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拉真古代罗马帝国安敦尼王朝第二任皇帝

中文名:马尔库斯·乌尔皮乌斯·涅尔瓦·图拉真努斯

外文名:Marcus Ulpius Nerva Traianus

别 名:图拉真

国 籍:罗马帝国安敦尼王朝

民 族:罗马

出生地:西班牙伊大利卡

出生日期:53年9月18日

逝世日期:117年8月9日

职 业:皇帝

主要成就:征服达西亚(达契亚)

将罗马疆域扩张到历史上最大范围

养 父:涅尔瓦

父 亲:Marcus Ulpius Trajanus 马库斯

母 亲:Marcia 玛尔西娅

配 偶:Pompeia Plotina 庞培娅

继任皇帝:哈德良

五贤帝之一 古代罗马帝国安敦尼王朝第二任皇帝图拉真简介

图拉真(Trajan,全名马尔库斯·乌尔皮乌斯·涅尔瓦·图拉真努斯 Marcus Ulpius Nerva Traianus,53年9月18日-117年8月9日),古代罗马帝国安敦尼王朝第二任皇帝,98年至117年在位。五贤帝中的第二位。

图拉真在位期间,对内巩固了经济和社会制度,对外发动战争,将罗马帝国的疆域扩张到历史上最大范围。由于其功绩卓著,获得了罗马元老院赠予的“最佳元首”称号。

人物简介

图拉真(Trajan, Marcus Ulpius Nerva Traianus。53年9月18日-117年8月9日),罗马帝国皇帝(98-117年),罗马帝国五贤帝之一。

图拉真出生于西班牙贝提卡的伊大利卡,是第一位意大利以外出生的罗马皇帝。他在位时立下显赫的战功,使罗马帝国的版图在他的统治下达到了极盛。他曾经建立图拉真柱记载自己的功绩。元老院曾赠给他“最佳领袖”(Optimus princeps)的称号。

早年经历

图拉真出生于西班牙伊大利卡的一个军功世家,随父在军中长大,逐渐成长为经验丰富的将领。他的父亲是远西班牙的罗马殖民者的后裔,母亲是西班牙人。他的家庭富有并有名望,他的父亲曾任西班牙、叙利亚等行省总督。

89年图拉真成为军团指挥官,91年任执政官。因为在与日耳曼人作战的功绩,他被授予了“日耳曼尼库斯”荣誉称号。据说图拉真的性格善良淳朴而又刚毅果决,而且胆大心细,简直为一完人,不但深得军方拥护,也很受罗马民众爱戴。96年,罗马皇帝图密善因为长期藐视元老院,与元老院严重不和,于一次政变中遇弑。

随后,老资格的元老涅尔瓦被推举为皇帝。涅尔瓦尽管有元老院的鼎力支持,在军队中缺乏势力和威信。为了取得军队的支持,他在继位的第二年,作了一个明智的诀定,挑选战功卓著的日耳曼总督,45岁的图拉真作为自己的养子和继承人。这一决定不仅平息了军队的不满,还开创了罗马帝国的一个新时期,使罗马开始步入一个长达60年的太平盛世,罗马帝国各方面都发展到顶峰。

98年年初,涅尔瓦因病去世,正在科隆戍守的图拉真奉召继位。

图拉真在位期间的经历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又是怎么评价的

图拉真(Trajan,全名马尔库斯·乌尔皮乌斯·涅尔瓦·图拉真努斯 Marcus Ulpius Nerva Traianus,53年9月18日-117年8月9日),古代罗马帝国安敦尼王朝第二任皇帝,98年至117年在位。

在位经历

政治策略

图拉真是出身于行省的第一个罗马皇帝。他的外省人身份表明外省人在统治阶层中的地位有了质的变化。这是一个象征,象征罗马最高职位正在向所有上层人士敞开,不管是罗马的还是外省的。

图拉真在军队和在元老院都受到普遍赞誉,这不仅因为他是个战功卓著的元帅,而且也因为他为人极富魅力和他对民众所显示的仁慈和关心。

他继位为帝后,并没有在公元98年回罗马接受权力,而是仍在莱茵河和多瑙河地区逗留了一年多,巡视、巩固边防和策划与达西亚开战的准备工作。公元99年图拉真回到罗马,奉行复兴元老院的政策,给元老院以尊贵地位,对元老友善尊敬,并从东方各行省中任命元老院的成员,从而获得了元老院的好感,加强了他和元老院的关系。

图拉真改革地方行政,任命一些忠于职守的亲信到行省去做总督,改善中央和行省的关系;他懂得培养民力的重要,乃轻徭薄赋,减轻人民的负担,并用政府贷款的方式,帮助小农维持生计。此外,他还沿袭涅尔瓦所创行的办法,即由政府拿出一部分税款在各地设立基金,用以养育贫苦无告的孤儿。

图拉真为人称道的另一成就是他鼓励并亲自监督在罗马、意大利和各行省大力扩建公共工程,如修道路、造桥梁、开沟渠、垦荒地、辟港口、立大厦等。这些建筑物的遗迹在现代的西班牙、北非、巴尔干半岛和意大利等地仍处处可见。

他获得了元老院赠给他的“最佳元首(Optimus princeps)”的称号。

军事行动

作为一个军事帝国的皇帝,图拉真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还是由于他是恺撒以后罗马最大的、也是最后的一位成功的扩张者和侵略者。他发动的对外侵略和征服战争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帝国疆域被扩大到前所未有的规模。

在对外政策方面,图拉真则脱离了奥古斯都定立的早期帝国的传统,而是复活了共和时期的侵略倾向。他结束了几代皇帝在扩张领土上无所作为的状态。他积极进行对外扩张,主要目的是要通过这样的对外侵略战争,掠夺财富,增加国库收入,以弥补税收的不足,解决国内各项事业所需资金的欠缺和满足统治集团挥霍的需要。

为了能适应对外战争的需要,他把罗马军团扩大到30个,每个军团的规模也增大了,与正规部队协同作战的辅助人员由新的各种各样的当地部队扩充,他们由来自非罗马的部落、民族单位组成,用他们自己的武器,其中也有穿戴铠甲的骑兵。图拉真就依靠达样一支庞大的军队,发动了一系列对外侵略战。

达西亚战

多瑙河下游的达西亚王国(又译达契亚王国,今罗马尼亚)是图拉真侵略掠夺的第一个目标。达西亚在德西巴卢斯国王领导下,从公元1世纪末开始强大起来,成为罗马帝国的严重威胁。

公元101年春,图拉真经过精心的准备,集中了号称20万的大军(应包含大量民夫辅兵),分兵两路,驾船强渡多瑙河,取得塔帕伊之战的胜利,攻取了达契亚王国的门户。图拉真亲率西路大军,一路披荆斩棘,穿越原始森林,直扑达西亚都城萨尔米泽杰图萨(今瓦尔赫莱)。达西亚人奋起抵抗,使罗马人遭到很大损失。

102年,图拉真遣大将卢西乌斯·昆图斯侧翼迂回,吸引敌军注意力,自己则率领大军正面进攻。罗马人粉碎了达西亚人的抵抗,逼近达西亚首都,德西巴卢斯被迫无条件接受和约,并表示永远和罗马共敌友。

公元105年,德西巴卢斯乘罗马人离开达西亚之机,重开战火。图拉真调动12个军团与达西亚人作战,占领了一个又一个达西亚据点。双方在萨米泽杰图萨展开了最恶的血战,达西亚人一如当年的迦太基人一样,在胜利无望时,宁愿服毒而死,也不肯做罗马人的奴隶,图拉真进人该城时,几乎是进入一座无人的空城。图拉真掠夺了大量的财宝。达西亚的都城被夷为平地。

图拉真在多瑙河上修筑起巨大的石桥,将达西亚并入罗马,成为罗马一个新的行省。

图拉真在多瑙河北岸建立起众多的罗马人聚居点。这些聚居地的后裔仍称自己为罗马尼亚人,称他们的国家为罗马尼亚,这些称谓都是由罗马一词衍生而来的。

征服达西亚不仅消灭了一个强敌,使多瑙河下游一带安定,而且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和土地,为图拉真进行宏大的公共建筑提供了资金。图拉真在罗马宣布用历时123天的节日来庆祝达西亚战争的胜利。用这样长的时间来庆祝一次战争的胜利,在古今中外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帕提亚战争

随后,图拉真又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亚洲,与帕提亚交兵。自公元前一世纪中叶以来,帕提亚一直是罗马帝国的劲敌,两国之间战争不断,疆界时有变动。图拉真一方面不满意罗马东边的边界被局限在幼发拉底河上游;另一方面 也受帕提亚的富庶和广袤的土地的诱惑,渴望步亚历山大大帝后尘,吞并这个国家,早在105年,作为和帕提亚作战的准备,图拉真就派军队占领了阿拉伯北部的那巴特阿王国,控制了东方贸易的要道,并在这里设置了一个新行省——阿拉伯行省。

公元110年,帕提亚人控制了亚美尼亚,废除了原来拥护罗马的国王,另立一个新国王。争夺亚美尼亚就成了两国交兵的导火线。公元114年,图拉真派兵占领了亚美尼亚,废掉了帕提亚人拥立的国王,宣布亚美尼亚为罗马的一个新行省,纳入罗马版图。这一毫不费力取得的胜利,刺激了图拉真的扩张欲望,他决定继续东进,占领整个美索不达米亚。罗马军队兵分两路,齐头并进,同时抵达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占领了上美索不达米亚。

公元116年,罗马军队又沿底格里斯河南下,占领了帕提亚的首府泰西封。而图拉真的大将卢西乌斯·昆图斯率军攻占帕提亚属国阿狄亚贝尼后南下,与图拉真在泰西封会合。这年年底,图拉真兵抵波斯湾,罗马军队是第一次兵抵波斯湾,也是最后一次,图拉真是罗马统帅中惟一一个抵达这里的。

图拉真在这里,面对大海,颇有感触,为自己年事已高不能重复亚历山大征服印度的业绩而热泪盈眶。然而,当他在参观巴比伦城废墟、看见了440年前亚历山大去世之处时,却又发出了不同的感叹:“声名何所有矣,惟一堆垃圾、石头和废墟而已。”

他将新占领的地区并入罗马,在这里设置了美索不达米亚行省和亚述行省。他的船队对阿拉伯沿海的市镇大肆蹂躏,而图拉真还自我吹嘘,说他的兵力已几乎到达印度的国土了。

经过图拉真的一系列扩张,罗马帝国的版图扩大到了最大范围。它东起两河流域,西及不列颠的大部分地区,南包埃及、北非,北抵莱茵河和位于多瑙河以北的达西亚。

晚年经历

去世

图拉真东征的胜利和成功是暂时的,在他不断向前推进的军队的后面,在一个接一个的东方行省里,不断发生犹太人的叛乱。他被迫撤退,回身对付人民起义,前线大将卢西乌斯·昆图斯也深陷于鏖战当中。

由于年老体弱,和担心这次伟大的远征前功尽弃,心力交瘁,病倒了。公元116年,图拉真病情恶化,突然瘫痪。117年在小亚细亚的东南角的塞利努斯城去世,没能回到罗马。

图拉真在位19年,终年64岁。图拉真一死,他在两河流域的那些措施也随即化为乌有。

传位

图拉真从未正式指定继任人,但据皇后普洛提娜所说,他在临咽气之前将帝位传给哈德良。此前,他曾一再犹豫,应不应该把统治国家的大权交托给他的侄子哈德良这样一个性格多变、真伪难分的人。在他临终之前,机警的皇后普洛提娜或者打消了图拉真的犹豫,或者大胆设法使得收养成为了现实。

早在86年,图拉真的堂弟过世后,图拉真便收养堂弟遗下的儿子哈德良为养子,并将他的甥孙女“萨比娜(Sabina)”嫁给这位养子。图拉真临终前指定哈德良为继承人。他死后不久,东方军团在117年8月11日向哈德良宣誓效忠,事后元老院追认哈德良继位为罗马的“第一公民”。

历史评价

图拉真是一位优秀的统帅,同时也是一位颇有行政才能的执政官。军事方面,他好大喜功,是个纯粹的帝国主义者,他认为秩序重于和平。政治方面,他是位能干、精力充沛的行政首长,稳健的理财家,和公正的法官。图拉真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昌盛,国力空前强大,北征、东伐,使帝国的版图达到了极限。帝国发展到了顶峰。

涅尔瓦、图拉真、哈德良、安东尼·庇护、马可·奥勒留并称五贤帝,这五位帝王统治时期给罗马带来了一段黄金时期和空前繁荣。爱德华·吉本在他的著作《罗马帝国衰亡史》(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中,把这个年代称赞为“人类最幸福的年代”。

图拉真性格善良淳朴而又坚韧刚毅,在他去世二百五十多年后,元老院在按照惯例宣告一位新皇帝(瓦伦斯Valens,364-378年在位)继位的文告中,还表示希望他在造福人民方面超过奥古斯都,而在善良方面超过图拉真。

基托斯战争中图拉真和他的军官们是怎么打败犹太人的

作为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多次大迫害针对的对象,犹太民族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多灾多难。

姑且不论近代和二战时期的欧洲诸国的数次大屠杀。仅在古代历史上,就有埃及人、亚述人、巴比伦人、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等多个帝国的统治民族压迫过他们。其中,尤以罗马人的迫害最为残酷。正是他们在公元 66-73年和132-136年的两次犹太战争中,将犹太人从其原住地驱散至全世界,导致后者在此后的19个世纪中成为没有祖国的流亡民族。

积蓄已久的矛盾

中世纪手抄本上前往圣地评判的罗马军团

不过,异族统治者对犹太人的苛待固然冷血无情,但后者自身民族性格中存在的孤僻、偏执等非理性情绪同样也是造成他们悲剧的一大原因。

由于坚持信奉与当时多神教主旨相悖的一神教,这支民族往往被周围诸多民族所孤立。毫无疑问,这必将反过来促使犹太人结党组团盖以自保,由此引发出一系列土著与犹太民族之间的流血冲突。公元115-117年爆发的基托斯战争,就是这些民间冲突积累到临界点后必然发生的结果。

第一次犹太战争结束后,为了惩罚支持暴乱的犹太臣民,罗马人强迫所有犹太人将此前交给圣殿的税收转交给帝国当局,不允许他们上圣殿山。并始终对在人群中任何传播“弥赛亚”再现的行为保持戒备。

被罗马人摧毁的马塞达要塞遗址

显然,尽管犹太人一定急迫而绝望地企图再一次打碎罗马主人加诸于自身的各种枷锁,但后者在东方时刻保持戒备的强大驻军足以将他们的任何梦想击得粉碎。因此,在接近40年的漫长时间内,犹太民族主义者并未发现可供其煽动大众的良机。幸运的是,这一情形在罗马皇帝图拉真继位之后终于发生了变化。

公元113年,图拉真为了实现自己征服东方宿敌帕提亚的野心,将几乎所有的东方驻军都抽离驻地。甚至埃及驻军都被抽调了相当兵力加入东征。广大东方腹地的犹太人几乎一夜之间突然发现自己身侧再无军团的掣肘。这无疑给了民族主义者再扛大旗的胆量。

被图拉真抽调去东方作战的罗马军团

大规模病毒式扩散

遭到犹太起义席卷的地区

与两次犹太战争局限于朱狄亚行省周围不同,基托斯战争波及的地域非常广阔,而引发该次战事的导火索,也发生在距离朱狄亚遥远的昔兰尼。

公元115年10月13日,昔兰尼行省的犹太人突然向交恶已久的希腊人邻居发难,短时间内即将后者击败。幸免于难的其他希腊人被迫逃往亚历山大城,当地遂完全落入叛乱者之手。

按照教会史学家欧西庇乌斯的记载,这些犹太人随后选举了一位名叫卢库亚斯的首领 ,并在其领导下进一步进攻埃及。很快就将叛乱蔓延到北至尼罗河三角洲、南到底比斯的广大地域。除了坚固的亚历山大城之外,埃及全境几乎都遭到犹太复仇者的蹂躏。

希腊罗马时代的亚历山大港

不仅如此,随着叛乱程度的加剧,基托斯战争的触角逐渐向亚洲延伸。到公元116年夏,朱狄亚、塞浦路斯甚至罗马人刚刚征服的美索不达米亚都不同程度地遭到犹太怒火的打击。

当过去遭受长期压迫、已经心理扭曲的犹太复仇者成为最高统治阶级时,他们绝不会对昔日欺压自己的对象心慈手软。昔兰尼的犹太团体就对当地的非犹太族裔犯下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罪行。罗马历史学家狄奥述称:

他们甚至吃受害者的肉,抽他们的筋,用他们的血涂抹全身,穿他们皮做的衣服;许多人被从头到脚锯为两半。另一些人被扔给野兽,或被迫像角斗士一样互相搏斗,一共有22万人被杀。

罗马时代的昔兰尼城市遗址

另一位教会史学家奥罗西乌斯也做了类似的记载:

他们在整个利比亚残酷地报复所有居民,几乎杀光了当地的农民,以致于当地的土地因无人耕种而被废弃。

类似上述的暴行同样发生在所有叛乱区,尤以塞浦路斯为最。狄奥叙述道:

塞浦路斯人在某个阿特米翁的领导下杀死了24万人。结果犹太人被禁止居留在岛上,甚至是海难的犹太幸存者一经发现也会被处死。

奥罗西乌斯更是称这些叛乱者杀光了萨拉米斯的居民,并且把该城彻底摧毁。

罗马时代的塞浦路斯马赛克壁画

美索不达米亚的犹太暴民同样不遑多让。他们杀死了不久前刚刚降顺图拉真的埃德萨国王阿布伽卢斯七世,占据了这座重要的两河商业大城。

在埃及,卢库亚斯是实力最强的叛乱者。他现在已经自立为王,并切断了连接埃及各地的河流运输,彻底瘫痪了运往罗马的粮食和劳力航运。他还在尼罗河三角洲设卡,向四周居民强征船只,迫使在当地生活的希腊人四处逃散以避免祸端。

壁画上的埃德萨国王形象

恶劣的影响

图拉真皇帝发行的银币

正如上文所述,叛乱者之所以能对帝国东方造成如此大的破坏力,根源在于当地缺乏足够威慑他们的军事力量。而时任埃及总督卢提利乌斯•卢普斯软弱无力的协调政策,也在客观上加速了叛乱进程。

当时,这位总督为了抚平犹太人正日趋紧张的民族对抗情绪,曾有意压制希腊人对犹太人的报复。但希腊人并未将他的告诫放在心上,卢普斯自己也缺乏将协调政策贯彻到底的魄力。最终导致叛乱者的坐大。

基托斯战争的爆发给予罗马帝国的统治以沉重打击。特别是素以帝国粮仓闻名的埃及大半部分卷入犹太叛乱,无疑对罗马城的粮食供应造成了很大影响。而帝国东方广大地域的叛乱,也直接影响到前线图拉真对帕提亚的征服行动,导致后者的计划半途而废。

因此,犹太人的此次叛乱确实深刻地影响了罗马历史。但相比强大的罗马人,他们在组织、政策、军力等多方面上仍然处于绝对劣势,其成功仅仅建立在罗马东方兵力空虚的基础上。当图拉真意识到后方问题的严重性、将东征帕提亚的大军再次撤回之时,叛乱者的表现就完全被证明是不堪一击了。

正在战斗的犹太暴乱武装

罗马人的反击

犹太人在军事力量上无法同罗马军队抗衡

首先遭到镇压的叛乱势力就是离罗马主力大军最近的美索不达米亚。公元116年夏,图拉真麾下悍将卢西乌斯•昆图斯受命带领两个军团北返美索不达米亚平叛。他干脆利落地击败了当地的叛乱势力,重新占领尼西比斯和埃德萨两城。当地的犹太人无论是否支持叛乱均遭屠杀无算。

此后,昆图斯被授予朱狄亚总督一职,旋即迅速平定了当地的叛军。值得一提的是,一份12世纪的编年史书记载,此人在朱狄亚平叛期间,仅在一次交战中就击败并斩杀了此前在埃及称王并企图入侵当地的犹太叛乱领袖卢米努斯。考虑到后者名字的相似性和拥有埃及王号的重要性。我们几乎可以肯定,这位卢米努斯就是此前被昔兰尼的叛乱犹太人选为领袖、此后称王的卢库亚斯。

昆图斯的这一功劳是对叛乱势力士气和组织的重大打击,他因此被犹太人视为杀人恶魔——事实上,“基托斯”一词即为对昆图斯名字的讹写,由此可见后者影响之大。

图拉真时代的罗马军团士兵

与此同时,图拉真任命另一悍将、海军将领马尔西乌斯•图尔波为米塞努姆舰队指挥官,并从帕提亚战场上抽调了一支精锐步骑兵混编部队交予其麾下。图尔波让海军运载第七“克劳狄”军团登陆塞浦路斯,攻击被犹太人占领的萨拉米斯。他本人则率领陆军部队直扑战争的始发地——昔兰尼和埃及。

与昆图斯一样,图尔波一到埃及就帮助卢普斯在孟斐斯击溃了犹太人的主力,一举巩固了此前因连吃败仗而人心惶惶的埃及诸城镇对帝国当局的信心。也正是因为这场胜利,图尔波得以在AD 117年1月5日取代碌碌无为的卢普斯,成为新一任埃及总督。

按照欧西庇乌斯的描述,图尔波屠杀了不计其数的犹太人,主要来自昔兰尼和埃及各地。他在北非杀死的犹太人是如此之多,以致于当地碑文上述称向当地犹太人征收的赋税远远无法与战前相提并论。他因此被犹太人视为屠杀同胞的又一个刽子手。

图拉真时代的军团与辅助军团士兵

在这样两位杀星的极力打击下,曾一度盛嚣尘上的犹太叛乱很快就陷入分崩离析、无力为继的状态。卢库亚斯死后,我们再未听说叛军中有类似他的领袖出现。说明犹太人内部都已是一盘撒沙、组织全无,更谈不上坚决抵抗了。

因此,到了公元117年8月图拉真驾崩之前,塞浦路斯和朱狄亚的叛乱已经平息。埃及和昔兰尼大部分地区也已经实现和平。只有最后的、扫尾性的战斗尚在持续。这场疯狂而徒劳的基托斯战争终于在持续两年后走向了终点。

图拉真和他的军官们

犹太人为什么屡屡失败

正在收割人头的罗马辅助骑兵

我们可以看到,相比两次犹太战争爆发时的背景,发动基托斯战争的犹太人无疑拥有起事最好的条件,或许本应该给罗马人造成更持久的麻烦。然而事实上它坚持的时间却最短。

非常明显,这与犹太人自身固有的民族性格缺陷有很大关系。由于信奉不同宗教派别的原因,多数复仇者领袖在起事成功之时,不仅从未想过要联合对方一致抗敌,反而经常自相残杀。

此外,基托斯战争爆发地区绝大多数并非犹太人占据数量优势所在。因此后者根基不深。更何况犹太复仇者在掌控权力的短时间内,对土著和希腊人往往不分青红皂白肆意杀戮。这进一步导致叛乱分子在以上地域内的不得人心。正因如此,当罗马大军前来平叛时,当地人无一例外地选择支持罗马政府。人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叛乱者会如此轻易地被打败了。

第一次犹太战争后 大量当地集会活动被禁止

然而基托斯战争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犹太人悲剧的终结。因为只要后者仍然固守其民族传统和独特信仰,周围异族对他们的孤立和警惕就永无止境。类似的冲突和纠纷也不可避免。

基托斯战争结束仅仅十余年,朱狄亚又再次爆发了巴尔-科赫巴之乱,史称第二次犹太战争。犹太人并没有从基托斯战争的结局中吸取教训,是以最终不得不咽下沉重的苦果,被迫从耶路撒冷迁出、流散至全世界。

正在进行宗教活动的犹太祭祀

基托斯战争作为他们最后结局的预演,除了向外再次证明犹太人的偏执和疯狂之外,没有对他们的未来起到任何积极的影响。一如犹太人过去发动的其它叛乱,基托斯战争的复仇之焰也许短暂地划破了暴风雨的黑暗,但终究将徒劳地湮灭于倾盆大雨之中。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