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迪波斯诗人

中文名:萨迪

外文名:Sa'di

国 籍:伊朗

民 族:波斯人

出生地:伊朗设拉子

出生日期:1208

逝世日期:1291

职 业:诗人

信 仰:伊斯兰教

代表作品:《果园》、《蔷薇园》等

波斯文学大厦的四根柱石之一 著名诗人萨迪简介

萨迪(Sa'di,Moshlefoddin Mosaleh,1208~1291)全名为谢赫 ·穆斯利赫丁·阿卜杜拉·萨迪·设拉子,是中世纪波斯(今伊朗)诗人。萨迪作品保存下来的抒情诗约600多首,作品通过对花鸟、山水、美女、静夜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他的诗结构严密,语言凝炼、流畅,韵律抑扬有致,是波斯文学史上的一枝奇葩。萨迪的成名作有《果园》和《蔷薇园》。萨迪的作品风格几百年来一直是波斯文学的典范。他被誉为“波斯古典文坛最伟大的人物”,其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被译成几十种外国文字,受到读者的盛赞。萨迪在波斯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他是公认的支撑波斯文学大厦的四根柱石之一。

生平

1208年生于波斯西南部法尔斯(今伊朗一省)的设拉子城一下层传教士家庭。早年在家乡求学。14岁丧父,成为孤儿,饱尝了生活艰辛。青年时代前往巴格达,进入当时著名的内扎米耶学府,刻苦钻研文学和伊斯兰教神学。同时开始用波斯文和阿拉伯文创作抒情诗。后因不堪忍受学校的束缚而辍学,并离开巴格达。当时正值蒙古人入侵,加上地方王朝之间混战,以致社会动荡不安。故萨迪的前半生几乎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此间,他以伊斯兰教达尔维什(游方者)的身份,沿途布道讲学,足迹遍及叙利亚、埃及、摩洛哥、埃塞俄比亚、印度、阿富汗斯坦和中国新疆的喀什噶尔等地,当过苦工杂役,并多次去麦加天房朝觐。待返回故乡时已两鬓苍白。近30年云游四方的经历,使他广泛接触了社会各阶层人物,亲身体验了穷苦大众的悲惨生活,对他世界观的形成和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当时的设拉子因被地方统治者以重金购买,故未遭到蒙古军的破坏,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此后,萨迪隐居故里,潜心写作。

萨迪的成就及荣誉有哪些 他在创作上的特点及影响有多大

萨迪(Sa'di,Moshlefoddin Mosaleh,1208~1291)全名为谢赫 ·穆斯利赫丁·阿卜杜拉·萨迪·设拉子,是中世纪波斯(今伊朗)诗人。

成就荣誉

《果园》,《蔷薇园》两部作品内容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自己流浪生活的总结和思考,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前者是叙事诗集,共8章,由200个故事组成;但风格上后者却明显占优势,它有诗有文,诗文相间,共分为8篇227个小节,堪称一部佳作。作品虽然训谕意味很浓,但读起来却引人入胜、趣味盎然。

除了上述两部传世佳作外,萨迪还以颂诗、挽歌、抒情诗、短诗和鲁拜诗等不同形式,创作了大量诗歌,其中以抒情诗的成就最高。

他以优美典雅、独具风采的抒情诗作,开创了波斯古典诗歌的新局面,提高了抒情诗的地位,从而成为抒情诗泰斗哈菲兹的先行。他的散文作品如《论文五篇》、《帝王的规劝》、《论理智与爱情》等,也是传世的佳作。故他又被誉为波斯古典文学“四大支柱”之一。1291/94年12月在故乡去世。

创作特点

萨迪最有名的作品是《果园》和《蔷薇园》。《果园》是他结束漫游返回故乡后的第一部作品,写成于1257年,最初以《萨迪集》问世。所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大至治国安邦的方针策略、道德修养的准则规范,小到待人接物的礼节及生活起居经验,还涉及到天文、鬼神、哲学、历史、伦理、医学、兵法等方面的问题,应有尽有。全书160个故事所描写的多是帝王、圣哲、教徒、云游者的生活,既有历史人物故事,又有诗人漫游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和见闻。在对这些事件的评判中,诗人表现了自己的理想、愿望和爱憎情感,充满对善良 、纯洁、赤诚、正义、光明与真理的礼赞,堪称是萨迪的理想国。

《蔷薇园》用无韵散文、韵文并间有短诗写成,题材和《果园》相仿。包括记帝王言行、记僧侣言行、论知足常乐、论寡言、论青春与爱情、论老年昏愚、论教育的功效、论交往之道,共8卷。全书运用娓娓动听的叙述与以事喻理的教谕,使人受到启发和教育。

《果园》和《蔷薇园》大量引用了民间的谚语、格言、警句等,许多名言至今仍交口传颂。书中的散文尾韵自然,对仗工整。书中的诗用词平易,句式简练。作品中明白晓畅、清新自然、质朴流畅的语言,数百年来始终是波斯文学的典范。

萨迪还写有许多短诗、颂诗、鲁拜诗和抒情诗等。

影响

萨迪的作品不仅在伊斯兰世界享有崇高的声誉,在世界文坛上也有一席之地,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果园》早已被译为英、法、德、俄、拉丁、土耳其等多国文字。《蔷薇园》也被译成几十种外国文字。

他以文笔,以及对社会和道义精神的思考而为人所称道。

他的名言“亚当子孙皆兄弟”已被联合国奉为阐述其宗旨的箴言。

萨迪的作品很早就传入中国。《蔷薇园》早已成为中国穆斯林经堂教育的教材。1958年出版了《蔷薇园》中译本。1989年出版了《果园》中译本。

2009年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也引用了萨迪的著名诗句的原文。在他录制的致伊朗人民的新年(Eid-e Nowruz ,保佑节)祝辞中说: "There are those who insist that we be defined by our differences. But let us remember the words that were written by the poet Saadi, so many years ago: 'The children of Adam are limbs to each other, having been created of one essence.'" 。可译为:有些人会坚持说我们的特点就是我们的不同,但是请让我们记住诗人萨迪在久远的年代前写下的文字:'亚当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造物之初本一体’。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