却认为这不过是延缓苟延残喘的时间而已,最终还是不能改变大局。毛泽东指出,现在真正需要担心的是傅作义,他们应该要先发制人,部署下一个天罗地网,牢牢圈住“惊弓之鸟”的傅作义,到时候不管傅作义是想逃,抑或是想和谈,主动权都牢牢地掌握在我军的手里。解放军进攻张家口,傅作义下令让郭景云出兵增援张家口。

傅作义这么做,正合中央军委的意,毛泽东下令投入兵力到北平和张家口的一线作战,尽全力歼灭35军。同时,蒋介石插手前线指挥部署,华东野战军抓住千载难逢的战机,对杜聿明的部队展开空前规模的追击战和截击战,三面突围和一面堵截,将杜聿明兵团合围在陈官庄无法动弹。蒋介石得知此事后非常地生气。中央军委分析目前战况,华野和中野已分别将杜聿明兵团和黄维兵团合围,僵持太久恐有变数,必须尽快解决两者中的一个,经过几大书记的反复斟酌,决定先从黄维开刀。

解放军顺利拿下密云,傅作义没想到共军已经打到密云了,他现在才意识到自己中了毛泽东的计,他立刻下令让郭景云带部队撤回北平。密云获得胜利,毛泽东却很生气,因为这是一个错误的胜利,错就错在打草惊了蛇,贪小便宜,某些部队没有按照中央的部署。密云之战惊动了傅作义,他立即将35军调回北平实施防御,而杨成武和李天焕的兵团误判形势,准备不足,没能对35军形成有效的阻截。毛泽东下了严令,35军必须堵在路上,一兵一卒都不能放回北平。

在撤回北平途中,郭景云被共军撵得到处跑,心里憋着一股气,听闻附近有共军活动,郭景云便想过去速战速决打一架,师长冯梓阻止无果。刘、陈、邓向中央发去电报,确定了总攻的日子,中央军委没有意见,但他们表示,如有需要可让粟裕派兵助力。很快,总攻命令下达,总攻号角吹响,黄维兵团岌岌可危。

第42集剧情介绍:解放军突进新保安

兵团岌岌可危,黄维直言杜聿明突围失败,李延年北上受阻,他们的兵团已经山穷水尽,只能依靠自己。王翠山心急,再次劝说杨伯涛投诚,却不料被黄维等人听到。王翠山的身份就此暴露,最终在杨伯涛的枪下英勇就义。胡琏即将回南京,黄维叮嘱他一定要把前线的情况如实告诉蒋介石,希望蒋介石能派兵来增援。胡琏让他和兄弟们再坚守几日,他到时候一定会带着救兵回来。

杜聿明召集邱清泉、孙元良以及李弥一起商议战事,孙元良表示当下被困在陈官庄,再耗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分头突围。众人均表示赞同,杜聿明随即下令各自整理部队,分散突围。马选云带领丁大胜等人作为冲锋队和蒋军激战时,马选云为了保护丁大胜而中弹受伤,丁大胜立刻扯下绑腿的带子给他受伤的胳膊绑好。丁大胜告诉马选云,他的腿早就好了,只是在国民党军的时候,他们总是想让自己送死,所以丁大胜就一直装瘸子。

他们继续挺进,但蒋军机枪躲在暗堡对他们猛烈扫射,解放军难以前进,眼见着旗手一个个倒下,丁大胜不顾一切拿着红旗为炮兵指明暗堡的具体位置,最终不幸中弹。在红旗的指引下,敌人的暗堡被打下,丁大胜在解放军中找回了初心,他将自己的热血撒在了这片疆土。从1948年12月6日至15日,杜聿明多次突围均被击退,孙元良率16兵团自行突围,被华东野战军前后夹击,全线崩溃,孙元良混入乱军中,化成老百姓侥幸逃脱,16兵团在突围中被全歼。

在阻止杜聿明敢死队突围时,老发叔的三儿子牺牲了,他终是没能吃上父亲当面给他做的胡椒味的包子,老发叔心里悲痛,但这更让他坚定留在这里的心。蒋介石在南京官邸举办舞会,司徒雷登和李宗仁悉数到场,蒋介石打肿脸充胖子说宋美龄在美国与马歇尔相谈甚欢,司徒雷登无情揭穿,马歇尔刚做完手术,杜鲁门更是没空见宋美龄。蒋介石也不甘落于下风,一一反驳了司徒雷登的话。可私下里和顾祝同说话时,他表现出深深的担忧,有无援助,也还是要和胡琏讲清楚的。

杜建时给陈长捷带来蒋介石的亲笔信,蒋介石在信中让陈长捷带兵撤到塘沽,然后从海路南撤。陈长捷忠于傅作义,坚决不肯离开。郭景云不愿意让部队疲劳行军,冯梓一再强调回北平更重要,他们意见不合发生争吵。后来冯梓发现郭景云之所以停下来休整,根本不是因为体恤士兵,而是夹带私心和黑货。杨得志夙夜行军,终于赶在第二天将35军围困在新保安,傅作义得知后心中警铃大响,毛泽东则非常高兴,命令他们一定要把35军拿下,傅作义肯定会不惜下血本救回他这35军。

第43集剧情介绍:解放军活捉黄维

杨得志带领同志们加强火力,死战到底,再次将想要拼死突围的蒋军击退。淮海战役的另一边大王庄阵地被号称是老虎团的118师33团在驻守,黄维兵团依旧占据优势,解放军一时不容易打下来。解放军和黄维兵团的战事进入拉锯战的状态当中,形势非常不乐观,黄维得知胡琏回到了前线,他高兴之后是失落,现在战事打成这副烂摊子,谁来也收拾不了了。胡琏下飞机后立刻上前线指挥,他让杨伯涛去指挥,一定要把大王庄给夺回来,一旦大王庄丢了,双堆集就彻底暴露在解放军的炮火之下。

大王庄阵地战况激烈,解放军连续发起冲锋,阵地被夺回后又被抢走,如此来回拉锯足足三次,邓小平下令让王近山和陈世榘无论如何也要把大王庄拿下,撕破双堆集的缺口。此时,杨伯涛集中炮火攻击,欲夺回大王庄。王近山派出唐明春的夜老虎团,他们誓死要守卫大王庄。郭景云的兵团被团团围住,由于将士连日作战疲乏,郭景云同意暂时休整。35军被围在新保安,傅作义立刻下令让袁庆荣和安春山去新保安救出35军。后来袁庆荣也被解放军拖住,郭景云的部队只能等安春山来救。

一想到要求那个胆小的安春山来救自己,郭景云就心里不痛快,说什么也不愿意发电报。但属下知道在这种危急情况下,还是要给安春山发电报的。郭景云正在鼓舞士气,没想到解放军播放着劝降广播,让郭景云恼羞成怒。东北野战军入关后,按照中央部署,完成对北平、天津等地的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经过将近10天的战役,大王庄被打下,双堆集也守不住了,黄维只好下令各自突围。刘伯承下命令在各个路口设立关卡,务必要活捉黄维。黄波涛首先被抓,黄维和胡琏躲在坦克里意欲逃走。

解放军直接把桥给炸断,大难临头给作废,胡琏顾不上黄维,自己逃走了,最终黄维被解放军活捉,黄维倒也没有想着寻死,他丢掉了毒药。胡琏回到南京,蒋介石只说人回来就好。几大书记迎接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和粟裕等人归来,他们一起拍了一张合照。黄维被围得水泄不通,解放军还在不停地放着劝降广播,李弥和邱清泉还在为争夺物资而吵架,杜聿明虽然生气也无可奈何。

老发叔挑着担子,高高兴兴地唱着歌曲给前线战士送去包子,一个不留神跑到国民党的阵地,老发叔索性把这些包子送给他们,他还唬对方的连长说他是解放军的代表,对方也不敢对他动手。趁着他们不注意,老发叔又拿出一个炸弹威胁他们跟自己去到解放军那边,不然就一起死在这里。老发叔的三个儿子都死在战场上,这个连长也怕他会豁出去,就答应交出武器。不久后,陆陆续续有更多的蒋军投共,杜聿明说只要他们没带武器,就默认他们逃跑,任由他们去吧,只是这件事不能让邱清泉知道。

第44集剧情介绍:傅作义逐渐处于劣势

几大书记一起商议杜聿明的问题,毛泽东表示,现在杜聿明集团已经完全不成气候,完全可以现在打,但为了稳住傅作义,要给他一种淮海战役没有结束的错觉,所以他决定先留着杜聿明。追击黄百韬,全歼黄维和围住杜聿明,讲的是快,现在是时候慢下来了,这就需要他们下一步缓棋。周恩来认可毛泽东的建议,这样也可以让华野中也好好休整,让东野有全副精力对付傅作义。陈官庄,邱清泉气冲冲地拿着一把斧子砍树,他砍不了,又让没吃早饭的士兵来砍。

蒋军被围,饿得眼冒金星,有人想投共,什么武器也没拿,但还是被国民党的官兵给打死了。老发叔为了给其中一个跑过来的蒋军士兵一个包子,被子弹打中。林彪率领东野战军,一下子端掉南苑机场,他让人给中央军委发电报,东野预计能在两天内包围北平西南方向,毛泽东听闻后很是欣慰。直到现在,他们与傅作义的和谈,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底气。35军被围困,南苑机场也被轻而易举地打下,傅作义的心情一度非常低落和焦灼,刘厚同劝说傅作义主动和谈。

李文和石觉打算准备离开,他们刚说下午离开,就得到报告说这里已经全部被围,他们现在是想走也走不了了。安春山带领104军援救35军,然而,两军相聚仅仅有4公里,郭景云打电话问安春山怎么还没攻进来营救他们,安春山表示无奈,结果郭景云内部闹出意见,和安春山吵了起来,就这样,郭景云,生生断送了自己的最后一线生机。毛泽东下令先吃掉104军,让35军彻底断了念想。冯梓劝说郭景云去前线鼓舞士气,争取冲破这最后的几公里与104军会合,可是郭景云不为所动。

王春生狼狈地逃回北平,他说解放军非常勇猛,他们真的是人心所向。听说35军也坚持不住了,傅作义悲痛不已。王春生的一番话,让傅作义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个时局是真的挽不回来了。解放军劝降35军,杨得志还让百姓刘大哥给郭景云和35军的一个师长带去信,然而郭景云的性格执拗,他不愿意投降,反倒是冯梓被劝动来到了解放军阵地。房天静当成了连长,教育了一个刚变成解放战士的小信子,被指导员打趣有连长的风范。陈长捷奉命守在天津,杜建时问他对于傅作义想要和谈此事的想法。

他想起傅作义的话,便斩钉截铁地说要守。房天静带兵跑过满是地雷的阵地,王翠云恍惚看到以前的武雄关。傅作义在北平叫来一些将领,一起喝茶,讨论下一步计划。

第45集剧情介绍:三十五军全军覆没

傅作义透露自己有意求和的心思,他的众位将领纷纷响应,他们听总司令傅作义的一切决断和指挥。北平里,无论是学生还是社会名流,都希望傅作义能够和平解放北平。学生们甚至在北平街上游行示威,提出反对开战以及要和平的诉求。傅作义和共产党表示要停止包围和攻击,后续的条件会继续谈。而毛泽东明白,傅作义这是在利用社会和舆论的力量对中央施压,他当即作出灭35军的决定。毛泽东认为,只有全方位对傅作义造成打击,才能得到、实现真正的和平。

新保安前线战斗打响,郭景云自知打不过,但他仍旧负隅顽抗,誓死都不投降。师长冯梓劝说无果,只得劝说自己手下的将士起义,他手下的兵纷纷丢下枪,同意投降。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刻,郭景云饮弹自尽,35军全军覆没。傅作义得知因电报出错,郭景云以为傅作义放弃了35军,最终自杀,傅作义痛哭。1948年12月22日,傅作义嫡系精锐第35军在新保安覆灭,按照中央军委先取两头、后取中间的作战计划,攻取新保安之后,继而攻取塘沽和天津沿海前哨。

现在蒋介石的日子也不好过,李宗仁和美国一直蠢蠢欲动,意图让蒋介石退位。毛泽东明确表示,他们的敌人不是蒋介石或者李宗仁,而是一切反政治势力。司徒雷登与李宗仁见面,确定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后,李宗仁愿意接手国民政府。很快,很多人都要提出让蒋介石下野,司徒雷登甚至想让蒋介石去美国,蒋介石表示他还没放弃和绝望。对于蒋介石的冥顽不灵,司徒雷登感到十分生气。中央军委开始发现,傅作义提出的和谈的本质是南北分治,但这个要求是万万不可答应的。

李文派人在北平城内大肆搜查,崔载之被搜查时显得有些紧张,邓宝珊出现为崔社长解围,李文才放过了他。但之后李文告诉石觉,他认为傅作义一定是通过崔载之和共产党联系。李文猜的没错,崔载之从外边带回共产党的要求,共产党要求傅作义只保留两个师,并且逮捕中央军师以上的将领。傅作义和傅冬菊说,这样的要求他不能接受,他为这个和谈做出的让步已经够多了。傅冬菊则指出,到目前为止,他的和谈其实是在为他自己争取权益,家国大义和北平百姓只是顺带的事。

张垣的军粮和武器弹药状况尚可坚持数月,傅作义觉得张垣再坚守也没有意义,便下令让他们找机会突围转去绥远。另外,还要派一架飞机去把张垣那里管财政的几个头脑接到北平,以免他们落在共产党手里。

第46集剧情介绍:张家口正式解放

听说郭景云的墓碑是共产党给立的,傅作义很意外,如果之后有机会出北平,他想去看一眼郭景云。另外,傅作义叮嘱王克俊不要将郭景云的死讯告诉陈长捷,以免影响他。张家口国民党的守军向北突围,解放军发觉他们撤离,便迅速作出反应。得知张家口守军要逃,毛泽东下令要迅速拿下张家口,不要给他们喘息的机会。1948年12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顺利解放张家口,张家口守军突围失败,五万人被歼灭,至此,除了天津的陈长捷部之外,傅作义的嫡系部队已经被歼灭得所剩无几。

蒋纬国亲自拜访傅作义,告诫他不要听信共产党的话,并再次提议他带着全军向南撤退,保留实力,助蒋介石东山再起,然而傅作义不为所动。蒋纬国再次表示蒋介石不会计较他之前的所作所为,可傅作义还是避重就轻,轻轻带过这个话题。傅冬菊偷偷与张婉心见面,传达蒋纬国来找傅作义的目的,并表示傅作义对于共产党提出的和谈实在有些为难。美国西太平洋舰队司令白尔吉与傅作义见面,美国有意帮他,并且扶持他成为统帅,不料这话惹怒了傅作义,傅作义骂他们美国人手长,管得太宽。

白尔吉走后,傅作义当晚给毛泽东回复电报,此刻他也终于想明白,美国恨不得中国内乱,而蒋介石也是有两手准备,他最终决定致力于推进与共产党的合作,傅冬菊非常高兴,这意味着父亲在主动结束旧的生命,开始新的生命。中央军委出具一份战犯名单,周恩来说现在他们正在和傅作义和谈,是否考虑将他的名字从战犯名单上移除。但毛泽东没有同意,傅作义发现共产党将自己列入了战犯名单中,他十分恼怒,直骂欺人太甚。元旦前夕,蒋介石召开会议,他写了一份文告,打算明天元旦发表。

他在文告中表示自己可以下野,但这不是真的,他只是想通过这个方法试探众人对于他下野的想法,宋子文和李宗仁都赞成蒋介石隐退。蒋介石很是恼怒,宴席不欢而散,下野的事他也只字不再提。傅作义觉得自己可能要把军队交给李文,然后去南京向蒋介石请罪。刘厚同劝告傅作义和平解决天津问题,天津不是他与共产党的赌注,然而在这一点上,傅作义十分执拗,他认为天津是他仅剩下的最后一张王牌,他绝对不能放弃。刘厚同告诉他一个事实,天津是迟早守不住的,他不应该再将陈长捷至于危险境地。

张婉心则告诉傅冬菊关于战犯名单的真实用意,这样是为了减少蒋介石和他的嫡系部队对傅作义的戒备之心,防止他们对傅作义下手。华东野战军司令部下达了全歼杜聿明集团的命令,战场上枪声不绝于耳,陈洁在战场上不停抢救伤员,敌机飞到上空,对他们一顿扫射,陈洁倒在了血泊当中。

第47集剧情介绍:天津被迫开战

陈洁牺牲,陆觉民看到她写下的最后一封信,痛苦不已。陈官庄战况激烈,杜聿明的部队败势渐显。1949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向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至10日下午,全歼杜聿明集团,邱清泉被击毙,“剿”总司令杜聿明被活捉,仅李弥等少数人化装潜逃。至此,淮海战役胜利,历时66天,共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经此一役,南线国民党军主力已被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至于傅作义那边,他手里只剩下北平和天津,但就算手上只剩下一张牌,他还是会企图讨价还价。

杜建时建议陈长捷争取天津和平解放,不要固守傅作义的命令,可陈长捷觉得他这是在离间自己和傅作义的关系。晚上傅作义给陈长捷来电,叮嘱他务必守好天津,对于郭景云牺牲的事,傅作义只字不提。但他殊不知,陈长捷已经知晓此事,他对于傅作义的隐瞒,不禁感到很失望。林彪与周北峰、张东荪进行和谈,给傅作义传达共产党方的条件。他们给傅作义下了最后通牒,但傅作义迟迟没有作出相应的回复。

郑介民为劝说傅作义南撤而来,他与石觉、李文见面后,又与保密局特务杜云鹏见了一面,他安排杜云鹏要不惜一切代价破坏傅作义和共产党的和谈。陈长捷不愿意投降,天津只能开战,他自认为弹药充足,大清河固若金汤,共产党不会打进来。可是他没有想到,在大清河边,足足有三万多的老百姓们将冰层凿开,解放军的船已经开在河面上了。情报传来,陈长捷和林伟涛十分震惊,他们自以为大清河固若金汤,可丝毫没想到,在人民力量的帮助下,大清河被轻易攻破。

陈长捷认为解放军最有可能从城北进攻,所以他要把军队调到城北加强城守,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博弈,如果赌输了,那他们则再无回旋的余地。思来想去,陈长捷还是决定等明日再决定主力151师的去向。与此同时,刘亚楼和林彪也已经做好战略部署,得知陈长捷的主力部队还依然坚守在城中央,没有任何动静,但这不影响东野的部署,他们还是决定要从东西方发起进攻。林彪下令,要在48小时内拿下天津。

天津开战,率先在天津城北点燃战争炮火,以佯攻吸引陈长捷的注意力,陈长捷以为解放军主攻方向是城北,立刻将主力部队派去增援,刘亚楼迅速作出反应,下令在东西方发起总攻。陈长捷得知中计,慌乱不已,下令阻止解放军东西两侧的部队在城中央会集,然而为时已晚。先锋队冲入了天津城,朝着金汤桥发起猛烈进攻。但冲进来后发现,这里一个人都没有,暗堡里突然出现人,将解放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先锋队顿时损失惨重。

第48集剧情介绍:天津获得解放

天津城内的暗堡众多,房天静的手臂中弹受伤,但他坚决不撤。小信子无意的一句话提醒了他,他当即命令炮手将炮拿上二楼,接连将蒋军的暗堡和敌人火力点全部炸掉,部队得以迅速往前推进。另一边的天津城西,亦是战况激烈,但孔守法还是带领同志们一步步往前推进。天津警备司令部内,杜建时紧急烧毁文件。将领纷纷劝说陈长捷放弃抵抗,天津已经守不住了。高玉宝带来两个学生,他们是附近学校的学生,自告奋勇给解放军带路,他们也想为天津城的解放出一份力。

北平还在和谈,李参谋长给陈长捷的建议还是继续守,陈长捷不忍看到手下士兵流血牺牲,只为北平的和谈争取筹码,他给傅作义打去电话,但接电话的是王克俊,他说傅作义现在不方便接电话,可真实的情况是,傅作义故意不接电话,不愿面对陈长捷的声声控诉。陈长捷对傅作义已经失望透顶,以前他对傅作义的决定向来不疑有他,可是现在看来,他只是把天津当成了谈判的筹码,根本不顾陈长捷的安危。不久后,解放军占领金汤桥,攻城部队东集团和西集团在金汤桥等地会合。

解放军对司令部进行猛烈炮火攻击,陈长捷赶在被俘前告诉傅作义,天津守不住了,他已倾其所能,可终究无力回天。天津战事基本结束,陈长捷被抓,天津解放用了不到三十个小时。西柏坡,中央军委的同志准备了简朴的大餐庆祝天津解放。然而毛泽东却不闷闷不乐,本来他以为天津能和平解放,但天津最终开战,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除此之外,他最担心的还是北平问题,生怕北平还是要和天津一样开战。周恩来说,罗荣桓已经和北平学界联系,并请教了梁思成、林徽因这些建筑专家,商讨如何减少战争损失。

毛泽东十分赞同,毕竟祖国灿烂的文明大多留存在北平,他们不能让这些历史文化瑰宝成为战争的牺牲品。蒋介石主动上门拜访巴大维,恳请美国能够予以帮助,帮助在北平的国民党军队撤离,巴大维并没有答应他这个请求。1947年1月17日,人民解放军的和谈代表与傅作义代表在北平共同起草和平解放北平协议书,北平和谈进入最后的关键阶段,与此同时,北平社会各界人士也在为北平和谈做着最后的努力。

事到如今,何思源在傅作义的劝说下,也终于真正下定决心要和谈。只是没想到,以段云鹏为首的保密局特务,在致力于和平解放北平的何思源家里安放定时炸弹,将何思源的女儿直接炸死,何思源一家也受了伤。听闻此消息,傅作义震怒。张婉心提醒傅冬菊,近期将会是特务横行的时期,傅冬菊会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从现在到解放后,组织不会再直接与她联系。

第49集剧情介绍:北平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

傅作义叫来李文,他打算将李文等人送回南京,也算是报答蒋介石之前对他的恩情。作为回报,李文也提醒傅作义要注意保密局的人,他们近期会对傅冬菊下手。此时,傅冬菊正在和张婉心在街上,张婉心敏锐注意到有特务盯梢,为了保护傅冬菊的安全,张婉心冒险换上她的衣服,上车引开那些盯梢的特务。特务对他们的车子紧追不舍,司机被打死后,车子失控撞上柱子,以段云鹏为首的特务就要杀死在车上的张婉心。

其他的共产党同志及时赶到,与特务展开激烈的枪战,从他们手下救下张婉心。不幸的是,林稚文身上中弹倒地。傅冬菊在共产党同志的保护下安全回到家,傅作义看到死里逃生的女儿,终于放下悬着的心,抱着女儿安抚她不要怕。很快,傅作义下定决心让王克俊代表自己在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上签字。随后,傅作义召开全体高级将领会议,向大家宣读《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

傅作义称愿意留在北平的他表示欢迎,打算离开的他也不阻拦,而且还会派飞机将想要回南京的将领送回,李文和石觉等人纷纷要去回南京。傅作义抄送了一份要回南京的将领名单给中央,毛泽东说既然傅作义要报蒋介石的恩,那他们就顺水推舟送他这个人情。前线指挥部送来人民解放军的入城式报告,毛泽东和周恩来都认为东交民巷这条路选得好,他们要从外国人面前走过,再也没有任何外国的武装力量,敢于阻止人民解放军前进的脚步,他们要亲眼看看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彻底失败。

傅冬菊想起张婉心毅然为她冒险,不禁感到敬佩,她与傅作义说了张婉心的事。傅作义直到现在都不明白,是什么能让共产党所向披靡,所有老百姓都支持他们。傅冬菊说,共产党是为了全人民的幸福在奋斗,它把每一个人民都看得很重。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接手北平防务,古城北平安然获得新生。平津战役前后64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华北国民党军50个师,共52万余人。至此,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基本全部结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许多人民自发出现,在道路两旁欢迎人民解放军入城,林稚文伤好了不少,他竟然隔着道路看到了许久不见的张婉心,两人热切相拥,在这一刻,相聚有着别样的意义。傅作义和中央几大书记见面,毛泽东既往不咎,问起傅作义对未来的计划。傅作义表示自己年事已高,希望回到河套从事水利工作,顺便为当地人民解决粮食问题。毛泽东很大度,如果他以后想管军队,也还可以回来的。

江北已经被人民解放军全部占领,蒋介石在各方势力的胁迫下,被迫发表求和声明,并于1月21日宣告引退,其总统职务由李宗仁代理。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全会讨论党的工作重心将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规定党在全国胜利之后,在全国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应该采取的基本政策。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离开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

1949年4月,国民党政府拒绝接受《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南京的解放,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彻底覆灭。解放战争胜利了,毛泽东说胜利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三点,一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党领导下的武装斗争;二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展开人民战争,执行了党的正确路线;三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挥党的统一战线的力量。从1921年建党,28年艰苦卓绝,他们用实践证明了一个道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蒋介石自知国民党已经覆灭,他下令取消轰炸北平的任务,他老了,败给了有人民强大力量支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新中国开国大典的礼炮声中,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华南和西南进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扫荡残敌,到1949年底,相继解放了闽南地区和广东大部,以及广西、贵州和四川等地。

解放之路不容易,中国大地的每一寸土,都有人奔赴,无数的人民解放军烈士将热血撒在中国大地上,最终绘就了中国的壮丽锦绣山河。解放战争结束了,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逐步踏上寻求幸福的道路,举国繁华、和平安定的美好生活来临了!

全剧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