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知识一千条 > 历史知识 > 罢黜百家
广告位招租QQ:7384656
罢黜百家是汉武帝实行以儒学为正统思想的文化政策。汉朝建立后,统治者以黄老之学为统治思想,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这曾对汉初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也导致了一些消极的后果,如许多农民脱离户籍而逃避赋税、割据势力逐渐膨胀酿成“七国之祸”、对匈奴一再妥协退让等。武帝继位后,从经济上和政治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成为其迫切需要,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正与之相适应。元光元年(前134),武帝召集各地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到长安,亲自策问。董仲舒上“天人三策”,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受到了武帝的赞赏和支持。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生对先秦儒家思想做了进一步改造,采取阴阳五行学说,提出王权神授的理论,建议用儒家的纲常名教来维护统治。汉武帝将儒家学说确立为统治思想后,将儒家的理论渗透到政治、法律、文化等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制定各项政策的依据。
儒学取代黄老之学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笃信黄老之学的窦太后阻挠下,“罢黜百家”不过是纸上谈兵,直到公元前136年窦太后死去,“罢黜百家”的政策才得以贯彻实施,儒学真正开始取代黄老学说的地位。
上一章:文景之治
下一章:党锢之祸
广告位招租QQ:738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