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迁即位为西夏国王

本 名:李继迁

别 称:拓跋继迁;赵保吉(宋朝赐名)

所处时代:辽宋时期(夏国)

民族族群:党项族

出生地:银州(今陕西榆林米脂县)

出生时间:963年

去世时间:1004年1月26日

主要成就:奠定西夏基础,占据西平府,即位为夏国王

王 爵:西平王、夏王

谥 号:神武皇帝(景宗追尊)

庙 号:武宗(太宗时)、太祖(景宗时)

陵 寝:裕陵

李继迁是谁?他是怎么死的

夏太祖李继迁(963年—1004年1月26日),本姓拓跋氏,银州(今陕西榆林米脂县)人,出身党项族平夏部,银州防御使李光俨之子,李继捧族弟,出生地被称为李继迁寨,宋朝曾赐名赵保吉。

史书载李继迁幼年时即以勇敢果断,以“擅骑射,饶智数”而闻名乡里。975年(北宋开宝八年、辽保宁七年),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继迁族叔)爱其才,授年仅十二岁的李继迁为管内都知蕃落使。982年(北宋太平兴国七年、辽乾亨四年),李继迁得知族兄李继捧迫于族内压力入朝,并交出夏、绥、银、宥、静五州地后,与弟李继冲、亲信张浦等人组织党项各部叛宋。后来李继迁派张浦带着重币到辽国,向辽圣宗表示愿意归附,取得辽的支持。河西素来为北宋重地,辽圣宗为了削弱北宋在河西的控制力,授继迁为定难节度使、夏银绥宥静五州观察使、特进检校太师,都督夏州诸军事。990年(北宋淳化元年、辽统和八年)李继迁即位为夏国王。依辽的支持,李继迁实力日强,不仅收复了故地,还夺取了西北重镇灵州。

1004年(北宋景德元年、辽统和二十二年),李继迁中吐蕃潘罗支之计,伤重而死,年仅42岁。葬于裕陵(今宁夏贺兰山平羌堡西北5里处)。李德明即位后,追谥应运法天神智仁圣至道广德孝光皇帝,庙号武宗。其孙李元昊称帝后,追谥为神武皇帝,庙号太祖。

关于西夏王朝的开创者是李继迁吗?他有哪些故事?

  李继迁的故事

关于西夏王朝的开创者李继迁,在银川和陕北各地的百姓中都流传着一些关于他的故事,有些显然是传说附会,不过联想到历史上关于开国皇帝总有一些夸大其词的记载,李继迁的故事还是很务实的。

李继迁是当时的银州防御使李光俨的儿子,但是当时他的家族已经算是银州李氏的旁支了,算不上显赫,真正当权的是他的族兄李继捧这一支,不过他的母亲光慕氏出身显赫,据说李继迁出生时,天边出现了一道艳丽的彩虹,这可能是真的,因为没人能考证,史书上还记载他“生而有齿”,这显然不符合科学规律,可能是后人为了突出李继迁的天才伟大杜撰的,这在历史上早有先例,也不足为怪。他出生在陕北的无定河畔,后来成了党项族的大英雄,人们就把他出生的地方称为李继迁寨,几百年后,这个地方又诞生了一位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

李继迁的母亲从小就对他要求严格,而他自己也是聪慧果敢,善于骑射,非常有智慧,所以在十二岁时就崭露头角,担任了管理吐蕃事务的官员,可谓是年少成名,不仅如此,李继迁还非常勇敢,传说有一次他带着十几个人上山打猎,不料遇到了一直凶猛的老虎,别人都大惊失色,只有小小年纪的李继迁却非常沉稳,他不仅没有害怕,反而追着老虎连连射箭,最后射伤了老虎的眼睛,成功俘虏了这只老虎,从此以后,族人都对李继迁刮目相看。

李继迁 李继捧

李继迁和李继捧都是夏州人,也就是今天宁夏银川的党项族贵族,并且还是同族兄弟,但是他们两人却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刚开始李继捧的威望比李继迁大,但是他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就因为对父亲确立继承人的问题不满意,并且因此与兄弟族人产生矛盾,竟然一气之下,率领一部分忠于他的族人归顺了宋朝,并且宣布将原属于西夏的大片土地单方面交给宋朝,当时的宋太祖赵匡胤当然非常乐意,他不仅在皇宫里盛情招待了李继捧一行人,还赏赐给他们很多财物,还封李继捧为节度使。其实赵匡胤是企图有和平的方式吞并党项人的土地。李继捧看到北宋对他不错,竟然就安心接受了。

但是李继迁却对李继捧的决定很反对,他看的很清楚,夏州是他们党项族人世代居住的地方,怎么能轻易让给别人呢,土地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最可靠的。于是李继迁寻找辽朝的帮助,辽朝皇帝为了对抗北宋,决定帮助李继迁,这样一来,党项贵族内部就发生了分裂,但是李继迁显然技高一筹,他自己不仅牢牢掌握着对夏州的控制权,还取得了管理权,自己也坐上了高官的位置。

李继迁对赵匡胤企图吞并党项族人土地的做法非常愤怒,赵匡胤这一决定无疑是失败的,这一政策直接导致西夏对北宋的仇恨,后来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终于直接与北宋撕破脸,直接做了西夏的开国皇帝。

李继迁怎么死的

话说西夏国主李继迁由于对大宋的作战连战连捷,心里不免得意起来,这一年他攻下了灵州,下面的官员却向他报告说夏州连连干旱,粮食颗粒无收,百姓苦不堪言。李继迁想现在天下安定,也该好好想想处理粮食的问题了,毕竟粮食是一国的根本。

于是李继迁命令吐蕃人修建堤坝,可是天有不巧,这堤坝刚刚建好天空忽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河道决堤,又出现了水患,李继迁被老天爷弄得疲惫不堪,身边的僧人说这事因为大王连年征战,上天在惩罚你。李继迁听了心里慌了,于是就启用拥有一张巧嘴,善于管理粮仓的三都案来筹集粮食。

三都案也是尽心尽力,他负责把西凉府的粮食运到夏州去,不料中途中遇到了吐蕃骑兵的骚扰,因为李继迁对吐蕃也是发动了好几次战争,并且虐待吐蕃的俘虏,所以吐蕃军队很痛恨他。于是这三都案马上迎战,击退了吐蕃骑兵,但是却发现少了一袋粮食。三都案害怕回到夏州后受到李继迁的责备,于是自己一个人前去抢粮,不料中了敌人的埋伏,被敌人乱刀砍死。

李继迁得知三都案的死讯后,马上赶来支援,却又遭到西凉部落的袭击。他自己眼睛受了重伤,几次昏厥,临死前他感到自己的连年征战的确使得百姓流离失所,吃不饱肚子如何能安定民心,于是亲自前去祭奠三都案,不久之后,他自己也因为重伤不治而死,年仅四十二岁。


李继迁的原名叫什么 李继迁与李元昊的关系

  李继迁是世代居住在银州的党项族首领,党项族的前身是鲜卑族,也就是说李继迁本是西北少数民族,那为什么会有一个汉化的姓呢。

  李继迁画像

  这还要从李继迁的祖先说起,在唐朝末年社会动乱,黄巢起义席卷全国,当时藩镇割据,唐朝中央政府无力镇压,于是党项族的拓跋氏派兵帮助唐朝平定了叛乱,唐朝皇帝于是赐拓跋氏姓李,也就是说李继迁原本应该叫拓跋继迁的,当时唐朝皇帝还把肥沃的黄土高原划给党项人,并且允许其动迁,党项人从此过上定居的生活,开始又农牧民族转向农耕民族,这是党项人百年向往发达的开端。

  所以李继迁就是出生在陕北的李继迁寨的,几百年后,这里出了一个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据说还是李继迁的后代。党项族发展到李继迁生活的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开始有了独立立国的野心,加上这个时候中原的北宋刚刚建立,实力不强,赵匡胤都没有把握能武力征服党项,最后企图和平吞并党项,被李继迁识破,于是北宋与西夏的关系从此对立,李继迁成为实际上的夏国主,不过因为李继迁好大喜功,急切冒进,他急于扩展自己的领土,竟然向吐蕃和回鹘发动战争,结果没有成功,自己还不幸中箭而死。好在西夏毕竟经过百年的经营,已经根基深厚,最后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终于正式称帝,建立了西夏王朝,还追封李继迁为皇帝。

  李继迁 李元昊

  李继迁是李元昊的祖父,不过在李元昊刚刚出生不久之后,李继迁就死了,所以祖孙两并没有什么机会交流,不过李元昊最后能够当上西夏的开国皇帝,与李继迁给他留下的丰厚的政治遗产是分不开的。

  李元昊

  李继迁从小就很有远见,十二岁就做了一方的首长,他很有远见,也很有野心,当时她的族兄李继捧因为对继承问题心怀不满,一气之下,竟然率部归顺了宋朝,并且还把党项人的土地都献给北宋。李继迁对此有不同意见,他认为土地是党项人最大的财富,只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最可靠的的,于是他北上寻求辽朝的帮助,辽朝为了利用党项人制衡北宋,大力扶持李继迁,使得党项得到长足的发展,势力发展很大,李继迁也成为了党项立国的奠基人。不过李继迁心浮气躁,眼高手低,在党项还没有站稳脚跟的时候,就想着远征吐蕃和回鹘,导致国力受损,自己也过早去世,最终没有实现西夏独立的愿望。

  好在多年之后,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长大成人,他与祖父一样野心勃勃,他积极发展经济文化,提高党项族人的知识水平,还创建了西夏文字。从此党项人过上了定居的生活,李元昊认识到要想建国,就必须解除北宋的威胁,于是李元昊率军与北宋展开了四大战役,一举消灭了北宋的有机力量。于是李元昊干脆自己称帝,建立西夏王朝,成为与北宋、辽朝并立的另一个独立的政权。

  李继迁 李自成

  明末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人称“李闯王”的李自成就出生在陕北米脂城外的李继迁寨,陕北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地,而李继迁寨就是因为是党项族的首领李继迁出生在此地而得名,所以李自成很有可能是李继迁的后裔,即使不是,也算是古代党项族的后代,所以并不是纯正的汉族人,事实上连李自成自己都宣称自己是李继迁的后代。他这样说,最初为了反抗明朝的残暴统治,不过后来有学者考证,李自成的说法也许并非是空穴来风。

  李自成

  不管怎么说,李自成与李继迁拥有同样的出生地,这一点也是事实。而且陕北地区自古民风彪悍,百姓勇猛善斗,李继迁就是因为不满北宋赵匡胤企图吞并银州而率部请求辽的帮助,经过几代人的奋斗,终于在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手中,西夏得以立国,李元昊也追封他的祖父李继迁为皇帝,李继迁成为西夏历史上的第一任皇帝。

  而几百年后的李自成继承了祖先敢于反抗暴政的性格,揭竿而起,勇敢地反抗明末残酷的统治,并且一路所向披靡,百姓甚至唱着民歌欢迎李自成打到京城。也许是历史总是相似的,李自成最终只做了不到一个月的皇帝就灰溜溜地离开紫禁城,而他的祖先李继迁也是在党项还没有站稳脚跟的情况下就匆匆发动对吐蕃和回鹘的战争,结果自己也逗乐性命,两个人都是功败垂成,含恨而终的。

奠定西夏基础的李继迁:元昊的西夏国由此发展

  李继迁是出生在银州的党项贵族,李继捧的族弟,他是西夏国的开创者,被封为夏国主。

  李继迁

  李继迁的一生与辽(当时称为契丹)、北宋都有很深的瓜葛。他本是年少成名,十二岁就当上了管理吐蕃事务的大臣。后来李继迁对李继捧率部归顺北宋不满,自己也率部归顺辽国,辽国皇帝为了制衡北宋,接受李继迁的归顺,并封他为节度使。

  后来李继迁看到党项各部落互不归属,各自独自发展,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决定整合各部落,自己被拥戴成为党项族的大首领,并且依照中原的模式,设立文武官员,并且听取西夏境内汉族知识分子的意见,努力学习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大力发展西夏的经济,增强西夏的实力。

  李继迁是军事上的天才,他善于运用各种战术,找到敌人的弱点,几次都打败了北宋的进攻,迫使北宋归还了原来李继捧献出的土地,让当时的辽、宋都不敢小看他。但是李继迁也是政治上的小人,他先是归顺辽国,然后又投降北宋,不久又反叛,总之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北宋被他搞得精疲力尽,对西夏也失去了信任,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李元昊称帝后,北宋迟迟不肯承认西夏的合法性的原因之一。

  因为对北宋几次战斗的胜利,李继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又向吐蕃发动战争,可是这次他没有这么好运,在一次战役中,李继迁被射伤了眼睛,不久就死了,终年才四十二岁。

  李继迁的故事

  关于西夏王朝的开创者李继迁,在银川和陕北各地的百姓中都流传着一些关于他的故事,有些显然是传说附会,不过联想到历史上关于开国皇帝总有一些夸大其词的记载,李继迁的故事还是很务实的。

  李继迁画像

  李继迁是当时的银州防御使李光俨的儿子,但是当时他的家族已经算是银州李氏的旁支了,算不上显赫,真正当权的是他的族兄李继捧这一支,不过他的母亲光慕氏出身显赫,据说李继迁出生时,天边出现了一道艳丽的彩虹,这可能是真的,因为没人能考证,史书上还记载他“生而有齿”,这显然不符合科学规律,可能是后人为了突出李继迁的天才伟大杜撰的,这在历史上早有先例,也不足为怪。他出生在陕北的无定河畔,后来成了党项族的大英雄,人们就把他出生的地方称为李继迁寨,几百年后,这个地方又诞生了一位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

  李继迁的母亲从小就对他要求严格,而他自己也是聪慧果敢,善于骑射,非常有智慧,所以在十二岁时就崭露头角,担任了管理吐蕃事务的官员,可谓是年少成名,不仅如此,李继迁还非常勇敢,传说有一次他带着十几个人上山打猎,不料遇到了一直凶猛的老虎,别人都大惊失色,只有小小年纪的李继迁却非常沉稳,他不仅没有害怕,反而追着老虎连连射箭,最后射伤了老虎的眼睛,成功俘虏了这只老虎,从此以后,族人都对李继迁刮目相看。

  李继迁的儿子是谁

  李继迁一生娶了很多女人,这些女人也给生了很多儿子,不过因为史书对李继迁的情况介绍的很少,而且因为宋朝一直不承认西夏的合法地位的,史书上对于西夏皇族的记载本来就少,再加上李继迁还是李元昊建国后追认的西夏开国皇帝,所以李继迁的史料就更少了,宋代的史料中记载李继迁有个儿子叫李德明,而辽史中却记载李继迁的儿子李德昭,究竟李继迁有几个儿子,李德明与李德昭是兄弟还是同一个人,现在已经无从考证。

  李继迁儿子李德明

  当时因为李继迁生前率部归顺了辽朝,辽朝皇帝封李继迁为夏国主,所以李继迁与辽朝的关系还是很融洽的,所以《辽史》中就记载说李继迁死后,他的儿子李德昭派使者去辽国告诉了辽朝皇帝这件事,辽朝皇帝于是派使者去悼念李继迁,还像中原王朝一样,给了李继迁一个官职,作为安葬他的标准。这个李德昭很会做人,他又派使者去感谢辽国皇帝的慰问,还把他父亲的遗物送到辽国,表示对辽国的忠心以及自己的孝顺,这一来二去,辽国看李德昭挺忠心辽国的,于是就封李德昭为西平王。

  不过在宋朝的史书中没有关于这一段的记载,而且宋史中的李德明就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父亲,李德明在辽、宋的夹缝中艰难带领党项人生存,他同时归顺两国,接受两国的封号,但是自己却加紧发展西夏的势力,后来他的儿子李元昊当皇帝后,也追封他为西夏皇帝。

  李继迁 李德明

  李德明是李继迁的长子,如果说李继迁是西夏王朝的开创者,那么他的儿子李德明无疑就是西夏王朝最称职的继承者和开拓者。

  李继迁雕像

  李德明相比于父亲李继迁来说显得更加务实和沉稳,李继迁十二岁便崭露头角,可以说是年少成名,而李德明直到二十二岁接替父亲的职位才登上历史舞台,但是这一点不能妨碍李德明的历史功绩。

  李继迁虽然具有长远眼光,也很有野心,被辽国皇帝封为夏国主,不过守业更比创业难,李继迁是军事上的天才,但是军人都有的好大喜功,急功冒进的缺点李继迁也有,所以在他刚刚取得夏国主的位置后,就得意忘形,竟然不自量力与吐蕃、回鹘发动战争,结果自己也被一箭射伤,不治身亡。

  李德明即位后,吸取了父亲的教训,并不急于称帝,而是采取韬光养晦的做法,在辽与宋的夹缝中生存下来,他不与任何一国为敌,反而向两国都示好,接受两国的封号,但是西夏始终是一块独立的土地。这样就为西夏的发展壮大赢得了宝贵的和平环境。李德明在位时,大力发展经济,尤其是农业,由于党项人的开垦,银川成为著名的塞上江南,富庶程度不亚于中原的江南地区,而且李德明还趁机打败回鹘,取得了河西走廊的大片土地。正因为如此,他的儿子李元昊才有足够的实力公开称帝,建立西夏,党项人终于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李德明也是功不可没,所以李元昊登基后,同时追封李继迁和李德明为皇帝。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