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招商 QQ 7384656
广告位招商 QQ 7384656
中國歷史上資產階級革命政權的誕生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後,全國各地紛紛響應。從10月10日到11月27日的1個多月裡,先後有湖北、湖南、陝西、江西、山西、雲南、貴州、浙江、江蘇、安徽、廣西、福建、廣東、四川等14個省和上海、重慶兩市宣佈獨立,占當時全國24個省的半數以上。
武昌起義的勝利和14個省的相繼獨立,建立統一的中央政權就成為革命的首要任務。1911年11月,以黎元洪為首的武昌集團和以上海都督陳其美、江蘇都督程德全為代表的上海集團,同時展開了爭奪籌組中央政府的活動。11月9日,黎元洪以湖北軍政府都督的名義,向獨立各省發出通電,要求速派代表到武昌開會,商組中央政府事宜。這一通電遭到上海、江蘇、浙江軍政府和上海資產階級的抵制,他們要求在上海設立臨時會議總機關,並提出有兩省以上代表到會,即行開議。11月11日,江蘇、浙江、上海的3個都督電邀各省派代表到上海開會。11月15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等地代表在上海開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但武昌集團不肯退讓,仍堅持會議要移到武昌召開。因為武昌是首義之區,多數省的代表已抵達武漢,同盟會主要領導人黃興、宋教仁等也在武漢。最後,上海方面讓步,議決各省代表赴武漢商議組織臨時中央政府,但每省仍須留1人以上在上海,為通信聯絡機關。11月27日,漢陽失守,武昌城處於清軍的炮火之中。11月30日,各省代表不得不在漢口英租界舉行會議,討論建立全國統一的中央政權。會議除制定了《臨時政府組織大綱》外,還確定臨時政府為總統制共和政府。
12月2日,革命軍江浙聯軍攻下南京。黃興、宋教仁也從武昌到了上海,使上海成為革命黨人活動的中心。12月4日,宋教仁、陳其美等出於維護同盟會革命領導權的目的,組織留在上海的各省代表開會,以投票的方式選舉黃興為革命軍政府大元帥,黎元洪為副元帥,並由大元帥主持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對此,黃興一再推辭,黎元洪卻不甘居於黃興之下而反對。14日,武漢、上海兩地的代表齊集南京開會,決定根據《臨時政府組織大綱》選舉總統,以南京為臨時政府所在地。15日,會議獲悉袁世凱的議和代表唐紹儀已抵漢口,袁世凱有贊成共和之意,立即決定暫緩選舉總統,虛位待袁。
而由大元帥暫行大總統的職權,並選舉黎元洪為大元帥,黃興為副元帥。當時黎元洪在武昌,由黃興代行大元帥職權,在南京組織臨時政府。這時,黃興接到孫中山即將回國的確切消息,留在上海等候孫中山的歸來。
12月25日,長期在國外領導反清革命的革命黨人公認的領袖孫中山從美國經英國倫敦、法國馬賽回到上海。全國各界一致要求選舉孫中山為總統。由於他的崇高威望,12月29日,17省代表在南京舉行臨時大總統選舉,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
1912年1月1日上午,孫中山從上海乘專列到南京赴任,下午抵達南京,一時歡呼聲震天,軍樂齊奏,長江江面的軍艦鳴禮炮21響。傍晚,孫中山到達總統府(設在過去的兩江總督衙門,即太平天國時的天王府)。晚上11時,孫中山宣誓就職,宣佈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在誓詞中說:「傾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此國民之公意,文實遵之,以忠於國,為眾服務。至專制政府既倒,國內無變亂,民國卓立於世界,為列邦公認,斯時文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謹以此誓於國民。」(《孫中山全集》第2卷第1頁)同時發佈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宣言書》和《告全國同胞書》,規定對內方針是實現民族統一、領土統一、軍政統一、內政統一、財政統一、「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奠定中華民國的牢固基礎;對外方針是洗清政府「辱國之舉措」。1月2日,孫中山通告各省改用陽歷,以中華民國紀年,1912年即為中華民國元年。1月3日,各省代表會議又選黎元洪為臨時副總統,並通過了孫中山提出的臨時政府各部總長、次長名單,組成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陸軍總長黃興,次長蔣作賓;海軍總長黃鐘瑛,次長湯薌銘;外交總長王寵惠,次長魏宸組;司法總長伍廷芳,次長呂志伊;財政總長陳錦濤,次長王鴻猷;內務總長程德全,次長居正;教育總長蔡元培,次長景耀月;實業總長張謇,次長馬君武;交通總長湯壽潛,次長於右任。以胡漢民為總統府秘書長。1月28日,改各省代表會議為臨時參議院,由各省代表會議的代表充任參議員,推林森為議長。具有歷史意義的南京臨時政府經過曲折的鬥爭終於誕生了。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在孫中山的領導下,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社會改革,頒布了許多有利於發展經濟、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法令。
在政治方面,南京臨時政府制定了效力相當於憲法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開宗明義規定:「中華民國由中華人民組織之」,「中華民國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它仿照西方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制度,規定以參議院、臨時大總統、國務員、法院行使統治權,確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它根據資產階級的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博愛的原則,宣佈中華民國公民一律平等,公民享有人身、家宅、保有財產、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通信、信仰等自由,有請願、陳訟、考試、選舉及被選舉等權利,有納稅、服兵役等義務。通令保護華僑,禁止買賣華工,禁止買賣人口,廢除奴婢買賣契約和一切主奴身份,承認受歧視的「蛋戶」(即水上居民)等所謂「賤民」在政治上和其他人民享有同等的權利。為了保護人民權利,命令官廳焚毀刑具,禁止刑訊、體罰,整頓警察,維持治安,並整頓吏治,嚴禁違法亂紀。臨時政府還改革了一些封建的陳規陋習,限期剪除辮子,禁止纏足,禁止種植、吸食和販賣鴉片,禁止蓄娼,反對封建迷信。
在經濟方面,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了一些保護和獎勵工商業的法令,鼓勵人民興辦實業,從事農墾,廢除清代的一些苛捐雜稅,歡迎華僑在國內投資,並協助維持了一些有實際困難的企業繼續開辦下去。2月5日,實業部通知各省迅速成立實業司,立即開辦實業。財政部統一管理外國借款和在國內發行的公債。
在文化教育方面,南京臨時政府提出了一些進步的主張和採取了一些革命措施。如提倡以自由平等博愛為主要內容的公民道德教育;提倡男女同校,獎勵女校;規定各級學堂一律改稱學校,監督、堂長改稱校長;廢止讀經、禁用清政府頒行的教科書;新編教科書必須合於「共和民國宗旨」;新辦了一些工業科技學校、女子師範學校和蒙回藏師範學校。
在對外政策方面,南京臨時政府主張關稅自主,廢除領事裁判權。但為了換取各國對中華民國的承認,避免列強乾涉,又繼續承認清政府與各國簽訂的所有不平等條約,承擔償還清政府所借的一切外債和賠款。
中華民國成立後,遭到了內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進攻。帝國主義各國在外交上拒絕承認,在經濟上實行封鎖扼殺,在軍事上進行威脅恫嚇。反動勢力頭子袁世凱在帝國主義支持下,採取軟硬兼施的反革命兩手,篡奪革命果實。孫中山在內外壓力之下,被迫妥協,於4月1日正式解職,讓位於袁世凱。其他一些同盟會的主要領導人也相繼下野,新生的資產階級革命政權僅僅存在3個月即被扼殺。政權落到袁世凱手裡,開始了北洋軍閥的獨裁統治,中華民國只是一塊招牌,中國依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南京臨時政府雖然夭折了,但以孫中山為首的中華民國的成立,標誌著統治中國260多年的清王朝的滅亡和在中國延續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結束,標誌著中國歷史上資產階級共和國的誕生。從此,共和政體深得人心,大大提高了中國人民的民主覺悟。任何違反民主的潮流,要在中國恢復帝制和建立獨裁統治都不能不遭到人民的反對而歸於失敗。無論是袁世凱自己想當皇帝,還是張勳擁清廢帝溥儀復辟帝制,都遭到人民的唾棄,很快就垮台了。
歷史也證明,中國資產階級是一個軟弱的階級,它既不能動員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來徹底進行民主革命,又不敢與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決裂,所以它不能擔負起領導中國革命的任務。
广告位招商 QQ 738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