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知识一千条 > 历史知识 > 张骞通西域
广告位招租QQ:7384656
“西域”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西域传》,是和张骞的名字分不开的。公元前2世纪,中国的西汉王朝经过文景之治后国力日渐强盛。汉武帝刘彻为打击匈奴,计划策动西域诸国与汉朝联合,于是派遣张骞前往此前被冒顿单于逐出故土的大月氏。建元二年(前139),张骞带一百多随从从长安出发,日夜兼程西行。张骞一行在途中被匈奴俘虏,遭到长达十余年的软禁。他们逃脱后历尽艰辛又继续西行,先后到达大宛国、大月氏、大夏。前126年张骞几经周折返回长安,出使时带着一百多人,历经十三年后,只剩下他和堂邑父两个人回来。张骞回来以后,向武帝报告了西域的情况。元狩四年(前119),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率领三百人组成的使团,每人备两匹马,带牛羊万头,金帛货物价值“数千巨万”,元鼎二年(前115)张骞回到长安。此后,汉朝派出的使者还到过安息(波斯)、身毒(印度)、犁轩(附属大秦的埃及亚历山大城)等,中国使者还受到安息专门组织的二万人的盛大欢迎。
从此,汉与西域的交通建立起来。汉通西域,虽然起初是出于军事目的,但出使西域后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从西汉的敦煌,出玉门关,进入新疆,再从新疆连接中亚细亚,一条横贯东西的通道,开始畅通无阻。这条通道,就是后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它把西汉同中亚许多国家联系起来,从此,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蚕豆、苜蓿等十几种植物,逐渐在中原栽培。龟兹的乐曲和胡琴等乐器,丰富了汉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此外,大宛的汗血马在汉代非常著名,名曰“天马”。中国蚕丝和冶铁术的西进,对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甚大。
上一章:丝绸之路
下一章:昭君和亲
广告位招租QQ:738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