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奥林匹克豆瓣分集剧情介绍共10集

第1集剧情介绍:我能比呀

我能比呀是奥林匹克最初的汉语翻译。十分传神地表达了当时中国人的心情——虽然国运波谲,但是,“我能比呀”!本集讲述的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之后,1949年之前,中国如何与奥林匹克相识,现代奥林匹克,又如何伴随中国,走过那命运多舛的半个世纪。本集以镜头寻访为动态线索贯穿全片。通过对于张伯苓、刘长春、杨秀琼等体育知名人士经历的再现,使得历史故事的影像复原,历史遗迹被再度发现,破解民国奥林匹克史的重重迷雾,尽力接近历史的真相……瑞士洛桑,现代奥林匹克首都,奥林匹克博物馆珍藏着百年奥运的历史记忆。奥林匹克博物馆至今依然保存着第二届奥运会的文物,1900年5月20日,奥运会仅仅作为世界博览会的一部分,在巴黎开幕。同一天,地球另一端的北京城正沉浸在一种不安的气氛中,清帝国和八个世界强国的战争。传说,当时顾拜旦代表国际奥委会给清政府发出了邀请函。然而,即使这个传说属实,当年的中国也无力接受这个邀请。同一年,上海《时务报》转载当时权威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一篇文章。开篇写道:“夫中国东方一病人也;其麻木不仁久矣。”两年之后,一个叫张伯苓的年轻人从帝国海军退役。他的新职业是教师,在他讲授的若干科目中,有一门让学生有些无所适从——体育。1919年,张伯苓在天津创办了著名的南开大学。从此,体育成为这所大学百年不衰的传统。在那个年代关心国家命运的中国人心中,身体的强弱已经关乎国运盛衰,而开风气之先的新式大学成为在中国传播现代体育的摇篮。从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到为出国留学准备的预科学校,以及众多的公立私立大学,都将体育作为传播西方文明的重要手段。校园之外,中国军队在接受西式训练时,体育也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现代体育,这种迥然不同于东方传统的行为方式,渐渐为年轻一代熟悉、热爱。今天,曾经在中国现代体育传播中扮演过启蒙角色的北京大学,又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赛场。历史在这里完成了一个长达百年的轮回。张伯苓是最早对奥运抱有梦想的中国人之一,后来,他的梦想被人总结为三个疑问: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邀请世界各国的选手参加?二十多年后,这第一个梦想终于在一个年轻人刘长春的身上实现了。一次日本人的政治阴谋,却促成了中国运动员的第一次奥运之行。1932年7月1号,张学良在他们的毕业典礼上宣布,要派刘长春参加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自己出资8000大洋来支持刘长春。1932年7月31日,在抵达洛杉矶的第三天,刘长春的第一项比赛开始了。当晚,他登上了美国电视台的奥运新闻:中国唯一的选手刘长春在百米预赛中遭淘汰。1936年柏林奥运会,战争的阴云笼罩着中国。这一次,中国派出了150人的庞大代表团。其中,69人将参加奥运会的正式比赛,其中就包括美人鱼杨秀琼。在奥运会的决赛场上,中国选手成为看客。“美人鱼”杨秀琼参加了女子100米自由泳和女子100米仰泳的预赛,均被淘汰。当时,国内的媒体送给代表团一份这样的礼物:一只大鸭蛋,中国特奖。1936年中国人在柏林的表现,并非全是黯淡的记忆,随队出征的国术表演队让外国人见识了中国武术的魅力。当时,国术队用《满江红》伴奏,九位队员各显其能,表演结束,常常要谢幕十几次。1948年,中国再次派出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再次名落孙山。而在当时的延安,则会聚着全民族的希望,军民们的体育运动也开展的有声有色。

第2集剧情介绍:体育馆路

体育馆路是建国后,新中国在过去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一侧,修建的一条道路,这条连接天坛和体委大院的道路,见证了新中国体育30年风风雨雨,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本集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1984年第一次全面参加奥运会之前,中国与奥林匹克之间,由碰撞,隔绝,到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的这段尘封的历史。我们的镜头对准了那些一生与新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结缘的老人,他们的青春,默默奉献给了新中国的体育事业,他们的故事,每每令我们心痛。但同时,本集也揭示了另一个很少有人意识到的事实,在这一代看似被牺牲的体育工作者身上,寄托了新中国渴望与世界融合的巨大努力,体育,在那个被迫封闭的年代,始终是中国试图打开国门的一把钥匙。“体育之声”合唱团是国家体育总局的一支老年业余合唱团队,50多名团员都是退休的体育工作者,他们都是从体育馆路走出的中国体育见证者。1955年,当时北京体育馆建成以后,这条路正式更名北京体育馆路。现在这条大街两边都是体育机构: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还有训练局、科研所、信息中心、体育医院,包括《体育报》社、《新体育》杂志社都在这条路上。这条不到一公里长的大街,见证了新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风雨历程。1952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致电国际奥委会,声明旧中国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已经改组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是代表中国的惟一合法体育机构;同时,正式报名参加1952年的赫尔辛基奥运会。1952年的赫尔辛基奥运会,是在异样的气氛中开幕的。由于台湾问题的干扰,直到开幕的前一天,中国才接到参赛的通知。在那届奥运会上,中国没有取得太好的成绩。然而五星红旗在奥运会上升起,就表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尊重奥林匹克精神,我们愿意成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一员。1954年2月14日下午,中国队与匈牙利队举行足球友谊赛,地点在北京市先农坛体育场。比赛后,毛主席、朱副主席、周总理到运动场上与双方队员握手。当时体育界有两句话,叫“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就是邀请外国的一些好的运动员到我们国家来进行表演、比赛。1956年,陈镜开第一次打破133公斤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这时离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开幕还有五个月时间。1956年10月20日,由92人组成的中国奥运代表团正式成立。然而此时“两个中国”的问题出现了,中国与国际奥委会断绝了关系。1957年,戚烈云打破百米男子蛙泳世界纪录;同年,郑凤荣打破女子跳高世界纪录;1958年,黄强辉以155公斤成绩,打破67.5公斤级挺举世界纪录。他们是中国第一批世界纪录创造者。封闭的年代,中国人渴望打开通往世界的大门,而体育成为一把钥匙。1965年4月,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大松博文执教中国女排。从后来拍摄的《沙鸥》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大松博文执教中国女排,对中国体育产生的深远影响。当年,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只有国际乒联、国际滑冰联保留了中国的合法席位。这两个项目也就成了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惟一通道。尤其是乒乓球,成为那个年代中国人的骄傲。而“乒乓外交”的成功,为中国重返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提供了契机。1976年奥运会,出现了来自新中国的面孔。在远离国际体坛多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终于获邀观摩奥运会。1979年11月26日,国际奥委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从1958年中国与国际奥委会断绝关系算起,中国人民在经历了21年漫长的期待之后,终于又回到了奥林匹克大家庭。

第3集剧情介绍:突破·1984

洛杉矶对于中国奥林匹克运动,是个富于象征意义的城市。1932年刘长春曾在这里单刀赴会,1984年中国重返奥运大家庭的第一次亮相,也是在这里。来自红色中国的五星红旗,在这座城市的上空,数次升起。这也是改革开放的中国,在世界面前的一次精彩表演。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对中国社会,对世界产生的激荡,远远超越了体育本身。本集的镜头,聚焦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日日夜夜,从不同视角360度地展现着一届奥运会的立体图景。我们当然关注赛场上的华丽演出,但镜头的焦点,更多的对准了观众席,电视机前,更广袤的中国和世界背景。《突破·1984》,讲述的不仅仅是一届奥运会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大部分中国人是通过报纸得知洛杉矶奥运会开幕的消息。1984年,当时的柳传志40岁,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一名工程师。与科研比起来,柳传志对奥运会每天正在发生的一切也充满了兴趣。顾长卫是1978年艺术类院校恢复招生后第一批考取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1984年他正忙着拍摄电影。而被很多中国人喜爱的电影明星陈冲那时远赴美国,开始了留学生涯。他们都在自己的生活中留下了奥运会的回忆。洛杉矶奥运会,是1952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派出大型体育代表团参加夏季奥运会,225名运动员将参加本届奥运会16个项目的角逐。中国运动员的到来,不仅让当地的华人振奋起来,也给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彼得·尤伯罗斯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因为1984年是商业化第一次被引入奥林匹克,当时传言包括前苏联在内的100多个国家都将抵制这届奥运会。果真如此的话,电视转播合同和其他很多赞助合同都会被取消,历史上也就不会存在1984年的这届奥运会了。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给了中国代表团特殊的礼遇——第一个入住奥运村,一个举行升旗仪式。在这届奥运会上,栾菊杰、许海峰、郎平是中国运动员中的杰出代表。离洛杉矶120多公里的普拉多射击场,是1984年奥运会射击比赛的主要场地。中国人就是在这里,由许海峰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国内报纸以《伟大的一天》《中国人获得本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等标题报道了此事。而当时27岁的选手栾菊杰被称为天下第一剑,在洛杉矶,栾菊杰对战德国老将汉尼斯。栾菊杰赢了,她成为第一位摘得奥运击剑金牌的中国人,也是第一个赢得奥运击剑冠军的亚洲运动员。而在洛杉矶长滩体育馆,作为1984年奥运会的排球比赛场馆,郎平和队友创造了了中国女排的奥运辉煌。8月7日,最后的决赛开始了。中国女排遇到的对手是美国队,凭借郎平等队员出色的发挥中国获得了冠军。据统计,全国有两亿人收看了中美女排决赛的现场直播。中国女排为中国代表团获得了第一枚团体比赛的金牌。中国女排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深深地渗入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并逐渐发展成一种“女排情结”。从1984开始,奥运会开始全方位走进中国人的生活。24年过去了,无论是柳传志、陈冲、顾长卫还是栾菊杰、郎平、许海峰,他们的生活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他们对于奥林匹克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了。

第4集剧情介绍:微笑·1988(下)

楼云,作为李宁当年亲密的队友,看到了李宁在赛场上经历过的失败,那一年,不仅是李宁,整个中国队都好像在蔓延着一种失败的瘟疫,“三个指头捏田螺”的何灼强三次失败了,“双保险”许海峰、王义夫名落孙山,而被人们寄予厚望的“五连冠”女排更是以0比15的巨大悬殊败给了美国队。质疑的评论扑面而来,《失态种种皆因潜》,《许海峰为何失灵》,《塔为什么倒了》,《中国尝试到了奥运的悲哀》……外界的种种评论,无形中也给楼云增加了不小的压力,尽管他凭借着良好的竞技状态和身体素质,最终站在了冠军领奖台上,看到了李宁为他鼓掌,看到了队友们为他欢呼,可是那一刻,他的表情却耐人寻味,“非常高兴,因为毕竟拿了金牌,但是整个队的表现一塌糊涂,甚至说连头都抬不起来,笑不出来。”这种失落的气氛一直跟随着男子体操队,从汉城到北京,体操房变得冷清而压抑,就在李宁退役后不久,楼云也毅然的选择了离开,尽管那时候他的身体状态是最好的。88年奥运会上,高敏的笑纯真而又难得,作为一个没有心理压力的年轻小将,高敏的发挥几近完美,18岁的她,登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那时候的笑真的是发自内心的。”然而,载誉归来的高敏却变得心事重重。那时,高敏已经拿到了所有跳水比赛的冠军,世锦赛,世界杯,奥运会……她还在继续赢,大大小小的比赛。金牌让她成为了众人瞩目的明星,人们追捧她,寄予她厚望,可是这一切,却让这个原本无忧无虑的女孩害怕了——她看到了李宁失误后的无奈,听到了人们对于败者的冷嘲热讽。一直都拿冠军的高敏此时也产生了恐惧,“我觉得每一块金牌就像包袱一样,压在我背上,如果我失败一次,让所有人都知道高敏不是神,她也是人,她也会失败的。”失败,对于那时的高敏来说,既恐惧却又迫于无奈的向往,未曾经历,她已经品尝到了成败的残酷。跳水馆,跳台,跳板,甚至是水,那时都成了她的噩梦……坚持,她唯一的选择。四年之后,高敏再次走上了奥运赛场,这次她背着沉重的包袱。第一个动作,她的手就抽筋了,溅起了巨大水花像石头般猛然把高敏从梦中惊醒,不能有压力,“我相信老天是公平的,如果今天失败了,就说明有人付出的比我还多,如果老天看见我真的是付出了我所有,他一定会给我一个公平的结果。”接下来的动作,她越跳越好,起跳,入水,最后完美的一跳……出水后,她面向观众,深深地鞠了一个躬。不仅是感谢,也是一种告别,对于自己跳水生涯的告别。二十年后的高敏,过着另一种生活,相夫教子之余,往返于各个城市之间做公益事业。再见高敏,两个儿子围绕在她身边嬉戏玩耍,做母亲的幸福洋溢在她的脸上,“我就想要一种安静的生活。”与她的宁静生活所不同,退役后的楼云经历了商场上的种种挫折,甚至投入了所有积蓄而无所收获,不得不移民美国。经过了二十年的发展,今天的楼云身兼多职,经营一家科技公司,同时又是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副秘书长,目前,北京奥运会啦啦队选拔大赛是楼云手头最重要的工作,在人大体育馆,我们见到了楼云忙碌的身影。二十年,人们对于胜负成败已经有了更加理性客观的认识,正如李宁所言,“现在的冠军对我们来讲,已经不像我们那个年代冠军显得那么重要,那么绝对需要,今天有很多选择,有很多方面表现中国人的能力和中国人的精神。”

第5集剧情介绍:成长足迹

奥林匹克最打动我们内心的究竟是什么?是一个个鲜活个体的成长。本集将引领观众关注中国运动员的成长,通过熊倪、刘国梁、高红、孙雯和刘爱玲这一代中国运动员的成长故事展现了他们挑战身体极限,展现生命之美的信念。1988年奥运会,熊倪被称为天才少年,令人遗憾的输给了美国名将洛加尼斯;1992年奥运会,熊倪再次站上十米跳台,但是他只取得了铜牌。而当22岁的熊倪第三次站在奥运赛场的泳池上时,他的脸上已经褪去了少年的稚嫩,这一次,他赢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跳水队这支“梦之队”连连失利时,熊倪出场了,他在最后一轮战胜了对手,胜利的一刻他将自己深深埋进冰冷的池水。如今,熊倪已经成长为湖南体育局的副局长。而刘国梁、高红和刘爱玲也都在参加奥运会的过程中享受过成功,也遭遇过挫折。他们通过奥运会的舞台成长,奥林匹克改变了他们的人生。一代人来,一代人去,奥运圣火点亮了他们的人生。1984年,高红、刘爱玲、孙雯、熊倪、刘国梁都是从报纸和电视上知道了奥运会,这是奥运会第一次走进他们的生活。1988年汉城奥运会,14岁的熊倪获得男子十米跳台的银牌,金牌获得者是美国著名选手洛加尼斯,冠亚军之间的差距只有1.14分。而这一年,乒乓球项目第一次进入奥运会,中国选手在男单上竟无一人进入前三,这促使一群打球最有天赋的少年从全国各地来到北京,其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孩子叫做刘国梁。但是随着奥运战略的制定,当时没有列入奥运会的女足项目,受到了很大的冲击。1992年洛杉矶奥运会,被人们给予厚望的熊倪在关键时刻出现了失误,没有把握住机会,仅仅获得了一块铜牌。而刘国梁、高红、刘爱玲、孙雯则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参加奥运会越来越近了。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熊倪第一次参加男子三米跳板比赛,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冠军。刘国梁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获得男子乒乓球单打、双打两个冠军。而女子足球1996年被第一次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高红、刘爱玲、孙雯正值青春年华,她们发挥的异常出色,拿到了一枚宝贵的银牌。她们感慨的说:苦苦苦、苦不尽,苦苦苦,苦无穷。苦尽甘来日,方知苦是功。2000年奥运会前,双冠王的好运没能一直陪伴着刘国梁,一件不可思议的兴奋剂事件把他带到了困难的境地。2000年3月,刘国梁被证明是清白的,而此时距离2000年奥运会还有6个月。与此同时,中国女足的奥运备战也开始了。32岁的高红、32岁的刘爱玲、27岁的孙雯为了奥运会再一次聚在一起。而在96年奥运会终于获得梦想中的金牌之后,熊倪退役了,但是为了中国跳水的荣誉,他再次复出。2000年,悉尼奥运会。经历了尿检风波的刘国梁获得男子单打铜牌。他觉得自己没有被打倒,反而更坚强了。而在一场关键的小组赛中,中国女足一球之差败给挪威队,止步四强之外。而孙雯、高红、刘爱玲却都觉得虽然那是一次非常痛苦的经历,但是当中也有很多的快乐。熊倪在那届奥运会上的经历惊心动魄,他的的最后一跳为中国跳水队赢得了那次奥运会上的第一枚跳水金牌。他说:每一次奥运会,各种滋味、各种感受都尝试过了,这就是圆满的一种。现在:熊倪,34岁,湖南省最年轻的厅局级干部。刘国梁,32岁,中国乒乓球队历史上最年轻的主帅。孙雯,35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生。刘爱玲,41岁,在北京足协青少部工作。高红,41岁“运动机会”组织驻中国首席代表。奥林匹克使他们成长。

第6集剧情介绍:参与·取胜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一个基本的精神是:重要的不是获胜,而是参与。这个短句是奥林匹克运动馈赠给人类的巨大精神财富。其间闪耀的人性光辉,正是本集希望传达给每一个观众的。本集的镜头聚焦于中国体育那些几乎不可能夺取奖牌,甚至可能排名垫底的项目。因为在这些远离光环的选手身上,往往映射出更加伟大的运动精神,他们几乎无望取胜,但他们的精神是高贵的。在急功近利的世界里,难以激发出公众对参与精神真正的欣赏。好在我们的国人对于这些所谓的弱势项目的心态,正变得越来越健康,平和。那些献给最后一名的掌声,也越来越充满诚意。这是一个民族成熟自信的重要标志。2007年8月,青岛国际帆船邀请赛,这是北京奥运会之前在青岛举行的最后一次帆船测试赛,林波和他的搭档输给了一对海南选手,没有取得参赛资格。半年后,正式的奥运选拔赛,46岁的林波将与年轻的海南选手争夺唯一的奥运会托纳多级别帆船级别的入场券。这个级别不仅对于林波和他的搭档杨山峰,对于整个中国帆船界都是陌生的,此前,中国从未开展过这个项目。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东道主,中国自动获得了一张入场券,当时已经是福建省帆船队总教练的林波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林波和他的搭档杨山峰曾经在1988年参加过奥运会,第一次奥运之行,他们的结局并不圆满,仅获得22名。二十年后,他们决定再次冲击奥运比赛。杨山峰用六年的时间从推销员升任某分公司的副总经理,为了复出训练,他放弃了这个靠多年奋斗争取到的职位。2008年3月,林波和杨山峰在奥运会资格赛中失利,但林波训练的一对年轻选手获得了奥运会帆船比赛资格。林波将以教练的身份参与奥运会。林波说:我认为参加这届奥运会,不单是完善我们国家东道主项目不齐的缺陷,更重要的是体现个人的精神跟民族的精神,中国还有这帮人在盯着这个事,在为这个事情努力,这点我认为最重要。选择这条道路不会去白走的。这帮孩子他还有机会继续竞技体育的比赛,他们还年轻,我会把路给他们铺好。1988年,当林波和杨山峰从奥运赛场铩羽而归的时候,一个叫周小菁的女孩在杭州开始了她的艺术体操之路。周小菁还清楚的记得:她当时的梦想就是做为运动员参加一届奥运会。1996年,周小菁获得了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入场券。周小菁最终未能进入决赛。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艺术体操仍无一人进入个人全能决赛。离开奥运赛场的第二年,周小菁在曼谷为中国艺术体操收获了第一个亚运会冠军。随后周小菁退役。而这时,中国艺术体操陷入了低谷,此时的周小菁已经远离训练场整整一年。国际体联当时有一个规定,各个洲的冠军可以参加奥运会,98年因为周小菁拿的是亚运会冠军,所以到2000年奥运会的时候,周小菁作为洲冠军可以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艺术体操比赛,周小菁克服了重重困难,再次出现在奥运赛场上。周小菁说:奥林匹克提倡的是重在参与,我想我可以以一个最好的精神面貌去参与,最积极的状态去告诉大家,我们的艺术体操是怎么样的。1998年,周小菁夺冠后第二天,哈达铁也出现在曼谷亚运会的赛场上。他是中国第一代竞技马术运动员。然而,在这个项目上,中国人从未获得过奥运会的参赛资格。1995年,哈达铁和同样精通马术的妻子刘燕一起开始在马术俱乐部执教。有一天,他们接待了一个才5岁的小客人——华天。华天出生在一个中西合璧的家庭,爸爸华山是中国人,妈妈罗山是英国人,而且是一位热爱马术的骑手。如今,哈达铁是北京一家马术俱乐部的教练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希望中国马术能有所突破,他说他的希望就是华天。为了备战北京奥运会,华天休学一年。除了训练,他还要参加一些商业活动,为自己的比赛筹措资金。经过多方努力,华天终于找到了赞助商。2008年1月,华天的参赛马匹全部到位,完成了在中国马术协会的认定。4月,华天通过了国际三星级马术比赛,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入场券。哈达铁说:在中国人里,尤其是运动员里,最大的梦想就是奥运会,参加奥运会。肯定要是跟这些马术强国要比的话,落后很远的时间,借助北京奥运会,进入到奥运会赛场。还是需要做最基础的事,培养年轻的骑手,做俱乐部,一点一滴做点基础的事。

第7集剧情介绍:幕后力量

奥运赛场上,运动员呈现给世人光芒四射的瞬间,很少有人意识到,在这些夺目的明星背后,有多少人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正是这些默默支持的力量,铺就了体育明星登上领奖台的道路。这一集,我们由台前转向幕后,将镜头聚焦于那些沉默的大多数,正是这些几乎从未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人,为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理念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贵州榕江,因为遍布江边的古榕树而得名,聚居着侗、苗等15个少数民族。四十多年前,小学体育老师张光远建立起当地的第一个体操训练班,学员就是他的学生。多年后,张光远的学生林莉第一次来到了奥运会的赛场。1958年,一次遍及全国各个行业的运动员选拔开始了,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张光远被推荐参加贵州省的选拔。最终,张光远并没能通过省里的选拔。但这次遍及全国的体育普及运动,形成了中国体育最基础的力量。而这种通过基层推荐选拔运动员的形式,在之后的全运会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过。一运会后不久,和许多从此与体育结下缘分的年轻人一样,张光远成为了一名小学体育老师。王卫星出生在安徽宿县,他的名字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19岁时,王卫星在席卷全国的“上山下乡”运动里成为淮北前岭煤矿的一名矿工。1978年,爱好体育的王卫星收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北京体育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当时的北京体育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体育大学。三十年前复招的那批大学生,成为之后中国体育几十年来的人才储备。洛杉矶奥运会时,是毕业后的王卫星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研所工作的第二个年头。空有理论,但缺乏实践经验,这并不是王卫星一个人的迷茫,当时中国体育科研团队的现状就是这样。该如何科学认识“三从一大”训练方法?科学的训练理念又是什么?80年代初期的中国体育界面临着探索之路。1987年,当时的吴寿章担任天津市体委主任、天津体育学院党委书记。那一年,吴寿章从他生活了48年的天津调职北京,任国家体委球类司的司长。经历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中国体育开始思索发展的新思路。1995年7月6日,一项以提高奥运成绩为核心内容的《奥运争光计划纲要》正式发布,它被简称为“95争光计划”。在95奥运争光计划颁布的同一年,中国赛艇队重新组建,一名年轻的运动生理学硕士吴昊来到了队里。现在吴昊担任中国赛艇队的副领队,负责一支十多人的科研医疗团队,但在十几年前,赛艇队的情况并不是这样。曹棉英是当时赛艇队女队队长,也是被寄予厚望的主力选手。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双人双桨比赛,当时29岁的曹棉英最后一次以运动员的身份参加奥运会获得银牌,直到今天,这枚银牌也是中国赛艇队在奥运会上取得的最好成绩。这届奥运会后不久,曹棉英退役成为中国赛艇队的一名教练。95版奥运争光计划对体操等奥运传统优势项目的重视,也辐射到了贵州。肖莎就是在这段时间被母亲送到了张光远的体操班。如今,肖莎的努力正让她踏上自己的梦想之路,对贵州,这种奇迹也许会成为更多孩子梦想的起点。2008年奥运会最后一次冬训开始之前,中国跆拳道队到海南进行了调整性训练。王卫星被邀请来与教练组一起制订冬训规划。奥运会新增项目,一直是中国奥运战略中新的金牌增长点,乒乓球、羽毛球、女子柔道、女子举重、跳水的双人项目等都不断为人们创造着惊喜,它们都曾经是奥运会的新增项目。但在开始阶段,要认识其项目特点却是最困难的。中国跆拳道走过的道路就是一个证明。1998年,陈立人结识了王卫星,并将其聘请为中国跆拳道队的体能教练。2000年,陈中就在悉尼夺冠,仅仅开展4年就拿到一块金牌,被称为体育界的一大突破。悉尼奥运会第二年,2001年12月,一支全部拥有博士学位的管理队伍进驻到重建不久的中国皮划艇队,吴昊当时担任副领队。直到现在,那支“博士军团”在中国体育界还有着传奇的色彩,它的高素质在当时整个中国奥运军团里,独一无二。2004年雅典奥运会,杨文军/孟关良终于拿到了奥运会金牌。但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赛艇队的最好成绩只是第四名,赛艇项目依然是欧美选手的天下。因此吴昊现在来到赛艇队,继续进行着科研工作。而吴寿章最高兴的事情就是群众体育的发展。他认为国家体育总局提出来全民健身与奥运通行是一个战略性的决策,它可以把奥林匹克精神、奥运知识普及到群众当中去,通过广大群众参与健身活动来体现奥林匹克的文化,享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的变化。

第8集剧情介绍:冰雪记忆

在中国,人们对于冬季奥运会的关注,远远低于夏季奥运会。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那是属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一隅的运动,参与者寥寥,成绩平平,难以引起广泛兴趣。中国冰雪运动的故事,如同那些北方的大河,常年被冰雪覆盖,少人问津。然而,正是这些含而不露的河流,却时刻激荡着生命中最动人的旋律。在这一集里,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些故事。我们的镜头,将打开那些冰封多年的记忆,在新中国第一代速度滑冰运动员孙显墀、中国第一个冬奥会冠军杨扬、培养出几对世界一流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教练姚滨等主人公们的引领下,走过一条由冰雪铺就的阶梯,了解中国冰雪运动艰难成长的历程。2007年夏天,在夺得中国第一枚冬奥会金牌五年之后,杨扬回到家乡——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二十多年以前,杨扬从这座小镇开始了自己的滑冰生涯。虽然中国幅员辽阔,但能在自然条件下开展冰雪运动的,只有北方的四五个省份。几乎每一位中国滑冰选手,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迈出了自己运动生涯的第一步。今年76岁的孙显墀是新中国第一代速度滑冰运动员,1950年,他用作裁缝的四姐偷偷塞给的零花钱在地摊上买了自己的第一副冰刀。1954年,中国选派22名学生赴前苏联学习体育,22岁的孙显墀主修的专业是速度滑冰与自行车。中国学生求学的莫斯科中央体育学院,是前苏联体育的最高学府,在那里,孙显墀感受到强烈的对比。1956年,第七届冬季奥运会在意大利举行,前苏联第一次派团参加冬奥会的比赛便一举夺得奖牌榜的第一名。速度滑冰四个项目的比赛,有三项冠军被前苏联选手夺走。1957年,中国第一次派队参加世界速度滑冰锦标赛,最终,名落孙山。1958年,孙显墀毕业回国,成为哈尔滨体育学院的一名教师。1960年6月,黑龙江省速滑队组建,在这支队伍中汇集了当时中国最顶尖的速滑选手,28岁的孙显墀带领的黑龙江省男子速滑队其实就是中国男子速滑队。1963年,孙显墀带领着他的队员在日本轻井滜夺得了世界男子速度滑冰锦标赛1500米的冠军。这是中国冬季运动历史上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更为重要的是,在新中国建国后的30年间,这是唯一一个在奥运会项目上取得的世界冠军。1980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姚滨都不知道双人滑究竟是怎么滑,那次他的成绩是最后一名。1983年世界冬季大学生运动会,姚滨获得一块铜牌,但当时是在有六个人参加的双人比赛当中获第三名,其实还是最后一名。1984年冬奥会,第二次站在冬奥会赛场上的中国代表团,37名选手无一人进入前六名,最终,在49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23位。第十五届冬季奥运会,中国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李琰在表演项目中,为中国队获得一枚金牌,两枚银牌,并且打破两项世界纪录。虽然仅仅是一个表演项目的金牌,但这个新兴的项目短道速滑,让中国冬季运动看到了突破的新希望。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短道速滑被列为冬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中国短道速滑队成为实现中国冬季运动突破的重中之重。然而,最终,实力强大的中国短道速滑队只收获了一枚银牌。半个冰刀的距离,李琰与真正的冬奥会冠军失之交臂。1998年冬奥会,首次参加奥运会的申雪赵宏博作为姚滨的弟子获得了第5名。我国双人滑选手在冬奥会上开始突破。2002年冬奥会,申雪赵宏博在盐湖城奥运会双人滑比赛中获得铜牌,取得历史性突破,这是中国代表团在那届冬奥会上获得的首枚奖牌。两天后,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代表中国的杨扬世界排名第一位,但是冠军却被韩国人拿走了。几天后,杨扬在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的决赛中,终于为中国实现了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2002年之后,杨扬为中国实现历史性突破时所穿戴的冰刀和头盔,被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收藏。2006年都灵冬奥会,韩晓鹏获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金牌,实现了中国选手在冬奥会历史上雪上项目金牌零的突破。而姚滨的弟子在花样滑冰双人滑的项目上获得了第二、第三和第四名的好成绩。

第9集剧情介绍:申奥之旅(下)

同样是这一年,杨澜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传媒专业硕士学位;回到国内之后,她加入凤凰中文卫视做名人访谈节目《杨澜工作室》,并且从主持人转变为独立电视制片人,这样的转型,其实在美国,杨澜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留学期间,杨澜的视野开阔了许多,亲身接触到了许多成功的传媒人和先进的传媒理念。而那个时候,邓亚萍已经带着18个世界冠军,4个奥运冠军成功退役。退役后的邓亚萍是履行当年和萨马兰奇之间的约定,她选择了清华大学英语系就读,并且在1998年的2月,远渡重洋赴英国留学。第二次申办,北京申办的口号是“新北京,新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以申办促发展,以发展助申办”,这些口号显示了由于近年中国的发展成就,北京的申办相当积极自信。1999年11月19日,中央电视台的“五环夜话”节目播放了对何振梁的采访,何振梁在谈到上次申办未成时动了感情。后来中央电视台转给何振梁一个台湾听众的来信。这位台湾同胞送给何振梁一本书,并在信中写道:上次申办未成,不仅你流了泪,我们也都流泪了。2000年底,在英国求学的邓亚萍,接到了参与第二次申奥的通知。赶在国际奥委会观察团来临前,她回到了中国。一天,她到超市买东西,这时一个售货员跑过来,拉起她的手,热切地说:“你是形象大使,一定努力让北京申办成功,好吗?”“为什么?”“如果北京举办奥运会,我家的房子就能拆迁了,就能住漂亮的新楼了。”简单的几句话,让邓亚萍感慨不已。“我觉得这个售货员代表的不是她自己,而是千千万万最底层的北京老百姓。他们自己无力改变生活的现状,于是把希望寄托在奥运带来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上,我一下觉得肩上沉甸甸的。”1999年10月,杨澜辞去了凤凰卫视的工作。2000年3月,杨澜和丈夫吴征收购香港上市公司良记集团,并更位为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有限公司,杨澜任主席。自此,杨澜跨入商界。2001年夏,杨澜作为北京申奥的“形象大使”参加了在莫斯科成功申奥的活动。2001年初,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上四年级的丛欣竹用了一个晚上,为再次申办奥运的北京写了一首歌———《新北京,新奥运》。因此,当年那12个在蒙特卡洛唱歌的小女孩再次被人们记起;已天各一方的12个女孩,再次一起走进录音棚,唱起这首《新北京,新奥运》。2001年,杨澜女士应邀出任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形象大使;她将作为陈述人在莫斯科陈述中国奥林匹克文化。而邓亚萍在一次作为运动员代表作陈述报告。所有听过邓亚萍讲英文的人都对她充满了信心。她现在可以用英文写论文,用英语作报告,在美国学习过的杨澜也对邓亚萍的英语水平赞不绝口。2001年,何振梁、杨澜、丛欣竹这三个经历过中国第一申奥的人,又因为同一个梦想走到了一起。2001年6月,丛欣竹接受北京奥申委通知,她和当年的伙伴刘明燕将同中央音乐学院少年合唱团的8个女孩再组一个合唱团,到莫斯科去。从接到通知的那天直到7月7日出发,丛欣竹和刘明燕天天带着8个女孩在中央音乐学院的一间排练室里排练,那20几首歌,除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之处,几乎都是当年她们在蒙特卡洛唱过的歌。7月13日是最关键的日子。这一天将决定2008年奥运会花落谁家。莫斯科时间下午6时,萨马兰奇庄严地走上讲台,拆开信封,宣布: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举办权授予北京!何振梁冲出友人和国际奥委会工作人员热情祝贺的重围,去出席散会后立即进行的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何振梁他在申奥胜利那一刻的个人感受。何振梁深情地说:“我为我的国家而骄傲,我为我的人民而自豪。”这是何振梁多年来深植于他内心的两句话。1993年蒙特卡罗申办失败时,杨澜曾伤心地哭了,然而这一次,她却没有像许多人那样喜极而泣,她笑得很开心。在分析这种心态的变化时,杨澜说:“其实哭并不是我表达高兴心情的方式。上一次,我作为报道者,涉世未深,对一切充满着好奇,同许多中国人一样,对失败估计不足。而这一次,我的身份是参与者,心态则是平和而理性的。我这次惟一想做的就是开心地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我最常说的一句话也是——欢乐是不需要准备的。”当萨马兰奇吐出“北京”两个字的时候,丛欣竹说她立刻就哭了,合唱团里的女孩们也跟着哭了,在场的很多人北京奥申委的工作人员都哭了。她们就一边流着泪,一边唱国歌,然后,她们笑了。丛欣竹说,刚到莫斯科时,何振梁先生对她说,这次可不许再哭了,要笑着回北京。“我当时答应得好好的,但我没做到。”而邓亚萍一听到北京,一下子站了起来,眼泪马上就流下来了,大家全都哭了,真是太不容易了。可以说,那一刻,比她拿任何一次世界冠军都激动。2001年,7月13日,中国成功取得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办权,这不仅实现了中国几代人的梦想,同时也证明了中国正在走向世界,同时,中国也通过体育的方式和世界逐步的融合。但是,就体育本身而言,这个融合的过程又是多么的艰难。

第10集剧情介绍:我们的2008

我们的2008终于来了。在这部纪录片的最后一集中,我们的镜头对准的,是无数个与奥运会相关的中国人的生活空间,他们将以不同的姿态,切入到2008北京奥运这个巨大的舞台中来。当然,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份:残疾人运动员李端、武术运动员马灵娟、见证了几届奥运会转播的马国力等等,他们各自故事有着不同的传奇。但在2008——融合的世界这个大主题下,我们的镜头把所有人都还原为对奥林匹克抱有梦想的中国人。在他们身上,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本集将把圣火传递、中国代表团的积极备战、各项奥运会前有条不紊的准备工作串联在一起,中国奥委会主席刘鹏将向即将来到北京参赛的各国运动员教练员发出最热情的欢迎:大家一起来,共同创造我们的2008。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