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名:李芳远
别 称:朝鲜太宗、太宗大王
字 号:字遗德
所处时代:朝鲜王朝
民族族群:朝鲜族
出生地:咸兴归州洞私邸 (咸兴本宫)
出生时间:1367年五月十六日
去世时间:1422年五月十日
主要成就:废私兵制,实行统一的府兵制,实行号牌法、邻保制
年 号:建文、永乐
庙 号:太宗
谥 号:恭定大王
父 亲:李成桂
母 亲:神懿王后韩氏
前 任:朝鲜定宗李芳果
继 任:朝鲜世宗李裪
封 号:靖安君
陵 寝:京畿道广州内谷洞大母山献陵
享 年:56岁
朝鲜王朝太宗李芳远——一个堪比唐太宗李世民的国王
朝鲜王朝又称为李氏朝鲜,其太祖是李成桂,(1335年-1408年)。李成桂的始祖是朝鲜南方新罗司空李翰,到李成桂的高祖父李安社时,因为与当地官员争夺官妓的风波而弄得在当地无法容身,于是就举家迁徙到朝鲜北方。从其曾祖父李行里开始就世袭元朝斡东千户所千户。1356年,高丽恭愍王利用中国爆发元末农民起义的机会,发兵北拓领土,其父李子春成为了高丽的内应,协助高丽军队攻占元朝双城总管府,此后李成桂与其父归顺高丽,成为高丽将领。其父官至荣禄大夫判将作监事、朔方道万户兼兵马使。
李成桂自幼武艺高强,军事才能卓越,在高丽王朝逐渐成了实力派将领,公元1388年,明朝在辽东设置铁岭卫,移文告知高丽。高丽国王王禑、门下侍中崔莹密议进攻辽东,守门下侍中李成桂反对无效。4月,王禑派左军都统使曹敏修、右军都统使李成桂出兵攻辽。五月,李成桂渡过鸭绿江后,自知不是明军的对手,上书要求班师,王禑不听。于是李成桂劝服曹敏修,果断在威化岛回军,返回都城,流放崔莹,此后掌握高丽政权。公元1392年,李成桂自立为王,在当年遣使明朝,明太祖赐国号朝鲜,直到公元1910年朝鲜王朝被日本灭掉。
李成桂的性格有点像汉高祖刘邦,颇能笼络人心,高丽王朝时在朝中几乎一呼百应,但是他身上也有明显的缺点那就是优柔寡断。所以在李成桂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其成年的儿子出力颇多,尤其五子李芳远更是功勋卓著。李成桂先后立了两位王妃,神懿王后韩氏、神德王后康氏,一共生有八个儿子,前六子为神懿王后所出,后二子为神德王后所出。长子李芳雨在其登基的第二年就去世了可谓英年早逝。李成桂登基时就58岁了,后立的神德王后又连续给他生了两个幼子李芳蕃和李芳硕,年龄大了疼爱幼子本来就无可厚非,但是偏偏李成桂要废长立幼,立其最小的儿子李芳硕为世子。老大死了后,二儿子李芳果成了最年长的嫡子,李芳果性格忠厚平庸,与世无争,对于老爹让幼弟当世子也没咋反应。但是三子李芳毅、四子李芳干、五子李芳远不干了,公元1398年8月三子联合发动“戊寅靖社”,史称第一次王子之乱,太祖李成桂升级为太上王,二儿子李芳果被推上王位,称为定宗。定宗就是个傀儡,基本上属于可有可无的角色,在宫中百无聊赖,常常找一帮子人在宫中踢球取乐,据说脚法还不错。
五子李芳远,文韬武略,性格刚毅,心狠手辣。公元1400年,李芳远和四兄李芳干两人各自动员私兵,在开京街头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李芳远获胜,李芳干被流放,二哥李芳果本来就与世无争,一瞧这阵势,干脆主动退位当上了太上王。李芳远成为了朝鲜王朝的太宗,没过几年三哥李芳毅突然暴毙,据传是太宗李芳远所为,李芳远成为了兄弟当中的最后的赢家。太宗缺少宽容,太宗在世时就不断巩固王权,无论对于亲人和大臣,只要影响到他的权力必除之而后快。太宗的长子对其不满,太宗就废除了这位世子另立三子为世子,太宗对于自己不满意的大臣不是撤掉就是杀掉,连自己的三子的岳父也不例外,基本上谁的面子都不好使。就在后来他禅位给三子世宗大王李裪后,依然把握朝政,是朝鲜王朝标准的红太阳。
揭秘朝鲜太宗李芳远和李芳果是什么关系
朝鲜太宗李芳远生于1367年,卒于1422年,字遗德,是朝鲜王朝创立者李成桂的第五个儿子,也是朝鲜王朝的第三代君主,1382年李芳远在高丽王朝进士及第,官至密直司代言。李芳远是李成桂的儿子中最为出色的一个,在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李成桂的其他儿子不能相比的。
朝鲜太宗李芳远曾经在其父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在李成桂威化岛回师的时候保护了自己的家人,逃离高丽君主的追杀,后来刺杀了高丽权臣郑梦周,为李成桂即位扫除了最后一道障碍,而李成桂的其他儿子都表现的碌碌无为。李成桂即位之后将李芳远封为靖安君,但是晚年的李成桂宠幸神德王后生育的幼子李芳硕,并且将李芳硕立为世子,这使得与神德王后关系非常差的李芳远极度不满,于是1398年李芳远发动了第一次王子之乱,杀死了神德王后和李芳硕,并且杀死了权臣郑道传,迫使李成桂立次子李芳果为世子,后来李成桂禅让王位给了李芳果,1400年,李芳远再次发动第二次王子之乱,将与自己争夺权力的四哥李芳干流放,再次巩固了自己的权利,成为了世子,同年的11月13日李芳果禅让王位给了李芳远,李芳远就是朝鲜太宗。
朝鲜太宗李芳远继位为王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可以说是政绩卓著,是朝鲜历史上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君主,但是李芳远并不是一个权力欲非常强烈的人,1418年,朝鲜太宗李芳远禅让王位给自己的三子世宗李裪,1422年,朝鲜太宗李芳远去世,朝鲜为太宗上谥号为恭定圣德神功文武光孝大王,庙号太宗,葬于献陵 ,明朝赐谥号为恭定。
李芳果 李芳远是兄弟,李芳果是李成桂的第二个儿子,是朝鲜王朝的第二代君主,李芳远是李成桂的第五个儿子,是朝鲜王朝的第三代君主,李芳果与李芳远的关系比较的微妙,可以说李芳果能够当上朝鲜君主,李芳远功不可没,也可以说李芳远能够当上朝鲜的第三代君主李芳果功劳不小,总之李芳果和李芳远是一种相互成就的关系。
李芳果在李成桂的儿子之中并不是出类拔萃的,李芳远可以算得上李成桂最优秀的儿子,李芳远在李成桂即位为王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辅佐自己的父亲登上了朝鲜王国第一位君主的宝座,但是李成桂晚年却宠幸自己续娶的神德王后生育的幼子李芳硕,并且将李芳硕立为了世子,这使得对自己父亲成为朝鲜君主功劳最大的李芳远的强烈的不满,于是李芳远发动了第一次王子之乱,杀死了神德王后和其生育的李芳硕和李芳蕃,并且杀死了权臣郑道传,但是双手沾满鲜血的李芳远由于种种原因自己却没有坐上朝鲜第二代君主的宝座,而是立了李芳果为世子,之后李成桂将自己的王位禅让给了李芳果,李芳果在王位之上坐了两年,李芳远发动了第二次王子之乱,流放了与自己争夺权力的四子李芳干,这个时候李芳远想要做朝鲜君主的心思已经是昭然天下,于是李芳果禅让王位给了李芳远,成就了李芳远的梦想。
李芳果和李芳远是兄弟,也是朝鲜的君主,李芳远可以称得上是一代明君,但是双手却沾满了鲜血,李芳果的选择是正确的,可以说成就了李芳远,李芳远后来将王位禅让给了自己的三子世宗李裪,可以说李芳远也不是一个权力欲非常强烈的人。
明太宗朱棣和朝鲜太宗李芳远曾是昔日好友为何反目成仇?
太宗皇帝这个庙号,在东亚文化圈里似乎就是得位不正的正宗代名词,反正历朝历代的太宗们少有正常即位的(窝阔台是少有的例外)。明朝的太宗皇帝就是朱棣,本人没有写错,明实录中只有太宗实录,没有成祖实录。到了嘉靖年间,大概是嘉靖皇帝这个死宅读书多,看出了太宗庙号不对,就给自己的老祖宗换了庙号,这才让明太宗的称号从大家眼里消失。非常巧合的是,明太宗当政时期朝鲜的国君庙号也是太宗,形成了明太宗皇帝对阵朝鲜太宗国王的有趣局面。
那么这两个太宗认识吗?答案是他们还真认识,即位前还是很不错的小伙伴。洪武26年,李芳远去南京前路过北京结识了朱棣,两人都是射箭高手,还都野心勃勃不受老爹待见,因此成了很好的朋友。1398年,朱棣死了老爹,李芳远也废除了自己老爹的政治生命(李成桂没死,但被废)。中朝两个太宗都开始了篡位之旅。
朱棣夺取皇位后,李芳远也成了他潜在的对手。1403年6月,明太宗朱棣正式向女真部落发布了圣旨,要求女真部落恢复朝贡,向大明效忠。李芳远也表示"咱两都是太宗,谁也别装老大",公然宣布"女真等本属于我",直接和昔日的小伙伴叫板。朱棣也早忘了当年的交情,在当年11月份就把自己的便宜岳父哈纳出封为建州卫指挥使,让他充当猎头,号召女真各部回归。哈纳出在女真各部中社会关系复杂,他的小舅子就是努尔哈赤的远祖猛哥帖木儿。在他的努力下,大批"嫌贫爱富"的女真部落投靠了明朝。明朝在这些女真部落的土地上建立了130多个卫所,将东北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李芳远也不是毫无招架之功,他利用朱棣对东北地理的知识缺陷,在边界争端中还是占了一些便宜。此外李芳远还对朱棣打出了苦情牌,哭着说自己家祖坟就在东北,要求朱棣让步。朱棣的反应是爱滚滚,你家祖坟在哪里管我屁事。
朱棣对李芳远不但抢人抢地,还抢马。高丽王朝时期整个朝鲜半岛成了元朝的养马场,元朝甚至把来自中亚的种马交到高丽大规模繁殖,因此继承了高丽家底的朝鲜有庞大的战马储备,可以轻松地出动数万骑兵。朱棣继承了自己老爹的政策,以相当于市场价三分之一的价格对朝鲜的马匹进行"强买强卖"。朱棣和李芳远结识于明太祖的"马匹"政策(当时朝鲜用劣马糊弄大明,李芳远的后妈就把他派去送死)。两人翻脸后,朱棣又开始大规模实行老爹的政策。这一政策很有成效,到1469年,朝鲜的马匹储备就只剩下了13383,朝鲜的骑兵基本上烟消云散。李芳远擅长射箭,朱棣还在弓箭上限制朝鲜。朱棣一方面强制从朝鲜收走水牛,一方面严禁牛筋、牛角出口朝鲜,让朝鲜弓箭的性能大为下降。
由于自己的军备被朱棣限制地死死的,李芳远只好认怂。李芳远好比朱棣在朝鲜拉皮条的小弟,朱棣想念朝鲜妹子的大长腿时,就叫他满朝鲜"逼良为娼"。这场太宗对太宗的争斗以朱棣的获胜而告终,朱棣成了明太宗皇帝,李芳远还是局限在朝鲜半岛的太宗国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